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10123966.6
2010.03.07
CN101757188A
2010.06.30
终止
无权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6/744申请日:20100307授权公告日:20120201终止日期:2013030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744申请日:20100307|||公开
A61K36/744; A61K9/06; A61P17/00; A61K33/06(2006.01)N; A61K33/12(2006.01)N; A61K33/24(2006.01)N
A61K36/744
杜贵胜
杜贵胜; 苏献恩; 于文霞
266400 山东省胶南市人民路287号胶南市人民医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热型湿疹的速愈膏,针对湿热型湿疹的发病机理,按照清热利湿、佐以祛风的治疗原则,对症选药,精选甘草、防风、栀子、煅石膏,龙胆草、滑石、枯矾、漳丹中药,经过科学配伍调理,制成治疗湿热型湿疹的速愈膏,可明显提高本病的临床综合疗效,无复发,安全有效。
1. 一种治疗湿热型湿疹的速愈膏,其特征在于该治疗湿热型湿疹的速愈膏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组成:甘草3-5份、防风2-4份、栀子2-4份、煅石膏3-5份,龙胆草2-4份、滑石2-3份、枯矾1-2份、漳丹1-2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热型湿疹的速愈膏,其特征在于该治疗湿热型湿疹的速愈膏由下列最佳重量份的中药组成:甘草4份、防风3份、栀子3份、煅石膏4份,龙胆草3份、滑石2.5份、枯矾1.5份、漳丹1.5份。
一种治疗湿热型湿疹的速愈膏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湿热型湿疹的速愈膏。 背景技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湿疹的种类很多,如湿热型、风热型,其中湿热型湿疹最为常见。目前治疗湿疹的中药种类较多,但均存在治疗效果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湿热型湿疹的发病机理,按照清热利湿、佐以祛风的治疗原则,对症选药,科学配伍,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见效快,无复发的治疗湿热型湿疹的速愈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湿热型湿疹的速愈膏由下列重量分的中药组成:甘草3-5份、防风2-4份、栀子2-4份、煅石膏3-5份,龙胆草2-4份、滑石2-3份、枯矾1-2份、漳丹1-2份。 该治疗湿热型湿疹的速愈膏由下列最佳重量份的中药组成:甘草4份、防风3份、栀子3份、煅石膏4份,龙胆草3份、滑石2.5份、枯矾1.5份、漳丹1.5份。 制备方法:按常规膏剂制备方法,先将甘草粉、防风、煅石膏、龙胆草、滑石、枯矾、漳丹、栀子研成粉末,再用麻油调成膏剂。 湿疹的发病机制以“体虚”为本,“湿热毒邪”为标。湿疹患者多因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复感风湿热邪,郁于腠理而发病;或因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厚腻,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蕴而发本病。因此,“壮脾健胃,清热利湿,祛风解毒”是治疗湿疹的基本原则。 湿疹速愈膏中以甘草入脾、胃、肺经,主治脾胃虚弱,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为君,龙胆草、枯矾清热燥湿祛风为臣,另用栀子、煅石膏、滑石、漳丹,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收湿生肌,再加防风祛风解表,融祛风、燥湿、清热、止痒药于一体,故可使祛风、除湿、清热而痒止,对湿热型湿疹可收迅速止痒之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湿疹速愈膏针对湿热型湿疹的发病机理,以壮脾健胃为治疗的根本,加之清热利湿、祛风解毒,选药准确,从而药力强劲,直达病所,可明显提高本病的临床综合疗效,外敷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 临床资料 1、选择病例标准:凡是临床诊断为皮肤可见红斑、肿胀、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较多,浸淫成片,瘙痒较剧烈。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或有腹痛,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均纳入该病。 2、一般资料:按照临床诊断标,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选择病例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4例,其中男38例,女26例;平均年龄41岁;病史最短为5个月,最长为12年,平均5.5年。对照组64例,其中男31例,女33例;平均年龄39.5岁;病史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14年,平均5年。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3、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醋酸肤轻松软膏涂摸患处,每日2次,七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组:用本发明所述的湿疹速愈膏涂摸患处,每日涂2次,七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与治疗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4、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皮损恢复正常,不痒,或有轻微痒感。 有效:50%皮损恢复正常,余下皮损渐趋好转,伴有轻度瘙痒。 无效:局部皮损不到好转标准,或无改善,甚至恶化。 5、治疗效果: 治疗组治愈42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2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1.9%。两组综合疗效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下表: 两组病例治疗效果比较 例数 治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有效率% 治疗组 64 42 16 6 90.6% 对照组 64 24 22 18 71.9%6、毒副作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作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发现。 7、典型病例 李某,男,45岁,山东沂水县人,病人自述全身发痒一年多,近2个月瘙痒加重,全身起广泛性的红斑丘疹,融合成片,入夜瘙痒加重,曾到多家医院治疗无效。来院时症状:皮肤可见红斑、肿胀、脓疱、糜烂,渗液较多,浸淫成片,并伴有发热,疲乏倦怠,便秘。诊断为湿热型湿诊。用本发明所述的速愈膏在患处涂摸,每日2次,一个疗程后好转,两个疗程基本治愈,三个疗程后,全身红斑消退,瘙痒消失,皮肤正常,至今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甘草40g、防风30g、栀子30g、煅石膏40g,龙胆草30g、滑石25g、枯矾15g、漳丹15g。先将甘草粉、防风、煅石膏、龙胆草、滑石、枯矾、漳丹、栀子研成粉末,再加入适量麻油调成膏剂。 实施例2: 称取甘草30g、防风40g、栀子20g、煅石膏50g,龙胆草20g、滑石30g、枯矾10g、漳丹20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称取甘草50g、防风20g、栀子40g、煅石膏30g,龙胆草40g、滑石20g、枯矾20g、漳丹10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一种治疗湿热型湿疹的速愈膏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湿热型湿疹的速愈膏及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热型湿疹的速愈膏,针对湿热型湿疹的发病机理,按照清热利湿、佐以祛风的治疗原则,对症选药,精选甘草、防风、栀子、煅石膏,龙胆草、滑石、枯矾、漳丹中药,经过科学配伍调理,制成治疗湿热型湿疹的速愈膏,可明显提高本病的临床综合疗效,无复发,安全有效。。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