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昆虫装置.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513110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3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97788.1

申请日:

1995.03.03

公开号:

CN1179697A

公开日:

1998.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A01M1/02

主分类号:

A01M1/02

申请人:

石建益;

发明人:

石建益

地址:

马来西亚森美兰州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金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捕捉昆虫(例如苍蝇)的装置。将诱铒放在支撑装置的黑色/深彩色的板上以吸引昆虫(如苍蝇)。装置包括基座框架(13),深色挡光壁(21)高出彩板,连接的中空锥体(12),以及基座框架(13)上带透光壁的立方容器(15)。装置设计成底部暗,上部有光,这样来诱导已进入(容器)向锥体(12)顶端(9)的小口飞的昆虫(苍蝇)。这些飞过小口(14)的苍蝇就在容器内被捕捉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捕捉昆虫的装置,所述装置包含限定第一空间或室的装 置,从外界可通过入口装置进入,该第一空间限定装置一般具有不透光 特性, 限定第二个空间或室的装置,第二个空间除第一与第二空间之间至 少有一条通路之外与外界阻断,而且具有透光特性,其中第一空间起到 诱使昆虫进入的作用,进入第一空间的昆虫受到进入第二空间的光线的 吸引,通过通路,然后在第二空间被捕捉。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第一空间至少部分由一开式框架构 成,框架起着平台或基座的作用,支腿将框架抬起高出支架表面,并在 框架下面提供入口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装置,其中支架表面由分开的黑色或深色板组 成。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装置,其中支腿加在平台框架朝内放置的 另一框架上。
5: 根据权利要求2、3或4的装置,其中平台框架与/或其他框架为 矩形的。
6: 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的装置,其中平台框架有一个不透 光材料制成的截头圆锥体壁。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装置,其中限定第二空间的装置包括 由第一空间限定装置所支撑的圆锥或锥体,一装在圆锥或锥体上的容 器,容器至少有一条由圆锥或锥体顶端的孔构成的通路。
8: 根据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中容器是立方形状的。
9: 根据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中容器装在圆锥或锥体的上部区域。
10: 根据权利要求7至9的任一装置,其中圆锥或锥体与/或容器具 有至少部分透光的一个或多个壁。

说明书


捕捉昆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捕捉昆虫(尤其是苍蝇,但不仅仅是苍蝇)的装置。

    【发明背景】

    捕蝇器捕捉杀灭苍蝇人人皆知。鉴于苍蝇是难以捕捉的小昆虫,飞行能力很强,所以,捕捉苍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简单的粘蝇纸依靠胶粘住苍蝇,碰巧会粘住翅膀或身体。也有较复杂的装置,象电动萤光管,利用紫光及电流使苍蝇电死。这种装置需要用电,室外没有电的地方就不能用。有些装置不是很有效,因为死苍蝇的气味会排斥其他苍蝇。

    本发明总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捕捉诸如苍蝇之类昆虫的装置。

    本发明的公开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捕捉昆虫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限定第一空间或室的装置,这一空间通过入口装置跟外界相接,第一空间限定装置一般具有不透光特性,

    限定第二空间或小室的装置,第二室对外界关闭,除非第一、第二空间之间至少有一条一般具有透光特性地通路,这样,第一空间起到了引诱昆虫进入,进入第一空间的昆虫被进入第二空间的光所吸引而通过这一通路,这时就在第二空间被捕捉。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特征在附属的权利要求中作了限定。

    在一特定的形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装置,装置包括一中空具有实心的壁圆锥,或具有实心壁的锥体,这些壁是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制作,在圆锥或锥体的顶端具有一个开口,

    中空立方容器具半透明或透明壁及全开或半开的底,它放在圆锥或锥体上方,以便在上面完全复盖,

    平台框架具有暗壁,在中央限定一空间,用作圆锥或锥体的台,

    黑色或深色方板,上面支撑平台框架,接纳诱饵引诱昆虫进入平台框架构成的空间。

    附图描述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将通过例子、参与附图来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建造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装置的顶视图;

    图3是图1与图2所示的装置的底视图;

    图4是装置的底侧透视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如附图所示,根据本发明建造的装置包括一个中空锥体12,其方形基座装在一个通常为矩形的开式框架13上,起着基座或平台的作用,包括一个中空立方形容器15,装在锥体12上区的上方。锥体12有一个带四面壁板12′的框架,壁板向顶端9倾斜。容器15同样有一个框架8,由直角截面组成,截面之间有壁板。底壁板省略了,这样,框架8的底区就紧扣在壁板12′与锥体12框架上,将容器15的内部封闭起来。

    平台13有一个平截头锥体壁21(图4),起着隔板及内支架22(图3)的作用,悬挂腿23的作用将装置抬起高出支架表面(未示出)。平台壁21是由不透光材料制成,一般为深色或黑色,而锥体12的壁板12′及容器15的壁板7是由透光材料制成。所有元件12、13、15都是用塑料材料制成。

    锥体12的顶端9有一小孔14,使昆虫在锥体12内部与容器15之间通过。当装置放在支架表面,在平台13壁21的底部边缘(28)为昆虫提供入口,平台高出支架表面,支架表面最好是不透光板(图中未示出)。

    平台13的壁21连同支架表面构成从外界吸引昆虫的第一小室或空间F。

    容器15的壁板7及锥体壁板12′的上区构成另一室或空间T,昆虫就在此被捕而杀死。锥体12的内部和小孔14为昆虫在小室或空间F、T之间提供导引与通路。

    为使用此装置,诱饵最好放在支架板的中心区,支架板上放有支腿23。诱饵可以是剩饭菜、腐烂食品或有气味食品,或散发出吸引昆虫(尤其是苍蝇)的气味的化学药品或物质。诱铒的气味吸引通过平台13的壁21下侧的通路空间进入装置的昆虫。吃一些放在室F的诱饵或探一下摆在那儿的物质之后,昆虫本能地倾向于向上飞往锥体的小孔19,因为装置的上部比室F内表面光亮。

    向上飞的昆虫一定飞过锥体12的小孔9中的小口14,然后就在容器15中室T被捕捉。昆虫唯一可逃跑的路径是飞回、向下通过小口14。然而,被捕的昆虫极不可能这样做,因为小口14很小,而且低区也暗。昆虫从容器15的侧面探到光线之后,本能地向侧面飞去,以图飞走。

    如果当装置放在室外及太阳光照射下,被捕捉的昆虫死于饥饿,或脱水。也可以将装置浸入水中,昆虫一被捕捉后很快全杀死。还有一种杀死被捕昆虫的办法就是在平台13下侧的通道空间喷杀虫剂。

    应当指出,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特定的公开。该装置可作多种改进型,特别是元件12、13、15可以做成其他各种形式。例如,锥体12可以是圆锥带有圆形基座或锥体带矩形基座、梯形基座或一些其他多角结构。

    本发明的一些其他特性如下:

    装置利用光引诱昆虫向上飞通过小口进入闭合容器,使之被捕,昆虫又不可能试图向下通过小口。

    装置有较暗的底内部,较亮的顶部,以引诱被诱饵吸引的昆虫进入,向上飞,而且一定通过小口。

    只要有光线,本发明总会有用。

    多种剩饭菜、腐烂或有气味的食品、或化学药品或物质,只要散发气味吸引昆虫,均可用作诱饵。

    本装置依据的原理是:昆虫(尤其是苍蝇)被引导至带气味的诱饵处来,然后本能地向上飞,向有光的方向飞,而不是向装置底部暗侧面方向飞。

    昆虫不会因有先前被杀灭昆虫的气味而被阻进入装置,因为这种气味并不使诱饵减效。随时可加新鲜诱铒。

    装置有暗底部,防止了昆虫通过锥体顶端的小口往下逃走。

    装置自然地通过饿死与/或脱水的办法将捕捉的昆虫杀死。

    装置不需要用任何毒药或化学药品杀死昆虫。

    装置不需要用任何电力或其他能源进行操作。

    只要在锥体(12)上安装一个可拆卸的容器(15),装置就可很容易地改装用来捕捉活昆虫。

捕捉昆虫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捕捉昆虫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捕捉昆虫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捕捉昆虫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捕捉昆虫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捕捉昆虫(例如苍蝇)的装置。将诱铒放在支撑装置的黑色/深彩色的板上以吸引昆虫(如苍蝇)。装置包括基座框架(13),深色挡光壁(21)高出彩板,连接的中空锥体(12),以及基座框架(13)上带透光壁的立方容器(15)。装置设计成底部暗,上部有光,这样来诱导已进入(容器)向锥体(12)顶端(9)的小口飞的昆虫(苍蝇)。这些飞过小口(14)的苍蝇就在容器内被捕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