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制木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机制木炭.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2157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2.04 CN 103421572 A *CN103421572A* (21)申请号 201310306560.5 (22)申请日 2013.07.19 C10L 5/44(2006.01) (71)申请人 石台九洲机制碳有限公司 地址 245100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横渡镇横 渡村十三坞 (72)发明人 汪耀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娄尔玉 (54) 发明名称 一种机制木炭 (57) 摘要 一种机制木炭, 涉及木炭加工技术领域, 由以 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锯末 60-8。
2、0 份、 竹粉 20-30 份、 山核桃壳粉 10-15 份、 植物秸秆粉 10-15 份。 本发明原料选择广泛, 制备成本低廉, 简单易行, 机制木炭的质地密集, 燃烧时间长, 山核桃壳的加 入使得基质木炭在燃烧时能够产生一定的香气。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21572 A CN 103421572 A *CN103421572A* 1/1 页 2 1. 一种机制木炭, 其特征在于 :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 1 。
3、所述的一种机制木炭,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锯末、 竹粉、 植物秸秆粉及 山核桃壳粉的颗粒直径在 0.1-1mm。 3.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机制木炭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步骤, 1) 选用林业深加工产生的锯末、 竹粉作为主原料, 再加入组分量的植物秸秆粉和山核 桃壳粉作为辅料, 经过离心筛选, 剔除粗糙杂物后得到加工粉料待用 ; 2) 将上述加工粉料, 经 250 摄氏度高温进行烘干, 所得加工粉料的含水量在 15% 左右, 以便于下道工序的加工成型 ; 3) 将上述烘干后的加工粉料通过制棒成型机进行半成品成型加工, 制棒成型机内的加 热温度要保证不低于 200 摄氏。
4、度, 得到半成品待用 ; 4) 将上述得到的半成品码放、 凉干待用 ; 5) 将上述凉干后的半成品装入炭化炉, 炭化过程按常规方法进行, 炭化完成, 自然冷 却, 即得机制木炭。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21572 A 2 1/4 页 3 一种机制木炭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木炭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机制木炭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机制木炭又名机制炭、 薪棒、 人造炭、 再生炭、 无烟清洁炭, 棒炭原料来源广泛, 如 稻壳、 花生壳、 棉壳、 玉米芯、 玉米杆、 高梁杆等皆可用作原料生产棒炭, 以锯末、 刨花、 竹屑 为最佳。由于机制木炭无烟以及无味和无毒, 。
5、已经被广泛用于家庭取暖, 烧烤食品 ; 在工业 领域, 可作为工业原料, 深加工成活性炭等。因机制木炭密度大, 热值高, 无烟、 无味、 无污 染、 不爆炸、 易燃, 是国际上公认的绿色环保产品。 0003 制备机制木炭的方法是以木屑 ( 锯末 ) 等为原料, 经烘干炉烘干成千湿度适当的 标准原材料, 冷却后进入成型机 ( 制棒机 ), 再经高温, 高压塑化后制成薪棒 ( 半成品 ), 然 后再经炭化炉炭化而成。使用挤压成型设备的目的是使含一定水分的原料成型, 以利于后 期的炭化或直接用于作为薪棒燃料, 因此原料的含水量以及原料的组成是决定挤压温度的 决定因素。机制木炭的制造主要是利用原料的纤。
6、维素和木质素这些含碳的成分制作的, 从 原料的结构成分看, 决定其能否成为理想的机制木炭原料的因素有两个 : 纤维素搭结的好 坏和木质素含量的多少。纤维素搭结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型棒的密度和机械强度, 而木质素 含量则确定了成品的最高含碳量。 利用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化学成分是属于碳水化合物的范 畴, 分子水平上含很多的亲水基团如构成其基本单位的葡萄糖, 含很多的羟基, 这些亲水基 团亲和很多的水分子, 在挤压的过程中, 若温度过低, 木质素不能有效地软化增加粘度, 不 利于高压成型, 水分不能有效排出, 挤压出来的薪棒呈弯曲状, 或不成型, 影响后续的炭化 以及固定碳的得率 ; 若温度过高, 木质素。
7、软化过快, 出棒速度快, 薪棒不结实, 水分就会快速 蒸发变成水蒸气, 脱离这些亲水基团, 从而使得薪棒爆裂, 这是薪棒强烈失水的表示形式, 薪棒爆裂或出现断裂的纹路, 不利于后期的炭化, 同时挤压温度过高, 也影响产品的成本, 以及对成型机的条件要求。因此, 挤压塑化成薪棒的过程中, 原料的含水量、 挤压的温度是 机制木炭制作过程中关键的 2 个参数。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 制备简单的机制木炭。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0006 一种机制木炭,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0007 说 明 书 CN 10342。
8、1572 A 3 2/4 页 4 000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制木炭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9 1) 选用林业深加工产生的锯末、 竹粉作为主原料, 再加入组分量的植物秸秆粉和 山核桃壳粉作为辅料, 经过离心筛选, 剔除粗糙杂物后得到加工粉料待用 ; 0010 2) 将上述加工粉料, 经250摄氏度高温进行烘干, 所得加工粉料的含水量在15%左 右, 以便于下道工序的加工成型 ; 0011 3) 将上述烘干后的加工粉料通过制棒成型机进行半成品成型加工, 制棒成型机内 的加热温度要保证不低于 200 摄氏度, 得到半成品待用 ; 0012 4) 将上述得到的半成品码放、 凉干待用 ;。
9、 0013 5) 将上述凉干后的半成品装入炭化炉, 炭化过程按常规方法进行, 炭化完成, 自然 冷却, 即得机制木炭。 0014 所述锯末、 竹粉、 植物秸秆粉及山核桃壳粉的颗粒直径在 0.1-1mm。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原料选择广泛, 制备成本低廉, 简单易行, 机制木炭 的质地密集, 燃烧时间长, 山核桃壳的加入使得基质木炭在燃烧时能够产生一定的香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7 实施例 1 0018 一种机制木炭,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00。
10、19 00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制木炭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1 1) 选用林业深加工产生的锯末、 竹粉作为主原料, 再加入组分量的植物秸秆粉和 山核桃壳粉作为辅料, 经过离心筛选, 剔除粗糙杂物后得到加工粉料待用 ; 0022 2) 将上述加工粉料, 经250摄氏度高温进行烘干, 所得加工粉料的含水量在15%左 右, 以便于下道工序的加工成型 ; 说 明 书 CN 103421572 A 4 3/4 页 5 0023 3) 将上述烘干后的加工粉料通过制棒成型机进行半成品成型加工, 制棒成型机内 的加热温度要保证不低于 200 摄氏度, 得到半成品待用 ; 0024 4) 将上。
11、述得到的半成品码放、 凉干待用 ; 0025 5) 将上述凉干后的半成品装入炭化炉, 炭化过程按常规方法进行, 炭化完成, 自然 冷却, 即得机制木炭。 0026 实施例 2 0027 一种机制木炭,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0028 002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制木炭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30 1) 选用林业深加工产生的锯末、 竹粉作为主原料, 再加入组分量的植物秸秆粉和 山核桃壳粉作为辅料, 经过离心筛选, 剔除粗糙杂物后得到加工粉料待用 ; 0031 2) 将上述加工粉料, 经250摄氏度高温进行烘干, 所得加工粉料的含水量在15%左 右, 以便于下道工序的加工成型 ; 。
12、0032 3) 将上述烘干后的加工粉料通过制棒成型机进行半成品成型加工, 制棒成型机内 的加热温度要保证不低于 200 摄氏度, 得到半成品待用 ; 0033 4) 将上述得到的半成品码放、 凉干待用 ; 0034 5) 将上述凉干后的半成品装入炭化炉, 炭化过程按常规方法进行, 炭化完成, 自然 冷却, 即得机制木炭。 0035 实施例 3 0036 一种机制木炭,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0037 003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制木炭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39 1) 选用林业深加工产生的锯末、 竹粉作为主原料, 再加入组分量的植物秸秆粉和 山核桃壳粉作为辅料, 经过离心筛选,。
13、 剔除粗糙杂物后得到加工粉料待用 ; 0040 2) 将上述加工粉料, 经250摄氏度高温进行烘干, 所得加工粉料的含水量在15%左 说 明 书 CN 103421572 A 5 4/4 页 6 右, 以便于下道工序的加工成型 ; 0041 3) 将上述烘干后的加工粉料通过制棒成型机进行半成品成型加工, 制棒成型机内 的加热温度要保证不低于 200 摄氏度, 得到半成品待用 ; 0042 4) 将上述得到的半成品码放、 凉干待用 ; 0043 5) 将上述凉干后的半成品装入炭化炉, 炭化过程按常规方法进行, 炭化完成, 自然 冷却, 即得机制木炭。 004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CN 103421572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