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黄颡鱼幼鱼饲料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黄颡鱼幼鱼饲料。
背景技术
黄颡鱼又称黄颊鱼、黄骨鱼、黄刺鱼,分布于中国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等流
域,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具体主要有补气血、生乳作用,对产妇有通乳汁、补身体、促康复
的功效;有开胃健脾、消除寒气、催生乳汁之功效;味苦,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
液中的热毒;还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除水肿、提高免
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
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
和功能有重要影响、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压正常、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黄颡
鱼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
止嗽下气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效。
鉴于黄颡鱼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所以近年来黄颡鱼的市场需求与日俱
增,以广西为例,目前当地的黄颡鱼养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养殖技术日臻完善,其中
得饲料企业同步研制了黄颡鱼不同阶段的人工配合饲料,促进了黄颡鱼养殖业的快速发
展;关于黄颡鱼幼鱼配合饲料的研制技术也逐步成熟,但这些幼鱼饲料都未能解决黄颡鱼
幼鱼掉色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养殖户在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密度的同时,忽略了黄颡鱼
幼鱼因环境改变或饲料管理问题而经常会出现的掉色的问题,导致黄颡鱼幼鱼生长速度及
产量虽然因人工配合饲料配方的完善而提高,但长成以后体色变浅,卖相变差,价格下降;
黄颡鱼体色变浅的机理主要是因肝脏病变而导致变色,肝脏病变的主要原因是黄颡鱼在饲
养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等问题,导致黄颡鱼发生肠道疾病,肠道通透性增加,有害物质通过
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导致肝功能受损后,黄颡鱼肝脏内黑色素合成受阻,导致黄颡鱼体色发
生不可逆的白化。同时养殖户还存在防病措施不到位,不合理用药,不注重水环境保护等问
题,导致养殖水体恶化,黄颡鱼幼鱼生存环境变差,幼鱼养殖成活率下降,体色变暗,品质变
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黄颡鱼幼鱼饲料。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黄颡鱼幼鱼饲料,由以下按质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红鱼粉20~40,面粉15
~20,玉米5~10,豆粕15~20,花生麸4~8,菜粕5~10,玉米蛋白粉15~20,豆油1~2,鱼油
1~3,磷酸二氢钙0.5~1.5,多维0.5~1,多矿0.5~1,中草药2~3,有机酸诱食剂0.2~
0.5,氯化胆碱0.3~0.7、防霉剂0.1~0.3,抗氧化剂0.2~0.4。
优选地,由以下按质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红鱼粉35,面粉15,玉米10,豆粕15,花生
麸5,菜粕8,玉米蛋白粉15,豆油2,鱼油2,磷酸二氢钙1,多维1,多矿1,中草药2,有机酸诱食
剂0.5,氯化胆碱0.5,防霉剂0.2,抗氧化剂0.3。
进一步,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豆油,鱼油按比例混合后,倒入铁锅中,
加热,待油温升至80℃,将红鱼粉,面粉,玉米,豆粕,花生麸,菜粕,玉米蛋白粉按比例混合
后,倒入铁锅中,翻炒4~6min,出锅使原料表面温度冷却至20~25℃,加入剩余的原料,拌
匀即可。
进一步,所述的有机酸诱食剂,是将柠檬酸和苹果酸按3∶2的质量比混合。
进一步,所述的防霉剂,是将丁香油、土槿皮、苦参和虎杖按1~1.5∶0.3~0.6∶0.2
~0.4:0.7~1.1的质量比混合后,捣碎30~40min,加入乙醇浸提24~25h,减压蒸馏回收乙
醇,过滤,即得防霉剂。
进一步,所述的抗氧化剂,是将枸杞、黄芪、三七和茶多酚按1~1.5∶0.5~1∶0.3~
0.6∶0.2~0.4混合后,烘干至含水量为5~7%,粉碎过80~100目筛,即可。
进一步,所述的中草药,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松针18~22,大蒜18~22,
茯苓10~20,黄柏5~15,杜仲10~20,黄芪5~15,艾叶5~15。
进一步,所述的中草药,是将大蒜去皮后,捣碎至汁液流出,加入大蒜重量0.5~
0.7倍的水,浸泡24~25h,再将其他中草药原料烘干至80~100目筛,与浸泡后的蒜水混匀
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传统的黄颡鱼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有效的提
高了黄颡鱼幼鱼养殖成活率,添加的各类中草药的作用如下:松针,含有一定量的酪氨酸,
酪氨酸是甲状腺荷尔蒙等物质的生成原料,也是生成黑色素的基础物质,能补充黄颡鱼体
内黑色素基础生成物质的不足,且含有树脂及单宁,能够提高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大蒜具有
强力杀菌的作用,可以预防黄颡鱼肠炎病,保持肠道健康;茯苓可治疗黄颡鱼水肿病;黄柏
有解毒的作用;杜仲富含绿原酸,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能显著增加胃肠蠕动和促进胃液分
泌及利胆作用,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几率,提高肠道的免疫功能;黄芪可以保护黄颡鱼的肝
胰脏功能。防止体色变暗,使之保持野生状态下的鲜艳体色,提高幼鱼品质,在中药有效的
避免肤体掉色的同时,中药本身具有的广谱的杀菌作用,有效的灭杀水体的病原菌,改善水
体情况,提高黄颡鱼的存活率,减少化学药剂的施用,降低养殖成本,其中通过有机酸类诱
食剂的添加,促进了黄颡鱼幼鱼的消化吸收,促使其迅速生长,缩短了养殖周期,同时减少
了黄颡鱼体氮随排泄物的流失,优化养殖环境。
在选用防霉剂和抗氧化剂时候,采用中药代替化学药剂,有效的减少对化学药剂
对黄颡鱼的侵害,减少化学药剂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鱼体的累积,把对人体的损害降
到最低,分别通过具有杀菌、抗病毒、消除自由基的中草药作为防霉剂和抗氧化剂,更加天
然无害,同时,中草药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有效的补充黄颡鱼的营养需求,实现双赢的目
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
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
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新型黄颡鱼幼鱼饲料,由以下按质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红鱼粉20kg,面粉
15kg,玉米5kg,豆粕15kg,花生麸4kg,菜粕5kg,玉米蛋白粉15kg,豆油1kg,鱼油1kg,磷酸二
氢钙0.5kg,多维0.5kg,多矿0.5kg,中草药2kg,有机酸诱食剂0.2kg,氯化胆碱0.3kg、防霉
剂0.1kg,抗氧化剂0.2kg。
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豆油,鱼油按比例混合后,倒入铁锅中,加热,待
油温升至80℃,将红鱼粉,面粉,玉米,豆粕,花生麸,菜粕,玉米蛋白粉按比例混合后,倒入
铁锅中,翻炒4min,出锅使原料表面温度冷却至20℃,加入剩余的原料,拌匀即可。
所述的有机酸诱食剂,是将柠檬酸和苹果酸按3∶2的质量比混合。
所述的防霉剂,是将丁香油、土槿皮、苦参和虎杖按1∶0.3∶0.2∶0.7的质量比混合
后,捣碎30min,加入乙醇浸提24h,减压蒸馏回收乙醇,过滤,即得防霉剂。
所述的抗氧化剂,是将枸杞、黄芪、三七和茶多酚按1∶0.5∶0.3∶0.2混合后,烘干至
含水量为5%,粉碎过80目筛,即可。
所述的中草药,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松针18kg,大蒜18kg,茯苓10kg,黄
柏5kg,杜仲10kg,黄芪5kg,艾叶5kg。
所述的中草药,是将大蒜去皮后,捣碎至汁液流出,加入大蒜重量0.5~0.7倍的
水,浸泡24~25h,再将其他中草药原料烘干至80目筛,与浸泡后的蒜水混匀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新型黄颡鱼幼鱼饲料,由以下按质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红鱼粉40kg,面粉
20kg,玉米10kg,豆粕20kg,花生麸8kg,菜粕10kg,玉米蛋白粉20kg,豆油2kg,鱼油3kg,磷酸
二氢钙1.5kg,多维1kg,多矿1kg,中草药3kg,有机酸诱食剂0.5kg,氯化胆碱0.7kg、防霉剂
0.3kg,抗氧化剂0.4kg。
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豆油,鱼油按比例混合后,倒入铁锅中,加热,待
油温升至80℃,将红鱼粉,面粉,玉米,豆粕,花生麸,菜粕,玉米蛋白粉按比例混合后,倒入
铁锅中,翻炒6min,出锅使原料表面温度冷却至25℃,加入剩余的原料,拌匀即可。
所述的有机酸诱食剂,是将柠檬酸和苹果酸按3∶2的质量比混合。
所述的防霉剂,是将丁香油、土槿皮、苦参和虎杖按1.5∶0.6∶0.4∶1.1的质量比混
合后,捣碎40min,加入乙醇浸提25h,减压蒸馏回收乙醇,过滤,即得防霉剂。
所述的抗氧化剂,是将枸杞、黄芪、三七和茶多酚按1.5∶1∶0.6∶0.4混合后,烘干至
含水量为7%,粉碎过100目筛,即可。
所述的中草药,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松针22kg,大蒜22kg,茯苓20kg,黄
柏15kg,杜仲20kg,黄芪15kg,艾叶15kg。
所述的中草药,是将大蒜去皮后,捣碎至汁液流出,加入大蒜重量0.7倍的水,浸泡
25h,再将其他中草药原料烘干至100目筛,与浸泡后的蒜水混匀即可。
实施例3
一种新型黄颡鱼幼鱼饲料,由以下按质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红鱼粉35kg,面粉
15kg,玉米10kg,豆粕15kg,花生麸5kg,菜粕8kg,玉米蛋白粉15kg,豆油2kg,鱼油2kg,磷酸
二氢钙1kg,多维1kg,多矿1kg,中草药2kg,有机酸诱食剂0.5kg,氯化胆碱0.5kg,防霉剂
0.2kg,抗氧化剂0.3kg。
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豆油,鱼油按比例混合后,倒入铁锅中,加热,待
油温升至80℃,将红鱼粉,面粉,玉米,豆粕,花生麸,菜粕,玉米蛋白粉按比例混合后,倒入
铁锅中,翻炒5min,出锅使原料表面温度冷却至22℃,加入剩余的原料,拌匀即可。
所述的有机酸诱食剂,是将柠檬酸和苹果酸按3∶2的质量比混合。
所述的防霉剂,是将丁香油、土槿皮、苦参和虎杖按1.3∶0.5∶0.3∶0.9的质量比混
合后,捣碎35min,加入乙醇浸提24.5h,减压蒸馏回收乙醇,过滤,即得防霉剂。
所述的抗氧化剂,是将枸杞、黄芪、三七和茶多酚按1.3∶0.7∶0.5∶0.3混合后,烘干
至含水量为6%,粉碎过90目筛,即可。
所述的中草药,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松针20kg,大蒜20kg,茯苓15kg,黄
柏10,杜仲15kg,黄芪10kg,艾叶10kg。
所述的中草药,是将大蒜去皮后,捣碎至汁液流出,加入大蒜重量0.6倍的水,浸泡
24.5h,再将其他中草药原料烘干至90目筛,与浸泡后的蒜水混匀即可。
实施例4
一种新型黄颡鱼幼鱼饲料,由以下按质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红鱼粉40kg,面粉
15kg,玉米10kg,豆粕15kg,花生麸8kg,菜粕5kg,玉米蛋白粉20kg,豆油1kg,鱼油3kg,磷酸
二氢钙1.5kg,多维0.5kg,多矿1kg,中草药2kg,有机酸诱食剂0.5kg,氯化胆碱0.3kg、防霉
剂0.3kg,抗氧化剂0.2kg。
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豆油,鱼油按比例混合后,倒入铁锅中,加热,待
油温升至80℃,将红鱼粉,面粉,玉米,豆粕,花生麸,菜粕,玉米蛋白粉按比例混合后,倒入
铁锅中,翻炒4min,出锅使原料表面温度冷却至25℃,加入剩余的原料,拌匀即可。
所述的有机酸诱食剂,是将柠檬酸和苹果酸按3∶2的质量比混合。
所述的防霉剂,是将丁香油、土槿皮、苦参和虎杖按1.5∶0.3∶0.4∶0.7的质量比混
合后,捣碎30min,加入乙醇浸提24h,减压蒸馏回收乙醇,过滤,即得防霉剂。
所述的抗氧化剂,是将枸杞、黄芪、三七和茶多酚按1∶0.5∶0.6∶0.2混合后,烘干至
含水量为5%,粉碎过80目筛,即可。
所述的中草药,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松针22kg,大蒜18kg,茯苓20kg,黄
柏15kg,杜仲10kg,黄芪15kg,艾叶5kg。
所述的中草药,是将大蒜去皮后,捣碎至汁液流出,加入大蒜重量0.7倍的水,浸泡
24h,再将其他中草药原料烘干至100目筛,与浸泡后的蒜水混匀即可。
实施例5
一种新型黄颡鱼幼鱼饲料,由以下按质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红鱼粉20kg,面粉
20kg,玉米10kg,豆粕15kg,花生麸6kg,菜粕10kg,玉米蛋白粉15kg,豆油2kg,鱼油1kg,磷酸
二氢钙1.5,多维0.5kg,多矿0.5kg,中草药3kg,有机酸诱食剂0.2kg,氯化胆碱0.7kg、防霉
剂0.1kg,抗氧化剂0.2kg。
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豆油,鱼油按比例混合后,倒入铁锅中,加热,待
油温升至80℃,将红鱼粉,面粉,玉米,豆粕,花生麸,菜粕,玉米蛋白粉按比例混合后,倒入
铁锅中,翻炒6min,出锅使原料表面温度冷却至25℃,加入剩余的原料,拌匀即可。
所述的有机酸诱食剂,是将柠檬酸和苹果酸按3∶2的质量比混合。
所述的防霉剂,是将丁香油、土槿皮、苦参和虎杖按1.3∶0.3∶0.4∶0.7的质量比混
合后,捣碎40min,加入乙醇浸提24h,减压蒸馏回收乙醇,过滤,即得防霉剂。
所述的抗氧化剂,是将枸杞、黄芪、三七和茶多酚按1.5∶0.5∶0.6∶0.3混合后,烘干
至含水量为5%,粉碎过80目筛,即可。
所述的中草药,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松针20kg,大蒜20kg,茯苓20kg,黄
柏5kg,杜仲10kg,黄芪15kg,艾叶5kg。
所述的中草药,是将大蒜去皮后,捣碎至汁液流出,加入大蒜重量0.5~0.7倍的
水,浸泡25h,再将其他中草药原料烘干至80目筛,与浸泡后的蒜水混匀即可。
实验例
1、随机选取100位评价者,对本发明饲料养殖的黄颡鱼以及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
价,以传统的饲料喂养的黄颡鱼作为对照,以10分为满分,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
本发明饲料饲养的黄颡鱼
传统饲料饲养的黄颡鱼
肤色
9.4
8.5
大小
9.3
9.1
水体情况
9.3
8.5
黄颡鱼肉质
9.4
8.9
2、随机选取两个环境相同的水池喂养黄颡鱼,第一组采用本发明的饲料进行喂
养,第二组采用传统市售饲料进行喂养,对两组黄颡鱼的存活率,生长情况进行跟踪记录,
其中选用的黄颡鱼的品种相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项目
本发明饲料饲养的黄颡鱼
传统饲料饲养的黄颡鱼
存活率
93.1%
86.9%
日喂食次数/平均
3
2
虫害发生率
1~1.5%
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