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5281982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0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92037.6

申请日:

2016.11.11

公开号:

CN106389889A

公开日:

2017.02.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88申请日:2016111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88; A61P25/00; A61P1/08; A61K35/62(2006.01)N; A61K35/618(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88

申请人:

东莞市百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烜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东城中路南月德楼A座201室(集群注册)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天麻120‑180份、地龙120‑180份、白术120‑180份、槐花170‑230份、大蓟170‑230份、决明子170‑230份、杜仲170‑230份、制首乌170‑230份、夏枯草170‑230份、钩藤200‑400份、丹参200‑400份、泽泻200‑400份、桑寄生300‑500份、葛根300‑500份、石决明200‑400份、炙甘草40‑80份、桂枝70‑130份、白芍70‑130份、法半夏120‑180份、云茯苓120‑180份、甜菊糖0.001‑0.002份、苯甲酸钠0.001‑0.003份。本发明具有平肝、定眩、降压的功效,药效显著,可以长期服用,患者易于接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天麻120-180份、
地龙120-180份、白术120-180份、槐花170-230份、大蓟170-230份、决明子170-230份、杜仲
170-230份、制首乌170-230份、夏枯草170-230份、钩藤200-400份、丹参200-400份、泽泻
200-400份、桑寄生300-500份、葛根300-500份、石决明200-400份、炙甘草40-80份、桂枝70-
130份、白芍70-130份、法半夏120-180份、云茯苓120-180份、甜菊糖0.001-0.002份、苯甲酸
钠0.001-0.0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
骤为:
(1)取原料天麻、地龙、白术、槐花、大蓟、决明子、杜仲、制首乌、夏枯草用粉碎机粉碎,
粉碎细度60-80目,得原料粉,备用;
(2)取原料钩藤、丹参、泽泻、桑寄生、葛根、石决明、炙甘草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80-
100目,得原料粉,备用;
(3)取原料桂枝、白芍、法半夏、云茯苓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50-70目,得原料粉,备
用;
(4)将步骤(1)所得原料粉和步骤(2)所得原料粉和(3)所得原料粉加入原料总重量的
8-12倍的水,浸泡0.5-2小时,加热蒸馏2-6小时,收集挥发油,得蒸馏液,药渣加入原料总重
量的4-8倍的水煎煮1-2次,时间为0.4-0.8小时,合并煎煮液和挥发油和蒸馏液,过滤得滤
液,滤液浓缩至85-95℃测相对密度为1.00-1.05的清膏,冷却后加入85-95%乙醇适量,搅
匀,0至6℃冷藏20-30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浓缩至50-60℃相对密
度为1.15-1.25的浸膏,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浸膏放入配液罐内,加入浸膏重量3-6倍量的纯化水加热至沸腾,
搅拌15-25分钟,微沸腾保温10-15分钟,形成药液,放置,冷却至室温,备用;
(6)取甜菊糖、苯甲酸钠分别粉碎成500-600目,备用;
(7)将步骤(5)中所得药液加入粉碎后的甜菊糖、苯甲酸钠溶解搅拌,使药液混合均匀,
搅拌15-25分钟后用离心机进行过滤,在60-65℃,20-30MPa条件下进行两次均质,再调节pH
为6.5-7.0,得到配液,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配液用洁净的玻璃瓶分装,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即得治疗头晕
的中药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
骤为:
(1)取原料天麻、地龙、白术、槐花、大蓟、决明子、杜仲、制首乌、夏枯草用粉碎机粉碎,
粉碎细度60目,得原料粉,备用;
(2)取原料钩藤、丹参、泽泻、桑寄生、葛根、石决明、炙甘草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80
目,得原料粉,备用;
(3)取原料桂枝、白芍、法半夏、云茯苓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50目,得原料粉,备用;
(4)将步骤(1)所得原料粉和步骤(2)所得原料粉和(3)所得原料粉加入原料总重量的
12倍的水,浸泡0.5小时,加热蒸馏4小时,收集挥发油,得蒸馏液,药渣加入原料总重量的8
倍的水煎煮2次,时间为0.6小时,合并煎煮液和挥发油和蒸馏液,过滤得滤液,滤液浓缩至
85℃测相对密度为1.00的清膏,冷却后加入85%乙醇适量,搅匀,5℃冷藏20小时,过滤,滤液
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浸膏放入配液罐内,加入浸膏重量6倍量的纯化水加热至沸腾,搅
拌15分钟,微沸腾保温10分钟,形成药液,放置,冷却至室温,备用;
(6)取甜菊糖、苯甲酸钠分别粉碎成600目,备用;
(7)将步骤(5)中所得药液加入粉碎后的甜菊糖、苯甲酸钠溶解搅拌,使药液混合均匀,
搅拌15分钟后用离心机进行过滤,在60℃,20MPa条件下进行两次均质,再调节pH为7.0,得
到配液,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配液用洁净的玻璃瓶分装,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即得治疗头晕
的中药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制成:天麻150份、地龙150份、白术150份、槐花200份、大蓟200份、决明子200份、杜仲200份、
制首乌200份、夏枯草200份、钩藤300份、丹参300份、泽泻300份、桑寄生400份、葛根400份、
石决明300份、炙甘草60份、桂枝100份、白芍100份、法半夏150份、云茯苓150份、甜菊糖
0.0015份、苯甲酸钠0.00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制成:天麻180份、地龙180份、白术180份、槐花230份、大蓟230份、决明子230份、杜仲230份、
制首乌230份、夏枯草230份、钩藤400份、丹参400份、泽泻400份、桑寄生500份、葛根500份、
石决明400份、炙甘草80份、桂枝130份、白芍130份、法半夏180份、云茯苓180份、甜菊糖
0.002份、苯甲酸钠0.003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制成:天麻120份、地龙120份、白术120份、槐花170份、大蓟170份、决明子170份、杜仲170份、
制首乌170份、夏枯草170份、钩藤200份、丹参200份、泽泻200份、桑寄生300份、葛根300份、
石决明200份、炙甘草40份、桂枝70份、白芍70份、法半夏120份、云茯苓120份、甜菊糖0.001
份、苯甲酸钠0.001份。

说明书

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为头昏、头胀、头
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的感觉,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于发热性疾病、高血压
病、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综合症、神经症等,此外,还见于贫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
压、药物中毒、尿毒症、哮喘等,抑郁症早期也常有头晕,头晕可单独出现,但常与头痛并发,
头晕伴有平衡觉障碍或空间觉定向障碍时,患者感到外周环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
临床表现是头晕与目眩,轻者仅眼花,头重脚轻,或摇晃浮沉感,闭目即止;重则如坐车船,
视物旋转,甚则欲仆,或兼目涩耳鸣,少寐健忘,腰膝酸软;或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汗出肢冷
等;发作间歇期长短不一,可为数月发作一次,亦有一月数次,常可有情志不舒的诱因,但也
可突然起病,并可逐渐加重;目前中医药治疗头晕研究报道日益增多,利用现代科技设备和
方法,探讨头晕病因病机,筛选验证有效药物,研制针对性强、疗效肯定、剂型简便的中药制
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
料制成:天麻120-180份、地龙120-180份、白术120-180份、槐花170-230份、大蓟170-230份、
决明子170-230份、杜仲170-230份、制首乌170-230份、夏枯草170-230份、钩藤200-400份、
丹参200-400份、泽泻200-400份、桑寄生300-500份、葛根300-500份、石决明200-400份、炙
甘草40-80份、桂枝70-130份、白芍70-130份、法半夏120-180份、云茯苓120-180份、甜菊糖
0.001-0.002份、苯甲酸钠0.001-0.003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为:

(1)取原料天麻、地龙、白术、槐花、大蓟、决明子、杜仲、制首乌、夏枯草用粉碎机粉碎,
粉碎细度60-80目,得原料粉,备用;

(2)取原料钩藤、丹参、泽泻、桑寄生、葛根、石决明、炙甘草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80-
100目,得原料粉,备用;

(3)取原料桂枝、白芍、法半夏、云茯苓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50-70目,得原料粉,备
用;

(4)将步骤(1)所得原料粉和步骤(2)所得原料粉和(3)所得原料粉加入原料总重量的
8-12倍的水,浸泡0.5-2小时,加热蒸馏2-6小时,收集挥发油,得蒸馏液,药渣加入原料总重
量的4-8倍的水煎煮1-2次,时间为0.4-0.8小时,合并煎煮液和挥发油和蒸馏液,过滤得滤
液,滤液浓缩至85-95℃测相对密度为1.00-1.05的清膏,冷却后加入85-95%乙醇适量,搅
匀,0至6℃冷藏20-30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浓缩至50-60℃相对密
度为1.15-1.25的浸膏,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浸膏放入配液罐内,加入浸膏重量3-6倍量的纯化水加热至沸腾,
搅拌15-25分钟,微沸腾保温10-15分钟,形成药液,放置,冷却至室温,备用;

(6)取甜菊糖、苯甲酸钠分别粉碎成500-600目,备用;

(7)将步骤(5)中所得药液加入粉碎后的甜菊糖、苯甲酸钠溶解搅拌,使药液混合均匀,
搅拌15-25分钟后用离心机进行过滤,在60-65℃,20-30MPa条件下进行两次均质,再调节pH
为6.5-7.0,得到配液,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配液用洁净的玻璃瓶分装,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即得治疗头晕
的中药制剂。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天麻
150份、地龙150份、白术150份、槐花200份、大蓟200份、决明子200份、杜仲200份、制首乌200
份、夏枯草200份、钩藤300份、丹参300份、泽泻300份、桑寄生400份、葛根400份、石决明300
份、炙甘草60份、桂枝100份、白芍100份、法半夏150份、云茯苓150份、甜菊糖0.0015份、苯甲
酸钠0.002份;

其制备步骤为:

(1)取原料天麻、地龙、白术、槐花、大蓟、决明子、杜仲、制首乌、夏枯草用粉碎机粉碎,
粉碎细度60目,得原料粉,备用;

(2)取原料钩藤、丹参、泽泻、桑寄生、葛根、石决明、炙甘草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80
目,得原料粉,备用;

(3)取原料桂枝、白芍、法半夏、云茯苓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50目,得原料粉,备用;

(4)将步骤(1)所得原料粉和步骤(2)所得原料粉和(3)所得原料粉加入原料总重量的
12倍的水,浸泡0.5小时,加热蒸馏4小时,收集挥发油,得蒸馏液,药渣加入原料总重量的8
倍的水煎煮2次,时间为0.6小时,合并煎煮液和挥发油和蒸馏液,过滤得滤液,滤液浓缩至
85℃测相对密度为1.00的清膏,冷却后加入85%乙醇适量,搅匀,5℃冷藏20小时,过滤,滤液
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浸膏放入配液罐内,加入浸膏重量6倍量的纯化水加热至沸腾,搅
拌15分钟,微沸腾保温10分钟,形成药液,放置,冷却至室温,备用;

(6)取甜菊糖、苯甲酸钠分别粉碎成600目,备用;

(7)将步骤(5)中所得药液加入粉碎后的甜菊糖、苯甲酸钠溶解搅拌,使药液混合均匀,
搅拌15分钟后用离心机进行过滤,在60℃,20MPa条件下进行两次均质,再调节pH为7.0,得
到配液,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配液用洁净的玻璃瓶分装,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即得治疗头晕
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用中药原料药的药理如下:

天麻: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
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地龙:性味归经:咸,寒,归肝、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

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
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
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槐花: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
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大蓟:性味归经:甘,苦,凉,归心、肝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
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决明子: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杜仲: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虚腰
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制首乌:性味:苦、甘、涩,温,归肝、心、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
筋骨;用于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
高血脂。

夏枯草: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肝、胆经;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
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
高血压。

钩藤:性味归经:甘,凉,归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
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

丹参: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徵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
心绞痛。

泽泻: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
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桑寄生:性味归经:苦、甘,平,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
治: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葛根:性味归经:甘、辛,凉,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
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石决明:性味归经:咸,寒,归肝经;功能主治: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
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炙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脾、肺、胃经;功效:补益;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
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
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桂枝: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
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白芍: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
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法半夏: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功能主治:用于咽喉干
燥,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云茯苓: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有平肝、定眩、降压的功效,药效显著,可以长期服用,患者
易于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天麻180份、地龙180份、白术180
份、槐花230份、大蓟230份、决明子230份、杜仲230份、制首乌230份、夏枯草230份、钩藤400
份、丹参400份、泽泻400份、桑寄生500份、葛根500份、石决明400份、炙甘草80份、桂枝130
份、白芍130份、法半夏180份、云茯苓180份、甜菊糖0.002份、苯甲酸钠0.003份;

其制备步骤为:

(1)取原料天麻、地龙、白术、槐花、大蓟、决明子、杜仲、制首乌、夏枯草用粉碎机粉碎,
粉碎细度60-80目,得原料粉,备用;

(2)取原料钩藤、丹参、泽泻、桑寄生、葛根、石决明、炙甘草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80-
100目,得原料粉,备用;

(3)取原料桂枝、白芍、法半夏、云茯苓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50-70目,得原料粉,备
用;

(4)将步骤(1)所得原料粉和步骤(2)所得原料粉和(3)所得原料粉加入原料总重量的
8-12倍的水,浸泡0.5-2小时,加热蒸馏2-6小时,收集挥发油,得蒸馏液,药渣加入原料总重
量的4-8倍的水煎煮1-2次,时间为0.4-0.8小时,合并煎煮液和挥发油和蒸馏液,过滤得滤
液,滤液浓缩至85-95℃测相对密度为1.00-1.05的清膏,冷却后加入85-95%乙醇适量,搅
匀,0至6℃冷藏20-30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浓缩至50-60℃相对密
度为1.15-1.25的浸膏,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浸膏放入配液罐内,加入浸膏重量3-6倍量的纯化水加热至沸腾,
搅拌15-25分钟,微沸腾保温10-15分钟,形成药液,放置,冷却至室温,备用;

(6)取甜菊糖、苯甲酸钠分别粉碎成500-600目,备用;

(7)将步骤(5)中所得药液加入粉碎后的甜菊糖、苯甲酸钠溶解搅拌,使药液混合均匀,
搅拌15-25分钟后用离心机进行过滤,在60-65℃,20-30MPa条件下进行两次均质,再调节pH
为6.5-7.0,得到配液,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配液用洁净的玻璃瓶分装,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即得治疗头晕
的中药制剂。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15ml。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天麻150份、地龙150份、白术150
份、槐花200份、大蓟200份、决明子200份、杜仲200份、制首乌200份、夏枯草200份、钩藤300
份、丹参300份、泽泻300份、桑寄生400份、葛根400份、石决明300份、炙甘草60份、桂枝100
份、白芍100份、法半夏150份、云茯苓150份、甜菊糖0.0015份、苯甲酸钠0.002份;

其制备步骤为:

(1)取原料天麻、地龙、白术、槐花、大蓟、决明子、杜仲、制首乌、夏枯草用粉碎机粉碎,
粉碎细度60-80目,得原料粉,备用;

(2)取原料钩藤、丹参、泽泻、桑寄生、葛根、石决明、炙甘草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80-
100目,得原料粉,备用;

(3)取原料桂枝、白芍、法半夏、云茯苓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50-70目,得原料粉,备
用;

(4)将步骤(1)所得原料粉和步骤(2)所得原料粉和(3)所得原料粉加入原料总重量的
8-12倍的水,浸泡0.5-2小时,加热蒸馏2-6小时,收集挥发油,得蒸馏液,药渣加入原料总重
量的4-8倍的水煎煮1-2次,时间为0.4-0.8小时,合并煎煮液和挥发油和蒸馏液,过滤得滤
液,滤液浓缩至85-95℃测相对密度为1.00-1.05的清膏,冷却后加入85-95%乙醇适量,搅
匀,0至6℃冷藏20-30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浓缩至50-60℃相对密
度为1.15-1.25的浸膏,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浸膏放入配液罐内,加入浸膏重量3-6倍量的纯化水加热至沸腾,
搅拌15-25分钟,微沸腾保温10-15分钟,形成药液,放置,冷却至室温,备用;

(6)取甜菊糖、苯甲酸钠分别粉碎成500-600目,备用;

(7)将步骤(5)中所得药液加入粉碎后的甜菊糖、苯甲酸钠溶解搅拌,使药液混合均匀,
搅拌15-25分钟后用离心机进行过滤,在60-65℃,20-30MPa条件下进行两次均质,再调节pH
为6.5-7.0,得到配液,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配液用洁净的玻璃瓶分装,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即得治疗头晕
的中药制剂。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15ml。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天麻120份、地龙120份、白术120
份、槐花170份、大蓟170份、决明子170份、杜仲170份、制首乌170份、夏枯草170份、钩藤200
份、丹参200份、泽泻200份、桑寄生300份、葛根300份、石决明200份、炙甘草40份、桂枝70份、
白芍70份、法半夏120份、云茯苓120份、甜菊糖0.001份、苯甲酸钠0.001份;

其制备步骤为:

(1)取原料天麻、地龙、白术、槐花、大蓟、决明子、杜仲、制首乌、夏枯草用粉碎机粉碎,
粉碎细度60-80目,得原料粉,备用;

(2)取原料钩藤、丹参、泽泻、桑寄生、葛根、石决明、炙甘草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80-
100目,得原料粉,备用;

(3)取原料桂枝、白芍、法半夏、云茯苓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50-70目,得原料粉,备
用;

(4)将步骤(1)所得原料粉和步骤(2)所得原料粉和(3)所得原料粉加入原料总重量的
8-12倍的水,浸泡0.5-2小时,加热蒸馏2-6小时,收集挥发油,得蒸馏液,药渣加入原料总重
量的4-8倍的水煎煮1-2次,时间为0.4-0.8小时,合并煎煮液和挥发油和蒸馏液,过滤得滤
液,滤液浓缩至85-95℃测相对密度为1.00-1.05的清膏,冷却后加入85-95%乙醇适量,搅
匀,0至6℃冷藏20-30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浓缩至50-60℃相对密
度为1.15-1.25的浸膏,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浸膏放入配液罐内,加入浸膏重量3-6倍量的纯化水加热至沸腾,
搅拌15-25分钟,微沸腾保温10-15分钟,形成药液,放置,冷却至室温,备用;

(6)取甜菊糖、苯甲酸钠分别粉碎成500-600目,备用;

(7)将步骤(5)中所得药液加入粉碎后的甜菊糖、苯甲酸钠溶解搅拌,使药液混合均匀,
搅拌15-25分钟后用离心机进行过滤,在60-65℃,20-30MPa条件下进行两次均质,再调节pH
为6.5-7.0,得到配液,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配液用洁净的玻璃瓶分装,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即得治疗头晕
的中药制剂。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15ml。

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观察头晕患者45例,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临床观察头晕患者45例,其中男16例,女29例,最短病程半年,最长6年,年龄30-65岁,
平均年龄47.5岁。

2、诊断标准

①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②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③多慢性起病,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也可见急性起病者;

④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测血压、作心电图、颈椎X线摄片、头部CT、MRI等项检查,有
助于明确诊断;

⑤应注意排除颅内肿瘤、血液病等。

3、治疗方法

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口服本发明中药制剂,每日2次,每次15ml,7天为一个疗程。

4、疗效评定

治愈:头晕症状消失;

好转:临床头晕症状减轻;

无效:临床头晕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5、治疗结果

临床治疗头晕患者45例中,治愈30例占66.7%,好转15例占33.3%,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
100%。

6、典型病例

病例1:女,60岁,患者头晕间作5年,经常出现发作性头晕,头重如蒙,胸闷,恶心呕吐,
无耳鸣,口服本发明中药制剂一个疗程,病人症状明显减轻,又口服中药制剂两个疗程,症
状明显好转,又口服本发明中药制剂四个疗程,临床治愈。

病例2:男,65岁,头晕时作,四肢倦怠,两年来长感头晕,神疲乏力,心慌气短,四肢
倦怠,多梦夜寐不安,口服本发明中药制剂两个疗程,病人症状明显减轻,又口服中药制剂
两个疗程,症状明显好转,又口服本发明中药制剂一个疗程,临床治愈。

病例3:女,43岁,半年前开始头晕,无力,四肢倦怠,来诊,既往有高血压史,口服本
发明中药制剂两个疗程,症状明显好转,又口服本发明中药制剂两个疗程,临床治愈。

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
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

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天麻120180份、地龙120180份、白术120180份、槐花170230份、大蓟170230份、决明子170230份、杜仲170230份、制首乌170230份、夏枯草170230份、钩藤200400份、丹参200400份、泽泻200400份、桑寄生300500份、葛根300500份、石决明200400份、炙甘草4080份、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