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喷洒药物及其制备工艺.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513233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20424.0

申请日:

1993.12.14

公开号:

CN1103791A

公开日:

1995.06.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5.6.2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主分类号:

A61K35/78

申请人:

杨光;

发明人:

杨光

地址:

710082陕西省西安市劳动南路10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孙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采用中药成分的喷雾酊剂型的治疗烧、烫伤药品。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地榆、白芨等八种中药成分。同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地起到止痛、消炎、收敛、消肿,抗感染等作用,在预防感染、减少渗出、加速愈合等方面均优于现有药物,同时对流感,神经性皮炎,皮疹等均具有一定疗效。制备工艺科学、简单,剂型使用方便,造价低廉。适合于任何医院、尤其是农村基层医院使用,更是家庭药箱中的必备药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烧、烫伤药品,采用纯中药成份,其特征在于:中药配方及方剂剂量或倍数方剂剂量为:地榆75g、白芨75g、忍冬藤75g、细辛75g、白芷37.5g、黄莲37.5g、黄柏37.5g。黄芩37.5g;采用喷雾酊剂型。
2: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烫伤药品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原生药细末400g置有盖容器中,加入75%乙醇1000ml密盖,每日搅拌数次,浸渍5日,倾取上清液,再于原药质中加入75%乙醇1000ml,同法浸渍3日,倾取上清液与一次液合并,再加75%乙醇至2000ml,静置24小时,滤后将瓶密封。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全部采用中药配方的治疗外伤,烧伤,烫伤及细菌感染皮肤病的外用药品。

    在本发明以前的现有技术中,对于治疗烧伤、烫伤,一般常用药面或药膏敷抹地办法进行治疗,使用这种方法不仅治疗时间长,创伤面不易愈合,而且涂敷起来极不方便,给病人增加痛苦,包扎后极不利于病肤的康复,效果不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变这种医治烧伤,烫伤的办法,采用全中药成分,且改变药品的剂型,采用喷涂方式,不用包扎,使创面迅速愈合。

    现将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叙术如下;

    本发明药品为全中药成分制剂,其配方为;地榆75g、白芨75g、忍冬藤75g、细辛75g、白芷37.5g、黄莲37.5g、黄柏37.5g。上述药味方剂剂量或倍数方剂剂量均粉成细末状备用。制备时,取上述原生药细末400g置有盖容器中,加入75%乙醇31000毫升密盖,每日搅拌数次,浸渍5日,倾取上清液,再于原药质中加入75%乙醇1000ml,同法浸渍3日,倾取上清液,与一次液合并,再加75%乙醇至2000ml(原乙醇有耗损),静置24小时,滤后将瓶密封,即为成药,药品呈棕黄色液体,属于喷雾酊剂型。

    本发明采用上述药味配方及剂量剂型是经过大量的科学论证及临床实验而制备成功的,其主要药理、药性是来自药典,现将配方依据叙述如下: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产地:四川,成份:鞣质,地榆皂甙,维生素A类物质。具有凉血、止血、收敛、解毒、消炎作用。一般用于治胃及十二脂肠溃疡出血、痔出血、便血、妇女血崩等,常用量为3-12g,外用治烧烫伤。

    白芨:为兰科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产地:陕西。成份:含挥发油,粘液质、淀粉。性味微寒味苦甘,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作用。与金银花,连翘天花粉配用,可治疗疡痈肿;与煅石膏混匀,研成细末,撒布伤口,可治疗刀伤出血。

    忍冬藤:为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茎杆。产地:陕西。成分:含冬甙、皂素、肌醇等。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热、解毒、抑制细菌作用,对流感悖毒也具有相当的抑制作用,一般外科化脓性感染,痢疾、上感、膀胱炎、关节酸痛、咽痛、目赤等,均可采用此药。忍冬藤与忍冬花的作用相同。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的干燥根。产地:四川。

    成份:含白芷素、白芷醚等香豆类痉挛性毒素。性味辛温,具有解表祛风、止痛。治感胃风寒、前额头痛有很好效果,与细辛配伍有表面麻醉作用。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细辛的干燥全草。产地:陕西。成份:含有挥发油,棕桐酸、树脂等。性温味辛,具有发散风寒,祛痰止痛作用。与口麻散、川鸟、急性子配伍,可用于牙科麻醉。

    黄柏:为芷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产地:四川。成份: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作用。用于清热泻痢、黄疽、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痒。盐黄柏滋阴降火。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产地:四川。成份:含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甙、黄芩新素、β-谷甾醇、鞣质等。性味寒苦。具有清热、利湿、凉备、安胎、抗菌作用。对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对流感悖毒也有抑制作用。

    本发明药品及制备工艺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功能,可有效地起到止痛、收敛,消肿作用,同时在预防感染、减少渗出、快速结痂、加快愈合,不留疤痕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特点,此外,对流感,神精性皮炎,皮疹等具有一定的疗效。制备工艺科学简单,提取有效成份效率高。剂型使用方便,易携带、成本低、效果好。

    本发明药品为纯中药制剂,无任何毒付作用,对80例临床患者试用结果证明,本药品对Ⅱ°浅烧伤创面有显著疗效,对Ⅱ°深烧伤及Ⅲ°烧伤创面有一定作用,总有效率98%。使用时,对烧伤创面喷洒2~4小时一次。烧伤早期创面渗出多时可增加喷洒次数,使用前应清除创面水泡及已剥脱表皮。儿童每次喷洒剂量不超过10ml,成人大面积烧伤每次喷洒剂量不超过30ml。

    本发明药品适合于任何医疗部门使用,尤其适合于农村基层医院,亦何作为轻度小面积烧伤门诊治疗,更是家庭药箱中的必备药品。

烧烫伤喷洒药物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烧烫伤喷洒药物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烧烫伤喷洒药物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烧烫伤喷洒药物及其制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烧烫伤喷洒药物及其制备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采用中药成分的喷雾酊剂型的治疗烧、烫伤药品。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地榆、白芨等八种中药成分。同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地起到止痛、消炎、收敛、消肿,抗感染等作用,在预防感染、减少渗出、加速愈合等方面均优于现有药物,同时对流感,神经性皮炎,皮疹等均具有一定疗效。制备工艺科学、简单,剂型使用方便,造价低廉。适合于任何医院、尤其是农村基层医院使用,更是家庭药箱中的必备药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