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痘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5121030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11844.6

申请日:

2016.12.25

公开号:

CN106726764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8/92申请日:20161225|||公开

IPC分类号:

A61K8/92; A61K8/31; A61K8/34; A61K8/35; A61K8/36; A61K8/37; A61K8/49; A61K8/60; A61K8/63; A61K8/73; A61Q17/00; A61Q19/00; A61Q19/08; A61P17/10; A61P31/04

主分类号:

A61K8/92

申请人:

江西宜信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波; 钟勇财; 谢玉国

地址:

336000 江西省宜春市经济开发区经发大道1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

代理人:

刘晔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痘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祛痘精华液,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茶树油2??4%、大黄素1??3%、肉桂酸1??2%、小檗碱1??2%、甘草酸二钾1??3%、芦荟苷1??2%、透明质酸0.5??1.5%、角鲨烷1??2%、甘油1??3%、丁二醇3??5%、黄原胶0.1??0.3%、尼泊金0.1??0.3%和水71.9??87.3%。本发明提供的祛痘精华液能够有效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从根本上减少皮肤痤疮产生,达到祛痘的效果,临床有效率为98%。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祛痘精华液还具有清热解毒、抗敏消炎、补水的功效,且无毒无刺激、安全有效、易于吸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祛痘精华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
茶树油2-4%、大黄素1-3%、肉桂酸1-2%、小檗碱1-2%、甘草酸二钾1-3%、芦荟苷1-
2%、透明质酸0.5-1.5%、角鲨烷1-2%、甘油1-3%、丁二醇3-5%、黄原胶0.1-0.3%、尼泊
金0.1-0.3%和水71.9-87.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痘精华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
茶树油3%、大黄素2%、肉桂酸1.5%、小檗碱1.5%、甘草酸二钾2%、芦荟苷1.5%、透
明质酸1%、角鲨烷1.5%、甘油2%、丁二醇4%、黄原胶0.2%、尼泊金0.2%和水79.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祛痘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水、甘油和丁二醇混合均匀,加热至60-70℃,搅拌加入茶树油、大黄素、肉桂酸和
小檗碱,搅拌均匀,得溶液A;
S2将步骤S2所得溶液A冷却至40-50℃,搅拌加入甘草酸二钾、芦荟苷、透明质酸和角鲨
烷,搅拌均匀,得溶液B;
S3将步骤S2所得溶液B冷却至室温,加入黄原胶和尼泊金,搅拌,即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祛痘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加热温度为
6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祛痘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冷却温度为
45℃。

说明书

一种祛痘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痘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别名青春痘、粉刺。痤疮
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
密切相关。同时,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
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但是,目前
市场上的治疗痤疮的化妆品中大多含有汞、果酸等化学成分,容易造成皮肤过敏等不良反
应,损伤皮肤组织结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为数不多的中草药化妆品虽然无毒无刺激,但
是往往治疗效果单一或效果不佳。

中国专利申请CN105902422A公开了一种祛痘精华液,包括甘油、丁二醇、羟乙基
脲、肉桂树皮提取物、姜根提取物、地榆根提取物、β-葡聚糖、季铵盐-73、芽孢杆菌/大豆发
酵产物提取物、叶酸、透明质酸钠、1,2-己二醇、黄原胶、紫草根提取物、银耳子实体提取物、
橄榄油PEG-7酯类、香精、增溶剂、尼泊金和去离子水。该发明所提供的精华液能减少皮肤痤
疮的产生,并彻底解决痤疮问题,但其治愈率有待提高。

中国专利申请CN105287355A公开了一种美肌祛痘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精华液包
括祛痘成分,祛痘成分包括黄蘖树皮提取物、野蔷薇果提取物。该发明的祛痘精华液能够有
效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同时具有很好的美白作用,该发明为中草药提取物,各组分之间的
作用复杂,有效成分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祛痘精华液及其制
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祛痘精华液能够有效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从根本上减少皮肤痤疮
产生,达到祛痘的效果,临床有效率为98%。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祛痘精华液还具有清热解
毒、抗敏消炎、补水的功效,且无毒无刺激、安全有效、易于吸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祛痘精华液,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

茶树油2-4%、大黄素1-3%、肉桂酸1-2%、小檗碱1-2%、甘草酸二钾1-3%、芦荟
苷1-2%、透明质酸0.5-1.5%、角鲨烷1-2%、甘油1-3%、丁二醇3-5%、黄原胶0.1-0.3%、
尼泊金0.1-0.3%和水71.9-87.3%。角鲨烷CAS NO:111-01-3,黄原胶CAS NO:11138-66-2,
尼泊金CAS NO:99-76-3。

本发明配伍合理科学,各组分相互作用,在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同时,并起到消
炎、补水的效果,使得本发明制备的祛痘精华液的临床有效率较好。

进一步地,所述的祛痘精华液由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

茶树油3%、大黄素2%、肉桂酸1.5%、小檗碱1.5%、甘草酸二钾2%、芦荟苷
1.5%、透明质酸1%、角鲨烷1.5%、甘油2%、丁二醇4%、黄原胶0.2%、尼泊金0.2%和水
79.6%。

同时,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祛痘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水、甘油和丁二醇混合均匀,加热至60-70℃,搅拌加入茶树油、大黄素、肉桂
酸和小檗碱,搅拌均匀,得溶液A;

S2将步骤S2所得溶液A冷却至40-50℃,搅拌加入甘草酸二钾、芦荟苷、透明质酸和
角鲨烷,搅拌均匀,得溶液B;

S3将步骤S2所得溶液B冷却至室温,加入黄原胶和尼泊金,搅拌,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的加热温度为6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的冷却温度为45℃。

本发明供的祛痘精华液中茶树油(CAS NO:68647-73-4)具有抑菌、消炎、杀螨的作
用,用于治疗粉刺、痤疮;大黄素(C15H10O5,CAS NO:208-258-8)具有抗菌、抗肿瘤的作用;肉
桂酸(C9H8O2,CAS NO:140-10-3)具有杀菌、抗氧化的作用;小檗碱(C20H18NO4,CAS NO:2086-
83-1)具有抗菌、止血的作用;甘草酸二钾(C42H60K2O16,CAS NO:68797-35-3)具有消炎、抗过
敏、美白的作用;芦荟苷(C21H22O9,CAS NO:1415-73-2)具有杀菌、消炎解毒、促进伤口愈合的
作用;透明质酸(C28H44N2O23,CAS NO:9004-61-9)具有保湿、去皱、促吸收的作用。本发明配
伍合理科学,各组分相互作用,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从根
本上减少皮肤痤疮产生,达到祛痘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祛痘精华液能够有效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从根
本上减少皮肤痤疮产生,达到祛痘的效果,临床有效率为98%。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祛痘精
华液还具有清热解毒、抗敏消炎、补水的功效,且无毒无刺激、安全有效、易于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
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一种祛痘精华液

所述祛痘精华液由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

茶树油2%、大黄素1%、肉桂酸1%、小檗碱1%、甘草酸二钾1%、芦荟苷1%、透明
质酸0.5%、角鲨烷1%、甘油1%、丁二醇3%、黄原胶0.1%、尼泊金0.1%和水87.3%。

制备方法:

S1将水、甘油和丁二醇混合均匀,加热至65℃,搅拌加入茶树油、大黄素、肉桂酸和
小檗碱,搅拌均匀,得溶液A;

S2将步骤S2所得溶液A冷却至45℃,搅拌加入甘草酸二钾、芦荟苷、透明质酸和角
鲨烷,搅拌均匀,得溶液B;

S3将步骤S2所得溶液B冷却至室温,加入黄原胶和尼泊金,搅拌,即得。实施例2一
种祛痘精华液

所述祛痘精华液由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

茶树油3%、大黄素2%、肉桂酸1.5%、小檗碱1.5%、甘草酸二钾2%、芦荟苷
1.5%、透明质酸1%、角鲨烷1.5%、甘油2%、丁二醇4%、黄原胶0.2%、尼泊金0.2%和水
79.6%。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3一种祛痘精华液

所述祛痘精华液由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

茶树油4%、大黄素3%、肉桂酸2%、小檗碱2%、甘草酸二钾3%、芦荟苷2%、透明
质酸1.5%、角鲨烷2%、甘油3%、丁二醇5%、黄原胶0.3%、尼泊金0.3%和水71.9%。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对比例1一种祛痘精华液

所述祛痘精华液由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

茶树油4.5%、大黄素2%、小檗碱1.5%、甘草酸二钾2%、芦荟苷1.5%、透明质酸
1%、角鲨烷1.5%、甘油2%、丁二醇4%、黄原胶0.2%、尼泊金0.2%和水79.6%。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未添加肉桂酸,增加了茶树油的用量。

对比例2一种祛痘精华液

所述祛痘精华液由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

茶树油3%、大黄素2%、肉桂酸1.5%、小檗碱1.5%、甘草酸二钾2%、红没药醇
1.5%、透明质酸1%、角鲨烷1.5%、甘油2%、丁二醇4%、黄原胶0.2%、尼泊金0.2%和水
79.6%。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将芦荟苷替换为红没药醇。

试验例一、安全性评价

1.试验材料:实施例1-3制备的祛痘精华液。

2.试验对象:60人,女性,25-50岁,皮肤健康,无皮肤病过敏史。

3.试验方法:

1)将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人,记作实施例1-3组;

2)选用合格的斑试器,以封闭式斑贴实验方式,将受试物(实施例1-3制备的祛痘
精华液)约0.2-0.3mL滴于斑试器内,外用专用胶带贴覆于受试者背部,24h后去除受试物,
分别去除后0.5、6、12、24、48h观察皮肤反应,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皮肤反应分级标准
记录其结果。

4试验结果:

结果显示,各组受试者使用实施例1-3制备的祛痘精华液后,在0.5、6、12、24、48h
观察皮肤反应,皮肤均无不良反应,说明本发明制备的祛痘精华液安全无刺激。

试验例二、体外抑菌试验

1.试验材料: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制备的祛痘精华液。

2.试验对象: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3.试验方法:

1)抑菌样品的制备

称取试样祛痘精华液1.0mL,加入3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无菌条件下用微量加样
器在无菌滤纸上滴加20μL,待液体干燥后,置于冰箱保存备用。

2)抑菌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溶化培养基倒入平皿中,待冷却凝固后,加入0.1mL菌悬液(浓度
为5×105cfu/mL-5×106cfu/mL),用无菌玻棒均匀涂抹于琼脂表面。用无菌镊子取含不同浓
度抗菌剂的纸片放于琼脂表面,各纸片间间距相等。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h,测量纸片周
围抑菌环的大小。抑菌试验重复3次。

3)体外抑菌定性结果的判断标准

抑菌圈直径小于10mm为不敏感(-),10-15mm为低度敏感(+),15-20mm为中度敏感
(++),20mm以上为高度敏感(+++)。

4.试验结果:体外抑菌试验抑菌圈结果见表1。

表1抑菌圈结果





由表1知,本发明制备的祛痘精华液对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
球菌均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而对比例1-2制备的祛痘精华液的抑菌效果比实施例1-3制备
的祛痘精华液的效果差,说明本发明配伍合理科学,各组分相互作用,协同起抑菌的作用。

试验例三、临床疗效

1.试验材料:实施例2制备的祛痘精华液。

2.试验对象:100人,男女各半,18-40岁,患有青春痘。

3.试验方法:

1)将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祛痘精华液涂于面部,一日两次,连续使用三个月,观
察使用祛痘精华液后青春痘的变化情况。

2)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皮损消退90%以上,仅有少许色素沉着;

显效:皮损消退60%-90%,症状减轻;

有效:皮损消退20%-60%,症状改善;

无效:皮损消退<20%,临床症状未改善;

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6.试验结果:疗效结果见表2。

表2疗效结果



由表2知,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祛痘精华液有效率为98%,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
的祛痘精华液具有较好的祛痘效果。

一种祛痘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祛痘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祛痘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祛痘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祛痘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痘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祛痘精华液,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茶树油2?4、大黄素1?3、肉桂酸1?2、小檗碱1?2、甘草酸二钾1?3、芦荟苷1?2、透明质酸0.5?1.5、角鲨烷1?2、甘油1?3、丁二醇3?5、黄原胶0.1?0.3、尼泊金0.1?0.3和水71.9?87.3。本发明提供的祛痘精华液能够有效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从根本上减少皮肤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