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捷的金属间化合物制备与成型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534272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09239.1

申请日:

1995.09.07

公开号:

CN1144849A

公开日:

1997.03.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22C1/04; B22F3/00; B22D19/14

主分类号:

C22C1/04; B22F3/00; B22D19/14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发明人:

李邦盛; 武高辉

地址:

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大直街9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黄锦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金属间化合物的简单高效低成本的制备和成型方法。具体地说是采用金属间化合物中的高熔点金属的粉末,按欲生成金属间化合物的原子百分比充填到模具型腔内,形成预制块,再将金属间化合物的低熔点金属,铝或铝合金加热熔化,利用加压排气铸造法将铝或铝合金熔液渗透到预制块中,在渗入的同时,利用金属间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热力学条件即刻生成具有一定外观形状的金属面化合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与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方 法步骤来实现: (a)选用下述高熔点金属Ti、Ni、Nb、Fe、Zr中至少一种以上的 粉末在具有一定形状的设有排气孔的金属模具内,接生成金属间化 合物时的相应比例进行装填,压制成予制块; (b)将予制块连同模具加热至680-700℃; (c)将组成金属间化合物的低熔点金属Al熔化,升温到780~ 840℃; (d)采用挤压排气铸造法,将模具置于压力机上,在模具内浇注 低熔点金属溶液,再加压使溶液渗入到予制块内部; (e)保持压力在40~50MPa,自然冷却到400℃左右,脱模,取 出具有一定形状的金属间化合物材料。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在高融 点金属粉末中混合加入适量的下列韧化元素Cr、Nb、Mn、Mo、V、Si 的金属粉末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说明书


一种简捷的金属间化合物制备与成形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与成形方法。

    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特征,在未来的飞机引擎,汽轮机叶片,宇航飞行器等对耐热、轻质有要求的部件上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

    目前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铸造法和粉末烧结法,铸造法是在特殊的熔炼炉中通过调整液态金属成份,得到金属间化合物,成形时的铸模也需较特殊的耐热材料,该方法可以得到均匀的金属间化合物形材,但设备工艺复杂价格昂贵。

    粉末烧结法是根据金属间化合物的化学组成,用相应的金属粉末混合制成予制块然后再高温烧结而成,这种方法地主要问题是在烧结过程中由于材料比容减少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空洞,为得到健全的材料还要再进行一次等静压(HIP)加工,因此工艺造价高,而且难以精密成形。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金属间化合物制备工艺复杂成本昂贵,成形困难等问题而提出一种简单的高效率的高致密度金属间化合物的制造与成形方法。

    本发明的详细内容是按下述步骤实现的:

    (1)选用下述高融点金属钛(Ti)、镍(Ni)、铌(Nb)、铁(Fe)、锆(Zr)中至少一种以上的粉末,在具有一定形状的设有排气孔的金属模具中按金属间化合物的成份比例装填,压制成予制块。

    (2)将予制块连同模具加热至680~700℃。

    (3)再将组成金属间化合物的低熔点金属铝或铝合金熔化,升温到780~840℃。

    (4)采用挤压排气铸造法将模具置于压力机上,在模具内浇注低熔点金属溶液,再加压使熔液渗入到予制块内部,在渗入的同时,予制块与熔液即发生反应生成金属间化合物。

    (5)保持压力40~50MPa,自然冷却到400℃左右后脱模,取出具有一定形状的金属间化合物。

    在步骤(1)中,在高融点金属粉末中,可混合加入适量的下列韧化元素铬(Cr)、铌(Nb)、锰(Mn)、钼(Mo)、钒(V)、硅(Si)的金属粉末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本发明将金属间化合物中的高熔点金属粉末按欲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的成份比例,充填到底部没有排气孔的模具内形成予制块,再将其放入金属模具中予热,再在简单的压力铸造设备上借助外界压力将熔化到一定温度的构成金属间化合的低熔点金属渗透到予制块中去,利用金属间化合物生成的热力学条件,在渗透的同时即反应生成金属间化合物,再经保持压力,冷却之后即得到予计的具有设计形状的金属间化合物。

    另外为得到较高的韧性,在予制块中还可以适当混入韧化元素的粉末,或予先使低熔点金属合金化。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效率高,成本低,方法简单,设备简单,并可一次成形,材料质量好,为金属间化合物的制造和成形,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实施例1:    

    金属粉末采用钛粉(Ti),金属熔液采用工业纯铝。

    (1)在型腔体积为φ32×50mm的模具的下半部将Ti粉装入,制成φ32×20mm,体积率为51.8%的予制块,模具底部开有φ1mm的排气孔20个。

    (2)将带有予制块的模具加热至680℃,同时将铝液加热至840℃。

    (3)在压力机上将铝液浇注至模具型腔的上半部,在冲头的介助下加压溶渗(加压力为40MPa)。

    (4)保持压力自然冷却至400℃后脱模,得到φ32×20mm圆台状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

    实施例2:

    金属粉末选用镍(Ni)粉,金属溶液采用工业纯锰。

    1.在型腔尺寸为φ32×50mm的带有25个排气孔的模具的下半部,将Ni粉装入,制成φ32×20mm,体积率为39.8%的予制块。

    2.将带有予制块的模具加热至670℃,同时将锰液加热至820℃。

    3.在压力机上将锰液浇铸至模具型腔的上半部,然后利用冲头实施加压溶渗,加压力为50MPa。

    4.保持压力,自然冷却至400℃左右脱模,得到φ32×20mm圆台状,NiAl金属间化合物。

    实施例3:

    金属粉末选用Ti粉,金属溶液采用Al-Si系合金,其中Si为韧化成份。

    1.在模具型腔为φ32×50mm底部设有排气孔25个,将Ti粉末按51.8%的体积比充填,制成φ32×25mm的予制块。

    2.将模具连同予制块加热至700℃同时将锰液加热至780℃。

    3.在压力机上,将锰合金熔液浇铸到模具型腔的上半部然后在冲头的介助下加压溶渗,压力为55MPa。

    4.保持压力自然冷却至400℃左右脱模,得到含有韧化元素硅Si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

    实施例4:

    金属粉末为Ni粉和Ti粉,金属熔液为工业纯铝。

    1.将Ti粉与Ni粉按1∶1(at%)比例混合。

    2.在用底部设有排气孔φ1×20个的模具尺寸为φ32×50mm的模具型腔内,将TiNi混合粉末按46.2%的体积比充填,制成φ32×20mm的予制块。

    3.将模具连同予制块加热至680℃同时将铝液加热至840℃。

    4.在压力机上,将铝金属熔液浇铸到模具型腔内,然后在冲头的介助下加压溶渗,压力为50MPa。

    5.保持压力,自然冷却至400℃脱模,得到(Ni,Ti)Al金属间化合物。

    实施例5:

    金属粉末为镍(Ni)粉,韧化元素为硼(B)粉,液体金属为工业纯铝。

    1.将Ni粉与B粉按3∶0.01(at%)比例混合。

    2.将混合后的粉末充填在φ32×50mm的模具型腔内,制成φ32×20mm的体积率为66.6%的予制块。

    3.模具底部开有φ1mm×20个排气孔将模具连同予制块加热至690℃,同时将铝液加热至800℃。

    4.在压力机上,将铝液浇铸到模具型腔内,然后在冲头的介助下,加压溶渗,压力为40MPa。

    5.保持压力,自然冷却至400℃脱膜,得到Ni3Al金属间化合物。

一种简捷的金属间化合物制备与成型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简捷的金属间化合物制备与成型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简捷的金属间化合物制备与成型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简捷的金属间化合物制备与成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简捷的金属间化合物制备与成型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出一种金属间化合物的简单高效低成本的制备和成型方法。具体地说是采用金属间化合物中的高熔点金属的粉末,按欲生成金属间化合物的原子百分比充填到模具型腔内,形成预制块,再将金属间化合物的低熔点金属,铝或铝合金加热熔化,利用加压排气铸造法将铝或铝合金熔液渗透到预制块中,在渗入的同时,利用金属间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热力学条件即刻生成具有一定外观形状的金属面化合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