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其组合.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52412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2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91311.5

申请日:

2014.08.11

公开号:

CN104110090A

公开日:

2014.10.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C 1/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青岛骏达和成工贸有限公司变更后:青岛金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天台支路8号2单元102户变更后: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龙水路318号1号楼505室|||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C 1/0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宫洪滨变更后:高骞 宫洪滨|||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C 1/00申请日:20140811|||公开

IPC分类号:

E04C1/00; E04B2/44; E04B2/50

主分类号:

E04C1/00

申请人:

青岛骏达和成工贸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宫洪滨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天台支路8号2单元102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其组合,多功能建筑模块包括外板、内板、至少一块中间板、螺杆、螺母、耐磨套a、胀管、耐磨套b,安装时外板贴近建筑外墙,内板贴近建筑内墙,模块板每个调节孔中都安装有耐磨套b,螺杆穿过外板、内板、中间板相同位置的耐磨套b,螺杆贯穿多功能建筑模块并突出外板与内板至少10mm;外板与内板中的套孔a、套孔b中都安装有耐磨套a,内板的胀管安装孔中安装有胀管。该多功能建筑模块为一标准化的模块,集建筑绿化、保温、通风多种功能于一体,多个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形成墙体,多功能建筑模块的组合与连接不需要使用水泥,便于拆卸且可重复利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1)、内板(2)、至少一块中间板(3)、螺杆(5)、螺母(6)、耐磨套a(7)、胀管(8)、耐磨套b(9),外板(1)贴近建筑外墙,内板(2)贴近建筑内墙,外板(1)、内板(2)、中间板(3)为相同的模块板,模块板外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模块板两直角边上各设置两个链接槽(1-1),模块板斜边上均匀设置三个连接槽(1-1),连接槽(1-1)为燕尾槽形式,斜边上的三个连接槽(1-1)与直角边上靠近斜边的连接槽(1-1)的内测边中心位置设置一耐磨杆安装孔a(1-5),耐磨杆安装孔a(1-5)为半圆孔;模块板两直角边中点内侧各设置一套孔a(1-2),套孔a(1-2)沿与对称侧直角边平行方向下方设置套孔b(1-7),套孔a(1-2)与套孔b(1-7)外形为矩形且矩形其中两角设置一半圆切口,两套孔b(1-7)之间的实体去除使其平滑的连为一体,模块板直角边中心点位置沿与所在直角边垂直方向设置一连通孔(1-6),连通孔(1-6)连通套孔a(1-2)与套孔b(1-7);模块板中心偏上位置设置一通风孔(1-3),通风孔(1-3)轮廓边上均匀设置四个耐磨杆安装孔b(1-10),耐磨杆安装孔b(1-10)为大于1/2的不完整圆孔;模块板斜边两端的连接槽(1-1)上部偏模块板中心线位置各设置一胀管安装孔(1-4);模块板直角边上的四个连接槽(1-1)内侧偏下位置各设置一调节孔(1-8);模块板剩余空白位置设置多个生根着力孔(1-9);模块板每个调节孔(1-8)中都安装有耐磨套b(9),螺杆(5)穿过外板(1)、内板(2)、中间板(3)相同位置的耐磨套b(9),螺杆(5)贯穿多功能建筑模块并突出外板(1)与内板(2)至少10mm;外板(1)与内板(2)中的套孔a(1-2)、套孔b(1-7)中都安装有耐磨套a(7),耐磨套a(7)外形同套孔a(1-2)外形相同,中心有一矩形开孔,耐磨套a(7)材料采用橡胶、塑料、黄铜、耐磨钢材中的任意一种;内板(2)的胀管安装孔(1-4)中安装有胀管(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5)上外板(1)、内板(2)、中间板(3)的两侧面位置都安装有螺母(6)。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板(2)与中间板(3)之间的螺杆(5)上套有弹簧(10),螺杆(5)上外板(1)、内板(2)、中间板(3)的两侧面除与弹簧(10)接触的两侧面位置上都安装有螺母(6)。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孔(1-3)中设置一通风管(12),通风管(12)贯穿多功能建筑模块,在通风孔(1-3)轮廓边上的耐磨杆安装孔b(1-10)中安装有耐磨杆(4)。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板(2)与相邻中间板(3)之间设置有填充层(11),填充层(11)的成分为隔音材料、工程塑料、木塑材料、保温材料、泡沫、混凝土、建筑垃圾中的任意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板(1)与相邻中间板(3)之间设置有绿化填土层(13),外板(1)上的通风孔(1-3)中安装有密封套(14), 密封套(14)外形为一侧翻边的套筒,安装时翻边设置在外板(1)外侧,密封套(14)与绿化填土层(13)接触的位置在外板(1)内侧设置有防漏网(15),绿化填土层(13)外围所有裸露的位置除防漏网(15)位置都设置密封。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磨杆(4)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杆(4)的长度与多功能建筑模块的厚度相同,耐磨杆(4)为一细长圆柱杆,其材质为不锈钢、铜、橡胶、塑料中的任意一种。

8.
  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连接榫(15),多个多功能建筑模块的斜边与斜边贴合、直角边与直角边贴合组成所要求的外形,不同多功能建筑模块贴合的两链接槽(1-1)中安装有连接榫(15),连接榫(15)与两链接槽(1-1)组合后形成的外形相同,连接榫(15)与链接槽(1-1)单边沿间隙≤2mm,连接榫(15)截面两长边中心点位置各设置一耐磨杆安装孔a(1-5),多功能建筑模块上的耐磨杆安装孔a(1-5)与连接榫(15)上的耐磨杆安装孔a(1-5)贴合的位置安装有耐磨杆(4)。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还包括加固绳(16),加固绳(16)有两种安装方式,a.加固绳(16)设置在外板(1)或内板(2)中,加固绳(16)通过连通孔(1-6)将相邻外板(1)或相邻内板(2)串连起来;b.加固绳(16)通过套孔a(1-2)或套孔b(1-7)中耐磨套a(7)的中心开孔贯穿多功能建筑模块,在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多功能建筑模块之间的相邻套孔a(1-2)与套孔b(1-7)中之字形穿插,加固绳(16)的安装方式采用两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绳(16)为碳纤维绳、尼龙绳、钢丝线束中的任意一种。

说明书

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其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其组合,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构建建筑墙体使用的便于拆卸且可重复利用的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其组合。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每年大量的投资到了房地产开发和建筑市场之中,以突飞猛进的速度构建了数不清的现代化建筑。但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以钢筋水泥为主要材料的建筑模式,以其环境污染、能源高耗、造价高昂等特点,越来越多地受到建筑业界的质疑。因此,寻找和研制一种低耗能、低造价、零污染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早已成为世界建筑业公认的发展趋向,成为全球建筑市场的共同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其组合,该多功能建筑模块为一标准化的模块,集建筑绿化、保温、通风多种功能于一体。多个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形成墙体,多功能建筑模块的组合与连接不需要使用水泥,便于拆卸且可重复利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包括外板1、内板2、至少一块中间板3、螺杆5、螺母6、耐磨套a7、胀管8、耐磨套b9,外板1贴近建筑外墙,内板2贴近建筑内墙,
外板1、内板2、中间板3为相同的模块板,模块板外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模块板两直角边上各设置两个链接槽1-1,模块板斜边上均匀设置三个连接槽1-1,连接槽1-1为燕尾槽形式,斜边上的三个连接槽1-1与直角边上靠近斜边的连接槽1-1的内测边中心位置设置一耐磨杆安装孔a1-5,耐磨杆安装孔a1-5为半圆孔;模块板两直角边中点内侧各设置一套孔a1-2,套孔a1-2沿与对称侧直角边平行方向下方设置套孔b1-7,套孔a1-2与套孔b1-7外形为矩形且矩形其中两角设置一半圆切口,两套孔b1-7之间的实体去除使其平滑的连为一体,模块板直角边中心点位置沿与所在直角边垂直方向设置一连通孔1-6,连通孔1-6连通套孔a1-2与套孔b1-7;模块板中心偏上位置设置一通风孔1-3,通风孔1-3轮廓边上均匀设置四个耐磨杆安装孔b1-10,耐磨杆安装孔b1-10为大于1/2的不完整圆孔;模块板斜边两端的连接槽1-1上部偏模块板中心线位置各设置一胀管安装孔1-4;模块板直角边上的四个连接槽1-1内侧偏下位置各设置一调节孔1-8;模块板剩余空白位置设置多个生根着力孔1-9;
模块板每个调节孔1-8中都安装有耐磨套b9,螺杆5穿过外板1、内板2、中间板3相同位置的耐磨套b9,螺杆5贯穿多功能建筑模块并突出外板1与内板2至少10mm;
外板1与内板2中的套孔a1-2、套孔b1-7中都安装有耐磨套a7,耐磨套a7外形同套孔a1-2外形相同,中心有一矩形开孔,耐磨套a7材料采用橡胶、塑料、黄铜、耐磨钢材中的任意一种;
内板2的胀管安装孔1-4中安装有胀管8。
作为优化,所述的螺杆5上外板1、内板2、中间板3的两侧面位置都安装有螺母6。 
作为优化,所述的内板2与中间板3之间的螺杆5上套有弹簧10,螺杆5上外板1、内板2、中间板3的两侧面除与弹簧10接触的两侧面位置上都安装有螺母6。 
作为优化,所述的通风孔1-3中设置一通风管12,通风管12贯穿多功能建筑模块,在通风孔1-3轮廓边上的耐磨杆安装孔b1-10中安装有耐磨杆4。 
作为优化,所述的内板2与相邻中间板3之间设置有填充层11,填充层11的成分为隔音材料、工程塑料、木塑材料、保温材料、泡沫、混凝土、建筑垃圾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化,所述的外板1与相邻中间板3之间设置有绿化填土层13,外板1上的通风孔1-3中安装有密封套14, 密封套14外形为一侧翻边的套筒,安装时翻边设置在外板1外侧,密封套14与绿化填土层13接触的位置在外板1内侧设置有防漏网15,绿化填土层13外围所有裸露的位置除防漏网15位置都设置密封。 
作为优化,所述的耐磨杆4的长度与多功能建筑模块的厚度相同,耐磨杆4为一细长圆柱杆,其材质为不锈钢、铜、橡胶、塑料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该组合包括多个多功能建筑模块、连接榫15,多个多功能建筑模块的斜边与斜边贴合、直角边与直角边贴合组成所要求的外形,不同多功能建筑模块贴合的两链接槽1-1中安装有连接榫15,连接榫15与两链接槽1-1组合后形成的外形相同,连接榫15与链接槽1-1单边沿间隙≤2mm,连接榫15截面两长边中心点位置各设置一耐磨杆安装孔a1-5,多功能建筑模块上的耐磨杆安装孔a1-5与连接榫15上的耐磨杆安装孔a1-5贴合的位置安装有耐磨杆4。 
作为优化,所述的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还包括加固绳16,加固绳16有两种安装方式,a.加固绳16设置在外板1或内板2中,加固绳16通过连通孔1-6将相邻外板1或相邻内板2串连起来;b.加固绳16通过套孔a1-2或套孔b1-7中耐磨套a7的中心开孔贯穿多功能建筑模块,在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多功能建筑模块之间的相邻套孔a1-2与套孔b1-7中之字形穿插,加固绳16的安装方式采用两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化,所述的加固绳16为碳纤维绳、尼龙绳、钢丝线束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化,所述的耐磨套b9为开口翻边铜套或开口直铜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为一标准化的模块,集建筑绿化、保温、通风多种功能于一体。多个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形成墙体,多功能建筑模块的组合与连接不需要使用水泥,无污染、强度高、便于拆卸且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建筑模块正面斜视图。 
图2为图1背面斜视图。 
图3为模块板总体结构图。 
图4至图7为多功能建筑模块其它实施例总体结构图。 
图8为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的总体结构图。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0、图11为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其它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图。 
其中,1外板、2内板、3中间板、1-1连接槽、1-2套孔a、1-3通风孔、1-4胀管安装孔、1-5耐磨杆安装孔a、1-6连通孔、1-7套孔b、1-8调节孔、1-9生根着力孔、1-10耐磨杆安装孔b、4耐磨杆、5螺杆、6螺母、7耐磨套a、8胀管、9耐磨套b、10弹簧、11填充层、12通风管、13绿化填土层、14密封套、15防漏网、16加固绳、17水电管道、18管箍组件、19小块内饰板、20安装钉、21安装螺钉、22大块内饰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包括外板1、内板2、两块中间板3、螺杆5、螺母6、耐磨套a7、胀管8、耐磨套b9,使用时外板1贴近建筑外墙,内板2贴近建筑内墙, 
外板1、内板2、中间板3为相同的模块板,如图3所示,模块板外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模块板两直角边上各设置两个链接槽1-1,模块板斜边上均匀设置三个连接槽1-1,连接槽1-1为燕尾槽形式,斜边上的三个连接槽1-1与直角边上靠近斜边的连接槽1-1的内测边中心位置设置一耐磨杆安装孔a1-5,耐磨杆安装孔a1-5为半圆孔;模块板两直角边中点内侧各设置一套孔a1-2,套孔a1-2沿与对称侧直角边平行方向下方设置套孔b1-7,套孔a1-2与套孔b1-7外形为矩形且矩形其中两角设置一半圆切口,设置半圆切口能够加强耐磨套a7安装的牢固性,两套孔b1-7之间的实体去除使其平滑的连为一体,模块板直角边中心点位置沿与所在直角边垂直方向设置一连通孔1-6,连通孔1-6连通套孔a1-2与套孔b1-7;模块板中心偏上位置设置一通风孔1-3,通风孔1-3轮廓边上均匀设置四个耐磨杆安装孔b1-10,耐磨杆安装孔b1-10为大于1/2的不完整圆孔;模块板斜边两端的连接槽1-1上部偏模块板中心线位置各设置一胀管安装孔1-4;模块板直角边上的四个连接槽1-1内侧偏下位置各设置一调节孔1-8;模块板剩余空白位置设置多个生根着力孔1-9,用于安装内外墙时涂抹水泥着力使用;
如图2所示,模块板每个调节孔1-8中都安装有耐磨套b9,螺杆5穿过外板1、内板2、中间板3相同位置的耐磨套b9,螺杆5贯穿多功能建筑模块并突出外板1与内板2至少10mm,通过使用不同长度的螺杆5与耐磨杆4可调节多功能建筑模块的厚度;外板1与内板2中的套孔a1-2、套孔b1-7中都安装有耐磨套a7,耐磨套a7外形同套孔a1-2外形相同,中心有一矩形开孔,耐磨套a7材料采用橡胶、塑料、黄铜、耐磨钢材中的任意一种;内板2的胀管安装孔1-4中安装有胀管8。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螺杆5上外板1、内板2、中间板3的两侧面位置都安装有螺母6。 
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内板2与中间板3之间的螺杆5上套有弹簧10,螺杆5上外板1、内板2、中间板3的两侧面除与弹簧10接触的两侧面位置上都安装有螺母6。 
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通风孔1-3中设置一通风管12,通风管12贯穿多功能建筑模块,在通风孔1-3轮廓边上的耐磨杆安装孔b1-10中安装有耐磨杆4。 
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内板2与相邻中间板3之间设置有填充层11,填充层11的成分为隔音材料、工程塑料、木塑材料、保温材料、泡沫、混凝土、建筑垃圾中的任意一种。当使用建筑垃圾作为填充层11材料时,其制作过程为将建筑垃圾中的砖块、水泥粉碎后与水泥混合并浇注至内板2与相邻中间板3之间,浇注时多功能建筑模块放置在特制的模具中。 
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外板1与相邻中间板3之间设置有绿化填土层13,如图7所示外板1上的通风孔1-3中安装有密封套14, 密封套14外形为一侧翻边的套筒,安装时翻边设置在外板1外侧,密封套14与绿化填土层13接触的位置在外板1内侧设置有防漏网15,绿化填土层13外围所有裸露的位置除防漏网15位置都设置密封。 
如图8所示,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该组合包括多个多功能建筑模块、连接榫15,多个多功能建筑模块的斜边与斜边贴合、直角边与直角边贴合组成所要求的外形,不同多功能建筑模块贴合的两链接槽1-1中安装有连接榫15,连接榫15与两链接槽1-1组合后形成的外形相同,连接榫15与链接槽1-1单边沿间隙≤2mm,连接榫15截面两长边中心点位置各设置一耐磨杆安装孔a1-5,如图9所示,多功能建筑模块上的耐磨杆安装孔a1-5与连接榫15上的耐磨杆安装孔a1-5贴合的位置安装有耐磨杆4。 
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加固绳16设置在外板1或内板2中,加固绳16通过连通孔1-6将相邻外板1或相邻内板2串连起来。 
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水电管道17通过管箍组件18固定在胀管8中。管箍组件18包括一标准管箍、一长螺钉、一螺丝,标准管箍夹持水电管道17后穿入一长螺钉,然后通过螺丝将标准管箍上紧,将长螺钉插入胀管8中完成固定。 
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要在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的内板2上安装小块内饰板19时,预先计算胀管8的位置,并在小块内饰板19的背面对应位置固定安装钉20,在内板2上刷涂水泥材料后将小块内饰板19压入对应的胀管8即可。小块内饰板19指的是内饰板面积小于等于内板2面积的内饰板。 
如图11所示的实施例,要在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的内板2上安装安装大块内饰板22时,先在内板2上刷涂水泥材料,然后将大块内饰板22贴合至内板2上。同时可选择的,计算胀管8的位置并在对应位置安装螺钉21。大块内饰板22指的是内饰板面积大于内板2面积的内饰板。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其组合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其组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其组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其组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其组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其组合.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0090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2CN104110090A21申请号201410391311522申请日20140811E04C1/00200601E04B2/44200601E04B2/5020060171申请人青岛骏达和成工贸有限公司地址266000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天台支路8号2单元102户72发明人宫洪滨54发明名称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其组合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其组合,多功能建筑模块包括外板、内板、至少一块中间板、螺杆、螺母、耐磨套A、胀管、耐磨套B,安装时外板贴近建筑外墙,内板贴近建筑内墙,模块板每个调节孔中都安装有耐磨套B,螺杆。

2、穿过外板、内板、中间板相同位置的耐磨套B,螺杆贯穿多功能建筑模块并突出外板与内板至少10MM;外板与内板中的套孔A、套孔B中都安装有耐磨套A,内板的胀管安装孔中安装有胀管。该多功能建筑模块为一标准化的模块,集建筑绿化、保温、通风多种功能于一体,多个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形成墙体,多功能建筑模块的组合与连接不需要使用水泥,便于拆卸且可重复利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0090ACN104110090A1/2页21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1)、内板(2)、至。

3、少一块中间板(3)、螺杆(5)、螺母(6)、耐磨套A(7)、胀管(8)、耐磨套B(9),外板(1)贴近建筑外墙,内板(2)贴近建筑内墙,外板(1)、内板(2)、中间板(3)为相同的模块板,模块板外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模块板两直角边上各设置两个链接槽(11),模块板斜边上均匀设置三个连接槽(11),连接槽(11)为燕尾槽形式,斜边上的三个连接槽(11)与直角边上靠近斜边的连接槽(11)的内测边中心位置设置一耐磨杆安装孔A(15),耐磨杆安装孔A(15)为半圆孔;模块板两直角边中点内侧各设置一套孔A(12),套孔A(12)沿与对称侧直角边平行方向下方设置套孔B(17),套孔A(12)与套孔B(17。

4、)外形为矩形且矩形其中两角设置一半圆切口,两套孔B(17)之间的实体去除使其平滑的连为一体,模块板直角边中心点位置沿与所在直角边垂直方向设置一连通孔(16),连通孔(16)连通套孔A(12)与套孔B(17);模块板中心偏上位置设置一通风孔(13),通风孔(13)轮廓边上均匀设置四个耐磨杆安装孔B(110),耐磨杆安装孔B(110)为大于1/2的不完整圆孔;模块板斜边两端的连接槽(11)上部偏模块板中心线位置各设置一胀管安装孔(14);模块板直角边上的四个连接槽(11)内侧偏下位置各设置一调节孔(18);模块板剩余空白位置设置多个生根着力孔(19);模块板每个调节孔(18)中都安装有耐磨套B(9。

5、),螺杆(5)穿过外板(1)、内板(2)、中间板(3)相同位置的耐磨套B(9),螺杆(5)贯穿多功能建筑模块并突出外板(1)与内板(2)至少10MM;外板(1)与内板(2)中的套孔A(12)、套孔B(17)中都安装有耐磨套A(7),耐磨套A(7)外形同套孔A(12)外形相同,中心有一矩形开孔,耐磨套A(7)材料采用橡胶、塑料、黄铜、耐磨钢材中的任意一种;内板(2)的胀管安装孔(14)中安装有胀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5)上外板(1)、内板(2)、中间板(3)的两侧面位置都安装有螺母(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

6、的内板(2)与中间板(3)之间的螺杆(5)上套有弹簧(10),螺杆(5)上外板(1)、内板(2)、中间板(3)的两侧面除与弹簧(10)接触的两侧面位置上都安装有螺母(6)。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孔(13)中设置一通风管(12),通风管(12)贯穿多功能建筑模块,在通风孔(13)轮廓边上的耐磨杆安装孔B(110)中安装有耐磨杆(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板(2)与相邻中间板(3)之间设置有填充层(11),填充层(11)的成分为隔音材料、工程塑料、木塑材料、保温材料、泡沫、混凝土、建筑垃圾中的任意一种。

7、。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板(1)与相邻中间板(3)之间设置有绿化填土层(13),外板(1)上的通风孔(13)中安装有密封套(14),密封套(14)外形为一侧翻边的套筒,安装时翻边设置在外板(1)外侧,密封套(14)与绿化填土层(13)接触的位置在外板(1)内侧设置有防漏网(15),绿化填土层(13)外围所有裸露的位置除防漏网(15)位置都设置密封。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磨杆(4)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杆(4)的长度与多功能建筑模块的厚度相同,耐磨杆(4)为一细长圆柱杆,其材质为不锈钢、铜、橡胶、塑料中的任意一种。8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

8、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书CN104110090A2/2页3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连接榫(15),多个多功能建筑模块的斜边与斜边贴合、直角边与直角边贴合组成所要求的外形,不同多功能建筑模块贴合的两链接槽(11)中安装有连接榫(15),连接榫(15)与两链接槽(11)组合后形成的外形相同,连接榫(15)与链接槽(11)单边沿间隙2MM,连接榫(15)截面两长边中心点位置各设置一耐磨杆安装孔A(15),多功能建筑模块上的耐磨杆安装孔A(15)与连接榫(15)上的耐磨杆安装孔A(15)贴合的位置安装有耐磨杆(4)。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

9、块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还包括加固绳(16),加固绳(16)有两种安装方式,A加固绳(16)设置在外板(1)或内板(2)中,加固绳(16)通过连通孔(16)将相邻外板(1)或相邻内板(2)串连起来;B加固绳(16)通过套孔A(12)或套孔B(17)中耐磨套A(7)的中心开孔贯穿多功能建筑模块,在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多功能建筑模块之间的相邻套孔A(12)与套孔B(17)中之字形穿插,加固绳(16)的安装方式采用两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绳(16)为碳纤维绳、尼龙绳、钢丝线束中的任意一种。权利要求书CN104110090A。

10、1/4页4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其组合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其组合,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构建建筑墙体使用的便于拆卸且可重复利用的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其组合。背景技术0002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每年大量的投资到了房地产开发和建筑市场之中,以突飞猛进的速度构建了数不清的现代化建筑。但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以钢筋水泥为主要材料的建筑模式,以其环境污染、能源高耗、造价高昂等特点,越来越多地受到建筑业界的质疑。因此,寻找和研制一种低耗能、低造价、零污染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早已成为世界建筑业公认的发展趋向,成为全球建筑市场的共同需求。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建。

11、筑模块及其组合,该多功能建筑模块为一标准化的模块,集建筑绿化、保温、通风多种功能于一体。多个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形成墙体,多功能建筑模块的组合与连接不需要使用水泥,便于拆卸且可重复利用。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包括外板1、内板2、至少一块中间板3、螺杆5、螺母6、耐磨套A7、胀管8、耐磨套B9,外板1贴近建筑外墙,内板2贴近建筑内墙,外板1、内板2、中间板3为相同的模块板,模块板外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模块板两直角边上各设置两个链接槽11,模块板斜边上均匀设置三个连接槽11,连接槽11为燕尾槽形式,斜边上的三个连接槽11与直角边上靠近斜边的连接槽11的内测。

12、边中心位置设置一耐磨杆安装孔A15,耐磨杆安装孔A15为半圆孔;模块板两直角边中点内侧各设置一套孔A12,套孔A12沿与对称侧直角边平行方向下方设置套孔B17,套孔A12与套孔B17外形为矩形且矩形其中两角设置一半圆切口,两套孔B17之间的实体去除使其平滑的连为一体,模块板直角边中心点位置沿与所在直角边垂直方向设置一连通孔16,连通孔16连通套孔A12与套孔B17;模块板中心偏上位置设置一通风孔13,通风孔13轮廓边上均匀设置四个耐磨杆安装孔B110,耐磨杆安装孔B110为大于1/2的不完整圆孔;模块板斜边两端的连接槽11上部偏模块板中心线位置各设置一胀管安装孔14;模块板直角边上的四个连接槽。

13、11内侧偏下位置各设置一调节孔18;模块板剩余空白位置设置多个生根着力孔19;模块板每个调节孔18中都安装有耐磨套B9,螺杆5穿过外板1、内板2、中间板3相同位置的耐磨套B9,螺杆5贯穿多功能建筑模块并突出外板1与内板2至少10MM;外板1与内板2中的套孔A12、套孔B17中都安装有耐磨套A7,耐磨套A7外形同套孔A12外形相同,中心有一矩形开孔,耐磨套A7材料采用橡胶、塑料、黄铜、耐磨钢材中的任意一种;内板2的胀管安装孔14中安装有胀管8。说明书CN104110090A2/4页50005作为优化,所述的螺杆5上外板1、内板2、中间板3的两侧面位置都安装有螺母6。0006作为优化,所述的内板2。

14、与中间板3之间的螺杆5上套有弹簧10,螺杆5上外板1、内板2、中间板3的两侧面除与弹簧10接触的两侧面位置上都安装有螺母6。0007作为优化,所述的通风孔13中设置一通风管12,通风管12贯穿多功能建筑模块,在通风孔13轮廓边上的耐磨杆安装孔B110中安装有耐磨杆4。0008作为优化,所述的内板2与相邻中间板3之间设置有填充层11,填充层11的成分为隔音材料、工程塑料、木塑材料、保温材料、泡沫、混凝土、建筑垃圾中的任意一种。0009作为优化,所述的外板1与相邻中间板3之间设置有绿化填土层13,外板1上的通风孔13中安装有密封套14,密封套14外形为一侧翻边的套筒,安装时翻边设置在外板1外侧,密。

15、封套14与绿化填土层13接触的位置在外板1内侧设置有防漏网15,绿化填土层13外围所有裸露的位置除防漏网15位置都设置密封。0010作为优化,所述的耐磨杆4的长度与多功能建筑模块的厚度相同,耐磨杆4为一细长圆柱杆,其材质为不锈钢、铜、橡胶、塑料中的任意一种。0011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该组合包括多个多功能建筑模块、连接榫15,多个多功能建筑模块的斜边与斜边贴合、直角边与直角边贴合组成所要求的外形,不同多功能建筑模块贴合的两链接槽11中安装有连接榫15,连接榫15与两链接槽11组合后形成的外形相同,连接榫15与链接槽11单边沿间隙2MM,连接榫15截面两长边中心点位置各设置一耐磨杆安装孔A1。

16、5,多功能建筑模块上的耐磨杆安装孔A15与连接榫15上的耐磨杆安装孔A15贴合的位置安装有耐磨杆4。0012作为优化,所述的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还包括加固绳16,加固绳16有两种安装方式,A加固绳16设置在外板1或内板2中,加固绳16通过连通孔16将相邻外板1或相邻内板2串连起来;B加固绳16通过套孔A12或套孔B17中耐磨套A7的中心开孔贯穿多功能建筑模块,在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多功能建筑模块之间的相邻套孔A12与套孔B17中之字形穿插,加固绳16的安装方式采用两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0013作为优化,所述的加固绳16为碳纤维绳、尼龙绳、钢丝线束中的任意一种。0014作为优化,所述的耐磨套B9为开口。

17、翻边铜套或开口直铜套。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为一标准化的模块,集建筑绿化、保温、通风多种功能于一体。多个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形成墙体,多功能建筑模块的组合与连接不需要使用水泥,无污染、强度高、便于拆卸且可重复利用。附图说明0016图1为多功能建筑模块正面斜视图。0017图2为图1背面斜视图。0018图3为模块板总体结构图。0019图4至图7为多功能建筑模块其它实施例总体结构图。0020图8为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的总体结构图。0021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视图。0022图10、图11为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其它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图。0023其中,1外板、2内板、。

18、3中间板、11连接槽、12套孔A、13通风孔、14胀管安装说明书CN104110090A3/4页6孔、15耐磨杆安装孔A、16连通孔、17套孔B、18调节孔、19生根着力孔、110耐磨杆安装孔B、4耐磨杆、5螺杆、6螺母、7耐磨套A、8胀管、9耐磨套B、10弹簧、11填充层、12通风管、13绿化填土层、14密封套、15防漏网、16加固绳、17水电管道、18管箍组件、19小块内饰板、20安装钉、21安装螺钉、22大块内饰板。具体实施方式0024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包括外板1、内板2、两块中间板3、螺杆5、螺母6、耐磨套A7、胀管8、耐磨套B9,使用时外板1贴近建筑外墙,内板2贴近建筑。

19、内墙,外板1、内板2、中间板3为相同的模块板,如图3所示,模块板外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模块板两直角边上各设置两个链接槽11,模块板斜边上均匀设置三个连接槽11,连接槽11为燕尾槽形式,斜边上的三个连接槽11与直角边上靠近斜边的连接槽11的内测边中心位置设置一耐磨杆安装孔A15,耐磨杆安装孔A15为半圆孔;模块板两直角边中点内侧各设置一套孔A12,套孔A12沿与对称侧直角边平行方向下方设置套孔B17,套孔A12与套孔B17外形为矩形且矩形其中两角设置一半圆切口,设置半圆切口能够加强耐磨套A7安装的牢固性,两套孔B17之间的实体去除使其平滑的连为一体,模块板直角边中心点位置沿与所在直角边垂直方向设。

20、置一连通孔16,连通孔16连通套孔A12与套孔B17;模块板中心偏上位置设置一通风孔13,通风孔13轮廓边上均匀设置四个耐磨杆安装孔B110,耐磨杆安装孔B110为大于1/2的不完整圆孔;模块板斜边两端的连接槽11上部偏模块板中心线位置各设置一胀管安装孔14;模块板直角边上的四个连接槽11内侧偏下位置各设置一调节孔18;模块板剩余空白位置设置多个生根着力孔19,用于安装内外墙时涂抹水泥着力使用;如图2所示,模块板每个调节孔18中都安装有耐磨套B9,螺杆5穿过外板1、内板2、中间板3相同位置的耐磨套B9,螺杆5贯穿多功能建筑模块并突出外板1与内板2至少10MM,通过使用不同长度的螺杆5与耐磨杆4。

21、可调节多功能建筑模块的厚度;外板1与内板2中的套孔A12、套孔B17中都安装有耐磨套A7,耐磨套A7外形同套孔A12外形相同,中心有一矩形开孔,耐磨套A7材料采用橡胶、塑料、黄铜、耐磨钢材中的任意一种;内板2的胀管安装孔14中安装有胀管8。0025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螺杆5上外板1、内板2、中间板3的两侧面位置都安装有螺母6。0026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内板2与中间板3之间的螺杆5上套有弹簧10,螺杆5上外板1、内板2、中间板3的两侧面除与弹簧10接触的两侧面位置上都安装有螺母6。0027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通风孔13中设置一通风管12,通风管12贯穿多功能建筑模块,在通风孔13轮廓边上的耐磨。

22、杆安装孔B110中安装有耐磨杆4。0028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内板2与相邻中间板3之间设置有填充层11,填充层11的成分为隔音材料、工程塑料、木塑材料、保温材料、泡沫、混凝土、建筑垃圾中的任意一种。当使用建筑垃圾作为填充层11材料时,其制作过程为将建筑垃圾中的砖块、水泥粉碎后与水泥混合并浇注至内板2与相邻中间板3之间,浇注时多功能建筑模块放置在特制的模具中。0029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外板1与相邻中间板3之间设置有绿化填土层13,如图7所示外板1上的通风孔13中安装有密封套14,密封套14外形为一侧翻边的套筒,安装时翻说明书CN104110090A4/4页7边设置在外板1外侧,密封套14与绿化。

23、填土层13接触的位置在外板1内侧设置有防漏网15,绿化填土层13外围所有裸露的位置除防漏网15位置都设置密封。0030如图8所示,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该组合包括多个多功能建筑模块、连接榫15,多个多功能建筑模块的斜边与斜边贴合、直角边与直角边贴合组成所要求的外形,不同多功能建筑模块贴合的两链接槽11中安装有连接榫15,连接榫15与两链接槽11组合后形成的外形相同,连接榫15与链接槽11单边沿间隙2MM,连接榫15截面两长边中心点位置各设置一耐磨杆安装孔A15,如图9所示,多功能建筑模块上的耐磨杆安装孔A15与连接榫15上的耐磨杆安装孔A15贴合的位置安装有耐磨杆4。0031如图8所示的实施。

24、例,加固绳16设置在外板1或内板2中,加固绳16通过连通孔16将相邻外板1或相邻内板2串连起来。0032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水电管道17通过管箍组件18固定在胀管8中。管箍组件18包括一标准管箍、一长螺钉、一螺丝,标准管箍夹持水电管道17后穿入一长螺钉,然后通过螺丝将标准管箍上紧,将长螺钉插入胀管8中完成固定。0033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要在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的内板2上安装小块内饰板19时,预先计算胀管8的位置,并在小块内饰板19的背面对应位置固定安装钉20,在内板2上刷涂水泥材料后将小块内饰板19压入对应的胀管8即可。小块内饰板19指的是内饰板面积小于等于内板2面积的内饰板。0034如图1。

25、1所示的实施例,要在多功能建筑模块组合的内板2上安装安装大块内饰板22时,先在内板2上刷涂水泥材料,然后将大块内饰板22贴合至内板2上。同时可选择的,计算胀管8的位置并在对应位置安装螺钉21。大块内饰板22指的是内饰板面积大于内板2面积的内饰板。0035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模块及其组合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10090A1/6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10090A2/6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10090A3/6页10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10090A104/6页11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4110090A115/6页12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4110090A126/6页13图11说明书附图CN104110090A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