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角膜曲面整形的电外科手术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校正人眼内光学畸变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具有下面将介绍的特定物理外形的外科电能探针的用途。本发明也包括用于完成所提及的方法的恰当电极。本方法最好使用一种高频RF电脱水或烧蚀设备。该方法涉及形成至少一个进入孔的初始步骤,以便进入位于Bowman层后的角膜体积。它(进入孔)的位置最好穿过眼球的角膜前表面而到达Bowman层之后。然后通过进入孔插入电外科探针,并根据待校正的视觉畸变将探针激励通过烧蚀或脱水以调整角膜基质的体积。脱水或烧蚀的体积形状决定于待校正的像差。例如,如待纠正的光学畸变为远视,则可在角膜物质的周围减小环形角膜体积。在其它例中,例如治疗散光时,角膜周围体积的一定地较小部分可予以收缩。在一定情况下,可切开Bowman层以便在调整角膜体积后改变角膜曲率。这些减压切口可为径状、环状、半环状或任何其它适合于所需光学调整的形状。
眼球整个形状的偏差可引起视觉异常。当眼球中前后端距离太小时会出现远视。在此情况下,距眼20英尺以外射来的平行光的聚焦处位于网膜之后。相反,当前后端距离太长时会出现近视,进入眼的平行光聚焦于网膜之前。散光的情况是平行光线不是聚焦于眼球内一个点,而由于角膜在不同经线方向在不同距离上折射光线而具有变化的焦距。一定程度的散光是正常的,但只要发现了,就必须纠正散光。
通常用眼镜或隐形镜片校正远视、近视和散光。
校正这些异常的另一方法是通过在眼球角膜基质内埋置聚合物环(内基质角膜环或ICR)以改变角膜曲率。以前有关埋置有机玻璃(PMMA)环、同种异体移植物角膜组织与水凝胶的资料很多。一种环设备涉及一种开口环结构,它可插入早已在角膜基质层中切开的通道中。一种小的突入切口既可用于造成通道又可用于插入埋置物。例如可查阅Reynolds的美国专利4,452,235号、Reynolds的4,671,276、Reynolds的4,766,895及Kilmer等人的4,961,744有关PMMA内基质环的应用。
用于校正这类异常的手术方法也是已知的。这些方法包括径向角膜切开术(参阅例如美国专利4,815,463与4,688,570)及激光角膜烧蚀(参阅例如美国专利4,941,093)。
尚有其它用于角膜表面整形的操作。有些涉及手术;有些不涉及。两个涉及角膜非手术整形的专利是Doss等人的美国专利4,326,529和Doss的4,381,007。这两项专利都涉及将眼角膜整形的高频能量的使用。这些都涉及非突入性地用于角膜的RF探针。它们中每一项涉及一个置于角膜前表面上的RF发生源及当射频电流进入眼球时利用含盐溶液冷却角膜表面。RF显然将角膜内不同基质加热,及作为对由RF产生的热的生物学反应将角膜整形。
其它突入性眼外科设备包括Pao的美国专利4,805,616,该专利描述了一个可用于眼外科手术中的双极探针设备。该设备只在前晶状体切开术中有描述。在该手术中做一个边缘切口并将激励的探针尖插入眼球晶状体的前囊与角膜内皮之间。前囊随后凝固,成为非常脆松,接着由另外的机械设备的机械性钻透所移取。未发现提及对角膜的处理。
类似地,Easley等人的两个美国专利5,201,730和5,203,353中显示的设备使用组合的剥离工具和吸气器在眼球玻璃体内穿透和操作。所公开的仪器也可具有一个双极电热设备,带有围绕光纤维部件并与之同轴的外针体。该电热设备只用于使网膜表面上或前网膜下发现的出血的血管凝固。未发现提及对角膜的处理。
两个有关的申请,Dobrogowski等人的美国专利5,025,811和Latina等人的5,174,304显示用于人眼组织聚焦破坏的非突入性方法。一般而言,这些设备和它们的基本操作涉及将电流用于烧蚀眼球组织,尤其是睫状突。再次未发现提及对角膜的处理。
本发明涉及将电外科探针引入角膜层以致变角膜物质的局部区域。
已知不同的电外科设备。例如,Hetzel的美国专利4,033,351显示一个用于高频外科手术用的双极切割电极。该电极显示具有一些金属尖的所谓改良电极结构。
Hren等人的美国专利4,202,337显示一个类似的用于切割或凝固的电外科设备。它具有一个不导电的手柄和由一个绝缘部件隔开的一些电极所组成的刀片组件。
Degler Jr.等人的相似的和有关的美国专利4,228,800显示一个电外科刀,其中刀件具有一个有特定厚度的中心电极,两绝缘部件则固定于中心电极上,同时一些侧电极固定于绝缘部件上。这些设备中没有一种用于角膜后区域上的外科手术。
Fedorov等人的美国专利4,799,478提到一种用于将生物组织尤其是角膜组织凝固的设备。Fedorov等人公开的设备看来似乎只是一种电热设备,用于小心地控制加热器或凝固器的插入深度。据说该设备可用于凝固生物组织,同时提及改变眼球组织例如角膜的曲率的概念。该专利提到需要高精度以达到“将眼角膜凝固至指定深度”的目标。虽然不知道Fedorov等人在此第一个专利中希望得到什么结果,但Fedorov等人在美国专利4,907,587中提到沿着一定的角膜表面将角膜热凝固以校正眼球中不同光学像差。应注意这些专利中没有一项专利建议从Bowman层的反面使用烧蚀或脱水以改变角膜前表面。
本发明是一种改变角膜形状通常是角膜的前表面曲率的方法。本发明也包括对此操作有用的一定电外科探针结构。本发明的最佳方案并不伴有眼球角膜前表面或Bowman层的明显外科变形,除非在某些场合下增加表面切口以发挥减少应力的作用或为电外科探针提供进入口。
电外科探针是本发明的主要部分。它能很好地用于脱水或烧蚀模式,以改变Bowman层后面和角膜基质区域中的角膜物质。通过选择性地改变这些区域的体积,可以有控制地将少量角膜移去或收缩,而在从角膜中抽出电外科探针后,角膜前表面曲率将会变化而进入眼球的光线折射路径也将会改变。如上所述,以后可加用表面切口以使角膜前表面尤其是Bowman层适应于其下的移取后的角膜组织(体积变化),从而允许前角膜曲率发生变化。
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治疗远视或近视。在此方法中,可在角膜前表面上做一个切口或进入口,此切口通过Bowman层或通过巩膜伸展进入角膜的内基质区域。可通过切口插入电外科探针并从角膜周围角膜基质内移动。将电外科探针激励于烧蚀模式时将使探针激励区附近的角膜区域蒸发。将电外科探针激励于脱水模式时将使探针激励区附近的角膜区域收缩或坏死。在恰当地将材料坏死,移去或收缩之后,探针即被移走,前表面即松驰以适应角膜基质组织的电外科治疗所形成的组织皱瘪或收缩。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希望在角膜前面有一个中等切口以调整角膜前表面的曲率。
另一种最佳方法包括使用类似方法减轻散光。可通过Bowman层或通过角膜附近的巩膜做一个小的部分深度切口进入角膜的前表面直至Bowman层下面,但不触及角膜后表面或前腔。从一般意义讲,在角膜或巩膜的区域做的这些初始切口用于让电外科探针抵达前表面下的角膜物质以减小角膜物质从而产生对称角膜表面。在任何情况下,接着通过切口插入电外科探针并将选定的物质量移走或脱水以减轻角膜前表面的不规则程度。
作为本发明一部分的是一定的单极、双极和一个半极电外科探针结构,它们特别适用于实现本方法中所需的特定的组织移取模式。
图1是眼的水平剖面的原理图。
图2是眼的前部分的原理图,显示角膜的不同层。
图3A至3E显示一个使用本发明的手术治疗远视的原理过程。
图4A至4D显示散光与正常眼球的原理图。
图5-11A和B显示本发明的环状RF电外科探针的顶视和侧视图。
图12-19A和B显示本发明的杆状RF电外科探针的顶视和侧视图。
图20A和B与21A、B和C显示本发明的盘状和圈状RF电外科探针的顶视(A和C)及侧视(B)图。
图22显示其它图的一个半极探针所需的返回电极。
图23A-G的原理图显示在施行不同改变角膜曲率的电外科手术后眼球的顶视图。
在解释本发明的手术和设备之前,有必要先对眼球生理学作一简短介绍。
图1显示眼球的水平剖面,其中眼的球体(11)状如圆球,其前面突出的球部代表角膜(12)。
眼的球体(11)由三层同心覆盖物组成,它们所包围的不同透明介质允许光线通过而到达光敏的网膜(18)。覆盖物最外层是一层纤维状保护层,其后部六分之五是白色不透明体,称为巩膜(13),有时也称为眼白,可从前面看到。此最外层的前面六分之一是透明的角膜(12)。
覆盖物中间层主要是血管并具有供给营养的功能,它由脉络膜、睫状体(16)和虹膜(17)组成。脉络膜的功能是维护网膜(18)。睫状体(16)用于悬挂并容纳晶状体(21)。虹膜(17)是眼覆盖物中间层的最前面部分并位于前平面内。它是一个其功能类似于照相机光圈的薄环状圆片,在靠近其中心处穿透一个称为瞳孔(19)的圆孔。瞳孔的大小可以变化以调整到达网膜(18)的光量。它也能收缩以进行调节,用于减少球形像差以缩短焦距。虹膜将角膜(12)与晶状体(21)之间的空间划分为前腔(22)和后腔(23)。覆盖物最内层是由神经单元组成的网膜(18),这些神经单元形成真正的感受视觉影象的部分。
网膜(18)是由前脑派生出的脑体一部分,其视觉神经(24)用作连结脑体网膜部分与前脑的纤维束。网膜前壁也刚好位于染色细胞层下面的一层视杆细胞和圆锥细胞用作将物理能量(光线)转换为神经脉冲的视觉细胞或光感受体。
玻璃体(26)是一种透明胶状物质,它充填球体(11)后部的五分之四。在它这方面它支持睫状体(16)和网膜(18)。前部的盘状凹物用于容纳晶状体。
眼球晶状体(21)是位于虹膜(17)与玻璃体(26)之间的具有水晶般外表的透明双凸体。它的径向直径随其容器体积的改变而显著地变化。由通过睫状体(16)和晶状体(21)之间的透明纤维组成的睫状小环(27)用于将晶状体(21)固定住并允许睫状肌作用于它。
再回到角膜(12),此最外层纤维状透明覆盖物类似于手表盖。它的曲率稍大于球体其它部分并且在理论上本应是球状的。然而它经常在一个经线方向比另一方向更弯曲些,因而造成散光。眼球的折射绝大部分通过角膜发生。
图2是球体前部的更详细图形,它显示组成细胞层(31)的不同角膜(12)层。
称为Bowman膜或层的前限制薄层(33)位于角膜的细胞层(31)与基质(32)之间。当提到“角膜物质”时,是指位于Bowman层(33)与Descemet膜(34)之间的不同基质(32)。组成角膜基质(32)的薄层具有彼此平行并横过整个角膜的原纤维束。除大多数纤维束与表面平行外,也有一些纤维束尤其前部纤维束是斜交的。后限制薄层(34)称为Descemet膜。它是一层由基质(32)准确定位的强膜,可抵抗角膜的病害过程。
内皮(36)是角膜的最后层,由单层细胞层组成,其功能为维护角膜(12)的透明度。这些上皮细胞富含糖原,酶和乙酰胆碱,它们用于调节通过角膜(12)薄层传送的水和电解质的量。边缘(37)是位于一侧的结膜(38)和巩膜与位于另一侧的角膜(12)之间的过渡带。
有不少各种电外科探针适用于本发明。一般讲,有两类明显不同的电外科探针:单极探针和双极探针存在。一种可用于本发明的中间电外科结构,称为一个半极。在所有情况下,人体的一部分用于构成一极与另一极之间的电路。在单极探针设备中有一个单个激励触点或插入人体或与人体接触,而这是人体反应例如脱水、烧蚀、坏死、灼疗或类似反应所在处。为在单极设备中构成电路,必须另有一个非激励触点放置于人体上离激励触点不远处。“非激励”意味在触点处只有不明显的温升。保证非激励电极在事实上“不激励”的一个这类方法是使触点面积很大。在构成电路时这使电流流过一块大面积。
双极电极一般在同一电极探针操纵结构中包含两个面积相同的激励电极。这种对称双极电极结构在两个电极上都产生明显温升。
在单极或一个半极结构中,只有一个与组织接触的面积产生明显温升。然而与单极结构不同的是,一个半极的返回电极位置并不太远,因而限定电流使它经过人体流向附近的返回电极。一个半电级结构中的返回电极面积通常至少为激励电极面积的三倍,因此不产生或产生很小组织反应。在有些设计中,一个半极反回电极可放置于电极探针手柄结构上而在其它设计中它可单独地放置于人体上不远处。
不同所需电手术模式可产生不同效应。例如,当激励电外科探针触点用于促成组织脱水时,有高温和低温脱水两种效应。与激励探针电极接触的组织对脱水的阻力显然随着组织温度与组织含水量的不同而不同。低温脱水效应的加热温度时间乘积使得组织坏死时很少出现组织立即变质或脱色。高温脱水将邻近导电探针触点的组织加热至接近或略超过100℃。在此手术的低温方案中,组织很少干燥而局部组织阻抗短暂地减小。但在高温方案中局部组织阻抗明显增高,及局部组织脱水也很明显。
在烧蚀模式中,所传送的电外科能量密度极大地促使邻近探针触点的组织蒸发。在电极/组织界面处的温度明显地增高,超过产生蒸气的温度。在特定射频(RF)周期内电阻效应是变化的,虽然有火花,但通常碳化不明显及设备的作用相对地很快。
电外科烧蚀和切割所产生的效应是使组织的薄层蒸发(切割)或组织的较大部分蒸发(烧蚀)。“切割”与“烧蚀”的界线并不始终清楚。
下面所规定的本发明手术中,用于本发明的最佳手术是将电外科探针用于切割、烧蚀或脱水模式。此外当谈及角膜物质中材料时使用“体积变化”或“体积改变”名词时,是指角膜物质或坏死,或脱水,或烧蚀。
流过设备的电流极少是直流。通常电流是很高频率交流电流,通常是500 Hertz或更高频率的范围。此外,根据所需的确切效果,RF能量通常以脉冲形式或更为连续的非脉冲形式传送。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将会产生一些余热。
已经了解这些较长背景材料后,请参阅图3A至3D。这些图用原理图方式显示用于治疗远视、近视或散光的过程。此原理过程显示可能对本发明的所有操作都是共同的特征。通常手术包括做一个或更多切口的步骤,这些切口面向角膜外缘。这些切口穿透角膜前表面中的Bowman层并伸展至上面所定义的“角膜物质或角膜体积”。也设想,电外科探针可以插入角膜体积而不穿透角膜前表面,例如通过在角膜边上的巩膜内做的部分深度切口插进去。无论如何,如考虑到前部的部分深度切口,则在此处的可选步骤可以是插入非电外科薄层剥离器以便在切口深度处在角膜内剥离不同基质薄层。这使随后的插入电外科探针的步骤能更易于进行。如果需要的话,探针本身可具备薄层内剥离器的功能。电外科探针插入至如此地产生的基质薄层空穴。根据插入的电外科探针的结构与所需折射效果,探针在先前形成的薄层内空间中移动并被激励以将角膜的特定几何区域脱水或烧蚀。在完成角膜体积的烧蚀或脱水步骤之后,最好测量角膜表面的曲率。如果校正还不充分,则可重复该操作。如果需要,可在邻近或位于缩小体积处的上面的前表面处略微切割Bowman层及少量其下的基质细胞以改变角膜前表面。
现回到图3A至3D的具体内容,图3A显示一个具有瞳孔(102)和角膜(104)的眼(100)。在角膜(104)的外半径处有两个小的部分深度切口(106),这些切口通过Bowman层进入如图1和2所示的角膜物质。这些切口可以沿径向或沿圆周切割,此处所显示的为供讨论用的径向切口。
然而应该理解,虽然图3A中画了两个部分深度切口(106),但这种进入口(106)的数目并不重要。如使用图3B中所示的半环状薄层剥离器(108),则最好有两个进入口(106)。如使用更短弧段的薄层剥离器,则可能希望有更多隙口。如使用近乎环形的薄层剥离器或电外科探针,则单个进入口(106)可能就够了。
图3B显示插入可选用的解剖器刀片或薄层剥离器(108)以剥离角膜中的薄层。剥离器(108)旋转直至在角膜周围做出一个环状通道,然后往后转出眼球。在如图3A和3B所示的其它进入口上进行类似操作。图3C显示一个电外科探针插入在图3B中所示薄层内区域中形成的路径。探针可在插入完成后通电,也可用停止、移动和激励的方式工作。移取和/或收缩组织的步骤不断进行,直至已烧蚀或脱水了足够的组织以达到所需折射效果。
图3D显示完成烧蚀手术后的眼(100)。可能希望在角膜的任何切入口(106)内作一小缝合(112)以保证切入口愈合并将感染的机会减至最小。图3E显示做了减压切口(114)之后的眼球(100),有些情况下需要做减压切口以使角膜前表面更贴切地适应其下面的已移取的角膜组织(体积改变)从而允许角膜前曲率有较大改变。这些减压切口可以如图所示为圆周的,也可以是径向的,这决定于所需折散效果。此外,该减压切口可以是连续的也可如图所示为断续的。在任何情况下这些切口都应是浅切口,它们穿透Bowman层,和可能进入其下面的角膜基质的一部分。
以上的描述一般地涉及本发明的方法。在下面的例子中将描述特定的探针外形和治疗方法。
从以上的描述应能清楚地看出,使角膜物质中的组织脱水、坏死或烧蚀的步骤使角膜特定区域中物质体积减小。随后角膜的前面部分将变为更平坦或更陡峭,从而减轻原先对光的不合适折射。在1989年5月/6月的Refractive and Corneal Surgery杂志第5卷第177-193页上由JoseBarraquer写的文章Father of Modern Refractive Keratoplasty中描述了角膜厚度的某些可能的变化以及它们与中心角膜表面的曲率半径的关系,这里全文引用为参考资料。此文章描述的所谓“厚度定理”如下:当在边缘处减小角膜体积时出现中心角膜陡化,及当在中心处移去组织体积时出现中心角膜平坦化。本发明的电外科方法和设备的使用目的是在角膜基质的受控制的几何面积内减小角膜体积以实现折射校正。
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也对治疗散光有用。一般当角膜前表面曲率不规则时在角膜前表面上经线方面形成陡峭和平坦轴(散光轴)因而发生散光。图4A和4B是用于分别显示散光和正常眼球的原理透视图。在散光眼球中两个轴对应于曲率的最陡(120)和最平(122)轴。最陡轴也称为散光轴。为使用本发明校正散光,必须做散光轴的曲率平坦化以使角膜变为合理地对称和更接近于球形。图4B显示正常眼球,其中所有轴的曲率都相同。图4C和4D分别显示散光及非散光眼球的原理外形图。图4C中区域130是陡峭区而区域132较为平坦。
进入口的其它外形和有控制地去除角膜组织是明显的。这些将在下面例子中具体应用中进行讨论。此外,熟悉电外科RF探针结构的人员应该明白探针不一定为近似环状。如图3B中的薄层剥离器(108)一样,探针可具有较短弧卡或为杆状以用于减轻远视。事实上,为治疗远视或其它眼疾,在手边的探针可为任何方便形状以用于烧蚀组织。这些形状将在下面详细讨论。尚可注意到探针手柄可直可弯。如上面附图所示弯柄可更方便地用于进入口内局限区域。此外,本发明的手术和设备可用于治疗不止一种症状,例如近视与散光或远视与散光。
图5-11A和B显示适用于以上描述的原理性手术的环状电外科探针的顶视(A)和侧视(B)图。图5A和B显示工作于单极或一个半极模式的具有两个激励口的环状RF电外科探针。探针(200)包括一个柄(202)和两个激励口(204),每个激励口具有小于约180°的弧卡,最好小于约90°。单RF能源(206)通过用于组成探针(200)的绝缘体(208)传送进去。图6A和B显示在其顶尖带有单激励口(212)的环状RF电外科探针(210)。同样地,单RF能源(214)通过用于组成探针的绝缘体传送进去。图7A和7B显示在其整个环状部分带有单激励口(222)的环状RF电外科探针(220)。也是同样地,单RF能源(224)通过用于组成探针的绝缘体(226)传送进去。图8A和B显示工作于双极方式在靠近探针顶尖处带有两个激励口(232)的环状RF电外科探针(230)。双RF能源(234与236)通过用于组成探针的绝缘体(238)传送进去。图9A和B显示在靠近顶尖处带有激励口(242)的环状RF电外科探针(240),图9A中所示激励口位于探针顶部。单RF能源(244)通过绝缘体(246)传送进去。图10A和B及11A和B显示靠近探针顶尖处带有单激励口(分别为252和262)的其它环状RF电外科探针(分别为250和260)。单RF能源(254和264)通过每个探针传送进去。图10B显示的激励口(252)位于顶尖处但暴露于一侧及图11B显示的激励口(262)位于顶尖处但在顶部绝缘而只暴露于一侧。图10A和B及图11A和B中叙述的两种探针都用于在探针激励口的前进方向或后退方向内接触组织。
图12-19A和B显示适用于以上描述的原理性手术的杆状电外科探针的顶视(A)和侧视(B)图。图12A和B显示在探针长度部分带有单激励口(302)的杆状RF外科探针(300)。单RF能源(304)通过探针传送进去。图13A和B显示工作于双极模式在探针长度部分带有两个激励口(312)的杆状RF电外科探针(310)。双RF能源(314和316)通过用于组成探针的绝缘体(318)传送进去。图14-19A和B显示其它靠近探针顶尖处带有单激励口的杆状RF电外科控针。单RF能源通过每个探针传送进去。图14A和B显示的激励口(322)位于探针(320)顶尖附近与探针顶部上,该激励口抬起并指向探针的后退方向。图15A和B显示的激励口(332)类似地位于探针顶尖附近。探针顶端是抬起的及激励口(332)位于顶尖的抬起部分上,面向后方并在两边暴露。图16A和B显示的类似的激励口(342)抬起于探针顶端,面向后方,但激励口埋于探针的绝缘曲面层中,因而只暴露于一侧。图17A和B显示的激励口(352)位于杆状探针(350)的顶尖处而只暴露于顶尖部分的一侧。图18A和B显示的激励口(362)位于杆状探针(360)顶端附近,探针在激励口处加粗了。图19A和B显示带有曲面顶尖的杆状RF电外科探针(370),其激励口(372)又是抬起的、指向后方并微向上方并只暴露于顶尖部分的一侧。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激励口带有角度以使激励口(372)的一部分(374)伸出曲面顶尖之外。在此结构中,或当设备向前推或当它向后拉或当它从薄层剥离通道中抽出时都会发生烧蚀或脱水。在暴露接触到组织和电极激励的情况下,激励口将使组织蒸发或脱水。可能希望提供第二条薄层通道,供探针使用于烧蚀模式中时产生的气体排出去,或在插入组织的探针中做个槽供产生的气体排出去之用。
图20和21A和B显示盘状和圈状RF电外科探针(分别为400和410)的顶视(A)和侧视(B)图。单RF能源通过每个探针传送进去。盘状探针(400)是带有圆形激励口(410)的圆形探针。圈状探针(410)是带有中间有孔(414)的环状激励口(412)的环状探针。这些探针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图20A和21A中所示的平面,也可具有用于适应角膜曲率的曲面。盘状探针可具有如图21C中所示的线环表面(415)。
以上所描述的探针可用于下面将讨论的具体例子。这些例子只供阐述之用而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于只用一根导线传送RF能量的探针(即单极或一个半极),需要一个返回电极。在有些情况下这个电极可放在人体上远处。在其它情况下使用一个半极的返回电极时,可能希望将返回电极放置于巩膜或角膜边缘区域上。
图22显示一个用于将一个半极的返回电极放置于角膜外面或巩膜(344)上面的好方式。此返回电极可如图所示地简单地放置于角膜或巩膜上,也可由电极内含的真空吸附腔固定住。如上面所指出的,此返回电极(342)接触眼球的面积一般是常量。由于它的面积比以上所描述的与组织接触的激励电极面积明显地大,因此返回电极明显加热的可能性是最小的。以上描述的一个半极电外科系统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能提高此眼科手术的安全性。
下面例子拟用于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丝毫不拟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例 子
例1——校正散光
为将图4A和4C所示散光眼校正以使它更类似于图4B和4D中所示眼球,可实行类似于结合图3A-3D所描述的手术。如图23A和23C所示,在角膜周围做出径向或沿圆周的部分深度切口(500)。插入薄层剥离器以形成剥离薄层带(502)和(504)供插入电探针用。
有两种可能校正散光眼的不同方案。在图23C的第一方案中在散光轴(506)下面形成径向部分深度切口和径向剥离薄层带。在剥离薄层组织之后,将图14-19A和B中所示杆状RF探针中的一种通过部分深度切口(500)插入。接着将探针激励以将图23A和23C中所示8字形散光组织烧蚀,从而改变近中心的角膜体积(508)即靠近角膜中心的体积。根据待烧蚀的组织量选择RF探针结构。一旦完成烧蚀,即抽出探针。如前所描述地,可能需要在前角膜上做出减压切口以使角膜表面适应其下已移取的组织。如此方式,陡峭散光轴得以平坦化从而使角膜成为合理地对称和具有球形。
治疗散光眼的第二个方案是使图23A中所示的平坦散光轴陡峭化。在此方案中,薄层剥离带将在角膜(502)周围形成。在角膜周围的散光轴下面做出部分深度切口(500)。在剥离薄层组织之后,将分别示于图5、6、8、9、10和11A和B中的环形RF探针(200)、(210)、(220)、(230)、(240)、(250)和(260)中的一个探针通过部分深度切口(500)插入。接着将探针激励以将图23A中所示散光轴的平坦轴(507)下面的组织(501)脱水(使用探针(200)、(210)、(230)、(240)、(250)或(260))或烧蚀(使用探针(210)、(240)、(250)或(260))从而改变体积。有些探针结构既可用于烧蚀模式也可用于脱水模式。使用探针(200)时将它插入薄层组织,将它激励,去除激励,然后移去它。使用探针(210)、(230)、(240)、(250)和(260)时将它们插入薄层组织,激励,去除激励,转动至第二个待脱水或待烧蚀的位置,激励,然后移去。同样地,根据待烧蚀或待脱水的组织量选择RF探针结构。一旦完成烧蚀或脱水,即抽出探针。如前所述,可能需要在前角膜做减压切口以使角膜表面适应下面已改变的组织。如此方式,平坦的散光轴(507)即陡峭化以使角膜成为合理地对称和球形。
例2——校正远视
为校正远视可实行类似于以上结合图3A-3D所描述的操作。如图23B、23D和23E所示,在角膜周围做出径向或圆周的部分深度切口(510)。插入薄层剥离器以便为电探针的插入建立一个薄层过道(512)。
有两种方案可用于校正远视眼。在第一方案中,在角膜周围做出图23B中所示的部分深度切口(510)及在角膜表面下形成圆周的薄层剥离带(512)。在剥离薄层组织之后,将图6-11A和B中所示环状RF探针中的一种通过部分深度切口(512)插入。然后将探针激励以将通道中的组织(514)烧蚀或脱水从而改变体积。根据待烧蚀或待脱水的组织量选择RF探针结构。探针(210)、(220)、(230)、(240)、(250)和(260)可用于使通道脱水。使用探针(220)时将它插入薄层组织,激励它,将它去除激励,然后移去它。使用其它探针时将它们插入薄层组织,激励,去除激励,转动至待脱水的第二位置,激励,去除激励,并重复此操作直至整个通道都已脱水,然后移去它们。探针(210)、(240)、(250)和(260)可用于烧蚀通道。使用这些探针时将它们插入薄层组织,激励,去除激励,转动至待烧蚀的第二位置,激励并重复直至整个通道都已烧蚀,接着移去探针。使用探针(250)和(260)时也可将它们完全插入薄层组织,激励,去除激励,将它们部分地向后拉出组织至第二个待烧蚀的位置,激励,去除激励并重复操作直至整个通道都已烧蚀,接着移去探针。同样如上所描述地,可能需要在角膜前面做出减压切口以使角膜表面适应其下面已移取的组织。如此方式,中心角膜表面即陡峭化从而改善角膜曲率。
第二个治疗远视眼的方案是使用杆状RF探针。在此第二方案中,如图23D和23E所示,在周围做出2或更多个部分深度切口(510)并形成2或更多个径向薄层剥离带。在剥离薄层组织之后,将图12-19A和B中所示杆状RF探针中的一种通过薄层剥离带(512)和(514)中的每个部分深度切口(510)插入。接着激励探针以将通道组织烧蚀或脱水从从改变体积。根据待烧蚀或待脱水的组织量选择RF探针结构。探针(300)、(310)、(320)、(330)、(340)、(350)、(360)和(370)能用于将通道脱水。使用探针(300)和(310)时将它们插入薄层组织,激励,去除激励,然后取走。使用探针(320)、(330)、(340)、(350)、(360)和(370)时将它们插入薄层组织,激励,去除激励,移动至待脱水的第二位置,激励,去除激励,并重复此操作直至足够量的通道已被脱水,然后移去探针。如此方式,脱水的组织可或形成连续过道(516),或为沿着径向薄层剥离通道(518)分布的断续点。探针(320)-(370)可用于将径向薄层剥离通道内的角膜体积烧蚀。使用探针(320)、(340)、(350)、(360)和(370)时将它们插入薄层组织,激励,去除激励,在组织中进一步移至待烧蚀的第二位置,激励,并重复操作直至整个通道都已烧蚀,然后移去。使用相同控针时也可将它们完全插入薄层剥离通道,激励,去除激励,从组织通道往后抽出至待烧蚀的第二位置,激励,去除激励并重复操作直至足够量的通道已烧蚀,随后移去探针。同样地,可能如上所述地需要在前角膜中做出减压切口以使角膜表面适应其下面已移取的组织。如此方式,角膜表面在中心处陡峭化从而改善角膜曲率。
例3——校正近视
为校正近视可实现类似于以上结合图3A-3D所描述的操作。如图23F和23G所示,在角膜周围做出径向或圆周部分深度切口(520)。将薄层剥离器插入以形成面向瞳孔中心的径向薄层剥离通道(522)以供插入电探针之用。
为校正近视,将在角膜的中心或近中心部分的下面或附近形成薄层过道(522)。在剥离薄层组织之后,将图14-19A中所示杆状RF探针或图20-21A和B中所示盘状或圈状探针中的一种通过周围的部分深度切口(520)插入薄层剥离通道(522)。接着将探针激励以将通道中组织烧蚀从而改变体积,使用盘状探针(400)而得的体积变化(524)示于图23F及使用圈状探针(410)而得的体积变化(526)示于图23G。根据待烧蚀的组织量选择RF探针结构。探针(320)-(370)可用于烧蚀通道。使用探针时将它们插入薄层组织中,激励,去除激励,将探针向前推至通道内待烧蚀的第二位置,激励,去除激励,重复操作直至整个通道都已烧蚀,然后移去探针。使用探针时也可将它完全插入薄层剥离通道,激励,去除激励,将它从通道中拔出至待烧蚀的第二位置,激励,去除激励并重复操作直至整个通道都已烧蚀,然后移去探针。使用探针(400)和(410)时将它们插入薄层剥离通道(522),激励,去除激励并从通道中移走。同样地,可能需要如上所描述地在前角膜中做出减压切口以使角膜表面适应其下面已移取的组织。如此方式,中心角膜区的角膜表面平坦化从而改善角膜曲率。
前面根据本发明的手术和设备例子只是代表性的而无论如何并非限制性的。属于下面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之内的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都能为熟悉技术的人员所理解。其它不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但都符合此处所描述的本发明实质的手术的实施例可看作与权利要求的方法和设备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