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4626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7 CN 103046261 A *CN103046261A* (21)申请号 201210573480.1 (22)申请日 2012.12.26 D05C 17/00(2006.01) (71)申请人 太原理工大学 地址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 79 号 (72)发明人 许建萍 闫承花 (74)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特殊普通合伙 ) 14107 代理人 王金锁 (54) 发明名称 一种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工艺 (57) 摘要 一种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工艺, 它包括以下步 骤。
2、 :(1) 设计绣图 ;(2) 制备硬化底布 : 该硬化底 布的底层为十字绣专用网格布, 表层为与绣图的 底色接近的面料, 在底层和表层中间糊裱一层或 多层棉麻布作骨架 ;(3) 固定绣布 : 将制备的硬化 底布固定到两组相同厚度的纱网布上 ;(4) 绣制 网格布 ;(5) 割绒。本发明主要是在传承传统纳绣 割绒工艺的基础上, 结合混色十字绣技术, 将传统 书画艺术移植到绣品上, 形成一个双面绣和一个 单面绣的双层三面绣品, 独创一格, 突破了传统工 艺刺绣原有表现形式, 创新出一种独特的双层三 面绣及其制作工艺, 其绣制方法简单, 技术容易推 广普及, 且绣品的艺术价值极高。 (51)Int。
3、.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 页 2 1. 一种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它包括以下步骤 : (1) 设计绣图 : 绣图可以由自己使用 PM4 软件设计打印或者采用专业公司印刷的绣图, 图纸上标有绣布尺寸、 格子针数和绣线使用的配线表 ; (2) 制备硬化底布 : 该硬化底布的底层为十字绣专用网格布, 表层为与绣图的底色接近 的面料, 在底层和表层中间糊裱一层或多层的棉麻布作骨架 ; (3) 固定绣布 : 将步骤 (2) 制备的硬化底布背靠背分别固定到两组相同厚。
4、度的纱网布 上, 该纱网布中间还垫有两块衬布 ; 背靠背固定的方式为表层向里, 底层向外 ; (4) 绣制网格布 : 根据步骤 (1) 的设计绣图, 在网格布中采用相应的绣线绣制相对应的 图案 ; (5) 割绒 : 绣完后, 在中间两块衬布结合处用利刃分割, 得到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品。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固定绣布中 的硬化底布、 衬布以及纱网布裁剪成比设计绣图的长、 宽各多出 510cm。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固定绣布中 的纱网布的层数为 816 层。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
5、的一种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绣制网格布 中采用传统全针绣或半针绣法进行绣制。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绣制网格布 中可以采用以横竖十小格为一大格, 在固定好的绣布正面画格。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绣制网格布 中的绣线是根据设计绣图中的绣线配线表中对应的 DMC 线号进行绣制。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割绒之 后, 还可以用金丝勾勒轮廓线条进一步装饰。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46261 A 2 1。
6、/3 页 3 一种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工艺刺绣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工艺刺绣有单面绣、 双面绣、 双面三异绣 、 双层割绒纳绣、 十字绣等, 在同 一绣制过程中, 绣出单面、 双面或双层两个面的绣品, 还没有双层三面绣的工艺刺绣。现有 技术的双面绣是在一块很薄的面料上绣出两面图案一样的苏绣技术 ; 单面绣, 是在一块苏 绣底料上, 绣出单面图像 ; 十字绣是在一块网格底料上绣出单面绣, 也有技术高超的能手可 绣出双面十字绣 ; 双层割绒纳绣是在两块完全相同的底料上形成两块图案完全对称的立体 绒面绣品。现有技术的工艺。
7、刺绣还没有一针同时绣出两层三面图案的刺绣工艺。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能够同时绣出两层三面图案一样的绣品 的一种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工艺。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 一种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工艺, 它包括以下步骤 : (1) 设计绣图 : 绣图可以由自己使用 PM4 软件设计打印或者采用专业公司印刷的绣图, 图纸上标有绣布尺寸、 格子针数和绣线使用的配线表 ; (2) 制备硬化底布 : 该硬化底布的底层为十字绣专用网格布, 表层为与绣图的底色接近 的面料, 在底层和表层中间糊裱一层或多层棉麻布作骨架 ; (3) 固定绣布 : 将步骤 (2) 制备的硬化底布背靠。
8、背分别固定到两组相同厚度的纱网布 上, 该纱网布中间还垫有两块衬布 ; 背靠背固定的方式为表层向里, 底层向外 ; (4) 绣制网格布 : 根据步骤 (1) 的设计绣图, 在网格布中采用相应的绣线绣制相对应的 图案 ; (5) 割绒 : 绣完后, 在中间两块衬布结合处用利刃分割, 得到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品。 0005 进一步的, 所述的固定绣布中的硬化底布、 衬布以及纱网布裁剪成比设计绣图的 长、 宽各多出 510cm。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的固定绣布中的纱网布的层数为 816 层。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的绣制网格布中采用传统全针绣或半针绣法进行绣制。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的绣。
9、制网格布中可以采用以横竖十小格为一大格, 在固定好的绣 布正面画格。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的绣制网格布中的绣线是根据设计绣图中的绣线配线表中对应的 DMC 线号进行绣制。 0010 进一步的, 在所述的割绒之后, 还可以用金丝勾勒轮廓线条进一步装饰。 001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本发明采用纳绣割绒工艺与混色十 字绣技术结合, 一次刺绣可以制作出两层三面图案一样的绣品, 其中割绒后得到的两个图 案对称, 双面绣的正反两面图案相对, 是其它刺绣工艺达不到的效果 ; 采用混色十字绣技 说 明 书 CN 103046261 A 3 2/3 页 4 术, 使绣品不至于出现大。
10、量的色块, 绣制方法简单, 任何人都容易学会, 并且形成的双面绣 品可用于屏风等双面应用场合, 同时形成的单面绣品可悬挂在墙上。由于采用混色技术比 传统单色绣品的色彩更鲜艳, 颜色过渡更柔和, 层次更分明。 本发明主要是在传承传统纳绣 割绒工艺的基础上, 结合混色十字绣技术, 将传统书画艺术移植到绣品上, 形成一个双面绣 和一个单面绣的双层三面绣品, 独创一格, 突破了传统工艺刺绣原有表现形式, 创新出一种 独特的双层三面绣及其制作工艺, 其绣制方法简单, 技术容易推广普及, 且绣品的艺术价值 极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 1 一种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工艺, 它包括以下步骤 : (1) 。
11、设计绣图:绣图实际尺寸按双面绣台屏画芯的尺寸, 设计为2030厘米, 然后绣图 采用 PM4 软件自己设计打印, 图纸上标有绣布尺寸、 格子针数和绣线使用的配线表 ; (2) 制备硬化底布 : 采用十字绣鞋垫专用网格布为底, 中间糊裱一层棉麻布作骨架, 上 面糊裱的表层丝绸布尽量与书画背景色接近, 由三层不同面料合成硬化底布。糊裱采用莜 麦面打糨糊, 具体过程为在锅中放一碗水, 然后把少许莜麦面放入锅内, 放在火上熬开, 冷 却使用。 0013 (3) 固定绣布 : 首先, 将合成的硬化底布裁成约 2535 厘米大小的两块绣布, 中间 两块衬布也裁剪成同样大小, 多层纱网片折叠裁剪成约 304。
12、0 厘米的尺寸 ; 然后将把两块 裁剪好的绣布合在一起, 背对背的用线固定住, 表层丝绸面料在里, 网格布朝外, 中间放上 8 层纱网作为夹层, 纱网中间垫两块衬布, 用几针跨度大的线固定。 0014 (4) 制作穿线板 : 根据设计绣图中的绣线使用的配线表, 在穿线板上用 DMC 序号将 这些线号排列起来, 穿入对应的线孔, 可以在刺绣时方便找到要绣的线。 0015 (5) 画格 : 以横竖十小格为一大格, 在固定好的绣布正面画格。 0016 (6) 绣制 : a) 用线 : 用穿线板上 2 股不同颜色的 DMC 序号线混在一起对折配制成四 股混色绣线绣制。b) 工具的使用 : 用 1 号尖。
13、头绣针穿入绣线, 引锥在网格孔扎眼, 针容易扎 透, 戴上类似于戒指的顶针, 钢针不会直接顶在人的手上 ; 用顶针往里顶, 小钳子往外拉, 这 边顶进去, 那边拉出来, 这一针就完成了。c) 针法采用传统全针绣法或半针绣法进行绣制, 可以用横向连续或纵向连续方法进行。 0017 (7) 割绒 : 绣完后, 在两块绣布与纱网片固定在一起的结合处 (即中间两片衬布中 间) , 用美工刀慢慢地往下割, 得到一对完全对称的、 同一花色但不同方向的绒面绣品。 0018 (8) 盘金边 : 在割开的两层三面绣品的表面可进一步装饰, 用金丝勾勒轮廓线条, 沿图案外边缘盘金边, 使边缘齐整, 同时也可不盘金边。
14、进一步装饰。 0019 实施例 2 一种双层三面绣的绣制工艺, 它包括以下步骤 : (1) 设计绣图 : 绣图实际尺寸按双面绣地屏画芯的尺寸, 设计为 70110 厘米, 然后绣 图采用专业公司印刷的绣图, 图纸上标有绣布尺寸、 格子针数和绣线使用的配线表 ; (2) 制备硬化底布 : 采用十字绣鞋垫专用网格布为底, 中间糊裱三层棉麻布作骨架, 上 面糊裱的表层丝绸布尽量与书画背景色接近, 合成硬化底布。 糊裱采用莜麦面打糨糊, 具体 说 明 书 CN 103046261 A 4 3/3 页 5 过程为在锅中放一碗水, 然后把少许莜麦面放入锅内, 放在火上熬开, 冷却使用。 0020 (3) 。
15、固定绣布 : 首先, 将合成的硬化底布裁成约 75115 厘米大小的两块绣布, 中 间两块衬布也裁剪成同样大小, 多层纱网片折叠裁剪成约 80120 厘米的尺寸 ; 然后将把 两块裁剪好的绣布合在一起, 背对背的用线固定住, 表层丝绸面料在里, 网格布朝外, 中间 放上 16 层纱网作为夹层, 纱网中间垫两块衬布, 用几针跨度大的线固定。 0021 (4) 制作穿线板 : 根据设计绣图中的绣线使用的配线表, 在穿线板上用 DMC 序号将 这些线号排列起来, 穿入对应的线孔, 可以在刺绣时方便找到要绣的线。 0022 (5) 画格 : 以横竖十小格为一大格, 在固定好的绣布正面画格。 0023 。
16、(6) 绣制 : a) 用线 : 用穿线板上 2 股不同颜色的 DMC 序号线混在一起对折配制成四 股混色绣线绣制。b) 工具的使用 : 用 1 号尖头绣针穿入绣线, 引锥在网格孔扎眼, 针容易扎 透, 戴上类似于戒指的顶针, 钢针不会直接顶在人的手上 ; 用顶针往里顶, 小钳子往外拉, 这 边顶进去, 那边拉出来, 这一针就完成了。c) 针法采用传统全针绣法或半针绣法进行绣制, 可以用横向连续或纵向连续方法进行。 0024 (7) 割绒 : 绣完后, 在两块绣布与纱网片固定在一起的结合处 (即中间两片衬布中 间) , 用美工刀慢慢地往下割, 得到一对完全对称的、 同一花色但不同方向的绒面绣品。 0025 (8) 盘金边 : 在割开的两层三面绣品的表面可进一步装饰, 用金丝勾勒轮廓线条, 沿图案外边缘盘金边, 使边缘齐整, 同时也可不做盘金边装饰。 说 明 书 CN 103046261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