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运输机 本发明涉及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所述的一种链式运输机。
这里述及的链式运输机通常是用在货架式仓库设施的仓库货架间的,在这里,它用作为入库货物的运输装置。这种运输装置通常是经过两个转向件而绕成一环形运输装置,于此,作为本来的运输装置配备一条配有辊子的输送链。为了节约制造成本和减少重量起见,当然不是整个环行的运输装置都按链条来设计的,而只有大约一半按链条设计,另一半则是用皮带来做的。
作为入库货物用的座垫通常都采用托盘。在货物入库时,托盘摆在输送链上,大多用叉车再将货物推入货架。在需要时又可用叉车将货物提取出来。
专利W094/00370中公开过一种名称叫“用于运输托盘和集装箱的托盘承载轨道”的这类链式运输机。这种运输机配有辊子链,其承载辊成对地布置在两侧,用一对侧面搭接板连接起来,于此,链条的每两个链节是作为承载搭接板加以设计的,待入库的货物可以被放置在上述搭接板上。侧面地搭接板向下方突出到这样的程度,使得它们正好能够从侧面沿着滑轨引导辊子链的上段,于此,滑轨的宽度为此小于一对的两个侧面搭接板的间距。用铝制成的滑行轨在下部有一个回行沟道,辊子链的下回行段便被容纳在回行沟道中,而且在此沟道中被引导,并被垂直地支撑在此沟道中。
上述链式运输机方面的问题在于:辊子链的侧面搭接板必须既要承受拉力,又要承受导引力。这样,侧面搭接板不能通体地用某一种具有良好自润滑性能的基本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制造,而必须至少部分地用一种高硬度材料例如钢材制造。这种构成本身有一个缺点,即辊子链和导引轨之间的摩擦系数相当高。这一点也特点适合于下面的由回行沟道容纳的链条回行段,因为在这里辊子链的自身重量也必须附带地由侧面搭接板承受。由于辊子链和承载轨之间产生的摩擦系数很高,所以这么构造的链式运输机的结构长度受到限制。此外还表明:由于同时作为导引手段而设计的侧面搭接板所承受的拉力负荷之故,附加地提高了摩擦阻力。
前面述及的链式运输机的另一个问题在于:所用的链条只能承受拉力。一旦推力施加于链条(这种情况在货物入库时是常有的),就会出现这样的危险:链条自己折叠起来,于是各个承受推力负荷的链节便彼此相对地扭转。
尤其是这样的链节,它处于正在推入的托盘和已入库的货物之间,得在很大程度上承受推力负荷。正在被推入的托盘向处在它后面的链节施加一种拉力负荷,此链节就是被引导绕过前转向装置的链节。出于节省场地之故,这些转向装置的直径当然很小,因而它们的效率很差,而且不适应高拉力负荷。绕过转向装置的链节拉力经过有弹性的皮带被传递到后转向装置,后转向装置进一步降低效率,这时,必须加以考虑的是,入库的货物量最高可达20吨。
不言而喻,在上述情况下链条的折叠是违人心愿的,这是因为链条的总长度由于出现这种折叠而有所改变,在极端情况下,这一现象可能导致皮带撕裂及转向装置毁坏。此外,由于出现链条折叠,为了保护入库货物而须精确保持的一种间距也会改变。还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尤其是轻量的货物,在链条折叠的区段中被抬起,从而偏离水平位置。
在传统的链条上,上述折叠现象是难免的,因为链条或者循环运行的输送装置的总长度例如会由于温度变化或皮带的膨胀而有相当大的改变。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对权利要求1的前序中所描述的那种链式运输机进行这样的改进,使得链条也能承受和传递推力负荷。
上述任务是通过权利要求1中所提出的特征加以解决的。
配置具有止挡的搭接板便可防止出现链条折叠危险并避免与之相联的一些缺点,上述止挡如此限制着相邻搭接板的对向的超出预定角度的扭转运动,使得辊子链能传递推力负荷。
本发明的优选的形式在所附权利要求2至10中有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出一种链式运输机,这种链式运输机配有用于侧向引导辊子链条的装置,这些引导装置的装配简单,制造成本合算。于此,引导装置应可确保辊子链条和承载轨之间的摩擦阻力非常小。
这一任务是通过权利要求11中指出的特征加以解决的。
下面将根据附图对本发明做较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是:
图1辊子链条用的单个搭接板的三个不同方向的视图;
图2辊子链条用的一个导引部件的三个不同方向的视图;
图3承载轨及辊子链条的横截面图;
图4辊子链条的一个节的上视图,该辊子链条配有图1所示的搭接板;
图5图4所示的辊子链条节段的侧视图;
图1示明辊子链条用的搭接板1,包括正视图、侧视图及平面图。搭接板1基本上设计成U-形,有一个基部10和两个腿部11、12。处于这两个腿11和12之间的基部10构成了搭接板1的上顶。搭接板1的两个部11、12配有钻孔13,这两个孔用来各自受纳一个用于连接搭接板1的轴,以及用来支承和支撑承载辊。
搭接板1的基部10配有两个沿着一个腿11设置的凹口16,凹口的宽度b2大于一个腿11或12的壁厚。借助这些凹口16,可便利地将若干个统一设计制造的搭接板1装配成一条链子,依此,居前或者随后的、分别绕竖立轴线旋转180°的搭接板1的一个腿11、12便啮合在这样一个凹口16中。
此外,基部10还配有一个与其纵轴线相垂直地走向的长槽口15。该长槽口15用来接受一个用弹性材料制做的拨块,下面还将就图2a对此做较详细的说明。
这样一个搭接板1的基本形状最好采用冲压法做成,随后采用折弯方法将已冲压出来的部件做成U-形形状。
一个搭接板1的基部10的两个端段17、18最好做成斜的。另一方面,基部的两个端段也可以做出一个梯级来,如以所绘虚线L所示的。
腿部12配有两个超出基部10的上边的突尖部14,在这里,出于制造技术的理由,只是与基部10的较短区段17a、18a相毗连的腿部12具有突尖部14。
图2中示明一个用于辊子链条的引导部件2,以三个不同的视图表示。该引导部件2基本上由一个引导板21和一个夹紧部件24构成。在引导板21的内侧上配置了一个挡条23。引导板21的下段26用来从侧面引导辊子链,而引导板21在其上侧上有一个支承面25,在循环运行的辊子链方面该支承面成为下方链条回行段的支撑。上述引导板21的作用原理在下面将根据图3再做更详细的说明。
图2a以一个正视图示明拔块19,包括一个侧面图和一个平面图。这个最好用橡胶制成的拔块19用来作支撑在搭接板上的货物的支座。拨块19为了固定在搭接板基部上所做的长槽口中,它配有一个止动件15,该止动件的构形与上述长槽口相符合。为了固定目的,该止动件15被引导通过长槽口,然后拨块旋转90°。拨块19最好略微地超出搭接板的突尖部,这样一来,轻货物就不会放在这些突尖部上,而是放在拔块上。由于拨块19具有弹性结构,故能确保重货物压下拔块,从而立放在上述突尖部上,于是便可保证搭接板和入库货物(托盘)之间安全的摩擦联接。
图3示明承载轨5及辊子链8的横截面,承载轨5在其上侧上有一个向上挺出的滑行面6,该滑行面从侧面被两个引导面所限制。承载轨5在其下侧上配有一个朝下开的空腔H,在此空腔中设置了两个辅助轨7,导引部件2的引导板21以其承受表面25平放在这两个辅助轨上,并垂直地支撑着下方的链条回行段8b。
辊子链8由若干个具有图1所示结构的搭接板1及承载辊子3构成,于此,每两个搭接板利用一个轴28而彼此铰接起来。轴28同时用于支承承载辊3。一个导引部件2被引导通过该轴28,该导引部件在一侧向下超出搭接板1。在另一侧,导引部件2的夹紧件24从后面夹住腿部12a,这样,不仅是轴28而且导引部件2都被固定在此处所示明的位置上。此外,如图所示,为了导引部件2的安全,安置了一个安全栓销29,该栓销能自行制动地固定的。为了用统一的搭接板1组装成一条链子,这些搭接板交替地环绕其竖立轴线旋转180°加以安置,于此,从辊子链的纵向上看,一个搭接板相对于另一个搭接板大约错开一搭接板的一个腿部的壁厚。如同搭接板1一样,导引部件2也是交替地旋转180°加以安装的,换句话说,就是导引部件2交替地一下从左一下从右被推移而通过各自的轴28,这样,辊子链8便在滑行面6的两个侧面上被引导。导引部件2的板条23沿着搭接板的某一个腿部的下侧延伸,并阻止导引部件2扭转,于此,挡条23的高度应大致相当于搭接板的一个腿部的壁厚。还须补充一点:辊子链8约占循环运行的运输装置的60%,而其余的40%是由一皮带构成的,该皮带被固定在两个链端上。
图4示明一辊子链节段的平面图,该辊子链配有如图1所示的统一搭接板1和图2所示的导引部件2。从此图可以看出:搭接板1a,1b,1c,1d是交替地绕其竖立轴线旋转180°加以安置的;一个搭接板相对于另一搭接板1a,1b,1c,1d,从辊子链8的纵向上看,相互错开一搭接板1a,1b,1c,1d的一个腿部的壁厚,这样,一个搭接板的一个腿部11、12分别啮入相邻搭接板的基部上的凹口16中(图1)。这种结构使得搭接板1a,1b,1c,1d也能承受和传递各个分力。
此外还可看出:基部10的中间长度L至少近似地相当于两个相邻承载辊3之间的轴距A。基部10最好比两个相邻承载辊3之间的轴距较短大约0.5至3mm,这样,在链条已伸长的状态下,在相邻搭接板1b、1c的相邻基部10b,10c的正面之间同样产生一个大小为0.5至3mm的间隙b。这种结构的作用在于:相邻搭接板的彼此间超过预定角度的旋转运动受到限制,于是,在搭接板对向回旋时,相邻基部的端面会彼此贴靠。在这一关联中重要的是:相邻搭接板的相邻基部的端面要符合一致地加以设计。如此构造的辊子链便依此能转移推力负荷,而不致于有链条在各节段上折叠的危险。
图5是图4所示辊子链的节段的侧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交替地安置的导引部件2,它们向下超出搭接板。
这样设计的链式运输机装配很简单,其制造成本合算,这是因为不仅搭接板而且引导部件都是统一设计制造的。由于配置了各种止挡,它们按照前面所述方式可以限制相邻搭接板的对向的超出预定角度的旋转运动,所以辊子链还能转移各种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