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拔毒袋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胸腔拔毒袋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1457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1 CN 102614578 A *CN102614578A* (21)申请号 201210096946.3 (22)申请日 2012.04.05 A61M 37/00(2006.01) A61K 36/708(2006.01) A61P 43/00(2006.01) A61K 33/04(2006.01) (71)申请人 青岛市市立医院 地址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东海中路 5 号 (72)发明人 王伦青 丁华民 矫文捷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 限公司 37201 代理人。
2、 张中南 (54) 发明名称 一种胸腔拔毒袋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一种胸腔拔毒袋, 包括袋套、 固定带和填充 物, 其特征在于填充物的组分包括磨成粉末的大 黄、 芒硝、 乳香和没药, 其比重是 4 4 1 212。 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大黄、 芒硝、 乳香和 没药磨成粉末混匀, 置入棉布袋中, 使用 1 1 的 水和食醋的混合溶液, 放入蒸锅内蒸 30 分钟后晾 至室温。本发明结构简单, 采用多种中药联合使 用, 具有使用方便, 经济实惠, 无毒无害, 使用效果 明确等优点, 具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的功效, 可 诱导免疫细胞的局部侵润, 加速炎症的局限与消 散。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痛苦, 加。
3、快病人康复过程, 减少病人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减少广谱高效抗生 素的用量, 从而减少长期大量使用广谱高效抗生 素对病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一种胸腔拔毒袋, 包括袋体(1)、 带有固定带(5)的袋套(2)、 和袋体(1)内的填充物 (4), 其特征在于填充物 (4) 的组分包括磨成粉末的大黄、 芒硝、 乳香和没药 ; 所述的磨成粉 末的大黄、 芒硝、 乳香和没药的比重是 4 4 1 2 1 2。。
4、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胸腔拔毒袋, 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大黄、 芒硝、 乳香和没药的比重 是 4 4 1 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拔毒袋, 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袋套(2)为矩形或圆形, 且该袋 套 (2) 的中部有一个引流管孔 (3)。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胸腔拔毒袋, 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固定带 (5) 上设有相互粘合的 粘合贴 (1)。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胸腔拔毒袋, 其特征在于上述袋套 (2) 为纯棉布料。 6.一种胸腔拔毒袋的制备方法, 包括制备带有固定带(5)的袋套(2)的步骤, 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步骤 : 取大黄、 芒硝、 乳香和没药, 用量范围分别是大黄在。
5、 90-120 克之间, 芒硝 在90-120克之间, 乳香在23-60克之间, 没药在23-60克之间 ; 将上述大黄、 芒硝、 乳香和没 药磨成粉末后置入上述袋套 (2) 内即得到胸腔拔毒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胸腔拔毒袋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 将11 的水和食醋的混合溶液放入蒸锅内 ; 将上述胸腔拔毒袋放入所述蒸锅内, 蒸 30 分钟以上, 然后晾至室温即得到一种临床使用的胸腔拔毒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14578 A 2 1/3 页 3 一种胸腔拔毒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胸腔拔毒袋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胸科医学领域。 背。
6、景技术 0002 脓胸与重度肺部感染是胸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由于脓液积聚于胸腔内导致病 人出现严重的感染中毒症状, 多表现为持续的高热、 寒战、 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 如得不 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往往后果严重, 甚至导致病人的死亡。 目前在临床实践中, 其治疗需要应 用大量的广谱高效抗生素及胸腔闭式引流, 广谱高效抗生素的应用不仅加重了病人个人与 医保的经济负担, 而且常导致菌群失调与继发霉菌感染, 而进一步加重病情且可导致耐药 菌株的出现, 在对病人个体造成严重后果的同时也蕴藏着极大的社会风险。闭式引流的应 用可加速脓液排除, 促进病人康复, 但也明显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与风险。 这类病人往往。
7、长期 住院,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胸腔拔毒袋及其制备方法, 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 一种胸腔拔毒袋, 包括带有固定带的袋套、 和袋套内的填充物, 其特征在于填充物 的组分包括磨成粉末的大黄、 芒硝、 乳香和没药 ; 所述的磨成粉末的大黄、 芒硝、 乳香和没药 的比重是 4 4 1 2 1 2。 0005 上述的大黄、 芒硝、 乳香和没药的最佳比重是 4 4 1 1。 0006 上述的袋套为矩形或圆形, 且该袋套的中部有一个引流管孔, 可引出闭式引流管, 用于脓胸闭式引流的病人。 0007 上述的固定带上设有相互粘合的粘合贴, 从。
8、而便于绑缚、 方便固定。 0008 上述袋套为纯棉布料, 既透气、 也有助于药力的散发。 0009 一种胸腔拔毒袋的制备方法, 包括制备带有固定带的袋套的步骤, 其特征在于包 括以下步骤 : 取大黄、 芒硝、 乳香和没药, 用量范围分别是大黄在 90-120 克之间, 芒硝在 90-120 克之间, 乳香在 23-60 克之间, 没药在 23-60 克之间 ; 将上述大黄、 芒硝、 乳香和没药 磨成粉末后置入上述袋套内即得到胸腔拔毒袋。 0010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 在临床使用时还需对以上步骤所得的胸腔拔毒袋进行 进一步加工, 包括以下步骤 : 0011 将11的水和食醋的混合溶液放入蒸。
9、锅内 ; 将上述胸腔拔毒袋放入所述蒸锅内, 蒸 30 分钟以上, 然后晾至室温即得到一种临床使用的胸腔拔毒袋。 0012 本发明结构简单、 容易制作, 采用多种中药联合使用, 具有使用方便, 成本低廉, 经 济实惠, 无毒无害, 使用效果明确等优点, 具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的功效, 可诱导免疫细胞 的局部侵润, 加速炎症的局限与消散。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痛苦, 明显加快病人康复过程, 减 少病人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大大减少广谱高效抗生素的用量, 从而明显减少长期大量应用 广谱高效抗生素对病人和社会造成的风险。 说 明 书 CN 102614578 A 3 2/3 页 4 附图说明 0013 图 。
10、1 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2 为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其中, 1、 粘合贴, 2、 袋套, 3、 引流管孔, 4、 填充物, 5、 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图1、 2所示, 一种胸腔拔毒袋, 包括带有固定带5的袋套2、 和袋套2内的填充物 4, 其特征在于填充物 4 的组分包括磨成粉末的大黄、 芒硝、 乳香和没药 ; 所述的大黄、 芒硝、 乳香和没药的比重是 4 4 1 2 1 2。 0017 上述的大黄、 芒硝、 乳香和没药的最佳比重是 4 4 1 1。 0018 上述的袋套 2 为矩形或圆形, 且该袋体的中部有一个引流管孔 3, 可引出闭式引流。
11、 管, 用于脓胸闭式引流的病人。 0019 上述的固定带 5 上设有相互粘合的粘合贴 1, 从而便于绑缚、 方便固定。 0020 上述袋套 2 为纯棉布料, 既透气、 也有助于药力的散发。 0021 一种胸腔拔毒袋的制备方法, 包括制备带有固定带5的袋套2的步骤,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取大黄、 芒硝、 乳香和没药, 用量范围分别是大黄在 90-120 克之间, 芒硝在 90-120 克之间, 乳香在 23-60 克之间, 没药在 23-60 克之间 ; 将上述大黄、 芒硝、 乳香和没药 磨成粉末后置入上述袋套 2 内即得到胸腔拔毒袋。 0022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 在临床使用时。
12、最好再对以上步骤所得的胸腔拔毒袋进 行进一步加工, 包括以下步骤 : 0023 将11的水和食醋的混合溶液放入蒸锅内 ; 将上述胸腔拔毒袋放入所述蒸锅内, 蒸 30 分钟以上, 然后晾至室温即得到一种临床使用的胸腔拔毒袋。该步骤既可以促进胸腔 拔毒袋内的药物成分的相互作用, 增强效力, 避免过于干燥而使药物不能充分相互作用, 又 不至于使其水分过多造成病人的不适, 造成依从度下降并且可以避免药物随水分流出导致 创口被污染, 引起不良后果。 0024 其中, 大黄具有清热泻火、 化痰助瘀之功效, 还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具有抗 感染作用。芒硝具有清热软坚散结功效。经研究发现本品清热解毒与其抗。
13、感染作用有关, 且芒硝具有良好的吸收功能。 乳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及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树脂, 性温, 味辛苦, 具有活血止痛, 消肿生肌之功效。 乳香主要成分为游离a-乳香脂酸、 -乳香脂酸、 结合乳香脂酸以及阿魏酸和苦味质、 挥发油等。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或其他同属植物 茎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 性平, 味苦, 具有活血止痛, 消肿生肌之功效。 没药主要成分为树 脂, 树胶和挥发油。乳香、 没药为临床常用的具有活血散瘀、 消肿止痛功效的药对。 0025 实施例 0026 使用本发明时, 大黄 100 克, 芒硝 100 克, 乳香 25 克, 没药 25 克, 磨成粉末混匀, 置 入棉布袋。
14、中, 使用时先用 1 1 的水和食醋的混合溶液, 放入蒸锅内蒸 30 分钟后晾至室温 ; 治疗时在胸腔拔毒袋下垫两层纱布, 防止胸腔拔毒袋直接与皮肤接触 ; 熏蒸后的胸腔拔毒 袋将会具有更强的药物渗透力。 0027 使用时如为重度肺炎, 则先行胸部 CT 检查确定感染部位后将棉布袋置于胸壁上 说 明 书 CN 102614578 A 4 3/3 页 5 距离感染部位最近处 ; 如为脓胸则置于脓液最多处 ( 此处亦常为闭式引流置管处 ) 将药袋 的带子环绕胸壁后搭紧, 每日更换药袋一次即可, 药袋分两型一为方型 : 1010 厘米大小, 两边两条带子各长 50 厘米, 末端带尼龙搭扣 15 厘米 ( 另有小号 : 带长 40 厘米和大号 : 带 长 60 厘米 ), 也可用于肺炎病人 ; 二为圆型 : 直径 10 厘米大小, 中间有直径 2 厘米的引流管 孔, 可通过闭式引流管, 用于脓胸闭式引流病人。 说 明 书 CN 102614578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14578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