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肝硬化的茵陈鳖甲汤.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16355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17459.1

申请日:

2009.08.05

公开号:

CN101623493A

公开日:

2010.01.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日:20090805授权公告日:20110720终止日期:2012080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日:20090805|||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8; A61P1/16; A61K35/413(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申请人:

许永喜

发明人:

许永喜; 丛 玲; 王海文; 迟 静

地址:

264400山东省文登市米山东路西3号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肝硬化的茵陈鳖甲汤,采用茵陈、鳖甲、泽膝、三棱、牛膝、川棟子、柴胡、茯苓、白芍、香附、虎杖、牛黄、枳壳、延胡索、大黄、炙甘草、干姜为原料,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茵陈10~13,鳖甲8~10,泽膝8~10,三棱6~9,牛膝6~9,川棟子5~8,柴胡4~7,茯苓5~7,白芍4~7,香附3~5,虎杖3~5,牛黄4~6,枳壳3~5,延胡索4~6,大黄2~4,炙甘草3~5,干姜3~5。本发明成本低,治疗肝硬化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理气祛湿、行气活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治疗肝硬化的茵陈鳖甲汤,采用茵陈、鳖甲、泽膝、三棱、 牛膝、川棟子、柴胡、茯苓、白芍、香附、虎杖、牛黄、枳壳、延胡索、大 黄、炙甘草、干姜为原料,先将鳖甲捣烂,与茵陈、泽膝、三棱、牛膝、川 棟子、柴胡、茯苓、白芍、香附、虎杖、牛黄、枳壳、延胡索、大黄、炙甘 草、干姜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其技术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 分比计为:茵陈10~13,鳖甲8~10,泽膝8~10,三棱6~9,牛膝6~9, 川棟子5~8,柴胡4~7,茯苓5~7,白芍4~7,香附3~5,虎杖3~5,牛 黄4~6,枳壳3~5,延胡索4~6,大黄2~4,炙甘草3~5,干姜3~5。

说明书


一种用于治疗肝硬化的茵陈鳖甲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肝硬化的茵陈鳖甲汤。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各种并发症。肝硬化是常见病,发病高峰年龄在35-50岁,男性多见,出现并发症时死亡率高。临床表现早期可有上腹胀痛、恶心呕吐、腹泻、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当出现腹水或并发症时,可见面色黧黑、消瘦、腹部膨隆、腹水、黄疸以及出血等症状,严重则可出现“肝脑综合征”等。肝硬化腹水是以腹部胀大如鼓为主要特征,属于中医学“膨胀”范畴,又称“单腹胀”、“蜘蛛鼓”等。临床对肝硬化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采用休息、饮食,支持疗法,抗纤维化治疗。腹水的治疗主要是限制钠水摄入,使用利尿剂,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腹腔放腹水及腹水回输。并发症的治疗主要处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等,给病人增加了极大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肝硬化的茵陈鳖甲汤,成本低,治疗肝硬化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理气祛湿、行气活血、健脾利水的功能,适宜于肝硬化的早晚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肝硬化的茵陈鳖甲汤,采用茵陈、鳖甲、泽膝、三棱、牛膝、川棟子、柴胡、茯苓、白芍、香附、虎杖、牛黄、枳壳、延胡索、大黄、炙甘草、干姜为原料,先将鳖甲捣烂,与茵陈、泽膝、三棱、牛膝、川棟子、柴胡、茯苓、白芍、香附、虎杖、牛黄、枳壳、延胡索、大黄、炙甘草、干姜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其技术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茵陈10~13,鳖甲8~10,泽膝8~10,三棱6~9,牛膝6~9,川棟子5~8,柴胡4~7,茯苓5~7,白芍4~7,香附3~5,虎杖3~5,牛黄4~6,枳壳3~5,延胡索4~6,大黄2~4,炙甘草3~5,干姜3~5。

    本发明地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治疗肝硬化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理气祛湿、行气活血、健脾利水的功能,适宜于肝硬化的早晚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茵陈、泽膝、鳖甲、三棱、牛膝、川棟子、柴胡、茯苓、白芍、香附、虎杖、牛黄、枳壳、延胡索、大黄、炙甘草、干姜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服药为茵陈11.6,鳖甲9.2,泽膝9.2,三棱6.9,牛膝6.9,川棟子5.6,柴胡5.6,茯苓5.6,白芍5.6,香附4.6,虎杖4.6,牛黄4.6,枳壳4.2,延胡索4.2,大黄2.8,炙甘草4.6,干姜4.2。取上述17种原料总重量为216克,首先将鳖甲捣碎,在室温下将17种中草药加水至1000-1200ml,浸泡4-6小时,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60-90分钟,去渣得滤液350ml左右,药渣再加水300-400ml,煎熬30-40分钟,去渣得滤液100ml左右,共得450ml左右药汤。即制得茵陈鳖甲汤,装入有刻度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取200ml于每晚睡前保留灌肠用,余25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服,每次服125ml左右,10天为一疗程。口服与保留灌肠配合应用至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腹水消退,食欲增加,再巩固疗效口服加保留灌肠茵陈鳖甲汤两个疗程。

    本发明主药茵陈水煎剂及所含的6,7-二甲氧基香豆精、绿原酸、咖啡酸,经动物试验均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在增加胆汁分泌的同时,也增加了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的排出量。对大白鼠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同样也有增加胆汁分泌的作用。茵陈煎剂给家兔口服有较明显的解热作用,对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对肝脏病损有改善作用。性味功能:苦、辛、微寒,清热利湿,利胆消黄。主治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等。鳖甲化学成分:含动物胶、角蛋白、碘、维生素D等。性味功能:咸、平,滋阴退热,软坚散结。主治:阴虚潮热,肝脾肿大,龋齿等。泽膝药理作用有抑菌、退热作用。性味功能:苦,微寒,有毒,逐水消肿,散结杀虫。主治:水肿,肝硬化腹水,细菌性痢疾等。三棱化学成分块茎含挥发油、淀粉。性味功能:苦,平。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闭经,瘀血作痛,腹胀或有积块,肝脾肿大等。牛膝对动物有轻微利尿作用。性味苦、酸、平,有散瘀血、消痈肿、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川棟子性味功能:苦、寒、有小毒。泻长、止痛、杀虫。主治胃痛,虫积腹痛,疝痛,痛经等。柴胡药理作用有抑菌、解热、降温,对于四氯化碳所致大白鼠的肝损伤,具有抗肝损伤的作用,并能抑制由于组织胺和5-羟色胺所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机械刺激所致的咳嗽,能明显促进由乙酰胆碱所致的离体豚鼠的回肠的收缩。性味功能:苦、微寒、解表和里、升阳、疏肝解郁。主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疟疾、寒热往来、胁痛、肝炎、胆道感染、胆囊炎、月经不调等。茯苓药理作用有利尿、镇静,使兔血糖先升高后降低,对胃溃疡有预防作用。性味功能:甘、淡、平,有利水消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的功能。主治脾虚湿盛、小便不利、脾虚、食少脘闷、痰饮咳嗽、心悸失眠等。白芍性味功能:苦、酸、凉。养血、敛阳、柔肝、止痛。主治血虚肝旺引起的头痛、头晕,胸胁疼痛、痢疾、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手足构挛疼痛、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香附药理作用有明显提高小白鼠的痛阈作用,有健胃、驱除消化道积气作用。性味功能:辛、微苦、甘、平。理气疏肝、调经止痛。主治胃腹胀痛,两胁疼痛,痛经,月经不调等。虎杖药理作用:有明显止血、镇痛、镇咳作用,并有抑菌抗病毒等作用。性味功能:苦、酸、凉。清热利湿、通便解毒、散瘀活血的作用。主治肝炎、肠炎、痢疾、扁桃体炎、咽喉炎、支气管肺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炎、尿路感染等。牛黄药理作用:与水合氯醛及巴比妥钠等中枢神经抑制药有协同作用。此外,尚有抗惊厥、解热及利胆作用。性味功能:苦、甘、凉。清热,解毒,镇惊,祛痰。主治:高热、神昏、谵语、狂躁等。枳壳性味功能:苦、酸、微寒。破气、行痰、散积、消痞。主治食积痰滞、胸腹胀满、腹胀腹痛、胃下垂、脱肛等。延胡索性味功能:苦、微辛、温。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治胃痛、胸腹痛、疝痛、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等。大黄性味苦、寒。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主治实热便秘、食积停滞、腹痛、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肝炎、血瘀闭经、牙痛、衄血等。炙甘草性味功能:甘、平。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主治脾胃虚寒、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药物及食物中毒、咽喉肿痛、咳嗽、痈疖肿毒等。干姜药理作用:对口腔及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使食欲增加。有抑制肠内的异常发酵及促进气体排出等作用。性味功能:辛、温。回阳、发表、散寒、止呕、解毒。主治胃腹冷痛、脾胃虚寒腹泻、手足厥冷、痰饮咳嗽等。17味中草药巧妙组方,药物间相须、相使、相畏,以增强药物疗效,并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共同作用于肝硬化腹水,以达到理气祛湿,行气活血,健脾利水之特效。

    实施例2:

    采用茵陈、泽膝、鳖甲、三棱、牛膝、川棟子、柴胡、茯苓、白芍、香附、虎杖、牛黄、枳壳、延胡索、大黄、炙甘草、干姜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付为茵陈12.3,泽膝9.7,鳖甲9.4,三棱7.3,牛膝7.2,川棟子5.3,柴胡5.2,茯苓5.4,白芍5.3,香附4.1,虎杖4.2,牛黄4.9,枳壳3.9,延胡索4.5,大黄2.5,炙甘草4.9,干姜3.9。取上述17种原料总重量为216克。首先将鳖甲捣碎,在室温下将17种中草药加水至1000-1200ml,浸泡4-6小时,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60-90分钟,去渣得滤液350ml左右,药渣再加水300-400ml,煎熬30-40分钟,去渣得滤液100ml左右,共得450ml左右煎汤。即制得茵陈鳖甲汤,装入有刻度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晚取200ml于睡前作保留灌肠用,余25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服,每次口服125ml左右,10天为一疗程。口服与保留灌肠配合应用至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腹水消退,食欲增加,再巩固疗效口服加保留灌肠茵陈鳖甲汤两个疗程。

    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百分比)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加工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

      实  施  例  茵  陈  泽  膝  鳖  甲  三  棱  牛  膝  川  棟  子  柴  胡  茯  苓  白  芍  香  附  虎  杖  牛  黄  枳  壳  延  胡  索  大  黄  炙  甘  草  干  姜  3  1  0  1  0  8  9  6  8  4  7  4  5  3  6  3  6  2  5  4  4  1  3  8  1  0  6  9  5  7  5  7  3  5  4  5  4  3  3  3  5  1  1  9  9  7  7  6  5  6  5  4  4  5  4  5  4  4  5  6  1  2  8  9  8  6  7  6  7  4  3  5  4  4  6  3  5  3

    下面结合我院,即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进行的临床预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1、病例选择:本组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在35-50岁,都为程度不同的肝硬化。

    2、治疗方法:每晚取200ml于睡前作保留灌肠用,余25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服,每次口服125ml左右,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9个疗程。

    3、治疗结果:本发明治疗60例,治愈14例,有效42例,无效4例,治愈率23%,有效率70%,无效率7%,总有效率93%。

一种用于治疗肝硬化的茵陈鳖甲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治疗肝硬化的茵陈鳖甲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治疗肝硬化的茵陈鳖甲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治疗肝硬化的茵陈鳖甲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肝硬化的茵陈鳖甲汤.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肝硬化的茵陈鳖甲汤,采用茵陈、鳖甲、泽膝、三棱、牛膝、川棟子、柴胡、茯苓、白芍、香附、虎杖、牛黄、枳壳、延胡索、大黄、炙甘草、干姜为原料,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茵陈1013,鳖甲810,泽膝810,三棱69,牛膝69,川棟子58,柴胡47,茯苓57,白芍47,香附35,虎杖35,牛黄46,枳壳35,延胡索46,大黄24,炙甘草35,干姜35。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