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吡蚜酮复配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吡蚜酮复配组合物.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9392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1999392ACN101999392A21申请号201010608441122申请日20101228A01N47/44200601A01N43/707200601A01N43/653200601A01N43/16200601A01P1/00200601A01P7/0420060171申请人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66600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深圳南路210号72发明人张黎辉刘庆顺王志强郝丽霞王宏年张玉琛74专利代理机构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代理人马俊荣54发明名称一种含吡蚜酮复配组合物57摘。
2、要本发明属于农药复配组合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吡蚜酮杀虫剂与抗植物病毒病化合物的复配组合物。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含有吡蚜酮和抗植物病毒病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的复配组合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吡蚜酮复配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中含有A和B,A与B的重量比为18011180,其中A为吡蚜酮,B为抗植物病毒病化合物。所述抗植物病毒病化合物选自盐酸吗啉胍、三氮唑核苷、氨基寡糖素中的一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复配来达到杀虫抑菌的双重效果,降低农用成本。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CN101999400A1/1页21一种含吡蚜酮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3、其有效成分中含有A和B,A与B的重量比为18011180,其中A为吡蚜酮,B为抗植物病毒病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吡蚜酮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植物病毒病化合物选自盐酸吗啉胍、三氮唑核苷、氨基寡糖素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吡蚜酮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A和B在所述复配组合物中总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9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吡蚜酮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组合物中还包括载体和助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吡蚜酮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选自水、或填料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吡蚜酮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选自白炭黑、高岭土、轻。
4、质碳酸钙、硅藻土、石英砂、滑石粉以及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吡蚜酮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吡蚜酮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苄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脂肪酸聚氧乙烯酯、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烷基奈磺酸钠、奈磺酸钠甲醛缩合物、聚丙烯酸钠、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甲基奈磺酸甲醛缩合物硫酸盐、拉开粉、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吡蚜酮复配组合物,。
5、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组合物中添加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戊菌唑的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水悬浮剂。权利要求书CN101999392ACN101999400A1/6页3一种含吡蚜酮复配组合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农药复配组合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吡蚜酮杀虫剂与抗植物病毒病化合物的复配组合物。背景技术0002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是全新的非杀生性杀虫剂,最早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开发,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利用电穿透图EPG技术进行研究表明,无论。
6、是点滴、饲喂或注射试验,只要蚜虫或飞虱一接触到吡蚜酮几乎立即产生口针阻塞效应,立刻停止取食,并最终饥饿致死,而且此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吡蚜酮具有优异的阻断昆虫传毒功能。尽管目前对吡蚜酮所引起的口针阻塞机制尚不清楚,但已有的研究表明这种不可逆的停食不是由于拒食作用所引起。经吡蚜酮处理后的昆虫最初死亡率是很低的,昆虫饥蛾致死前仍可存活数日,且死亡率高低与气候条件有关。试验表明,药剂处理3小时内,蚜虫的取食活动降低90左右,处理后48小时,死亡率可接近100。防治范围蚜虫科、飞虱科、粉虱科、叶蝉科等多种害虫。0003盐酸吗啉胍,又称病毒灵、吗啉胍或吗啉咪胍,化学名称为NN2胍基乙亚氨基吗啉盐酸盐。
7、,主要用于流感病毒及疱疹病毒感染,对多种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有抑制作用,也是一种广谱、低毒病毒防治剂。其稀释后的药液喷施到植物叶面后,药剂可通过水气孔进入植物体内,抑制或破坏核酸和脂蛋白的形成,阻止病毒的复制过程,起到防治病毒的作用。0004三氮唑核苷,是广谱强效的抗病毒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其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表明,三氮唑核苷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具有选性的抑制作用。三氮唑核苷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但是其体外抗病毒活性可被鸟嘌呤核苷和黄嘌呤核苷逆转的结果提示,三氮唑核苷可能作为这些细胞的代谢类似物而起作用,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小儿腺病毒肺炎、病。
8、毒性肝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急性角膜炎、结膜炎、流行性血热,带状疱子疹子,也可用于植物病毒病防治。0005氨基寡糖素,是指D氨基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的低聚糖,由几丁质降解得壳聚糖后再降解制得,或由微生物发酵提取的低毒杀菌剂。氨基寡糖素能对一些病菌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影响真菌孢子萌发,诱发菌丝形态发生变异、孢内生化发生改变等;其能激发植物体内基因,产生具有抗病作用的几丁酶、葡聚糖酶、保素及PR蛋白等,并具有细胞活化作用,有助于受害植株的恢复,促根壮苗,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它不仅对真菌、细菌、病毒具有极强的防治和铲除作用,而且还具有营养、调节、解毒、抗菌的功效,可广泛用于防治果。
9、树、蔬菜、地下根茎、烟草、中药材及粮棉作物的病毒、细菌、真菌引起的花叶病、小叶病、斑点病、炭疽病、霜霉病、疫病、蔓枯病、黄矮病、稻瘟病、青枯病、软腐病等病害。0006近来,在我国南部稻区发生一种与水稻黑条矮缩病RBSDV十分相似的病毒病,说明书CN101999392ACN101999400A2/6页4经专家鉴定该病毒为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的一个新种,命名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白背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能危害水稻、玉米、小麦、马塘、看麦娘、稗草等20多种粮食作物和杂草。典型症状为稻株矮缩,叶色深绿,上部叶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折多见于叶片基部;病株地上数节节部有倒生须根及高节。
10、位分枝;病株茎秆表面有大小约12毫米的瘤状突起手摸有明显粗糙感,瘤突呈蜡点状纵向排列成条形,早期乳白色,后期褐黑色;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防控技术关键是“治虱防矮”,抓好秧田期和本田初期防治关键时期,在传毒媒介白背飞虱传毒之前将其消灭,控制病毒传播,并辅以其他措施,达到防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目的。0007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MRDV属于植物呼肠弧病毒组,是一种具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感染MRDV的玉米植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叶背、叶鞘及苞叶的。
11、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植株严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严重时不能结实。1993年以来,玉米粗缩病MRDV的发生具有明显上升之势,1996年大发生时,一般病田病株率达40,平均减产1030。如何控制玉米病毒病,尤其是玉米粗缩病MRDV的危害,已成为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因此,近几年我们对玉米粗缩病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在玉米粗缩病的防治上,要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针,其核心是控制毒源、减少虫源、避开危害。0008目前,我国国内的化学和生物型农药产品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和缓解上述病害,但是,由于上述病毒借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传播,而飞虱又是一种对。
12、农药抗药性极强,繁殖能力极高的恶性虫害,这样复合性侵染同时并发传播,给该类病害的预防和根治带来极大困难。另外,现有的农药产品中,杀虫剂只管杀虫,抑菌剂只能抑菌,要通过常规的防治方法根除该病害,至少要分别对虫害和病害单独喷雾防治,并按施药周期重复几次,反复几个循环才能收到效果,而这样做的过程中,势必造成了对农药,劳动力,水源等多种资源的浪费,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生产上难以克服的问题。0009本人经过大量室内研究和田间实验,筛选出了一种含有吡蚜酮和抗植物病毒病化合物的复配组合物,并将这些组合制成了各种剂型产品,从而提出本发明。发明内容0010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含有吡蚜酮和抗植物病毒病化合物作为活性成。
13、分的复配组合物,通过复配来达到杀虫抑菌的双重效果,降低农用成本。0011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将含有吡蚜酮和抗植物病毒病化合物的复配组合物,配以适当的助剂制成可以使用的制剂产品。001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吡蚜酮复配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中含有A和B,A与B的重量比为18011180,其中A为吡蚜酮,B为抗植物病毒病化合物。0013所述抗植物病毒病化合物选自盐酸吗啉胍、三氮唑核苷、氨基寡糖素中的一种。0014所述有效成分A和B在所述复配组合物中总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90。0015所述吡蚜酮PYMETROZINE的化学名称为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32H酮;盐酸吗啉胍ABOB的化。
14、学名称为NN2胍基乙亚氨基吗说明书CN101999392ACN101999400A3/6页5啉盐酸盐;三氮唑核苷RIBAVIRIN的化学名称为1D呋喃核糖基1H1,2,4,三氮唑3羧酰胺;氨基寡糖素OLIGOSACCHARINS的化学名称为低聚D氨基葡萄糖;上述活性成分均是本领域公知的杀虫、杀菌剂,可以通过各种商业渠道购得。0016除上述有效成分A和B之外,所述复配组合物中还包括载体和助剂,以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水悬浮剂。0017所述载体选自水或填料中的一种。所述填料选自白炭黑、高岭土、轻质碳酸钙、硅藻土、石英砂、滑石粉以及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0018。
15、所述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可以是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或渗透剂。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非离子或阴离子型的,也可以是两种以上的复合使用。0019所述乳化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以及这些化合物的磷酸酯中和盐或市售的乳化剂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的例子如600系列、400系列、1600系列、NPOP系列、AEO系列、斯盘系列、吐温系列等。0020所述分散剂、润湿剂或渗透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钠盐或钙盐、烷基萘磺酸钠、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硫酸盐、奈磺酸甲醛缩合物、亚甲。
16、基萘磺酸钠二丁基奈磺酸甲醛缩合物、N甲基脂肪酰基牛磺酸钠、聚羧酸盐、萘磺酸盐、茶枯粉、皂素、亚硫酸纸浆废液、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快渗T、拉开粉或JFC中的一种或多种,可单独使用,也可复合使用。0021根据使用的场合,所述复配组合物中可以添加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功能性助剂。0022所述增稠剂选自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多种。0023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三醇、丙二醇、尿素或二甘醇中的一种或多种。0024上述物质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物质,可通过市场购得。0025所述复配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
17、、水分散粒剂或水悬浮剂。0026本发明的复配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可以按照普通的兑水喷雾方法施用。本发明的复配组合物对害虫和病原体的持效期与组合物中单个化合物的含量有关,也与组合物的施用量有关。00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吡蚜酮和抗植物病毒病药剂复配可以在对已经染病的植株进行有效的防治的同时杀死传播病毒的昆虫,避免交叉感染,保护作物免受病毒侵害,提高杀虫杀菌效率,降低成本。具体实施方式0028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田间药效的处理剂量均为有效成分用量。00291、水悬浮剂0030制备方法按实施例配方比例将有效成分A和B加入水中,并。
18、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助剂,经高速剪切,湿法砂磨,最后匀质过滤即得产品。主要设备是配料釜、胶体磨说明书CN101999392ACN101999400A4/6页6或匀质混合机、砂磨机。0031实施例128水悬浮剂0032配方有效成分A为吡蚜酮,3;有效成分B选用盐酸吗啉胍,25;乳化剂选用601磷酸酯盐和NP10,用量分别为3和1;增稠剂选用黄原胶和硅酸镁铝,用量分别为01和1;防冻剂乙二醇,4;水,余量。0033实施例218水悬浮剂0034配方有效成分A为吡蚜酮,12;有效成分B选用三氮唑核苷,6;乳化剂选用NP10磷酸酯盐和AEO10,用量分别为4和15;增稠剂选用黄原胶和膨润土,用量分。
19、别为015和3;防冻剂丙三醇,3;水,余量。0035实施例320水悬浮剂0036配方有效成分A为吡蚜酮,16;有效成分B选用氨基寡糖素,4;乳化剂选用NP10和农乳600,用量分别为2和4;增稠剂选用黄原胶和硅酸镁铝,用量分别为01和1;防冻剂丙二醇,5;水,余量。0037表1和表2为含吡蚜酮复配组合物制备成水悬浮剂的田间药效实施效果00380039表128吡蚜酮盐酸吗啉胍水悬浮剂实施例1防治灰飞虱成虫田间药效试验00400042表228吡蚜酮盐酸吗啉胍水悬浮剂实施例1防治玉米粗缩病田间药效试验00432、可湿性粉剂说明书0041CN101999392ACN101999400A5/6页7004。
20、4制备方法按实施例配方比例,将有效成分A和B加入载体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助剂,混合,经气流粉碎后再混合制得可湿性粉剂。主要设备有混合机、气流粉碎机。0045实施例428可湿性粉剂0046配方有效成分A为吡蚜酮,3;有效成分B选用盐酸吗啉胍,25;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分散剂选用拉开粉、木质素磺酸钠和NNO,用量分别为2、35和3;载体为白炭黑,10,高岭土,余量。0047实施例545可湿性粉剂0048配方有效成分A为吡蚜酮,30;有效成分B选用三氮唑核苷,15;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分散剂选用拉开粉、木质素磺酸钙和NNO,用量分别为1、5和5;载体为白炭黑,8,轻质碳酸。
21、钙,余量。0049实施例650可湿性粉剂0050配方有效成分A为吡蚜酮,40;有效成分B选用氨基寡糖素,10;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分散剂选用拉开粉、木质素磺酸钠和NNO,用量分别为15、4和5;载体为白炭黑,10,膨润土,余量。0051表3和表4为含吡蚜酮复配组合物制备成可湿性粉剂的田间药效实施效果00520053表345吡蚜酮三氮唑核苷可湿性粉剂实施例5防治白背飞虱田间药效试验0054说明书CN101999392ACN101999400A6/6页80055表445吡蚜酮三氮唑核苷可湿性粉剂实施例5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药效试验00563、水分散粒剂0057制备方法按实施例配方比例,。
22、将有效成分A和B加入载体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助剂,混合,经气流粉碎,后加1525的水,经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制得水分散粒剂产品;或将粉碎过的粉体在沸腾造粒机中喷水、造粒、干燥,之后筛分制得产品。主要设备有混合机、气流粉碎机、捏合机、挤压造粒机,烘房或流化床干燥,或沸腾造粒机、筛分机。0058实施例756水分散粒剂0059配方有效成分A为吡蚜酮,6;有效成分B选用盐酸吗啉胍,50;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分散剂选用木质素磺酸钠、NNO和聚羧酸盐,用量分别为35、3和5;载体为白炭黑,10,膨润土,余量。0060实施例860水分散粒剂0061配方有效成分A为吡蚜酮,40;有效成分B选用三氮唑核苷,20;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分散剂选用萘磺酸盐和NNO,用量分别为8和5;载体为白炭黑,10,膨润土,余量。0062实施例955水分散粒剂0063配方有效成分A为吡蚜酮,44;有效成分B选用氨基寡糖素,11;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3;分散剂选用拉开粉、NNO和聚羧酸盐,用量分别为3、4和10;载体为白炭黑,10,膨润土,余量。说明书CN10199939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