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式脚座机构.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3184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2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134449.8

申请日:

2005.12.15

公开号:

CN1983455A

公开日:

2007.06.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12B9/08(2006.01)

主分类号:

G12B9/08

申请人:

达裕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柯宝富

地址:

中国台湾桃园县龟山乡复兴一路361号5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刘新宇;于明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可拆式脚座机构,包括有一底座以及一支撑件,该底座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上设有第一卡合部以及第一导引部,而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该第二连接端上设有第二卡合部、第二导引部以及定位空间,第一导引部与第二导引部互相连接,而第一卡合部通过第二卡合部到达定位空间时,底座与支撑件互相定位。采用本发明,可完成支撑座与底座的快速装卸,从而节省时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拆式脚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底座,包括一第一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包括一第一卡合部;
一支撑件,包括一第二连接端,该第二连接端包括一第二卡合部以及一定位空间;
其中,该第一卡合部通过该第二卡合部到达该定位空间时,该底座与该支撑件互相定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脚座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端还包括有一第一导引部,而该支撑件还包括有一第二导引部,其中,该第一导引部与该第二导引部提供该底座与该支撑件互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脚座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卡合部包括两个挠性体,该两个挠性体相对设立,并且,该两个挠性体未与该第一卡合部接触时具有一第一间距,而该两个挠性体与该第一卡合部接触时具有一第三间距,第一间距大于该第三间距。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式脚座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部包括两个凸出部,以相对方式设立,该两个凸出部具有一第二间距,并且该第二间距小于该第一间距。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脚座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引部是一凸柱,该第二导引部是一凹孔,并且该第一导引部可于该第二导引部中滑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脚座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还包括有一破孔,以提供该底座与该支撑件分离时,对该第二卡合部施压力。

说明书

可拆式脚座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脚座机构,特别是指应用于可装卸式的脚座机构。
背景技术
可装卸式的脚座机构常应用在支撑显示器上,显示器厂商将脚座设计为可装卸式,可使显示器在包装贩售时,减小体积。
公知的脚座机构包括支撑件以及底座,通常支撑座与底座的连接方式是透过卡榫或锁固的方式结合,但无论是卡榫或是以锁固的方式,在拆卸上都相当不便,由于显示器在包装贩售前都必须进行组装测试的过程,若是支撑座与底座无法快速装卸,可能会造成时间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缺点,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可拆式脚座机构,其包括有一底座以及一支撑件,该底座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上设有第一卡合部以及第一导引部,而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该第二连接端上设有第二卡合部、第二导引部以及定位空间,第一导引部与第二导引部互相连接,而第一卡合部通过第二卡合部到达定位空间时,底座与支撑件互相定位。
本发明所述的可拆式脚座机构,第二卡合部包括两个挠性体,该等挠性体相对设立,并且,该等挠性体未与该第一卡合部接触时具有一第一间距,而该等挠性体与该第一卡合部接触时具有一第三间距,第一间距大于该第三间距。
本发明所述的可拆式脚座机构,第一卡合部包括二凸出部,以相对方式设立,该等凸出部具有一第二间距,并且该第二间距小于该第一间距。
本发明所述的可拆式脚座机构,第一导引部是一凸柱,该第二导引部是一凹孔,并且该第一导引部可于该第二导引部中滑动。
本发明所述的可拆式脚座机构,底座还包括有一破孔,以提供该底座与该支撑件分离时,对该第二卡合部施压力。
采用本发明,可完成支撑座与底座的快速装卸,从而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可拆式脚座机构的分解图;
图2A~图2C是本发明底座与支撑件的结合动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支撑件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底座俯视图;
图5是图2B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别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A,可拆式脚座机构10包括有底座11以及支撑件12,底座11与支撑件12可相互结合或分离,底座11上设有第一连接端111,该第一连接端111包括第一卡合部112以及第一导引部113,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111是凹槽状态,而第一卡合部112是两个凸出部,并以相对方式设立于第一连接端111中。另外,支撑件12包括第二连接端121,第二连接端121上设有第二卡合部122、定位空间123(如图2A所示)以及第二导引部124,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卡合部122是两个挠性体以相对方式设立于第二连接端121上,并且第二卡合部122皆呈圆弧状态并朝第二连接端121外侧方向弯曲,应注意的是,于图2A时,支撑件12上的第二卡合部122(两个挠性体)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D1(请搭配参阅图3),此时的第二卡合部122是自然未受外力之下的状态。
请参阅图2B,当底座11与支撑件12结合时,底座11上的第一导引部113(于本实施例中是呈凸柱状态)与支撑件12上的第二导引部124(于本实施例中是呈凹孔状态)会互相结合,即第一导引部113可于第二导引部124中滑动。另一方面,底座11上的第一卡合部112会由第二卡合部122的外侧通过,由于第二卡合部122是挠性体,且底座11上的第一卡合部112(两个凸出部)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D2(请搭配参阅图4),并且该第二间距D2小于第二卡合部122的第一间距D1,故,当第一卡合部112通过第二卡合部122的外侧时,第一卡合部112会压迫第二卡合部122,使原本在自然未受外力状态的第一间距D1距离减小而形成第三间距D3(请搭配参阅图5)。
接着,请参阅图2C,第一卡合部112通过第二卡合部122而到达定位空间123时,由于第一卡合部112不再对第二卡合部122施压,故第二卡合部122即恢复到原本自然未受外力状态的第一间距D1,此时,第一卡合部112固定于定位空间123中,并且底座11与支撑件12达成结合定位。
最后,再请参阅图1及图2C,底座11的第一连接端111(凹槽)的内壁上还设有破孔114,若想将底座11及支撑件12拆解时,使用者可通过破孔114对第二卡合部122(两个挠性体)向支撑件12内部施力,使第二卡合部122之间的第一间距D1再次小于第一卡合部112(两个凸出部)之间的第二间距D2后,再将支撑体12抽离底座11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变化,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附图中符号的简单说明如下:
10:可拆式脚座机构
11:底座
111:第一连接端
112:第一卡合部
113:第一导引部
114:破孔
12:支撑件
121:第二连接端
122:第二卡合部
123:定位空间
124:第二导引部
D1:第一间距
D2:第二间距
D3:第三间距

可拆式脚座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可拆式脚座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可拆式脚座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拆式脚座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拆式脚座机构.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可拆式脚座机构,包括有一底座以及一支撑件,该底座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上设有第一卡合部以及第一导引部,而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该第二连接端上设有第二卡合部、第二导引部以及定位空间,第一导引部与第二导引部互相连接,而第一卡合部通过第二卡合部到达定位空间时,底座与支撑件互相定位。采用本发明,可完成支撑座与底座的快速装卸,从而节省时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仪器的零部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