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小麦拌种剂.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515527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2865.2

申请日:

1994.12.05

公开号:

CN1124088A

公开日:

1996.06.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6.6.12||||||公开

IPC分类号:

A01N57/10; A01C1/06

主分类号:

A01N57/10; A01C1/06

申请人:

安徽农化新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李善东; 李善雨; 陈明君; 李成功

地址:

236605安徽省太和县城北经济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吴启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多功能小麦拌种剂,由内吸杀虫剂肟硫磷及其同系物、甲拌磷及其同系物和有机杀菌剂三唑酮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于软水中均匀分散而成。本发明既可杀灭地下害虫、又能防治小麦苗期的虫害和病害,尤其是对小麦发芽和幼苗的茁壮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特别对小麦根系生长发育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田间保苗率达99%以上,且有两个月左右的残效期。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多功能小麦拌种剂,由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表面活性 剂的作用下于软水中均匀分散而成,其特征在于: (1)、所述的杀虫剂为: a、肟硫磷及其同系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杀虫剂,用量为
2: 5~3.5%; b、甲拌磷及其同系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杀虫剂,用量为1.5~
3: 6%; (2)、所述的杀菌剂为三唑酮用量为0.6~1.5%; (3)、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黄腐酸,用量为0.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小麦拌种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不大于0.1% 的增效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小麦拌种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不大于0.1% 的增效磷。
4: 5%; b、甲拌磷及其同系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杀虫剂,用量为1.5~2.6%; (2)、所述的杀菌剂为三唑酮用量为0.6~1.5%; (3)、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黄腐酸,用量为0.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小麦拌种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不大于0.1% 的增效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小麦拌种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不大于0.1% 的增效磷。

说明书


多功能小麦拌种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化学组合物,确切地说是一种多功能小麦拌种剂。

    种子处理是农业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的措施之一。拌种法是种子处理的传统方法之一。药剂拌种有两种操作方法,一种是将定量的种子同药粉(粉剂)在拌种器内混合搅拌均匀,使每粒种子的外表面全都粘附着药粉。另一种亦称闷种法,将一定量的种子平摊在地上,然后把稀释好的药液喷酒在种子上,在喷洒时和喷洒后需不断均匀翻动种子,使每粒种子的外表全部润湿,经闷制后凉干即可,一般是在播种前的2~3天内处理。

    过去的拌种剂大多药效单一,往往以杀虫剂为主,对内吸杀虫剂除防治地下害虫外,还可防治苗期害虫。而对非内吸杀虫剂则只能防治地下害虫,如以甲基异柳磷加工的小麦拌种剂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小麦拌种提供一种多功能小麦拌种剂,所谓多功能即是既能防治地下害虫,又能防治小麦苗期的虫害和病害,同时又能提高小麦发芽率和促进苗期根系和植株的生长发育。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需将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于软水中分散均匀。

    所述的软水即是自来水通过树脂交换后去除钙、镁离子后地水。

    所述的杀虫剂选择内吸有机磷杀虫剂,因为其内吸性强、杀虫谱广、残效期长。根据小麦苗期虫害的特点,并经大田药效试验证明,选择一硫代和二硫代磷酸酯的混合杀虫剂,一硫代磷酸酯中选择肟硫磷(又名辛硫磷)及其同系物甲基肟硫磷、氯肟硫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二硫代磷酸酯选择甲拌磷(又名3911、西梅特)及其甲基、丙基、异丙基等同系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两种杀虫剂的用量,一硫代磷酸酯为1.5~3.5%(指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下同),二硫代磷酸酯为1.5~2.6%。

    所述的杀菌剂为有机杀菌剂三唑酮,该杀菌剂对小麦黑穗病、白粉病、锈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用量为0.6~1.5%。

    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黄腐酸,用量为0.1~0.5%。

    上述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需均匀分散在软水中,若使用原药,则应先分别加工成乳油制剂,就是将原药同溶剂和乳化剂调制成乳油,然后再加入软水中搅拌分散均匀成乳液,外观乳白色。若使用上述药剂的乳油制剂,如40%的肟硫磷乳油、60%的甲拌磷乳油、20%的三唑酮乳油等等,就可计量后直接投入软水中搅拌均匀分散成乳液,外观乳白色。

    为提高拌种剂乳液的稳定性,可以在软水中预先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Na)或者乳化剂如宁乳0201、宁乳0203等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各种乳油制剂,搅拌均匀后即得拌种剂乳液,外观乳白色。

    为提高拌种剂乳液的药效,还可加入增效剂如增效磷或者增效威或者芝麻油等,用量不大于0.1%。

    本拌种剂每亩用量100~120毫升,既可用于拌种,又可用来浸种。拌种时取原乳液100毫升,加水稀释至1000毫升,或者加1千克水稀释,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10~15千克的小麦种子上,边喷酒边翻拌,喷完拌匀后堆闷2小时即可播种。浸种时取原乳液100毫升,加水5千克稀释,将10~15千克的小麦种子投入浸泡3~4小时,捞出凉干后即可播种。

    本发明经盆栽对比试验,在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鲜重、每株根条数、根长、根系干重、苗高、地上部干重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证明本发明对小麦种子发芽和幼苗茁壮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小麦根系生长发育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本发明经大田试验证明,可有效杀灭小麦苗期的主要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等,亦可防治小麦黑穗病、白粉病和锈病等病害,保苗率达99%以上,且药效可维持2个月左右。

    实施例:

    以加工1000克多功能拌种剂为例。取一硫代磷酸酯类40%的乳油制剂,二硫代磷酸酯类60%的乳油制剂,三唑酮20%的乳油制剂。

    1、取800克软水置于烧杯中,依次向杯中投入37.5克40%肟硫磷或其同系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两种以上时,总量37.5克,之间的相对量任意)(A),43.3克60%甲拌磷或其同系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两种以上时,总量43.3克,之间的相对量任意)(B),30克20%三唑酮(C),5克黄腐酸(D),边搅拌边加料,最后加入84.2克软水搅拌均匀,得到1000克即多功能拌种剂乳液,外观乳白色。

    2、取750克软水置于烧杯中,依次向杯中投入A 87.5克,B 25克,C 75克,D1克,增效磷1克,边搅拌边加料,最后加入60.5克软水搅拌均匀,得到1000克多功能拌种剂乳液,外观乳白色。

    3、取750克软水置于烧杯中,加入ABSNa 50克搅拌均匀,然后依次加入D1克,C 30克,B 25克,A 37.5克,增效威1克,边搅拌边加料,最后加入105.5克软水搅拌均匀,即得1000克多功能拌种剂乳液,外观乳白色。

    4、取700克软水置于烧杯中,加入宁乳0201、0203各20克,搅拌均匀,然后依次向烧杯中加入B 43.3克,A 87.5克,C 75克,D 5克,芝麻油1克,边搅拌边加料,最后加入48.2克软水搅拌均匀,即得1000克多功能拌种剂乳液,外观乳白色。

    5、取750克软水置于烧杯中,加入ABSNa 20克,宁乳020330克,搅拌均匀,然后依次向烧杯中加入A 50克,C 50克,B 36克,D 3克,增效磷1克,边搅拌边加料,然后加入60克软水搅拌均匀,即得1000克多功能拌种剂乳液,外观乳白色。

多功能小麦拌种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多功能小麦拌种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多功能小麦拌种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功能小麦拌种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功能小麦拌种剂.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多功能小麦拌种剂,由内吸杀虫剂肟硫磷及其同系物、甲拌磷及其同系物和有机杀菌剂三唑酮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于软水中均匀分散而成。本发明既可杀灭地下害虫、又能防治小麦苗期的虫害和病害,尤其是对小麦发芽和幼苗的茁壮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特别对小麦根系生长发育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田间保苗率达99以上,且有两个月左右的残效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