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催化剂.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53491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8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10922.6

申请日:

1991.11.13

公开号:

CN1061730A

公开日:

1992.06.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B01J23/10; C07C2/84; C07C11/04

主分类号:

B01J23/10; C07C2/84; C07C11/04

申请人:

厦门大学;

发明人:

刘玉达; 林国栋; 张鸿斌; 蔡俊修; 万惠霖; 蔡启瑞

地址:

361005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戴深峻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高效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催化剂。催化剂由氧化钍、氧化镧和碳酸钡组成。其中氧化钍含量是26.0—59.0wt%,氧化镧含量是3.0—9.0wt%,碳酸钡含量是35.0—70.0wt%。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有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特别是具有优良的操作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本发明的催化剂制作简单,重复性好。综合性能达到工业化开发的要求。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催化剂,所说的催化剂含有氧化钍和氧化镧,本发明的特征是所说的催化剂还含有碳酸钡,所说的催化剂中氧化钍含量是7.0-88.0wt%,氧化镧含量是
2: 0-27.0wt%,碳酸钡含量是10.0-90.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氧化钍含量是15.0-70.0wt%。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说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氧化钍含量是26.0-59.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氧化镧含量是
3: 0-15.0wt%。 5、根据权利要求1和4所说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氧化镧含量是
4: 0-9.0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碳酸钡含量是30.0-80.0wt%。 7、根据权利要求1和6所说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碳酸钡含量是35.0-70.0wt%。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的技术开发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由氧化钍(ThO2)、氧化镧(La2O3)和碳酸钡(BaCO3)组成的高效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催化剂。

    目前,对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催化剂体系的研究十分活跃,因为它对天然气中的主要成份甲烷的开发利用具有重大意义。从已经报道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尽管对周期表中的相当多元素进行了尝试,大多数催化剂只适用于实验室研究,其碳二烃收率(Yc2)和时空产率、操作稳定性、机械强度等方面的技术指标离实际工业应用还有较大差距。

    杜波伊斯(J.L.Dubois)等人在《应用催化》(App.Catal.67(1)73,1990)报道了一种含钍的双组份催化剂。他们用机械混合硝酸钍和碱土金属硝酸盐制备了CaO-ThO2、SrO-ThO2和BaO-ThO2催化剂,用相应组份的硝酸盐溶液浸渍氧化钍制备了Ca/ThO2、Sr/ThO2、Ba/ThO2和La,Sr/ThO2催化剂,用硝酸钍溶液浸渍碳酸钙、碳酸锶、碳酸氧镧制备了Th/CaCO3、Th/SrCO3和Th/La2O2CO3催化剂。他们在甲烷CH4∶氧气O2=10∶1(体积比),反应温度T=880℃条件下,评价了上述催化剂,最佳结果为甲烷转化率XCH4=15.1%,碳二烃和碳二以上烃的选择性Sc+2=74.9%,碳二烃和碳二以上烃的收率Yc+2=11.3%。

    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特点决定了在研制实用型催化剂中,除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外,催化剂的操作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因素。

    本发明旨在开发一种活性和选择性高、操作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好的,由氧化钍、氧化镧和碳酸钡构成的高效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

    发明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催化剂含ThO2、La2O3和BaCO3三组份,各组份的重量百分含量(wt%)为:

    ThO2:7.0-88.0wt%,最好是15.0-70.0wt%,尤其是26.0-59.0wt%。

    La2O3:1.0-27.0wt%,最好是2.0-15.0wt%,尤其是3.0-9.0wt%。

    BaCO3:10.0-90.0wt%,最好是30.0-80.0wt%,尤其是35.0-70.0wt%。

    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将计量的Th(NO3)4·4H2O(A.R.)、La(NO3)3·6H2O(A.R.)和Ba(NO3)2(A.R.)溶解于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制成溶液A。用与总金属离子当量数相等地NH4HCO3(A.R.)溶于一定量的水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浓氨水(A.R.),制成PH=10的溶液B。在激烈搅拌的条件下,将A注入B中,继续搅拌2-5分钟后,过滤。逐次用与溶液B体积相当的蒸馏水洗涤沉淀三次。移置沉淀于烘箱中,在140℃下干燥6-8小时,尔后移置于马弗炉中,在800-1000℃,最好是820-920℃下,熔烧3-6小时,最好是4-5小时。再研磨,筛分成所需目数的颗粒。

    催化剂评价在常压固定床流动反应系统中进行。经分析反应产物主要C2H4、C2H6、CO2、CO、H2O、H2和少量高碳烃。在CH4∶O2=10∶1(体积比),反应温度T=780℃条件下,甲烷转化率XCH4=17.0%,碳二烃的选择性Sc2=78.3%,碳二烃的收率Yc2=13.3%。而在CH4∶O2∶N2=4∶1∶9(体积比),反应温度T=780-900℃,空速GHSV=1.0×104-1.2×105hr1下,XCH4可达30.7%,Yc2可达19.4%。在反应条件下,进行1000小时操作稳定性试验,整个实验期间XCH4、Sc2和Yc2相当稳定。流化床催化剂磨损性能测定表明,催化剂的强度能满足流化床使用的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和选择性高、操作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好的高效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本发明的催化剂制作简单、重复性好。

    附图为催化剂操作稳定性试验结果。

    下面由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将7.65g Th(NO3)4·4H2O(A.R.)、0.90g La(NO3)3·6H2O(A.R.)和7.95gBa(NO3)2(A.R.)溶于100ml蒸馏水中制成溶液A,将4.84g NH4HCO3(A.R.)溶于90ml蒸馏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浓氨水(A.R.)调整溶液PH值,最后制成PH=10的溶液B。在激烈搅拌下,将A注入B中,继续搅拌2分钟后,过滤。逐次用100ml蒸馏水洗涤沉淀三次。沉淀在烘箱中140℃下干燥8小时,尔后在马弗炉900℃下焙烧4个小时。研磨催化剂,筛分成30-60目颗粒。催化剂评价在常压固定床流动反应系统中进行,反应条件及评价结果如表一。

    表一

    CH4:O2:N2T(℃) GHSV(h-1) XcH4Sc2YC2

    4:1:9 780 6×10430.7 63.3 19.4

    4:1:9 680 6×10428.2 65.0 18.3

    4:1:9 820 6×10430.0 64.0 19.2

    4:1:9 780 1×10430.2 62.7 19.0

    4:1:9 780 1.2×10529.8 64.4 19.2

    实施例2.

    将7.88gTh(NO3)4·4H2O(A.R.)、1.24gLa(NO3)3·6H2O(A.R.)和7.95gBa(NO3)2(A.R.)溶于100ml蒸馏水中制成溶液A。将4.60g NH4HCO3(A.R.)溶于90ml蒸馏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浓氨水(A.R.)调整溶液PH值,最后制成PH=10的溶液B。在激烈搅拌下,将A注入B中,继续搅拌4分钟后,过滤。逐次用100ml蒸馏水洗涤沉淀三次。沉淀在烘箱中140℃下干燥8小时,尔后在马弗炉850℃下焙烧4个小时。研磨催化剂,筛分成30-60目颗粒。催化剂评价在常压固定床流动反应系统中进行,反应条件及评价结果如表二。

    实施例3.

    催化剂制法同例1,改变催化剂制备原料投入量分别为:Th(NO3)4·4H2O(A.R.)9.58g,La(NO3)3·6H2O(A.R.)1.12g,Ba(NO3)2(A.R.)6.63g和NH4HCO3(A.R.)5.05g。

    在CH4∶O2∶N2=4∶1∶9,T=780℃,GHSV=6X104h-1条件下进行1000小时的操作稳定实验,结果见附图。

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催化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催化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催化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催化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催化剂.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高效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催化剂。催化剂由氧化钍、氧化镧和碳酸钡组成。其中氧化钍含量是26.059.0wt,氧化镧含量是3.09.0wt,碳酸钡含量是35.070.0wt。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有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特别是具有优良的操作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本发明的催化剂制作简单,重复性好。综合性能达到工业化开发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