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瓜果蔬菜食品的保鲜剂及其提取方法。 瓜果蔬菜是人们生活必需食品。为了食用方便,需进行一定数量的保鲜存储,但如何保鲜、用什么保鲜,自然也就成为人们关心和渴望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瓜果蔬菜保鲜,除用地窑储存外,一般保鲜的具体做法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塑料薄膜保鲜法,这种方法是生产塑料薄膜时添加有一定量的保鲜材料,使用时做成袋形包装,这类保鲜法虽然使用方便,但成本高,制做工艺有一定难度;另一类为化学制剂保鲜法,即将保鲜剂溶液,通过对瓜果蔬菜的浸泡或喷洒使之形成一种包膜,这一类因选料不同,制取工艺不同,成本、售价也不尽相同,上述两种除商业供销部门需要使用外,一般民用也很少使用。
经检索,使用美国DIALOG检索系统的“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从1963年~1992年的食品保鲜发明专利中检索,未见与本发明相同的原料和提取工艺方法;从CN 1060010A公开的是采用虾、蟹头壳制取的壳聚糖衍生物作为涂料保鲜剂;CN 1068475A公开的是将食品添加剂类复盐溶于水,用碳酸钠等碱性物质或分子内含有两个以上羧基的,羟基羧酸化合物来调节PH值的范围制得保鲜剂;CN 1065775A公开的是一种用玉米蛋白粉制取的营养型保鲜剂。
从上述一般商业部门使用的两类保鲜法和已知发明专利资料可以看出,其不仅在于制取保鲜剂的原料成本高,制取工艺复杂,生产制造也有一定的难度,不便于一般使用者掌握和推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料容易、丰富,制作工艺简单,保鲜效果好,成本低,便于推广普及的新型保鲜制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提取瓜果蔬菜保鲜剂采用两种原料,一种选用一般家庭民用灶,在完全燃烧煤的煤灰,即以下简称民用灰。另一种是选用醋酸。保鲜剂提取的具体工艺过程为:将收集好的家庭民用灰→过滤去杂→醋酸浸泡→泡液过滤→滤液蒸干→白色固体产品。
本发明提取工艺中,醋酸浸泡民用灰时,灰与酸地重量比为0.5~2∶3~14,常温下用10%的醋酸浸泡民用灰然后加温煮沸不少于30分钟,泡液过滤,蒸干。这就是提取瓜果蔬菜保鲜剂的全过程。
使用本保鲜剂时,用水将白色固体溶解,配成所要求的浓度,浸泡或喷洒瓜果蔬菜等食品,均可达到良好的保鲜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是:保鲜剂制取原料来源方便、丰富、变废为宝,成本低,提取工艺较简单,易掌握易推广,保鲜效果好。无论是浸泡或喷洒都能起到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又能抑制瓜果蔬菜食品的呼吸作用,不伤害细胞组织,无毒、无污染,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现将试验结果列表如下:
喷 洒 效 果品种浓度保鲜天数备注西瓜0.2%120天120天表皮光滑,瓜肉水份增加,食用可口。对照90天90天后瓜表皮有霉烂斑点。苹果0.2%80天80天后表皮完整,但有皱纹,外观尚好看,食用可口。对照60天表皮有斑点、霉烂现象。梨0.2%70天表皮完整、光滑。对照55天表皮有斑点、有霉烂现象。葡萄0.2%30天表皮完整、光滑。对照20天表皮发皱水份减少,无光亮感。青椒0.15%40天表皮完整,透明光滑。对照20天表皮发皱,收缩,光亮感差。西红柿0.15%30天表皮完整,水分有减少,表皮收缩。对照12天表皮有霉烂斑点。
从上表试验结果看,本保鲜剂的保鲜效果好。
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如下:
本保鲜剂的提取率决定原煤的品位,品位高得率高,同时也还与燃烧度有关,一般同品位煤燃烧完全生产率高,燃烧不完全得率则低。
实施例1:取完全燃烧后纯净的民用灰2500克,加10%的醋酸17500毫升浸泡,放入加热容器内煮沸30分钟,将溶液冷却过滤,滤液蒸干可得50克白色固体保鲜剂。
实施例2:取实施例1生产的保鲜剂固体2克,溶于1000毫升水中,用该溶液喷洒西瓜表面,即可获得良好的保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