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及其斜顶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注塑模具及其斜顶机构.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08163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2CN104108163A21申请号201410336252122申请日20140715B29C45/40200601B29C45/2620060171申请人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518108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第四工业区72发明人胡作寰高国利李芳刘勇黄清刚黄国民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5代理人唐华明54发明名称一种注塑模具及其斜顶机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顶机构,包括斜顶杆、斜顶底座和斜顶底座滑块;斜顶杆与斜顶底座滑块固定;斜顶底座滑块与斜顶底座滑动连接;还包括与注塑模具。
2、的底板固定连接的支撑导向块,支撑导向块设置有与斜顶杆的顶出方向平行的第一导向结构;斜顶底座滑块设置有与第一导向结构配合滑动的第二导向结构。本发明的斜顶机构,增加了支撑导向块,通过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的配合滑动,使斜顶机构在顶出过程中形成的侧向力通过斜顶底座滑块转移至支撑导向块,由支撑导向块提供反作用力抵消斜顶杆所承受的侧向力,从而使斜顶杆不易变形,保证了斜顶机构运动的流畅,提高了斜顶机构的运动可靠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斜顶机构的注塑模具。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
3、104108163ACN104108163A1/1页21一种斜顶机构,包括斜顶杆1、斜顶底座3和斜顶底座滑块2;所述斜顶杆1与所述斜顶底座滑块2固定;所述斜顶底座滑块2与所述斜顶底座3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注塑模具的底板固定连接的支撑导向块4,所述支撑导向块4设置有与所述斜顶杆1的顶出方向平行的第一导向结构401;所述斜顶底座滑块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401配合滑动的第二导向结构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注塑模具的动模板7上的导向衬套5;所述斜顶杆1套设于所述导向衬套5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401为。
4、滑轨;所述第二导向结构201为滑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配合滑动部位为T形结构或燕尾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杆1的个数为一个或两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杆1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斜顶底座滑块2上。7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机构为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斜顶机构。权利要求书CN104108163A1/4页3一种注塑模具及其斜顶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斜顶机构。还涉及一种应用上述斜顶机构的注塑模具。背景技术0002斜顶机构是注塑模具中。
5、用于成形产品内部倒钩并顶出的机构。对于结构复杂的塑胶产品,在进行与其结构对应的注塑模具中的斜顶机构的设计时,需要在原有斜向顶出角度的基础上,增加脱模角度,因此,当模具进行反复开模操作时,会使斜顶机构在斜向顶出和角度脱模的综合运动过程中,整体受到与斜向顶出方向垂直的侧向力,特别是斜顶机构的斜顶杆,由于斜顶杆是杆状结构,且在模具中大部分悬空,基本上没有支撑,因此主要靠斜顶杆自身承受和抵消侧向力,这样斜顶杆很容易发生变形,而斜顶机构属于高精度配合机构,斜顶杆微小的变形便会导致斜顶机构运动不畅,出现运动卡死现象,使得斜顶机构的运动可靠性降低。0003综上所述,如何解决斜顶杆容易变形导致的斜顶机构运动不。
6、畅,运动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顶机构,以消除斜顶杆上的侧向力,减小变形,提高斜顶机构运动的可靠性。000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斜顶机构的注塑模具,提高注塑模具的工作可靠性。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0007一种斜顶机构,包括斜顶杆、斜顶底座和斜顶底座滑块;所述斜顶杆与所述斜顶底座滑块固定;所述斜顶底座滑块与所述斜顶底座滑动连接;0008还包括与注塑模具的底板固定连接的支撑导向块,所述支撑导向块设置有与所述斜顶杆的顶出方向平行的第一导向结构;所述斜顶底座滑块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
7、配合滑动的第二导向结构。0009优选地,上述斜顶机构中,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注塑模具的动模板上的导向衬套;所述斜顶杆套设于所述导向衬套内。0010优选地,上述斜顶机构中,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为滑轨;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为滑槽。0011优选地,上述斜顶机构中,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配合滑动部位为T形结构或燕尾结构。0012优选地,上述斜顶机构中,所述斜顶杆的个数为一个或两个。0013优选地,上述斜顶机构中,所述斜顶杆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斜顶底座滑块上。00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斜顶机构,所述斜顶机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斜顶机构。说明书CN104108163A2/4页4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
8、益效果是0016本发明提供的斜顶机构中,增加了支撑导向块,斜顶杆与斜顶底座滑块固定,通过支撑导向块上的第一导向结构和斜顶底座滑块上的第二导向结构之间的配合滑动,在支撑导向块的引导和支撑作用下,使斜顶机构在顶出过程中形成的侧向力通过斜顶底座滑块转移至支撑导向块上,由支撑导向块提供反作用力抵消斜顶杆所承受的侧向力,从而使斜顶杆不容易变形,保证了斜顶机构运动的流畅,提高了斜顶机构的运动可靠性。附图说明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
9、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8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斜顶机构的原理结构示意图;00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斜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002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斜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22上述图1图4中,斜顶杆1、斜顶底座滑块2、第二导向结构201、斜顶底座3、支撑导向块4、第一导向结构401、导向衬套5、面针板6、动模板7、顶针板8。具体实施方式002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斜顶机构,消除了斜顶杆上的侧向力,使斜顶杆不容易变形,提高了斜顶机构运动的可靠性。002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斜顶机构的注塑模具,保证了。
10、注塑模具在注塑时,斜顶机构能够运动更顺畅,提高了注塑模具的工作的可靠性。00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26请参考图1图4,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斜顶机构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斜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斜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2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斜顶机构,其原理结构如图1。
11、所示,包括斜顶杆1、斜顶底座3、斜顶底座滑块2和支撑导向块4;其中,斜顶杆1的一端与斜顶底座滑块2固定连接;斜顶底座3一般固定在注塑模具的顶针板8,并随顶针板8一起往复移动;斜顶底座滑块2和斜顶底座3上均设置有相互配合滑动的滑动结构,斜顶底座滑块2与斜顶底座3滑动连接,斜顶底座滑块2可以在斜顶底座3上往复滑动;支撑导向块4固定连接在注塑模具的底板上,底板未在图中显示,支撑导向块4上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401,第一导向结构401的导向与斜顶杆1的顶出方向平行;斜顶底座滑块2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结构401配合滑动的第二导向结构201,第二导向结构201可以在第一导向结构401上往复滑动。说明书CN10。
12、4108163A3/4页50028上述斜顶机构的工作原理是以下结合图2和图3进行说明,文中有关方向的描述以图形的自然放置方向为参考,审查员应理解,这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斜顶机构进行顶出操作时,顶针板8向上移动,带动固定在其上的斜顶底座3一起竖直向上移动,斜顶底座3向上推动斜顶底座滑块2,支撑导向块4的第一导向结构401引导斜顶底座滑块2在斜顶底座3上滑动的同时,使斜顶底座滑块2沿支撑导向块4的第一导向结构401倾斜向上移动,进而顶动斜顶杆1倾斜向上移动,由于,第一导向结构401的导向与斜顶杆1的顶出方向平行,因此,支撑导向块4的导向不会干涉斜顶杆1的顶出。在斜顶机构中,支撑导向块4处。
13、于静止状态,由整个底板支撑,在斜顶底座滑块2倾斜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为斜顶底座滑块2在斜顶底座3上的滑动提供了侧向的导向力和支撑力,斜顶底座3向上的推动力分解成的侧向力经过斜顶底座滑块2传递给支撑导向块4,侧向力由支撑导向块4承受,从而大大削减了侧向力在斜顶杆1上的分布;而现有技术中,由于斜顶杆1只能做直线运动,所以在斜顶底座3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斜顶杆1作用于斜顶底座滑块2上的侧向力迫使斜顶底座滑块2在斜顶底座3中滑动,而反侧向力全部作用于斜顶杆1上;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斜顶机构大大减小了斜顶杆1受到的侧向力,从而使斜顶杆不容易变形或折断,使斜顶机构的顶出操作更流畅,提高了斜顶机构运动的稳定性。
14、。0029对斜顶机构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的斜顶机构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注塑模具的动模板7也称B板上的导向衬套5,斜顶杆1套设于导向衬套5中,由导向衬套5进一步为斜顶杆1的斜向顶出运动提供导向支撑。0030本实施例中,支撑导向块4上的第一导向结构401为滑轨,相应地,斜顶底座滑块2上的第二导向结构201为与滑轨配合的滑槽。当然,还可以设置为第一导向结构401为滑槽,第二导向结构201为滑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0031作为优化,第一导向结构401和第二导向结构201若采用滑轨和滑槽形式,则滑轨与滑槽的配合滑动部位采用T形结构、燕尾结构等,只要能够实现斜顶底座滑块2在支撑导向块4上的滑动,其它配合结构。
15、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32为了进一步防止斜顶杆1的变形,提高斜顶机构的运动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斜顶杆1采用两个,如图4所示,从而使分布于每个斜顶杆1上的侧向力更小,可以满足较大的斜顶角度的应用;当然,斜顶杆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三个或更多个,视安装空间和承载需求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0033本实施例中,斜顶杆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斜顶底座滑块2上,即在斜顶底座滑块2上开设有安装孔,将螺栓从斜顶底座滑块2的下方穿过,并与斜顶杆1的端部螺纹连接。除了采用螺栓之外,还可以使用螺钉、销轴等固定。0034由图1图4可以看出,只要能够实现支撑导向块4与斜顶底座滑块2的配合滑动,由支撑导向块4为斜顶底座。
16、滑块2提供侧向导向力和支撑力,则支撑导向块4和斜顶底座滑块2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整体上,支撑导向块4为长形结构,长度方向垂直于底板,具体结构根据注塑模具的内部结构而定。003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注塑模具中的斜顶机构采用以上任一实施例和技术方案所描述的斜顶机构,由于该斜顶机构中添加了支撑导向块4,使斜顶机构在斜向顶出操作时,斜顶杆1所承受的侧向力转为由支撑导向块4承担,斜顶杆1不受侧向力,从而不易发生变形,不易折断,避免了运动卡死现象发生,使顶出操作更顺畅,提高了斜顶说明书CN104108163A4/4页6机构的运动稳定性;而支撑导向块4固定在底板上,由底板支撑,且自身结构厚重。
17、,所以支撑导向块4比斜顶杆1更不容易发生变形,且支撑导向块4结构简单,大小合适,不会增加制造成本和占用注塑模具的其它结构的空间。003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003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说明书CN104108163A1/3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08163A2/3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08163A3/3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0816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