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的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5162827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7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76028.0

申请日:

2012.12.27

公开号:

CN103014239A

公开日:

2013.04.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1C 7/068申请日:20121227|||公开

IPC分类号:

C21C7/068

主分类号:

C21C7/068

申请人:

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冯文甫; 雷学东; 王利伟; 郭键; 王郢; 吴广海; 曹洪波; 叶凡新; 潘光忠; 郑亚旭

地址:

054027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钢铁南路26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代理人:

刘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的生产方法,属于不锈钢冶炼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括脱磷站铁水预处理工序、AOD炉工序、LF炉工序、连铸机工序;冶炼过程分为脱碳1、脱碳2、脱碳3、脱碳4、脱碳5、脱碳6、还原七个阶段,控制各阶段气体配比、物料加入比例、加料速度、冶炼过程温度控制、终点成分控制实现铁水直兑AOD炉(一步法)冶炼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本发明拓宽不锈钢市场,满足客户对ER308L钢种小批量的需求,在不启动电炉的前提下生产ER308L钢种同时该发明也可以在冶炼其他高合金钢种时进行推广使用,为丰富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奠定基础。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磷站铁水预处理工序、AOD炉工序、LF炉工序、连铸机工序;具体操作工艺为:
①按照出钢量为50±1吨计算,同时结合目标成分计算铁水装入量,其装入量控制在29±2吨,计算过程如下:
T铁水装入量=(T目标出钢量‑∑T目标出钢量×ω合金元素目标成分/ω合金中主元素含量)×[1‑(C+Si)%铁水中含量];
②顶枪枪位固定在3.0米,增加二次燃烧比例至10%‑20%,同时利用含Si量大于1.5%的高硅铬铁中较多的Si元素氧化发热来弥补前期过程温度,其提顶枪温度控制在1670‑1700℃;
③镍板分两批加入,在兑铁前加入总重量的45%‑50%,其余在脱碳末期加入,以控制末期熔池温度;
④开吹1分钟后开始加入高碳铬铁和渣料,其加料速度控制在0.4~1.2吨/min;
⑤根据第一次取样时的温度来调整脱碳阶段吹氧量,以保证脱碳末期温度控制在1670‑1730℃,具体吹氧量调整如下:温度大于1730℃时脱碳不进行吹氧直接跳过,温度在1680‑1730吹氧量在50‑150m³,温度小于1680时吹氧量控制在150‑200m³。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点成分控制:
①通过天车称量系统确定实际铁水装入量,计算实际所需要的铬铁和镍合金加入量,计算公式如下:
T合金量=T目标出钢量×ω合金元素目标成分/ω合金中主元素含量;
②在顶枪吹氧结束后进行取样操作,用以计算和调节脱碳阶段的吹氧量,计算公式为Q吹氧量=T钢水量×(C初始含量‑C目标含量)/CRE,CRE参考值为30%‑50%;
③进行第二次取样操作,利用上述方法计算末期吹氧量,CRE参考值为10%‑15%,以达到精确控制终点碳成分的目的;
④还原期,首先还原4min后进行蘸渣、取样操作,根据渣颜色、流动性综合判断还原渣质量;渣颜色为浅绿色、绿色,只需继续还原4min;渣为褐色、黑色,则在后4min时补加200Kg以下硅铁或300Kg以下渣料;上述操作称为‘4+4’模式。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冶炼过程分为脱碳1、脱碳2、脱碳3、脱碳4、脱碳5、脱碳6、还原七个阶段,各阶段气体配比及加料量件为:
脱碳1阶段:顶枪氧气流量50 m³/min,侧吹氧气流量50m³/min,侧吹中心管氮气流量10m³/min,吹氧总量1500~1700m³,石灰30%,高碳铬铁35%;
脱碳2阶段:顶枪氧气流量50 m³/min,侧吹氧气流量50m³/min,侧吹中心管氮气流量10m³/min,吹氧总量1900~2100m³,石灰60%,高碳铬铁65%;
脱碳3阶段:侧吹氧气流量30m³/min,侧吹中心管氮气流量30m³/min,吹氧总量50~80m³,石灰10%;
脱碳4阶段:侧吹氧气流量20m³/min,侧吹中心管氮气流量40m³/min,吹氧总量50~80m³;
脱碳5阶段:侧吹氧气流量15m³/min,侧吹中心管氮气流量45m³/min,吹氧总量50~80m³;
脱碳6阶段:侧吹氧气流量12m³/min,侧吹中心管氩气流量48m³/min,吹氧总量200~250m³;
脱碳7阶段:侧吹中心管氩气流量45m³/min。
石灰和高碳铬铁为各自加入总量的质量百分比。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的生产方法,属于不锈钢冶炼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ER308L钢种隶属于不锈钢300系列,由于含有较高的铬(19.50‑22.00%)、镍元素(9.00‑11.00%)和较低的碳元素(<0.03%),冶炼过程需要配加大量的合金和渣料,国内外绝大多数的不锈钢生产厂使用‘电炉+AOD炉’的模式(两步法)进行冶炼,如果使用铁水直兑AOD炉冶炼的方式,所有配加成分需要的高碳铬铁、镍等合金、渣料则全部在AOD炉内加入,其中合金的总重就占到出钢量的40%‑50%,造成炉内热量缺损巨大,而为了弥补热量只能依靠氧化铬或者加入硅铁的方式进行提温,最终会产生温度、成分难以控制、冶炼周期长、耐材砖损耗严重、终渣碱度低、钢水质量差等一些列生产和产品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的生产方法,拓宽不锈钢市场,满足客户对ER308L钢种小批量的需求,在不启动电炉的前提下生产ER308L钢种,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的生产方法,包括脱磷站铁水预处理工序、AOD炉工序、LF炉工序、连铸机工序;具体操作工艺为:
①按照出钢量为50±1吨计算,同时结合目标成分计算铁水装入量,其装入量控制在29±2吨,计算过程如下:
T铁水装入量=(T目标出钢量‑∑T目标出钢量×ω合金元素目标成分/ω合金中主元素含量)×[1‑(C+Si)%铁水中含量];
②顶枪枪位固定在3.0米,增加二次燃烧比例至10%‑20%,同时利用含Si量大于1.5%的高硅铬铁中较多的Si元素氧化发热来弥补前期过程温度,其提顶枪温度控制在1670‑1700℃;
③镍板分两批加入,在兑铁前加入总重量的45%‑50%,其余在脱碳末期加入,以控制末期熔池温度;
④开吹1分钟后开始加入高碳铬铁和渣料,其加料速度控制在0.4~1.2吨/min,防止出现温度骤变;
⑤根据第一次取样时的温度来调整脱碳阶段吹氧量,以保证脱碳末期温度控制在1670‑1730℃,具体吹氧量调整如下:温度大于1730℃时脱碳不进行吹氧直接跳过,温度在1680‑1730吹氧量在50‑150m³,温度小于1680时吹氧量控制在150‑200m³。
终点成分控制:
①通过天车称量系统确定实际铁水装入量,计算实际所需要的铬铁和镍合金加入量,计算公式如下:
T合金量=T目标出钢量×ω合金元素目标成分/ω合金中主元素含量;
②在顶枪吹氧结束后进行取样操作,用以计算和调节脱碳阶段的吹氧量,计算公式为Q吹氧量=T钢水量×(C初始含量‑C目标含量)/CRE,CRE参考值为30%‑50%;
③进行第二次取样操作,利用上述方法计算末期吹氧量,CRE参考值为10%‑15%,以达到精确控制终点碳成分的目的;
④还原期,首先还原4min后进行蘸渣、取样操作,根据渣颜色、流动性综合判断还原渣质量;渣颜色为浅绿色、绿色,只需继续还原4min;渣为褐色、黑色,则在后4min时补加200Kg以下硅铁或300Kg以下渣料;上述操作称为‘4+4’模式。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优化AOD炉各阶段的气体比例模型、过程加料时机和加料速度、温度控制标准等,实现铁水直兑AOD炉(一步法)冶炼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在市场低迷、需求量少时拓宽了不锈钢300系市场,满足了客户需求,同时该发明也可以在冶炼其他高合金钢种时进行推广使用,为丰富产品,树立企业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奠定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顺序包括脱磷站铁水预处理工序、AOD炉工序、LF炉工序、连铸机工序。
    本发明将冶炼过程分为脱碳1、脱碳2、脱碳3、脱碳4、脱碳5、脱碳6、还原七个阶段,各阶段气体配比及加料量件下表:

注:合金及渣料为各自加入总量的质量百分比;
脱碳1、脱碳2阶段:
顶枪枪位固定在3.0米,增加二次燃烧比例至10%‑20%,同时利用含Si量大于1.5%的高硅铬铁中较多的Si元素氧化发热来弥补前期过程温度,其提顶枪温度控制在1670‑1700℃;
镍板分两批加入,在兑铁前加入总重量的45%‑50%,其余在脱碳末期加入,以控制末期熔池温度;
开吹1分钟后开始加入高碳铬铁和渣料,其加料速度控制在0.4~1.2吨/min,防止出现温度骤变。
脱碳3阶段:
根据第一次取样时的温度来调整脱碳3阶段吹氧量,以保证脱碳末期温度控制在1670‑1730℃,具体吹氧量调整如下:温度大于1730℃时脱碳3不进行吹氧直接跳过,温度在1680‑1730吹氧量在50‑150m³,温度小于1680时吹氧量控制在150‑200m³。
通过天车称量系统确定实际铁水装入量,计算实际所需要的铬铁和镍合金加入量,计算公式如下:
T合金量=T目标出钢量×ω合金元素目标成分/ω合金中主元素含量。
脱碳4、脱碳5阶段:
在顶枪吹氧结束后进行取样操作,用以计算和调节脱碳4、脱碳5阶段的吹氧量,计算公式为Q吹氧量=T钢水量×(C初始含量‑C目标含量)/CRE,CRE参考值为30%‑50%;
在脱碳5结束或脱碳6开吹~10min时,进行第二次取样操作,利用上述方法计算末期吹氧量,CRE参考值为10%‑15%,以达到精确控制终点碳成分的目的;
使用氧差和铬差综合计算法计算还原硅铁的加入量,保证还原效果和钢水质量。
还原阶段:首先还原4min后进行蘸渣、取样操作,根据渣颜色、流动性综合判断还原渣质量;渣颜色为浅绿色、绿色,只需继续还原4min;渣为褐色、黑色,则在后4min时补加200Kg以下硅铁或300Kg以下渣料;上述操作称为‘4+4’模式。
以入炉铁水29吨为例,按照上述进行计算后各阶段的气体量和物料加入量如下:

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的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的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的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的生产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142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03 CN 103014239 A *CN103014239A* (21)申请号 201210576028.0 (22)申请日 2012.12.27 C21C 7/068(2006.01) (71)申请人 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054027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钢铁南路 262 号 (72)发明人 冯文甫 雷学东 王利伟 郭键 王郢 吴广海 曹洪波 叶凡新 潘光忠 郑亚旭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有限公司 13108 代理人 刘伟 (54) 发明名称 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

2、L钢种的生产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 的生产方法, 属于不锈钢冶炼技术领域。技术方 案是 : 包括脱磷站铁水预处理工序、 AOD 炉工序、 LF 炉工序、 连铸机工序 ; 冶炼过程分为脱碳 1、 脱 碳 2、 脱碳 3、 脱碳 4、 脱碳 5、 脱碳 6、 还原七个阶 段, 控制各阶段气体配比、 物料加入比例、 加料速 度、 冶炼过程温度控制、 终点成分控制实现铁水直 兑AOD炉 (一步法) 冶炼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 种。本发明拓宽不锈钢市场, 满足客户对 ER308L 钢种小批量的需求, 在不启动电炉的前提下生产 ER308L 钢种同时该。

3、发明也可以在冶炼其他高合 金钢种时进行推广使用, 为丰富产品, 提高企业竞 争力奠定基础。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1/2 页 2 1.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磷站铁水预处理工 序、 AOD 炉工序、 LF 炉工序、 连铸机工序 ; 具体操作工艺为 : 按照出钢量为 501 吨计算, 同时结合目标成分计算铁水装入量, 其装入量控制在 292 吨, 计算过程如下 : T铁水装入量=(T目标出钢量- T目标出钢量合金元素目标成。

4、分/合金中主元素含量) 1-(C+Si) %铁水 中含量 ; 顶枪枪位固定在 3.0 米, 增加二次燃烧比例至 10%-20%, 同时利用含 Si 量大于 1.5% 的高硅铬铁中较多的 Si 元素氧化发热来弥补前期过程温度, 其提顶枪温度控制在 1670-1700 ; 镍板分两批加入, 在兑铁前加入总重量的 45%-50%, 其余在脱碳末期加入, 以控制末 期熔池温度 ; 开吹 1 分钟后开始加入高碳铬铁和渣料, 其加料速度控制在 0.4 1.2 吨 /min ; 根据第一次取样时的温度来调整脱碳阶段吹氧量, 以保证脱碳末期温度控制在 1670-1730, 具体吹氧量调整如下 : 温度大于 1。

5、730时脱碳不进行吹氧直接跳过, 温度在 1680-1730 吹氧量在 50-150m, 温度小于 1680 时吹氧量控制在 150-200m。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 300 系不锈钢中 ER308L 钢种的生产方法 , 其特征在于 终点成分控制 : 通过天车称量系统确定实际铁水装入量, 计算实际所需要的铬铁和镍合金加入量, 计算公式如下 : T合金量=T目标出钢量合金元素目标成分/合金中主元素含量; 在顶枪吹氧结束后进行取样操作, 用以计算和调节脱碳阶段的吹氧量, 计算公式为 Q 吹氧量=T钢水量(C初始含量-C目标含量) /CRE, CRE 参考值为 30%-50% ; 进行。

6、第二次取样操作, 利用上述方法计算末期吹氧量, CRE 参考值为 10%-15%, 以达 到精确控制终点碳成分的目的 ; 还原期, 首先还原 4min 后进行蘸渣、 取样操作, 根据渣颜色、 流动性综合判断还原 渣质量 ; 渣颜色为浅绿色、 绿色, 只需继续还原 4min ; 渣为褐色、 黑色, 则在后 4min 时补加 200Kg 以下硅铁或 300Kg 以下渣料 ; 上述操作称为 4+4 模式。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 300 系不锈钢中 ER308L 钢种的生产方法 , 其特征 在于冶炼过程分为脱碳 1、 脱碳 2、 脱碳 3、 脱碳 4、 脱碳 5、 脱碳 6、 还。

7、原七个阶段, 各阶段气体 配比及加料量件为 : 脱碳 1 阶段 : 顶枪氧气流量 50 m/min, 侧吹氧气流量 50m/min, 侧吹中心管氮气流量 10m/min, 吹氧总量 1500 1700m, 石灰 30%, 高碳铬铁 35% ; 脱碳 2 阶段 : 顶枪氧气流量 50 m/min, 侧吹氧气流量 50m/min, 侧吹中心管氮气流量 10m/min, 吹氧总量 1900 2100m, 石灰 60%, 高碳铬铁 65% ; 脱碳 3 阶段 : 侧吹氧气流量 30m/min, 侧吹中心管氮气流量 30m/min, 吹氧总量 50 80m, 石灰 10% ; 脱碳 4 阶段 : 侧吹氧。

8、气流量 20m/min, 侧吹中心管氮气流量 40m/min, 吹氧总量 50 80m ; 脱碳 5 阶段 : 侧吹氧气流量 15m/min, 侧吹中心管氮气流量 45m/min, 吹氧总量 5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14239 A 2 2/2 页 3 80m ; 脱碳6阶段 : 侧吹氧气流量12m/min, 侧吹中心管氩气流量48m/min, 吹氧总量200 250m ; 脱碳 7 阶段 : 侧吹中心管氩气流量 45m/min。 4. 石灰和高碳铬铁为各自加入总量的质量百分比。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14239 A 3 1/4 页 4 一种 300 系不锈钢中 ER。

9、308L 钢种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300系不锈钢中ER308L钢种的生产方法, 属于不锈钢冶炼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 ER308L 钢种隶属于不锈钢 300 系列, 由于含有较高的铬 (19.50-22.00%) 、 镍元素 (9.00-11.00%) 和较低的碳元素 (0.03%) , 冶炼过程需要配加大量的合金和渣料, 国内外 绝大多数的不锈钢生产厂使用 电炉+AOD炉 的模式 (两步法) 进行冶炼, 如果使用铁水直兑 AOD 炉冶炼的方式, 所有配加成分需要的高碳铬铁、 镍等合金、 渣料则全部在 AOD 炉内加入, 其中合金的总重就占到出钢量的 40%。

10、-50%, 造成炉内热量缺损巨大, 而为了弥补热量只能依 靠氧化铬或者加入硅铁的方式进行提温, 最终会产生温度、 成分难以控制、 冶炼周期长、 耐 材砖损耗严重、 终渣碱度低、 钢水质量差等一些列生产和产品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 300 系不锈钢中 ER308L 钢种的生产方法, 拓宽不锈钢市 场, 满足客户对 ER308L 钢种小批量的需求, 在不启动电炉的前提下生产 ER308L 钢种, 解决 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 300 系不锈钢中 ER308L 钢种的生产方法, 包括脱磷站铁水预处理工序、 AOD 炉工 序、 。

11、LF 炉工序、 连铸机工序 ; 具体操作工艺为 : 按照出钢量为 501 吨计算, 同时结合目标成分计算铁水装入量, 其装入量控制在 292 吨, 计算过程如下 : T铁水装入量=(T目标出钢量- T目标出钢量合金元素目标成分/合金中主元素含量) 1-(C+Si) %铁水 中含量 ; 顶枪枪位固定在 3.0 米, 增加二次燃烧比例至 10%-20%, 同时利用含 Si 量大于 1.5% 的高硅铬铁中较多的 Si 元素氧化发热来弥补前期过程温度, 其提顶枪温度控制在 1670-1700 ; 镍板分两批加入, 在兑铁前加入总重量的 45%-50%, 其余在脱碳末期加入, 以控制末 期熔池温度 ; 。

12、开吹1分钟后开始加入高碳铬铁和渣料, 其加料速度控制在0.41.2吨/min, 防止 出现温度骤变 ; 根据第一次取样时的温度来调整脱碳阶段吹氧量, 以保证脱碳末期温度控制在 1670-1730, 具体吹氧量调整如下 : 温度大于 1730时脱碳不进行吹氧直接跳过, 温度在 1680-1730 吹氧量在 50-150m, 温度小于 1680 时吹氧量控制在 150-200m。 0005 终点成分控制 : 通过天车称量系统确定实际铁水装入量, 计算实际所需要的铬铁和镍合金加入量, 说 明 书 CN 103014239 A 4 2/4 页 5 计算公式如下 : T合金量=T目标出钢量合金元素目标成。

13、分/合金中主元素含量; 在顶枪吹氧结束后进行取样操作, 用以计算和调节脱碳阶段的吹氧量, 计算公式为 Q 吹氧量=T钢水量(C初始含量-C目标含量) /CRE, CRE 参考值为 30%-50% ; 进行第二次取样操作, 利用上述方法计算末期吹氧量, CRE 参考值为 10%-15%, 以达 到精确控制终点碳成分的目的 ; 还原期, 首先还原 4min 后进行蘸渣、 取样操作, 根据渣颜色、 流动性综合判断还原 渣质量 ; 渣颜色为浅绿色、 绿色, 只需继续还原 4min ; 渣为褐色、 黑色, 则在后 4min 时补加 200Kg 以下硅铁或 300Kg 以下渣料 ; 上述操作称为 4+4 。

14、模式。 0006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 本发明通过优化 AOD 炉各阶段的气体比例模型、 过程加料时 机和加料速度、 温度控制标准等, 实现铁水直兑AOD炉 (一步法) 冶炼300系不锈钢中ER308L 钢种, 在市场低迷、 需求量少时拓宽了不锈钢 300 系市场, 满足了客户需求, 同时该发明也 可以在冶炼其他高合金钢种时进行推广使用, 为丰富产品, 树立企业品牌, 提高企业竞争力 奠定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08 一种 300 系不锈钢中 ER308L 钢种的生产方法 , 工艺流程顺序包括脱磷站铁水预 处理工序、 AOD 炉工序、 LF 炉。

15、工序、 连铸机工序。 0009 本发明将冶炼过程分为脱碳 1、 脱碳 2、 脱碳 3、 脱碳 4、 脱碳 5、 脱碳 6、 还原七 个阶段, 各阶段气体配比及加料量件下表 : 注 : 合金及渣料为各自加入总量的质量百分比 ; 说 明 书 CN 103014239 A 5 3/4 页 6 脱碳 1、 脱碳 2 阶段 : 顶枪枪位固定在 3.0 米, 增加二次燃烧比例至 10%-20%, 同时利用含 Si 量大于 1.5% 的高硅铬铁中较多的 Si 元素氧化发热来弥补前期过程温度, 其提顶枪温度控制在 1670-1700 ; 镍板分两批加入, 在兑铁前加入总重量的 45%-50%, 其余在脱碳末期。

16、加入, 以控制末期 熔池温度 ; 开吹1分钟后开始加入高碳铬铁和渣料, 其加料速度控制在0.41.2吨/min, 防止出 现温度骤变。 0010 脱碳 3 阶段 : 根据第一次取样时的温度来调整脱碳 3 阶段吹氧量, 以保证脱碳末期温度控制在 1670-1730, 具体吹氧量调整如下 : 温度大于 1730时脱碳 3 不进行吹氧直接跳过, 温度 在 1680-1730 吹氧量在 50-150m, 温度小于 1680 时吹氧量控制在 150-200m。 0011 通过天车称量系统确定实际铁水装入量, 计算实际所需要的铬铁和镍合金加入 量, 计算公式如下 : T合金量=T目标出钢量合金元素目标成分。

17、/合金中主元素含量。 0012 脱碳 4、 脱碳 5 阶段 : 在顶枪吹氧结束后进行取样操作, 用以计算和调节脱碳 4、 脱碳 5 阶段的吹氧量, 计算 公式为 Q吹氧量=T钢水量(C初始含量-C目标含量) /CRE, CRE 参考值为 30%-50% ; 在脱碳 5 结束或脱碳 6 开吹 10min 时, 进行第二次取样操作, 利用上述方法计算末期 吹氧量, CRE 参考值为 10%-15%, 以达到精确控制终点碳成分的目的 ; 使用氧差和铬差综合计算法计算还原硅铁的加入量, 保证还原效果和钢水质量。 0013 还原阶段 : 首先还原 4min 后进行蘸渣、 取样操作, 根据渣颜色、 流动性综合判断还 原渣质量 ; 渣颜色为浅绿色、 绿色, 只需继续还原4min ; 渣为褐色、 黑色, 则在后4min时补加 200Kg 以下硅铁或 300Kg 以下渣料 ; 上述操作称为 4+4 模式。 0014 以入炉铁水 29 吨为例, 按照上述进行计算后各阶段的气体量和物料加入量如下 : 说 明 书 CN 103014239 A 6 4/4 页 7 说 明 书 CN 103014239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铁的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