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方法和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方法和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5955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9 CN 103159556 A *CN103159556A* (21)申请号 201310128704.2 (22)申请日 2013.04.15 C05G 3/00(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农业大学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 17 号 (72)发明人 侯书林 薛党勤 赵焕平 张佳喜 张林海 (54) 发明名称 一种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方法和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方法 和系统, 该方法包括将有机固态物质进行粉碎和 发酵, 形成基质原料 ; 对其化。
2、学性能进行检验分 析, 使其能够达到移栽作物的营养学标准 ; 根据 移栽作物进行配方组合和配方筛选 ; 对基质原料 进行预处理和颗粒稳定化处理 ; 加入黏结剂、 膨 化剂和预定的水分, 充分混合 ; 压入营养钵模盘 成型, 将成型的营养钵体送入干燥装置进行干燥, 直到预定的含水率, 获得基质 ; 测试基质的物理 性状, 使其达到植物学性状 ; 对基质进行添加或 者表面处理, 使其满足自动化移栽力学特性 ; 脱 模制成基质成品。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保证基质 的营养成分和自动化移栽, 适应于多种作物移栽, 满足育苗基质大规模产业化及工业化生产的需 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
3、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59556 A CN 103159556 A *CN103159556A* 1/1 页 2 1. 一种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将有机固态物质进行粉碎和发酵, 形成基质原料 ; 对基质原料的化学性能进行检验分析, 使所述基质原料能够达到移栽作物的营养学标 准 ; 根据移栽作物对基质原料进行配方组合和配方筛选 ; 对基质原料进行预处理和颗粒稳定化处理 ; , 对基质原料加入黏结剂、 膨化剂和预定的水分, 充。
4、分混合 ; 将所得的混合物压入营养钵模盘成型, 将成型的营养钵体送入干燥装置进行干燥, 直 到预定的含水率, 获得基质 ; 测试基质的物理性状, 使基质达到植物学性状 ; 对基质进行添加或者表面处理, 使基质满足自动化移栽力学特性 ; 脱模制成基质成品。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固态 物质包括有机土和泥炭。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质原料 的化学性能包括容重、 田间持水率、 总孔隙度、 通气空隙、 持水空隙、 大小孔隙比、 可溶性含 盐、 基质可供水量、 P 值、 电导率、 总盐、。
5、 有机质、 养分和碳氮比。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质的物 理性状包括容重、 总孔隙度、 电导率和 P 值。 5. 一种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测试子系统、 混料搅拌子系统和成 型干燥子系统, 其中, 测试子系统用于对基质原料的化学性能进行检验分析, 使所述基质原料能够达到移栽 作物的营养学标准, 用于根据移栽作物对基质原料进行配方组合和配方筛选, 用于测试基 质的物理性状, 使基质达到植物学性状, 用于对基质进行添加或者表面处理, 使基质满足自 动化移栽力学特性 ; 混料搅拌子系统用于对基质原料进行预处理和颗粒稳定化。
6、处理, 用于对基质原料加入 黏结剂、 膨化剂和预定的水分, 充分混合 ; 成型干燥子系统用于将所得的混合物压入营养钵模盘成型, 将成型的营养钵体送入干 燥装置进行干燥, 直到预定的含水率, 获得基质。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料搅拌 子系统进一步包括黏结剂添加装置、 供料箱和供料机, 黏结剂添加装置用于加入黏结剂、 膨 化剂和预定的水分, 供料箱用于存储加入黏结剂、 膨化剂和预定的水分的基质原料, 供料机 用于将供料箱存储的加入黏结剂、 膨化剂和预定的水分的基质原料送入成型干燥子系统。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
7、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干燥 子系统进一步包括成型模和干燥装置, 成型模进一步包括营养钵模盘和模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59556 A 2 1/4 页 3 一种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移栽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育苗是作物生产的主要环节, 它可延长作物的有效生长时间, 增加作物产量及改 善作物品质, 提高土地利用率, 起到节本增率的作用。设施育苗是 20 世纪 70 年代发展起来 的一项新育苗技术, 我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才开始引进设施育苗技术。农业化设施育 苗是育苗移。
8、栽的先进技术形式, 是实现高质量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移栽的前提, 已成为未来 发展的趋势。其优点是用种量少、 育苗期短、 能源热效率较高、 设备利用率高、 秧苗素质好、 生产量稳定, 是世界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规模化、 集中化育苗及移栽产业的 快速发展, 专业化、 标准化育苗基质的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设施育苗移栽及旱地移栽 的产业发展。 0003 目前的育苗移栽基质是把购买现成的或调配好的基质由人工操作散装入穴盘内 进行播种移栽, 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 而且基质的质量如硬度、 强度等达不到自动化移栽的 要求。 目前国内外没有完整的机械自动化农业移栽基质生产制备工艺流程及统一的技术标。
9、 准。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 提供一种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方 法和系统, 能够保证基质的营养成分和达到自动化移栽的目的, 适应于多种作物移栽, 满足 育苗基质大规模产业化及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0005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06 将有机固态物质进行粉碎和发酵, 形成基质原料 ; 0007 对基质原料的化学性能进行检验分析, 使所述基质原料能够达到移栽作物的营养 学标准 ; 0008 根据移栽作物对基质原料进行配方组合和配方筛选 ; 0009 对基质原料进行预处理和颗粒稳定化处理 ; 0010 对基质原。
10、料加入黏结剂、 膨化剂和预定的水分, 充分混合 ; 0011 将所得的混合物压入营养钵模盘成型, 将成型的营养钵体送入干燥装置进行干 燥, 直到预定的含水率, 获得基质 ; 0012 测试基质的物理性状, 使基质达到植物学性状 ; 0013 对基质进行添加或者表面处理, 使基质满足自动化移栽力学特性 ; 0014 脱模制成基质成品。 0015 优选地, 所述有机固态物质包括有机土和泥炭。 0016 优选地, 所述基质原料的化学性能包括容重、 田间持水率、 总孔隙度、 通气空隙、 持 水空隙、 大小孔隙比、 可溶性含盐、 基质可供水量、 P 值、 电导率、 总盐、 有机质、 养分和碳氮 说 明 。
11、书 CN 103159556 A 3 2/4 页 4 比。 0017 优选地, 所述基质的物理性状包括容重、 总孔隙度、 电导率和 P 值。 0018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系统, 包括测试子系统、 混料搅拌子系统和成型干燥子系统, 其中, 0019 测试子系统用于对基质原料的化学性能进行检验分析, 使所述基质原料能够达到 移栽作物的营养学标准, 用于根据移栽作物对基质原料进行配方组合和配方筛选, 用于测 试基质的物理性状, 使基质达到植物学性状, 用于对基质进行添加或者表面处理, 使基质满 足自动化移栽力学特性 ; 0020 混料搅拌子系统用于对基质原料进行预处理和。
12、颗粒稳定化处理, 用于对基质原料 加入黏结剂、 膨化剂和预定的水分, 充分混合 ; 0021 成型干燥子系统用于将所得的混合物压入营养钵模盘成型, 将成型的营养钵体送 入干燥装置进行干燥, 直到预定的含水率, 获得基质。 0022 优选地, 所述混料搅拌子系统进一步包括黏结剂添加装置、 供料箱和供料机, 黏结 剂添加装置用于加入黏结剂、 膨化剂和预定的水分, 供料箱用于存储加入黏结剂、 膨化剂和 预定的水分的基质原料, 供料机用于将供料箱存储的加入黏结剂、 膨化剂和预定的水分的 基质原料送入成型干燥子系统。 0023 优选地, 所述成型干燥子系统进一步包括成型模和干燥装置, 成型模进一步包括 。
13、营养钵模盘和模头。 002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基质的营养成分和达到自动化移栽的目的, 适应于多 种作物移栽, 满足育苗基质大规模产业化及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并且使基质制备工艺方法 流程有一定标准依据 ; 工艺简单, 省工省时, 有利于节本增效, 易实用旱地和设施移栽大规 模推广 ; 按此工艺方法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5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 1 提供的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流程图 ; 0026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 2 提供的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 。
14、于此。 0028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 1 提供的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流程图。如图 1 所示, 该流程 包括以下步骤 : 0029 步骤 101、 首先是材料准备环节, 将包括有机土和泥炭等的有机固态物质按标准进 行粉碎和发酵, 形成基质原料, 上述工序在生产现场完成。 0030 步骤 102、 其次是材料检验分析环节, 对基质原料的化学性能进行检验分析, 包括 容重、 田间持水率、 总孔隙度、 通气空隙、 持水空隙、 大小孔隙比、 可溶性含盐、 基质可供水 量、 P 值、 电导率、 总盐、 有机质、 养分和碳氮比 ( / ) 等基础参数, 使基质原料能够达到 移栽作物的营养学标准。 0031。
15、 步骤 103、 根据移栽作物对基质原料进行配方组合和配方筛选, 步骤 102 将基质原 说 明 书 CN 103159556 A 4 3/4 页 5 料达到移栽作物的营养学标准, 原料的配方组合和配方筛选, 是优化组合形成满足移栽作 物生长的基质, 对于不同作物, 基质配方组合不同。 0032 步骤 104、 再次是材料搅拌环节, 对基质原料进行预处理和颗粒稳定化处理。 0033 步骤 105、 对步骤 104 处理后的基质原料加入黏结剂、 膨化剂和预定的需要的水 分, 充分混合后提升传送。 0034 步骤 106、 然后进入材料成型的环节, 将步骤 105 所得的混合物压入营养钵模盘成 型。
16、, 将成型的营养钵体送入干燥装置进行干燥, 直到预定的含水率, 获得基质。 0035 步骤 107、 测试步骤 106 所得的基质的物理性状, 包括容重、 总孔隙度、 电导率和 P 值等, 使基质达到植物学性状。 0036 步骤 108、 基质在成型过程后, 如果黏结剂、 膨化剂和预定的水分中哪一种成分不 够满足自动化移栽的力学性能, 需要再适当添加成份使其满足, 因此需要对基质进行添加 或者表面处理, 使基质满足自动化移栽力学特性, 视基质使用性能的要求, 不满足条件进行 进一步添加或表面处理 ; 满足条件进入下一步骤。 0037 步骤 109、 最后是材料成品环节, 即脱模制成基质成品, 。
17、完成整个基质材料制备工 艺流程, 进入培苗移栽程序。 0038 为了实现上述流程,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系 统,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 2 提供的移栽基质的生产制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该 系统包括测试子系统 201、 混料搅拌子系统 202 和成型干燥子系统 203。 0039 测试子系统对基质原料的化学性能进行检验分析, 使基质原料能够达到移栽作物 的营养学标准, 根据移栽作物对基质原料进行配方组合和配方筛选, 测试基质的物理性状, 使基质达到植物学性状, 对基质进行添加或者表面处理, 使基质满足自动化移栽力学特性。 0040 测试子系统中, 对。
18、基质原料进行化学分析测试, 使其能够满足作物营养标准, 满足 后根据移栽作物配方组合与筛选, 在成型半成品后进行基质物理性状及满足自动化移栽力 学特性测试, 不满足条件进行进一步添加元素及表面处理, 满足条件进入成品育苗移栽。 0041 混料搅拌子系统对基质原料进行预处理和颗粒稳定化处理, 对基质原料加入黏结 剂、 膨化剂和预定的水分, 充分混合。 0042 该混料搅拌子系统进一步包括黏结剂添加装置、 供料箱和供料机, 黏结剂添加装 置用于加入黏结剂、 膨化剂和预定的水分, 供料箱存储加入黏结剂、 膨化剂和预定的水分的 基质原料, 供料机将供料箱存储的加入黏结剂、 膨化剂和预定的水分的基质原料。
19、送入成型 干燥子系统。 0043 混料搅拌子系统中, 将测试好的配方原料进行预混合, 由黏结剂添加装置加入黏 结剂和膨化剂以及所需要的水分, 形成不定型基质存于供料箱, 将上述不定型基质由供料 箱提升传送到供料机。 0044 成型干燥子系统用于将所得的混合物压入营养钵模盘成型, 将成型的营养钵体送 入干燥装置进行干燥, 直到预定的含水率, 获得基质。 0045 该成型干燥子系统进一步包括成型模和干燥装置, 成型模进一步包括营养钵模盘 和模头。 0046 成型干燥子系统中, 由供料机将混合基质传送至成型模中, 由模头压入营养钵模 盘成型, 成型的基质传送至干燥装置并保持一定的含水率, 将成型的基。
20、质测试后进入成品 说 明 书 CN 103159556 A 5 4/4 页 6 育苗移栽。 0047 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基质的营养成分和达到自动化移栽的目的, 适应 于多种作物移栽, 满足育苗基质大规模产业化及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并且使基质制备工艺 方法流程有一定标准依据 ; 工艺简单, 省工省时, 有利于节本增效, 易实用旱地和设施移栽 大规模推广 ; 按此工艺方法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0048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 限制, 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 修饰、 替代、 组合、 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 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159556 A 6 1/2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59556 A 7 2/2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59556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