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锁用的经编带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锁用的带,即拉锁用的经编带,该带有一纵长拉伸受限制的锁牙安装部和一条可在纵长向拉伸的织带部。
这种型式的传统经编拉锁带曾在日本专利昭57-14845号和日本专利公报平5-91908号上公开过,它是在小宽度的经编拉锁带的所有纱圈纵行内安插着编织的绞花组织针织纱,而该绞花组织针织纱又与其他针织纱,例如钩编组织、重经组织、或纬纱衬垫等针织纱交织在一起以致所说带在经线向或纵长向上的拉伸受到限制。同时,日本实用新型昭58-12867号上公开过一种拉锁带,其相对侧边都是由绞花组织、钩编组织、单梳栉经绒组织等针编纱相互交织而成的经编结构以致在纵长向上的拉伸受到限制。
另外,日本专利公报平4-352901号曾公开过一种经编带,其小宽度的相对侧边的针织结构由双根钩边组织针织纱和纬纱衬垫纱相互交织而成,或由钩编组织针织纱、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和纬纱衬垫纱相互交织而成,致使所说带可在纵长方向上拉伸。
另外还有,美国专利4,502,302号曾公开过一种经编拉锁带,其小宽度经编带两侧边的编织结构是由钩编组织针织纱和纬纱衬垫纱相互交织而成,以致所说带可在纵长方向上拉伸;而且两根同类纱中的一根还比另一根粗以便增加织带侧边的厚度,从而加强织带的侧边。
在上述现有公报地前三种经编带中,编织结构在其整个宽度上或只是在两条侧边上限制着在纵长方向上的拉伸。因此在使用时,当将这样的拉锁缝合在衣服上并将衣服弯曲或拉伸时,连结部分甚至缝纫线迹将是僵硬的,给人不舒服的感觉。
在上面提到的第四种公报的经编带中,由于经编带的整个宽度可在纵长方向上拉伸(见该公报的图6和图7),因此锁牙安装部也可拉伸,从而不能牢固地将锁牙装在织带上,这样的织带不适宜用在拉锁上。另外,由于在经编带的两个侧边上没有采用粗针织纱,因此织带没有充分增强,从而耐久性较差。还有,由于纬纱衬垫纱在每一条其他路径上都有延伸,织带边被拉向内侧,致使织带的外貌不扬。
另外,在上面提到的第五种公报的经编拉锁带中,经编带的侧边是由1-2/1-0的钩编组织针织纱和0-0/4-4的纬纱衬垫纱编织而成,其中一种纱为粗纱,目的为了增强。但在这两种针织纱中如果只有一种粗纱,那么经编带的侧边将被编织成不规则的形状,例如,如果钩编组织针织纱为粗纱,那么织带只是在每一条其他路径上增强,这样针织纱将会漂移或造成损坏。如果纬纱衬垫纱为粗纱,那么在钩编组织针织纱前面和后面的纱圈都将由一根单一的纬纱衬垫纱交织在一起,这样织带的外貌就不会平整。
按照本发明的拉锁用的经编带是这样一种拉锁带:当将拉锁装到一件可拉伸的服装上时,拉锁带须容易适应服装的拉伸或弯曲作用;在该带上,经编带的带边须均匀而平整地增强,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损坏,借以保证滑块的顺利移动。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提供这样一种经编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拉锁用的经编带主要为一条小宽度的经编带1、11,其上有多条平行的纱圈纵行,其中有一锁牙安装部2、12,为不可拉伸的编织结构,其外边的纱圈纵行由粗针织纱编织而成;另外还有一织带部3、13,其编织结构可在纵长方向上拉伸,其外边是由两种粗针织纱成圈交织而成的。
在本发明的经编带1、11中,锁牙安装部2、12的纱圈纵行为一由绞花组织针织纱6、15编织并与其他针织纱成圈交织的编织结构,所说绞花组织针织纱6、15中有一根粗纱在所说编织结构的外纱圈纵行内延伸;而所说织带部3的纱圈纵行是由形成变形纱的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5编织并与形成多丝纱的其他针织纱交织而成的,这两种在最后提到的编织结构的外边内延伸的针织纱都是粗纱。
本发明的经编带1是这样一种拉锁带,其织带部3的外纱圈纵行是由粗的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5的纱圈与粗的钩编组织针织纱4的纱圈成圈交织而成。另外,织带部3的外边的编织结构是由形成单根粗针织纱的单梳栉经绒针织纱5编织,并与形成两根粗针织纱的钩编组织针织纱4成圈交织而成。另外,在锁牙安装部2和织带部3的每一个纱圈纵行内都含有一根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5和一根钩编组织针织纱4,而在锁牙安装部2的每一纱圈纵行内还另外含有一根绞花组织针织纱6和一根经纱衬垫纱7。
在本发明的经编带11中,其织带部13外边的编织结构是由两种针织纱14、17编织而成的,即由形成单根粗针织纱的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17与形成单根粗针织纱的重经组织针织纱成圈交织而成。另外,在所说锁牙安装部12和所说织带部13的每一个纱圈纵行内都含有一根重经组织针织纱14,并且在锁牙安装部12的每一个纱圈纵行内另外还含有一根绞花组织针织纱15和纬纱衬垫纱16,在织带部13的每一个纱圈纵行内另外还含有一根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17。
在本发明的经编拉锁带中,锁牙E是用缝纫线Y装到不可拉伸的锁牙安装部2、12上去的,在该部内,织带一侧的外纱圈纵行是由绞花组织针织纱编织而成的,如图9所示。
在使用时,假定相对的拉锁带条F的拉伸程度不同或曲率不同,例如,当拉锁用在一个御寒的衬里L上,该衬里用拉锁可卸除地装在一件冬季服装C如外套、滑雪衫或短上衣上,如图10所示,一根拉锁带条F的经编带1、11的可拉伸的织带部3、13被缝合在衬里L的边缘部上,而另一根拉锁带条F的经编带1、11的织带部3、13则被缝合在冬季服装C的背侧,这样便可用滑块(锁头)S将装在相对拉锁带条上的相对行的锁牙E偶合在一起而将衬里L装在服装C上。
其时,当冬季服装C在拉锁带条F的缝合区呈现曲线体态时,在相对拉锁带条F之间的曲率差异能被可拉伸的织带部3、13吸收,不会影响锁牙E之间的偶合,这样便可保证滑块S的顺利滑动。
图1为一示意图,图中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拉锁用经编带的编织结构。
图2为一局部的放大图,图中示出经编拉锁带的织带部的一个边。
图3为一示意图,图中示出上述经编拉锁带的各针织纱的编织
图4为一示意图,图中示出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拉锁用经编带的编织结构。
图5为一局部的放大图,图中示出上述经编拉锁带的织带部的一个边。
图6为一示意图,图中示出按照第三实施例的拉锁用经编带的编织结构。
图7为一示意图,图中示出经编拉锁带的各针织纱的编织模式。
图8为一局部的放大图,图中示出经编拉锁带的织带部的一个边。
图9为一横截面图,图中示出采用本发明经编带的一个拉锁带条。
图10为一透视图,图中示出采用本发明经编带的冬季服装。
现在结合附图对按照本发明的拉锁用的经编带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到5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按照本发明的经编带为一小宽度带,其整个宽度由十二个纱圈纵行W1-W12组成,其中经编带1是按经编结构编织的。在经编带1一边的三个纱圈纵行W1-W3制成一个稳定的编织结构,可限止经线向的或纵长向的拉伸,从而成为一个锁牙安装部2,在其上安装着一行锁牙E。其余的经编带部分则编织成一个可在纵长向拉伸的编织结构,从而形成一个织带部3。
经编带1具有:通过所有纱圈纵行W1-W12的,形成多丝纱的1-2/1-0的钩编组织针织纱4,和形成变形纱的0-1/4-3的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5,其时织带部3的外纱圈纵行W12是由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5的纱圈与钩编组织针织纱4的纱圈成圈交织而成,而锁牙安装部2的纱圈纵行W1-W3是由形成多丝纱的1-0/0-1的绞花组织针织纱6和形成多丝纱的0-0/1-1的经纱衬垫纱编织而成,每一纱圈纵行都与另一纵行交织在一起,这样来制成经编带1。
在经编带1中,锁牙安装部2的纱圈纵行W1的钩编组织针织纱6是100d/2的粗针织纱,纱圈纵行W2、W3的每一根钩编组织针织纱都只有100d/1的粗细,而衬垫在纱圈纵行W1-W3的三根经纱衬垫纱中的每一根又都是100d/3的粗纱。另外,在图1和2所示的经编结构中,安排在纱圈纵行W1-W11内的十根钩编组织针织纱4的每一根都是100d/1的针织纱,安排在纱圈纵行W11、和W12内的单根钩编组织针织纱是100d/2的粗针织纱,安排在纱圈纵行W1-W11内的八根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5中的每一根都是100d/1的针织纱,而安排在纱圈纵行W9-W12内的单根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5又是100d/2的粗针织纱。
在图4和5所示的经编结构中,安排在纱圈纵行W1-W10内的九根钩编组织针织纱4中的每一根都是100d/1的针织纱,安排在纱圈纵行W10-W12内的两根钩编组织针织纱4中的每一根则是100d/2的粗针织纱,安排在纱圈纵行W1-W11内的八根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5中的每一根是100d/1的针织纱,而安排在纱圈纵行W9-W12内的单根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5又是100d/2的粗针织纱,所有这些纱圈纵行都互相编织在一起而形成一个编织结构。
在每一个上述的实施例中,每一根延伸越过三个纱圈纵行的0-1/3-2的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都可用来形成一个编织结构,并且该编织结构的每一个线迹都可以是开口线迹或封闭线迹。
同样,在图6到8所示的实施例中,经编带11是一条小宽度的经编带,其整个宽度为纱圈纵行W1-W12,经编带11在一边有一锁牙安装部12,它被编织成一个能限制纵长向拉伸的经编编织结构,而其除了锁牙安装部12以外的其余部分则被编织成一个可在纵长向上拉伸的经编编织结构。
经编带11含有通过所有纱圈纵行的、形成多丝纱的0-2/2-0的重经组织针织线。锁牙安装部12的纱圈纵行W1-W3是由形成多丝纱的1-0/0-1的绞花组织针织纱15编织而成,纱圈纵行W1-W6含有形成变形纱的0-0/4-4的经纱衬垫纱16,而纱圈纵行W4-W12含有形成变形纱的0-1/4-3的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17,这些纱互相交织起来便可制出经编带11。
在经编带11中,安排在锁牙安装部12的纱圈纵行W1内的绞花组织针织纱15是100d/2的粗针织纱,安排在纱圈纵行W2、W3内的每一条绞花组织针织纱都是100d/1的粗细,另外,安排在纱圈纵行W1-W6内的每一条纬纱衬垫纱16都是100d/1的粗细,安排在纱圈纵行W1-W11内的十条重经组织针织纱14中的每一条都是70d/1的针织纱,安排在纱圈纵行W1、W12内的单根重经组织针织纱则为70d/2的粗针织纱,安排在纱圈纵行W4-W11内的五根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17是100d/1的针织纱,而安排在纱圈纵行W9-W12内的单根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17又是100d/2的针织纱。
在这个实施例中,纬纱衬垫纱可以是穿越三个纱圈纵行的0-0/3-3的针织纱,并且每一根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也可以是穿越三个纱圈纵行的0-1/3-2的针织纱以便形成经编结构。另外,如同前面的实施例,编织结构的每一条线迹可以是开口的线迹或封闭的线迹。
本发明的经编拉锁带具有上述的结构和下列的有利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经编带,部分由于锁牙安装部的结构在纵长向是不可拉伸的,部分由于锁牙安装部的边已经增强,因此可以稳固地将一排锁牙安装在带上,从而可以保证得到两排锁牙之间可靠而滑溜的偶合。另外,由于它有一个可拉伸的编织结构,因此适用于服装的缝纫方法能够很快完成。再者,由于织带部的边是用两种针织纱交织来增强的,因此不会使针织纱损伤,能够可靠而平整地将该带缝合在服装上同时又可将经线向的拉伸限制到某种程度。
由于锁牙安装部主要是由钩编组织针织纱编织而成的,能可靠地限制经编带在经线向的拉伸,因此便可使锁牙容易安装。另外,由于在织带部有变形纱和多丝纱交织在一起,能给该带良好的触感和外貌及改进的可拉伸性,因此使该带利于采用。
在本发明的经编拉锁带中,由于织带部的外纱圈纵行是由粗的单梳栉绒组织针织纱的纱圈和粗的钩编组织针织纱的纱圈交织而成,因此能使带边增强而均匀一致,从而可保证得到一条平整的经编带。
在本发明的经编拉锁带中,由于织带部的外边是由两种针织纱,即单根粗的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和双根粗的钩编组织针织纱编织而成,因此能够限制带边的拉伸并增强带边。
在本发明的经编拉锁带中,部分由于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和钩编组织针织纱被安排通过织带的整个宽度,部分由于锁牙安装部另外具有绞花组织针织纱和经纱衬垫纱,因此能够增强锁牙安装部并确实地限制经线向的拉伸,使织带成为一个厚而结实的编织结构。在另一方面,织带部是由纱圈交联而成的,因此容易被拉伸。
在本发明的经编拉锁带中,由于织带部的外边是由两种针织纱,即单根粗的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和单根粗的重经组织针织纱的纱圈交织而成,因此能将带边的拉伸限制到某种程度并增强带边。
在本发明的经编拉锁带中,部分由于经编带具有通过其整个宽度的重经组织针织纱,部分由于锁牙安装部另外具有绞花组织针织纱和纬纱衬垫纱,因此能够限制经线向的拉伸,使该带成为一个厚而结实的编织结构。并且由于织带部另外具有单梳栉经绒组织针织纱,因此能够使该带成为一个没有经线向拉伸的厚的编织结构。从上可见,本发明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