一种银杏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5373786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12324.5

申请日:

2010.10.20

公开号:

CN102450639A

公开日:

2012.05.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23L 1/29申请公布日:20120516|||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29; A23P1/04

主分类号:

A23L1/29

申请人:

包梦菲

发明人:

包梦菲

地址:

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3路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银杏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银杏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使银杏提取物得到充分利用的银杏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配比为:阿拉伯胶∶p-环糊精=2∶1~1∶2,芯材∶壁材=1∶1~1∶3,料液浓度为15~25%,单甘脂为0.1~0.3%。

权利要求书

1: 一 种 银 杏 油 微 胶 囊, 其 特 征 在 于, 本发明的配比为 : 阿 拉 伯 胶 ∶ β- 环 糊 精 = 2 ∶ 1 ~ 1 ∶ 2, 芯材∶壁材= 1 ∶ 1 ~ 1 ∶ 3, 料液浓度为 15 ~ 25 %, 单甘脂为 0.1 ~ 0.3%。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银杏油微胶囊, 其特征在于 : 阿拉伯胶∶ β- 环糊精= 1 ∶ 1, 芯材∶壁材= 1 ∶ 3, 料液浓度为 25%, 单甘脂为 0.1%。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银杏油微胶囊, 其特征在于 : 阿拉伯胶∶ β- 环糊精= 2 ∶ 1, 芯材∶壁材= 1 ∶ 2, 料液浓度为 20%, 单甘脂为 0.3%。
4: 一种银杏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本发明的制备步骤为 : (1) 银杏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经预处理的银杏、 粉碎、 过筛、 称重、 装料密封、 升温、 升压至特定萃取条件, 超临界二氧 化碳流体萃取、 减压分离、 银杏油 ; (2) 微胶囊化工艺流程 阿拉伯胶溶解在 50 ~ 60℃的蒸馏, 30min 后将 β- 环糊精加入并溶解, 恒温 20min, 加 入乳化剂及银杏油, 均质 (40℃, 40MPa), 喷雾干燥, 成品。环糊精胶明。

说明书


一种银杏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是涉及一种银杏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
     银杏又名白果、 公孙树、 鸭脚子、 鸭掌树, 为银杏属多年生落叶乔木。 它是仅存于我 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之一。银杏极富营养价值, 含有丰富的黄酮类、 萜类、 聚异戊烯醇类、 烷 基酚及酚酸类、 脂肪酸、 多元醇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 具有改善脑血管循环、 抗菌消炎、 抗病 毒、 抗癌、 解痉、 抗过敏及美容等功效。 此外, 银杏油中含丰富的 VE, 具有抗氧化, 清除人体内 的自由基, 保护细胞膜, 延长循环系统中血红细胞寿命的作用。因此, 目前银杏的开发和利 用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
     由于银杏类黄酮大都是醇溶性物质, 遇水难溶, 且有强烈的苦味。 将其直接用于功 能性保健食品, 不仅难以与食品中的其他成分均匀混合, 而且会严重影响产品的风味和口 感。
     微胶囊技术是利用可形成胶囊壁与膜的物质, 将芯材包埋形成一种具有半透性或 密封囊膜的微型胶囊。 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保护芯材物质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屏蔽味道、 颜色、 气味, 改变物质质量、 体积、 状态或表面性能, 隔离活性成分, 降低芯材挥发性和毒性, 将不可混合的化合物隔离以达到组分的控制释放等功能。 微胶囊技术给食品工业带来了突 破性的进展, 国内已成功地对核桃油、 猕猴桃籽油等油脂及姜油、 花椒油等香精香料实现了 微胶囊化。然而, 目前市面上, 还未对银杏进行微胶囊化。 发明内容 :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 提供了一种高效的、 使银杏提取物得到充分利用的银 杏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配比为 : 阿拉伯胶∶ β- 环糊精= 2 ∶ 1 ~ 1 ∶ 2, 芯材∶壁材= 1 ∶ 1 ~ 1 ∶ 3, 料液浓度为 15 ~ 25%, 单甘脂为 0.1 ~ 0.3%。
     本发明的制备步骤为 :
     1. 银杏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经预处理的银杏、 粉碎、 过筛、 称重、 装料密封、 升温、 升压至特定萃取条件, 超临界 二氧化碳流体萃取、 减压分离、 银杏油 ;
     2. 微胶囊化工艺流程
     阿 拉 伯 胶 溶 解 在 50 ~ 60 ℃ 的 蒸 馏, 30min 后 将 β- 环 糊 精 加 入 并 溶 解, 恒温 20min, 加入乳化剂及银杏油, 均质 (40℃, 40MPa), 喷雾干燥, 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1. 本发明颗粒细小均匀、 流散性、 混合性好 ;
     2. 本发明的银杏黄酮含量达到 5.73%, 在水中溶解性好 ;
     3. 本发明菌落总数< 5000, 大肠菌群< 40, 致病菌没有检出。具体实施方式 :
     本发明利用喷雾干燥法对银杏微胶囊进行了制备, 本发明的配比为 : 阿拉伯 胶∶ β- 环糊精= 2 ∶ 1 ~ 1 ∶ 2, 芯材∶壁材= 1 ∶ 1 ~ 1 ∶ 3, 料液浓度为 15 ~ 25%, 单甘脂为 0.1 ~ 0.3%。
     实施例 1 : 阿拉伯胶∶ β- 环糊精= 1 ∶ 1, 芯材∶壁材= 1 ∶ 3, 料液浓度为 25%, 单甘脂为 0.1%。
     实施例 2 : 阿拉伯胶∶ β- 环糊精= 2 ∶ 1, 芯材∶壁材= 1 ∶ 2, 料液浓度为 20%, 单甘脂为 0.3%。
     本发明的制备步骤为 :
     1. 银杏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经预处理的银杏、 粉碎、 过筛、 称重、 装料密封、 升温、 升压至特定萃取条件, 超临界 二氧化碳流体萃取、 减压分离、 银杏油 ;
     2. 微胶囊化工艺流程
     阿 拉 伯 胶 溶 解 在 50 ~ 60 ℃ 的 蒸 馏, 30min 后 将 β- 环 糊 精 加 入 并 溶 解, 恒温 20min, 加入乳化剂及银杏油, 均质 (40℃, 40MPa), 喷雾干燥, 成品。
     不同配比下, 微胶囊化的效率可见表 1、 表 2。
     表 1 微胶囊配方因素水平表
     表 2 不同配比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序号 1 2 3 4 A 1 1 1 2 B 1 2 3 1 C 1 2 3 3 D 1 2 3 2 微胶囊化效率 /% 68.28 74.35 83.72 78.474CN 102450639 A 5 6 7 8 9
     2 2 3 3 3 2 3 1 2 3说1 2 2 3 1明书3 1 3 1 2 79.29 87.32 68.27 76.68 84.743/3 页随着芯材与壁材比例的提高, 即含油量的增加, 微胶囊化效率提高, 但含油量过 高, 表面吸附的表面油也升高, 微胶囊化效率反而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包埋量太大, 降低了 壁材对芯材的包覆效果, 从而导致微胶囊产品的效率较低。壁材特性是影响微胶囊产品的 重要因素, 用于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的壁材应具备高度的水溶性, 乳化后具有较低的黏度, 无不良气味和滋味, 在喷雾干燥过程中不变色或少变色, 具有优良的干燥成膜性等特点。
     阿拉伯胶无臭、 无味、 无色且极易溶于水。 25℃时可以形成各种浓度清澈透明的溶 液。浓度甚至可高达 50%。相比于其他食用胶, 其水溶液黏度极低。另外, 阿拉伯胶可以 在每一个油滴周围形成保护膜防止油滴凝聚而导致油水分层, 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喷雾干 燥后的成膜性。 但是其质量不稳定, 而且价格较为昂贵, 所以在生产中常与其他壁材混和使 用。因此, 本发明选择阿拉伯胶和 β- 环糊精复配作为包埋的壁材。料液浓度提高, 有利于 喷雾干燥过程中囊壁的形成与其致密度的提高。 单甘脂使微胶囊壁材配成的乳化液具有良 好的稳定性, 不分层, 随单甘脂用量的增加, 体系的黏度增加, 会降低微胶囊包埋率效果。5

一种银杏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银杏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银杏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银杏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银杏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506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16 CN 102450639 A *CN102450639A* (21)申请号 201010512324.5 (22)申请日 2010.10.20 A23L 1/29(2006.01) A23P 1/04(2006.01) (71)申请人 包梦菲 地址 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 3 路 5 号 (72)发明人 包梦菲 (54) 发明名称 一种银杏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一种银杏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技 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是涉及一种银杏油微胶囊及 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

2、了一种高效的、 使银杏 提取物得到充分利用的银杏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 法。本发明的配比为 : 阿拉伯胶 p- 环糊精 2 1 1 2, 芯材壁材 1 1 1 3, 料 液浓度为 15 25, 单甘脂为 0.1 0.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 页 2 1. 一种银杏油微胶囊, 其特征在于, 本发明的配比为 : 阿拉伯胶 - 环糊精 2 1 1 2, 芯材壁材 1 1 1 3, 料液浓度为 15 25, 单甘脂为 0.1 0.3。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

3、的一种银杏油微胶囊, 其特征在于 : 阿拉伯胶 - 环糊精 1 1, 芯材壁材 1 3, 料液浓度为 25, 单甘脂为 0.1。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银杏油微胶囊, 其特征在于 : 阿拉伯胶 - 环糊精 2 1, 芯材壁材 1 2, 料液浓度为 20, 单甘脂为 0.3。 4. 一种银杏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本发明的制备步骤为 : (1) 银杏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经预处理的银杏、 粉碎、 过筛、 称重、 装料密封、 升温、 升压至特定萃取条件, 超临界二氧 化碳流体萃取、 减压分离、 银杏油 ; (2) 微胶囊化工艺流程 阿拉伯胶溶解在 50 60的蒸馏, 30min。

4、 后将 - 环糊精加入并溶解, 恒温 20min, 加 入乳化剂及银杏油, 均质 (40, 40MPa), 喷雾干燥, 成品。环糊精胶明。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50639 A 2 1/3 页 3 一种银杏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是涉及一种银杏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 0002 银杏又名白果、 公孙树、 鸭脚子、 鸭掌树, 为银杏属多年生落叶乔木。 它是仅存于我 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之一。银杏极富营养价值, 含有丰富的黄酮类、 萜类、 聚异戊烯醇类、 烷 基酚及酚酸类、 脂肪酸、 多元醇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 具有。

5、改善脑血管循环、 抗菌消炎、 抗病 毒、 抗癌、 解痉、 抗过敏及美容等功效。 此外, 银杏油中含丰富的VE, 具有抗氧化, 清除人体内 的自由基, 保护细胞膜, 延长循环系统中血红细胞寿命的作用。因此, 目前银杏的开发和利 用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 0003 由于银杏类黄酮大都是醇溶性物质, 遇水难溶, 且有强烈的苦味。 将其直接用于功 能性保健食品, 不仅难以与食品中的其他成分均匀混合, 而且会严重影响产品的风味和口 感。 0004 微胶囊技术是利用可形成胶囊壁与膜的物质, 将芯材包埋形成一种具有半透性或 密封囊膜的微型胶囊。 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保护芯材物质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屏蔽味道、 。

6、颜色、 气味, 改变物质质量、 体积、 状态或表面性能, 隔离活性成分, 降低芯材挥发性和毒性, 将不可混合的化合物隔离以达到组分的控制释放等功能。 微胶囊技术给食品工业带来了突 破性的进展, 国内已成功地对核桃油、 猕猴桃籽油等油脂及姜油、 花椒油等香精香料实现了 微胶囊化。然而, 目前市面上, 还未对银杏进行微胶囊化。 发明内容 : 0005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 提供了一种高效的、 使银杏提取物得到充分利用的银 杏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6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配比为 : 阿拉伯胶-环糊精21 1 2, 芯材壁材 1 1 1 3, 料液浓度为 15 25, 单甘。

7、脂为 0.1 0.3。 0007 本发明的制备步骤为 : 0008 1. 银杏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0009 经预处理的银杏、 粉碎、 过筛、 称重、 装料密封、 升温、 升压至特定萃取条件, 超临界 二氧化碳流体萃取、 减压分离、 银杏油 ; 0010 2. 微胶囊化工艺流程 0011 阿拉伯胶溶解在 50 60的蒸馏, 30min 后将 - 环糊精加入并溶解, 恒温 20min, 加入乳化剂及银杏油, 均质 (40, 40MPa), 喷雾干燥, 成品。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0013 1. 本发明颗粒细小均匀、 流散性、 混合性好 ; 0014 2. 本发明的银杏黄酮含量达到 5.7。

8、3, 在水中溶解性好 ; 0015 3. 本发明菌落总数 5000, 大肠菌群 40, 致病菌没有检出。 说 明 书 CN 102450639 A 3 2/3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 0016 本发明利用喷雾干燥法对银杏微胶囊进行了制备, 本发明的配比为 : 阿拉伯 胶 - 环糊精 2 1 1 2, 芯材壁材 1 1 1 3, 料液浓度为 15 25, 单甘脂为 0.1 0.3。 0017 实施例1 : 阿拉伯胶-环糊精11, 芯材壁材13, 料液浓度为25, 单甘脂为 0.1。 0018 实施例2 : 阿拉伯胶-环糊精21, 芯材壁材12, 料液浓度为20, 单甘脂为 0.3。 0019 。

9、本发明的制备步骤为 : 0020 1. 银杏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0021 经预处理的银杏、 粉碎、 过筛、 称重、 装料密封、 升温、 升压至特定萃取条件, 超临界 二氧化碳流体萃取、 减压分离、 银杏油 ; 0022 2. 微胶囊化工艺流程 0023 阿拉伯胶溶解在 50 60的蒸馏, 30min 后将 - 环糊精加入并溶解, 恒温 20min, 加入乳化剂及银杏油, 均质 (40, 40MPa), 喷雾干燥, 成品。 0024 不同配比下, 微胶囊化的效率可见表 1、 表 2。 0025 表 1 微胶囊配方因素水平表 0026 0027 表 2 不同配比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 0028 序号 。

10、A B C D 微胶囊化效率 / 1 1 1 1 1 68.28 2 1 2 2 2 74.35 3 1 3 3 3 83.72 4 2 1 3 2 78.47 说 明 书 CN 102450639 A 4 3/3 页 5 5 2 2 1 3 79.29 6 2 3 2 1 87.32 7 3 1 2 3 68.27 8 3 2 3 1 76.68 9 3 3 1 2 84.74 0029 随着芯材与壁材比例的提高, 即含油量的增加, 微胶囊化效率提高, 但含油量过 高, 表面吸附的表面油也升高, 微胶囊化效率反而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包埋量太大, 降低了 壁材对芯材的包覆效果, 从而导致微胶囊产。

11、品的效率较低。壁材特性是影响微胶囊产品的 重要因素, 用于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的壁材应具备高度的水溶性, 乳化后具有较低的黏度, 无不良气味和滋味, 在喷雾干燥过程中不变色或少变色, 具有优良的干燥成膜性等特点。 0030 阿拉伯胶无臭、 无味、 无色且极易溶于水。 25时可以形成各种浓度清澈透明的溶 液。浓度甚至可高达 50。相比于其他食用胶, 其水溶液黏度极低。另外, 阿拉伯胶可以 在每一个油滴周围形成保护膜防止油滴凝聚而导致油水分层, 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喷雾干 燥后的成膜性。 但是其质量不稳定, 而且价格较为昂贵, 所以在生产中常与其他壁材混和使 用。因此, 本发明选择阿拉伯胶和 - 环糊精复配作为包埋的壁材。料液浓度提高, 有利于 喷雾干燥过程中囊壁的形成与其致密度的提高。 单甘脂使微胶囊壁材配成的乳化液具有良 好的稳定性, 不分层, 随单甘脂用量的增加, 体系的黏度增加, 会降低微胶囊包埋率效果。 说 明 书 CN 102450639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