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热三元橡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导热三元橡胶.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4478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7 CN 103044784 A *CN103044784A* (21)申请号 201210573974.X (22)申请日 2012.12.26 C08L 23/16(2006.01) C08K 13/02(2006.01) C08K 3/22(2006.01) C08K 3/34(2006.01) C08K 3/38(2006.01) C08K 3/28(2006.01) C08K 3/30(2006.01) C08J 3/24(2006.01) (71)申请人 青岛华仁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 26。
2、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国香港 中路 32 号 (五矿大厦) 11 层 1101-A (72)发明人 杨高林 孙向红 江志鑫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4) 发明名称 一种高导热三元橡胶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三元橡胶, 其防老 剂为下述试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 N- 苯基 - 苯 胺 ; N-苯基-萘胺 ; N-苯基-N-环己基对苯二 胺 ; N- 苯基 -N- 异丙基 - 对苯二胺 ; N-N- 二苯 基 - 对苯二胺。其促进剂为下述试剂中的一种或 多种 : 促进剂 T ; N,N- 四甲基二硫。
3、双硫羰胺 ; 二硫 化四甲基秋兰姆 ; 福美双 ; 硫化促进剂 TMTD ; 四甲 基二硫代秋兰姆。本发明用混合填料使复合材料 的热导率大幅提高。本发明利用有一定长径比的 颗粒、 晶须形成连续的导热网链 ; 选用不同的粒 径的填料组合, 达到较高填充致密度 : 利用偶联 剂改善填料与基体的界面, 以减少界面处的热阻。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2 页 1/2 页 2 1. 一种高导热三元橡胶, 其特征在于, 其原料包括以下组份中的一种或多种 : 三元乙 丙橡胶, 防老剂。
4、, 炭黑, 硫磺, 促进剂, 增塑剂, 石蜡油, 无机活性剂, 分散剂。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高导热三元橡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含量配比按重量份为 : 三元乙丙橡胶 180-220 份, 防老剂 2-3 份, 炭黑 50-90 份, 硫磺 1-3 份, 促进剂 1-3 份, 增塑剂 6-10 份, 石蜡油 40-80 份, 无机活性剂 8-16 份, 分散剂 1-4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高导热三元橡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老剂为下述试剂中的一 种或多种 : 6-乙氧基-2, 2, 4-三甲基-1, 2-二氢化喹啉 ; 2, 2, 4-三甲基1, 2-二氢化喹聚合 。
5、体 ; N- 苯基 - 苯胺 ; N- 苯基 - 萘胺 ; N- 苯基 -N- 环己基对苯二胺 ; N- 苯基 -N- 异 丙基 - 对苯二胺 ; N-N- 二苯基 - 对苯二胺。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高导热三元橡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促进剂为下述试剂中的一 种或多种 : 促进剂 T ; N,N- 四甲基二硫双硫羰胺 ; 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 ; 福美双 ; 硫化促进 剂 TMTD ; 四甲基二硫代秋兰姆 ; 促进剂 TMTD ; 促进剂 TMTD-II ; 促进剂 TT ; 二硫化双 ( 硫羰 基二甲胺 ) ; 二硫化四甲基赛欧散 ; 四甲基硫代过氧化二碳酸二酰胺 ; 四甲基秋兰姆二。
6、硫化 物 ; 四甲基二硫化秋兰姆 ; 促进剂 DM ; 促进剂 BZ。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高导热三元橡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塑剂为下述试剂中的一 种或多种 : :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 ; 多元醇苯甲酸酯 ; 己二酸二辛酯 ; 己二酸二正己酯 ; 邻苯二 甲酸丁苄酯 ; 癸二酸二 (2- 乙基己 ) 酯。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高导热三元橡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散剂为下述试剂中的一 种或多种 : 三乙基己基磷酸、 十二烷基硫酸钠、 甲基戊醇、 纤维素衍生物、 聚丙烯酰胺、 古尔 胶、 脂肪酸聚乙二醇酯。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高导热三元橡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机活。
7、性剂为下述试剂中 的一种或多种 : MgO、 Al2O3、 Si3N4、 BN、 AlN、 ZnO、 KAl(SO4)212H2O、 Al2O3-2SiO2-2H2O。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高导热三元橡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 AlN 为 : AlN 晶须和 AlN 粒 子。 9.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高导热三元橡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 Si3N4为高导热性氮化硅 ; 所述 BN 为纳米氮化硼颗粒, 满足下述指标 : 10. 根据权利要求 1-9 中任一项所述高导热三元橡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导热三元橡 胶, 其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44784。
8、 A 2 2/2 页 3 第一步, 合成橡胶 : 通过密炼机将所述原料合成橡胶 ; 第二步, 成型 : 通过开炼机将合成橡胶成型 ; 第三步, 硫化 : 将成型橡胶放入硫化机中的模具内, 加压范围是 150-210kgf/ 2, 升温 到 220-230, 时间为 80-100 秒, 进行硫化。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44784 A 3 1/12 页 4 一种高导热三元橡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纳米新材料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导热三元橡胶。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 由于电子产品越来越趋于小型化, 因此那些容易集成化和小型化而且柔韧 性好的复合橡胶基板被广泛应用,。
9、 但因为集成电路的高集成化和层板的多层化必然产生放 热问题, 因此对这些材料的导热性能的要求就成了当务之急。 0003 三元乙丙橡胶 (EPDM) 是乙烯、 丙烯和二烯类单体的三元共聚物, 二烯的引入是为 了实现硫化, 二烯的类型有 : 双环戊二烯 (DCPD)、 l, 4 一己二烯。EPDM 比普通的乙丙橡胶 韧性更好。 0004 近年来人们用非导电性的金属氧化物和其他化合物填充聚合物, 已初步解决了这 一问题。绝缘型导热橡胶的填料主要包括 : 金属氧化物如 BeO, MgO, A12O3, CaO, NIO; 金属 氮化物如 AlN, BN 等 ; 碳化物如 SiC, B4C3等。它们有较。
10、高的导热系数,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 同金属粉相比有优异的电绝缘性, 因此它们能保证最终制品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 这在电 子电器工业中是至关重要的。 0005 对于导热橡胶的研究和应用很多, 可以对其进行简单的分类, 按照基体材料种类 可以分为热塑性导热树脂和热固性导热树脂 ; 按填充粒子的种类可分为 : 金属填充型、 金 属氧化物填充型、 金属氮化物填充型、 无机非金属填充型、 纤维填充型导热橡胶 ; 也可以按 照导热橡胶的某一种性质来划分, 比如根据其电绝缘性能可以分为绝缘型导热橡胶和非绝 缘型导热橡胶。 0006 由于橡胶本身具有绝缘性, 因此绝大多数导热橡胶的电绝缘性能, 最终是由填充 粒。
11、子的绝缘性能决定的。用于非绝缘型导热橡胶的填料常常是金属粉、 石墨、 炭黑、 碳纤维 等, 这类填料的特点是具有很好的导热性, 能够容易地使材料得到高的导热性能, 但是同时 也使得材料的绝缘性能下降甚至成为导电材料。 因此在材料的工作环境对于电绝缘性要求 不高的情况下, 都可以应用上述填料。而且在某些条件下还必须要求导热橡胶具有低的电 绝缘性以满足特定的要求, 如电磁屏蔽材料等。 0007 近些年来蓬勃发展的信息产业, 对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尤其为导 热橡胶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导热橡胶在电脑配件上的应用将改善电脑的散热问题并提 高其运行速度和稳定性, 如 CPU、 笔记本外壳。
12、和各种集成电路板, 这些材料都要求导热绝缘。 高分子材料绝缘好, 但作为导热材料, 纯的高分子材料一般是不能胜任的, 因为高分子材料 大多是热的不良导体, 高分子材料导热系数约为金属的1/500-1/600。 必须对高分子材料进 行改性。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导热系数见表 1-1、 表 1-2。 0008 表 1-1 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导热系数 0009 说 明 书 CN 103044784 A 4 2/12 页 5 0010 可以用作导热粒子的金属和无机填料大体有以下几种 : 0011 (l) 金属粉末填料 : 铜粉, 铝粉, 金粉, 银粉。 0012 (2) 金属氧化物 : 氧化铝, 氧化秘,。
13、 氧化钡, 氧化镁, 氧化锌。 0013 (3) 金属氮化物 : 氮化铝, 氮化硼。 0014 (4) 无机非金属 : 石墨, 碳化硅。 0015 无机非金属材料作为导热填料填充高分子材料基体时, 填充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 于以下几个因素 :(l) 聚合物基体的种类、 特性 ;(2) 填料的形状、 粒径、 尺寸分布 ;(3) 填料 与基体的界面结合特性及两相的相互作用。 0016 表 1-2 一些填充材料的导热系数 0017 0018 由于填料的加入, 使材料的机械性能下降。 因此, 在复合材料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 到好的传导性, 而且要求材料稳定性好、 无毒无害、 机械性能良好和价廉。相对于填充。
14、型聚 合物的另一个选择是使用本身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聚合物, 但是此类材料价格昂贵并且性 能上缺乏稳定性, 成为他们在使用上的主要缺点。橡胶是高分子材料中产量最大的材料。 0019 传导性高分子材料的市场需求每年都在增长, 其中导热橡胶的市场需求量增长更 快。因此对橡胶导热性能的研究已引起各国研究者的兴趣, 并已作了很好的工作。目前填 充性导热橡胶的研究, 大部分采用物理填充的方法, 导热性能差, 机械性能下降严重, 生产 说 明 书 CN 103044784 A 5 3/12 页 6 成本高。 但随着日益扩大的市场和研究的深入, 导热橡胶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尤其是纳米导 热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
15、高导热本体聚合物材料的制备, 聚合物导热机理的探讨应成为导热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0020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 电封装材料要求导热、 绝缘并具有较低的介 电常数、 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和低的热膨胀系数。此类材料是导热高分子材料较大的应用市 场。 本发明将无机粒子填料超细微化, 甚至到纳米尺寸时, 其本身的导热性会因粒子内原子 间距和结构的变化而发生质的变化。 如氮化铝的导热系数约为36w/(m.K), 而纳米级氮化铝 的导热系数可达 320w/(m.K)。高纯度细微氧化镁, 其导热系数不小于 50w/(m.K), 相当于氧 化硅的 4 倍, 氧化铝的 3 倍。 0021。
1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获得高导热性能的复合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热三 元橡胶, 其原料包括以下组份中的一种或多种 : 三元乙丙橡胶, 防老剂, 炭黑, 硫磺, 促进剂, 增塑剂, 石蜡油, 无机活性剂, 分散剂。 0022 所述原料含量配比按重量份优选为 : 0023 三元乙丙橡胶 180-220 份, 0024 防老剂 2-3 份, 0025 炭黑 50-90 份, 0026 硫磺 1-3 份, 0027 促进剂 1-3 份, 0028 增塑剂 6-10 份, 0029 石蜡油 40-80 份, 0030 无机活性剂 8-16 份, 0031 分散剂 1-4 份。 0032 所述防老。
17、剂优选为下述试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 6- 乙氧基 -2, 2, 4- 三甲基 -1, 2- 二 氢化喹啉 ; 2, 2, 4- 三甲基 1, 2- 二氢化喹聚合体 ; N- 苯基 - 苯胺 ; N- 苯基 - 萘胺 ; N- 苯基 -N- 环己基对苯二胺 ; N- 苯基 -N- 异丙基 - 对苯二胺 ; N-N- 二苯基 - 对苯二胺。 0033 所述促进剂优选为下述试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 促进剂 T ; N,N- 四甲基二硫双硫羰 胺 ; 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 ; 福美双 ; 硫化促进剂 TMTD ; 四甲基二硫代秋兰姆 ; 促进剂 TMTD ; 促进剂 TMTD-II ; 促进剂 TT ; 。
18、二硫化双 ( 硫羰基二甲胺 ) ; 二硫化四甲基赛欧散 ; 四甲基硫 代过氧化二碳酸二酰胺 ; 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 ; 四甲基二硫化秋兰姆 ; 促进剂 DM ; 促进剂 BZ。 0034 所述增塑剂优选为下述试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 ; 多元醇苯甲 酸酯 ; 己二酸二辛酯 ; 己二酸二正己酯 ; 邻苯二甲酸丁苄酯 ; 癸二酸二 (2 乙基己 ) 酯。 0035 所述分散剂优选为下述试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 三乙基己基磷酸、 十二烷基硫酸钠、 甲基戊醇、 纤维素衍生物、 聚丙烯酰胺、 古尔胶、 脂肪酸聚乙二醇酯。 0036 所述无机活性剂优选为下述试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 MgO、。
19、 Al2O3、 Si3N4、 BN、 AlN、 ZnO、 KAl(SO4)212H2O、 Al2O3-2SiO2-2H2O。 0037 所述 AlN 优选为 : AlN 晶须和 AlN 粒子。 说 明 书 CN 103044784 A 6 4/12 页 7 0038 所述 Si3N4优选为高导热性氮化硅 ; 所述 BN 为纳米氮化硼颗粒, 满足下述指标 : 0039 0040 所述高导热三元橡胶, 其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 0041 第一步, 合成橡胶 : 通过密炼机将所述原料合成橡胶 ; 0042 第二步, 成型 : 通过开炼机将合成橡胶成型 ; 0043 第三步, 硫化 : 将成型橡胶放入硫。
20、化机中的模具内, 加压范围是 150-210kgf/ 2, 升温到 220-230, 时间为 80-100 秒, 进行硫化。 0044 本发明通过对各种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填料混合使用提高聚合物基的热传导能力 进行了实验对比, 无机活性剂包括 MgO、 Al2O3、 Si3N4、 BN、 AlN、 ZnO、 KAl(SO4)212H2O(明矾) 、 Al2O3-2SiO2-2H2O(高岭土) 等。本发明用混合填料使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大幅提高。本发明 利用有一定长径比的颗粒、 晶须形成连续的导热网链 ; 选用不同的粒径的填料组合, 达到较 高填充致密度 : 利用偶联剂改善填料与基体的界面, 以减少界面。
21、处的热阻 ; 用纳米材料填 充橡胶提高导热系数。本发明高导热三元橡胶为导热率高达 21.1233.26w/mK 的材料。 本发明技术利用独特的分子设计, 提高了热塑性橡胶和填料之间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填料 相互之间的高效率接触形成了热量通道, 大幅度提高了导热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 段来解决技术问题, 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46 实施例 1 : 本实施例高导热纳米快速硫化复合三元乙丙橡胶, 各原料组份含量配 比按重量份为 : 0047 三元乙丙橡胶 180-220 份, 0048 防老。
22、剂 2-3 份, 0049 炭黑 50-90 份, 0050 硫磺 1-3 份, 0051 促进剂 1-3 份, 0052 增塑剂 6-10 份, 0053 石蜡油 40-80 份, 0054 无机活性剂 8-16 份, 0055 分散剂 1-4 份。 0056 且其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 0057 第一步, 合成橡胶 : 通过密炼机将上述原料合成橡胶 ; 0058 第二步, 成型 : 通过开炼机将合成橡胶成型 ; 0059 第三步, 硫化 : 将成型橡胶放入硫化机中的模具内, 加压范围是 150-210kgf/ 2, 升温到 220-230, 时间为 80-100 秒, 进行硫化。 0060 。
23、实施例 2 : 橡胶分散剂, 是促使物料颗粒均匀分散于橡胶介质中, 形成稳定悬浮体 说 明 书 CN 103044784 A 7 5/12 页 8 的试剂。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橡胶分散剂为下述试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 三乙基己基磷酸、 十二烷基硫酸钠、 甲基戊醇、 纤维素衍生物、 聚丙烯酰胺、 古尔胶、 脂肪酸聚乙二醇酯。 0061 实施例 3 : 0062 本发明一实施例使用的防老剂为 : 6- 乙氧基 -2, 2, 4- 三甲基 -1, 2- 二氢化喹啉。 其商品名称为防老剂 AW。防老剂 AW 为褐色粘稠液体, 纯品为浅褐色粘筒液体。无毒, 比重 为 1.0291.030 (25) , 。
24、沸点为 169。能溶于苯、 丙酮、 二氧乙烷、 四氯化碳、 溶剂汽油和乙 醇 ; 不溶于水。贮存稳定。是特效的防臭氧防老剂、 对屈挠龟裂和热氧老化亦有防护作用。 特别适用于动态条件下使用的制品。不喷霜, 有污染性, 不适于浅色制品。用量 12 份时对 硫化影响不大, 增至 3 份则显著促进硫化, 使用时促进用量应适当减少。 0063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使用的防老剂为 : 2, 2, 4- 三甲基 1, 2- 二氢化喹聚合体。商品 名称为防老剂 RD。防老剂 RD 为琥珀至灰白色树脂状粉末, 无毒。软化点不低于 74。能 溶于丙酮、 苯、 氯仿、 二硫化碳、 微溶于石油烃 ; 不溶于水。能抑制条件。
25、较苛刻的氧化, 热老 化及天候老化作用, 但对屈挠龟裂防护效果较差。不喷霜、 有轻微污染性。一般用量范围为 0.52 份, 最高可达 3 成份。 0064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使用的防老剂为 : N- 苯基 - 苯胺。商品名称为防老剂 A。防 老剂 A 为黄褐色至紫色结晶状物质, 纯品为无色片状结晶, 因含少量甲萘胺及苯胺, 有毒, 不可与皮肤接触。 比重为1.161.17, 熔点不低于52.0。 易溶于丙酮、 乙酸乙酯、 苯、 乙醇、 氯仿、 四氯化碳 ; 可溶于汽油 ; 不溶于水。 日光及空气中渐变紫色。 易燃。 防老剂A对热、 氧、 屈挠及天候等老化作用均有良好的防护效果, 为天然橡胶、 合。
26、成橡胶及再生胶的通用防老 剂。在氯丁橡胶中兼有抗臭氧老化的性能 ; 对变价金属离子的老化作用及再生胶亦有一定 的抑制效果在干胶中易分散, 亦易分散于水中 ; 在橡胶中的溶解度高达 5%, 比防老剂 D 大, 用量在 34 份时不喷霜, 故可增加用量以提高防护效能。防老剂 A 有污染性及迁移性。一 般用量范围为 12 份, 最高可达 5 份。 0065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使用的防老剂为 : N- 苯基 - 萘胺。商品名称为防老剂 D。防 老剂 D 为浅灰色至浅棕色粉末, 纯品为白色粉末。比重为 1.18, 熔点不低于 104。易溶剂 于丙酮、 乙酸乙酯、 二硫化碳、 氯仿 ; 可溶于乙醇、 四氯化。
27、碳 ; 不溶于汽油和水。在空气及日 光下逐渐变为灰黑色, 但不影响防护效果。易燃。防老剂 D 为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及胶乳的 通用型防老剂。对热、 氧、 屈挠龟裂及一般老化因素均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并稍优于防老剂 A。对有害金属的离子亦有防护作用, 但较防老剂 A 差。若与防老剂 4040 或 4010NA 并用, 抗热、 氧、 屈挠龟裂以及抗臭氧老化性能均有显著增加。在干胶中易分散于水中。在橡胶中 的溶解度比防老剂 A 低, 约为 1.5%。当用量超过 2 份时会喷霜, 与防老剂 A 并用则可避免。 具污染性, 不适于浅色制品。 用量范围一般为0.52份。 这类防老剂因原料易得、 制造简单、。
28、 价格低廉, 故目前在国内还占有一定的地位。 0066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使用的防老剂为 : N- 苯基 -N- 环己基对苯二胺。商品名称为 防老剂 4010(或防老剂 CPPD) 。防老剂 4010 为灰白色粉末, 纯品为白色粉末。对皮肤有刺 激性。比重为 1.29, 熔点为低于 110, 极易溶于氯甲烷, 易溶于苯、 乙酸乙酯、 丙酮、 难溶于 溶剂汽油, 不溶于水。在空气中或日光下稍变深色, 但防护效力不减。防老剂 4010 为天然 橡胶及合成橡胶优良的通用型防老剂之一, 尤其适用于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对热、 氧、 臭 氧、 光等老化因素防护效能优良, 亦为优良的持久机械应力形成之龟裂与屈。
29、挠龟裂的抑制 说 明 书 CN 103044784 A 8 6/12 页 9 剂。对高能辐射和铜离子的老化作用也有一定有防护作用。比防老剂 AT 和防老剂 D 的防 护效果均好, 单用时已有相当好的防护效能, 但与其防老剂如 AW、 结晶性并用对臭氧龟裂和 自然老化防护效能更高。也可与防老剂 A、 D 或其他通用型防老剂并用。防老剂 4010 容易 分散, 用量超过 1 份时可产生喷霜, 制品遇光变色严重。也能迁移污染其它与之接触的胶料 或材料。一般用量范围 0.151 份。 0067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使用的防老剂为 : N- 苯基 -N- 异丙基 - 对苯二胺。商品名称 为防老剂 4010N。
30、A(或防老剂 IPPD) 。防老剂 4010NA 为紫色片状结晶。微有毒性, 能引起皮 肤过敏反液压。 熔点不低于70。 可溶于油类、 苯、 乙酸乙酯、 四氯化碳、 二氯甲烷、 氯仿、 二 硫化碳、 丙酮、 乙醇、 难溶于汽油、 不溶于水。贮存稳定。日光下会变色, 但不影响效能。防 老剂 4010NA 为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胶乳胶的通用型防老剂。对臭氧龟裂、 屈挠龟裂防护性 能特佳 ; 亦为热、 氧、 光及一般老化的优良防护剂。 也能抑制变价金属离子的老化作用, 防护 天然橡胶性能较 4010 更全面。防老剂 4010NA 可以单用, 与防老剂 AW 或蜡产用既可减少用 量又能提高防护效能。尤。
31、其与蜡并用呆提高水平的防静态臭氧龟裂性能。熔点较低, 易分 散, 在橡胶中的溶解度比 4010 大, 喷霜性较小, 故可提高用量。污染性大。常用于动态和静 态应力较高的条件下使用的制品。一般用量范围为 14 份。 0068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使用的防老剂为 : N-N-二苯基-对苯二胺。 商品名称为防老剂 H。 (又名防老剂 DPPD 或防老剂 PPD) 。防老剂 H 为灰褐色粉一概而论, 纯品为银白色片状结 晶。比重为 1.181.22。熔点不低于 140。可溶于苯、 甲苯、 丙酮、 乙醚、 二氯乙烷、 二硫化 碳、 微溶于乙醇和汽油 ; 不溶于水。贮藏稳定。在空气中及日光下易变色。易燃。防老。
32、剂 H 是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的通用型防老剂, 具有优良的抗屈挠龟裂性能, 对热、 氧、 臭氧、 光、 特 别是铜、 锰离子的老化防护作用甚佳。尤适用于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并用体系。但变色 及污染严重。在橡胶中的溶解度低 ; 在丁苯橡胶中最高为 0.7%, 在天然橡胶中为 0.35%, 在 聚丁二烯橡胶中溶解度更低。用量超过其溶解度时即出现喷霜现象, 当与其它防老剂如防 老剂 A 并用时, 既能减少其用量又能提高防护效果。单用时用量范围一般化为 0.20.3 份。 0069 实施例 4 :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促进剂为下述产品中的一种或多种 : 促进剂 T、 N,N- 四甲基二硫双硫羰胺、 二硫。
33、化四甲基秋兰姆、 福美双、 硫化促进剂 TMTD、 四甲基二硫代 秋兰姆、 促进剂 TMTD、 促进剂 TMTD-II、 促进剂 TT、 二硫化双 ( 硫羰基二甲胺 )、 二硫化四甲 基赛欧散、 四甲基硫代过氧化二碳酸二酰胺、 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 四甲基二硫化秋兰 姆、 橡胶促进剂 DM、 促进剂 BZ。 0070 实施例 5 : 0071 本发明一实施例使用的增塑剂为 :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 (DOP) 。 增塑剂DOP为无色油 状液体, 比重 0.9861(20/20), 熔点 -55, 沸点 370 (常压) , 不溶于水, 溶于乙醇、 乙醚、 矿物油 等大多数有机溶剂。通用级 DOP。
34、, 广泛用于塑料、 橡胶、 油漆及乳化剂等工业中。DOP 是通用 型增塑剂, 主要用于聚氯乙烯脂的加工、 还可用于化地树脂、 醋酸树脂、 ABS 树脂及橡胶等高 聚物的加工, 也可用于造漆、 染料、 分散剂等、 DOP 增塑的 PVC 可用于制造人造革、 农用薄膜、 包装材料、 电缆等。 0072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使用的增塑剂为 : 多元醇苯甲酸酯。多元醇苯甲酸酯与聚氯乙 稀和氯乙稀醋酸乙稀共聚物、 聚醋酸乙稀有良好的相溶性, 还和聚氯乙稀, 聚甲基丙稀酸甲 酯, 聚乙稀醇缩丁醛, 硝基纤维素, 醋酸丁酯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等相溶。多元醇苯甲酸酯 说 明 书 CN 103044784 A 9 7。
35、/12 页 10 色泽浅、 增塑效率高、 相溶性好、 挥发性低、 渗出性低、 热稳定指标高、 耐寒耐水抽出、 不易氧 化和挥发、 电气性能优良、 填充剂容量大, 制品光亮度高等特点。广泛用于 PVC 塑料颗粒、 非 填充压延膜、 人造革、 电缆料、 板材、 片材、 软硬管材、 鞋底料、 橡塑条、 发泡料、 薄膜、 油漆、 橡 胶、 有机玻璃、 印刷油墨、 增塑糊、 醋酸乙烯乳液粘合剂等。是增塑剂行业售价最低的一种 , 可以大幅降低橡胶产品成本。 0073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使用的增塑剂为 : 己二酸二辛酯。其化学名为 : 己二酸二一 2 一乙基己酯, 分子式为 C22H42O4, 己二酸二辛酯是。
36、无色无味透明油状液体, 能溶于乙醇、 乙醚、 丙酮、 醋酸等大多数有机溶剂, 微溶于乙二醇, 不溶于水。 但己二酸二辛酯的挥发性大, 耐水 性、 迁移性、 绝缘性等方面有一定不足。己二酸二辛酯常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复配, 应用于耐 寒农用薄膜、 电缆包覆层、 人造革、 板材、 户外用水管及冷冻食品包装膜等。 己二酸二辛酯还 可以用作多种合成橡胶的低温用增塑剂以及硝基纤维素、 乙基纤维素、 聚苯乙烯、 氯乙烯一 醋酸丁烯共聚物等树脂的耐寒增塑剂。目前, 己二酸二正己酯还大量应用于聚乙烯醇缩丁 醛树脂胶片中。此外, 在许多国家, 法定其可用作食品、 医药包装塑料的增塑剂。 0074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使。
37、用的增塑剂为 : 己二酸二正己酯。己二酸二正己酯是世界上 用量最大的耐寒型增塑剂。己二酸正辛正癸酯, 无色透明液体, 是由己二酸与直链的正辛 醇、 正癸醇酯化合成的直链型脂肪二元酸混合酯 ; 己二酸正辛正癸酯溶于矿物油、 汽油和大 多数有机溶剂, 不溶或微溶于甘油、 乙二醇类和某些胺类, 是性能优良的直链型耐寒性增塑 剂。与己二酸支链醇相比具有更好的耐低温性能, 并且挥发损失、 耐热性和耐光性、 耐水抽 出性等也较支链醇酯优良。当其与邻苯二甲酸酯共用时, 能改进聚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 物乳液性能, 广泛地用于聚醋酸乙烯酯、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硝酸纤维素、 乙基纤 维素和橡胶的耐寒。
38、增塑剂。 0075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使用的增塑剂为 : 邻苯二甲酸丁苄酯 (Butyl benzyl phthalate) 分子量 31240。性质 :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相对密度 (25 4 )1116, 凝 固点 -35, 沸点 370闪点 ( 开口 )199折射率 1。535粘度 (25 )415mPa s, 溶于有机溶剂和烃类。不溶于水。可燃。微毒。与大多数橡胶和树脂相容性良好溶剂化 作用强, 用作耐水性耐热、 耐油抽出性的增塑剂。 0076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使用的增塑剂为 : 耐寒增塑剂DOS。 癸二酸二辛酯(DOS), 学名 : 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分子式 : C26H50O4。。
39、 耐寒增塑剂DOS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 凝固点 -48 C, 沸点 : 256 C(0.67Kpa), 着火点 257-263 C, 黏度 25mPa.s(20 C), 折光 率 1.449-1.451(25 C), 能溶于烃类、 醇类、 酮类、 酯类、 氯代烃类等有机溶剂, 不溶于二元 醇类及水。耐寒增塑剂 DOS 为一种聚氯乙烯优良的耐寒增塑剂, 增塑效率高, 挥发性低, 因 此除具有优良的低温耐寒性能外, 又有较好的耐热性, 可在较高的温度下使用。 本品的耐候 性较好, 电气绝缘性能也较优, 常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并用, 特别适用于耐寒电线和电缆料、 人造革、 薄膜、 板材、 片材等。
40、制品。耐寒增塑剂 DOS 可以用作多种合成橡胶的低温用增塑剂 以及硝基纤维素、 乙基纤维素、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苯乙烯、 氯乙烯共聚物等树脂的耐寒 增塑剂。 0077 实施例 6 : 制备原料中包括的无机活性剂为下列化合物 (或混合物) 中的一种或多 种 : MgO、 Al2O3、 Si3N4、 BN、 高纯度碳粉、 AlN、 ZnO、 KAl(SO4)212H2O(明矾) 、 Al2O3-2SiO2-2H2O (高岭土) 。 说 明 书 CN 103044784 A 10 8/12 页 11 0078 实施例 7 :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 MgO 为纳米 MgO 颗粒。 0079 纳米粉体。
41、材料工业化生产工艺要求制备方法简单, 生产成本适宜, 重复性好, 粉体 粒度均匀、 产品纯度高、 团聚程度低。现有技术中关于纳米氧化镁合成的方法很多, 但实际 上能够应用于工业生产的较少。一是因为设备、 成本、 原料、 规模、 投资等问题 ; 二是有些工 艺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实现工业化生产有困难, 甚至有些根本不可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0080 本实施例采用室温固相法制备 MgO 颗粒。 0081 本发明室温固相合成法克服了传统湿法制备氧化镁纳米颗粒存在的团聚问题, 具 有反应无需溶剂、 产率高、 反应条件易等优点 ; 并克服了原有室温固相合成法中存在的效率 低、 粒子易氧化变形的缺点。 。
42、0082 本实施例室温固相法制备 MgO 颗粒的具体方法为 : 将 MgCI 溶液与 Na2CO3(原料质 量配比 1:1.2) 溶液, 以 PVA 溶液 (聚乙烯醇溶液) 为改性剂, 反应产生沉淀 MgCO3沉淀, 然后 在 7585恒温下, 通过沉淀转化的方式得到了碱式碳式镁前驱体。5060静置碱式碳式 镁前驱体沉淀24-30小时。 最后在Ar气流通入, 温度为600650的条件下锻烧, 得到了纳 米 MgO 颗粒。采用 PVA 作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控制了颗粒的团聚, 所制得的纳米 MgO 颗粒 分散性较好, 为立方结构, 基本呈球形, 其粒径为 25-35nm。 0083 实施例 8。
43、-1 :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 Si3N4为纳米氮化硅颗粒, 满足下述指标 : 0084 0085 实施例 8-2 :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 Si3N4还可以为高导热性氮化硅。普通的氮化硅 具有无规取向的烧结结构。高导热性氮化硅是在原料粉体 ( 粒径 1um 以下 ) 加入种晶粒子 ( 直径 1um, 长 3-4um), 使这种种晶粒子取向排列, 形成具有取向的长达 100um 的纤维状氮 化硅结构。 由于纤维状结构的形成, 导热系数呈现各相异性, 在取向结构方向上导热系数为 120w/(mK), 为普通氮化硅的 3 倍, 相当于钢的导热系数。 0086 实施例 9 :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 BN 。
44、为纳米氮化硼颗粒, 满足下述指标 : 0087 0088 实施例 10 :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 AlN 填料为 : AlN 晶须和 AlN 粒子做填料。本发 明实施例中, 将 ABS 作为基体, AlN 晶须和 AlN 粒子 (6um 以下 ) 填充, 获得最高的热导率 28.2W/(m.K) 的复合材料, AlN 晶须和 AlN 粒子比率 (质量比) 是 l:4060。本发明进一步研 究了填料的混杂效应和偶联剂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用适当比率的 AlN 晶须和 AlN 粒子混合, 比单独用晶须和粒子赋予复合材料较高热导率和较低的热膨胀系数。通过用偶 联剂硅烷处理, AlN 粒子增强的 A。
45、BS 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提高 98%, 热导率提高是由于通过改 进基体和粒子的界面, 填料 - 基体的接触电阻减小。 0089 实施例 11 :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 ZnO 为 : 纳米氧化锌颗粒。其性能指标为 : 0090 说 明 书 CN 103044784 A 11 9/12 页 12 0091 0092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纳米氧化锌, 为上述 : 1 类纳米 ZnO, 2 类纳米 ZnO, 3 类纳米 ZnO, 中的一种。 0093 实施例 12 : 性能测试及表征实验对比。 0094 实验装置 0095 本实验采用闪光导热分析仪 LFA447N ano flashTM 对热扩散系数进行。
46、测量。该导 热仪使用氙灯作为加热源加热样品表面,使用红外探测器读取样品温升,减少了潜在的表 面热阻。 0096 实验原理 0097 在一定的设定温度T(恒温条件)下,由激光源(或闪光灯)在瞬间发射一束光脉 冲 , 均匀照射在样品下表面 , 使用红外探测器测量样品上表面中心部位的相应温升过程 , 得到温度升高对时间的关系曲线。通过半升温时间 ( 在接收光脉冲照射后样品上表面温度 说 明 书 CN 103044784 A 12 10/12 页 13 升高到最大值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t50( 或称 t1/2), 由下式 : 0098 01388d2/t50 (1) 0099 即可得到样品在温度 T 。
47、下的热扩散系数 。式中 ,d 为试样的厚度。导热系数 由下式求得 : 0100 Cp (2) 0101 式中 ,Cp 为橡胶的比热 ; 为橡胶的密度。比热是通过试样与参比样品比较求得 的。密度由微电脑比重材料天平测得。 0102 试样制备 0103 测试时将胶料切成直径为 12.512.7mm 的圆形薄片 , 且保证试样上下表面光滑、 平整。 0104 实验步骤 0105 (1) 实验前半小时 , 向仪器里倒入适量液氮 , 调节外接循环水控制仪 , 设置温度 使其高于室温 23 摄氏度 , 预热仪器。 0106 (2)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对试件的厚度进行三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试 样。
48、的厚度。 0107 (3) 用酒精将试样擦拭干净 , 晾干。在试样的上下表面进行均匀的石墨镀层。 0108 (4) 将试样放入样品孔 , 打开测量软件 , 设置参数 , 开始测试。 0109 实验过程中每隔 3.5h 灌一次液氮。实验结束后关闭所有电源。 0110 各种配方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 0111 填料 1 : 三元乙丙橡胶 180 份, 防老剂 【6- 乙氧基 -2, 2, 4- 三甲基 -1, 2- 二氢化 喹啉】 2 份, 炭黑 50 份, 硫磺 1 份, 促进剂 【促进剂 T】 1 份, 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 6 份, 石蜡油 40 份, 无机活性剂 【MgO、 Al2O3、 Si3N4(高导热性) 、 BN、 AlN、(3 类纳米) ZnO、 KAl(SO4)212H2O、 Al2O3-2SiO2-2H2O】 各 1 份, 分散剂 【三乙基己基磷酸】 1 份。 0112 填料 2 : 三元乙丙橡胶 220 份, 防老剂 【N-N- 二苯基 - 对苯二胺】 3 份, 炭黑 90 份, 硫磺 3 份, 促进剂 【促进剂 BZ】 3 份, 增塑剂 【癸二酸二 (2 乙基己 ) 酯】 10 份, 石蜡 油 80 份, 无机活性剂 【MgO、 Al2O3、 Si3N4(高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