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的中药膏.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153625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30781.2

申请日:

2017.01.17

公开号:

CN106552240A

公开日:

2017.04.0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日:2017011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K9/06; A61P15/14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清远市中医院

发明人:

王芳

地址: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桥北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罗晓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中药膏,组方由按重量份计的柴胡、香附、川芎、麦芽、陈皮、白芍、牡丹皮、王不留行、三七、猫抓草、瓜蒌、三棱、莪术、甘草等原料药组成,并根据所述组方配料后按制药规范所允许的制备方式完成口服中药膏药的制备。本发明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等优点,它可以有效地治疗乳腺增生的疾病,疗效显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中药膏,组方由下列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药组
份组成:柴胡45-60份、香附35-50份、川芎35-50份、麦芽35-50份、陈皮45-60份、白芍70-100
份、牡丹皮45-60份、王不留行35-50份、三七15-30份、猫抓草35-50份、瓜蒌45-60份、三棱
15-30份、莪术15-30份、甘草15-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根据所
述组方配料后按制药规范所允许的制备方式完成所述中药膏药的制备。

说明书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的中药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尤其是指一种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
腺增生的口服中药膏。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是妇科常见病、多见病。在我国,乳腺增生病的发病年龄多在20~44岁之
间,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40%,约占乳腺疾病的70~78%,近几年有逐渐上升趋势。大量研
究表明,乳腺增生病渐进演变可导致癌变,因而引起人们普遍关注。

乳腺增生是由于乳腺生理性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组织结构紊乱,
是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良性改变,与内分泌紊乱关系密切,其基本病理变化是
乳腺的腺泡、导管及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目前,临床上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主要以药物治
疗为主,西医采用激素治疗,但激素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副作用大;而国内采用中药治
疗,但疗效又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且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活血、通经止
痛等功能的口服中药膏,可以有效地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中药膏,该中药膏的组方由
下列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药组份组成:柴胡45-60份、香附35-50份、川芎35-50份、麦芽35-50
份、陈皮45-60份、白芍70-100份、牡丹皮45-60份、王不留行35-50份、三七15-30份、猫抓草
35-50份、瓜蒌45-60份、三棱15-30份、莪术15-30份、甘草15-3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中药膏药的制备方法,即
根据所述组方配料后按制药规范所允许的制备方式完成所述中药膏的制备。常规的传统方
式为,将所述十四味药放入釜中,放水没过药材,反复煎煮3遍,过滤榨汁,加入辅料蜂蜜、核
桃等,加热浓缩成膏状,按量分次口服服用即可。

本发明选由柴胡、香附、川芎、麦芽、陈皮、白芍、牡丹皮、王不留行、三七、猫抓草、
瓜蒌、三棱、莪术、甘草等十四味药物组成,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产生协同功效,从而
能够有效治疗乳腺增生。方中柴胡、香附,主入肝经,调达肝气、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川芎、
麦芽疏肝平郁、行气活血,助柴胡解肝经之郁滞,陈皮理气行滞,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
止痛,牡丹皮、王不留行、三七活血祛瘀止痛,与瓜蒌、猫爪草相配,疏通乳管,化痰消肿、软
坚散结,三棱、莪术行气止痛,川芎还可下调经水,甘草调和诸药,共同疏肝解郁理气活血通
经祛瘀之消。本药物组合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活血、通经止痛等功能,通常在服用半个月左
右,就可以有效缓解症状甚至消失,最多需要三个个月就可以完全治愈,通常把本发明称作
解郁膏。本发明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等优点,它可以有效地治疗乳腺增生的疾病,
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45-60g,香附35-50g,川芎35-50g,麦芽35-50g,陈皮45-60g,白芍70-100g,牡丹皮
45-60g,王不留行35-50g,三七15-30g,猫抓草35-50g,瓜蒌45-60g,三棱15-30g,莪术15-
30g,甘草15-30g。

实施例1:本发明中各个原料药的用量为:

柴胡60g、香附50g、川芎50g、麦芽50g、陈皮60g、白芍100g、牡丹皮60g、王不留行50g、三
七30g、猫抓草50g、瓜蒌60g、三棱30g、莪术30g、甘草30g。

将上述的十四味药柴胡60g、香附50g、川芎50g、麦芽50g、陈皮60g、白芍100g、牡丹
皮60g、王不留行50g、三七30g、猫抓草50g、瓜蒌60g、三棱30g、莪术30g、甘草30g,反复煎煮3
遍,过滤榨汁,加入辅料(蜂蜜、核桃),加热浓缩成即得,分两次服用每日。

实施例2:本发明中各个原料药的用量可以为:

柴胡45g、香附35g、川芎35g、麦芽35g、陈皮45g、白芍70g、牡丹皮45g、王不留行35g、三
七15g、猫抓草35g、瓜蒌45g、三棱15g、莪术15g、甘草15g,反复煎煮3遍,过滤榨汁,加入辅料
(蜂蜜、核桃),加热浓缩成即得,分两次服用每日。

实施例3:本发明中各个原料药的用量可以为:

柴胡50g、香附40g、川芎40g、麦芽40g、陈皮50g、白芍85g、牡丹皮50g、王不留行40g、三
七20g、猫抓草40g、瓜蒌50g、三棱20g、莪术20g、甘草20g。制备方法同上。

实验例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8次会议讨论修订的《乳
腺增生病诊断、辨证及疗效评价标准》。

主症:乳房刺痛;肿块呈多样性,边界不清,质韧;舌暗红或青紫、或舌边尖有瘀或
舌下脉络粗胀、青紫。

次症:乳房胀痛、肿块与月经、情绪不甚相关;月经延期,行经不畅或伴有瘀块;舌
苔腻,脉涩、弦或滑。

具有上述3项主症或2项主症+2项次症即可诊断。

试验例:择当地100名乳腺增生患者,每天服用本发明二次,早晚各服一次,三至五
天后,疼痛症状消失,继续服药一至二个月后,全部治愈根除。治愈率达100%。本发明避免
打针和做手术,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显著减少患者痛苦。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的中药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的中药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的中药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的中药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的中药膏.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中药膏,组方由按重量份计的柴胡、香附、川芎、麦芽、陈皮、白芍、牡丹皮、王不留行、三七、猫抓草、瓜蒌、三棱、莪术、甘草等原料药组成,并根据所述组方配料后按制药规范所允许的制备方式完成口服中药膏药的制备。本发明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等优点,它可以有效地治疗乳腺增生的疾病,疗效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