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麝香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517089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54424.8

申请日:

2008.12.24

公开号:

CN101757290A

公开日:

2010.06.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35申请日:2008122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35; A61P1/00; A61P1/08; A61P1/12; A61P1/14; A61K31/122

主分类号:

A61K36/835

申请人: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乐仁堂制药厂

发明人:

陈坚; 王磊; 袁学海; 王伟; 杨瑾; 王春晨; 郝忻

地址: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玉门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麝香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木香、沉香、枳壳、檀香、大黄、厚朴、麝香、巴豆霜、大枣、川芎等十药味经加工制成的药物组合物。临床上主要治疗急性腹泻、肠易激综合症等疾病。

权利要求书

1: 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法制成: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150~600g、沉香150~600g、枳壳150~600g、檀香90~360g、大黄90~360g、厚朴150~600g、麝香4.5~18g、巴豆霜60~240g、大枣500~2000g、川芎90~36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C O 2 超临界萃取;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包合,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乙醇提取,提取液过滤浓缩,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过滤,滤液浓缩,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2: 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法制成: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250~400g、沉香250~400g、枳壳250~400g、檀香150~250g、大黄150~250g、厚朴250~400g、麝香6~12g、巴豆霜100~150g、大枣800~1200g、川芎150~25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80目的粉,CO 2 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40MPa,温度25-80℃,CO 2 流速10-45L/小时,萃取1-6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50-7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50-70℃时相对密度为1.05-1.4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50-70℃时相对密度1.05-1.4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3: 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法制成: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300g、沉香300g、枳壳300g、檀香180g、大黄180g、厚朴300g、麝香9g、巴豆霜120g、大枣1000g、川芎18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80目的粉,CO 2 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40MPa,温度35-60℃,CO 2 流速20-35L/小时,萃取2-5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于4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6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5-1.3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8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4.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枳壳为麸炒枳壳;厚朴为姜炙厚朴;大枣为去核的大枣、麝香为人工麝香。 5.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150~600g、沉香150~600g、枳壳150~600g、檀香90~360g、大黄90~360g、厚朴150~600g、麝香4.5~18g、巴豆霜60~240g、大枣500~2000g、川芎90~36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CO 2 超临界萃取;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过滤,滤液浓缩,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6.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250~400g、沉香250~400g、枳壳250~400g、檀香150~250g、大黄150~250g、厚朴250~400g、麝香6~12g、巴豆霜100~150g、大枣800~1200g、川芎150~25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80目的粉,CO 2 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40MPa,温度25-80℃,CO 2 流速10-45L/小时,萃取1-6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50-7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50-70℃时相对密度为1.05-1.4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50-70℃时相对密度1.05-1.4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7.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250~400g、沉香250~400g、枳壳250~400g、檀香150~250g、大黄150~250g、厚朴250~400g、麝香6~12g、巴豆霜100~150g、大枣800~1200g、川芎150~25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取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80目的细粉,备用;将上述物质混合采用CO 2 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40MPa,温度35-60℃,CO 2 流速20-35L/小时,萃取2-5小时,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5-70%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2-12倍量的β-CD包合,β-CD用β-CD重量2-48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10-120分钟,于20-6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40-8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水4-12倍量,回流1-3小时;第二次加水4-8倍量,回流0.5-2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在40-85℃下分别浓缩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至40-70℃为相对密度1.05-1.40和1.05-1.30的清膏,备用;取大枣,加入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5-15倍量,回流1-3小时;第二次加水4-12倍量,回流0.5-2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备用;在60-95℃浓缩大枣水提液,浓缩至40-70℃时相对密度1.08-1.42的清膏,备用;将上述所得到的清膏混匀,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将干膏粉碎成细粉与所得到的包合物和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8.权利要求6所述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300g、沉香300g、枳壳300g、檀香180g、大黄180g、厚朴300g、麝香9g、巴豆霜120g、大枣1000g、川芎18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80目的粉,CO 2 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40MPa,温度35-60℃,CO 2 流速20-35L/小时,萃取2-5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于4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6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5-1.3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8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9.权利要求7所述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300g、沉香300g、枳壳300g、檀香180g、大黄180g、厚朴300g、麝香9g、巴豆霜120g、大枣1000g、川芎18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取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80目的细粉,备用;将上述物质混合采用CO 2 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40MPa,温度35-60℃,CO 2 流速20-35L/小时,萃取2-5小时,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10-50%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4-8倍量的β-CD包合,β-CD用β-CD重量2-48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20-80分钟,于4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6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回流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在60-65℃下分别浓缩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至60℃为相对密度1.25-1.30和1.20-1.25的清膏,备用;取大枣,加入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回流1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备用;在80-85℃减压浓缩大枣水提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8-1.32的清膏,备用;将上述所得到的清膏混匀,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将干膏粉碎成细粉与所得到的包合物和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8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10.权利要求5~9任一所述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软胶囊剂。
4: 5~18g、巴豆霜60~240g、大枣500~2000g、川芎90~36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C O 2 超临界萃取;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包合,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乙醇提取,提取液过滤浓缩,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过滤,滤液浓缩,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2.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法制成: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250~400g、沉香250~400g、枳壳250~400g、檀香150~250g、大黄150~250g、厚朴250~400g、麝香6~12g、巴豆霜100~150g、大枣800~1200g、川芎150~25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80目的粉,CO 2 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40MPa,温度25-80℃,CO 2 流速10-45L/小时,萃取1-6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50-7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50-70℃时相对密度为1.05-1.4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50-70℃时相对密度1.05-1.4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3.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法制成: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300g、沉香300g、枳壳300g、檀香180g、大黄180g、厚朴300g、麝香9g、巴豆霜120g、大枣1000g、川芎18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80目的粉,CO 2 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40MPa,温度35-60℃,CO 2 流速20-35L/小时,萃取2-5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于4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6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5-1.3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8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4.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枳壳为麸炒枳壳;厚朴为姜炙厚朴;大枣为去核的大枣、麝香为人工麝香。
5: 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150~600g、沉香150~600g、枳壳150~600g、檀香90~360g、大黄90~360g、厚朴150~600g、麝香4.5~18g、巴豆霜60~240g、大枣500~2000g、川芎90~36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CO 2 超临界萃取;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过滤,滤液浓缩,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6: 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250~400g、沉香250~400g、枳壳250~400g、檀香150~250g、大黄150~250g、厚朴250~400g、麝香6~12g、巴豆霜100~150g、大枣800~1200g、川芎150~25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80目的粉,CO 2 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40MPa,温度25-80℃,CO 2 流速10-45L/小时,萃取1-6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50-7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50-70℃时相对密度为1.05-1.4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50-70℃时相对密度1.05-1.4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7: 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250~400g、沉香250~400g、枳壳250~400g、檀香150~250g、大黄150~250g、厚朴250~400g、麝香6~12g、巴豆霜100~150g、大枣800~1200g、川芎150~25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取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80目的细粉,备用;将上述物质混合采用CO 2 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40MPa,温度35-60℃,CO 2 流速20-35L/小时,萃取2-5小时,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5-70%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2-12倍量的β-CD包合,β-CD用β-CD重量2-48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10-120分钟,于20-6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40-8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水4-12倍量,回流1-3小时;第二次加水4-8倍量,回流0.5-2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在40-85℃下分别浓缩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至40-70℃为相对密度1.05-1.40和1.05-1.30的清膏,备用;取大枣,加入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5-15倍量,回流1-3小时;第二次加水4-12倍量,回流0.5-2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备用;在60-95℃浓缩大枣水提液,浓缩至40-70℃时相对密度1.08-1.42的清膏,备用;将上述所得到的清膏混匀,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将干膏粉碎成细粉与所得到的包合物和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8: 权利要求6所述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300g、沉香300g、枳壳300g、檀香180g、大黄180g、厚朴300g、麝香9g、巴豆霜120g、大枣1000g、川芎18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80目的粉,CO 2 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40MPa,温度35-60℃,CO 2 流速20-35L/小时,萃取2-5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于4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6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5-1.3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8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9: 权利要求7所述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300g、沉香300g、枳壳300g、檀香180g、大黄180g、厚朴300g、麝香9g、巴豆霜120g、大枣1000g、川芎18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取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80目的细粉,备用;将上述物质混合采用CO 2 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40MPa,温度35-60℃,CO 2 流速20-35L/小时,萃取2-5小时,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10-50%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4-8倍量的β-CD包合,β-CD用β-CD重量2-48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20-80分钟,于4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6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回流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在60-65℃下分别浓缩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至60℃为相对密度1.25-1.30和1.20-1.25的清膏,备用;取大枣,加入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回流1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备用;在80-85℃减压浓缩大枣水提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8-1.32的清膏,备用;将上述所得到的清膏混匀,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将干膏粉碎成细粉与所得到的包合物和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8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10: 权利要求5~9任一所述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软胶囊剂。

说明书


一种含麝香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是涉及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腹泻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性腹泻又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非感染性腹泻则可由饮食不当、食物过敏、生活规律的改变、气候突变甚至情绪紧张等多种原因引起。祖国医学认为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而言。泄泻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湿邪内阻及脏腑虚弱等。临床所见湿邪致病有寒湿与湿热之分。脾胃功能胀碍是由多种因素引起,有外邪影响、脾胃本身虚弱、肝脾不和及肾肠不足等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发生泄泻。调查数据显示,腹泻在城市人口中发病率达到0.4次/人,农村人口发病率达0.5次/人。腹泻虽然是小病,但发病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并随时代、环境而改变。可以说,今天的腹泻与20年前的腹泻从发病机理看,已经有本质的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卫生条件大大改善,由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比例越来越少,相反,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生存竞争激烈,压力大造成的功能性腹泻比例明显上升。一项研究表明,我国的腹泻病人大约30%需要抗生素来治疗,70%不需要也不应该使用抗生素治疗。消费者也越来越注意到黄连素、氟哌酸等产品的不良反应,以及滥用抗生素所带来的危害。腹泻市场除了黄连素、氟哌酸等低端抗生素产品外,近年来也引入了一些非抗生素产品,比如思密:达、培菲康等,但定位在高端消费人群,对于大多数消费人群来说,其价格定位与消费者对腹泻这样的小病的消费定位是不相符的。专家分析认为,在城市市场腹泻主要是以病毒性为主,在农村以细菌性感染为主,假如按照市场细分的原则来讲,目前很多产品都难以覆盖整个市场。对于肠道菌群失调者,可用微生态活菌制剂,提供有益菌,改进肠道环境,改善肠道吸收,运动状态。如: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丽珠肠乐胶囊)、培菲康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制剂(整肠生胶囊);肠黏膜保护剂:双八体蒙脱石(思密达),保护肠粘膜,能抑制固定霉素,促进肠粘膜病变修复;含木馏油成分制剂:能抑制肠液的过量分泌。

    目前市面上的胃肠安丸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肠炎,菌痢,脘腹胀满,腹痛,食积乳积,其药理作用高于同类产品:抗腹泻、抗菌、抗病毒、调节胃肠功能四种功能并存。但是其组方中含有朱砂,其作用是镇惊安神,但朱砂中含有汞,汞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持续吸收的过程,人体长期接触汞会造成慢性中毒:对人的神经、消化、内分泌系统和肾脏产生危害;神经衰弱的人群可能会引起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衰退、全身乏力等症状;而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长期接触汞,还可能危害胎儿和婴儿的健康。另外含汞药品出口其他国家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如新加坡要求汞含量必须小于0.5ppm,而对于一些欧洲国家要求则更加严格。其次,丸剂尚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有的服用剂量大,尤其是小儿服用困难;生产流程长,污染机会多,操作不当影响崩解和疗效。滴丸是一种快速起效的药物剂型,适合各种类型的患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木香、沉香、枳壳、檀香、大黄、厚朴、麝香、巴豆霜、大枣、川芎十味药味制成。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针对泄泻的发病机理选用了沉香、檀香、木香芳香化湿、理气止痛、降气止逆、健脾止泻。其中沉香降气、檀香升气、木香长于行肠胃滞气。三药相须为用可有效地调理脾胃大小肠之郁滞、行气止痛、理脾止泻、芳香化湿、散寒止呕。辅以枳壳、厚朴,理气消痞化湿散积,导滞消食,配以川芎运血中之气药以活血行气。六腑以通为用,况且泄泻之症本身也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机能。当有病邪侵入,宿食停滞时盲目止泻有闭门留寇之虞,故本方选用了大黄、巴豆霜以攻积导滞,大黄苦寒、巴豆霜辛热,二药配合应用,即避免了过于寒热之痹,又增强了攻积导滞清除稽留在肠内的邪毒积滞。这一通因通用的从治法达到排毒止泻不留毒之目的。这也是本方最重要的特点。配以大枣补脾,缓和药性。诸药合用,以达到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之功效,以治疗湿浊中阻,食滞不化所致的腹泻、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消化不良、肠炎、菌痢、病毒性腹泻等症。

    本发明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对于原料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备活性成分:如萃取法、水提法、水提醇沉法、萃取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联合应用制备。但是为了使该药物各原料药更好地发挥药效,本发明优选对原料采用如下工艺提取活性组分,并制成本发明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但是这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采用如下制备方法制成: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150~600g、沉香150~600g、枳壳150~600g、檀香90~360g、大黄90~360g、厚朴150~600g、麝香4.5~18g、巴豆霜60~240g、大枣500~2000g、川芎90~36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CO2超临界萃取;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过滤,滤液浓缩,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本发明优选的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采用如下制备方法制成: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250~400g、沉香250~400g、枳壳250~400g、檀香150~250g、大黄150~250g、厚朴250~400g、麝香6~12g、巴豆霜100~150g、大枣800~1200g、川芎150~25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80目的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40MPa,温度25-80℃,CO2流速10-45L/小时,萃取1-6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50-7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50-70℃时相对密度为1.05-1.4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50-70℃时相对密度1.05-1.4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采用如下制备方法制成: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300g、沉香300g、枳壳300g、檀香180g、大黄180g、厚朴300g、麝香9g、巴豆霜120g、大枣1000g、川芎18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80目的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40MPa,温度35-60℃,CO2流速20-35L/小时,萃取2-5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于4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地药渣加入6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5-1.3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8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本发明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中,步骤a中的枳壳为麸炒枳壳;厚朴为姜炙厚朴;大枣为去核的大枣、麝香为人工麝香。

    本发明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150~600g、沉香150~600g、枳壳150~600g、檀香90~360g、大黄90~360g、厚朴150~600g、麝香4.5~18g、巴豆霜60~240g、大枣500~2000g、川芎90~36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CO2超临界萃取;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过滤,滤液浓缩,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本发明优选的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250~400g、沉香250~400g、枳壳250~400g、檀香150~250g、大黄150~250g、厚朴250~400g、麝香6~12g、巴豆霜100~150g、大枣800~1200g、川芎150~25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80目的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40MPa,温度25-80℃,CO2流速10-45L/小时,萃取1-6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50-7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50-70℃时相对密度为1.05-1.4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50-70℃时相对密度1.05-1.4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300g、沉香300g、枳壳300g、檀香180g、大黄180g、厚朴300g、麝香9g、巴豆霜120g、大枣1000g、川芎18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80目的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40MPa,温度35-60℃,CO2流速20-35L/小时,萃取2-5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于4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6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5-1.3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8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药物制剂。

    本发明中所述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软胶囊剂。

    在本发明药物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各种剂型所用辅料为教科书中的常用辅料和剂量。

    本发明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肠易激综合症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腹泻、菌痢、肠炎、消化不良性腹泻药物中的应用。

    以上组成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料重量配比比例不变。

    本发明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较短的溶散时限,使药物起效更快,是一种起效更快的治疗慢性胃肠道疾病的药物。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本发明药物治疗慢性胃肠疾病101例临床验证病例总结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以下试验中所用本发明药物按照实施例6方法制备。

    一、观察方法

    (一)观察对象: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未经治疗或治疗不愈者,包括功能性腹泻,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感染性腹泻均为观察对象。

    (二)诊断标准

    采用《1999年罗马II标准》,所选病例符合功能性腹泻、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经胃、结肠内镜或X线钡剂造影检查,排除胃、十二指肠、结肠器质性病变。

    (三)剔除标准

    1、有器质性消化系统疾病者,如息肉,肿瘤等。

    2、有肝肾,内分泌,免疫系统及血液系统严重原发病者:糖尿病,尿毒症,肝病等。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4、不符合诊断标准的。

    (四)症状程度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根据症状的轻、中、重度分别记1、2、3分。

    1、症状计分法:

    (1)无症状(-):记0分;

    (2)轻度(+):偶尔出现记1分;

    (3)中度(++):经常出现记2分;

    (4)重度(+++):持续存在记3分。

    2、泄泻:

    (1)无症状及成形软变(-):每日1-2次记0分;

    (2)轻度(+):症状轻微,不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够忍受,大便每日2-3次,糊状便或粘液便记1分;

    (3)中度(++):症状较重,已影响工作、生活,尚能忍受,大便呈蛋花样,每日4-5次,或粘液便中等量记2分;

    (4)重度(+++):症状严重,妨碍工作与生活,难以忍受,稀水样便,每日6次以上,或粘液便大量记3分。

    3、疾病的程度判定标准

    (1)重度:主要症状积分=>总积分的70%;

    (2)中度:30%<=主要症状积分<总积分的70%;

    (3)轻度:主要症状积分<=总积分的30%;

    (五)疗效判定标准及统计方法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作为标准。

    1、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主要症状消失,大便成形,每日1-2次,疗效指数为100%;

    (2)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次数每日2-3次,75%<=疗效指数<100%;

    (3)有效:主要临床症状好转,大便形状及次数均有好转,30%<=疗效指数<75%;

    (4)无效:主要临床症状无改变,疗效指数<30%;

    疾病疗效指数=(治疗前主要症状总分值-治疗后主要症状总分值)/治疗前主要症状总分值×100%。

    2、单项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1)治愈:疗程结束后,症状消失;

    (2)显效:疗效结束后,症状分级减少2级;

    (3)有效:疗效结束后,症状分级减少1级;

    (4)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

    (六)观察指标

    1、疗效性观察:

    (1)治疗前、疗程中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2)每日大便次数、量。

    (3)大便形状,如脓血便、粘液便和稀水便等。

    (4)大便常规检查:大便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脓细胞数量,有无不消化食物纤维、脂肪滴等。

    (5)部分病人做便培养。

    (6)部分病人做结肠镜、肠造影,胃镜。

    3、安全性观察:

    (1)血、尿常规检查。

    (2)便常规化验。

    4、主要临床症状观察:

    (1)功能性腹泻:腹泻、伴有里急后重、水样便、粘液便。

    (2)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饱胀、早饱、嗳气、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反酸。

    (3)肠易激综合征:腹痛、腹胀、腹泻、便不尽、大便次数、形状。

    (4)慢性感染性腹泻: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粘液浓血便。

    二、临床资料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在用药期间停用其他治疗药物,单纯使用本发明药物,用法用量为3片/次,3次/日,疗程为4周。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

    观察结果

    1、各病种临床治疗前后总疗效观察,如表1所示

    表1 各病种临床治疗前后总疗效表

    2、各病种临床治疗前后显效率比较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各病种临床治疗前后显效率比较表

    四种病X2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该药对上述4种病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三、结果显示

    1、对各种慢性胃肠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临床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治疗慢性胃肠疾病的各病种效果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对各种慢性胃肠疾病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具有明显改善慢性胃肠疾病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

    临床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对单病种主症的改善效果明显,总有效率均在85%以上。

    3、用药期间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150g、沉香150g、枳壳150g、檀香90g、大黄90g、厚朴150g、麝香4.5g、巴豆霜60g、大枣500g、川芎9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CO2超临界萃取;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过滤,滤液浓缩,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得活性组分,备用;

    c.取聚乙二醇适量,加热使熔融,加入上述活性组分,混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即得。

    实施例2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600g、沉香600g、枳壳600g、檀香360g、大黄360g、厚朴600g、麝香18g、巴豆霜240g、大枣2000g、川芎36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目的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MPa,温度25℃,CO2流速10L/小时,萃取1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5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5-1.1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1.05-1.1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滴丸剂。

    实施例3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200g、沉香150g、枳壳600g、檀香360g、大黄90g、厚朴200g、麝香10g、巴豆霜80g、大枣1500g、川芎30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80目的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40MPa,温度80℃,CO2流速45L/小时,萃取6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7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7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1.25-1.3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与片剂辅料混合,制成片剂

    实施例4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250g、沉香250g、枳壳250g、檀香150g、大黄250g、厚朴250g、麝香6g、巴豆霜100g、大枣800g、川芎15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目的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MPa,温度25℃,CO2流速10L/小时,萃取1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5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5-1.1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1.05-1.1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5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400g、沉香400g、枳壳400g、檀香250g、大黄250g、厚朴400g、麝香12g、巴豆霜150g、大枣1200g、川芎25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目的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MPa,温度25℃,CO2流速10L/小时,萃取1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5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5-1.1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1.05-1.1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6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300g、沉香300g、枳壳(麸炒)300g、檀香180g、大黄180g、厚朴(姜炙)300g、人工麝香9g、巴豆霜120g、大枣(去核)1000g、川芎18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80目的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25MPa,温度60℃,CO2流速20L/小时,萃取4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于4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6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5-1.3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8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片剂。

    实施例7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250g、沉香300g、枳壳(麸炒)250g、檀香180g、大黄180g、厚朴(姜炙)300g、麝香9g、巴豆霜120g、大枣(去核)1200g、川芎18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50目的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15MPa,温度40℃,CO2流速27L/小时,萃取2.5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于5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7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55℃时相对密度为1.25-1.3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55℃时相对密度1.25-1.3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6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软胶囊。

    实施例8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400g、沉香250g、枳壳400g、檀香150g、大黄250g、厚朴250g、人工麝香10g、巴豆霜100g、大枣1200g、川芎15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80目的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30MPa,温度45℃,CO2流速30L/小时,萃取3.5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于6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8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7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1.25-1.3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4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丸剂。

    实施例9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280g、沉香320g、枳壳360g、檀香180g、大黄200g、厚朴400g、麝香8g、巴豆霜120g、大枣900g、川芎18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60目的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10MPa,温度50℃,CO2流速35L/小时,萃取4.5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于3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4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4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40℃时相对密度1.25-1.3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8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10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300g、沉香350g、枳壳(麸炒)350g、檀香200g、大黄200g、厚朴(姜炙)300g、人工麝香7g、巴豆霜120g、大枣(去核)1000g、川芎20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70目的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8MPa,温度55℃,CO2流速28L/小时,萃取3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于4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75%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45℃时相对密度为1.25-1.3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45℃时相对密度1.25-1.3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6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滴丸。

    实施例11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500g、沉香300g、枳壳450g、檀香100g、大黄200g、厚朴600g、人工麝香10g、巴豆霜60g、大枣800g、川芎16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目的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45MPa,温度60℃,CO2流速20L/小时,萃取2小时;取萃取物,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用适量的β-CD,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于4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将上述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5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滤液,回收乙醇至5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备用;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1.25-1.30,与上述醇提液浓缩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包合物、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6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片剂。

    实施例12

    取按照实施例6方法获得的活性组分230g,大豆油705g,蜂蜡9.4g,大豆磷脂4.95g备用;

    将处方量的大豆油、蜂蜡及大豆磷脂置于配制器中,80℃加热使蜂蜡及大豆磷脂溶解,搅拌,放冷,备用;称取处方量的活性组分加入到上述乳状液中,边加边搅拌,使其均匀,得棕褐色乳状液,然后用胶体磨做进一步的研磨,将药液转移至软胶囊机的储液灌中,调节装量,压制成10000丸。

    实施例13

    取按照实施例6方法获得的活性组分54g,PEG4000 120g,PEG6000 120g,备用;

    PEG4000和PEG6000混合置80℃的恒温水浴上,熔化后加入性组分I和挥发油干包合物,搅拌均匀后迅速转移至贮液瓶,在60-90℃下,滴口直径1mm-3mm,滴距2cm-5cm,冷凝液温度0-25℃,冷凝液高度40cm-70cm的条件下,以液体石蜡为冷却剂滴制成10000丸,吸除表面冷却剂即得。

    实施例14

    取按照实施例6方法获得的活性组分200g,淀粉钠160g,乳糖600g,微晶纤维素40g;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15

    取按照实施例6方法获得的活性组分240g,羧甲基淀粉钠200g,乳糖360g,微晶纤维素198g,硬脂酸镁2g,制成片剂。

    实施例16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500g、沉香500g、枳壳600g、檀香260g、大黄360g、厚朴600g、麝香18g、巴豆霜240g、大枣2000g、川芎36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取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目的细粉,备用;将上述物质混合采用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5MPa,温度35℃,CO2流速20L/小时,萃取2小时,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5%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2倍量的β-CD包合,β-CD用β-CD重量2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10分钟,于2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4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水4倍量,回流1小时;第二次加水4倍量,回流0.5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在40℃下分别浓缩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至40℃为相对密度1.05-1.20和1.05-1.10的清膏,备用;取大枣,加入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5倍量,回流1小时;第二次加水4倍量,回流0.5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备用;在60℃浓缩大枣水提液,浓缩至40℃时相对密度1.08-1.22的清膏,备用;将上述所得到的清膏混匀,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将干膏粉碎成细粉与所得到的包合物和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滴丸剂。

    实施例17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200g、沉香150g、枳壳600g、檀香360g、大黄90g、厚朴200g、麝香10g、巴豆霜80g、大枣1500g、川芎30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取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80目的细粉,备用;将上述物质混合采用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40MPa,温度60℃,CO2流速35L/小时,萃取5小时,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70%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12倍量的β-CD包合,β-CD用β-CD重量48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120分钟,于6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8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回流3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回流2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在85℃下分别浓缩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至0℃为相对密度1.25-1.40和1.25-1.30的清膏,备用;取大枣,加入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5倍量,回流3小时;第二次加水12倍量,回流2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备用;在95℃浓缩大枣水提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1.18-1.32的清膏,备用;将上述所得到的清膏混匀,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将干膏粉碎成细粉与所得到的包合物和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与片剂辅料混合,制成片剂

    实施例18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250g、沉香250g、枳壳250g、檀香150g、大黄250g、厚朴250g、麝香6g、巴豆霜100g、大枣800g、川芎15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取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60目的细粉,备用;将上述物质混合采用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10MPa,温度40℃,CO2流速25L/小时,萃取2小时,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10%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4倍量的β-CD包合,β-CD用β-CD重量10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30分钟,于3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5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水6倍量,回流3小时;第二次加水5倍量,回流2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在55℃下分别浓缩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至45℃为相对密度1.08-1.20和1.05-1.10的清膏,备用;取大枣,加入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回流1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备用;在70℃浓缩大枣水提液,浓缩至55℃时相对密度1.28-1.32的清膏,备用;将上述所得到的清膏混匀,胃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将干膏粉碎成细粉与所得到的包合物和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19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400g、沉香400g、枳壳400g、檀香250g、大黄250g、厚朴400g、麝香12g、巴豆霜150g、大枣1200g、川芎25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取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60目的细粉,备用;将上述物质混合采用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30MPa,温度50℃,CO2流速30L/小时,萃取4小时,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60%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12倍量的β-CD包合,β-CD用β-CD重量48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60分钟,于6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7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回流0.5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在75℃下分别浓缩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至50℃为相对密度1.15-1.30和1.15-1.20的清膏,备用;取大枣,加入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5倍量,回流3小时;第二次加水12倍量,回流2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备用;在90℃浓缩大枣水提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10-1.20的清膏,备用;将上述所得到的清膏混匀,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将干膏粉碎成细粉与所得到的包合物和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20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300g、沉香300g、枳壳(麸炒)300g、檀香180g、大黄180g、厚朴(姜炙)300g、麝香9g、巴豆霜120g、大枣(去核)1000g、川芎18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取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80目的细粉,备用;将上述物质混合采用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40MPa,温度60℃,CO2流速35L/小时,萃取5小时,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50%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8倍量的β-CD包合,β-CD用β-CD重量48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80分钟,于4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6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回流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在65℃下分别浓缩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至60℃为相对密度1.25-1.30和1.20-1.25的清膏,备用;取大枣,加入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回流1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备用;在85℃减压浓缩大枣水提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8-1.32的清膏,备用;将上述所得到的清膏混匀,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将干膏粉碎成细粉与所得到的包合物和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8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片剂。

    实施例21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250g、沉香300g、枳壳(麸炒)250g、檀香180g、大黄180g、厚朴(姜炙)300g、麝香9g、巴豆霜120g、大枣(去核)1200g、川芎18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取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40目的细粉,备用;将上述物质混合采用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20MPa,温度50℃,CO2流速20L/小时,萃取4小时,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30%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6倍量的β-CD包合,β-CD用β-CD重量25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40分钟,于4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6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回流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在60℃下分别浓缩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至60℃为相对密度1.25-1.30和1.20-1.25的清膏,备用;取大枣,加入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回流1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备用;在80℃减压浓缩大枣水提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8-1.32的清膏,备用;将上述所得到的清膏混匀,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将干膏粉碎成细粉与所得到的包合物和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8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软胶囊。

    实施例22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400g、沉香250g、枳壳400g、檀香150g、大黄250g、厚朴250g、麝香10g、巴豆霜100g、大枣1200g、川芎15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取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60目的细粉,备用;将上述物质混合采用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15MPa,温度45℃,CO2流速25L/小时,萃取4小时,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20%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5倍量的β-CD包合,β-CD用β-CD重量10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30分钟,于4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6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回流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在60℃下分别浓缩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至60℃为相对密度1.25-1.30和1.20-1.25的清膏,备用;取大枣,加入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回流1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备用;在80℃减压浓缩大枣水提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8-1.32的清膏,备用;将上述所得到的清膏混匀,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将干膏粉碎成细粉与所得到的包合物和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8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丸剂。

    实施例23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280g、沉香320g、枳壳360g、檀香180g、大黄200g、厚朴400g、麝香8g、巴豆霜120g、大枣900g、川芎18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取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80目的细粉,备用;将上述物质混合采用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25MPa,温度55℃,CO2流速28L/小时,萃取2.5小时,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15%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3倍量的β-CD包合,β-CD用β-CD重量15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25分钟,于4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6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回流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在60℃下分别浓缩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至60℃为相对密度1.25-1.30和1.20-1.25的清膏,备用;取大枣,加入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回流1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备用;在85℃减压浓缩大枣水提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8-1.32的清膏,备用;将上述所得到的清膏混匀,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将干膏粉碎成细粉与所得到的包合物和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8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24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300g、沉香350g、枳壳(麸炒)350g、檀香200g、大黄200g、厚朴(姜炙)300g、麝香7g、巴豆霜120g、大枣(去核)1000g、川芎20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取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60目的细粉,备用;将上述物质混合采用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35MPa,温度45℃,CO2流速30L/小时,萃取4小时,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45%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7倍量的β-CD包合,β-CD用β-CD重量20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50分钟,于4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6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回流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在65℃下分别浓缩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至60℃为相对密度1.25-1.30和1.20-1.25的清膏,备用;取大枣,加入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回流1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备用;在80℃减压浓缩大枣水提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8-1.32的清膏,备用;将上述所得到的清膏混匀,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将干膏粉碎成细粉与所得到的包合物和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8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滴丸。

    实施例25

    a.取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药:木香500g、沉香300g、枳壳450g、檀香100g、大黄200g、厚朴600g、麝香10g、巴豆霜60g、大枣800g、川芎160g备用;

    b.以上十味药,巴豆霜、麝香粉碎成细粉备用;取木香、沉香、檀香、枳壳、厚朴、川芎、大黄粉碎成80目的细粉,备用;将上述物质混合采用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20MPa,温度35-60℃,CO2流速20L/小时,萃取3.5小时,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20%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6倍量的β-CD包合,β-CD用β-CD重量18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70分钟,于40℃真空干燥,即得包合物,备用;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入6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回流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在65℃下分别浓缩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至60℃为相对密度1.25-1.30和1.20-1.25的清膏,备用;取大枣,加入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回流1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备用;在85℃减压浓缩大枣水提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8-1.32的清膏,备用;将上述所得到的清膏混匀,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将干膏粉碎成细粉与所得到的包合物和巴豆霜、麝香过筛混匀,过80目筛,得活性组分,备用;

    c.将上述活性组分制成片剂。

    实施例26

    取按照实施例20方法获得的活性组分230g,大豆油705g,蜂蜡9.4g,大豆磷脂4.95g备用;

    将处方量的大豆油、蜂蜡及大豆磷脂置于配制器中,80℃加热使蜂蜡及大豆磷脂溶解,搅拌,放冷,备用;称取处方量的活性组分加入到上述乳状液中,边加边搅拌,使其均匀,得棕褐色乳状液,然后用胶体磨做进一步的研磨,将药液转移至软胶囊机的储液灌中,调节装量,压制成10000丸。

    实施例27

    取按照实施例20方法获得的活性组分54g,PEG4000 120g,PEG6000 120g,备用;

    PEG4000和PEG6000混合置80℃的恒温水浴上,熔化后加入性组分I和挥发油干包合物,搅拌均匀后迅速转移至贮液瓶,在60-90℃下,滴口直径1mm-3mm,滴距2cm-5cm,冷凝液温度0-25℃,冷凝液高度40cm-70cm的条件下,以液体石蜡为冷却剂滴制成10000丸,吸除表面冷却剂即得。

    实施例28

    取按照实施例20方法获得的活性组分200g,淀粉钠160g,乳糖600g,微晶纤维素40g;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29

    取按照实施例20方法获得的活性组分240g,羧甲基淀粉钠200g,乳糖360g,微晶纤维素198g,硬脂酸镁2g,制成片剂。

一种含麝香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种含麝香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种含麝香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含麝香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麝香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麝香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木香、沉香、枳壳、檀香、大黄、厚朴、麝香、巴豆霜、大枣、川芎等十药味经加工制成的药物组合物。临床上主要治疗急性腹泻、肠易激综合症等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