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成活率高的植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造林成活率高的植树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术,主是采用地膜覆盖,再加上使用ABT生根粉、SSAP抗旱保水剂等化学药物,但使用ABT生根粉、SSAP抗旱保水剂等化学药物造林,容易使土壤出现板结、通透性差、综合成本高等问题,并且存在树苗缺少肥料供应等缺陷,导致造林成活率较低,达不到国家林业局要求造林成活率为85%以上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资少,综合本成低,树苗成活率高,不会导致土壤出现板结、通透性变差的造林成活率高的植树方法。
本发明的造林成活率高的植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选定的地点,根据树苗根部的大小,挖用于种树的树坑;
B、在树坑内摆放一个以上的萝卜,然后用土将萝卜掩埋,掩埋土层的厚度为100mm-300mm;
C、将树苗的根部放入树坑内,然后向树坑内树苗根部的周围撒放豆类作物的种子50克-500克,然后用土对豆类作物的种子和树苗根部进行掩埋,并对掩埋土进行压实;
D、对树苗的根部浇水,等到水浇透树坑后,再用土掩埋树苗根部50mm-300mm。
本发明的造林成活率高的植树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树坑内摆放萝卜的数量为2-8个,掩埋土层的厚度为150mm-250mm;所述步骤C中的所述豆类作物为大豆或蚕豆或绿豆或豌豆或赤豆或豇豆或小豆或多花菜豆或饭豆或小扁豆或木豆或鹰嘴豆或普通菜豆或利马豆中的任意-种或其任意组和,向树坑内树苗根部的周围撒放豆类作物的种子的重量为60克-400克,用土对豆类作物的种子和树苗根部进行掩埋的土层厚度为150mm-200mm;所述步骤D中用土掩埋树苗根部的土层厚度为100mm-200mm,并将所掩埋的土层围绕树苗根部堆成小丘状。
本发明的造林成活率高的植树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在摆放萝卜前,先对树坑底部的土进行翻松,翻松的深度为200mm-400mm,树坑内摆放萝卜的数量为3-6个,掩埋土层的厚度为180mm-220mm;所述步骤C中向树坑内树苗根部的周围撒放豆类作物的种子的重量为80克-300克。
本发明的造林成活率高的植树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树坑内摆放萝卜的数量为4-5个,掩埋土层的厚度为200mm;所述步骤C中向树坑内树苗根部的周围撒放豆类作物的种子的重量为100克。
本发明的造林成活率高的植树方法,由于其在树坑内摆放一个以上的萝卜,然后用土将萝卜掩埋,再将树苗的根部放入树坑内,然后向树坑内树苗根部的周围撒放豆类作物的种子50克-500克,然后用土对豆类作物的种子和树苗根部进行掩埋,再对树苗的根部浇水,等到水浇透树坑后,再用土掩埋树苗根部50mm-300mm,由于埋的深,土壤内的豆类作物的种子在发芽后不能正常长出地面,只能在树苗根部的土壤内围绕根系生长,经过一段时间豆类作物的芽苗会在土壤中腐烂,这些腐烂物可为苗木提供了足够的肥料养分;其豆芽本身的水份和营养会供应苗木根系,让苗木根系有足够的水份和营养供给,从而使苗木能够更好的发芽、抽枝和生根。再过一段时间,埋在豆类作物下放地萝卜也会发芽长叶、长的芽叶也同样不能长出地面,只能长至到苗木根部被迫停止生长,接着也会逐渐死去并腐烂,其本身的水份和营养同样会供应苗木根系,让苗木根系周围的土壤保持湿润,促进苗木继续更好地生长。故其更加节约用水,不会对树木造成伤害,输入树木营养液或水的流量也远大于现有技术,并且输入水或营养液的流量稳定,可以满足树木的生长、存活需要。试验表明,本发明的造林成活率高的植树方法是一项可靠的乡土造林技术,相对于现有的造林技术成本高、投入大,以及造成土壤板结、土壤通透性差的状况,本发明的造林成活率高的植树方法投入少、综合成本低、树苗成活率高,确实具有其极高推广价值。
下面对本发明的造林成活率高的植树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造林成活率高的植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常是在春天,在选定的地点,根据树苗根部的大小,挖用于种树的树坑;
B、对树坑底部的土进行翻松,翻松的深度为200mm-400mm,然后在树坑内均匀摆放2个或3个或4个或5个或6个或7个或8个萝卜,然后用土将萝卜掩埋,掩埋土层的厚度为100mm或150mm或180mm或200mm或220mm或250mm或280mm或300mm,或者为100mm-300mm之间的其它数值;
C、将树苗的根部放入树坑内,然后向树坑内树苗根部的周围撒放大豆或蚕豆或绿豆或豌豆或赤豆或豇豆或小豆或多花菜豆或饭豆或小扁豆或木豆或鹰嘴豆或普通菜豆或利马豆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组和的50克或80克或100克或150克或200克或250克或300克或350克或400克或500克,或者为50克-500克之间的其它数值,然后用土对豆类作物的种子和树苗根部进行掩埋,并对掩埋土进行压实;
D、对树苗的根部浇水,等到水浇透树坑后,再用土掩埋树苗根部,掩埋土层的厚度为50mm或120mm或180mm或200mm或220mm或250mm或280mm或300mm,或者为50mm-300mm之间的其它数值,并将所掩埋的土层围绕树苗根部堆成小丘状。
从降低成本等方面考虑,可以优选大豆和白萝卜。
本发明的造林成活率高的植树方法,由于在树苗根部放置有大豆或蚕豆或绿豆或豌豆或赤豆或豇豆或小豆或多花菜豆或饭豆或小扁豆或木豆或鹰嘴豆或普通菜豆或利马豆和萝卜,当土壤温度随气候的升温而升高,土壤内的大豆或蚕豆或绿豆或豌豆或赤豆或豇豆或小豆或多花菜豆或饭豆或小扁豆或木豆或鹰嘴豆或普通菜豆或利马豆在造林后的3-7天会先后发芽,由于埋的深,土壤内的大豆或蚕豆或绿豆或豌豆或赤豆或豇豆或小豆或多花菜豆或饭豆或小扁豆或木豆或鹰嘴豆或普通菜豆或利马豆在发芽后不能正常长出地面,只能在树苗根部的土壤内围绕根系生长,经过一段时间豆类作物的芽苗会在土壤中腐烂,试验表明,100克大豆的豆芽的腐烂影响的面积可达0.25-0.3m2,土壤发黑厚度为20mm-30mm,大量的具有腐烂物的土壤可为苗木提供了足够的肥料养分;其豆芽本身的水份和营养会供应苗木根系,使苗根在长达20天内保持湿润,让苗木根系有足够的水份和营养供给,从而使苗木能够更好的发芽、抽枝和生根。再过一段时间,埋在豆类作物下放的萝卜也会发芽长叶、长的芽叶也同样不能长出地面,只能长至到苗木根部被迫停止生长,接着也会逐渐死去并腐烂,其本身的水份和营养同样会供应苗木根系,让苗木根系周围的土壤保持湿润,促进苗木继续更好地生长。
萝卜又名莱菔、芦菔,为十字花科萝卜属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萝卜的种类可依据根形、根色、用途、生长期长短及栽培等情况分类。例如依根形可分为长、圆、扁圆、卵圆、纺锤、圆锥等形;依据皮色可分为红、绿、白、紫等色;依生长期的长短可分为早熟、中熟及晚熟等类;在栽培上一般依收获季节分为冬萝卜、春萝卜、夏秋萝卜及四季萝卜等四类。本发明的步骤B中的萝卜可以是任何一种种类的萝卜。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造林成活率高的植树方法至今,申请人在某地已造林6000多亩,其中的一些树苗每株使用大豆0.1kg,按每1kg大豆5元计,即每株0.5元,按每1kg萝卜0.2元计,一株按6kg即1.2元,每株成本合计1.7元,每亩76株共计投入成本129.2元,造林成本低,效果好,成活率高,试验表明,本发明的造林成活率高的植树方法是一项可靠的乡土造林技术,相对于现有的造林技术成本高、投入大,以及造成土壤板结、土壤通透性差的状况,本发明的造林成活率高的植树方法投入少、成本低、树苗成活率高,确实具有其极高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