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管油水快速加热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98678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77350.9

申请日:

2014.12.17

公开号:

CN104540257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5B 6/02申请公布日:201504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B 6/02申请日:20141217|||公开

IPC分类号:

H05B6/02; H05B6/06; F16L53/00

主分类号:

H05B6/02

申请人:

东北石油大学

发明人:

王树伟; 周英明; 齐晗兵; 吴国忠; 李栋; 张旭

地址:

163000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路1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23208

代理人:

朱士文; 杨晓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输油管油水快速加热装置,涉及油田设备与设施,包括加热系统、控温系统和保温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包括输油管、电磁加热线圈、铜制翅片式静态混合器及铜片,输油管为中空圆柱体,输油管外部环绕电磁加热线圈,输油管内部设有铜制翅片式静态混合器,铜制翅片式静态混合器内部设有铜片,所述的控温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A及温度开关,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输油管的后端,温度传感器与可编程控制器A通过导线连接,且保温系统可最大限度的避免热量的浪费,节约能源,绿色环保。在运行过程,均采用自动控制,节约了人力物力,一次性投资小,节约成本,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输油管油水快速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系统、控温系统和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包括输油管、电磁加热线圈、铜制翅片式静态混合器及铜片,输油管为中空圆柱体,输油管外部环绕电磁加热线圈,输油管内部设有铜制翅片式静态混合器,铜制翅片式静态混合器内部设有铜片,所述的控温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A及温度开关,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输油管的后端,温度传感器与可编程控制器A通过导线连接,可编程控制器A与温度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温度开关与电磁加热线圈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保温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保温腔体、可编程控制器B、真空泵、空气止回阀及闸阀,所述的保温腔体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可编程控制器B通过导线连接,可编程控制器B与真空泵通过导线连接,真空泵与闸阀的一端连接,闸阀另一端与空气止回阀连接,空气止回阀与保温腔体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油管油水快速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腔体结构为圆柱形,连接处采用无缝焊接技术;最内层为镀锌抗压钢板;中间层为保温岩棉;最外层为铁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油管油水快速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加热线圈上设有螺旋线且两螺旋线间的距离不大于1mm。

说明书

说明书输油管油水快速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设备与设施,具体涉及一种输油管油水快速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水加热技术具有众多应用背景。例如,在石油储运领域,由于原油在低温条件下具有流动性差的特性,输油管线的集输效率受到极大的干扰。为了降低油水混合物的黏度,提高集输效率,采取加热用以增加原油的流动性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方式。掺热水集油流程,一次性投入成本比较高,后期系统维护、运营费用较大井口。加热炉加热集油流程,使用过多的加热炉,易引发故障,给生产管理带来不便,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不能大面积使用。掺蒸汽或蒸汽伴热集油流程,需要较多的辅助设备,一次性投入比较大,高耗能,高运行维护成本,对于小区块、原油物性差异较大的油田不适用。新型加热技术,例如专利号为CN 203775450 U,发明者仅考虑采用电磁加热,并没有考虑到保温和整个系统的自动控制作用,增加了人力和能源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输油管油水快速加热装置,它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油管油水快速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系统、控温系统和保温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包括输油管、电磁加热线圈、铜制翅片式静态混合器及铜片,输油管为中空圆柱体,输油管外部环绕电磁加热线圈,输油管内部设有铜制翅片式静态混合器,铜制翅片式静态混合器内部设有铜片,所述的控温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A及温度开关,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输油管的后端,温度传感器与可编程控制器A通过导线连接,可编程控制器A与温度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温度开关与电磁加热线圈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保温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保温腔体、可编程控制器B、真空泵、空气止回阀及闸阀,所述的保温腔体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可编程控制器B通过导线连接,可编程控制器B与真空泵通过导线连接,真空泵与闸阀的一端连接,闸阀另一端与空气止回阀连接,空气止回阀与保温腔体连接。
所述的保温腔体结构为圆柱形,连接处采用无缝焊接技术;最内层为镀锌抗压钢板;中间层为保温岩棉;最外层为铁皮。
所述的电磁加热线圈上设有螺旋线且两螺旋线间的距离不大于1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来油经加热系统(13)加热后,温度传感器(7)将所测得的出油温度传输至可编程控制器(5)上,当该温度超出所设温度的上限值,可编程控制器(5)给予温度开关(4)一个电信号,温度开关(4)打开,电磁加热线圈(1)停止工作;当温度下降时,控温系统(14)则控制温度开关(4)闭合,电磁加热线圈(1)再次工作,该管输油水快速加热装置采用电磁加热方式,油水升温快,加热效率高,能耗低,且操作简单,便于安装维护。且保温系统可最大限度的避免热量的浪费,节约能源,绿色环保。在运行过程,均采用自动控制,节约了人力物力,一次性投资小,节约成本,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保温腔体材料布置图。
图3是本发明的静态混合器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各图,一种输油管油水快速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系统13、控温系统14和保温系统15,所述加热系统13包括输油管2、电磁加热线圈1、铜制翅片式静态混合器6及铜片,输油管2为中空圆柱体,输油管2外部环绕电磁加热线1圈,输油管2内部设有铜制翅片式静态混合器6,铜制翅片式静态混合器6内部设有铜片19,所述的控温系统14包括温度传感器7、可编程控制器A5及温度开关4,所述的温度传感器7位于输油管2的后端,温度传感器7与可编程控制器A5通过导线连接,可编程控制器A5与温度开关4通过导线连接,温度开关4与电磁加热线圈1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保温系统15包括压力传感器8、保温腔体3、可编程控制器B9、真空泵12、空气止回阀19及闸阀11,所述的保温腔体3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8,压力传感器8与可编程控制器B9通过导线连接,可编程控制器B9与真空泵12通过导线连接,真空泵12与闸阀11的一端连接,闸阀11另一端与空气止回阀10连接,空气止回阀10与保温腔体3连接。所述的保温腔3体结构为圆柱形,连接处采用无缝焊接技术;最内层为镀锌抗压钢板16;中间层为保温岩棉17;最外层为铁皮18。所述的电磁加热线圈1上设有螺旋线且两螺旋线间的距离不大于1mm。来油经加热系统13加热后,温度传感器7将所测得的出油温度传输至可编程控制器A5上,当该温度超出所设温度的上限值,可编程控制器A5给予温度开关4一个电信号,温度开关4打开,电磁加热线圈1停止工作;当温度下降时,控温系统14则控制温度开关4闭合,电磁加热线圈1再次工作,该管输油水快速加热装置采用电磁加热方式,油水升温快,加热效率高,能耗低,且操作简单,便于安装维护。且保温系统可最大限度的避免热量的浪费,节约能源,绿色环保。在运行过程,均采用自动控制,节约了人力物力,一次性投资小,节约成本,安全可靠。

输油管油水快速加热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输油管油水快速加热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输油管油水快速加热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油管油水快速加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油管油水快速加热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输油管油水快速加热装置,涉及油田设备与设施,包括加热系统、控温系统和保温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包括输油管、电磁加热线圈、铜制翅片式静态混合器及铜片,输油管为中空圆柱体,输油管外部环绕电磁加热线圈,输油管内部设有铜制翅片式静态混合器,铜制翅片式静态混合器内部设有铜片,所述的控温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A及温度开关,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输油管的后端,温度传感器与可编程控制器A通过导线连接,且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