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5215132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39304.7

申请日:

2014.12.30

公开号:

CN104491814A

公开日:

2015.04.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日:2014123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8; A61P43/00; A61K35/36(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申请人:

兰州古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颜琪; 贾孝荣

地址:

730030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23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代理人:

张英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是以桃仁、香橼、佛手、砂仁、莲子、肉桂、枣仁、玉竹、阿胶、黑芝麻、炙甘草、龙眼肉、枸杞、核桃仁、黄精、干姜为原料进行配伍,使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共凑活血化瘀、健脾化湿、通阳暖身之功能,从而达到驱寒通暖的目的。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于怕冷畏寒等状况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另外,本发明药物制剂中各原料药均采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因而兼具养生保健作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是以桃仁、香橼、佛手、砂仁、莲子、肉桂、枣仁、玉竹、阿胶、黑芝麻、炙甘草、龙眼肉、枸杞、核桃仁、黄精、干姜为原料,按药剂学的常规辅料和工艺制备成的内服制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按以下重量份进行配比:桃仁20-30份,香橼15-25份,佛手12-20份,砂仁12-20份,莲子5-10份,肉桂5-10份,枣仁5-10份,玉竹5-10份,阿胶5-10份,黑芝麻5-10份,炙甘草5-10份,龙眼肉5-10份,枸杞5-10份,核桃仁5-10份,黄精5-10份,干姜5-10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按以下重量份进行配比:桃仁22-25份,香橼16-20份,佛手13-16份,砂仁13-16份,莲子6-8份,肉桂6-8份,枣仁6-8份,玉竹6-8份,阿胶6-8份,黑芝麻6-8份,炙甘草6-8份,龙眼肉6-8份,枸杞6-8份,核桃仁6-8份,黄精6-8份,干姜6-8份。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按以下重量份进行配比:桃仁22.5份,香橼16.5份,佛手14份,砂仁14份,莲子7.5份,肉桂7.5份,枣仁7.5份,玉竹7.5份,阿胶7.5份,黑芝麻7.5份,炙甘草7.5份,龙眼肉7.5份,枸杞7.5份,核桃仁7.5份,黄精7.5份,干姜7.5份。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服制剂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或口服液。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保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畏寒怕冷是指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比正常人表现得怕冷,一般为手足冰凉,腰膝酸冷。大部分情况的出现既无其明确原因、又无体虚状况。对于上述状况,历代医家直接以补气温阳为手段,往往效果不甚理想。
中医认为畏寒怕冷是由于阴阳失衡脾胃不和气血不足肾虚所导致的。依据我们多年的临床跟踪观察发现,凡是中焦不调者往往会导致人体怕冷畏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研究,提供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是以桃仁、香橼、佛手、砂仁、莲子、肉桂、枣仁、玉竹、阿胶、黑芝麻、炙甘草、龙眼肉、枸杞、核桃仁、黄精、干姜为原料进行配伍,使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共凑活血化瘀、健脾化湿、通阳暖身之功能,从而达到驱寒暖身的目的。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功能: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本发明以桃仁为君药,另辟蹊径,通过活血化瘀,为彻底解除人体怕冷畏寒状况首开先河。
香橼,辛苦酸,温;入肝、肺、脾经;功能:理气,舒郁,消痰,利膈。佛手,辛、苦、酸,温;归肝、脾、肺经;功能: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砂仁,辛,温;归脾、胃、肾经;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神。本发明以香橼、佛手、砂仁为臣药,以健脾化湿为出发点,协助君药活血祛瘀,以加强驱寒祛湿之功。
莲子,甘、涩,平;归脾、肾、心经;功能: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功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枣仁,甘、酸,平;归肝、胆、心经;功能: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玉竹,甘,微寒; 归肺、胃经;功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黑芝麻,黑芝麻药食两用,具有“补肝肾,滋五脏,益精血,润肠燥”等保健功效,被视为滋补圣品。炙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补脾和胃,益气复脉。龙眼肉,甘,温;入心、脾经;功能:补益心脾,补气养阴,养血安神。枸杞, 甘,平;归肝、肾经;功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核桃仁,甘,温;归肾经、肺、大肠经;功效:补肾温肺,润肠通便。黄精,甘,平;归脾、肺、肾经;功能: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本发明以莲子、肉桂、枣仁、玉竹、阿胶、黑芝麻、炙甘草、龙眼肉、枸杞、核桃仁、黄精十一味药为佐药,通补整体及三焦气血阴阳,使源泉得以盈盛,四肢百骸方能得养。
干姜,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功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本发明以干姜为使药,直接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本发明全方共凑活血化瘀、健脾化湿、通阳暖身之功能,从而达到驱寒浴暖的目的。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各原料按以下重量份进行配比:桃仁20-30份,香橼15-25份,佛手12-20份,砂仁12-20份,莲子5-10份,肉桂5-10份,枣仁5-10份,玉竹5-10份,阿胶5-10份,黑芝麻5-10份,炙甘草5-10份,龙眼肉5-10份,枸杞5-10份,核桃仁5-10份,黄精5-10份,干姜5-10份。
优选配比:桃仁22-25份,香橼16-20份,佛手13-16份,砂仁13-16份,莲子6-8份,肉桂6-8份,枣仁6-8份,玉竹6-8份,阿胶6-8份,黑芝麻6-8份,炙甘草6-8份,龙眼肉6-8份,枸杞6-8份,核桃仁6-8份,黄精6-8份,干姜6-8份。
最佳配比:桃仁22.5份,香橼16.5份,佛手14份,砂仁14份,莲子7.5份,肉桂7.5份,枣仁7.5份,玉竹7.5份,阿胶7.5份,黑芝麻7.5份,炙甘草7.5份,龙眼肉7.5份,枸杞7.5份,核桃仁7.5份,黄精7.5份,干姜7.5份。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可以按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各种内服制剂。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丸剂(包括水丸、蜜丸、糖衣丸、胶丸、肠溶丸或滴丸)或口服液。
下面是本发明药物调理怕冷畏寒的临床资料。
1、观察对象:典型的怕冷畏寒患者112例,男女各半,年龄在25-80岁。
2、临床症状:四肢厥冷、手脚冰凉、怕冷恶寒。
3、治疗方法:本发明颗粒剂药物(桃仁香橼茶)。规格:6g/袋,30袋/盒。用法用量:早晚各一袋,温开水直接冲服。疗程:3月1周期,一般观察3周期。
4、治疗效果判定:治愈:四肢厥冷、手脚冰凉、怕冷恶寒的体征完全消失。治疗后三个月之内不反复。显效:四肢厥冷、手脚冰凉、怕冷恶寒的体征基本消失,治疗后三个月之内出现反复现象。有效:四肢厥冷、手脚冰凉、怕冷恶寒的体征有了明鲜的改善。无效:四肢厥冷、手脚冰凉、怕冷恶寒的体征没有明鲜的改善。
5、观察结果:治愈67例,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2%。
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怕冷畏寒具有明显的改善和调治作用。另外,本发明药物制剂中各原料药均采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因而兼具养生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药物的组方及其制备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颗粒剂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比:桃仁22.5份,香橼16.5份,佛手14份,砂仁14份,莲子7.5份,肉桂7.5份,枣仁7.5份,玉竹7.5份,阿胶7.5份,黑芝麻7.5份,炙甘草7.5份,龙眼肉7.5份,枸杞7.5份,核桃仁7.5份,黄精7.5份,干姜7.5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颗粒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规格:6g/袋。
用法用量:早晚各一袋,温开水直接冲服;疗程:3月1周期,一般观察3周期。
实施例2、胶囊剂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比:桃仁25份,香橼20份,佛手16份,砂仁16份,莲子8份,肉桂8份,枣仁8份,玉竹8份,阿胶8份,黑芝麻8份,炙甘草8份,龙眼肉8份,枸杞8份,核桃仁8份,黄精8份,干姜8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胶囊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规格:0.3g/粒。
用法用量:早晚各0.9g,温开水直接冲服;疗程:3月1周期,一般观察3周期。
实施例3、片剂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比:桃仁22份,香橼16份,佛手13份,砂仁13份,莲子6份,肉桂6份,枣仁6份,玉竹6份,阿胶6份,黑芝麻6份,炙甘草6份,龙眼肉6份,枸杞6份,核桃仁6份,黄精6份,干姜6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片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规格:1.0g/粒。
用法用量:早晚各2.0g,温开水直接冲服;疗程:3月1周期,一般观察3周期。
实施例4、丸剂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比:桃仁20份,香橼15份,佛手12份,砂仁12份,莲子5份,肉桂5份,枣仁5份,玉竹5份,阿胶5份,黑芝麻5份,炙甘草5份,龙眼肉5份,枸杞5份,核桃仁5份,黄精5份,干姜5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丸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规格:0.05g/袋;
用法用量:早晚各6g,温开水直接冲服;疗程:3月1周期,一般观察3周期。
实施例5、本发明口服液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比:桃仁30份,香橼25份,佛手20份,砂仁20份,莲子10份,肉桂10份,枣仁10份,玉竹10份,阿胶10份,黑芝麻10份,炙甘草10份,龙眼肉10份,枸杞10份,核桃仁10份,黄精10份,干姜10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口服液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规格:10ml/瓶;
用法用量:早晚各20ml,温开水直接冲服或直接吞服;疗程:3月1周期,一般观察3周期。
上述各实施例中,各原料配比均以重量份计。

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839304.7 (22)申请日 2014.12.30 A61K 36/9068(2006.01) A61P 43/00(2006.01) A61K 35/36(2015.01) (71)申请人 兰州古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 237 号 (72)发明人 颜琪 贾孝荣 (74)专利代理机构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代理人 张英荷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 制剂, 是以桃仁、 香橼、 佛手、 砂仁。

2、、 莲子、 肉桂、 枣 仁、 玉竹、 阿胶、 黑芝麻、 炙甘草、 龙眼肉、 枸杞、 核 桃仁、 黄精、 干姜为原料进行配伍, 使各药物的功 效产生协同, 共凑活血化瘀、 健脾化湿、 通阳暖身 之功能, 从而达到驱寒通暖的目的。临床试验表 明, 本发明中药制剂对于怕冷畏寒等状况具有很 好的调理作用。 另外, 本发明药物制剂中各原料药 均采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材, 因而兼具养生保健作 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9181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8 CN 10。

3、4491814 A 1/1 页 2 1.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 是以桃仁、 香橼、 佛手、 砂仁、 莲子、 肉桂、 枣仁、 玉竹、 阿胶、 黑芝麻、 炙甘草、 龙眼肉、 枸杞、 核桃仁、 黄精、 干姜为原料, 按药剂学的常规辅料 和工艺制备成的内服制剂。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各原料按以下 重量份进行配比 : 桃仁20-30份, 香橼15-25份, 佛手12-20份, 砂仁12-20份, 莲子5-10份, 肉桂 5-10 份, 枣仁 5-10 份, 玉竹 5-10 份, 阿胶 5-10 份, 黑芝麻 5-10 份, 炙甘草 5-10。

4、 份, 龙 眼肉 5-10 份, 枸杞 5-10 份, 核桃仁 5-10 份, 黄精 5-10 份, 干姜 5-10 份。 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各原料按以下 重量份进行配比 : 桃仁 22-25 份, 香橼 16-20 份, 佛手 13-16 份, 砂仁 13-16 份, 莲子 6-8 份, 肉桂 6-8 份, 枣仁 6-8 份, 玉竹 6-8 份, 阿胶 6-8 份, 黑芝麻 6-8 份, 炙甘草 6-8 份, 龙眼肉 6-8 份, 枸杞 6-8 份, 核桃仁 6-8 份, 黄精 6-8 份, 干姜 6-8 份。 4.如权利要求 1 所述。

5、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各原料按以下 重量份进行配比 : 桃仁 22.5 份, 香橼 16.5 份, 佛手 14 份, 砂仁 14 份, 莲子 7.5 份, 肉桂 7.5 份, 枣仁 7.5 份, 玉竹 7.5 份, 阿胶 7.5 份, 黑芝麻 7.5 份, 炙甘草 7.5 份, 龙眼肉 7.5 份, 枸 杞 7.5 份, 核桃仁 7.5 份, 黄精 7.5 份, 干姜 7.5 份。 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服制剂为胶 囊剂、 片剂、 颗粒剂、 丸剂或口服液。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91814 A 2 1。

6、/3 页 3 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保健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畏寒怕冷是指人体在正常情况下, 比正常人表现得怕冷, 一般为手足冰凉, 腰膝酸 冷。大部分情况的出现既无其明确原因、 又无体虚状况。对于上述状况, 历代医家直接以补 气温阳为手段, 往往效果不甚理想。 0003 中医认为畏寒怕冷是由于阴阳失衡脾胃不和气血不足肾虚所导致的。 依据我们多 年的临床跟踪观察发现, 凡是中焦不调者往往会导致人体怕冷畏寒。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研究, 提供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 剂。

7、。 0005 本发明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 是以桃仁、 香橼、 佛手、 砂仁、 莲子、 肉桂、 枣 仁、 玉竹、 阿胶、 黑芝麻、 炙甘草、 龙眼肉、 枸杞、 核桃仁、 黄精、 干姜为原料进行配伍, 使各药 物的功效产生协同, 共凑活血化瘀、 健脾化湿、 通阳暖身之功能, 从而达到驱寒暖身的目的。 0006 桃仁, 苦、 甘, 平 ; 归心、 肝、 大肠经 ; 功能 : 活血祛瘀, 润肠通便。本发明以桃仁为君 药, 另辟蹊径, 通过活血化瘀, 为彻底解除人体怕冷畏寒状况首开先河。 0007 香橼, 辛苦酸, 温 ; 入肝、 肺、 脾经 ; 功能 : 理气, 舒郁, 消痰, 利膈。佛手, 。

8、辛、 苦、 酸, 温 ; 归肝、 脾、 肺经 ; 功能 : 舒肝理气, 和胃止痛。砂仁, 辛, 温 ; 归脾、 胃、 肾经 ; 功能 : 化湿开 胃, 温脾止泻, 理气安神。 本发明以香橼、 佛手、 砂仁为臣药, 以健脾化湿为出发点, 协助君药 活血祛瘀, 以加强驱寒祛湿之功。 0008 莲子, 甘、 涩, 平 ; 归脾、 肾、 心经 ; 功能 : 补脾止泻, 益肾涩精, 养心安神。肉桂, 辛、 甘, 大热 ; 归肾、 脾、 心、 肝经 ; 功能 : 补火助阳, 引火归源, 散寒止痛, 活血通经。枣仁, 甘、 酸, 平 ; 归肝、 胆、 心经 ; 功能 : 补肝, 宁心, 敛汗, 生津。玉竹,。

9、 甘, 微寒 ; 归肺、 胃经 ; 功能 : 养阴 润燥, 生津止渴。阿胶, 补血滋阴, 润燥, 止血。黑芝麻, 黑芝麻药食两用, 具有 “补肝肾, 滋 五脏, 益精血, 润肠燥” 等保健功效, 被视为滋补圣品。炙甘草, 甘, 平 ; 归心、 肺、 脾、 胃经 ; 功 能 : 补脾和胃, 益气复脉。 龙眼肉, 甘, 温 ; 入心、 脾经 ; 功能 : 补益心脾, 补气养阴, 养血安神。 枸杞, 甘, 平 ; 归肝、 肾经 ; 功能 : 滋补肝肾, 益精明目。核桃仁, 甘, 温 ; 归肾经、 肺、 大肠经 ; 功效 : 补肾温肺, 润肠通便。 黄精, 甘, 平 ; 归脾、 肺、 肾经 ; 功能 。

10、: 补气养阴, 健脾, 润肺, 益肾。 本发明以莲子、 肉桂、 枣仁、 玉竹、 阿胶、 黑芝麻、 炙甘草、 龙眼肉、 枸杞、 核桃仁、 黄精十一味 药为佐药, 通补整体及三焦气血阴阳, 使源泉得以盈盛, 四肢百骸方能得养。 0009 干姜, 辛、 热 ; 归脾、 胃、 肾、 心、 肺经 ; 功能 : 温中散寒, 回阳通脉, 燥湿消痰。本发明 以干姜为使药, 直接温中散寒、 回阳通脉。 0010 本发明全方共凑活血化瘀、 健脾化湿、 通阳暖身之功能, 从而达到驱寒浴暖的目 的。 说 明 书 CN 104491814 A 3 2/3 页 4 0011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各原料按以下重量份进行配比 :。

11、 桃仁 20-30 份, 香橼 15-25 份, 佛手 12-20 份, 砂仁 12-20 份, 莲子 5-10 份, 肉桂 5-10 份, 枣仁 5-10 份, 玉竹 5-10 份, 阿胶 5-10 份, 黑芝麻 5-10 份, 炙甘草 5-10 份, 龙眼肉 5-10 份, 枸杞 5-10 份, 核桃仁 5-10 份, 黄 精 5-10 份, 干姜 5-10 份。 0012 优选配比 : 桃仁 22-25 份, 香橼 16-20 份, 佛手 13-16 份, 砂仁 13-16 份, 莲子 6-8 份, 肉桂 6-8 份, 枣仁 6-8 份, 玉竹 6-8 份, 阿胶 6-8 份, 黑芝麻 。

12、6-8 份, 炙甘草 6-8 份, 龙眼 肉 6-8 份, 枸杞 6-8 份, 核桃仁 6-8 份, 黄精 6-8 份, 干姜 6-8 份。 0013 最佳配比 : 桃仁 22.5 份, 香橼 16.5 份, 佛手 14 份, 砂仁 14 份, 莲子 7.5 份, 肉桂 7.5 份, 枣仁 7.5 份, 玉竹 7.5 份, 阿胶 7.5 份, 黑芝麻 7.5 份, 炙甘草 7.5 份, 龙眼肉 7.5 份, 枸杞 7.5 份, 核桃仁 7.5 份, 黄精 7.5 份, 干姜 7.5 份。 0014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可以按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各种内服制剂。 如胶囊 剂、 片剂、 颗粒剂、。

13、 散剂、 丸剂 (包括水丸、 蜜丸、 糖衣丸、 胶丸、 肠溶丸或滴丸) 或口服液。 0015 下面是本发明药物调理怕冷畏寒的临床资料。 0016 1、 观察对象 : 典型的怕冷畏寒患者 112 例, 男女各半, 年龄在 25-80 岁。 0017 2、 临床症状 : 四肢厥冷、 手脚冰凉、 怕冷恶寒。 0018 3、 治疗方法 : 本发明颗粒剂药物 (桃仁香橼茶) 。规格 : 6g/ 袋, 30 袋 / 盒。用法用 量 : 早晚各一袋, 温开水直接冲服。疗程 : 3 月 1 周期, 一般观察 3 周期。 0019 4、 治疗效果判定 : 治愈 : 四肢厥冷、 手脚冰凉、 怕冷恶寒的体征完全消失。

14、。治疗后 三个月之内不反复。 显效 : 四肢厥冷、 手脚冰凉、 怕冷恶寒的体征基本消失, 治疗后三个月之 内出现反复现象。 有效 : 四肢厥冷、 手脚冰凉、 怕冷恶寒的体征有了明鲜的改善。 无效 : 四肢 厥冷、 手脚冰凉、 怕冷恶寒的体征没有明鲜的改善。 0020 5、 观察结果 : 治愈 67 例, 显效 : 28 例, 有效 15 例, 无效 2 例。总有效率 : 98.2%。 0021 临床试验表明, 本发明中药制剂对怕冷畏寒具有明显的改善和调治作用。 另外, 本 发明药物制剂中各原料药均采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材, 因而兼具养生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药。

15、物的组方及其制备作进一步说明。 0023 实施例 1、 颗粒剂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比 : 桃仁 22.5 份, 香橼 16.5 份, 佛手 14 份, 砂仁 14 份, 莲子 7.5 份, 肉桂 7.5 份, 枣仁 7.5 份, 玉竹 7.5 份, 阿胶 7.5 份, 黑芝麻 7.5 份, 炙甘草 7.5 份, 龙眼肉 7.5 份, 枸 杞 7.5 份, 核桃仁 7.5 份, 黄精 7.5 份, 干姜 7.5 份。 0024 制备工艺 : 按药剂学制备颗粒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 ; 规格 : 6g/ 袋。 0025 用法用量 : 早晚各一袋, 温开水直接冲服 ; 疗程 : 3 月 1 周期,。

16、 一般观察 3 周期。 0026 实施例 2、 胶囊剂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比 : 桃仁 25 份, 香橼 20 份, 佛手 16 份, 砂仁 16 份, 莲子 8 份, 肉桂 8 份, 枣仁 8 份, 玉竹 8 份, 阿胶 8 份, 黑芝麻 8 份, 炙甘草 8 份, 龙眼肉 8 份, 枸杞 8 份, 核桃仁 8 份, 黄精 8 份, 干姜 8 份。 0027 制备工艺 : 按药剂学制备胶囊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 ; 规格 : 0.3g/ 粒。 0028 用法用量 : 早晚各 0.9g, 温开水直接冲服 ; 疗程 : 3 月 1 周期, 一般观察 3 周期。 说 明 书 CN 1044918。

17、14 A 4 3/3 页 5 0029 实施例 3、 片剂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比 : 桃仁 22 份, 香橼 16 份, 佛手 13 份, 砂仁 13 份, 莲子 6 份, 肉桂 6 份, 枣仁 6 份, 玉竹 6 份, 阿胶 6 份, 黑芝麻 6 份, 炙甘草 6 份, 龙眼肉 6 份, 枸杞 6 份, 核桃仁 6 份, 黄精 6 份, 干姜 6 份。 0030 制备工艺 : 按药剂学制备片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 ; 规格 : 1.0g/ 粒。 0031 用法用量 : 早晚各 2.0g, 温开水直接冲服 ; 疗程 : 3 月 1 周期, 一般观察 3 周期。 0032 实施例 4、 丸剂药。

18、物的制备 原料配比 : 桃仁 20 份, 香橼 15 份, 佛手 12 份, 砂仁 12 份, 莲子 5 份, 肉桂 5 份, 枣仁 5 份, 玉竹 5 份, 阿胶 5 份, 黑芝麻 5 份, 炙甘草 5 份, 龙眼肉 5 份, 枸杞 5 份, 核桃仁 5 份, 黄精 5 份, 干姜 5 份。 0033 制备工艺 : 按药剂学制备丸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 ; 规格 : 0.05g/ 袋 ; 用法用量 : 早晚各 6g, 温开水直接冲服 ; 疗程 : 3 月 1 周期, 一般观察 3 周期。 0034 实施例 5、 本发明口服液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比 : 桃仁 30 份, 香橼 25 份, 佛手 20 份, 砂仁 20 份, 莲子 10 份, 肉桂 10 份, 枣仁 10 份, 玉竹 10 份, 阿胶 10 份, 黑芝麻 10 份, 炙甘草 10 份, 龙眼肉 10 份, 枸杞 10 份, 核桃仁 10 份, 黄精 10 份, 干姜 10 份。 0035 制备工艺 : 按药剂学制备口服液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 ; 规格 : 10ml/ 瓶 ; 用法用量 : 早晚各 20ml, 温开水直接冲服或直接吞服 ; 疗程 : 3 月 1 周期, 一般观察 3 周 期。 0036 上述各实施例中, 各原料配比均以重量份计。 说 明 书 CN 104491814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