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定印相机的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53719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15042.7

申请日:

1997.07.25

公开号:

CN1178920A

公开日:

1998.04.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G03B27/72

主分类号:

G03B27/72

申请人:

格雷塔格成象公司;

发明人:

彼得·朱里克; 瓦尔特·克拉夫特; 鲁道夫·瓦克尔

地址:

瑞士雷根斯多夫

优先权:

1996.07.26 EP 96810499.2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蹇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校定印相机的方法,它是对处理后的印制件进行局部扫描,将由印制材料上的每一个被扫描区域透射出或反射出的被测量光传递至检测器阵列,进行光谱分析,并转换为有关波长和强度的测量数据。依据在印制中使用的印制材料的特定测量数据、原始材料的特定测量数据和所述的曝光量,相对于特定准确度判断标准参数检测并优化一个适合于印制材料的原始材料的模型和一个用于印制材料的模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校定印相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印相机的测量区域内局部扫描将要印制的原始材料; b)将由印制用原始材料的每一个扫描区域接收到的被测量光 传递至检测器阵列,对所述的被测量光进行光谱分析,并将所述的 被测量光转换为有关波长和强度的测量数据; c)将测量数据数字化,以确定出原始材料的特定测量数据; d)依据该测量数据,利用适合于用于原始材料印制的印制材 料的第一模型和用于印制材料的第二模型,对所需要的入射曝光用 的印制光的量做出评价,其中所述的第一模型代表着印制材料随原 始材料的光谱组分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所述的第二模型代表着印 制材料随曝光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吸收特性; e)依据对印制光的量做出的评价,来确定出用于配置在印相机 的印制区域中的彩色滤光片和快门的控制信号,所述的控制信号用 于在将原始材料印制到印制材料上的过程中,使所述的彩色滤光片 和快门定位; f)在处理区域处理印制在印制材料上的原始材料的印制件; g)局部的扫描处理后的印制件; h)将由印制材料的每一个被扫描区域给出的被测量光传递至 所述的检测器阵列,对所述的被测量光进行光谱分析,并将由所述 的印制材料给出的所述的被测量光转换为有关波长和强度的测量数 据; i)将测量数据数字化,并利用它们确定印制材料的特定测量数 据; j)依据该印制材料的特定测量数据、原始材料的特定测量数据 和所述的曝光量,相应于特定准确度判断标准检测并优化第一模型 和第二模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处理区域的输出侧 扫描处理后的印制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印制材料的特定 测量数据对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进行优化,直至作为第一和第二模 型中的至少一个的准确度判断标准参数的均方差达到阈值时为止, 而且对至少一个模型进行优化时,与此相关的另一个模型在这一优 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数字化的测量数据 至少进行反转、正交变换中的至少一项和数据压缩,而且由这一变 换所获得的变换参数被用做为第一模型的输入变量。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第一模型的初始 值,然后依据印制材料的特定测量数据、原始材料的特定测量数据 和曝光量,对第一模型进行优化直至均方差达到阈值,然后利用该 优化后的第一模型,依据印制材料的特定测量数据、原始材料的特 定测量数据和曝光量,对第二模型进行优化直至均方差达到第二阈 值。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扫描原始材料 的步骤和扫描印制材料的步骤均是用点型扫描实施的。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测量光是由 原始材料和印制材料的每一个扫描区域透射出来的。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测量光是由 原始材料和印制材料的每一个扫描区域反射出来的。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模型是一 个代表着曝光量变化的反转模型。
10: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阈值是最小 均方差。
11: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阈值是一个 特定的值。
12: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换是卡尔 胡宁-勒夫变换。

说明书


一种校定印相机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校定印相机的方法。

    目前已经有了许多种印制方法。其中的大多数方法均需要采用曝光并印制在相纸上的负片胶片的图象帧。下面为简单起见,将它们称为负片和相纸。该负片或称负片上的图象帧代表着原始材料,即通常所称的需要印制的材料(包括幻灯负片等等),相纸或称印制图象代表着印制材料或称印制件(包括图纸等等)。

    由于普通的标准、均匀的印制光实际上并不能用在印制装置中,所以需要用底片上的图象帧进行分析。一般说来,首先是在印相机的测量区域中用辅助光源局部扫描(比如说进行点型扫描)需要印制的负片上的图象帧。将由负片上被扫描的图象帧透射出的或反射出地测量光传递至检测器阵列,对其进行光谱解析,并转换为有关波长和强度的电测量信号。然后将该电测量信号数字化,并利用它们确定图象帧的特定测量数据。再利用所需要的测量数据,确定出所需要的印制光的量。

    为了能正确的确定出对各种颜色(蓝、绿、红)的印制光的需要量,就需要获知特定的相纸响应印制光的各种颜色的变化而变化的方式。这也就是说,需要获知作为蓝、绿、红颜色的印制光束的变化的函数的印制密度(利用颜料黄、绛红、氰蓝的聚集浓度获得的)的变化方式。因此,就必须获知用于相纸的模型,即代表着相纸随曝光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吸收特性的相纸模型(它包括相纸的次级吸收特性,比如说当相纸曝露在兰色光束下时,所产生的三种颜色的光学密度的变化的特性)。

    除了需要获知相纸模型之外,还必须获知相纸相应于特定的胶片的光谱密度变化的变化方式。这也就是说,还必须获知应该如何改变印制光(曝光量)以补偿实际测量到的负片密度相对于平均负片密度的偏差量(换句话说就是,相对于“标准”的偏差量)。由于胶片必须被看作是“相纸的一个影响因素”,所以它还包括一个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

    一旦已经良好的获得了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便可以利用这一模型和由相应的负片图象帧获得的测量数据,对所有负片图象帧进行均匀灰度的印制。这一印制可以在非常高的准确度下进行,以使得每一个负片图象帧均被均匀曝光,并且使每一个负片图象帧具有彼此不同的密度。如果忽略特定的胶片类型的差别,忽略各个负片图象帧的特定密度的差别,是可以获得这种准确度的。利用相纸模型在一旦检测完毕,便可以对特定颜色(蓝、绿、红)的印制光束的变化作出预测,以获得印制密度(黄、绛红、氰蓝)的某些特定的变化。

    对于在运行过程中要利用相应的负片图象帧确定出的测量数据和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而尽可能的进行的设置检测(即校定)的彩色印相机,应该对作为所需的入射曝光光束的印制光的量加以确定。在实施该第二种方式的场合,即必须对操作者预先进行的修正加以改变以修正曝光量时,可以仅仅利用相纸模型或反转相纸模型。依据确定出的印制光的量,可以确定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以在将负片图象帧印制到相纸上时,可以根据该控制信号将设置在印相机的印制区域处的彩色滤光片和快门定位在印制光光束中。一旦完成了负片图象帧向相纸的印制,便可将制作出的印制件在处理区域进行处理。该处理区域可以是该印相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不是它的一个部分。

    上述的方法在理论上是可以良好的实现和实施的。然而上述的方法在进行印相机的设置检测和校定时需要使用大量的特殊的检测负片图象帧。这些特殊的检测负片图象帧需要可靠的均匀曝光(对于每一个),而且它们还需在与其它的检测负片图象帧不同的条件下实施曝光。各种不同类型的胶片具有不同的特定密度演变历程,所以要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胶片,而这种不同需要由印相机在印制时加以平衡。在运行处理开始之前,需要将这些不同类型的检测负片图象帧印制到相纸上,并对它们进行处理,用密度计进行最终测量。操作者可以由这些处理后的检测印制件,确定该印相机是否已进行了优化设置检测(即校定)。如果没有,则需要依据相纸和胶片的有关测量数据和所存储的曝光量,修正这一校定。如举例来说就是,需要使用一卷具有十种不同类型的胶片和一百帧负片图象帧的检测辊,对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进行次级检测。

    虽然这种检测的支出对于高容量的印相机是合适的,但这种操作和检测费用已不再适合于在小型实验室里的设置检测。它的另一个缺点是,一旦已经对印相机进行了设置检测(比如说在每天开始运行的时候),便不再对印相机的设置状态(以及据此获得的两个模型的设置状态)进行动态检测。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过是由操作者用对制作产生出的印制图象进行随机检测的方式,或是用按一定时间间隔产生和评价检测图象的方式,偶尔的进行一次监测。

    因此,一方面,本发明要给出一种校定方法,而且它还可以用尽可能少的工作来完成对模型的优化。在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实现对印相机的设置(以及由此获得的两个模型)进行动态的自动检测和跟踪。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校定印相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印相机的测量区域内局部扫描将要印制的原始材料;

    b)将由印制用原始材料的每一个扫描区域接收到的被测量光传递至检测器阵列,对所述的被测量光进行光谱分析,并将所述的被测量光转换为有关波长和强度的测量数据;

    c)将测量数据数字化,以确定出原始材料的特定测量数据;

    d)依据该测量数据,利用适合于用于原始材料印制的印制材料的第一模型和用于印制材料的第二模型,对所需要的入射曝光用的印制光的量做出评价,其中所述的第一模型代表着印制材料随原始材料的光谱组分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所述的第二模型代表着印制材料随曝光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吸收特性;

    e)依据对印制光的量做出的评价,来确定出用于配置在印相机的印制区域中的彩色滤光片和快门的控制信号,所述的控制信号用于在将原始材料印制到印制材料上的过程中,使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和快门定位;

    f)在处理区域处理印制在印制材料上的原始材料的印制件;

    g)局部的扫描处理后的印制件;

    h)将由印制材料的每一个被扫描区域给出的被测量光传递至所述的检测器阵列,对所述的被测量光进行光谱分析,并将由所述的印制材料给出的所述的被测量光转换为有关波长和强度的测量数据;

    i)将测量数据数字化,并利用它们确定印制材料的特定测量数据;

    j)依据该印制材料的特定测量数据、原始材料的特定测量数据和所述的曝光量,相应于特定准确度判断标准检测并优化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

    根据该最佳实施方式,是对处理后的印制件(印制图象)进行局部的,比如说点型的扫描。虽然这可以用检测负片图象帧实施,但也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实施(这也就是说,可以不使用检测负片,而是用将要被印制的负片图象帧)。

    由印制材料(相纸)上的每一个被扫描区域透射出或反射出的被测量光被传递至检测器阵列,进行光谱分析,并转换为有关波长和强度的电测量信号。将该电测量信号数字化,并用它们确定印制材料的特定(印制图象的特定)测量数据。依据这些印制材料的特定(印制图象的特定)测量数据、已知的将要印制的相关原始材料的特定测量数据(也就是说已经由相关的负片图象帧获得的相关测量数据)和在印制过程中使用的曝光量值,相对于特定准确度判断标准对一个适合于该印制材料(相纸)的原始材料的模型(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和一个用于印制材料的模型(相纸模型)进行检测,并在需要时对它们进行优化。当使用所制作出的图象优化模型时,在相应的印制图象上的测量点与相应的胶片负片上的相应测量点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加以考虑。

    由于可以不采用检测负片,而且可以自动的检测和/或追踪印相机的设置状态(相纸模型和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所以该方法是非常简单的。该方法可以用多种变形形式实施。如举例来说,在第一变形方式中,是在运行过程中进行数据采集(比如说利用一个“闸门窗口”:忽略掉旧的数据),并且仅仅在操作者发出指令的条件下才进行再一次的优化。在第二最佳变形实施方式中,是在运行过程中采集数据,并且每当印制件开始运行时即进行再次的优化。在第三变形方式中,是在数据产生的过程中(在操作者没有观察到的情况下)连续的进行追踪和优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适合于该印制材料使用的原始材料的模型(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和用于该印制材料的相纸模型(或反转相纸模型)均根据印制材料的特殊(相纸图象的特殊)测量数据,以及由对原始材料(负片胶片)的光谱测量所获得的原始材料的特殊(图象帧的特殊)测量数据进行叠代优化。一直进行这种叠代优化,直至相应的模型的准确度判断标准参数(比如说均方差等等)为最小时,或是低于一个特定的阈值时为止。可以在另一个模型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相应模型的叠代优化。

    另一种最佳实施方式的特点为,对由对原始材料进行光谱测量而获得的并且已数字化了的测量数据,进行诸如卡尔胡宁-勒夫(Karhunen-Loéve)变换等等的反转(比如说正交)变换或数据压缩,而且将对相应的原始材料的测量数据进行该变换所获得的变换参数,作为适用于该原始材料的印制材料的模型的输入变量(比如说,可以参见欧洲专利公开EP-A 0475897)。该方法也包括对其进行进一步叠代的方法。然而,利用原有的由扫描器获得的红、绿和蓝颜色的密度,也可以作为适用于印制材料的原始材料的模型的输入参数。

    上述的两个最佳变形方式的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首先确定用于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的初始值。然后利用印制材料的特定(印制图象的特定)测量数据和用于该印制的曝光量,以及原始材料的特定测量数据,对印制材料模型(相纸模型)或反转相纸模型进行优化,直至该均方差为最小,或是低于一个特定的阈值时为止。然后利用该优化后的相纸模型和优化后的反转相纸模型,依据印制材料的特定(印制图象的特定)测量数据和所使用的曝光量,以及原始材料的特定测量数据,更新该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直至该均方差为最小,或是低于一个特定的阈值时为止。

    参考下述的说明和附图可以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的类似部件已用相同的参考标号示出。

    图1示出了印相机和后续的处理已曝光的相纸的处理区域的各部分的一种典型的设置方式。

    图2为表示说明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和相纸模型协调运作的示意图。

    图3为表示优化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

    图4为表示优化相纸模型和反转相纸模型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

    图5为更详细的表示相纸模型的示意图。

    图6为更详细的表示反转相纸模型的示意图。

    图7为表示用于优化这两个模型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

    图8示出了将要印制的原始材料和由此而获得的印制件,以说明对使用产生出的印制件的模型进行优化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后续的印制处理器9的印相机的各个部分。如图1所示的设置中包括有一个测量区域1,在该区域中用测量光源2和检测器阵列3对将要印制的诸如负片N等等的材料实施局部扫描(比如说点型扫描)。由负片N透射过的光由检测器阵列3进行光谱分析,并转换成有关波长和强度的电测量信号。在这儿,负片N通常被认为是原始材料。然后将该电测量信号数字化并转换成测量数据,而这些数据对于特定的负片是特定。这一数字化和转换处理可以在检测器阵列3中进行,也可以用后续的计算和控制组件4实施。该计算和控制组件4根据这些测量数据,确定出将该负片印制到印制材料上时所需要的印制光。一旦确定出所需要的印制光,计算和控制组件4便产生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并用该信号控制配置有后续的印制区域5的彩色快门7。还可以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其它方法来实施该三种颜色的曝光控制。

    在印制区域5中进行相应负片向印制材料上的实际印制,而该印制材料通常被称为相纸F。在这一实施例中,负片向相纸的印制是通过根据计算和控制组件4产生的控制信号,使彩色快门7在印制光源6的光束中转动的方式实现的。可利用一组投影光学元件8将相应的负片图象投射到相纸F上。将曝光后的相纸在印制处理器9中进行处理。该印制处理器可以是一条完整的图象处理线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组件。

    如图1所示的典型的印相机在开始运行之前,即在操作者设置该印相机的各个可调节参数的时候,要进行设置检测,或称校定。在对处理后由检测负片获得的印制图象作出主观评价之后,由于处理后的印制图象可以在印制处理器9的输出侧进行“在线”的测量,所以可以自动的实施根据本发明构造的设置检测或称校定方法(模型优选法)。测量数据可用来优化各个模型的参数。甚至在对负片进行测量之前就可以获知该负片的相应的测量数据。因此它不仅可以防止设置检测(校定)时的主观影响,而且可以在运行过程中以随机取样或连续的方式自动的测量印制图象的特征区域,还可以在运行过程中准“在线”的检测或称优化各个模型。

    因此,在印制处理器9的输出侧设置有一个辅助的“在线光密度计”OLD(对相纸的测量包括反射测量),并对处理后的相纸上的图象进行局部扫描(比如说为点型扫描)。由相纸的扫描区域传递出的测量光由检测器阵列检测,进行光谱分析,并用与负片测量相类似的方式将其转换为有关波长和强度的电测量信号。在为透光性印制材料的场合,也可以采用透射测量。将这些电测量信号数字化,以获得印制特征测量数据。根据这些印制特征测量数据,可以依据特定的准确度判断标准参数,对适合于该印制材料的原始模型,以及印制材料的模型或反转模型进行检测,并在需要时将其更新。下面将更详细的说明这种特定准确度判断标准参数和各个模型的一个实例。

    图2示出了实施完整曝光系统的一个模型。因此,该完整模型包括有两个模型,即相纸模型40和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41。相纸模型40主要表示印制密度(由颜料黄、绛红、氰蓝的聚集浓度获得)的变化方式,该印制密度是三色印制光束蓝、绿、红的一个变化函数。换句话说就是,相纸模型代表着相纸随曝光量变化而变化的吸收特性。该相纸模型还可以用来分析相纸的次级吸收特性;比如说相纸被蓝光照射,所产生的三种颜色的光学密度的变化。

    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41表示的是相纸对特定胶片密度变化(在印制光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的反映,因此它表明为了补偿负片的实际检测密度相对于负片的平均密度的偏差量,印制光应该如何的加以变化。因此必须注意到负片是“相纸的一个影响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将它称为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的原因。

    为了能更好的理解图2所示的变形实施方式,应该注意到印制光束通常是以蓝、绿、红组分为特征量的,而且可由下述的矢量给出:e-=e-0+Δe‾=eBeGeR]]>

    (B、G、R=蓝、绿、红)

    在该公式中,e为相应的印制光矢量,它包括有一个印制光矢量e0和一个印制光矢量Δe,其中印制光矢量e0为将平均密度的负片印制在相纸上的印制光矢量,而Δe为相对于平均印制光矢量的偏差量。

    如果进行平均负片的“直接”印制,印制之后的相纸将具有参考密度d0,后者可以由印制平均的负片时获得。

    可以用相应的密度矢量给出该密度密度值:d-=d-0+Δd‾=dYdMdC]]>(Y、M、C=黄、绛红、氰蓝),而且矢量Δd为实际印制密度相对于预期印制密度,或称参考密度d0的偏差量。

    如果将负片放置在曝光光束(印制光束)通路中,则到达相纸的三色薄层的有效曝光量“b”将会减少。这一曝光减少量可由矢量形式表示为:

    b=e-f

    其中矢量f表示的是负片密度,并且可以由下述公式给出:f-=f-0+Δf‾=fBfGfR]]>(B、G、R=蓝、绿、红)。

    其中f0为平均负片的密度矢量,矢量Δf为相对于该平均密度的偏差量。它可以从基本状态开始(印制光矢量e0和负片密度f0;等于:相纸密度d0),利用如图2所示的完整模型预测出印制光(矢量Δe)和负片密度(矢量Δf)的变化对印制密度(矢量Δd)的影响。由于分立的模型(相纸模型、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可以更好的模拟真实条件,所以它可以改进这一预测(以及对所需要的修正的预测)。

    在如图3所示的关系中,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描述的更为详细,而且利用该更详细的模型可以更清楚的分析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的优化过程。如图2所示的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41在图3中由曝光矩阵E表示。这种曝光矩阵E是公知的(比如说可以参见欧洲专利公开EP-A 0475897),它对于分析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具有足够的准确度。然而为了能够了解与该曝光矩阵E有关的输入矢量Δk是如何获得的,还需要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

    在对测量区域1中的负片进行点型扫描的过程中(参见图1),首先要对每一个测量点检测光谱透射率(在反射测量的场合为光谱反射率)。因此,由测量光源2发射出的并且穿过负片上的测量点的光束,由检测器阵列3中的各个检测器转换为相应的电测量信号,该信号相应于负片对预定波长的透射率。可以用数学方法将该透射值转换为光谱密度值,并且与相应的参考密度相比较。其中的参考密度可以是中性灰度的标准原始材料的密度。对这些光谱密度差进行诸如卡尔胡宁-勒夫变换等等的变换。利用诸如欧洲专利公开EP-A 0475897所公开的一个判断特征参数,可以选择出许多个可以精确的表示初始图象中的光谱密度分布的变换参数(比如说为七个)。上述的欧洲专利公开EP-A 0475897中的全部内容均作为本申请引用技术。这七个变换参数可以表示为矢量Δk,并形成为如图3所示的输入变量,且通过下述的公式与曝光矩阵相关联:

    Δf=EΔk(E=曝光矩阵)以获得相应的负片密度矢量Δf,后者为相应的负片的密度相应于平均负片密度f0的偏差量。显然,在矢量Δk为七个变换参数的场合,如果矢量Δf如上所述,包括有三个组分,则矩阵E为一个3×7的矩阵。

    原始材料中的三种基本颜色黄、绿、蓝的密度也可以作为输入变量,并且依据上述的公式与曝光矩阵E相关联,这也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在这一实例中,曝光矩阵E为3×3阵列。

    在优化曝光矩阵E的过程中,相纸模型40(比如说为某一时刻使用的当前模型)上的偏差点也是已知的。如果相纸模型40是已知的(如果线性模型具有足够的准确度,则通常呈反转相纸矩阵的形式),则可以获得“反转相纸模型”40i(在这一实例中,它也是一个矩阵)。将每一个具有不同的卡尔胡宁-勒夫变换矢量ΔkN(下面称为KL变换矢量)的一组N个均匀的但曝光量彼此不同的检测负片中的每一个印制在相纸上,在印制时用在线密度计OLD测量到的印制图象的密度偏差量为ΔdN,特定印制光束偏差量为ΔeN。而且也可以将制作负片(即将要印制的负片)直接用在该优化过程中。

    如果采用检测负片,则印制光偏差量ΔdN可以用逻辑方法选出,以产生出基本上为相同灰度的印制件。如果采用的是制作负片,则可以用,比如说下述的图8所示的关系进行处理。在图8中示出了一条负片N和由它在相纸F上形成的印制图象。各个负片测量点N-MP示出在负片上(实际上该分辨率是相当精细的,但是在该图中难以表示出来),而负片测量点的投影点F-MP示出在由它印制的相纸F的图象上。在图中还示出了在线密度计OLD(参见图1)的测量轨迹OLD-MS(该测量轨迹OLD-MS沿着相纸F的纵向中心线伸延,但是也可以选择其它的等同测量轨迹),该测量轨迹OLD-MS穿过沿该测量轨迹OLD-MS设置的若干个测量点OLD-MP。在一台印相机中,负片和相纸上的图象上的测量点的分辨率,以及放大时使用的分辨率均是已知的。负片上的投射到印制图象中心的点也是已知的。在这儿可以获得明确的表达方式,而且对于印制图象上的每一个测量点OLD-MP,均可以获得与计算出的测量点非常靠近的负片上的一组(比如说为四个)测量点N-MP。

    如举例来说,对于印制图象左侧边缘处的测量点OLD-MP,在负片上的四个测量点N-MP为从左侧观察时的在线密度计OLD(参见图1)的测量轨迹OLD-MS上方的第一根线和下方的第一根线的前两个投射点F-MP。相应的测量数据(负片密度、印制密度、印制光束、相关联的负片类型)储存在储存装置中,以进行后续的分析处理。在对一组测量数据做出评价之前,需要检测这一组数据是否满足不同胶片类型(如举例来说,应为十种以上的不同类型)的最小数目。还应该检测由有关颜色和密度的测量数据包围着的区域,对于胶片密度(由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获得)和印制密度(由相纸模型获得)来说,是否足够大。由标号代表的各种类型的胶片往往出现在该组数据中,故仅仅利用该种类型胶片的一些测量数据即可以做出评价。

    为了能够开始进行模型的优化处理,至少需要获知一个模型的模型参数的近似值。比如说对于曝光矩阵E,可以用下述方式获得其近似值。假定该相纸的光谱敏感性集中在三个分离的波长处,比如说为λB=470毫微米,λG=5 50毫微米,λR=690毫微米。在这种假定下的胶片密度矢量f的三个分量,与已经测量到的在这三个波长处的胶片光谱密度的值精确的相对应。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卡尔胡宁-勒夫逆变换,用非常良好的近似值由卡尔胡宁-勒夫变换矢量Δk(它不仅可以由在这三个波长处的胶片光谱密度值检测出,而且还可以由其它波长处的胶片光谱密度获得)直接计算出该光谱胶片密度。因此可以采用下述的等式:

    Δf=EΔk由此可以获得曝光矩阵E的第一个近似值。

    如果不能获得该模型的初始值,则该方法转入如图7所示的处理流程。根据如图所示的对完整模型进行优化处理的流程图,在第一步S1,检测曝光矩阵E的初始值。这可以采用前述的方式实施(假定该相纸光谱敏感性集中在三个分离的波长处,等等)。然后在第二步S2,按上述详细描述的方式,利用当前的曝光矩阵(在启始时,它是曝光矩阵的初始值)优化反转相纸模型。在这一处理过程中曝光矩阵保持不变。一旦反转相纸模型被优化,就在第三步S3优化该曝光矩阵。在这一过程中要利用当前的反转相纸模型(也就是说,在第二步S2中优化过的矩阵),并在曝光矩阵的优化过程中保持其不变。然后在程序步S4,检测特定的误差EF和EP是否足够的小,换句话说就是它们是否低于阈值(也就是说,是否已经满足对模型准确度的特定的要求)。如果检测结果是否定的,则利用前述的程序步S3优化过的曝光矩阵,再一次优化反转相纸模型,如此反复。连续实施这一运行,直至满足准确度要求(即直到EF和EP足够的小),或是进入了不能进一步改进的叠代循环。

    下面进行如图3所示的曝光矩阵的优化处理,用已知的保持为不变的反转相纸模型对曝光矩阵的优化过程如下:首先在选定的测量点处用在线密度计OLD测量由N个均匀检测负片将图象印制在相纸上的印制密度ΔdN(在这一实例中使用的是均匀检测负片),或是印制了图象的印制密度。利用反转相纸模型40i检测造成印制密度变化的曝光偏差量ΔbN。相对的检测负片或制作负片的矢量ΔkN可以由负片的光谱测量中得到,或由此而求出。用于进行相应的检测负片或制作负片的印制的印制光的矢量ΔdN也是已知的。因此,可以利用数学优化处理程序,用下式计算出误差为最小的曝光矩阵E:

    由于该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是一个线性模型,所以可以采用公知的“多重线性回归”方法作为该优化方法。

    对于许多的应用场合,用线性理论对相纸模型40(参见图2)进行处理也是足够的。在这些实例中,可以由相应的相纸矩阵制作出相纸模型40。然而,对于环绕着特定颜料的特征曲线的控制点附近的特定区域,这种线性模型的有效作用范围就是有限的。应该对这种特征曲线的非线性部分构造出一种更精确的模型。在结合如图4所示的关系描述相纸模型40的优化方式,即对反转相纸模型40i的优化方式之前,首先应该对特征曲线的非线性做更详细的说明。

    正如图5所示,相纸可以被模型化为三条初级通路400、401和402,以模仿作为在蓝(ΔeB)、绿(ΔeG)、红(ΔeR)光束下曝光时的相应变化的函数的颜料黄(H)、绛红(M)、氰蓝(C)的非线性变化,这一变化的特定形式为gY(ΔeB)、gM(ΔeG)和gC(ΔeR)。据此,在考虑到仅有,比如说兰色曝光光束发生了变化时,也会使所有这三种颜色的光学密度均发生变化这一事实,可以构成一种线性模型-相纸矩阵P。然而在实际上,正如图6所示,进行优化的并不是相纸矩阵,而是相纸矩阵的逆矩阵。由gY(ΔeB)-1、gM(ΔeG)-1和gC(ΔeR)-1构成的通路403、404和405表示着类似的非线性反转特征曲线,它们可以表示为一种幂级数的形式。这些幂级数的系数和反转相纸模型Pi的系数一起表示着该模型的优化参数。然而在这儿,它与和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曝光矩阵)不一样,该相纸模型是一种非线性模型。对这种反转相纸模型40i(参见图4)的优化处理可以采用下述的方式。

    利用KL变换矢量ΔkN,在在线密度计OLD(参见图1)测量到的印制图象(印制件)的最终密度偏差量为ΔdN,特定印制光束偏差量为ΔeN的条件下,进行一组N个均匀的但曝光量不同的检测负片,或是制作负片的印制。从原理上讲,如果采用的是检测负片,则可以仅使用一个检测负片,并使其承受不同印制光偏差量ΔeN。也可以不采用负片,而是采用其光谱密度接近于常规负片光谱密度的彩色滤光片。印制光偏差量ΔeN应适当选择,以使最终的印制密度偏差量ΔdN盖覆住可有效的使用该模型的全部范围。在该反转相纸模型的优化处理过程中曝光矩阵E保持不变。一旦所使用的印制光矢量ΔkN、曝光矩阵E和印制光偏差量ΔeN是已经获知的,便可以确定出导致测量的印制密度偏差量ΔdN的曝光偏差量ΔbN。可以利用数学优化处理程序,用下式计算出使误差为最小的反转相纸模型的参数:

    正如上所述,由于该反转相纸模型是非线性模型,故可以采用归纳方法进行非线性优化处理(例如,可参见R.Fletcher.“PracticalM ethods of Optim ization”,Vols1+2,John Wiley和Sons)。

    如上所述的用于曝光矩阵、即用于与相纸有关的胶片模型41的以及用于反转相纸模型40i的优化处理方式,均是基于下述的假定,即在每一种场合中,两个模型中的另一个是已知的。而且在优化过程中另一个模型是保持不变的。如果不能获得该模型的初始值,则该方法转入如图7所示的处理流程,并且按照前面所述的方式进行(在逼近至特定的准确度参数时,优化是不连续的,即如果优化开始后不能实现改进,则它是不连续的)。

    基于由在线密度计OLD测定的印制图象的模型优化方法具有下述优点,即对设备的安装检测-校定可以完全自动化的进行,并可以完全避免操作者的主观影响,这对于使用(均匀的)检测负片或直接采用制作负片的场合均是如此,故它特别适用于小型实验室等等的场合。而且它还可以在运行过程中的任何时候,检测或监测代表着(制作)负片和相应的(制作)印制图象的特征区域的模型。利用这些测量数据,还可以对模型进行在线的、即在运行过程中加以更新(追踪)。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题和范围的条件下获得其它的实施形式。因此,本申请所给出的实施方式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是由下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前面说明的及其它各种变形均属于本发明,本发明还包括各种与其等同的实施方式。

一种校定印相机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一种校定印相机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一种校定印相机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校定印相机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校定印相机的方法.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校定印相机的方法,它是对处理后的印制件进行局部扫描,将由印制材料上的每一个被扫描区域透射出或反射出的被测量光传递至检测器阵列,进行光谱分析,并转换为有关波长和强度的测量数据。依据在印制中使用的印制材料的特定测量数据、原始材料的特定测量数据和所述的曝光量,相对于特定准确度判断标准参数检测并优化一个适合于印制材料的原始材料的模型和一个用于印制材料的模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