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53175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49462.4

申请日:

2014.07.22

公开号:

CN104110409A

公开日:

2014.10.2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15B 1/08申请公布日:201410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5B 1/08申请日:20140722|||公开

IPC分类号:

F15B1/08

主分类号:

F15B1/08

申请人:

株洲市文佳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龙西新

地址: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董家塅桐子坡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丁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代理人:

陈小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包括隔板以及具有密闭内腔的充气罐,隔板滑设于充气罐的内腔中并将内腔分隔成沿滑动方向布置的气腔室和油腔室,气腔室连接有用于与压力气源相连的进气管以及用于向蓄能器充气的出气管,油腔室连接有用于与压力油源的进油管;进气管上设有使气体仅通入气腔室的第一单向阀,出气管上设有使气体仅通入蓄能器的第二单向阀。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充气方便快速、与系统兼容性高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2)以及具有密闭内腔的充气罐(1),所述隔板(2)滑设于所述充气罐(1)的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成沿滑动方向布置的气腔室(11)和油腔室(12),所述气腔室(11)连接有用于与压力气源(5)相连的进气管(111)以及用于向蓄能器(3)充气的出气管(112),所述油腔室(12)连接有用于与压力油源(7)的进油管(121);所述进气管(111)上设有使气体仅通入气腔室(11)的第一单向阀(401),所述出气管(112)上设有使气体仅通入蓄能器(3)的第二单向阀(40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3)还连接有排气管(31),所述排气管(31)上还设有使气腔室(11)和外部环境择一连通排气管(31)的第一控制阀(404),所述排气管(31)上设有第一通断阀(40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1)的出口端连接到第二单向阀(402)和气腔室(11)之间的出气管(112)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404)为电磁控制阀。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121)上设有使压力油源(7)和油箱择一连通油腔室(12)的第二控制阀(405)。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405)为电磁控制阀。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401)和压力气源(5)之间的进气管(111)上设有第二通断阀(406)。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3)连接有安全溢流阀(407)。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3)连接有压力表(6)。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油源(7)为油泵或液压站,所述压力气源(5)为氮气瓶。

说明书

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能源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调节装置、辅助装置、液体介质。液压由于其传递动力大,易于传递及配置等特点,在工业、民用行业应用广泛。
随着技术的发展,通过液压驱动可以实现多样化的工作状况,需要大流量、高压力的液压驱动设备也越来越多,例如,锻造、冲压、冶金轧钢等领域。因此也出现了可以蓄能的液压站,其是将油泵输出的高压油储存在蓄能罐内,通过蓄能罐可一次供给足够大流量的高压油。蓄能罐的工作原理是在一个封闭的腔体内设置活塞式配合的隔板,隔板将腔体分隔成两个腔室,在其中一个腔室内注入压缩气体,另一个腔室用于储存压力油,工作时,通过压缩气体的作用使压力油供给到系统。
由于蓄能罐不可能完全密封,压缩气体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泄漏,导致气压降低,进而影响蓄能罐的供能,这就需要不定期的给蓄能罐补充气体。现有做法是将氮气瓶直接连接到储气罐的气腔室中,依靠氮气瓶的压力给储气罐进行充气,该种方式只能满足气体压力要求较低的状况;当要求蓄能罐内气体压力较高时,则需要另外采用复杂、昂贵的充气设备以提高充气压力,存在成本高、充气不方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充气方便快速、与系统兼容性高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包括隔板以及具有密闭内腔的充气罐,所述隔板滑设于所述充气罐的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成沿滑动方向布置的气腔室和油腔室,所述气腔室连接有用于与压力气源相连的进气管以及用于向蓄能器充气的出气管,所述油腔室连接有用于与压力油源的进油管;所述进气管上设有使气体仅通入气腔室的第一单向阀,所述出气管上设有使气体仅通入蓄能器的第二单向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蓄能器还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还设有使气腔室和外部环境择一连通排气管的第一控制阀,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第一通断阀。
所述排气管的出口端连接到第二单向阀和气腔室之间的出气管上。
所述第一控制阀为电磁控制阀。
所述进油管上设有使压力油源和油箱择一连通油腔室的第二控制阀。
所述第二控制阀为电磁控制阀。
所述第一单向阀和压力气源之间的进气管上设有第二通断阀。
所述蓄能器连接有安全溢流阀。
所述蓄能器连接有压力表。
所述压力油源为油泵或液压站,所述压力气源为氮气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充气罐内滑动设置的隔板将充气罐的内腔分隔成气腔室和油腔室,使气腔室和油腔室的大小随滑板的滑动此消彼长的变化,工作时,通过第一单向阀向气腔室通入压缩气体(例如氮气),再向油腔室内通入压力油,可将气腔室内的压缩气体进一步增加,并通过第二单向阀通入到蓄能器中,进而实现给蓄能器充气。压力气源可直接采用氮气瓶连接到进气管进行供给,压力油可由液压系统中的油泵直接供给,其对蓄能器最高充气压力可达到油泵最高的供油压力,通过将油泵的高压液能变为高压气能,可以满足蓄能器的高压充气要求,大大超出了普通充气设备可以充气的压力,该充气装置与现有充气设备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充气方便快速、与液压系统兼容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例说明:
1、充气罐;11、气腔室;111、进气管;112、出气管;12、油腔室;121、进油管;2、隔板;3、蓄能器;31、排气管;401、第一单向阀;402、第二单向阀;403、第一通断阀;404、第一控制阀;405、第二控制阀;406、第二通断阀;407、安全溢流阀;5、压力气源;6、压力表;7、压力油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包括隔板2以及充气罐1,充气罐1具有一个密闭内腔,隔板2滑设于充气罐1的内腔中,将充气罐1的内腔分隔成沿滑动方向布置的气腔室11和油腔室12,随着隔板2的滑动,气腔室11和油腔室12相应的增大或减小,气腔室11和油腔室12的大小是此消彼长变化的,两者的容积和不变。气腔室11连接有进气管111以及出气管112,进气管111与压力气源5(氮气瓶)连接,出气管112与充气罐1的气腔室11连通,油腔室12连接有进油管121,进油管121与压力油源7连通,压力油源7可采用油泵或液压站;进气管111上设有使气体仅通入气腔室11的第一单向阀401,出气管112上设有使气体仅通入蓄能器3的第二单向阀402。
上述进油管121上设有第二控制阀405,第二控制阀405为电磁控制阀,其通过通电和断电实现两个工作状态,一个工作状态是将进油管121与压力油源7连通,使油泵的向油腔室12供油,另一个工作状态是将进油管121与油箱连通,使油腔室12内的压力油排放到油箱中。
上述第一单向阀401和压力气源5之间的进气管111上设有第二通断阀406,第二通断阀406可使进气管111连通或断开,进而控制是否给气腔室11供气。
给蓄能器3充气时,将进气管111连接到压力气源5上,控制第二控制阀405使油腔室12与油箱连通,打开第二通断阀406使氮气通过第一单向阀401进入到气腔室11内,氮气驱使隔板2滑动使油腔室12的容积变为最小;控制第二控制阀405使油腔室12与油泵连通,油泵工作将压力油通入油腔室12,由于油泵泵出的压力油的压力大于氮气瓶的压力,也即大于气腔室11内氮气的压力,其将气腔室11内的氮气增压,由于第一单向阀401的作用使气腔室11内的氮气不能返回到氮气瓶,增压的氮气会打开第二单向阀402并通过出气管112对蓄能器3进行充气,直至使气腔室11的容积变为最小,完成一次充气。如果一次充气量不能满足蓄能器3的要求,再控制第二控制阀405使油腔室12与油箱连通,由于第二单向阀402使蓄能器3内的氮气不能返回到气腔室11,氮气瓶通过第一单向阀401再次对气腔室11供给氮气,按照上述工作过程可对蓄能器3进行多次充气,直至满足要求。
本发明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压力气源5可直接采用氮气瓶连接到进气管111进行供给,压力油可由液压系统中的油泵直接供给,对蓄能器3最高充气压力可达到油泵最高的供油压力,通过将油泵的高压液能变为高压气能,可以满足蓄能器3的高压充气要求,大大超出了普通充气设备可以充气的压力,与现有充气设备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充气方便快速、与液压系统兼容性高等优点。
本实施例中,蓄能器3和气腔室11之间还连接有排气管31,排气管31上设有第一通断阀403,同时在第一通断阀403和气腔室11之间的排气管31上还设有第一控制阀404,第一控制阀404为电磁控制阀,其有两个工作状态,一个工作状态是使排气管31与气腔室11连通,将蓄能器3内的高压氮气排放到气腔室11内,另一个工作状态是使排气管31与外部环境连通,使蓄能器3内的高压氮气排放到外部环境中。
通过设置排气管31,且在排气管31上设有第一通断阀403,当需要给蓄能器3减压时,可关闭第二通断阀406,控制第二控制阀405使油腔室12与油箱连通,再打开第一通断阀403,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404使排气管31与气腔室11连通,将蓄能器3内的高压氮气排放到气腔室11内进行储存,可避免氮气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充气罐1同时具备充气和储气的功能,整个液压系统的结构更加简单,成本也更低。也可以控制第一控制阀404使排气管31与外部环境连通,将氮气排放到外部环境中。
上述排气管31的出口端连接到第二单向阀402和气腔室11之间的出气管112上,从而避免另外在充气罐1上开设进气口。具体是,第一控制阀404采用两位四通电磁控制阀,第二单向阀402和气腔室11之间的出气管112分为两段,一段连接第二单向阀402,另一段连接气腔室11,上述两段进气管111连接在第一控制阀404在常开状态下的两个连通的油口上,而第一控制阀404另外两个连通的油口中的一个油口与排气管31连接,另一油口与外部环境相通。在正常情况下,第二单向阀402是与气腔室11连通的,排气管31则与外部环境相通,当第一控制阀404得电后,使第二单向阀402与外部环境相通,而排气管31则与气腔室11连通,从而可将蓄能器3内的高压氮气排放到气腔室11内。
本实施例中,蓄能器3还连接有安全溢流阀407,当蓄能器3内的氮气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安全溢流阀407开启将氮气排放到外部环境中,避免蓄能器3内氮气压力超压,保证工作安全可靠。蓄能器3还连接有压力表6,便于观察蓄能器3内的氮气压力,该压力表6设置在第一单向阀401与蓄能器3之间的出气管112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040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2CN104110409A21申请号201410349462422申请日20140722F15B1/0820060171申请人株洲市文佳实业有限公司地址412000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董家塅桐子坡72发明人龙西新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丁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1代理人陈小莲54发明名称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包括隔板以及具有密闭内腔的充气罐,隔板滑设于充气罐的内腔中并将内腔分隔成沿滑动方向布置的气腔室和油腔室,气腔室连接有用于与压力气源相连的进气管以及用于向蓄能器充气的出气管。

2、,油腔室连接有用于与压力油源的进油管;进气管上设有使气体仅通入气腔室的第一单向阀,出气管上设有使气体仅通入蓄能器的第二单向阀。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充气方便快速、与系统兼容性高等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0409ACN104110409A1/1页21一种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2)以及具有密闭内腔的充气罐(1),所述隔板(2)滑设于所述充气罐(1)的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成沿滑动方向布置的气腔室(11)和油腔室(12),所述气腔室(。

3、11)连接有用于与压力气源(5)相连的进气管(111)以及用于向蓄能器(3)充气的出气管(112),所述油腔室(12)连接有用于与压力油源(7)的进油管(121);所述进气管(111)上设有使气体仅通入气腔室(11)的第一单向阀(401),所述出气管(112)上设有使气体仅通入蓄能器(3)的第二单向阀(4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3)还连接有排气管(31),所述排气管(31)上还设有使气腔室(11)和外部环境择一连通排气管(31)的第一控制阀(404),所述排气管(31)上设有第一通断阀(4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

4、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1)的出口端连接到第二单向阀(402)和气腔室(11)之间的出气管(112)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404)为电磁控制阀。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121)上设有使压力油源(7)和油箱择一连通油腔室(12)的第二控制阀(40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405)为电磁控制阀。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401)和压力气源(5)之间的进气管(111)上设。

5、有第二通断阀(406)。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3)连接有安全溢流阀(407)。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3)连接有压力表(6)。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油源(7)为油泵或液压站,所述压力气源(5)为氮气瓶。权利要求书CN104110409A1/3页3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背景技术0002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一。

6、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能源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调节装置、辅助装置、液体介质。液压由于其传递动力大,易于传递及配置等特点,在工业、民用行业应用广泛。0003随着技术的发展,通过液压驱动可以实现多样化的工作状况,需要大流量、高压力的液压驱动设备也越来越多,例如,锻造、冲压、冶金轧钢等领域。因此也出现了可以蓄能的液压站,其是将油泵输出的高压油储存在蓄能罐内,通过蓄能罐可一次供给足够大流量的高压油。蓄能罐的工作原理是在一个封闭的腔体内设置活塞式配合的隔板,隔板将腔体分隔成两个腔室,在其中一个腔室内注入压缩气体,另一个腔室用于储存压力油,工作时,通过压缩气体的作用使压力油供给到系统。0004。

7、由于蓄能罐不可能完全密封,压缩气体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泄漏,导致气压降低,进而影响蓄能罐的供能,这就需要不定期的给蓄能罐补充气体。现有做法是将氮气瓶直接连接到储气罐的气腔室中,依靠氮气瓶的压力给储气罐进行充气,该种方式只能满足气体压力要求较低的状况;当要求蓄能罐内气体压力较高时,则需要另外采用复杂、昂贵的充气设备以提高充气压力,存在成本高、充气不方便等问题。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充气方便快速、与系统兼容性高的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包括隔板以及具。

8、有密闭内腔的充气罐,所述隔板滑设于所述充气罐的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成沿滑动方向布置的气腔室和油腔室,所述气腔室连接有用于与压力气源相连的进气管以及用于向蓄能器充气的出气管,所述油腔室连接有用于与压力油源的进油管;所述进气管上设有使气体仅通入气腔室的第一单向阀,所述出气管上设有使气体仅通入蓄能器的第二单向阀。000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蓄能器还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还设有使气腔室和外部环境择一连通排气管的第一控制阀,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第一通断阀。0008所述排气管的出口端连接到第二单向阀和气腔室之间的出气管上。0009所述第一控制阀为电磁控制阀。0010所述进油管上设有使压力油源和油箱。

9、择一连通油腔室的第二控制阀。0011所述第二控制阀为电磁控制阀。0012所述第一单向阀和压力气源之间的进气管上设有第二通断阀。说明书CN104110409A2/3页40013所述蓄能器连接有安全溢流阀。0014所述蓄能器连接有压力表。0015所述压力油源为油泵或液压站,所述压力气源为氮气瓶。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充气罐内滑动设置的隔板将充气罐的内腔分隔成气腔室和油腔室,使气腔室和油腔室的大小随滑板的滑动此消彼长的变化,工作时,通过第一单向阀向气腔室通入压缩气体(例如氮气),再向油腔室内通入压力油,可将气腔室内的压缩气体进一步增加,并通过第二单向。

10、阀通入到蓄能器中,进而实现给蓄能器充气。压力气源可直接采用氮气瓶连接到进气管进行供给,压力油可由液压系统中的油泵直接供给,其对蓄能器最高充气压力可达到油泵最高的供油压力,通过将油泵的高压液能变为高压气能,可以满足蓄能器的高压充气要求,大大超出了普通充气设备可以充气的压力,该充气装置与现有充气设备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充气方便快速、与液压系统兼容性高等优点。附图说明0017图1为本发明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的结构原理图。0018图例说明1、充气罐;11、气腔室;111、进气管;112、出气管;12、油腔室;121、进油管;2、隔板;3、蓄能器;31、排气管;401、第一单向阀;402、。

11、第二单向阀;403、第一通断阀;404、第一控制阀;405、第二控制阀;406、第二通断阀;407、安全溢流阀;5、压力气源;6、压力表;7、压力油源。具体实施方式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20如图1所示,本发明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包括隔板2以及充气罐1,充气罐1具有一个密闭内腔,隔板2滑设于充气罐1的内腔中,将充气罐1的内腔分隔成沿滑动方向布置的气腔室11和油腔室12,随着隔板2的滑动,气腔室11和油腔室12相应的增大或减小,气腔室11和油腔室12的大小是此消彼长变化的,两者的容积和不变。气腔室11连接有进气管111以及出气管112,进气管111与压。

12、力气源5(氮气瓶)连接,出气管112与充气罐1的气腔室11连通,油腔室12连接有进油管121,进油管121与压力油源7连通,压力油源7可采用油泵或液压站;进气管111上设有使气体仅通入气腔室11的第一单向阀401,出气管112上设有使气体仅通入蓄能器3的第二单向阀402。0021上述进油管121上设有第二控制阀405,第二控制阀405为电磁控制阀,其通过通电和断电实现两个工作状态,一个工作状态是将进油管121与压力油源7连通,使油泵的向油腔室12供油,另一个工作状态是将进油管121与油箱连通,使油腔室12内的压力油排放到油箱中。0022上述第一单向阀401和压力气源5之间的进气管111上设有第。

13、二通断阀406,第二通断阀406可使进气管111连通或断开,进而控制是否给气腔室11供气。0023给蓄能器3充气时,将进气管111连接到压力气源5上,控制第二控制阀405使油腔室12与油箱连通,打开第二通断阀406使氮气通过第一单向阀401进入到气腔室11内,说明书CN104110409A3/3页5氮气驱使隔板2滑动使油腔室12的容积变为最小;控制第二控制阀405使油腔室12与油泵连通,油泵工作将压力油通入油腔室12,由于油泵泵出的压力油的压力大于氮气瓶的压力,也即大于气腔室11内氮气的压力,其将气腔室11内的氮气增压,由于第一单向阀401的作用使气腔室11内的氮气不能返回到氮气瓶,增压的氮气。

14、会打开第二单向阀402并通过出气管112对蓄能器3进行充气,直至使气腔室11的容积变为最小,完成一次充气。如果一次充气量不能满足蓄能器3的要求,再控制第二控制阀405使油腔室12与油箱连通,由于第二单向阀402使蓄能器3内的氮气不能返回到气腔室11,氮气瓶通过第一单向阀401再次对气腔室11供给氮气,按照上述工作过程可对蓄能器3进行多次充气,直至满足要求。0024本发明用于液压蓄能器的充气装置,其压力气源5可直接采用氮气瓶连接到进气管111进行供给,压力油可由液压系统中的油泵直接供给,对蓄能器3最高充气压力可达到油泵最高的供油压力,通过将油泵的高压液能变为高压气能,可以满足蓄能器3的高压充气要。

15、求,大大超出了普通充气设备可以充气的压力,与现有充气设备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充气方便快速、与液压系统兼容性高等优点。0025本实施例中,蓄能器3和气腔室11之间还连接有排气管31,排气管31上设有第一通断阀403,同时在第一通断阀403和气腔室11之间的排气管31上还设有第一控制阀404,第一控制阀404为电磁控制阀,其有两个工作状态,一个工作状态是使排气管31与气腔室11连通,将蓄能器3内的高压氮气排放到气腔室11内,另一个工作状态是使排气管31与外部环境连通,使蓄能器3内的高压氮气排放到外部环境中。0026通过设置排气管31,且在排气管31上设有第一通断阀403,当需要给蓄能器3。

16、减压时,可关闭第二通断阀406,控制第二控制阀405使油腔室12与油箱连通,再打开第一通断阀403,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404使排气管31与气腔室11连通,将蓄能器3内的高压氮气排放到气腔室11内进行储存,可避免氮气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充气罐1同时具备充气和储气的功能,整个液压系统的结构更加简单,成本也更低。也可以控制第一控制阀404使排气管31与外部环境连通,将氮气排放到外部环境中。0027上述排气管31的出口端连接到第二单向阀402和气腔室11之间的出气管112上,从而避免另外在充气罐1上开设进气口。具体是,第一控制阀404采用两位四通电磁控制阀,第二单向阀402和气腔室11之间的出气管1。

17、12分为两段,一段连接第二单向阀402,另一段连接气腔室11,上述两段进气管111连接在第一控制阀404在常开状态下的两个连通的油口上,而第一控制阀404另外两个连通的油口中的一个油口与排气管31连接,另一油口与外部环境相通。在正常情况下,第二单向阀402是与气腔室11连通的,排气管31则与外部环境相通,当第一控制阀404得电后,使第二单向阀402与外部环境相通,而排气管31则与气腔室11连通,从而可将蓄能器3内的高压氮气排放到气腔室11内。0028本实施例中,蓄能器3还连接有安全溢流阀407,当蓄能器3内的氮气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安全溢流阀407开启将氮气排放到外部环境中,避免蓄能器3内氮气压力超压,保证工作安全可靠。蓄能器3还连接有压力表6,便于观察蓄能器3内的氮气压力,该压力表6设置在第一单向阀401与蓄能器3之间的出气管112上。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10409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1040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