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2吡啶氨基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5323449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19692.X

申请日:

2013.01.21

公开号:

CN103145610A

公开日:

2013.06.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7D 213/74申请公布日:2013061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213/74申请日:20130121|||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13/74

主分类号:

C07D213/74

申请人: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发明人:

任玉杰; 徐文倩; 王庆伟

地址:

200235 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1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代理人:

吴宝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3-(2-吡啶氨基)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即以2-氨基吡啶与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在无溶剂或有机溶剂中,以布朗斯特酸为催化剂,通过油浴加热控制温度为80~120℃进行催化反应,所得的反应液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0.09-0.1MPa下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进行层析后即得3-(2-吡啶氨基)丙酸乙酯。本发明的一种3-(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反应时间短的特点,最终所得的3-(2-吡啶氨基)丙酸乙酯产品收率达50~76%。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2‑氨基吡啶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以布朗斯特酸为催化剂,在无溶剂或有机溶剂的条件下控制温度为80~120℃进行催化反应,所得的反应液进行减压浓缩后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进行柱层析,得到白色固体产品即为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朗斯特酸为盐酸、硝酸、硫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高氯酸、对甲苯磺酸、六水‑三氯化铁、三溴化铁、三氯化铝或氟硼酸。
如权利要求2 所述的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原料2‑氨基吡啶、丙烯酸乙酯和催化剂布朗斯特酸的量,按摩尔比计算,即2‑氨基吡啶:丙烯酸乙酯:布朗斯特酸为1:1.1‑2:0.1。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2‑氨基吡啶、丙烯酸乙酯和催化剂布朗斯特酸的量,按摩尔比计算,即2‑氨基吡啶:丙烯酸乙酯:布朗斯特酸为1:2:0.1。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浓缩过程控制温度为40‑45℃,压力为0.09‑0.1Mpa。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氯苯、二氯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氧六环、甲苯、二甲苯或乙腈。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反应控制温度为 100℃下反应24h。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吡啶‑2‑基氨基) 丙酸乙酯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dabigatrau etexilate,商品名为Pradaxa)药物合成中重要的中间体之一。达比加群酯是继华法林之后50年第一个上市的新类别口服抗凝血药物。与华法林相比,达比加群酯具有可以口服、起效快、无需特殊用药监测、药物相互作用少等特点,体内、体外试验和临床各项研究均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疗效及药动学特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结构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达比加群酯的上市,是抗凝血治疗领域和潜在致死性血栓预防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作为达比加群酯药物重要中间体的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目前主要通过两种方法。
一种是先合成2‑氯吡啶N‑氧化物(收率87%)和β‑氨基丙酸乙酯盐酸盐(收率:93%);再由2‑氯吡啶N‑氧化物与β‑氨基丙酸乙酯盐酸盐反应生成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N‑氧化物(收率:70%);最后经Pd/C催化氢化生成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收率:92%),总收率52%,共耗时约100h。
另一种是直接由2‑氨基吡啶和丙烯酸乙酯于100℃回流24h一步生成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但其产率仅有30%左右。由于以上方法生产成本较高,产率较低,一般为30~52%,反应时间较长,一般长达24~100h。
但作为达比加群酯的重要原料,又需要大量的生产。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反应收率,缩短反应时间,是各生产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本专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生产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该反应的产率,缩短反应时间,以降低其生产成本,使具有更好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达比加群酯合成过程中所用的中间产物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过程中合成步骤较长、操作复杂、产率较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原料成本较低廉,合成步骤短、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且产率较高的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即以2‑氨基吡啶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在无溶剂或有机溶剂的条件下,以布朗斯特酸为催化剂,通过直接油浴加热的方法控制温度为80~120℃,优选为100℃下进行催化反应,其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得的反应液优选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0.09‑0.1MPa下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进行层析后即得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
上述催化反应所用的原料2‑氨基吡啶、丙烯酸乙酯和催化剂布朗斯特酸的量,按摩尔比计算,即2‑氨基吡啶:丙烯酸乙酯:布朗斯特酸为 1:1.1‑2:0.1,优选为1:2:0.1;
所述的布朗斯特酸为盐酸、硝酸、硫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高氯酸、对甲苯磺酸、六水‑三氯化铁、三溴化铁、三氯化铝或氟硼酸等,优选为硝酸或六水合三氯化铁;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氯苯、二氯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氧六环、甲苯、二甲苯或乙腈等,优选为N,N‑二甲基甲酰胺;
所述的三氧化二铝柱使用的是200‑300目的碱性氧化铝;
所述的硅胶柱使用的是100~400目的硅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由于采用了2‑氨基吡啶、丙烯酸乙酯作为原料,采用布朗斯特酸为催化剂,直接一步合成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因此本发明的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由于所用原料2‑氨基吡啶和丙烯酸乙酯的价格便宜,因此也具有生产成本较低的特点。
另外,本发明的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反应时间短,仅为12~24h,且最终所得到的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总收率也较高,为50‑76%。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成本较低廉,合成步骤短、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且产率较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达比加群酯的结构式示意图;
图2、以2‑氨基吡啶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在无溶剂或有机溶剂的条件下,以布朗斯特酸为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制备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反应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但并不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所用的原料、试剂为市售AR、CP级。
本发明所得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相对于2‑氨基吡啶的产率:
W=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本发明所用的核磁共振光谱仪,Avance Ⅲ 500M,瑞士Bruker公司生产。
实施例1 
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即以2‑氨基吡啶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在无溶剂的条件下,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控制温度为100℃下反应24h,反应得到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具体步骤如下:
在25mL圆底烧瓶或15mL封管中加入2‑氨基吡啶(0.47g, 5mmol)和丙烯酸乙酯(1.0g, 10mmol),在无溶剂的条件下,以对甲苯磺酸(0.5mmol,10mol%)为催化剂,控制温度为100℃下反应24h。所得的反应液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0.09‑0.1MPa下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比例为8:1至5:1的洗脱液进行柱层析后,收集5:1时洗脱液,旋干得到的白色固体产品即为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产率为61%。
上述所得的白色固体产品经过核磁共振鉴定,结果如下:
1H NMR (500 MHz, DMSO) δ: 7.95 (s, 1H), 7.32 (s, 1H), 6.57 (t, = 10.0 Hz, 1H), 6.45 (d, J =5.5 Hz, 1H),6.43 (d, J =6.4 Hz, 1H) 4.06 (q,J=21.5Hz,2H), 3.45 (d, J = 21.0 Hz, 2H), 2.54(t, J = 14.0 Hz, 2H), 1.17 (t,J=14Hz, 3H)。
上述的结果与《达比加群酯的合成工艺改进》中所报道的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核磁数据一致,该结果表明上述所得的白色固体即为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
实施例2
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即以2‑氨基吡啶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在无溶剂的条件下,以硝酸为催化剂,控制温度为100℃下反应24h得到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具体步骤如下:
在25mL圆底烧瓶或15mL封管中加入2‑氨基吡啶(0.47g,5mmol)和丙烯酸乙酯(1.0g ,10mmol),无溶剂的条件下, 以硝酸(0.5mmol,10mol%)为催化剂,100℃下反应24h。所得的反应液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0.09‑0.1MPa下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比例为8:1至5:1的洗脱液进行柱层析后,收集5:1时的洗脱液,旋干得到的白色固体即为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产率为73%。
实施例3
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即以2‑氨基吡啶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在乙醇为溶剂的条件下,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控制温度为100℃下反应24h得到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具体步骤如下:
在25mL圆底烧瓶或15mL封管中分别加入2‑氨基吡啶(0.47g,5mmol)和丙烯酸乙酯(1.0g ,10mmol),在乙醇(1mL)为溶剂的条件下,以对甲苯磺酸(0.5mmol,10mol%)为催化剂,控制温度为100℃下分别反应24h,所得的反应液均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0.09‑0.1MPa下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均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比例为8:1至5:1的洗脱液进行柱层析后,分别收集5:1时的洗脱液,旋干得到的白色固体产品即为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产率为65%。
实施例4
反应温度对催化反应产率的影响
在3个25mL圆底烧瓶或15mL封管中分别加入2‑氨基吡啶(0.47g,5mmol)和丙烯酸乙酯(1.0g ,10mmol),无溶剂条件下,均以硝酸(0.5mmol, 10mol%)为催化剂,分别控制温度为90℃、100℃、110℃下反应24h,所得的反应液均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0.09‑0.1MPa下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均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比例为8:1至5:1的洗脱液进行柱层析后,分别收集5:1时的洗脱液,旋干得到的白色固体产品即为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产率分别为64%、73%、55%。
从上述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的最佳反应温度为100℃。
实施例5
反应时间对催化反应产率的影响
在3个25mL圆底烧瓶或15mL封管中分别加入2‑氨基吡啶(0.47g,5mmol)和丙烯酸乙酯(1.0g ,10mmol),无溶剂条件下,均以硝酸(0.5mmol, 10mol%)为催化剂,均控制温度为100℃下分别反应12h、24h、36h,所得的反应液均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0.09‑0.1MPa下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均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比例为8:1至5:1的洗脱液进行柱层析后,分别收集5:1时洗脱液,旋干得到的白色固体产品即为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产率分别为46%、73%、48%。
从上述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的最佳反应时间为24h。
实施例6
不同反应物比例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在3个25mL圆底烧瓶或15mL封管中分别加入2‑氨基吡啶(0.47g,5mmol)和丙烯酸乙酯(0.55g ,5.5mmol) 、2‑氨基吡啶(0.47g,5mmol)和丙烯酸乙酯(0.75g ,7.5mmol) 、2‑氨基吡啶(0.47g,5mmol)和丙烯酸乙酯(1.0g ,10mmol),无溶剂条件下,均以硝酸(0.5mmol,10mol%)为催化剂,均控制温度为100℃下分别反应24h,所得的反应液均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0.09‑0.1MPa下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均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比例为8:1至5:1的洗脱液进行柱层析后,分别收集5:1时的洗脱液,旋干得到的白色固体产品即为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产率分别为57%、63%,73%。
从上述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一种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所用原料量按摩尔比计算,即2‑氨基吡啶:丙烯酸乙酯优选为1:2。
实施例7
不同的布朗斯特酸催化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在11个25mL圆底烧瓶或15mL封管中分别加入2‑氨基吡啶(0.47g,5mmol)和丙烯酸乙酯 (1.0g ,10mmol),无溶剂条件下,分别在无酸(0mmol)、盐酸(0.5mmol,10mol%)、高氯酸(0.5mmol,10mol%)、硫酸(0.5mmol,10mol%)、乙酸(0.5mmol,10mol%)、甲酸(0.5mmol,10mol%)、三溴化铁 (0.5mmol,10mol%)、六水‑三氯化铁(0.5mmol,10mol%)、三氯化铝(0.5mmol,10mol%)、对甲苯磺酸(0.5mmol,10mol%)、硝酸 (0.5mmol,10mol%)为催化剂,均控制温度为100℃下分别反应24h,所得的反应液均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0.09‑0.1MPa下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均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比例为8:1至5:1的洗脱液进行柱层析后,分别收集5:1时的洗脱液,旋干得到的白色固体产品即为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产率分别为33%、39%,51%,43%,51%,46%,66%、76%,10%,61%,73%,具体见下表:
不同的酸催化下的反应结果
序号酸(mol%)反应物比例温度产率1无(0)1:2100℃33%2HCl(10)1:2100℃39%3HClO4(10)1:2100℃51%4H2SO4(10)1:2100℃43%5    CH3COOH(10)1:2100℃51%6HCOOH(10)1:2100℃46%7FeBr3(10)1:2100℃66%8    FeCl3‑6H2O(5)1:2100℃76%9AlCl3(10)1:2100℃10%10TsOH(10)1:2100℃61%11HNO3(10)1:2100℃73%
从上表可以看出,加入布朗斯特酸作催化剂时可使反应产率提高约20‑40%,特别是硝酸和六水合三氯化铁为催化剂时效果最好,比不加催化剂时最终反应所得的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产率提高了一倍。
实施例8
不同溶剂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在7个25mL圆底烧瓶或15mL封管中分别加入2‑氨基吡啶(0.47g,5mmol)和丙烯酸乙酯 (1.0g ,10mmol),分别在甲醇(1mL)、乙醇(1mL)、N,N‑二甲基甲酰胺(1mL)、N,N‑二甲基乙酰胺(1mL)、二氧六环(1mL)、甲苯(1mL)、乙腈(1mL)为溶剂的条件下,均以硝酸(0.5mmol,10mol%)为催化剂,均控制温度为100℃下分别反应24h,所得的反应液均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0.09‑0.1MPa下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均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比例为8:1至5:1的洗脱液进行柱层析后,分别收集5:1时的洗脱液,旋干得到的白色固体产品即为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产率分别为50%、55%、70%、57%、63%、67%、58%,具体见下表:
  不同溶剂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序号催化剂溶 剂产率1硝酸甲醇50%2硝酸乙醇55%3硝酸N,N‑二甲基甲酰胺70%4硝酸N,N‑二甲基乙酰胺57%5硝酸二氧六环63%6硝酸甲苯67%7硝酸乙腈58%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当硝酸为催化剂时,在不同的溶剂中反应,其中以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时,最终反应所得的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产率最高,为7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3‑(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由于反应所用的原料2‑氨基吡啶和丙烯酸乙酯价格低廉、合成步骤短、操作简单、操作时间较短,仅为12‑24h,且产率较高,为50~76%,因此最终生产成本较低,适于规模化生产。
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构思下的基本说明,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等效变换,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32吡啶氨基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32吡啶氨基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32吡啶氨基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32吡啶氨基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32吡啶氨基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4561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2 CN 103145610 A *CN103145610A* (21)申请号 201310019692.X (22)申请日 2013.01.21 C07D 213/74(2006.01) (71)申请人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地址 200235 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 120 号 (72)发明人 任玉杰 徐文倩 王庆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代理人 吴宝根 (54) 发明名称 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 3-(2- 吡啶。

2、氨基 ) 丙酸乙酯 的制备方法, 即以 2- 氨基吡啶与丙烯酸乙酯为原 料, 在无溶剂或有机溶剂中, 以布朗斯特酸为催 化剂, 通过油浴加热控制温度为 80 120进行 催化反应, 所得的反应液在温度为 40-45, 压力 为 0.09-0.1MPa 下进行减压浓缩、 浓缩液经硅胶 柱或三氧化二铝柱进行层析后即得 3-(2- 吡啶氨 基 ) 丙酸乙酯。本发明的一种 3-( 吡啶 -2 基氨 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方法简单、 操 作方便、 生产成本低、 反应时间短的特点, 最终所 得的3-(2-吡啶氨基)丙酸乙酯产品收率达50 76%。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

3、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45610 A CN 103145610 A *CN103145610A* 1/1 页 2 1. 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以 2- 氨基吡啶和丙烯 酸乙酯为原料, 以布朗斯特酸为催化剂, 在无溶剂或有机溶剂的条件下控制温度为 80 120进行催化反应, 所得的反应液进行减压浓缩后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进行柱层析, 得到白色固体产品即为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 2. 如权利要求 1 所。

4、述的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布朗斯特酸为盐酸、 硝酸、 硫酸、 甲酸、 乙酸、 三氟乙酸、 高氯酸、 对甲苯磺酸、 六水 - 三氯 化铁、 三溴化铁、 三氯化铝或氟硼酸。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 用的原料 2- 氨基吡啶、 丙烯酸乙酯和催化剂布朗斯特酸的量, 按摩尔比计算, 即 2- 氨基吡 啶 : 丙烯酸乙酯 : 布朗斯特酸为 1:1.1-2:0.1。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原料2-氨基吡啶、 丙。

5、烯酸乙酯和催化剂布朗斯特酸的量, 按摩尔比计算, 即2-氨基吡啶: 丙烯酸乙酯 : 布朗斯特酸为 1:2:0.1。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减压浓缩过程控制温度为 40-45, 压力为 0.09-0.1Mpa。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 有机溶剂为甲醇、 乙醇、 异丙醇、 氯苯、 二氯苯、 N,N- 二甲基甲酰胺、 N,N- 二甲基乙酰胺、 二 氧六环、 甲苯、 二甲苯或乙腈。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

6、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催化反应控制温度为 100下反应 24h。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45610 A 2 1/5 页 3 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3-( 吡啶 -2- 基氨基 ) 丙酸乙酯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 (dabigatrau etexilate, 商品名为 Pradaxa) 药物合成中重要的中间体之一。达比加群酯是继华法林之 后 50 年第一个上市的新类别口服抗凝血药物。与华法林相比, 达比加群酯具有可以口服、 起效快、 无需。

7、特殊用药监测、 药物相互作用少等特点, 体内、 体外试验和临床各项研究均表 明其具有良好的疗效及药动学特性,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结构式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的达比加群酯的上市, 是抗凝血治疗领域和潜在致死性血栓预防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 具 有里程碑意义。 作为达比加群酯药物重要中间体的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目前主要 通过两种方法。 0003 一种是先合成2-氯吡啶N-氧化物 (收率87) 和-氨基丙酸乙酯盐酸盐 (收率 : 93) ; 再由 2- 氯吡啶 N- 氧化物与 - 氨基丙酸乙酯盐酸盐反应生成 3-(2- 吡啶氨基 ) 丙 酸乙酯 N- 氧化物 (收率。

8、 : 70) ; 最后经 Pd/C 催化氢化生成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 (收 率 : 92) , 总收率 52, 共耗时约 100h。 0004 另一种是直接由2-氨基吡啶和丙烯酸乙酯于100回流24h一步生成3-(2-吡啶 氨基 ) 丙酸乙酯, 但其产率仅有 30左右。由于以上方法生产成本较高, 产率较低, 一般为 30 52, 反应时间较长, 一般长达 24 100h。 0005 但作为达比加群酯的重要原料, 又需要大量的生产。故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反应 收率, 缩短反应时间, 是各生产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本专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生产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该反应。

9、的产率, 缩短反应时间, 以降低其生产成本, 使具有更好 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达比加群酯合成过程中所用的中间产物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过程中合成步骤较长、 操作复杂、 产率较低、 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而提供了一 种原料成本较低廉, 合成步骤短、 操作简单、 操作时间短且产率较高的 3-(2- 吡啶氨基 ) 丙 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即以 2- 氨基吡啶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 在无溶剂或有机溶剂的条件下, 以布朗斯特酸为催化剂, 通过直接油。

10、浴加热的方法控制温 度为 80 120, 优选为 100下进行催化反应, 其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所得的 反应液优选在温度为 40-45, 压力为 0.09-0.1MPa 下进行减压浓缩、 浓缩液经硅胶柱或三 氧化二铝柱进行层析后即得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 ; 说 明 书 CN 103145610 A 3 2/5 页 4 上述催化反应所用的原料 2- 氨基吡啶、 丙烯酸乙酯和催化剂布朗斯特酸的量, 按摩尔 比计算, 即 2- 氨基吡啶 : 丙烯酸乙酯 : 布朗斯特酸为 1:1.1-2:0.1, 优选为 1:2:0.1 ; 所述的布朗斯特酸为盐酸、 硝酸、 硫酸、 甲酸。

11、、 乙酸、 三氟乙酸、 高氯酸、 对甲苯磺酸、 六 水 - 三氯化铁、 三溴化铁、 三氯化铝或氟硼酸等, 优选为硝酸或六水合三氯化铁 ;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 乙醇、 异丙醇、 氯苯、 二氯苯、 N,N- 二甲基甲酰胺、 N,N- 二甲基 乙酰胺、 二氧六环、 甲苯、 二甲苯或乙腈等, 优选为 N,N- 二甲基甲酰胺 ; 所述的三氧化二铝柱使用的是 200-300 目的碱性氧化铝 ; 所述的硅胶柱使用的是 100 400 目的硅胶。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由于采用了 2- 氨基吡啶、 丙烯 酸乙酯作为原料, 采用布朗斯特酸为。

12、催化剂, 直接一步合成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 因 此本发明的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 操作方便。进 一步, 由于所用原料 2- 氨基吡啶和丙烯酸乙酯的价格便宜, 因此也具有生产成本较低的特 点。 0009 另外, 本发明的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反应时间短, 仅为 12 24h, 且最终所得到的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总收率也较高, 为 50-76。 0010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成本较 低廉, 合成步骤短、 操作简单、 操作时间短且。

13、产率较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达比加群酯的结构式示意图 ; 图 2、 以 2- 氨基吡啶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 在无溶剂或有机溶剂的条件下, 以布朗斯特 酸为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制备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反应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但并不限制本发明。 0013 本发明所用的原料、 试剂为市售 AR、 CP 级。 0014 本发明所得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相对于 2- 氨基吡啶的产率 : W= 实际产量 / 理论产量 100% 本发明所用。

14、的核磁共振光谱仪, Avance 500M, 瑞士 Bruker 公司生产。 0015 实施例 1 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即以 2- 氨基吡啶和丙烯酸乙酯为原 料, 在无溶剂的条件下,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控制温度为 100下反应 24h, 反应得到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 具体步骤如下 : 在 25mL 圆底烧瓶或 15mL 封管中加入 2- 氨基吡啶 (0.47g, 5mmol) 和丙烯酸乙酯 (1.0g, 10mmol), 在无溶剂的条件下, 以对甲苯磺酸 (0.5mmol,10mol) 为催化剂, 控制温 度为 100下反应 24h。所。

15、得的反应液在温度为 40-45, 压力为 0.09-0.1MPa 下进行减压 浓缩, 浓缩液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配以石油醚 : 乙酸乙酯比例为 8:1 至 5:1 的洗脱液 说 明 书 CN 103145610 A 4 3/5 页 5 进行柱层析后, 收集5:1时洗脱液, 旋干得到的白色固体产品即为3-(2-吡啶氨基) 丙酸乙 酯, 产率为 61%。 0016 上述所得的白色固体产品经过核磁共振鉴定, 结果如下 : 1H NMR (500 MHz, DMSO) : 7.95 (s, 1H), 7.32 (s, 1H), 6.57 (t, J = 10.0 Hz, 1H), 6.45 (d, 。

16、J =5.5 Hz, 1H),6.43 (d, J =6.4 Hz, 1H) 4.06 (q,J=21.5Hz,2H), 3.45 (d, J = 21.0 Hz, 2H), 2.54(t, J = 14.0 Hz, 2H), 1.17 (t,J=14Hz, 3H)。 0017 上述的结果与 达比加群酯的合成工艺改进 中所报道的 3-(2- 吡啶氨基 ) 丙酸 乙酯的核磁数据一致, 该结果表明上述所得的白色固体即为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 0018 实施例 2 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即以 2- 氨基吡啶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 在无溶剂的条件下, 以硝。

17、酸为催化剂, 控制温度为 100下反应 24h 得到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 具体步骤如下 : 在25mL圆底烧瓶或15mL封管中加入2-氨基吡啶(0.47g,5mmol)和丙烯酸乙酯(1.0g ,10mmol), 无溶剂的条件下 , 以硝酸 (0.5mmol,10mol ) 为催化剂, 100下反应 24h。所 得的反应液在温度为 40-45, 压力为 0.09-0.1MPa 下进行减压浓缩, 浓缩液经硅胶柱或三 氧化二铝柱配以石油醚 : 乙酸乙酯比例为 8:1 至 5:1 的洗脱液进行柱层析后, 收集 5:1 时 的洗脱液, 旋干得到的白色固体即为 3-(2- 吡啶氨基 ) 。

18、丙酸乙酯, 产率为 73%。 0019 实施例 3 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即以 2- 氨基吡啶和丙烯酸乙酯为原 料, 在乙醇为溶剂的条件下,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控制温度为 100下反应 24h 得到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 具体步骤如下 : 在 25mL 圆底烧瓶或 15mL 封管中分别加入 2- 氨基吡啶 (0.47g, 5mmol) 和丙烯酸乙 酯 (1.0g ,10mmol), 在乙醇 (1mL) 为溶剂的条件下, 以对甲苯磺酸 (0.5mmol,10mol) 为 催化剂, 控制温度为 100下分别反应 24h, 所得的反应液均在温度为。

19、 40-45, 压力为 0.09-0.1MPa 下进行减压浓缩, 浓缩液均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配以石油醚 : 乙酸乙酯 比例为 8:1 至 5:1 的洗脱液进行柱层析后, 分别收集 5:1 时的洗脱液, 旋干得到的白色固体 产品即为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 产率为 65%。 0020 实施例 4 反应温度对催化反应产率的影响 在3个25mL圆底烧瓶或15mL封管中分别加入2-氨基吡啶(0.47g, 5mmol)和丙烯酸乙 酯(1.0g ,10mmol), 无溶剂条件下, 均以硝酸 (0.5mmol, 10mol) 为催化剂, 分别控制温度 为 90、 100、 110下反应 2。

20、4h, 所得的反应液均在温度为 40-45, 压力为 0.09-0.1MPa 下进行减压浓缩, 浓缩液均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配以石油醚 : 乙酸乙酯比例为 8:1 至 5:1 的洗脱液进行柱层析后, 分别收集 5:1 时的洗脱液, 旋干得到的白色固体产品即为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 产率分别为 64%、 73%、 55%。 0021 从上述的结果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的 最佳反应温度为 100。 0022 实施例 5 反应时间对催化反应产率的影响 说 明 书 CN 103145610 A 5 4/5 页 6 在3个25mL圆底烧瓶。

21、或15mL封管中分别加入2-氨基吡啶(0.47g, 5mmol)和丙烯酸乙 酯(1.0g ,10mmol), 无溶剂条件下, 均以硝酸(0.5mmol, 10mol) 为催化剂, 均控制温度为 100下分别反应12h、 24h、 36h, 所得的反应液均在温度为40-45, 压力为0.09-0.1MPa下 进行减压浓缩, 浓缩液均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比例为8:1至5:1 的洗脱液进行柱层析后, 分别收集5:1时洗脱液, 旋干得到的白色固体产品即为3-(2-吡啶 氨基 ) 丙酸乙酯, 产率分别为 46%、 73%、 48%。 0023 从上述的结果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一种 。

22、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的 最佳反应时间为 24h。 0024 实施例 6 不同反应物比例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在 3 个 25mL 圆底烧瓶或 15mL 封管中分别加入 2- 氨基吡啶 (0.47g, 5mmol) 和丙烯酸 乙酯 (0.55g ,5.5mmol) 、 2- 氨基吡啶 (0.47g, 5mmol) 和丙烯酸乙酯 (0.75g ,7.5mmol) 、 2- 氨基吡啶 (0.47g, 5mmol) 和丙烯酸乙酯 (1.0g ,10mmol), 无溶剂条件下, 均以硝酸 (0.5mmol,10mol) 为催化剂, 均控制温度为 100下分别反应 24h, 所得的反应。

23、液均在温 度为 40-45, 压力为 0.09-0.1MPa 下进行减压浓缩, 浓缩液均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配 以石油醚 : 乙酸乙酯比例为 8:1 至 5:1 的洗脱液进行柱层析后, 分别收集 5:1 时的洗脱液, 旋干得到的白色固体产品即为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 产率分别为 57%、 63%, 73%。 0025 从上述的结果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一种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所用原料量按摩尔比计算, 即 2- 氨基吡啶 : 丙烯酸乙酯优选为 1:2。 0026 实施例 7 不同的布朗斯特酸催化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在 11 个 25mL 圆底烧瓶或 1。

24、5mL 封管中分别加入 2- 氨基吡啶 (0.47g, 5mmol) 和丙烯 酸乙酯 (1.0g ,10mmol), 无溶剂条件下, 分别在无酸 (0mmol)、 盐酸 (0.5mmol,10mol )、 高氯酸 (0.5mmol,10mol )、 硫酸 (0.5mmol,10mol )、 乙酸 (0.5mmol,10mol )、 甲酸 (0.5mmol,10mol)、 三溴化铁 (0.5mmol,10mol)、 六水-三氯化铁(0.5mmol,10mol)、 三氯化铝(0.5mmol,10mol)、 对甲苯磺酸(0.5mmol,10mol)、 硝酸 (0.5mmol,10mol) 为催化剂,。

25、 均控制温度为 100下分别反应 24h, 所得的反应液均在温度为 40-45, 压力为 0.09-0.1MPa 下进行减压浓缩, 浓缩液均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配以石油醚 : 乙酸乙酯 比例为 8:1 至 5:1 的洗脱液进行柱层析后, 分别收集 5:1 时的洗脱液, 旋干得到的白色固体 产品即为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 产率分别为 33%、 39%, 51%, 43%, 51%, 46%, 66%、 76%, 10%, 61%, 73%, 具体见下表 : 不同的酸催化下的反应结果 序号 酸 (mol )反应物比例温度产率 1无 (0)1:2100 33 2HCl(10)1:2。

26、100 39 3HClO4(10)1:2100 51 4H2SO4(10)1:2100 43 5 CH3COOH(10)1:2100 51 6HCOOH(10)1:2100 46 7FeBr3(10)1:2100 66 8 FeCl3-6H2O(5)1:2100 76 说 明 书 CN 103145610 A 6 5/5 页 7 9AlCl3(10)1:2100 10 10TsOH(10)1:2100 61 11HNO3(10)1:2100 73 从上表可以看出, 加入布朗斯特酸作催化剂时可使反应产率提高约 20-40, 特别是硝 酸和六水合三氯化铁为催化剂时效果最好, 比不加催化剂时最终反应。

27、所得的 3-(2- 吡啶氨 基 ) 丙酸乙酯产率提高了一倍。 0027 实施例 8 不同溶剂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在 7 个 25mL 圆底烧瓶或 15mL 封管中分别加入 2- 氨基吡啶 (0.47g, 5mmol) 和丙烯酸 乙酯 (1.0g ,10mmol), 分别在甲醇 (1mL) 、 乙醇 (1mL)、 N,N- 二甲基甲酰胺 (1mL) 、 N,N- 二 甲基乙酰胺 (1mL) 、 二氧六环 (1mL) 、 甲苯 (1mL) 、 乙腈 (1mL)为溶剂的条件下, 均以硝酸 (0.5mmol,10mol) 为催化剂, 均控制温度为 100下分别反应 24h, 所得的反应液均在温 度为 4。

28、0-45, 压力为 0.09-0.1MPa 下进行减压浓缩, 浓缩液均经硅胶柱或三氧化二铝柱配 以石油醚 : 乙酸乙酯比例为 8:1 至 5:1 的洗脱液进行柱层析后, 分别收集 5:1 时的洗脱液, 旋干得到的白色固体产品即为3-(2-吡啶氨基) 丙酸乙酯, 产率分别为50%、 55%、 70%、 57%、 63%、 67、 58, 具体见下表 : 不同溶剂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序号 催化剂溶剂产率 1硝酸甲醇50 2硝酸乙醇55 3硝酸N,N- 二甲基甲酰胺70 4硝酸N,N- 二甲基乙酰胺57 5硝酸二氧六环63 6硝酸甲苯67 7硝酸乙腈58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当硝酸为催化剂时, 在不同。

29、的溶剂中反应, 其中以 N,N- 二甲基甲 酰胺作为溶剂时, 最终反应所得的 3-(2- 吡啶氨基 ) 丙酸乙酯产率最高, 为 70%。 0028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一种 3-( 吡啶 -2- 基 - 氨基 ) 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由于反应 所用的原料 2- 氨基吡啶和丙烯酸乙酯价格低廉、 合成步骤短、 操作简单、 操作时间较短, 仅 为 12-24h, 且产率较高, 为 5076%, 因此最终生产成本较低, 适于规模化生产。 0029 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构思下的基本说明, 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等 效变换, 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145610 A 7 1/1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45610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