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玻璃、玻璃陶瓷的方法及其用途.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1742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10589.7

申请日:

2013.02.18

公开号:

CN104144890A

公开日:

2014.11.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3B 5/225申请公布日:2014111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3B 5/225申请日:20130218|||公开

IPC分类号:

C03B5/225; C03C10/12; C03C1/00

主分类号:

C03B5/225

申请人:

肖特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弗兰克-托马斯·伦特斯; 卡琳·瑙曼; 乌尔里希·席夫纳; 弗里德里希·西贝斯; 克里斯蒂安·穆勒; 克劳斯·舍恩贝格尔; 艾维林·魏斯

地址:

德国美因兹

优先权:

2012.02.22 DE 102012202696.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代理人:

郭国清;穆德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不含气泡的玻璃的方法,其中使用除了任何不可避免的原料杂质之外不含砷、不含锑且不含锡的玻璃混合物和作为澄清剂的至少一种硫酸盐化合物。使包含澄清剂的所述玻璃混合物在熔化槽(1)中熔化,在所述熔化槽(1)的第一区域(10)中发生熔化并实施初级澄清,在所述第一区域(10)中将平均熔化温度(T1)设定为T1>1580℃并将熔体的平均停留时间(t1)设定为t1>2小时。在所述熔化槽(1)的第二区域(20)中实施二次澄清,在所述第二区域(20)中将平均熔化温度(T2)设定为T2>1660℃并将熔体的平均停留时间(t2)设定为t2>1小时,且在实施二次澄清时将由所述硫酸盐化合物分解形成的(SO3)的比例至少降至小于0.002重量%。在所述二次澄清之后实施高温澄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制造玻璃的方法,
其中使用除了不可避免的原料杂质之外不含砷、锑和锡的玻璃配合料,并将至少一种硫酸盐化合物用作澄清剂,
其中使包含所述澄清剂的所述玻璃配合料在炉熔化槽(1)中熔化,
其中在所述熔化槽(1)的第一区域(10)中发生熔化并实施初级澄清,其中在所述第一区域(10)中,将平均熔化温度T1设定为T1>1580℃并将所述熔体的平均停留时间t1设定为t1>2小时,
其中在所述熔化槽(1)的第二区域(20)中实施二次澄清,其中在所述第二区域(20)中,将平均熔化温度T2设定为T2>1660℃,并将所述熔体的平均停留时间t2设定为t2>1小时,其中在进行二次澄清期间将由所述硫酸盐化合物分解形成的SO3的比例至少降至小于0.002重量%,和
其中在所述二次澄清之后实施高温澄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
将至少一种碱金属硫酸盐和/或至少一种碱土金属硫酸盐添加到所述玻璃配合料作为一种或多种澄清剂。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添加Na2SO4作为澄清剂。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将BaSO4和/或CaSO4用作一种或多种澄清剂。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
以对应0.05至1重量%SO3的量将所述硫酸盐化合物添加到所述配合料。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
在至少1750℃的温度下实施所述高温澄清。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
将所述高温澄清实施至少12分钟的时间段。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
在所述第一区域(10)中,以氧化方式实施熔化。

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
以0至3重量%的浓度将硝酸盐添加到所述玻璃配合料。

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
制造透明的无色玻璃。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
通过添加着色组分制造透明的有色玻璃。

12.
  一种制造玻璃陶瓷的方法,
其中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一项所述的制造玻璃,且其中利用热处理将所述玻璃转化成玻璃陶瓷。

13.
  玻璃或玻璃陶瓷,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或所述玻璃陶瓷除了不可避免的原料杂质之外不含As、Sb和Sn;
具有<2个/kg的气泡浓度;和
具有<0.002重量%的SO3比例。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玻璃或玻璃陶瓷,特征还在于
所述玻璃或所述玻璃陶瓷具有如下组成(单位为重量%):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玻璃或玻璃陶瓷,特征还在于
所述玻璃或所述玻璃陶瓷具有如下组成(单位为重量%):



16.
  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一项所述的玻璃或玻璃陶瓷,特征还在于
具有4mm层厚度的所述玻璃或玻璃陶瓷根据CIE颜色系统具有>87%的透光率Y并根据CIE-LAB颜色系统具有色度C*<4。

17.
  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一项所述的玻璃或玻璃陶瓷,特征还在于
所述玻璃或所述玻璃陶瓷以最高达1.5重量%的比例具有来自如下着色组分中的至少一种添加物:V、Cr、Mn、Fe、Co、Cu、Ni、Ce、Se的化合物。

18.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明有色的玻璃陶瓷的用途或由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玻璃制造的玻璃陶瓷的用途,其用于玻璃陶瓷炉灶面。

19.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明、无色的玻璃或者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造的玻璃或者由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玻璃制造的透明、无色玻璃陶瓷的用途,其用于建筑物、车辆和个人保护领域中的安全玻璃,以及用于显示器的视窗,和用作硬盘基底,和用于玻璃陶瓷炉灶面,和用于壁炉的观察面板。

说明书

用于制造玻璃、玻璃陶瓷的方法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玻璃、特别是LAS玻璃和不含碱的铝硅酸盐玻璃的方法以及用于制造玻璃陶瓷的玻璃。
本发明还涉及玻璃和玻璃陶瓷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为了制造玻璃,将混合物或配合料引入炉熔化槽中并将所述配合料熔化,首先将所述混合物转化至配合料团聚相阶段,其也称作原始熔化,其描述了配合料的熔化过程。
由此形成配合料盖层,在其下面熔体以逆时针主流量涡流的形式移动。热熔体流从该流量涡流部分分离并向顶部升高。该点称作热源点。炉熔化槽中的源点标记着从炉槽的第一区域到第二区域的迁移。
在“GLAStechnische Fabrikationsfehler[技术玻璃制造缺陷]”,H.Jepsen-Marwedel和R.Brückner编著,第4版,Springer出版公司中描述,在炉熔化槽中的高温影响下,在配合料的表面上形成薄熔体层,其厚度仅为约几个毫米且其在重力影响下流动。由于从配合料内部喷出气体,所述气体形成大气泡并可能造成所述熔体层布满孔,所以新形成的玻璃熔体被从配合料推开。
配合料基本因在配合料覆盖物下面透过的玻璃流而受热并熔化。在配合料下面上在热熔体前端形成的反应气体透入多孔配合料层并通过中空空间流到顶部。
配合料层内部的温度缓慢升高,从而为熔体反应过程保留足够的时间。关于单独的玻璃体系,配合料团聚相中的反应不同。然而,通常,首先由于固-固反应,所以更高反应性组分形成固体溶液和共熔相,其然后还由于形成熔体而加速较低反应性配合料组分之间的其它反应。
在原始熔化期间,高达约1400℃,形成硅酸盐的反应终止,随后,剩余的石英颗粒、Al2O3颗粒和含锆的颗粒溶解。关于溶解速率,除了温度之外,未溶解的颗粒的量及其尺寸也代表决定因素。
可以以最高达50%或更高的浓度将陶瓷碎片、优选对玻璃类型特定的陶瓷碎片添加到配合料。
将与原料结合的最高达20重量%的气体引入具有配合料的炉熔化槽中。由于这些原料特别是碳酸盐发生分解,所以释放巨量气体,主要量的所述气体在配合料团聚相和原始熔化期间被排放入炉气氛内。在原始熔化之后仍保持为气泡形式的约0.001至0.1体积%的释放的量的气体剩余物、以及仍保持为溶于熔体中的气体,必须除去或必须减少至在随后的澄清过程期间不再具有破坏性的程度。
首先在溶解砂粒和含锆的颗粒的过程期间,在其上出现小气泡,所述小气泡也必须从玻璃熔体除去。
澄清的目的是除去仍存在的气泡,从而降低溶解的气体的浓度并匀化熔体,所述溶解的气体会造成后吹。为了该目的,在玻璃技术中使用热、机械和化学澄清法或其组合。
用于澄清的所有技术工艺措施的目的是降低气泡的上升速率v并由此降低气泡上升的时间。根据Stokes由下式给出具有直径d的气泡的上升速度v:
v=118d2η.]]>
(g:重力加速度;ρ:玻璃熔体的密度;η:玻璃熔体的粘度)
为了提高气泡上升速度,主要可改变两个参数:可增大气泡的直径d(由于d2而非常有效)和/或通过升高澄清区域的温度可降低玻璃熔体的粘度。
据DE 199 39 771 A1中所述,通常已知两种主要的澄清方法,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产生澄清气体的类型和方式。
在物理澄清方法中,通过升高温度来降低玻璃熔体的粘度。因此,为了降低澄清期间的粘度,在玻璃熔体中确立了比在熔化和静置区域中更高的温度。在各种情况中可选择的澄清温度越高,则从熔体中除去气泡的效率越高。在此情况中,熔体的粘度应尽可能<102dPa.s。然而,允许的最大澄清温度由每次使用的熔化集料的壁材料的耐热性来限定,且在常规炉熔化槽中为约1720℃。
最经常地使用化学澄清法。此处的原则是,将化合物添加到可分解并生成气体、或在更高温度下挥发、或在更高温度下的平衡反应中释放气体的配合料。这些各自的气体扩散入所存在的气泡中并使其扩大。例如,用于澄清例如钠钙玻璃的硫酸钠属于第一类化合物。在此情况中,在1100℃至1450℃的温度范围内释放SO2和O2,其中在1380℃下最大。该温度范围大致与这种玻璃的澄清范围相对应。
例如,氯化钠属于第二类化合物,而多价离子例如As2O3或SnO2属于最后一类化合物。
DE 10 2009 021 116 A1公开了一种在使用五氧化二钒(V2O5)作为澄清剂的条件下制造硼硅酸盐玻璃的方法。所制造的玻璃仅被称为 气泡较少。
根据DE 199 39 787 A1已知用于生产透明、有色玻璃陶瓷的玻璃,关于其生产特别是将SnO2或硫酸盐化合物用作澄清剂。将这些澄清剂用作澄清剂氧化砷或氧化锑的替代物。高温澄清发生在超过1975℃的温度下。然而,关于含这些类型澄清剂的玻璃,未给出关于得到的气泡的数量的信息。
已经显示,在超过1750℃的高温澄清期间使用硫酸盐的条件下,由于O2的分压且尤其是SO2的分压大幅提升至>5巴而自发形成新的气泡(所谓的再沸腾气泡)。由此在上游澄清阶段中实现的低气泡浓度再次升高,从而导致产物的气泡浓度>2个/kg。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指出一种制造不含气泡的玻璃、尤其是LAS玻璃和不含碱的铝硅酸盐玻璃、以及不含气泡的玻璃陶瓷的方法,所述玻璃和玻璃陶瓷不含有毒的澄清剂组分或含锡的澄清剂。
本发明另外的目的是提供透明有色的和透明无色的玻璃和玻璃陶瓷,所述玻璃和玻璃陶瓷不含有毒的以及含锡的澄清剂组分,并满足关于不存在气泡的品质的高要求。
不含有毒的澄清剂和锡理解为如下含义:除了所使用原料的自然杂质之外,在配合料中以小于100ppm的浓度包含砷、锑和锡。
不含气泡和无气泡应理解为气泡浓度<2个/kg,气泡是指气体包裹体的直径>100μm。
通过专利权利要求1的关于制造玻璃的方法的特征来实现该目的。
使用不含砷、锑和锡的玻璃配合料,其中将至少一种硫酸盐化合物用作澄清剂。在熔化槽的第一区域中,将平均熔化温度T1设定为T1>1580℃,并将熔体的平均停留时间t1设定为t1>2小时。在第二区域中,将平均熔化温度T2设定为T2>1660℃,并将熔体的平均停留时间t2设定为t2>1小时。在进行二次澄清期间将由硫酸盐化合物分解产生的SO3的比例至少降至小于0.002重量%。
在初级澄清之后,可以已经将SO3的值调节至<0.002重量%。重要的是,在二次澄清之后,SO3的值至少<0.002重量%。
在二次澄清之后进行高温澄清。
初级澄清应理解为除去熔化区域即第一流量涡流直至源点的区域中的气泡(和溶解的气体)。以此方式,气泡浓度已经从约107/kg到约104/kg降低几个数量级。
二次澄清应理解为在第一源点之后(即在初级澄清之后)的工艺,其中,通过将熔体的温度升高50℃或更多,例如,其粘度降低,同时所存在气泡的气泡直径因源自熔体的气体的扩散而增大,从而气泡上升更容易并能够从熔体排出。
通过固定装置例如吹嘴、壁或悬浮的石子,可将用于初级澄清和二次澄清的区域分开。此外,所述初级澄清和二次澄清可在两个分开的腔室或两个分开的炉熔化槽中进行。每个区域在腔室或槽中,所述腔室或槽例如利用通道而接合在一起。
玻璃和玻璃陶瓷优选理解为LAS玻璃的玻璃和玻璃陶瓷以及由这些玻璃制造的不含碱的铝硅酸盐玻璃和玻璃陶瓷。
LAS玻璃理解为锂铝硅酸盐玻璃。为了制造玻璃陶瓷,这些玻璃包含成核剂,例如优选TiO2和ZrO2。所述LAS玻璃可在另一个热工艺中转化为玻璃陶瓷。
除了LAS玻璃之外,根据该方法还能够制造不含碱的铝硅酸盐玻璃,所述不含碱的铝硅酸盐玻璃以小于0.2重量%的总浓度包含碱。
平均熔化温度应理解为在各个流量涡流区域中、由此例如在第一流量涡流中的时间和位置平均的温度。
熔体在炉熔化槽所涉及的两个区域中的平均停留时间t应理解为:
t=ρAiLim&CenterDot;]]>
(物料流量[kg/d,d=天];ρ:熔体的密度[kg/m3];Ai:炉槽在第i个截面中的横截面表面[m2];Li:第i种集料截面的长度[m])。
例如通过炉槽的长度能够调节熔体在两个区域中的平均停留时间。
令人预料不到地,已经证实,如果在炉熔化槽中的温度和停留时间根据本发明来设定,则能够将硫酸盐化合物用作澄清剂而在随后的高温澄清期间不会发生形成再沸腾气泡的不利效果。
已经显示,在炉槽结束时(在初级澄清和二次澄清之后)玻璃熔体中的气泡浓度和硫的分数对得到不含气泡的最终产物具有至关重要的重要性。
已经确定,如果在>2小时的停留时间下在温度>1580℃下在熔炉中进行熔化并进行初级澄清,则实现了<5000/kg的气泡浓度,然后,如果在>1小时的停留时间下在温度>1660℃下进行二次澄清,则气泡浓 度进一步降低至<1000/kg,优选<600/kg。
已经显示,在二次澄清结束时具有这些值的条件下,利用随后的高温澄清,能够得到气泡数目<2个气泡/kg的几乎完全不含气泡的玻璃。
在二次澄清之后,SO3在熔体中的含量至少<0.002重量%、优选<0.0018重量%、特别地<0.0015重量%,确保在高温澄清期间不会观察到再沸腾效果。SO3的比例越小,则抑制再沸腾的效果越有效。
因此本发明是以如下认识为基础的:在进行高温澄清之前,目标必须是硫酸盐化合物几乎完全反应。这意味着存在于熔体中的SO3根据如下反应而几乎被完全除去:
SO3→SO2+1/2O2↑,
以使得SO3的残留含量小于0.002重量%,优选<0.0018重量%,特别地<0.0015重量%。
由此期望的是,优选已经在原始熔化阶段中并在初级澄清期间将SO3(硫酸盐)分解为SO2和O2,从而释放的气体的量能够增强在配合料中和在原始熔体中所包含的气体的排放。由此,起始气泡的数量明显下降以用于随后的二次澄清。在二次澄清期间,SO3几乎不转化或仅少量转化,每次取决于在初级澄清区域中消耗了多少SO3。在初级澄清之后仍未反应的SO3不会分解,因为这些玻璃不含其它添加的多价氧化物作为澄清剂,其反应将因二次澄清中未消耗的SO3而受到阻止。SO3(硫酸盐)将由于耦合平衡而抑制多价离子的分解,所述分解是二次澄清中的目的。在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的情况中,由此在初级澄清之后将多少SO3转化为SO2和O2不是关键,因为熔体不包含另外的多价氧化物,而关键是,在二次澄清之后SO3的残留含量小于0.002重量%,优选<0.0018重量%,特别地<0.0015重量%,从而能够进行成功的高温澄清。
已经显示,通过保持温度T1和T2和保持给定的停留时间t1和t2并不含砷、锑和锡的氧化物,能够实现<0.002重量%的SO3和<1000个气泡/kg、优选<600个气泡/kg的气泡浓度的特征值,从而在如下高温澄清中抑制再沸腾效应,并在气泡浓度方面能够提高玻璃品质,从而能够制造具有<2个气泡/kg、特别是<1个气泡/kg的气泡浓度的玻璃。
关于T1的优选温度范围为>1580℃至1660℃,尤其>1580℃至1640℃,更优选>1600℃至1640℃。
关于T2的优选温度范围为>1660℃至1720℃,尤其>1660℃至1700℃。
平均停留时间t1的范围优选为>2小时至25小时,尤其>2小时至15小时,更优选>2小时至10小时。
平均停留时间t2的范围优选为>1小时至10小时,尤其>1小时至6小时,更优选>1小时至3小时。
优选平均停留时间t1大于平均停留时间t2,因为已经显示,在炉槽的第一区域中硫酸盐的分解和气体的流动大于在第二区域中的。因此,关于t1/t2的比例,优选适用2<t1/t2<25,尤其10<t1/t2<25。
优选地,将至少一种碱金属硫酸盐和/或至少一种碱土金属硫酸盐添加到玻璃配合料以作为澄清剂。在碱金属硫酸盐的情况中优选使用硫酸钠,而在碱土金属硫酸盐的情况中优选使用BaSO4和/或CaSO4。当发生熔化时的温度越高,则碱土金属硫酸盐比碱金属硫酸盐越优选,因为SO2和O2的释放发生在较高温度下。
优选以对应0.05至1重量%的SO3的量将硫酸盐化合物添加到玻 璃配合料。如果所述值低于0.05重量%,则在初级澄清和二次澄清的区域中不能除去足够的气体,且在炉槽结束时气泡浓度为>1000/kg。
如果其超过最大值1重量%,则存在在熔化和初级澄清过程中过度释放气体的危险,同时在玻璃熔体上产生泡沫且不再充分除去气泡。另外,在废气中SO2的量增大。
硫酸盐化合物另外优选的比例是对应0.1至0.8重量%、特别是0.1至0.6重量%SO3的那些比例。
还已经显示,硫酸盐化合物减少熔化残余物的量。例如,高达4重量%的氧化锆因硫酸盐化合物而更快速地熔化,因为添加硫酸盐化合物明显改进了含锆颗粒以及另外的砂粒的润湿,并抑制了反应伴随物在熔化期间的离析。残余物的溶解通常导致形成新的小气泡。如果残余物的溶解在整个澄清区域上扩展,则不可能得到不含气泡的玻璃。鉴于此,由硫酸盐化合物造成的配合料残余物的加速溶解对于有效澄清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
原始熔化的特征在于多孔配合料层,所述原始熔化描述了从配合料到熔体的转变。取决于每次的孔隙率,包含在配合料中的气体例如N2、NOx和CO2能够或多或少的易于逃逸,并由此不能存在于如下工艺中,或仅以小的百分比用于破坏性的气泡的形成。
因此,优选使用一定量的玻璃,其中难以熔化的组分的平均粒度为10至300μm。难以熔化的组分理解为如下物质:砂(SiO2)、Al2O3和ZrO2或硅酸锆。
这些粒度的优势在于如下事实:包含在配合料中的气体仍能够更好地排放。如果粒度位于10μm至300μm的范围内、尤其在100μm至250μ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50μm至200μm的范围内,则包含在配 合料中的气体的排放明显增强。
通过选择平均粒度能够调节在原始熔化阶段中熔化的持续时间。选择的配合料越粗糙,特别是选择的难以熔化的组分的平均粒度越大,则选择的停留时间t1也越长。
同样有利的是,在原始熔化阶段中已经对配合料的平均停留时间进行了调节,使得仅保留初级澄清所需要量的澄清剂。
优选地,以通过降低熔体粘度的物理澄清的形式进行高温澄清。由于在初级澄清和二次澄清的炉槽中耗尽了硫酸盐化合物的事实,所以在高温精料集料中不再存在可用的任何澄清剂(溶于熔体中的其它痕量气体除外),从而将化学澄清排除在高温澄清的范围之外。
优选在至少1750℃的温度下实施高温澄清。1750℃至2000℃的温度范围是优选的。对于高温澄清的停留时间为至少12分钟,优选12至20分钟,更优选至少15分钟。
在高温澄清之后的气泡浓度为<2个/kg,优选<1个/kg。
优选地,使玻璃配合料以氧化方式在第一区域中熔化。另外通过调节化石燃料燃烧器以及通过硫酸盐化合物自身来产生氧化熔化并具有如下优势:在其分解之前使尽可能高比例的硫酸盐化合物作为SO3溶解。
优选地,以0至3重量%的量将硝酸盐添加到玻璃配合料。添加硝酸盐作为氧化剂,尤其是NaNO3,改进硫在熔体的溶解度,其以积极方式发挥作用,只要由此产生的硫酸盐化合物的所有过早分解受到抑制即可。另外,避免由于还原杂质(例如配合料中的有机化合物)的任何残余物造成的熔体中的O2分压的下降。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制造透明无色的和透明有色的两种玻璃。
如果在4mm的层厚度下在400nm至2450nm波长区域内的透光率总计超过80%,则将玻璃或玻璃陶瓷被称为透明的。
如果在CIE-LAB颜色系统中对于4mm的玻璃厚度色度C*<10,则将玻璃或玻璃陶瓷称为无色的。
如果对于4mm的玻璃厚度C*≥10,则将玻璃或玻璃陶瓷称为有色的。可利用连续或间断运行模式实施所述方法。
如果原料的引入是连续且几乎恒定的、原料转化为玻璃且同样地在集料出口处以连续且几乎恒定的方式除去玻璃,从而在熔化设备内建立在主要恒定的体积流量条件下的流动平衡,则存在连续运行模式。
如果熔化设备充满原料、其被转化为玻璃且在另一个时间点处抽取预先规定的玻璃体积,则存在间断运行模式,所述体积至多对应熔化设备的体积;通常,将特定量的玻璃倒入模具中。
为了防止可能在贵金属组分上形成O2气泡,可将至多200ppm浓度的多价氧化物添加到玻璃熔体。
优选通过另外的澄清添加剂来实现对气泡浓度的另一种积极的影响,所述另外的澄清添加剂例如为卤化物,例如氯化物、氟化物和/或溴化物,其优选以最多1重量%的量添加到玻璃配合料。
为了进一步简化熔化,可将最多70重量%的陶瓷碎片添加到配合料,这些陶瓷碎片优选与配合料的相应玻璃组成相对应。
用于制造玻璃陶瓷的方法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玻璃并通过热后处理将该玻璃转化成玻璃陶瓷。
所述玻璃或玻璃陶瓷的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或玻璃陶瓷不含As、Sb和Sn,浓度小于100ppm的不可避免的原料杂质除外;
-具有<2个/kg的气泡浓度;和
-具有<0.002重量%的SO3比例。
优选地,SO3的比例为≤0.0018重量%,尤其≤0.0015重量%。
这种玻璃或这种玻璃陶瓷优选具有如下组成(单位为重量%):


这种玻璃或这种玻璃陶瓷的另一种优选组成如下(单位为重量%):

优选地,在所述组合物中需要包含TiO2。TiO2的比例特别地为>0.1重量%。
通过压延或优选在浮法中使根据本发明制造的玻璃经历热成形。
根据WO2008/065166已知的是,在使用TiO2作为成核剂并同时存在Fe2O3、CeO2或SnO2的条件下,发生相互作用,所述相互作用降低透射并在黄色到黄褐色方向上发生色移。这种影响在SnO2的情况下尤其强烈。鉴于此,完全省去使用SnO2作为澄清剂。
优选地,具有4mm层厚度的透明、无色玻璃或透明、无色玻璃陶瓷根据CIE颜色系统具有>87%的透光率Y并根据CIE-LAB颜色系统具有色度C*<4。这适用于原料中的杂质,和通过过程Fe2O3<=0.024重量%产生的那些情况。
在CIE-LAB系统中的色度C*由定义,其中A*和B*为该系统中的颜色坐标。CIE-LAB系统中的颜色坐标L*、A*、B*能够以已知方式转换为CIE颜色系统中的颜色坐标x和y以及透光率Y(亮度)。
在Perkin-Elmer Lambda9000中在陶瓷化的并抛光的厚度为4mm的LAS样品上对光谱透光率进行了测量。随后,根据ASTM标准1925/70利用标准光C实施了到透光率(亮度)Y的转换。
所述玻璃或所述玻璃陶瓷可以以最高达1.5重量%的比例具有来自如下着色组分中的至少一种添加物:V、Cr、Mn、Fe、Co、Cu、Ni、Ce、Se化合物,由此制造透明的、有色的玻璃和玻璃陶瓷。
提供透明的、有色的玻璃陶瓷的优选用途,其用于玻璃陶瓷炉灶面。
提供透明的无色玻璃的或透明的无色玻璃陶瓷的优选用途,其用于建筑物、车辆和个人保护领域中的安全玻璃,用于显示器的视窗,用于硬盘基底,用于玻璃陶瓷炉灶面,和用于壁炉的观察面板。
附图说明
下面将基于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解释。
此处:
图1示意性显示了具有下游高温集料的炉熔化槽,和
图2显示了气体流量/温度的图。
将具有填充壁2、底壁3和出口4的炉熔化槽1示于图1中。炉槽的优选类型为在具有或不具有补充电加热的条件下可通过化石燃料加热的常规炉槽。
将炉熔化槽分为第一区域10和第二区域20。将配合料放入第一区域10中,从而首先在此处形成具有多孔配合料覆盖物12的原料熔体。在配合料覆盖物12的下面发现了熔融的配合料,其中仍部分存在未熔融的粒子、特别是难以熔化的组分。
在配合料覆盖物12下面形成逆时针主流量涡流13,其扫过配合料覆盖物的下面且连续吸收材料并将其转化为熔体。
该主流量涡流13大约延伸入熔炉1的中心区域,由此部分流量14与主流量涡流13分离并流入第二区域20。区域10和20可任选地通过内置组件例如壁5分离,通过所述内置组件将热玻璃熔体强制导向熔炉表面。
两个区域由所谓的源点15分开,所述源点15也称作热点。这是熔体具有高的局部温度的区域。
在第一区域10中实施初级澄清。在该区域10中的温度T1高于1580℃。在第二区域20中,温度T2明显更高,即超过1660℃。在该第二区域中实施二次澄清。
在区域10中的平均停留时间t1超过两小时。可通过不同的参数例如通过几何尺寸、尤其是炉槽的长度来相应设定平均停留时间。
关于第二区域20中的平均停留时间t2也是如此,其中所述平均停留时间t2应为至少1小时。通过保持所述温度和停留时间,确保在出口4处,熔体中SO3的浓度为<0.002重量%且气泡浓度为<1000/kg。
将出口4连接至高温集料6,其中发生高温澄清。在>1750℃的温度下进行高温澄清。由于SO3的比例<0.002重量%,所以由于该低SO3含量而不能发生不期望的再沸腾效果,从而在高温集料6结束时能够制造不含气泡的玻璃(<2个气泡/kg,优选<1个气泡/kg)。
将释放的气体的流量(释放气体的分析测量,缩写为EGA测量)作为LAS玻璃组合物的两个区域10和20的温度的函数绘制于图2中。关于测量,在8K/分钟下将50g配合料从室温加热至1680℃,并利用质谱仪对释放的气体作为温度的函数进行了分析。图2中的图对SO2和O2的气体流量进行了区分。从约1000℃,在基于硫酸钡分解的多孔配合料覆盖物中开始释放SO2和O2。将在配合料粒子之间发现的气体例如空气由此从配合料覆盖物除去(在曲线过程中强烈波动)。随着温度升高,多孔配合料覆盖物转变为玻璃熔体且SO2和O2的释放再次下降。从约1600℃,SO2的释放降至接近零。从1600℃,O2的减少较慢,可能是由杂质造成的。
发生显著的初级澄清。在二次澄清中仅可得到少量SO3或甚至得不到SO3,从而确保在炉槽结束时,由此在二次澄清区域之后,SO3组 分为<0.002重量%。
刚才所述的气体流量的温度(EGA测量)不能直接转换为炉槽比例,因为实验室测量与炉槽之间的加热速率和表面与体积之比不同。测量显示了在实验室条件下释放澄清气体的温度区域。在小炉槽试验中确定了气体释放的实际温度,其与EGA测量相比偏移至更高的温度。
具体实施方式
将基于实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解释:
下表中的组合物1至3为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组合物。

表1:如下实施例的玻璃组合物
合成计算用SO3量是指:SO3的量,单位为重量%;根据SO3的量计算添加到配合料的BaSO4的量。所有其它数据都为玻璃中分析确定的值。
实施例1
在实验室中,利用常规原料(石英粉末、Al2O3、Al的氢氧化物、Ba的硝酸盐、Na的硝酸盐、Li的碳酸盐、Ba的碳酸盐、MgO、TiO2、硅酸锆、ZnO)和作为Ba硫酸盐的0.53重量%的SO3澄清剂,制备1.4kg的LAS玻璃组合物1的配合料(未添加As2O3、SnO2和Sb2O3)。
在温度T1=1620℃且t1=3小时下在空气-燃料运行的燃气炉中将配合料熔化而不含残留物,随后在石英玻璃坩埚中在MF盘管中搅拌并在T2=1680℃下保持t2=3小时,以实施二次澄清。在熔化时间结束之后,对玻璃进行铸造并在20K/小时下冷却。以此方式制造的玻璃仍包含约600个气泡/kg玻璃。分析的SO3含量为0.00075重量%。
在对冷却状态的玻璃进行评价之后,对几乎不含澄清剂和SO3非常少的玻璃进行高温澄清。为此,由刚才所述的熔体制造了圆柱形芯,其适用于高温澄清的坩埚。将55mm高的芯在140mL的Ir坩埚中再次加热至1600℃,在1600℃下保持30分钟,以均匀彻底熔化,然后在975K/小时下加热至1925℃并在所述高温下保持12分钟。随后,在约8分钟内将热玻璃冷却至1500℃,保持10分钟,然后在冷却炉中热退火至室温。
所述玻璃完全不含气泡,所有气泡都被除去,且没有新的气泡形成。
通过热处理将所述玻璃转化为玻璃陶瓷。具有4mm层厚度的所述玻璃陶瓷根据CIE颜色系统具有88.7%的透光率Y并在CIE-LAB颜色系统中具有3.2的色度C*。
如果140mL高温坩埚中的温度低于1925℃,则需要至少15分钟的停留时间,从而由不含澄清剂、SO3非常少且气泡数<1000个气泡/kg的玻璃,获得不含气泡的玻璃。在2125℃下,为了得到不含气泡的玻璃,短的停留时间是充分的。
实施例2
将按Na的硫酸盐计具有0.47重量%SO3的另一种LAS玻璃配合料(组合物2,具有与实施例1大致相当的原料)在T1=1580℃下熔化t1=3小时,随后在T2=1660℃下仅熔化t2=2小时。气泡数目为约950个气泡/kg。SO3的含量为约0.0010重量%。
在引入高温坩埚之前气泡数目(初始气泡数目)越高,则高温澄清坩埚中的澄清温度必须越高和/或停留时间必须越长。在1950℃下且在15分钟的停留时间之后,所述玻璃不含气泡。
实施例3(对比例,SO3>0.0020重量%的)
在燃气炉中在1550℃下在按BaSO4计0.53重量%SO3的情况下将8.6kg LAS玻璃配合料(组合物1)熔化3小时,随后进一步在1600℃下熔化1小时。保留在玻璃中的SO3的含量总计0.0022重量%。随后在1925℃下在15分钟保持时间下的高温澄清未制得不含气泡的玻璃。所述玻璃包含小的气泡(最大100μm直径),尤其是在坩埚的壁上和在玻璃、坩埚和气氛之间的3相界面上。根据SO2的分压(pSO2)或SO3的浓度的分压,发生所谓的新气泡的形成。
实施例4(对比例,具有高的初始气泡数目)
在按Ba的硫酸盐计具有0.53重量%SO3的条件下LAS玻璃配合料展现了类似的特性(组合物1),将其在燃气炉中在1620℃下仅熔化3小时(而不实施第二温度步骤);玻璃包含约2000个气泡/kg且SO3的含量为0.0022~0.0025重量%的SO3。在随后在1925℃下在15 分钟时间段的高温澄清之后,该玻璃并不是不含气泡的,而是包含非常小的气泡,在坩埚壁上和在3相界面上存在许多气泡。
根据这些实施例,能够清楚地看出,通过保持所声称的参数仅能够制造不含气泡的玻璃。对比例中的气泡数目显示,特别地,高的SO3含量导致在高温澄清集料中由于未充分选择的初级澄清温度和二次澄清温度而形成新气泡。然而,在配合料中添加硫酸盐不能省略,因为如果省略,则将不能实现在初级澄清和二次澄清之后必要的<1000的气泡数目。
实施例5无硫酸盐的对比例
未添加硫酸盐(未添加澄清剂)的LAS玻璃组合物4的配合料,在实验室的炉中在1600℃下3小时之后并随后在300K/小时下加热至1660℃并保持2小时时间段的条件下,显示超过5000个非常小的气泡/kg和熔化残留物。随后在1925℃下并在15分钟的停留时间下的高温澄清不产生不含气泡的玻璃。高的初始气泡数目不能被完全消除。另外,在高温坩埚中的配合料残留物是小气泡的永久来源,事实上,其是以玻璃的化学变化和气体溶解度为基础的。
实施例6
实施例5的配合料(组合物1),当然按Ba的硫酸盐计包含0.53重量%的SO3,在相同的温度-时间处理之后导致最大仅600个气泡/kg,即在初级澄清和二次澄清之后明显更少的气泡数目。熔体完全不含残留物且SO3的含量为0.0012重量%。随后在1900℃下并在12分钟停留时间下的高温澄清导致得到不含气泡的玻璃。所有的初始气泡都可减少且未观察到新的气泡形成。
实施例7
使LAS玻璃组合物(组合物3)在小炉槽中熔化。使用商购获得的技术原料(石英粉末、Al2O3、Al的氢氧化物、Na的硝酸盐、K的 碳酸盐、Li的碳酸盐、Ca的碳酸盐、Sr的碳酸盐、Ba的碳酸盐、MgO、TiO2、硅酸锆、ZnO、Ba的硫酸盐),其中Fe2O3的总含量为0.0200重量%。配合料包含0.26重量%的SO3,所述SO3是作为Ba的硫酸盐添加的。未添加着色氧化物至配合料。作为Na的硝酸盐添加0.56重量%的Na2O。在用于初级澄清的1580℃至1600℃的平均熔化温度之后,将用于二次澄清的熔化温度升至超过1660℃(在每种情况在平均停留时间>3小时)。在炉槽之后的抽样显示,所述玻璃熔化而不含残余物。气泡数目为200~最大值800个气泡/kg,其取决于熔化参数。在每种情况中SO3的含量小于0.0012重量%。
随后在1760℃~最高1900℃温度下在12至15分钟平均停留时间下的高温澄清,导致得到具有<1个气泡/kg的气泡数目的玻璃。
通过陶瓷化将由此制造的透明的无色LAS玻璃转化为玻璃陶瓷,并对其透光率Y和色度C*(颜色)进行了测量。具有4mm层厚度的所述玻璃陶瓷根据CIE颜色系统具有88.5%的透光率Y并在CIE-LAB颜色系统中具有3.8的色度C*。
实施例8在可获得的透光率方面具有SnO2的对比例
以与实施例1以及另外实施例2中所述的相同方式在实验室中在燃气炉中使LAS玻璃组合物5熔化并进行澄清。
在初级澄清和二次澄清之后的气泡数目为200~600个气泡/kg,且含ZrO2的熔化残留物越来越多的发生在表面上。
通过热后处理将由此制造的无色LAS玻璃转化为玻璃陶瓷,并对其透光率和颜色进行了测量。具有4mm层厚度的该玻璃陶瓷根据CIE颜色系统具有86.9%的透光率Y,和在4mm层厚度的条件下在CIE-LAB颜色系统中具有4.5的色度C*。与不含SnO2的、硫酸盐澄清的玻璃陶瓷相比,由于添加了SnO2,因此透射明显下降且色度升高。
附图标记列表
1    炉熔化槽
2    填充壁
3    底壁
4    出口
5    壁
6    高温坩埚
10   第一区域
12   配合料覆盖物
13   主流量涡流
14   部分流量
15   源点
20   第二区域

用于制造玻璃、玻璃陶瓷的方法及其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用于制造玻璃、玻璃陶瓷的方法及其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用于制造玻璃、玻璃陶瓷的方法及其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制造玻璃、玻璃陶瓷的方法及其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制造玻璃、玻璃陶瓷的方法及其用途.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4890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2CN104144890A21申请号201380010589722申请日20130218102012202696720120222DEC03B5/225200601C03C10/12200601C03C1/0020060171申请人肖特公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德国美因兹72发明人弗兰克托马斯伦特斯卡琳瑙曼乌尔里希席夫纳弗里德里希西贝斯克里斯蒂安穆勒克劳斯舍恩贝格尔艾维林魏斯74专利代理机构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代理人郭国清穆德骏54发明名称用于制造玻璃、玻璃陶瓷的方法及其用途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不含气泡的玻。

2、璃的方法,其中使用除了任何不可避免的原料杂质之外不含砷、不含锑且不含锡的玻璃混合物和作为澄清剂的至少一种硫酸盐化合物。使包含澄清剂的所述玻璃混合物在熔化槽1中熔化,在所述熔化槽1的第一区域10中发生熔化并实施初级澄清,在所述第一区域10中将平均熔化温度T1设定为T11580并将熔体的平均停留时间T1设定为T12小时。在所述熔化槽1的第二区域20中实施二次澄清,在所述第二区域20中将平均熔化温度T2设定为T21660并将熔体的平均停留时间T2设定为T21小时,且在实施二次澄清时将由所述硫酸盐化合物分解形成的SO3的比例至少降至小于0002重量。在所述二次澄清之后实施高温澄清。30优先权数据85P。

3、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822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13/05315320130218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24231DE20130829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1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1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44890ACN104144890A1/3页21一种制造玻璃的方法,其中使用除了不可避免的原料杂质之外不含砷、锑和锡的玻璃配合料,并将至少一种硫酸盐化合物用作澄清剂,其中使包含所述澄清剂的所述玻璃配合料在炉熔化槽1中熔化,其中在所述熔化槽1的第一区域。

4、10中发生熔化并实施初级澄清,其中在所述第一区域10中,将平均熔化温度T1设定为T11580并将所述熔体的平均停留时间T1设定为T12小时,其中在所述熔化槽1的第二区域20中实施二次澄清,其中在所述第二区域20中,将平均熔化温度T2设定为T21660,并将所述熔体的平均停留时间T2设定为T21小时,其中在进行二次澄清期间将由所述硫酸盐化合物分解形成的SO3的比例至少降至小于0002重量,和其中在所述二次澄清之后实施高温澄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将至少一种碱金属硫酸盐和/或至少一种碱土金属硫酸盐添加到所述玻璃配合料作为一种或多种澄清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

5、添加NA2SO4作为澄清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将BASO4和/或CASO4用作一种或多种澄清剂。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以对应005至1重量SO3的量将所述硫酸盐化合物添加到所述配合料。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在至少1750的温度下实施所述高温澄清。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将所述高温澄清实施至少12分钟的时间段。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10中,以氧化方式实施熔化。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以0至3重量的浓度将硝酸盐添加到所述玻璃配合料。10。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制造透明的无色玻璃。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通过添加着色组分制造透明的有色玻璃。12一种制造玻璃陶瓷的方法,其中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一项所述的制造玻璃,且其中利用热处理将所述玻璃转化成玻璃陶瓷。13玻璃或玻璃陶瓷,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或所述玻璃陶瓷除了不可避免的原料杂质之外不含AS、SB和SN;具有87的透光率Y并根据CIELAB颜色系统具有色度C5巴而自发形成新的气泡所谓的再沸腾气泡。由此在上游澄清阶段中实现的低气泡浓度再次升高,从而导致产物的气泡浓度2个/KG。发明内容002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指出一种制造不含气泡的。

7、玻璃、尤其是LAS玻璃和不含碱的铝硅酸盐玻璃、以及不含气泡的玻璃陶瓷的方法,所述玻璃和玻璃陶瓷不含有毒的澄清剂组分或含锡的澄清剂。0025本发明另外的目的是提供透明有色的和透明无色的玻璃和玻璃陶瓷,所述玻璃和玻璃陶瓷不含有毒的以及含锡的澄清剂组分,并满足关于不存在气泡的品质的高要求。0026不含有毒的澄清剂和锡理解为如下含义除了所使用原料的自然杂质之外,在配说明书CN104144890A3/13页7合料中以小于100PPM的浓度包含砷、锑和锡。0027不含气泡和无气泡应理解为气泡浓度100M。0028通过专利权利要求1的关于制造玻璃的方法的特征来实现该目的。0029使用不含砷、锑和锡的玻璃配合。

8、料,其中将至少一种硫酸盐化合物用作澄清剂。在熔化槽的第一区域中,将平均熔化温度T1设定为T11580,并将熔体的平均停留时间T1设定为T12小时。在第二区域中,将平均熔化温度T2设定为T21660,并将熔体的平均停留时间T2设定为T21小时。在进行二次澄清期间将由硫酸盐化合物分解产生的SO3的比例至少降至小于0002重量。0030在初级澄清之后,可以已经将SO3的值调节至2小时的停留时间下在温度1580下在熔炉中进行熔化并进行初级澄清,则实现了1小时的停留时间下在温度1660下进行二次澄清,则气泡浓度进一步降低至1580至1660,尤其1580至1640,更优选1600至1640。0054关于。

9、T2的优选温度范围为1660至1720,尤其1660至1700。0055平均停留时间T1的范围优选为2小时至25小时,尤其2小时至15小时,更优选2小时至10小时。0056平均停留时间T2的范围优选为1小时至10小时,尤其1小时至6小时,更优选1小时至3小时。0057优选平均停留时间T1大于平均停留时间T2,因为已经显示,在炉槽的第一区域中硫酸盐的分解和气体的流动大于在第二区域中的。因此,关于T1/T2的比例,优选适用21000/KG。0060如果其超过最大值1重量,则存在在熔化和初级澄清过程中过度释放气体的危险,同时在玻璃熔体上产生泡沫且不再充分除去气泡。另外,在废气中SO2的量增大。006。

10、1硫酸盐化合物另外优选的比例是对应01至08重量、特别是01至06重量SO3的那些比例。0062还已经显示,硫酸盐化合物减少熔化残余物的量。例如,高达4重量的氧化锆因硫酸盐化合物而更快速地熔化,因为添加硫酸盐化合物明显改进了含锆颗粒以及另外的砂粒的润湿,并抑制了反应伴随物在熔化期间的离析。残余物的溶解通常导致形成新的小气泡。如果残余物的溶解在整个澄清区域上扩展,则不可能得到不含气泡的玻璃。鉴于此,由硫酸盐化合物造成的配合料残余物的加速溶解对于有效澄清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0063原始熔化的特征在于多孔配合料层,所述原始熔化描述了从配合料到熔体的转变。取决于每次的孔隙率,包含在配合料中的气体例如N。

11、2、NOX和CO2能够或多或少的易于逃逸,并由此不能存在于如下工艺中,或仅以小的百分比用于破坏性的气泡的形成。0064因此,优选使用一定量的玻璃,其中难以熔化的组分的平均粒度为10至300M。难以熔化的组分理解为如下物质砂SIO2、AL2O3和ZRO2或硅酸锆。0065这些粒度的优势在于如下事实包含在配合料中的气体仍能够更好地排放。如果粒度位于10M至300M的范围内、尤其在100M至250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50M至200M的范围内,则包含在配合料中的气体的排放明显增强。0066通过选择平均粒度能够调节在原始熔化阶段中熔化的持续时间。选择的配合料越粗糙,特别是选择的难以熔化的组分的平均粒度。

12、越大,则选择的停留时间T1也越长。0067同样有利的是,在原始熔化阶段中已经对配合料的平均停留时间进行了调节,使得仅保留初级澄清所需要量的澄清剂。0068优选地,以通过降低熔体粘度的物理澄清的形式进行高温澄清。由于在初级澄清和二次澄清的炉槽中耗尽了硫酸盐化合物的事实,所以在高温精料集料中不再存在可用的任何澄清剂溶于熔体中的其它痕量气体除外,从而将化学澄清排除在高温澄清的范围之外。0069优选在至少1750的温度下实施高温澄清。1750至2000的温度范围是优选的。对于高温澄清的停留时间为至少12分钟,优选12至20分钟,更优选至少15分钟。0070在高温澄清之后的气泡浓度为01重量。0094通。

13、过压延或优选在浮法中使根据本发明制造的玻璃经历热成形。0095根据WO2008/065166已知的是,在使用TIO2作为成核剂并同时存在FE2O3、CEO2或SNO2的条件下,发生相互作用,所述相互作用降低透射并在黄色到黄褐色方向上发生色移。这种影响在SNO2的情况下尤其强烈。鉴于此,完全省去使用SNO2作为澄清剂。0096优选地,具有4MM层厚度的透明、无色玻璃或透明、无色玻璃陶瓷根据CIE颜色系统具有87的透光率Y并根据CIELAB颜色系统具有色度C1750的温度下进行高温澄清。由于SO3的比例00020重量的0134在燃气炉中在1550下在按BASO4计053重量SO3的情况下将86KG。

14、LAS玻璃配合料组合物1熔化3小时,随后进一步在1600下熔化1小时。保留在玻璃中的SO3的含量总计00022重量。随后在1925下在15分钟保持时间下的高温澄清未制得不含气泡的玻璃。所述玻璃包含小的气泡最大100M直径,尤其是在坩埚的壁上和在玻璃、坩埚和气氛之间的3相界面上。根据SO2的分压PSO2或SO3的浓度的分压,发生所谓的新气泡的形成。0135实施例4对比例,具有高的初始气泡数目0136在按BA的硫酸盐计具有053重量SO3的条件下LAS玻璃配合料展现了类似的特性组合物1,将其在燃气炉中在1620下仅熔化3小时而不实施第二温度步骤;玻璃包含约2000个气泡/KG且SO3的含量为000。

15、2200025重量的SO3。在随后在1925下在15分钟时间段的高温澄清之后,该玻璃并不是不含气泡的,而是包含非常小的气泡,在坩埚壁上和在3相界面上存在许多气泡。0137根据这些实施例,能够清楚地看出,通过保持所声称的参数仅能够制造不含气泡的玻璃。对比例中的气泡数目显示,特别地,高的SO3含量导致在高温澄清集料中由于未充分选择的初级澄清温度和二次澄清温度而形成新气泡。然而,在配合料中添加硫酸盐不能省略,因为如果省略,则将不能实现在初级澄清和二次澄清之后必要的3小时。在炉槽之后的抽样显示,所述玻璃熔化而不含残余物。气泡数目为200最大值800个气泡/KG,其取决于熔化参数。在每种情况中SO3的含。

16、量小于00012重量。0144随后在1760最高1900温度下在12至15分钟平均停留时间下的高温澄清,导致得到具有1个气泡/KG的气泡数目的玻璃。0145通过陶瓷化将由此制造的透明的无色LAS玻璃转化为玻璃陶瓷,并对其透光率Y和色度C颜色进行了测量。具有4MM层厚度的所述玻璃陶瓷根据CIE颜色系统具有885的透光率Y并在CIELAB颜色系统中具有38的色度C。0146实施例8在可获得的透光率方面具有SNO2的对比例0147以与实施例1以及另外实施例2中所述的相同方式在实验室中在燃气炉中使LAS玻璃组合物5熔化并进行澄清。0148在初级澄清和二次澄清之后的气泡数目为200600个气泡/KG,且。

17、含ZRO2的熔化残留物越来越多的发生在表面上。0149通过热后处理将由此制造的无色LAS玻璃转化为玻璃陶瓷,并对其透光率和颜色进行了测量。具有4MM层厚度的该玻璃陶瓷根据CIE颜色系统具有869的透光率Y,和在4MM层厚度的条件下在CIELAB颜色系统中具有45的色度C。与不含SNO2的、硫酸盐澄清的玻璃陶瓷相比,由于添加了SNO2,因此透射明显下降且色度升高。0150附图标记列表01511炉熔化槽01522填充壁01533底壁01544出口01555壁01566高温坩埚015710第一区域015812配合料覆盖物015913主流量涡流016014部分流量016115源点016220第二区域说明书CN104144890A171/2页18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44890A182/2页19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44890A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玻璃;矿棉或渣棉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