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装置和灭菌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5122562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00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686908.1

申请日:

2016.08.18

公开号:

CN106668919A

公开日:

2017.05.17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L2/20

主分类号:

A61L2/20

申请人:

池田机械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池田武司

地址:

日本国大阪市住之江区南港东8丁目2番13号

优先权:

2015.08.19 JP 2015-161998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代理人:

王法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可靠地杀灭内窥镜的外部和内部的细菌的灭菌装置和灭菌方法。具备:第一灭菌部(2),其能收容灭菌对象物(A);第二灭菌部(4),其能收纳收容灭菌对象物(A)的袋子(B);以及供给系统(28、44),其向第一灭菌部(2)和第二灭菌部(4)双方供给灭菌气体。根据本发明的灭菌装置和灭菌方法,能可靠地杀灭沉积于灭菌对象物的外部和内部的细菌,能使其成为无菌状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灭菌部,其能收容灭菌对象物;第二灭菌部,
其能收纳收容灭菌对象物的袋子;以及灭菌气体供给系统,其向第一灭菌部和第二灭菌部
双方供给灭菌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装置具备灭菌气体排气系
统,所述灭菌气体排气系统从所述第一灭菌部和第二灭菌部排出灭菌气体,所述灭菌装置
构成为,在从所述灭菌气体供给系统向第一灭菌部和第二灭菌部供给灭菌气体后,将该灭
菌气体从灭菌气体排气系统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灭菌部具备:开口部,其
能取出放入所述灭菌对象物;以及罐,其具有打开关闭该开口部的盖,第二灭菌部和罐构成
为:能通过所述开口部连通,而且能从外部进行将所述灭菌对象物收容进袋子的操作。
4.一种灭菌方法,所述灭菌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
菌方法包含灭菌处理工序,在所述灭菌处理工序中,从灭菌气体供给系统向所述第一灭菌
部的内部供给灭菌气体,对收容于第一灭菌部的灭菌对象物进行灭菌,并且从灭菌气体供
给系统向第二灭菌部供给灭菌气体,对收容于第二灭菌部的袋子进行灭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菌方法,所述灭菌方法使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菌装置,其
特征在于,在所述灭菌处理工序后,从灭菌气体排气系统将第一灭菌部内部的灭菌气体排
出到外部,并且从灭菌气体排气系统将第二灭菌部的内部的灭菌气体排出到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灭菌处理工序后包含装袋
操作工序,在所述装袋操作工序中,在第一灭菌部或者第二灭菌部的内部将灭菌对象物装
入袋子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灭菌处理工序中,将第一灭菌
部和第二灭菌部分隔为非连通状态进行灭菌,在所述装袋操作工序中,将所述分隔解除,从
而让第一灭菌部和第二灭菌部连通,在第二灭菌部中进行装袋。

说明书

灭菌装置和灭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灭菌气体对例如内窥镜等灭菌对象物进行灭菌的灭菌装置和灭菌
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有对例如内窥镜等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灭菌对象物进行清洗、
杀菌的装置。作为这种装置,例如具备:清洗槽,其用于对灭菌对象物进行清洗消毒;以及喷
嘴,其喷出清洗液。

并且,这种装置是将灭菌对象物设置到清洗槽中,向清洗槽内供给消毒液(臭氧
水),将灭菌对象物浸渍在消毒液中,并且将清洗液喷付到灭菌对象物上,由此对灭菌对象
物进行清洗消毒(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35396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的上述装置中,因为使用臭氧水对灭菌对象物进行消毒,所以有如下
问题:臭氧水难以可靠地杀灭沉积于灭菌对象物的外部和内部的细菌。

另外,为了保管清洗消毒后的灭菌对象物,有采用从装置中取出将其装袋的方法,
但是在现有的上述装置中对装袋完全没有考虑。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可靠地杀灭沉积于内窥镜
的外部和内部的细菌的灭菌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灭菌部,其能收容灭菌对象物;
第二灭菌部,其能收纳收容灭菌对象物的袋子;以及灭菌气体供给系统,其向第一灭菌部和
第二灭菌部双方供给灭菌气体。

根据这样的第一种灭菌装置的构成,因为是在第一灭菌部用灭菌气体对灭菌对象
物直接进行灭菌,在第二灭菌部用灭菌气体对袋子直接进行灭菌,所以灭菌效果高,能可靠
地灭菌。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优选如下,即灭菌装置还具备灭菌气体排气系
统,所述灭菌气体排气系统从所述第一灭菌部和第二灭菌部排出灭菌气体,所述灭菌装置
构成为,在从所述灭菌气体供给系统向第一灭菌部和第二灭菌部供给灭菌气体后,将该灭
菌气体从灭菌气体排气系统排出。

根据这样的第二种灭菌装置构成,通过向第一灭菌部和第二灭菌部各自供给灭菌
气体,能可靠地灭菌,通过从各个灭菌部排气,能在短时间内而且没有残留地进行排气。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优选如下,所述第一灭菌部具备:开口部,其能
取出放入所述灭菌对象物;以及罐,其具有打开关闭该开口部的盖,第二灭菌部和罐构成
为:能通过所述开口部连通,而且能从外部进行将所述灭菌对象物收容进袋子的操作。

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能在分别经过了灭菌的第二灭菌部的内部或者罐的内部将
灭菌对象物收纳于袋子中,所以能抑制灭菌后的灭菌对象物、袋子内部被污染。

本发明提供一种灭菌方法,该灭菌方法使用上述第一种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灭菌方法包含灭菌处理工序,在所述灭菌处理工序中,从灭菌气体供给系统向所述第一
灭菌部的内部供给灭菌气体,对收容于第一灭菌部的灭菌对象物进行灭菌,并且从灭菌气
体供给系统向第二灭菌部供给灭菌气体,对收容于第二灭菌部的袋子进行灭菌处理。

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用灭菌气体对灭菌对象物和收容该灭菌对象物的袋子分别
进行灭菌,所以能可靠地使其成为无菌状态。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优选如下,所述灭菌方法使用上述第二种灭菌装
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灭菌处理工序后,从灭菌气体排气系统将第一灭菌部内部的灭菌气
体排出到外部,并且从灭菌气体排气系统将第二灭菌部的内部的灭菌气体排出到外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向第一灭菌部和第二灭菌部各自供给灭菌气体,能可靠地
灭菌,通过从各个灭菌部排气,能在短时间内而且没有残留地进行排气。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优选如下,在所述灭菌处理工序后包含装袋操作工
序,在所述装袋操作工序中,在第一灭菌部或者第二灭菌部的内部将灭菌对象物装入袋子
中。

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在第一灭菌部的内部或者第二灭菌部的内部进行装袋,所
以能在灭菌环境下进行装袋。因此,能可靠地灭菌。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优选如下,在所述灭菌处理工序中,将第一灭菌部
和第二灭菌部分隔为非连通状态进行灭菌,在所述装袋操作工序中,将所述分隔解除,从而
让第一灭菌部和第二灭菌部连通,在第二灭菌部中进行装袋。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在非连通状态的第一灭菌部和第二灭菌部各自的内部将灭菌
对象物和袋子可靠地灭菌。然后,使两灭菌部连通,在第二灭菌部的内部进行装袋操作,所
以能维持灭菌状态并且进行装袋操作。

根据本发明,能得到如下优良效果:能可靠地杀灭沉积于灭菌对象物的外部和内
部的细菌,能使其成为无菌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灭菌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示出配置于罐的周壁上的多个喷嘴和能旋转地设于罐内部的筐的旋转部的
立体图。

图3是示出配置于图2的筐内的多个支架和载置于该支架上的的多个内窥镜的俯
视图。

图4是示出在图3的多个支架上载置有处理工具插入口的多个内窥镜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内窥镜的外部清洗工序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内窥镜的内部清洗工序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罐内的内窥镜的灭菌处理工序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第二腔的袋子的灭菌处理工序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在经灭菌处理后的袋子中装入经灭菌处理后的内窥镜的装袋操作工序
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灭菌装置;10:旋转部;2:第一灭菌部;20:第一腔;21:罐;210a:罐的开口部;
211:罐的盖;210b:罐的周壁;22:筐;23:支架;23a:流体供给路;24:喷嘴;25:超声波振荡
器;26:清洗液供给系统;28、44:灭菌气体供给系统;29、45:灭菌气体排气系统;3:密封部
(手动封口机);30:干燥空气供给系统;31:干燥空气排气系统;32、33:真空系统;4:第二灭
菌部;40:第二腔;46:湿度控制器;A:内窥镜;B: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灭菌装置和灭菌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灭菌装置1具备:第一灭菌部2,其能收容灭菌对象
物A;第二灭菌部4,其能收纳袋子B,袋子B收容灭菌对象物A;以及灭菌气体供给系统28,其
向第一灭菌部2和第二灭菌部4双方供给灭菌气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灭菌对象物A为内
窥镜(以下称为内窥镜A)。

在本实施方式中,灭菌气体例如使用二氧化氮(NO2)。

第一灭菌部2是框体,在该框体内部设有第一腔20。在该第一腔20的内部设有旋转
部10,该旋转部10让后述的筐22相对于用于对灭菌对象物A进行灭菌的罐21旋转。

罐21具备:罐主体210,和打开关闭该罐主体210的开口部210a的盖211,和在罐主
体210内部、与罐主体210呈同心状且可旋转地设置的筐22,以及配置于该筐22的内部,用于
清洗内窥镜A内部的支架23。此外,罐主体210的盖211成为罐主体210的内部和第二腔40的
分隔件。

筐22由具有20mm×20mm网眼的周壁的筒体构成,具有能收容多个内窥镜A的大小。

旋转部10具备:电机100;滑轮P1,其固装于该电机100的驱动轴101上;旋转轴102,
其从筐22的底部中心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出;滑轮P2,其固装于该旋转轴102;以及皮带103,
其缠挂在两方滑轮Pl、P2上。

旋转轴102是筒状,构成为能通过高压空气供给UF水,并且在罐21的内部分支为多
个供水管102a,与后述的支架23的基端部(流体供给路23a)连接。

支架23在内部形成有流体供给路23a,流体供给路23a用于向内窥镜A的处理工具
插入口Al供给清洗液和干燥空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暖风)。

另外,在罐主体210的周壁上配置有:多个喷嘴24,其用于在灭菌处理工序前清洗
内窥镜A的外部;以及多个超声波振荡器25,其用于清洗内窥镜A的外部。

喷嘴24配置于罐主体210的周壁上,以使得喷出口(顶端部)24a朝向罐主体210的
中心。具体地说,相对于罐主体210的周壁,在罐主体210的轴方向上下隔开间隔地2个2个地
配置,而且,遍及罐主体210的周向配置有多组。

多个超声波振荡器25在外部设有供电部(未图示),该供电部供给用于振荡的电
源。另外,超声波振荡器25配置于上下配置的喷嘴24、24之间。具体地说,是以让输出部25a
(顶端部)朝向罐主体210中心的方式配置于罐主体210的周壁上。

并且,罐主体210的开口部210a具有能取出放入内窥镜A的大小。另外,罐主体210
的开口端部贯穿设置于第一腔20和第二腔40的分隔壁D。因此,通过打开罐主体210的盖
211,就能让罐主体210的内部和第二腔40的内部相连通。

在第一腔20内具备清洗液供给系统26、清洗液排液系统27、灭菌气体供给系统28、
灭菌气体排气系统29、干燥空气供给系统30、干燥空气排气系统31、湿度控制器32、真空系
统33、通向支架23的支架用清洗液供给系统34、以及通向支架23的压缩空气系统35。

清洗液供给系统26向多个喷嘴24供给用于清洗内窥镜A的清洗液。具体地说,其具
备:供给管340,其通过喷射向罐21供给清洗液;以及开闭阀34a,其设于该供给管340。

清洗液排液系统27将从多个喷嘴24供给的第一腔20内的清洗液排出到外部。具体
地说,其具备:排水管341,其将供给到罐21的纯水排出到外部;以及开闭阀341a,其设于该
排水管34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清洗液使用纯水(UF水)。另外,被供给的清洗液的量
根据内窥镜A的数量、大小适当调整。

灭菌气体供给系统28具备:气体供给管28a,其从灭菌气体供给源(未图示)向罐21
的内部供给灭菌气体;以及开闭阀280a,其设于该气体供给管28a。

干燥空气供给系统30利用来自喷嘴24的干燥空气(暖风)使清洗工序后的罐21的
内部和内窥镜A的外部干燥,并且利用来自支架23的干燥空气(暖风)使内窥镜A的内部干
燥。另外,干燥空气供给系统30具备:干燥空气供给源(未图示),其供给干燥用空气(暖风);
干燥空气供给管300,其与干燥空气供给源连接,供给用于使罐21和第二腔40干燥的干燥空
气(暖风);以及开闭阀300a,其设于该干燥空气供给管300。

干燥空气排气系统31具备:干燥空气排气管310,其将干燥了罐21和第二腔40后的
干燥空气(暖风)排出到外部;以及排气阀310a,其设于该干燥空气排气管310。

另外,在罐21的内部设有湿度控制器32,湿度控制器32用于调整罐21内部的湿度。

真空系统33,用于调整供给灭菌气体的环境,其具备:压力调整配管330,其用于将
罐21和内窥镜A的内部抽真空;以及开闭阀330a,其设于该压力调整配管330。

支架用清洗液供给系统34具备:供给管340,其向支架23的流体供给路23a供给纯
水;以及开闭阀34a,其设于该供给管340。另外,压缩空气系统35具备:高压空气配管350,其
供给用于通过喷射来清洗内窥镜A内部的高压空气;以及高压空气供给阀35a,其设于高压
空气配管350。

第二腔40是由多个透明的板材包围而形成的腔室,其构成为,与打开盖211的状态
下的罐21的内部连通,在灭菌处理后,能进行将从罐主体210的开口部210a取出的内窥镜A
装到袋子B中的装袋操作。

另外,在第二腔40内配置有:袋子保持部41,其保持多个袋子B;手套(globe)G,其
用于从外部进行装袋操作;密封部43,其将装有内窥镜A的状态下的袋子B的开口部密封;灭
菌气体供给系统44;灭菌气体排气系统45;以及湿度控制器46。

手套G用于操作者插入手在第二腔40内进行操作。

袋子B具有能收容内窥镜A的大小,用无纺布构成,使得灭菌气体能从内部和外部
通过。

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部43是将袋子B的开口部热密封的手动封口机。

灭菌气体供给系统44具备:气体供给管44,其用于从气体供给源(未图示)向第二
腔40的内部供给灭菌气体;以及开闭阀440a,其设于该气体供给管44。

灭菌气体排气系统45具备:气体排气管450(290),其将灭菌气体从第二腔40排出
到装置1的外部、例如规定的排气处理装置(未图示);以及开闭阀450a(290a),其设于该气
体排气管45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腔40的灭菌气体排气系统45与第一腔20的灭菌
气体排气系统29共用。

此外,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在将积存于罐21内部的清洗后的清洗液排出的排水口
适当配置有过滤网或者过滤器。

另外,在罐21的内部和第二腔40的内部各自配置有:浓度传感器,其用于检测灭菌
气体的浓度;以及温度传感器,其检测干燥空气(暖风)的温度。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灭菌方法进行说明。该灭菌方法具备:内窥镜外部清洗工
序,从多个喷嘴24喷射清洗液清洗内窥镜A的外部;超声波清洗工序,在内窥镜外部清洗工
序后通过超声波清洗内窥镜A的外部;内窥镜内部清洗工序,从多个支架23喷射清洗液清洗
内窥镜A的内部;灭菌工序,利用灭菌气体对内窥镜A的外部和内部进行灭菌;以及收纳操作
(装袋操作)工序,在灭菌工序后,在经过灭菌后的袋中装入经过灭菌后的内窥镜。对于内窥
镜A重复进行喷射清洗和超声波清洗。

首先,在内窥镜外部清洗工序中,如图5所示,使第二腔40开放,打开罐21的盖211,
使罐21的开口部210a开放。并且,从罐21的开口部210a依次插入多个内窥镜A(在本实施方
式中为3个),在罐21内部的筐22的底部依次设置多个内窥镜A(步骤S0)。具体地说,如图4所
示,一边卷绕内窥镜A的可挠管,一边在支架23的流体供给路23a的开口部载置内窥镜A的处
理工具插入口Al。

然后,关闭罐21的盖211,使其与第二腔40成为不连通的状态,封闭罐21的开口部
210a。并且,一边向多个喷嘴24施加压力一边供给纯水,与此同时,利用旋转部10使筐22以
规定的转速旋转。由此,通过喷射对内窥镜A的外部进行清洗(步骤Sl)。

接下来,转移到超声波清洗工序(步骤S2)。即,对超声波振荡器25供电使其振荡,
并且通过超声波振动使沉积于内窥镜A外部的细菌脱落。具体地说,通过超声波的振动,在
传导超声波的液体中产生无数气泡,并且通过所产生的气泡与内窥镜A碰撞而破裂时的冲
击波,能使附着于内窥镜A外部的细菌脱落。

然后,让筐22的旋转停止,并且把在喷射清洗和超声波清洗中使用的水排出到外
部(步骤S3)。

接着,通过干燥空气供给管300和开闭阀300a向多个喷嘴24供给高压干燥空气(在
本实施方式中为暖风),利用从多个喷嘴24供给的干燥空气使罐21的内部干燥(步骤S4)。在
干燥后,干燥空气通过干燥空气排气管310和排气阀310a排出到外部(步骤S5)。由此,能防
止附着于内窥镜A外部的水分产生细菌。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与内窥镜A外部的清洗并行地进行内窥镜内部清洗工序。
即,喷射清洗内窥镜A的内部(步骤S10)。具体地说,向支架23的流体供给路23a以高压供给
纯水,进行内窥镜A内部的清洗。然后,通过支架23除去内窥镜A内部的水(步骤S11)。对于内
窥镜A重复进行喷射清洗和超声波清洗。

接下来,通过支架23的流体供给路23a供给高压干燥空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暖
风),内窥镜A的内部被干燥(步骤S12)。在干燥后,干燥空气排出到外部(步骤S13)。由此,能
防止残留于内窥镜A内部的水分产生细菌。

然后,转移到内窥镜A的灭菌处理工序。首先,如图7所示,通过抽真空管330和开闭
阀330a进行罐21内部和内窥镜A内部的抽真空(步骤S20)。然后,针对罐21的内部(包含内窥
镜A的内部),利用湿度控制器32调整湿度(步骤S21)。即,调整好能向第二腔40、罐21的内部
(包含内窥镜A的内部)供给灭菌气体的环境。

并且,从灭菌气体供给源供给规定量的灭菌气体(步骤S22),利用所供给的规定量
的灭菌气体对内窥镜A和第一腔20的罐21的内部进行灭菌处理(步骤S23)。

并且,在罐21的内部(包含内窥镜A的内部)进行充气(步骤S24)。具体地说,关于罐
21内部(包含内窥镜A的内部)的充气(エアーレーション),是通过真空排气多次供给干净空
气。由此,罐21内部(包含内窥镜A的内部)的灭菌气体浓度得到降低。

接着,利用浓度检测传感器确认罐21内部(包含内窥镜A的内部)的灭菌气体有无
残留(步骤S25)。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转移到大气压状态的第二腔40的灭菌处理工序(步骤S30),
利用湿度控制器46调整第二腔40的内部湿度(步骤S31)后,供给灭菌气体(步骤S32),第二
腔40的多个袋子B被进行灭菌处理(步骤S33)。

然后,进行第二腔40的充气(步骤S34)。具体地说,打开罐21的盖211,并且一边供
给干净空气一边将第二腔40内部和罐21内部的气体排出到对象空间外。由此,第二腔40内
部的灭菌气体的浓度得到降低。

接着,利用浓度检测传感器确认第二腔40的灭菌气体有无残留(步骤S35)。

在灭菌处理工序后,如图9所示,转移到装袋操作工序。具体地说,打开罐21的盖
211,使罐21的开口部210a开放(步骤S40),从罐21的开口部210a取出内窥镜A装入袋子B中
(步骤S41),将袋子B的开口部用手动封口机43密封(步骤S42)。

然后,第二腔40和罐21的盖211被打开(步骤S43),多个被装袋好的内窥镜A被搬送
到外部。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施加
适当变更是不言而论的。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使筐22旋转而从多个喷嘴24向内窥镜A喷射的,但是
也可以使罐21旋转而从多个喷嘴24向内窥镜喷射,还可以使罐21和筐22双方都旋转。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在第一腔20上将第二腔40配置成纵一列的,但是也可
以将第一腔20和第二腔40配置成横一列。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将装入内窥镜A的袋子设为无纺布的,但是并不限定
于此,只要是能使灭菌气体通过、能对袋子B的内部和外部进行灭菌处理的材料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向罐21内和第二腔40供给规定量的灭菌气体的,但是
也可以在罐21的内部和第二腔40分别安装检测灭菌气体浓度的传感器,在罐21的内部和第
二腔40各自的灭菌气体的浓度达到规定值之前分别供给灭菌气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在将罐21的内部抽真空时,第二腔40设为大气压状态
的,但是也可以将罐21的内部和第二腔40都抽真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在1个筐22中设置3个内窥镜A,但是也可以增大单个
筐22的容积,使设置的内窥镜A增加,还可以在多个筐22中分别设置多个内窥镜A,以提高对
内窥镜A进行灭菌处理的操作效率。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腔40的灭菌气体排气系统45与第一腔20的灭菌气
体排气系统29是共用的,但是也可以分别设置。

灭菌装置和灭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灭菌装置和灭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灭菌装置和灭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灭菌装置和灭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灭菌装置和灭菌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可靠地杀灭内窥镜的外部和内部的细菌的灭菌装置和灭菌方法。具备:第一灭菌部(2),其能收容灭菌对象物(A);第二灭菌部(4),其能收纳收容灭菌对象物(A)的袋子(B);以及供给系统(28、44),其向第一灭菌部(2)和第二灭菌部(4)双方供给灭菌气体。根据本发明的灭菌装置和灭菌方法,能可靠地杀灭沉积于灭菌对象物的外部和内部的细菌,能使其成为无菌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