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医药及其配制方法。 肝炎病对人类危害甚大,急性肝炎传染速度快,患病面广,病症来势凶猛,如1988年春上海甲肝流行,全市三十余万人发病,患病率在8%以上;慢性肝炎虽病势较缓,一旦患病较难治愈。如果患肝炎病治疗不及时或措施不力极易成为重症,如肝硬化、腹水、肝昏迷等,重症患者死亡率为70~90%。目前,对急性肝炎采用清热利湿药物(如茵陈蒿汤等)、高渗葡萄糖、VC、肝泰乐等进行保肝治疗,对慢性肝炎缺乏特效药,使用干挠素与阿糖腺苷联合应用有效率为42.8%,就是用干挠素诱导剂-聚肌胞治疗总有效率74.6%,这些药物对肝炎病治疗效果不理想,且不能根治,而且价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祖国医药理论,用中药组方,研制能迅速治愈肝炎地药物。
本发明使用茵陈、黄芩、车前子、当药(龙胆草)、皂矾(绿矾)、松针、铁落进行组方,其依据为:茵陈苦平微寒无毒、能清湿热、利黄疸,有解热、发汁、净血作用,是中医常用作治疗肝炎的药物;黄芩苦平无毒,有泻实火、清湿热、利肺燥脾退黄之功能;车前子甘寒无毒,有养肝利尿、清热排毒、疏肝中风热、治气癃胀满止痛之功能;当药,又名苦草、千振草,苦温无毒,有健胃杀虫、香窜入肝、理气中之血、逐腹内之恶露功能;皂矾,又名绿矾、青矾,为粗制硫酸亚铁,酸凉无毒,有消痞满、化积滞、退黄燥脾、利湿补血之功;松针,苦温无毒、祛风、燥湿,能生肌止痛,入心、脾两经;铁落,辛平无毒,有降火、潜阻、镇逆、补血养肝之功能。组方为:
菌陈 500~3000g
黄芩 300~2000g
车前子 300~3000g
当药(或龙胆草) 500~2000g
皂矾 50~1000g
松针 500~2000g
铁落 300~1000g
水 5000~75000g
糖 1000~2000g
其药品制法是:先将药装入铁锅内,加入总水量的一半煎制成药液,倒出药液,药渣用剩余水的三分之二煎制成药液,倒出药液,药渣再用所剩之水煎一次。三次药液混合、过滤、加糖浓缩至加水量的5~25%左右。每500cc服六天,日服三次。中医认为:“病不解于卫分,而传入营血受邪,其病必危。”故病邪不能即时从卫表、小便排出,则势必在内脏泛滥。本发明的处方有清热利湿、退黄镇逆、健胃理气、平肝养肝、生血凉血及解毒功能,是以治为主,保肝为辅。通过清理解毒,即时排毒外泄,因而服用本发明之糖浆后出现退黄疸快、降逆消胀快、增进食欲快的三快效果。这一药物糖浆对黄疸型急、慢性肝炎有很好的疗效,对肝硬化有一定的疗效。二十余年来,对四千余病例进行治疗,均有明显疗效,如1972年对发明人所在地流行急性黄疸型肝炎七十余名患者用此药物进行治疗,除两名肝坏死转院外,其余全部在一月内痊愈,至今无一例复发。
本发明的特点是:(1)配方合理:根据肝炎病之特点,以少许几味中药组合而达到以治为主,以保为辅的目的,特别是以铁锅煎制的方法更为少见;(2)药源广、价格低廉:与目前使用大量贵重药物比之更具有明显优点;(3)效果奇特:患者用药后数日便见初效,月余肝功能指标正常或趋于正常,甚至对肝硬化肝昏迷的病例投药数月也能达到如此效果,期间无需用其他药物。
实例1
肝炎糖浆处方为:
茵陈 1500g 黄芩 1000g
车前子 1000g 当药 1000g
皂矾 500g 松针 1000g
铁落 500g
将上述中药加入铁锅内(车前子用纱布包煎),加水30kg后加热煎制成约成12.5kg药液滤出;再加20kg水入铁锅内,煎成约10kg药液,滤出;复以12.5kg水煎成约5kg药液,滤出。三次药液合并约27.5kg1kg,加白糖1.5kg,浓缩至15kg,装瓶,每瓶500cc。
孙某,男,25岁,患急性、黄疸型肝炎一周,肝功:ETT14单位,TTT12单位,GPT142单位,黄疸指数30单位,凡登白式反应间+++、直+++,表面抗原(-)。投肝炎糖浆,日服三次,每次35cc,15日后肝功检查全部正常。
辛某,男,72岁,因患急性、黄疸型肝炎入传染病医院治疗,初黄疸指数12单位,月余后升为30单位,用血浆蛋白等药物点滴一月,升至180单位,患者饮食不进出现昏迷。投肝炎糖浆,3日后患者精神状态大振,10日后黄疸指数降至30单位,又连服30日,肝功能指标全部正常。
实例2
处方为:
茵陈 2500g 黄芩 800g 车前子 500g 龙胆草 1000g 绿矾 50g 松针 1500g 铁落 500g
分别用水30kg,20kg,15kg煎,煎汁合并,加糖2kg浓缩至15kg,分装成30瓶,患者服用6瓶为一疗程,日服三次,每次约30cc。
关某,男,65岁,患急性黄疸型肝炎,住院常规治,疗病情恶化成肝硬化腹水。患者不能坐立,只伏卧,骨瘦如柴,腹水十分明显,很硬,腹皮满布静脉曲张。服上述糖浆,十日后腹水消2/3,静脉曲张消失,服药月余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