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215121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0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18408.6

申请日:

2015.01.15

公开号:

CN104491624A

公开日:

2015.04.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K 36/902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王金强变更后:王金强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龙路999号锦绣泉城小区变更后:716000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丽森路61号美合小区3号楼1单元5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2申请日:20150115|||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2; A61P1/16; A61P29/00; A61P1/14; A61K33/00(2006.01)N; A61K35/64(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2

申请人:

王金强

发明人:

王金强

地址:

250000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龙路999号锦绣泉城小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夏枯草10-16;熟大黄7-10;破布叶6-12;垂盆草9-16;丁香6-15;三棱8-15;地锦草7-15;猪仔笠6-10;淫羊藿10-20;麦饭石9-18;白僵蚕9-16;黄芪20-30;紫厚朴9-15;茯神8-12;金钱草20-30;甘草8-15。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及现代药理研究理论,并利用现代先进的制药技术制成,具有消融结石、消炎止痛的功效,本发明所得产品具有扶正祛邪,清热解毒,舒肝利胆,活血化瘀,健胃健脾等功效,能够调理和改善机体脏器功能,提高抗病能力,防治并发症,提高治愈率药源易得,药材成本低廉,能够减轻患者负担。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夏枯草10-16;熟大黄7-10;破布叶6-12;垂盆草9-16;丁香6-15;三棱8-15;地锦草7-15;猪仔笠6-10;淫羊藿10-20;麦饭石9-18;白僵蚕9-16;黄芪20-30;紫厚朴9-15;茯神8-12;金钱草20-30;甘草8-15。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夏枯草12-14;熟大黄8-9;破布叶8-10;垂盆草11-14;丁香9-12;三棱10-13;地锦草10-12;猪仔笠7-9;淫羊藿13-17;麦饭石12-15;白僵蚕11-14;黄芪23-27;紫厚朴11-13;茯神9-11;金钱草23-27;甘草10-13。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夏枯草13;熟大黄8.5;破布叶9;垂盆草12.5;丁香10.5;三棱11.5;地锦草11;猪仔笠8;淫羊藿15;麦饭石13.5;白僵蚕12.5;黄芪25;紫厚朴12;茯神10;金钱草25;甘草11.5。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制备方法如下:
(1)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取吴茱萸加水煎煮2次,过滤除渣,将黄芪片与煎液拌匀,稍加闷润,待药液吸收完全后,取出,置炒锅内,文火加热,炒干,放凉,研磨成粉备用;
(2)甘草片置于带盖容器中,加高粱酒没过药面,置蒸锅中蒸制熟透,然后于75-95℃烘箱中烘干至酥脆为度(优选于85℃烘箱中烘干至酥脆为度),取出放冷,研成细粉;麦饭石洗净,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然后倒入老陈醋内淬制,反复三次,捣碎研末,水飞成极细粉备用;
(3)另取一炒锅中火预热,加入大米翻炒5-7分钟,然后加入白僵蚕继续翻炒至大米表面为焦黄色为度(白僵蚕:大米=5:1),停火,筛去米,放凉捣碎,与步骤(1)-(2)所得细粉混合,过50-90目筛(优选过70目筛),置于通透袋中备用;
(4)将剩余中草药洗净,与步骤(3)所得混合细粉一同置于瓦罐中,加入6-10倍量的清水浸泡1.2-1.4小时(优选加入8倍量的清水浸泡1.3小时),大火煮沸,中火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0.8-1.2小时(优选第一次煎煮1小时),第二次煎煮32-54分钟(优选第二次煎煮43分钟),过滤,合并两次煎液,药渣再加水煎煮13-21分钟(优选的药渣再加水煎煮17分钟),滤液与煎液混合;
(5)将上述所得煎液干燥灭菌,待冷却后,封装,即得。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加清水的温度为33-47℃(优选的清水的温度为38-42℃,更加优选的清水的温度为40℃)。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干燥灭菌的温度为100-130℃(优选的干燥灭菌的温度为110-120℃,更加优选的干燥灭菌的温度为115℃)。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干燥灭菌的时间为13-29分钟(优选的干燥灭菌的时间为18-24分钟,更加优选的干燥灭菌的时间为21分钟)。

8.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稠膏剂,制备方法如下:
(1)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取吴茱萸加水煎煮2次,过滤除渣,将黄芪片与煎液拌匀,稍加闷润,待药液吸收完全后,取出,置炒锅内,文火加热,炒干,放凉,研磨成粉备用;麦饭石洗净,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然后倒入老陈醋内淬制,反复三次,捣碎研末,水飞成极细粉备用;
(2)将三棱放入清水中浸泡3-6小时(优选三棱放入清水中浸泡4.5小时),捞出,置开水锅内浸没,用微火加热,煮至6成透时,加入15%重量份的米醋,再煮至透心,汤吸净时,捞出放缸中加盖闷润,趁热用铡刀切成薄片,干燥备用;
(3)将剩余药材置于药罐中,加纯净水浸泡73-85分钟(优选纯净水浸泡79分钟),然后加入步骤(1)-(2)处理后的药品,武火加热至沸,文火煎煮3次,每次各煎煮36-54分钟(优选每次各煎煮45分钟),过滤,合并煎液;
(4)将上述煎液蒸发至原体积的1/2,冷却,加入1.5-3.5倍药液量(优选加入2.5倍药液量)的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充分混匀,放置20-30小时(优选放置25小时),取其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后,待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3(85℃)的稠膏,即得。

9.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丸剂,制备方法如下:
(1)取黄芪片置于铁锅中,武火加热,炒至外表呈焦黑色时,取出放凉,研磨成细粉备用;三棱和猪仔笠分别洗净,与姜汁拌匀(药材:姜汁=6:1),静置15-23分钟(优选静置19分钟),中火炒至药材酥脆为度,取出放凉,粉碎备用;
(2)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取黄柏加水煎汤2次,过滤去渣,合并药液,加入麦饭石碎块,搅匀,待药液吸收完全,于93-97℃恒温箱中烘干,研成细粉备用;
(3)将剩余药材置于药罐中,加纯净水浸泡73-85分钟(优选纯净水浸泡79分钟),然后加入步骤(2)处理后的药材细粉,武火加热至沸,文火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40-50分钟(优选第一次煎煮45分钟),第二次煎煮25-35分钟(优选第二次煎煮30分钟),煎煮过程中保持清水没过药面,过滤,合并两次煎液;
(4)将上述煎液继续减压浓缩至稠膏状,加入步骤(1)所得药粉,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糖粉(稠膏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糖粉=6:1.5:1.2),搅匀,加工成丸剂,即得。

10.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片剂,制备方法如下:
(1)将麻油倒入油锅中,加入淫羊藿丝(淫羊藿:麻油=6:1),小火微炸,待表面呈焦黄色时取出,沥油,捣碎成粉;另取一炒锅中火预热,加入大米翻炒5-7分钟,然后加入白僵蚕继续翻炒至糯米表面为焦黄色为度(白僵蚕:大米=5:1),停火,筛去米,放凉捣碎;
(2)取黄柏加水煎汤2次,过滤去渣,合并药液,加入麦饭石碎块,搅匀,待药液吸收完全,于93-97℃恒温箱中烘干,研成细粉备用;取吴茱萸加水煎煮2次,过滤除渣,将黄芪片与煎液拌匀,稍加闷润,待药液吸收完全后,取出,置炒锅内,文火加热,炒干,放凉,研磨成粉备用;
(3)将剩余药材置于96℃热风干燥器中干燥30-50分钟(优选置于96℃热风干燥剂中干燥40分钟),取出放凉,然后投入粉碎机中粉碎;
(4)将步骤(1)-(3)所得药材细粉混合,过120-160目筛(优选过140目筛),加入硬脂酸镁和糊精(药粉:硬脂酸镁:糊精=9:1.3:1),充分搅拌,压制成片,即得。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胆道梗阻性疾病时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的一大类疾病。胆道梗住包括原发性胆管腺癌所致胆道梗阻以及胆囊癌、肝细胞癌、壶腹部癌、胰头癌及其它转移癌对肝胆管的侵犯。约70%-90%的患者合并梗阻性黄疸,易并发胆道感染等并发症,病情凶险,预后差。多数患者明确诊断后已失去外科手术机会。
祖国医学认为胆道梗阻性疾病属黄疸范畴,病因为湿热。按其临床症状可归纳为“痛、热、黄、厥”四大症征。临床表现为黄疸、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及皮肤瘙痒等。其发病机制为湿热瘀结,瘀久化热,久热成脓,热毒炽盛,热极而易转为热厥。因胆为六腑之一,宜泻而不藏,性喜疏达,以通为用。故治疗原则应标本兼治,以通为用。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授权公告号 CN 103055256 A(申请号 201210565533.5)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胆管结石中药配方,柴胡9克、白芍9克、郁金9克、姜黄15克、茵陈9克、黄芩9克、木香9克、枳壳9克、大黄6克、芒硝6克。申请公布号 CN 104189675 A(申请号 201410431240.7)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胆囊癌术后复发的中药制剂,它是由下列配比的原料药组成:龙胆9-12g、三棱4-6g、土木香6-9g、云芝9-12g、五加皮6-9g、天葵子8-12g、水飞蓟6-9g、水红花子8-12g、枫香脂6-9g、仙桃草6-8g、甘草4-6g。公开号 CN 101590195 A (申请号200810113793.2)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阻塞性黄疸的中药制剂,由下列药材制成:熊胆粉0.5-5g,茵陈5-50g,薏苡仁5-50g,穿山甲3-30g,黄芪5-50g,大黄3-30g。
目前,通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是外科引流术的风险大,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50%,多数患者难以耐受手术。中医药副作用小、无药物依赖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方便服用、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该药剂疗效确切便于临床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夏枯草10-16;熟大黄7-10;破布叶6-12;垂盆草9-16;丁香6-15;三棱8-15;地锦草7-15;猪仔笠6-10;淫羊藿10-20;麦饭石9-18;白僵蚕9-16;黄芪20-30;紫厚朴9-15;茯神8-12;金钱草20-30;甘草8-15。
优选的方案中,夏枯草12-14;熟大黄8-9;破布叶8-10;垂盆草11-14;丁香9-12;三棱10-13;地锦草10-12;猪仔笠7-9;淫羊藿13-17;麦饭石12-15;白僵蚕11-14;黄芪23-27;紫厚朴11-13;茯神9-11;金钱草23-27;甘草10-13。
更加优选的,夏枯草13;熟大黄8.5;破布叶9;垂盆草12.5;丁香10.5;三棱11.5;地锦草11;猪仔笠8;淫羊藿15;麦饭石13.5;白僵蚕12.5;黄芪25;紫厚朴12;茯神10;金钱草25;甘草11.5。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取吴茱萸加水煎煮2次,过滤除渣,将黄芪片与煎液拌匀,稍加闷润,待药液吸收完全后,取出,置炒锅内,文火加热,炒干,放凉,研磨成粉备用;
(2)甘草片置于带盖容器中,加高粱酒没过药面,置蒸锅中蒸制熟透,然后于75-95℃烘箱中烘干至酥脆为度(优选于85℃烘箱中烘干至酥脆为度),取出放冷,研成细粉;麦饭石洗净,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然后倒入老陈醋内淬制,反复三次,捣碎研末,水飞成极细粉备用;
(3)另取一炒锅中火预热,加入大米翻炒5-7分钟,然后加入白僵蚕继续翻炒至大米表面为焦黄色为度(白僵蚕:大米=5:1),停火,筛去米,放凉捣碎,与步骤(1)-(2)所得细粉混合,过50-90目筛(优选过70目筛),置于通透袋中备用;
(4)将剩余中草药洗净,与步骤(3)所得混合细粉一同置于瓦罐中,加入6-10倍量的清水浸泡1.2-1.4小时(优选加入8倍量的清水浸泡1.3小时),大火煮沸,中火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0.8-1.2小时(优选第一次煎煮1小时),第二次煎煮32-54分钟(优选第二次煎煮43分钟),过滤,合并两次煎液,药渣再加水煎煮13-21分钟(优选的药渣再加水煎煮17分钟),滤液与煎液混合;
(5)将上述所得煎液干燥灭菌,待冷却后,封装,即得。
上述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4)中所加清水的温度为33-47℃(优选的清水的温度为38-42℃,更加优选的清水的温度为40℃)。
上述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5)中干燥灭菌的温度为100-130℃(优选的干燥灭菌的温度为110-120℃,更加优选的干燥灭菌的温度为115℃)。
上述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5)中干燥灭菌的时间为13-29分钟(优选的干燥灭菌的时间为18-24分钟,更加优选的干燥灭菌的时间为21分钟)。
所述稠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取吴茱萸加水煎煮2次,过滤除渣,将黄芪片与煎液拌匀,稍加闷润,待药液吸收完全后,取出,置炒锅内,文火加热,炒干,放凉,研磨成粉备用;麦饭石洗净,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然后倒入老陈醋内淬制,反复三次,捣碎研末,水飞成极细粉备用;
(2)将三棱放入清水中浸泡3-6小时(优选三棱放入清水中浸泡4.5小时),捞出,置开水锅内浸没,用微火加热,煮至6成透时,加入15%重量份的米醋,再煮至透心,汤吸净时,捞出放缸中加盖闷润,趁热用铡刀切成薄片,干燥备用;
(3)将剩余药材置于药罐中,加纯净水浸泡73-85分钟(优选纯净水浸泡79分钟),然后加入步骤(1)-(2)处理后的药品,武火加热至沸,文火煎煮3次,每次各煎煮36-54分钟(优选每次各煎煮45分钟),过滤,合并煎液;
(4)将上述煎液蒸发至原体积的1/2,冷却,加入1.5-3.5倍药液量(优选加入2.5倍药液量)的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充分混匀,放置20-30小时(优选放置25小时),取其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后,待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3(85℃)的稠膏,即得。
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黄芪片置于铁锅中,武火加热,炒至外表呈焦黑色时,取出放凉,研磨成细粉备用;三棱和猪仔笠分别洗净,与姜汁拌匀(药材:姜汁=6:1),静置15-23分钟(优选静置19分钟),中火炒至药材酥脆为度,取出放凉,粉碎备用;
(2)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取黄柏加水煎汤2次,过滤去渣,合并药液,加入麦饭石碎块,搅匀,待药液吸收完全,于93-97℃恒温箱中烘干,研成细粉备用;
(3)将剩余药材置于药罐中,加纯净水浸泡73-85分钟(优选纯净水浸泡79分钟),然后加入步骤(2)处理后的药材细粉,武火加热至沸,文火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40-50分钟(优选第一次煎煮45分钟),第二次煎煮25-35分钟(优选第二次煎煮30分钟),煎煮过程中保持清水没过药面,过滤,合并两次煎液;
(4)将上述煎液继续减压浓缩至稠膏状,加入步骤(1)所得药粉,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糖粉(稠膏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糖粉=6:1.5:1.2),搅匀,加工成丸剂,即得。
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麻油倒入油锅中,加入淫羊藿丝(淫羊藿:麻油=6:1),小火微炸,待表面呈焦黄色时取出,沥油,捣碎成粉;另取一炒锅中火预热,加入大米翻炒5-7分钟,然后加入白僵蚕继续翻炒至糯米表面为焦黄色为度(白僵蚕:大米=5:1),停火,筛去米,放凉捣碎;
(2)取黄柏加水煎汤2次,过滤去渣,合并药液,加入麦饭石碎块,搅匀,待药液吸收完全,于93-97℃恒温箱中烘干,研成细粉备用;取吴茱萸加水煎煮2次,过滤除渣,将黄芪片与煎液拌匀,稍加闷润,待药液吸收完全后,取出,置炒锅内,文火加热,炒干,放凉,研磨成粉备用;
(3)将剩余药材置于96℃热风干燥器中干燥30-50分钟(优选置于96℃热风干燥剂中干燥40分钟),取出放凉,然后投入粉碎机中粉碎;
(4)将步骤(1)-(3)所得药材细粉混合,过120-160目筛(优选过140目筛),加入硬脂酸镁和糊精(药粉:硬脂酸镁:糊精=9:1.3:1),充分搅拌,压制成片,即得。
本发明组方科学,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效果显著。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1、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及现代药理研究理论,并利用现代先进的制药技术制成,具有消融结石、消炎止痛的功效;
2、本发明所得产品具有扶正祛邪,清热解毒,舒肝利胆,活血化瘀,健胃健脾等功效,能够调理和改善机体脏器功能,提高抗病能力,防治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3、药源易得,药材成本低廉,能够减轻患者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50g/份):夏枯草10份;熟大黄7份;破布叶6份;垂盆草9份;丁香6份;三棱8份;地锦草7份;猪仔笠6份;淫羊藿10份;麦饭石9份;白僵蚕9份;黄芪20份;紫厚朴9份;茯神8份;金钱草20份;甘草8份。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取吴茱萸加水煎煮2次,过滤除渣,将黄芪片与煎液拌匀,稍加闷润,待药液吸收完全后,取出,置炒锅内,文火加热,炒干,放凉,研磨成粉备用;
(2)甘草片置于带盖容器中,加高粱酒没过药面,置蒸锅中蒸制熟透,然后于75℃烘箱中烘干至酥脆为度,取出放冷,研成细粉;麦饭石洗净,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然后倒入老陈醋内淬制,反复三次,捣碎研末,水飞成极细粉备用;
(3)另取一炒锅中火预热,加入大米翻炒5分钟,然后加入白僵蚕继续翻炒至大米表面为焦黄色为度(白僵蚕:大米=5:1),停火,筛去米,放凉捣碎,与步骤(1)-(2)所得细粉混合,过50目筛,置于通透袋中备用;
(4)将剩余中草药洗净,与步骤(3)所得混合细粉一同置于瓦罐中,加入6倍量的33℃清水浸泡1.2小时,大火煮沸,中火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0.8小时,第二次煎煮32分钟,过滤,合并两次煎液,药渣再加水煎煮13分钟,滤液与煎液混合;
(5)将上述所得煎液于100℃干燥灭菌13分钟,待冷却后,封装,即得。
本发明所得汤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2次,每次150-200mL,温热服用,15天一疗程。
典型病例:杨XX,女,47岁,临沂人。患者于2010年7月13日来我院治疗。患者自述:一周前,毫无征兆地出现腹胀、腹部按压疼痛,后来服用止痛药无济于事,病情加重,遂来我院治疗。检查:患者厌油、尿黄、大便灰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血淀粉酶、脂肪酶及尿淀粉酶正常;做胰胆管MR水成像(MRCP)检查,发现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左右肝管及胆总管扩张,最宽处直径约为1.39厘米,胆总管中段截断,胰腺弥漫性增厚,以胰头为著,边缘模糊,胰管显示尚清晰,未见明显扩张。检查结论为:胆道梗阻,胰腺改变。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汤剂,服用方法:每天2次,每次150-200mL,温热服用,15天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患者腹部疼痛明显减轻,其他体征明显好转,继续用药两个疗程后,MRCP检查肝内胆管回缩,逐渐恢复正常。患者痊愈,无其他副作用,患者身体健康。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30g/份):夏枯草16份;熟大黄10份;破布叶12份;垂盆草16份;丁香15份;三棱15份;地锦草15份;猪仔笠10份;淫羊藿20份;麦饭石18份;白僵蚕16份;黄芪30份;紫厚朴15份;茯神12份;金钱草30份;甘草15份。
上述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稠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取吴茱萸加水煎煮2次,过滤除渣,将黄芪片与煎液拌匀,稍加闷润,待药液吸收完全后,取出,置炒锅内,文火加热,炒干,放凉,研磨成粉备用;麦饭石洗净,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然后倒入老陈醋内淬制,反复三次,捣碎研末,水飞成极细粉备用;
(2)将三棱放入清水中浸泡4.5小时,捞出,置开水锅内浸没,用微火加热,煮至6成透时,加入15%重量份的米醋,再煮至透心,汤吸净时,捞出放缸中加盖闷润,趁热用铡刀切成薄片,干燥备用;
(3)将剩余药材置于药罐中,加纯净水浸泡79分钟,然后加入步骤(1)-(2)处理后的药品,武火加热至沸,文火煎煮3次,每次各煎煮45分钟,过滤,合并煎液;
(4)将上述煎液蒸发至原体积的1/2,冷却,加入2.5倍药液量的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充分混匀,放置25小时,取其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后,待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3(85℃)的稠膏,即得。
本发明所得稠膏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2次,每次3勺,温开水冲服,15天一疗程。
典型病例:武XX,男,35岁,东营人。患者于2011年10月12日来我院。主述:半个月前,自觉全身皮肤瘙痒,几日后,发现皮肤发黄,尿液色深,无明显腹痛及发热表现。曾服用消炎利胆片治疗,但黄疸未见消退,并有加重趋势,遂来我院就诊。检查:患者ALT:756U/L,AST:632U/L,TBIL:83mmol/L,DBIL:72mmol/L,B超提示肝内胆管扩张。患者巩膜黄染、右上腹按压后疼痛。诊断为梗阻性黄疸。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稠膏剂,服用方法:每天2次,每次3勺,温开水冲服,15天一疗程。用药两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黄疸消退;继续用药一个疗程,患者黄疸消失,肝指标检查恢复正常。患者自感痊愈,三个月后回访,患者无复发。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45g/份):夏枯草12份;熟大黄8份;破布叶8份;垂盆草11份;丁香9份;三棱10份;地锦草10份;猪仔笠7份;淫羊藿13份;麦饭石12份;白僵蚕11份;黄芪23份;紫厚朴11份;茯神9份;金钱草23份;甘草10份。
上述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黄芪片置于铁锅中,武火加热,炒至外表呈焦黑色时,取出放凉,研磨成细粉备用;三棱和猪仔笠分别洗净,与姜汁拌匀(药材:姜汁=6:1),静置19分钟,中火炒至药材酥脆为度,取出放凉,粉碎备用;
(2)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取黄柏加水煎汤2次,过滤去渣,合并药液,加入麦饭石碎块,搅匀,待药液吸收完全,于95℃恒温箱中烘干,研成细粉备用;
(3)将剩余药材置于药罐中,加纯净水浸泡79分钟,然后加入步骤(2)处理后的药材细粉,武火加热至沸,文火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45分钟,第二次煎煮30分钟,煎煮过程中保持清水没过药面,过滤,合并两次煎液;
(4)将上述煎液继续减压浓缩至稠膏状,加入步骤(1)所得药粉,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糖粉(稠膏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糖粉=6:1.5:1.2),搅匀,加工成丸剂,即得。
本发明所得丸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3次,每次3-5丸, 15天一疗程。
典型病例:孙XX,女,57岁,济宁人。 患者于2011年12月11日来我院就诊。主述:右侧腹痛半月余。现病史:患者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腹部疼痛不适,初起痛感较轻,后来逐渐加重,半恶心、呕吐和发热症状。经由家人送来我院治疗。检查: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尚可,食欲差,饮食减少,小便色黄,量可;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B超及CT等影响学检查提示为:肝外胆道梗阻。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丸剂,服用方法:每天3次,每次3-5丸, 15天一疗程。用药两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纳量增,精神和体力增强;继续用药一个疗程,患者梗阻现象消失,患者自感痊愈,三个月后回访,患者无复发。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35g/份):夏枯草14份;熟大黄9份;破布叶10份;垂盆草14份;丁香12份;三棱13份;地锦草12份;猪仔笠9份;淫羊藿17份;麦饭石15份;白僵蚕14份;黄芪27份;紫厚朴13份;茯神11份;金钱草27份;甘草13份。
上述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片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麻油倒入油锅中,加入淫羊藿丝(淫羊藿:麻油=6:1),小火微炸,待表面呈焦黄色时取出,沥油,捣碎成粉;另取一炒锅中火预热,加入大米翻炒6分钟,然后加入白僵蚕继续翻炒至糯米表面为焦黄色为度(白僵蚕:大米=5:1),停火,筛去米,放凉捣碎;
(2)取黄柏加水煎汤2次,过滤去渣,合并药液,加入麦饭石碎块,搅匀,待药液吸收完全,于95℃恒温箱中烘干,研成细粉备用;取吴茱萸加水煎煮2次,过滤除渣,将黄芪片与煎液拌匀,稍加闷润,待药液吸收完全后,取出,置炒锅内,文火加热,炒干,放凉,研磨成粉备用;
(3)将剩余药材置于96℃热风干燥器中干燥40分钟,取出放凉,然后投入粉碎机中粉碎;
(4)将步骤(1)-(3)所得药材细粉混合,过140目筛,加入硬脂酸镁和糊精(药粉:硬脂酸镁:糊精=9:1.3:1),充分搅拌,压制成片,即得。
本发明所得片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3次,每次4-6片, 15天一疗程。
典型病例:肖XX,女,51岁,淄博人。2011年7月21日来我院治疗。主述:腹痛伴恶心、呕吐1天。1天前晚饭后,出现剧烈腹痛,疼痛延及到背部,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后无缓解,无头晕、胸闷、心悸症状。检查发现:患者血淀粉酶是正常值的3倍,腹部CT显示:腹腔内渗出性改变,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胆道梗阻并发症。诊断为胰腺炎。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片剂,服用方法:每天3次,每次4-6片, 15天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患者恶心、呕吐消失,疼痛和胆道梗阻现象明显减轻;继续用药两个疗程,检查血淀粉酶处于正常范围,胆道梗阻现象基本消失。患者自感痊愈。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40g/份):夏枯草13份;熟大黄8.5份;破布叶9份;垂盆草12.5份;丁香10.5份;三棱11.5份;地锦草11份;猪仔笠8份;淫羊藿15份;麦饭石13.5份;白僵蚕12.5份;黄芪25份;紫厚朴12份;茯神10份;金钱草25份;甘草11.5份。
上述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取吴茱萸加水煎煮2次,过滤除渣,将黄芪片与煎液拌匀,稍加闷润,待药液吸收完全后,取出,置炒锅内,文火加热,炒干,放凉,研磨成粉备用;
(2)甘草片置于带盖容器中,加高粱酒没过药面,置蒸锅中蒸制熟透,然后于85℃烘箱中烘干至酥脆为度,取出放冷,研成细粉;麦饭石洗净,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然后倒入老陈醋内淬制,反复三次,捣碎研末,水飞成极细粉备用;
(3)另取一炒锅中火预热,加入大米翻炒6分钟,然后加入白僵蚕继续翻炒至大米表面为焦黄色为度(白僵蚕:大米=5:1),停火,筛去米,放凉捣碎,与步骤(1)-(2)所得细粉混合,过70目筛,置于通透袋中备用;
(4)将剩余中草药洗净,与步骤(3)所得混合细粉一同置于瓦罐中,加入8倍量的40℃清水浸泡1.3小时,大火煮沸,中火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小时,第二次煎煮43分钟,过滤,合并两次煎液,药渣再加水煎煮17分钟,滤液与煎液混合;
(5)将上述所得煎液于115℃干燥灭菌21分钟,待冷却后,封装,即得。
本发明汤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2次,每次150-200mL,温热服用,15天一疗程。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夏枯草:基原: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化学成份:全草含三萜皂甙,其甙元是齐墩果酸,尚含游离的齐墩果酸、熊果酸、芸香甙、金丝桃甙、顺-咖啡酸、反-咖啡酸、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K、胡萝卜素、树脂、苦味质、鞣质、挥发油、生物碱、水溶性盐类(约3.5%,其中约63%是氯化钾)等。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肝、胆经。药理作用:①降压作用,②抗菌作用。功效:清火,明目,散结,消肿。主治: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大黄:基原: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性味:苦,寒。归经:入胃、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熟大黄(又名:熟军,制军):取切成小块的生大黄,用黄酒拌匀,放蒸笼内蒸制,或置罐内密封,坐水锅中,隔水蒸透,取出晒干(大黄块100斤用黄酒30-50斤)。亦有按上法反复蒸制2-3次者。
破布叶:基原:为椴树科植物破布叶的叶。性状:干燥的叶或带有幼枝的叶。叶多破碎,枯黄色或淡绿棕色,具短柄,叶片卵形或卵状矩圆形,先端尖,基部浑圆,边缘具小锯齿,主脉3,侧脉羽状,小脉网状,叶柄及主脉被星状柔毛。纸质,易破碎。气香,味淡。性味:酸,平。归经:脾经。功能主治:消热解毒,消食积。治感冒,消化不良,腹胀,黄疸,蜈蚣咬伤。
垂盆草:基原: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化学成份:含N-甲基异石榴皮碱二氢-N-甲基异石榴皮碱、景天庚酮糖、葡萄糖、果糖、蔗糖。性味:性凉,味甘、凉。归经:归肝、胆、小肠经。功能主治:清利湿热,有降低谷丙转氨酶作用。用于急性胩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活动性。
丁香:基原: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性味:辛,温。归经:入胃、脾、肾经。功能主治: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疾。
三棱:基原: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或小黑三棱、细叶黑三棱的块茎。化学成份:小黑三棱含挥发油0.05%。性味:苦辛,平。归经:入肝。脾经。功能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治症瘕积聚,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胁下胀疼,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疮肿坚硬。
地锦草:基原:为大戟科植物地锦草的全草。化学成份:全草含黄酮类(槲皮紊等)、没食子酸、内消旋肌醇。叶含鞣质12.89%。性味:辛,平。归经:肺;肝;胃;大肠;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利湿,通乳。治菌痢,肠炎,咳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湿热黄疸,乳汁不通,痈肿疔疮,跌打肿痛。
猪仔笠:基原:为豆科植物猪仔笠的块根。性状:块根肉质,呈圆锥形,长4-7厘米,直径2-4厘米,末端细长,木质化。表面深棕色,有短横列的突起和少数须状支根。性味:甘,平。归经:肺;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治肺热咳嗽,烦渴,赤白痢疾。
淫羊藿:基原: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心叶淫羊藿或箭叶淫羊藿的茎叶。化学成份:淫羊藿茎、叶含淫羊藿甙,叶尚含挥发油、蜡醇、卅一烷、植物甾醇、鞣质、油脂。脂肪油中的脂肪酸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药理作用:①影响性机能;②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③镇咳、祛痰与平喘作用;④其他作用:淫羊藿提取液对家兔有降压作用,小量使尿分泌增加,大量则反而抑制之,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离体子宫则先兴奋后抑制,口服能使高血糖大鼠血糖下降。性味:辛甘,温。归经:入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治阳痿不举,小便淋沥,筋骨挛急,半身不遂,腰膝无力,风湿痹痛,四肢不仁。
麦饭石:基原:为中酸性火成岩类岩石石英二长斑岩。成分:中华麦饭石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亚铁,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钾,二氧化钛,五氧化二磷,氧化锰,二氧化碳,以及氟、硫、锶、钡、铜、锌等微量元素。药性:《纲目》:“甘,温,无毒。”功用主治:解毒生肌,祛湿健脾。主治痈疽发背,痤疮,湿疹,脚气,痱子,手指皲裂,黄褐斑,牙痛,口腔溃疡,风湿痹痛,腰背痛,慢性肝炎,胃炎,痢疾,糖尿病,神经衰弱,外伤红肿,高血压病,老年性血管硬化,肿瘤,尿路结石。一般作保健用品。宜忌:外敷时需研极细末,否则易引起疼痛。
白僵蚕:又名僵蚕、天虫、白僵虫,为蚕蛾科蚕属动物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全虫。药性:本品略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表面灰黄色,质硬而脆,易折断,味辛、咸,性平。成分:白僵蚕含蛋白质、草氨酸,并含赖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等17种氨基酸。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该药具有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抗惊厥、降血糖的功效,用于中风,偏正头痛,咽喉肿痛,风疹等。
厚朴:基原: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性味:苦、辛,温。归经:归脾、胃、肺、大肠经。功能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紫厚朴的制备方法:厚朴皮置于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
黄芪:基原: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性味:甘,温。归经:归肺、脾经。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主治: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茯神:基原: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药理作用:镇静作用。性味:甘淡,平。归经:入心、脾经。功能主治:宁心,安神,利水。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金钱草:基原: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化学成份:金钱草有芳香型和非芳香型两类。芳香型含多量单萜酮,其主要成分是l-蒎莰酮、l-薄荷酮和l-胡薄荷酮;尚含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素、异薄荷酮、异蒎莰酮、芳樟醇、薄荷醇、α-松油醇。除上述挥发油成分外,尚含熊果酸、β-谷甾醇、棕榈酸、琥珀酸、多种氨基酸、鞣质、苦味质、胆碱、硝酸钾等。地下部分含水苏糖。药理作用:用金钱草煎剂20克(生药)/公斤给大鼠灌胃,有显着的利尿作用,连续应用则利尿作用逐渐降低。性味:苦辛,凉。归经:归肝、胆、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镇咳,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膀胱结石,疟疾,肺痈,咳嗽,吐血,淋浊,带下,风湿痹痛,小儿疳积,惊痫,痈肿,疮癣,湿疹。
甘草:基原: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报及根茎。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院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试验例1  本发明所得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0年7月-2012年12月,在5所医院收集232例临床疑诊为胆道梗阻性疾病而选择B超、CT、MR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且最终确诊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患者。其中男性127例,女性105例,年龄为29-68岁,平均年龄45.5±4.5岁。良性胆道梗阻性疾病共156例,其中胆管结石53例,胆管炎性狭窄34例,慢性胰腺炎48例、梗阻性黄疸21例。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共76例,其中肝门胆管癌19例,胰头癌25例,壶腹癌15例,胆囊癌17例。
1.2 症状表现: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皮肤巩膜黄染等。
B超、CT、MR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表现:(1)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表现:①、胆管狭窄范围长,胆管狭窄部内腔不规则;②、管壁偏心性增厚;③、壁厚明显且明显强化;④、壁外缘不规则或壁外受累;⑤动脉和门静脉受累;(2)良性胆道梗阻性疾病表现:①、未见明显原发性肿瘤;②、狭窄范围短;③、壁厚较轻、壁外无侵犯④、无动脉和门静脉受累。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所得产品;对照组服用其他药品(如胆舒胶囊、消炎利胆胶囊、托尼萘酸片等常规药品),共观察治疗三个疗程。
1.4 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治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消失,B超、MR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胆道梗阻完全消失。
显效:症状和体征减轻、B超、MR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胆道梗阻范围减小1/2以上。
有效:症状和体征减轻、B超、MR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胆道梗阻范围较前减少或变小。
无效:症状、体征、胆道梗阻现象均无变化。
1.5 治疗结果
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治疗效果:治愈71例(53.8%), 显效34例(25.8%),有效25例(18.9%),无效2例(1.5%),总有效率98.5%。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本发明选择夏枯草、熟大黄、破布叶、垂盆草、丁香、三棱、地锦草、猪仔笠、淫羊藿、麦饭石和白僵蚕等16味中草药混合而成。方中夏枯草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的作用;破布叶、地锦草治黄疸;垂盆草清利湿热;三棱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麦饭石解毒生肌,祛湿健脾;白僵蚕化痰散结;茯神宁心,安神;金钱草治黄疸,水肿,膀胱结石。诸药合用,以调和肝、胆、脾胃,标本兼治,效得益彰。治疗三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可达98.5%,而对照组仅为74%。
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018408.6 (22)申请日 2015.01.15 A61K 36/902(2006.01) A61P 1/16(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P 1/14(2006.01) A61K 33/00(2006.01) A61K 35/64(2015.01) (71)申请人 王金强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龙路 999 号锦绣泉城小区 (72)发明人 王金强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 剂, 其。

2、特征在于, 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 均为重 量份 : 夏枯草 10-16 ; 熟大黄 7-10 ; 破布叶 6-12 ; 垂盆草9-16 ; 丁香6-15 ; 三棱8-15 ; 地锦草7-15 ; 猪仔笠 6-10 ; 淫羊藿 10-20 ; 麦饭石 9-18 ; 白僵蚕 9-16 ; 黄芪 20-30 ; 紫厚朴 9-15 ; 茯神 8-12 ; 金钱 草 20-30 ; 甘草 8-15。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 在 : 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 符合中医及 现代药理研究理论, 并利用现代先进的制药技术 制成, 具有消融结石、 消炎止痛的功效, 本发明所 得产品具有扶正祛邪, 清热解毒, 。

3、舒肝利胆, 活血 化瘀, 健胃健脾等功效, 能够调理和改善机体脏器 功能, 提高抗病能力, 防治并发症, 提高治愈率药 源易得, 药材成本低廉, 能够减轻患者负担。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9162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8 CN 104491624 A 1/2 页 2 1.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 均为重量份 : 夏枯草10-16 ; 熟大黄7-10 ; 破布叶6-12 ; 垂盆草9-16 ; 丁香6-15。

4、 ; 三棱8-15 ; 地锦草7-15 ; 猪仔笠 6-10 ; 淫羊藿 10-20 ; 麦饭石 9-18 ; 白僵蚕 9-16 ; 黄芪 20-30 ; 紫厚朴 9-15 ; 茯神 8-12 ; 金钱草 20-30 ; 甘草 8-15。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原料药制 备而成, 均为重量份 : 夏枯草 12-14 ; 熟大黄 8-9 ; 破布叶 8-10 ; 垂盆草 11-14 ; 丁香 9-12 ; 三棱 10-13 ; 地锦草 10-12 ; 猪仔笠 7-9 ; 淫羊藿 13-17 ; 麦饭石 12-15 ; 白僵蚕 11-14 ; 。

5、黄芪 23-27 ; 紫厚朴 11-13 ; 茯神 9-11 ; 金钱草 23-27 ; 甘草 10-13。 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原料药制 备而成, 均为重量份 : 夏枯草13 ; 熟大黄8.5 ; 破布叶9 ; 垂盆草12.5 ; 丁香10.5 ; 三棱11.5 ; 地锦草 11 ; 猪仔笠 8 ; 淫羊藿 15 ; 麦饭石 13.5 ; 白僵蚕 12.5 ; 黄芪 25 ; 紫厚朴 12 ; 茯神 10 ; 金钱草 25 ; 甘草 11.5。 4.如权利要求 1-3 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将其制成 药学。

6、上可接受的汤剂, 制备方法如下 : (1) 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 ; 取吴茱萸加水煎煮 2 次, 过滤除渣, 将黄芪片与煎 液拌匀, 稍加闷润, 待药液吸收完全后, 取出, 置炒锅内, 文火加热, 炒干, 放凉, 研磨成粉备 用 ; (2) 甘草片置于带盖容器中, 加高粱酒没过药面, 置蒸锅中蒸制熟透, 然后于 75-95 烘箱中烘干至酥脆为度 (优选于85烘箱中烘干至酥脆为度) , 取出放冷, 研成细粉 ; 麦饭石 洗净, 砸成小块, 置耐火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 煅至红透, 然后倒入老陈醋内淬制, 反复三 次, 捣碎研末, 水飞成极细粉备用 ; (3) 另取一炒锅中火预热, 加入大米翻。

7、炒 5-7 分钟, 然后加入白僵蚕继续翻炒至大米表 面为焦黄色为度 (白僵蚕 : 大米 =5:1) , 停火, 筛去米, 放凉捣碎, 与步骤 (1) -(2) 所得细粉 混合, 过 50-90 目筛 (优选过 70 目筛) , 置于通透袋中备用 ; (4) 将剩余中草药洗净, 与步骤 (3) 所得混合细粉一同置于瓦罐中, 加入 6-10 倍量的清 水浸泡 1.2-1.4 小时 (优选加入 8 倍量的清水浸泡 1.3 小时) , 大火煮沸, 中火煎煮两次, 第 一次煎煮 0.8-1.2 小时 (优选第一次煎煮 1 小时) , 第二次煎煮 32-54 分钟 (优选第二次煎煮 43 分钟) , 过滤。

8、, 合并两次煎液, 药渣再加水煎煮 13-21 分钟 (优选的药渣再加水煎煮 17 分 钟) , 滤液与煎液混合 ; (5) 将上述所得煎液干燥灭菌, 待冷却后, 封装, 即得。 5.如权利要求 4 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4)中所加清水的温度为 33-47(优选的清水的温度为 38-42, 更加优选的清水的温度为 40) 。 6.如权利要求 4 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5)中干燥灭菌的温度为 100-130(优选的干燥灭菌的温度为 110-120, 更加优选的干燥灭菌的温度为 115) 。 7.如权利要求 4 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

9、(5)中干燥灭菌的时间为 13-29分钟 (优选的干燥灭菌的时间为18-24分钟, 更加优选的干燥灭菌的时间为21分钟) 。 8.如权利要求 1-3 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将其制成 药学上可接受的稠膏剂, 制备方法如下 : (1) 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 ; 取吴茱萸加水煎煮 2 次, 过滤除渣, 将黄芪片与煎液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91624 A 2 2/2 页 3 拌匀, 稍加闷润, 待药液吸收完全后, 取出, 置炒锅内, 文火加热, 炒干, 放凉, 研磨成粉备用 ; 麦饭石洗净, 砸成小块, 置耐火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 煅至红透, 然后倒。

10、入老陈醋内淬制, 反复三次, 捣碎研末, 水飞成极细粉备用 ; (2) 将三棱放入清水中浸泡 3-6 小时 (优选三棱放入清水中浸泡 4.5 小时) , 捞出 , 置 开水锅内浸没 , 用微火加热 , 煮至 6 成透时 , 加入 15% 重量份的米醋 , 再煮至透心 , 汤吸 净时 , 捞出放缸中加盖闷润, 趁热用铡刀切成薄片 , 干燥备用 ; (3) 将剩余药材置于药罐中, 加纯净水浸泡 73-85 分钟 (优选纯净水浸泡 79 分钟) , 然 后加入步骤 (1) -(2) 处理后的药品, 武火加热至沸, 文火煎煮 3 次, 每次各煎煮 36-54 分钟 (优选每次各煎煮 45 分钟) , 。

11、过滤, 合并煎液 ; (4) 将上述煎液蒸发至原体积的 1/2, 冷却, 加入 1.5-3.5 倍药液量 (优选加入 2.5 倍药 液量) 的质量浓度为 95% 的乙醇, 充分混匀, 放置 20-30 小时 (优选放置 25 小时) , 取其上清 液, 减压回收乙醇后, 待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1.33(85 ) 的稠膏, 即得。 9.如权利要求 1-3 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将其制成 药学上可接受的丸剂, 制备方法如下 : (1) 取黄芪片置于铁锅中, 武火加热, 炒至外表呈焦黑色时, 取出放凉, 研磨成细粉备 用 ; 三棱和猪仔笠分别洗净, 与姜汁拌匀。

12、 (药材 : 姜汁 =6:1) , 静置 15-23 分钟 (优选静置 19 分钟) , 中火炒至药材酥脆为度, 取出放凉, 粉碎备用 ; (2) 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 ; 取黄柏加水煎汤 2 次, 过滤去渣, 合并药液, 加入麦饭 石碎块, 搅匀, 待药液吸收完全, 于 93-97恒温箱中烘干, 研成细粉备用 ; (3) 将剩余药材置于药罐中, 加纯净水浸泡 73-85 分钟 (优选纯净水浸泡 79 分钟) , 然后 加入步骤 (2) 处理后的药材细粉, 武火加热至沸, 文火煎煮 2 次, 第一次煎煮 40-50 分钟 (优 选第一次煎煮 45 分钟) , 第二次煎煮 25-35 分钟 。

13、(优选第二次煎煮 30 分钟) , 煎煮过程中保 持清水没过药面, 过滤, 合并两次煎液 ; (4) 将上述煎液继续减压浓缩至稠膏状, 加入步骤 (1) 所得药粉, 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羧 甲基纤维素钠和糖粉 (稠膏粉 : 羧甲基纤维素钠 : 糖粉 =6:1.5:1.2) , 搅匀, 加工成丸剂, 即 得。 10.如权利要求 1-3 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将其制成 药学上可接受的片剂, 制备方法如下 : (1) 将麻油倒入油锅中, 加入淫羊藿丝 (淫羊藿 : 麻油 =6:1) , 小火微炸, 待表面呈焦黄 色时取出, 沥油, 捣碎成粉 ; 另取一炒锅中火预热, 。

14、加入大米翻炒 5-7 分钟, 然后加入白僵蚕 继续翻炒至糯米表面为焦黄色为度 (白僵蚕 : 大米 =5:1) , 停火, 筛去米, 放凉捣碎 ; (2) 取黄柏加水煎汤 2 次, 过滤去渣, 合并药液, 加入麦饭石碎块, 搅匀, 待药液吸收完 全, 于 93-97恒温箱中烘干, 研成细粉备用 ; 取吴茱萸加水煎煮 2 次, 过滤除渣, 将黄芪片 与煎液拌匀, 稍加闷润, 待药液吸收完全后, 取出, 置炒锅内, 文火加热, 炒干, 放凉, 研磨成 粉备用 ; (3) 将剩余药材置于 96热风干燥器中干燥 30-50 分钟 (优选置于 96热风干燥剂中 干燥 40 分钟) , 取出放凉, 然后投入。

15、粉碎机中粉碎 ; (4) 将步骤 (1) -(3) 所得药材细粉混合, 过 120-160 目筛 (优选过 140 目筛) , 加入硬 脂酸镁和糊精 (药粉 : 硬脂酸镁 : 糊精 =9:1.3:1) , 充分搅拌, 压制成片, 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91624 A 3 1/10 页 4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胆道梗阻性疾病时临床上常见的、 多发的一大类疾病。胆道梗住包括原发性胆管 腺癌所致胆道梗阻以及胆囊癌、 肝细胞癌、 壶腹部癌、 胰头癌。

16、及其它转移癌对肝胆管的侵 犯。约 70%-90% 的患者合并梗阻性黄疸, 易并发胆道感染等并发症, 病情凶险, 预后差。多 数患者明确诊断后已失去外科手术机会。 0003 祖国医学认为胆道梗阻性疾病属黄疸范畴, 病因为湿热。按其临床症状可归纳为 “痛、 热、 黄、 厥” 四大症征。临床表现为黄疸、 腹痛、 恶心、 呕吐、 发热及皮肤瘙痒等。其发病 机制为湿热瘀结, 瘀久化热, 久热成脓, 热毒炽盛, 热极而易转为热厥。因胆为六腑之一, 宜 泻而不藏, 性喜疏达, 以通为用。故治疗原则应标本兼治, 以通为用。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的结晶。 0004 授权公告号 CN 103055256 A(。

17、申请号 201210565533.5) 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 开了一种治疗胆管结石中药配方, 柴胡 9 克、 白芍 9 克、 郁金 9 克、 姜黄 15 克、 茵陈 9 克、 黄 芩 9 克、 木香 9 克、 枳壳 9 克、 大黄 6 克、 芒硝 6 克。申请公布号 CN 104189675 A(申请号 201410431240.7) 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胆囊癌术后复发的中药制剂, 它是 由下列配比的原料药组成 : 龙胆 9-12g、 三棱 4-6g、 土木香 6-9g、 云芝 9-12g、 五加皮 6-9g、 天葵子 8-12g、 水飞蓟 6-9g、 水红花子 8-12g、 枫香。

18、脂 6-9g、 仙桃草 6-8g、 甘草 4-6g。公开号 CN 101590195 A (申请号 200810113793.2) 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阻塞性黄 疸的中药制剂, 由下列药材制成 : 熊胆粉 0.5-5g, 茵陈 5-50g, 薏苡仁 5-50g, 穿山甲 3-30g, 黄芪 5-50g, 大黄 3-30g。 0005 目前, 通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但是外科引流术的风险大, 并发症发生率高达 20%-50%, 多数患者难以耐受手术。中医药副作用小、 无药物依赖性。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 方便服用、 安全有效的 一。

19、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该药剂疗效确切便于临床使用。 000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 均为重量份 : 夏 枯草 10-16 ; 熟大黄 7-10 ; 破布叶 6-12 ; 垂盆草 9-16 ; 丁香 6-15 ; 三棱 8-15 ; 地锦草 7-15 ; 猪仔笠 6-10 ; 淫羊藿 10-20 ; 麦饭石 9-18 ; 白僵蚕 9-16 ; 黄芪 20-30 ; 紫厚朴 9-15 ; 茯神 8-12 ; 金钱草 20-30 ; 甘草 8-15。 0008 优选的方案中, 夏枯草12-14 ; 熟大黄8-9 ; 。

20、破布叶8-10 ; 垂盆草11-14 ; 丁香9-12 ; 三棱 10-13 ; 地锦草 10-12 ; 猪仔笠 7-9 ; 淫羊藿 13-17 ; 麦饭石 12-15 ; 白僵蚕 11-14 ; 黄芪 说 明 书 CN 104491624 A 4 2/10 页 5 23-27 ; 紫厚朴 11-13 ; 茯神 9-11 ; 金钱草 23-27 ; 甘草 10-13。 0009 更加优选的, 夏枯草 13 ; 熟大黄 8.5 ; 破布叶 9 ; 垂盆草 12.5 ; 丁香 10.5 ; 三棱 11.5 ; 地锦草11 ; 猪仔笠8 ; 淫羊藿15 ; 麦饭石13.5 ; 白僵蚕12.5 ; 黄。

21、芪25 ; 紫厚朴12 ; 茯神 10 ; 金钱草 25 ; 甘草 11.5。 0010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 (1) 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 ; 取吴茱萸加水煎煮 2 次, 过滤除渣, 将黄芪片与煎 液拌匀, 稍加闷润, 待药液吸收完全后, 取出, 置炒锅内, 文火加热, 炒干, 放凉, 研磨成粉备 用 ; (2) 甘草片置于带盖容器中, 加高粱酒没过药面, 置蒸锅中蒸制熟透, 然后于 75-95 烘箱中烘干至酥脆为度 (优选于85烘箱中烘干至酥脆为度) , 取出放冷, 研成细粉 ; 麦饭石 洗净, 砸成小块, 置耐火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 煅至红透, 然后。

22、倒入老陈醋内淬制, 反复三 次, 捣碎研末, 水飞成极细粉备用 ; (3) 另取一炒锅中火预热, 加入大米翻炒 5-7 分钟, 然后加入白僵蚕继续翻炒至大米表 面为焦黄色为度 (白僵蚕 : 大米 =5:1) , 停火, 筛去米, 放凉捣碎, 与步骤 (1) -(2) 所得细粉 混合, 过 50-90 目筛 (优选过 70 目筛) , 置于通透袋中备用 ; (4) 将剩余中草药洗净, 与步骤 (3) 所得混合细粉一同置于瓦罐中, 加入 6-10 倍量的清 水浸泡 1.2-1.4 小时 (优选加入 8 倍量的清水浸泡 1.3 小时) , 大火煮沸, 中火煎煮两次, 第 一次煎煮 0.8-1.2 小。

23、时 (优选第一次煎煮 1 小时) , 第二次煎煮 32-54 分钟 (优选第二次煎煮 43 分钟) , 过滤, 合并两次煎液, 药渣再加水煎煮 13-21 分钟 (优选的药渣再加水煎煮 17 分 钟) , 滤液与煎液混合 ; (5) 将上述所得煎液干燥灭菌, 待冷却后, 封装, 即得。 0011 上述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 优选的方案是, 步骤 (4) 中所加清 水的温度为 33-47(优选的清水的温度为 38-42, 更加优选的清水的温度为 40) 。 0012 上述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 优选的方案是, 步骤 (5) 中干燥灭 菌的温度为 100-130(优。

24、选的干燥灭菌的温度为 110-120, 更加优选的干燥灭菌的温度 为 115) 。 0013 上述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 优选的方案是, 步骤 (5) 中干燥灭 菌的时间为13-29分钟 (优选的干燥灭菌的时间为18-24分钟, 更加优选的干燥灭菌的时间 为 21 分钟) 。 0014 所述稠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 (1) 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 ; 取吴茱萸加水煎煮 2 次, 过滤除渣, 将黄芪片与煎液 拌匀, 稍加闷润, 待药液吸收完全后, 取出, 置炒锅内, 文火加热, 炒干, 放凉, 研磨成粉备用 ; 麦饭石洗净, 砸成小块, 置耐火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 煅至红透, 。

25、然后倒入老陈醋内淬制, 反复三次, 捣碎研末, 水飞成极细粉备用 ; (2) 将三棱放入清水中浸泡 3-6 小时 (优选三棱放入清水中浸泡 4.5 小时) , 捞出 , 置 开水锅内浸没 , 用微火加热 , 煮至 6 成透时 , 加入 15% 重量份的米醋 , 再煮至透心 , 汤吸 净时 , 捞出放缸中加盖闷润, 趁热用铡刀切成薄片 , 干燥备用 ; (3) 将剩余药材置于药罐中, 加纯净水浸泡 73-85 分钟 (优选纯净水浸泡 79 分钟) , 然 后加入步骤 (1) -(2) 处理后的药品, 武火加热至沸, 文火煎煮 3 次, 每次各煎煮 36-54 分钟 说 明 书 CN 104491。

26、624 A 5 3/10 页 6 (优选每次各煎煮 45 分钟) , 过滤, 合并煎液 ; (4) 将上述煎液蒸发至原体积的 1/2, 冷却, 加入 1.5-3.5 倍药液量 (优选加入 2.5 倍药 液量) 的质量浓度为 95% 的乙醇, 充分混匀, 放置 20-30 小时 (优选放置 25 小时) , 取其上清 液, 减压回收乙醇后, 待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1.33(85 ) 的稠膏, 即得。 0015 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 (1) 取黄芪片置于铁锅中, 武火加热, 炒至外表呈焦黑色时, 取出放凉, 研磨成细粉备 用 ; 三棱和猪仔笠分别洗净, 与姜汁拌匀 (药材 : 姜汁 =。

27、6:1) , 静置 15-23 分钟 (优选静置 19 分钟) , 中火炒至药材酥脆为度, 取出放凉, 粉碎备用 ; (2) 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 ; 取黄柏加水煎汤 2 次, 过滤去渣, 合并药液, 加入麦饭 石碎块, 搅匀, 待药液吸收完全, 于 93-97恒温箱中烘干, 研成细粉备用 ; (3) 将剩余药材置于药罐中, 加纯净水浸泡 73-85 分钟 (优选纯净水浸泡 79 分钟) , 然后 加入步骤 (2) 处理后的药材细粉, 武火加热至沸, 文火煎煮 2 次, 第一次煎煮 40-50 分钟 (优 选第一次煎煮 45 分钟) , 第二次煎煮 25-35 分钟 (优选第二次煎煮 30。

28、 分钟) , 煎煮过程中保 持清水没过药面, 过滤, 合并两次煎液 ; (4) 将上述煎液继续减压浓缩至稠膏状, 加入步骤 (1) 所得药粉, 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羧 甲基纤维素钠和糖粉 (稠膏粉 : 羧甲基纤维素钠 : 糖粉 =6:1.5:1.2) , 搅匀, 加工成丸剂, 即 得。 0016 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是 : (1) 将麻油倒入油锅中, 加入淫羊藿丝 (淫羊藿 : 麻油 =6:1) , 小火微炸, 待表面呈焦黄 色时取出, 沥油, 捣碎成粉 ; 另取一炒锅中火预热, 加入大米翻炒 5-7 分钟, 然后加入白僵蚕 继续翻炒至糯米表面为焦黄色为度 (白僵蚕 : 大米 =5:1) , 停。

29、火, 筛去米, 放凉捣碎 ; (2) 取黄柏加水煎汤 2 次, 过滤去渣, 合并药液, 加入麦饭石碎块, 搅匀, 待药液吸收完 全, 于 93-97恒温箱中烘干, 研成细粉备用 ; 取吴茱萸加水煎煮 2 次, 过滤除渣, 将黄芪片 与煎液拌匀, 稍加闷润, 待药液吸收完全后, 取出, 置炒锅内, 文火加热, 炒干, 放凉, 研磨成 粉备用 ; (3) 将剩余药材置于 96热风干燥器中干燥 30-50 分钟 (优选置于 96热风干燥剂中 干燥 40 分钟) , 取出放凉, 然后投入粉碎机中粉碎 ; (4) 将步骤 (1) -(3) 所得药材细粉混合, 过 120-160 目筛 (优选过 140 。

30、目筛) , 加入硬 脂酸镁和糊精 (药粉 : 硬脂酸镁 : 糊精 =9:1.3:1) , 充分搅拌, 压制成片, 即得。 0017 本发明组方科学, 制备方法简单, 服用方便、 效果显著。 除此之外, 本发明的优良效 果还表现在 : 1、 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 符合中医及现代药理研究理论, 并利用现代先进的 制药技术制成, 具有消融结石、 消炎止痛的功效 ; 2、本发明所得产品具有扶正祛邪, 清热解毒, 舒肝利胆, 活血化瘀, 健胃健脾等功效, 能 够调理和改善机体脏器功能, 提高抗病能力, 防治并发症, 提高治愈率 ; 3、药源易得, 药材成本低廉, 能够减轻患者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31、 0018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说 明 书 CN 104491624 A 6 4/10 页 7 0019 实施例 1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 均为重量份 (50g/ 份) : 夏枯草 10 份 ; 熟大黄 7 份 ; 破布叶 6 份 ; 垂盆草 9 份 ; 丁香 6 份 ; 三 棱 8 份 ; 地锦草 7 份 ; 猪仔笠 6 份 ; 淫羊藿 10 份 ; 麦饭石 9 份 ; 白僵蚕 9 份 ; 黄芪 20 份 ; 紫 厚朴 9 份 ; 茯神 8 份 ; 金钱草 20 份 ; 甘草 8 份。 0020。

32、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 (1) 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 ; 取吴茱萸加水煎煮 2 次, 过滤除渣, 将黄芪片与煎 液拌匀, 稍加闷润, 待药液吸收完全后, 取出, 置炒锅内, 文火加热, 炒干, 放凉, 研磨成粉备 用 ; (2) 甘草片置于带盖容器中, 加高粱酒没过药面, 置蒸锅中蒸制熟透, 然后于 75烘箱 中烘干至酥脆为度, 取出放冷, 研成细粉 ; 麦饭石洗净, 砸成小块, 置耐火容器中用无烟武火 加热, 煅至红透, 然后倒入老陈醋内淬制, 反复三次, 捣碎研末, 水飞成极细粉备用 ; (3) 另取一炒锅中火预热, 加入大米翻炒 5 分钟, 然后加入白僵蚕继续翻。

33、炒至大米表面 为焦黄色为度 (白僵蚕 : 大米 =5:1) , 停火, 筛去米, 放凉捣碎, 与步骤 (1) -(2) 所得细粉混 合, 过 50 目筛, 置于通透袋中备用 ; (4) 将剩余中草药洗净, 与步骤 (3) 所得混合细粉一同置于瓦罐中, 加入 6 倍量的 33 清水浸泡 1.2 小时, 大火煮沸, 中火煎煮两次, 第一次煎煮 0.8 小时, 第二次煎煮 32 分钟, 过 滤, 合并两次煎液, 药渣再加水煎煮 13 分钟, 滤液与煎液混合 ; (5) 将上述所得煎液于 100干燥灭菌 13 分钟, 待冷却后, 封装, 即得。 0021 本发明所得汤剂的服用方法是 : 每天 2 次,。

34、 每次 150-200mL, 温热服用, 15 天一疗 程。 0022 典型病例 : 杨 XX, 女, 47 岁, 临沂人。患者于 2010 年 7 月 13 日来我院治疗。患者 自述 : 一周前, 毫无征兆地出现腹胀、 腹部按压疼痛, 后来服用止痛药无济于事, 病情加重, 遂来我院治疗。检查 : 患者厌油、 尿黄、 大便灰白, 舌质红, 苔黄腻, 脉弦数。血淀粉酶、 脂肪 酶及尿淀粉酶正常 ; 做胰胆管 MR 水成像 (MRCP) 检查, 发现肝内胆管轻度扩张, 左右肝管及 胆总管扩张, 最宽处直径约为 1.39 厘米, 胆总管中段截断, 胰腺弥漫性增厚, 以胰头为著, 边缘模糊, 胰管显示。

35、尚清晰, 未见明显扩张。检查结论为 : 胆道梗阻, 胰腺改变。 0023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汤剂, 服用方法 : 每天 2 次, 每次 150-200mL, 温热服用, 15 天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 患者腹部疼痛明显减轻, 其他体征明 显好转, 继续用药两个疗程后, MRCP 检查肝内胆管回缩, 逐渐恢复正常。患者痊愈, 无其他 副作用, 患者身体健康。 0024 实施例 2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 均为重量份 (30g/ 份) : 夏枯草 16 份 ; 熟大黄 10 份 ; 破布叶 12 份 ; 垂盆草 16 份 ; 丁香 。

36、15 份 ; 三棱 15 份 ; 地锦草 15 份 ; 猪仔笠 10 份 ; 淫羊藿 20 份 ; 麦饭石 18 份 ; 白僵蚕 16 份 ; 黄芪 30 份 ; 紫厚朴 15 份 ; 茯神 12 份 ; 金钱草 30 份 ; 甘草 15 份。 0025 上述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稠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 (1) 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 ; 取吴茱萸加水煎煮 2 次, 过滤除渣, 将黄芪片与煎液 拌匀, 稍加闷润, 待药液吸收完全后, 取出, 置炒锅内, 文火加热, 炒干, 放凉, 研磨成粉备用 ; 麦饭石洗净, 砸成小块, 置耐火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 煅至红透, 然后倒入老陈醋内淬制, 反。

37、复三次, 捣碎研末, 水飞成极细粉备用 ; 说 明 书 CN 104491624 A 7 5/10 页 8 (2) 将三棱放入清水中浸泡 4.5 小时 , 捞出 , 置开水锅内浸没 , 用微火加热 , 煮至 6 成透时 , 加入 15% 重量份的米醋 , 再煮至透心 , 汤吸净时 , 捞出放缸中加盖闷润, 趁热用 铡刀切成薄片 , 干燥备用 ; (3) 将剩余药材置于药罐中, 加纯净水浸泡 79 分钟, 然后加入步骤 (1) -(2) 处理后的 药品, 武火加热至沸, 文火煎煮 3 次, 每次各煎煮 45 分钟, 过滤, 合并煎液 ; (4)将上述煎液蒸发至原体积的 1/2, 冷却, 加入 2。

38、.5 倍药液量的质量浓度为 95% 的乙醇, 充分混匀, 放置 25 小时, 取其上清液, 减压回收乙醇后, 待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1.33(85 ) 的稠膏, 即得。 0026 本发明所得稠膏剂的服用方法是 : 每天 2 次, 每次 3 勺, 温开水冲服, 15 天一疗程。 0027 典型病例 : 武XX, 男, 35岁, 东营人。 患者于2011年10月12日来我院。 主述 : 半个 月前, 自觉全身皮肤瘙痒, 几日后, 发现皮肤发黄, 尿液色深, 无明显腹痛及发热表现。曾服 用消炎利胆片治疗, 但黄疸未见消退, 并有加重趋势, 遂来我院就诊。 检查 : 患者ALT : 756U/。

39、 L, AST : 632U/L,TBIL : 83mmol/L, DBIL : 72mmol/L, B 超提示肝内胆管扩张。患者巩膜黄染、 右上腹按压后疼痛。诊断为梗阻性黄疸。 0028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稠膏剂, 服用方法 : 每天 2 次, 每次 3 勺, 温开水冲服, 15 天一疗程。用药两个疗程后, 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 黄疸消退 ; 继续用药一个疗程, 患者黄疸消失, 肝指标检查恢复正常。 患者自感痊愈, 三个月后回访, 患 者无复发。 0029 实施例 3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 均为重量份 (45g/ 份)。

40、 : 夏枯草 12 份 ; 熟大黄 8 份 ; 破布叶 8 份 ; 垂盆草 11 份 ; 丁香 9 份 ; 三 棱 10 份 ; 地锦草 10 份 ; 猪仔笠 7 份 ; 淫羊藿 13 份 ; 麦饭石 12 份 ; 白僵蚕 11 份 ; 黄芪 23 份 ; 紫厚朴 11 份 ; 茯神 9 份 ; 金钱草 23 份 ; 甘草 10 份。 0030 上述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 (1) 取黄芪片置于铁锅中, 武火加热, 炒至外表呈焦黑色时, 取出放凉, 研磨成细粉备 用 ; 三棱和猪仔笠分别洗净, 与姜汁拌匀 (药材 : 姜汁 =6:1) , 静置 19 分钟, 中火炒至药材 酥。

41、脆为度, 取出放凉, 粉碎备用 ; (2) 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 ; 取黄柏加水煎汤 2 次, 过滤去渣, 合并药液, 加入麦饭 石碎块, 搅匀, 待药液吸收完全, 于 95恒温箱中烘干, 研成细粉备用 ; (3) 将剩余药材置于药罐中, 加纯净水浸泡 79 分钟, 然后加入步骤 (2) 处理后的药材细 粉, 武火加热至沸, 文火煎煮 2 次, 第一次煎煮 45 分钟, 第二次煎煮 30 分钟, 煎煮过程中保 持清水没过药面, 过滤, 合并两次煎液 ; (4) 将上述煎液继续减压浓缩至稠膏状, 加入步骤 (1) 所得药粉, 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羧 甲基纤维素钠和糖粉 (稠膏粉 : 羧甲基纤。

42、维素钠 : 糖粉 =6:1.5:1.2) , 搅匀, 加工成丸剂, 即 得。 0031 本发明所得丸剂的服用方法是 : 每天 3 次, 每次 3-5 丸, 15 天一疗程。 0032 典型病例 : 孙 XX, 女, 57 岁 , 济宁人。 患者于 2011 年 12 月 11 日来我院就诊。主 述 : 右侧腹痛半月余。现病史 : 患者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腹部疼痛不适, 初起痛感 较轻, 后来逐渐加重, 半恶心、 呕吐和发热症状。经由家人送来我院治疗。检查 : 患者神志清 楚, 精神尚可, 食欲差, 饮食减少, 小便色黄, 量可 ;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 B 超及 CT 等影响学 说 明 。

43、书 CN 104491624 A 8 6/10 页 9 检查提示为 : 肝外胆道梗阻。 0033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丸剂, 服用方法 : 每天 3 次, 每次 3-5 丸, 15 天一疗程。用药两个疗程后, 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 纳量增, 精神和体力增 强 ; 继续用药一个疗程, 患者梗阻现象消失, 患者自感痊愈, 三个月后回访, 患者无复发。 0034 实施例 4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 均为重量份 (35g/ 份) : 夏枯草 14 份 ; 熟大黄 9 份 ; 破布叶 10 份 ; 垂盆草 14 份 ; 丁香 12 份。

44、 ; 三棱 13 份 ; 地锦草 12 份 ; 猪仔笠 9 份 ; 淫羊藿 17 份 ; 麦饭石 15 份 ; 白僵蚕 14 份 ; 黄芪 27 份 ; 紫厚朴 13 份 ; 茯神 11 份 ; 金钱草 27 份 ; 甘草 13 份。 0035 上述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片剂的制备方法是 : (1) 将麻油倒入油锅中, 加入淫羊藿丝 (淫羊藿 : 麻油 =6:1) , 小火微炸, 待表面呈焦黄 色时取出, 沥油, 捣碎成粉 ; 另取一炒锅中火预热, 加入大米翻炒 6 分钟, 然后加入白僵蚕继 续翻炒至糯米表面为焦黄色为度 (白僵蚕 : 大米 =5:1) , 停火, 筛去米, 放凉捣碎 ; (2。

45、) 取黄柏加水煎汤 2 次, 过滤去渣, 合并药液, 加入麦饭石碎块, 搅匀, 待药液吸收完 全, 于 95恒温箱中烘干, 研成细粉备用 ; 取吴茱萸加水煎煮 2 次, 过滤除渣, 将黄芪片与煎 液拌匀, 稍加闷润, 待药液吸收完全后, 取出, 置炒锅内, 文火加热, 炒干, 放凉, 研磨成粉备 用 ; (3) 将剩余药材置于 96热风干燥器中干燥 40 分钟, 取出放凉, 然后投入粉碎机中粉 碎 ; (4) 将步骤 (1) -(3) 所得药材细粉混合, 过 140 目筛, 加入硬脂酸镁和糊精 (药粉 : 硬 脂酸镁 : 糊精 =9:1.3:1) , 充分搅拌, 压制成片, 即得。 0036 。

46、本发明所得片剂的服用方法是 : 每天 3 次, 每次 4-6 片, 15 天一疗程。 0037 典型病例 : 肖 XX, 女, 51 岁, 淄博人。2011 年 7 月 21 日来我院治疗。主述 : 腹痛伴 恶心、 呕吐 1 天。1 天前晚饭后, 出现剧烈腹痛, 疼痛延及到背部, 并伴有恶心、 呕吐。呕吐后 无缓解, 无头晕、 胸闷、 心悸症状。检查发现 : 患者血淀粉酶是正常值的 3 倍, 腹部 CT 显示 : 腹腔内渗出性改变, B 超、 CT 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胆道梗阻并发症。诊断为胰腺炎。 0038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片剂, 服用方法 : 每天 3 次, 每次 4-。

47、6 片, 15 天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 患者恶心、 呕吐消失, 疼痛和胆道梗阻现象明显减轻 ; 继续用药两个疗程, 检查血淀粉酶处于正常范围, 胆道梗阻现象基本消失。患者自感痊愈。 0039 实施例 5 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 均为重量份 (40g/份) : 夏枯草13份 ; 熟大黄8.5份 ; 破布叶9份 ; 垂盆草12.5份 ; 丁香10.5 份 ; 三棱 11.5 份 ; 地锦草 11 份 ; 猪仔笠 8 份 ; 淫羊藿 15 份 ; 麦饭石 13.5 份 ; 白僵蚕 12.5 份 ; 黄芪 25 份 ; 紫厚朴 12 份 ; 茯神 10 。

48、份 ; 金钱草 25 份 ; 甘草 11.5 份。 0040 上述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 (1) 丁香和夏枯草分别捣碎为末 ; 取吴茱萸加水煎煮 2 次, 过滤除渣, 将黄芪片与煎 液拌匀, 稍加闷润, 待药液吸收完全后, 取出, 置炒锅内, 文火加热, 炒干, 放凉, 研磨成粉备 用 ; (2) 甘草片置于带盖容器中, 加高粱酒没过药面, 置蒸锅中蒸制熟透, 然后于 85烘箱 中烘干至酥脆为度, 取出放冷, 研成细粉 ; 麦饭石洗净, 砸成小块, 置耐火容器中用无烟武火 加热, 煅至红透, 然后倒入老陈醋内淬制, 反复三次, 捣碎研末, 水飞成极细粉备用 ; 说 明 书 。

49、CN 104491624 A 9 7/10 页 10 (3) 另取一炒锅中火预热, 加入大米翻炒 6 分钟, 然后加入白僵蚕继续翻炒至大米表面 为焦黄色为度 (白僵蚕 : 大米 =5:1) , 停火, 筛去米, 放凉捣碎, 与步骤 (1) -(2) 所得细粉混 合, 过 70 目筛, 置于通透袋中备用 ; (4) 将剩余中草药洗净, 与步骤 (3) 所得混合细粉一同置于瓦罐中, 加入 8 倍量的 40 清水浸泡 1.3 小时, 大火煮沸, 中火煎煮两次, 第一次煎煮 1 小时, 第二次煎煮 43 分钟, 过 滤, 合并两次煎液, 药渣再加水煎煮 17 分钟, 滤液与煎液混合 ; (5) 将上述所得煎液于 115干燥灭菌 21 分钟, 待冷却后, 封装, 即得。 0041 本发明汤剂的服用方法是 : 每天 2 次, 每次 150-200mL, 温热服用, 15 天一疗程。 0042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 夏枯草 : 基原 :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化学成份 : 全草含三萜皂甙, 其 甙元是齐墩果酸, 尚含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