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件送进系统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02年12月9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0/431,917的在先提交共同待批的临时专利申请、以及2003年5月4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0/492,426的在先提交共同待批的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上述专利申请的内容包含于本文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紧固件送进系统,并且更特别地涉及用于送进排序好(collated)的紧固件的系统。
背景技术
已经开发出紧固件送进装置,它不需要操作人员在将紧固件推进到工件内之前在现场固定紧固件。这些“自动”紧固件推进装置通常构造为用于带有一组排序好的紧固件的条带。随着各个紧固件从条带取下并推进到工件内,排序好的紧固件带自动送进经过紧固件送进装置。当条带送进经过紧固件送进装置时,各个紧固件顺序定位以便和钻头接合并且对准以便推进进入工件。一旦紧固件被送进到工件内,紧固件送进装置送进条带从而下一个紧固件定位以便被推进进入工件。
【发明内容】
在某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固件送进装置,它包括一个可以固定于电动工具的壳体、一个可滑动地连接于壳体的滑动组件、一个可滑动地连接于滑动组件的深度控制鼻、以及一个可枢转地连接于滑动组件的锁紧件。锁紧件可以枢转地移动以接合深度控制鼻并且充分固定深度控制鼻和滑动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而且,在某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固件送进装置,它包括一个可连接于电动工具的装配套筒、一个连接于装配套筒的限深器,用于沿一个轴线滑动移动、以及一个限深器调节环。限深器调节环至少部分地环绕装配套筒并且可以操作上接合限深器从而限深器调节环地转动使得限深器相对于装配套筒轴向移动以调节由系统推进的紧固件相对于工件表面被推进的深度。
另外,在某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固件送进装置,它可以支撑在电动工具的支撑突出上。该支撑突出限定一个工具轴线和一个圆周槽。该装置可以包括具有一个外表面、一个内表面、以及至少一个在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延伸的孔的装配套筒。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锁紧套环,它至少部分地环绕装配套筒并且它包括一个内表面,该内表面提供至少一个面对装配套筒的外表面的凸轮面。至少一个夹块可以由孔容纳并且可以接合凸轮面从而锁紧套环绕工具轴线的转动径向向内推动夹块经过孔并接合于圆周槽,这可以将装置固定于电动工具。
另外,在某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装置固定于电动工具的锁紧组件。电动工具包括一个支撑突出,该支撑突出限定一个工具轴线,并且该锁紧组件包括一个装配套筒,该装配套筒限定一个空腔,用来容纳支撑突出。该装配套筒还限定至少一个孔,该孔连通于空腔并接纳一个可选择性地接合支撑突出而将装置固定于电动工具的夹块。锁紧套环可以至少部分地环绕装配套筒并且可以绕工具轴线转动到锁紧位置和未锁紧位置,其中在锁紧位置锁紧套环可以推动夹块接合于支撑突出,在未锁紧位置锁紧套环释放夹块从而允许夹块脱开和支撑突出的接合。
而且,在某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固件送进装置,它包括一个条带张紧器组件,用于选择性地并可变摩擦力地接合排序好的紧固件带。条带张紧器组件包括包括一个由装置可转动地支撑的条带张紧轮、一个可以响应张紧轮的转动而移动的张紧器板。张紧轮包括至少一个凸轮面,它与张紧器板上的突起接合。凸轮面与突起的接合使得弹簧板响应张紧轮的转动而向着或离开紧固件条带移动以调节弹簧板和条带之间的摩擦接合的相对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阅读以下详细说明、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之后可以明了独立的特征和独立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紧固件送进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1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1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沿图1的线5-5的截面图。
图6是图1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图1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侧视图。
图8和9是图5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圈起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构造为用于图1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排序好的螺钉条带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的排序好的螺钉条带的端视图。
图12是紧固件送进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连接于电动工具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的透视图。
图14是类似于图13的视图,表示装置从电动工具取下。
图15是图13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16是类似于图15的视图,表示装置从电动工具取下。
图17是图13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俯视图。
图18是类似于图17的视图,表示装置从电动工具取下。
图19是图13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20是类似于图19的视图,表示装置从电动工具取下。
图21是图13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右侧视图。
图22是类似于图21的视图,表示装置从电动工具取下。
图23是图13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仰视图。
图24是类似于图23的视图,表示装置从电动工具取下。
图25是图13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前端视图。
图26是类似于图25的视图,表示装置从电动工具取下。
图27是图13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后端视图。
图28是类似于图27的视图,表示装置从电动工具取下。
图29是紧固件送进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的透视图。
图30是类似于图29的视图,表示装置从电动工具取下。
图31是图29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32是类似于图31的视图,表示装置从电动工具取下。
图33是图29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34是类似于图33的视图,表示装置从电动工具取下。
图35是图29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右侧视图。
图36是类似于图35的视图,表示装置从电动工具取下。
图37是图29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仰视图。
图38是类似于图37的视图,表示装置从电动工具取下。
图39是图29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俯视图。
图40是类似于图39的视图,表示装置从电动工具取下。
图41是图29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前端视图。
图42是类似于图41的视图,表示装置从电动工具取下。
图43是图29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后端视图。
图44是类似于图43的视图,表示装置从电动工具取下。
图45是图29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46是紧固件送进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的透视图。
图47是紧固件送进装置的一部分的另一种结构的侧视图。
图48是紧固件送进装置的一部分的另一种结构的侧视图。
图49是图48的紧固件送进装置的这部分的俯视图。
图50是紧固件送进装置的一部分的另一种结构的侧视图。
图51是紧固件送进装置的一部分的另一种结构的侧视图。
图52是紧固件送进装置的一部分的另一种结构的侧视图。
图53是紧固件送进装置的一部分的另一种结构的侧视图。
图54是紧固件送进装置的一部分的另一种结构的侧视图。
在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之前,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应用并不局限于以下所说明的和附图表示的部件结构和布置的细节。本发明可以以其他实施方式实施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实现。而且,可以理解本文所用的措辞和术语仅仅为了说明而不应当看作是限制。“包括”和“包含”及其变形的使用是指包含列于其后的项目及其等同物以及其他项目。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出实施本发明各个独立方面的紧固件送进装置10。如图1-3所示,在所示的结构和在某些方面,装置10可以连接于诸如电钻或风钻、螺丝起子等的旋转电动工具18的机头14。机头14包括一个通常为圆柱形的支撑突出22,该支撑突出限定一个工具轴线26并且它从由机头14确定的接合面28伸出。接合面28基本上垂直于工具轴线26。
支撑突出22包括一个远离电动工具18的末端30、一个外表面32、以及一个内表面34。多个按一定角度隔开并轴向延伸的槽38从外表面32凹入并且从末端30向着电动工具18延伸,但是在所示的结构中并没有一直延伸到接合面28。一个圆周槽42从外表面32凹入并且位于接合面28和轴向延伸槽38之间。槽42包括在支撑突出22的外表面32和槽42的凹入面44之间延伸的倒角边和/或削边43。机头14还包括多个按一定角度隔开并轴向延伸的凸轮突出45,这些凸轮突出45相对于接合面28突起。
装置10包括一个可以支撑在机头14的支撑突出22上的装配套筒46。套筒46通常为圆柱形并且包括一个外表面48和一个确定一个空腔52的内表面50。当装置10连接于工具18时空腔52接纳支撑突出22。套筒46的一个端面可以和接合面28接合并且成型有多个按一定角度隔开的凹口58用来容纳凸轮突出45。凹口58和凸轮突出45构造为有助于装置10从工具18取下。特别地,在一些结构中,装配套筒46可以绕工具轴线26转动从而凸轮突出45接合于凹口58并且推动装配套筒46和装置10轴向远离工具18。在2001年8月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09/925,050、并且于2002年12月31日授权为美国专利6,499,381中说明了凸轮突出45和凹口58的结构和操作,以上专利作为参考包含于本文。
在其他结构中(未示出),突出和凹口可以不同地构造从而可以通过推动装置10轴向远离工具18来将装置10从工具18取下。在1994年8月30日授权的美国专利5,341,704中说明了突出和凹口的这种另外的结构,以上专利作为参考包含于本文。
一对径向相对、圆周延伸的孔或狭槽62在套筒46的外表面48和内表面50之间延伸并且连通于空腔52。横条66在内表面50附近轴向延伸经过每个狭槽62。狭槽62轴向隔开端面一个基本上等于支撑突出22上的接合面28和圆周槽之间的距离的距离,其原因在下文说明。
与端面54相对,装配套筒46还包括一个轴向延伸切口70,该切口70连通于空腔52并且接纳有一个限深器74。限深器74相对于装配套筒46可以轴向调整以确定由装置推进的紧固件的推进深度。切口70包括一对轴向延伸槽78,它们接纳由限深器74确定的相应的导条82,并且引导限深器74相对于装配套筒46的轴向运动。限深器74还包括一个外螺纹部分86,它有助于限深器74的轴向微调,如下文所述。
装置10还包括一个锁紧套环90,它通常环绕装配套筒46并且它可以绕工具轴线26转动以便选择性地将装置10固定于机头14。套环90通常为圆环形并且包括一个外表面94和一个内表面98。一对圆周延伸的槽102从内表面98凹入并且确定径向向内的凸轮面106。在所示的结构中,每个凸轮面106沿内表面98圆周延伸大约一半长度,并且通常向着工具轴线26会聚。包含弹簧夹109的制动环108支撑在锁紧套环90和装配套筒46之间。在所示的结构中,制动环108提供锁紧套环90在锁紧位置时相对于装配套筒46的制动接合,在该锁紧位置时装置10锁定于机头14。在其他的结构中(未示出),可以在另一个转动位置提供制动接合,例如未锁紧位置,在该未锁紧位置时装置10可以从机头14取下,或者在其他转动位置。
每个槽102可以接纳一个夹块110。夹块110具有弧形轮廓并且每个包括一个凸面114和一个凹夹紧面118。凸面114和相应的圆周槽102的凸轮面106配合,夹紧面118可以和支撑突出22的凹入面44选择性接合以便将装置10固定于机头14。
参照图4和5,装置10还包括一个限深器调节环122。限深器调节环122通常为圆环形并且包括一个内表面,该内表面成型有内螺纹126,内螺纹126与限深器74的外螺纹部分86螺纹配合。限深器调节环122在切口70附近通常环绕装配套筒46并且可以相对于装配套筒46转动以轴向移动限深器74。限深器调节环122的转动通过改变限深器74的轴向位置确定由装置10推进的紧固件的推进深度,如下文所述。限深器调节环122包括多个槽130和/或脊,提高了调节环122的握持性。棘爪簧132可以和限深器调节环122的槽130接合以提供棘爪结构用来在对应于限深器74的预定轴向位置的多个预定转动位置之间调节调节环122。
在所示的结构中,装配套筒46、锁紧套环90、限深器74、以及限深器调节环122都至少部分地封装在一个壳体134中。壳体134包括一个第一部分134a和一个第二部分134b。第一和第二部分134a、134b可以相互紧固以包围并支撑装置10的各个部件。壳体134限定一个锁紧孔138,它允许操作人员接近锁紧套环90以便在锁紧和未锁紧位置之间移动锁紧套环90。壳体134还限定一个调节孔142,它允许操作人员接近限深器调节环122。
每个壳体部分134a、134b包括一个内壁,它确定一个螺钉送进槽146和一个轴向延伸的T形槽148。在所示的结构中,螺钉送进槽146在壳体部分134a、134b的前端具有向上的角度。如下文所述,这种结构使得当装置10接合于工件并且向着工件送进时将螺钉经装置10送进。在其他结构中(未示出),螺钉送进槽146可以在壳体部分134a、134b的前端具有向下的角度,从而当装置10从工件撤出并且断开与工件的接合时将螺钉经装置10送进。
滑动组件150由壳体134可滑动地支撑并且包括一个第一部分150a和一个第二部分150b。滑动组件150的每一个部分包括一个径向向内伸出的枢销154。当部分150a和150b组装好时,枢销154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并且确定一个枢轴158。每个部分150a和150b还包括一个弧形引导面162,该弧形引导面162位于枢轴158后面并且具有以枢轴158未中心的曲率半径。
滑动组件150可以沿工具轴线26滑动并且由弹簧166向前偏压。弹簧166的一端相对于工具18固定并且接合于装配套筒46。弹簧166的相对端接合于滑动组件150。滑动组件150可以在向前延伸位置和回缩位置之间移动。
螺钉送进组件172由滑动组件150支撑并且可以相对于滑动组件150移动。在所示的结构中,送进组件172包括一个连接臂176,该连接臂包括第一端180、第二端182、以及在第一和第二端180、182之间延伸经过连接臂176的中间孔184。中间孔184容纳滑动组件150的枢销154,从而将连接臂176枢转地连接于滑动组件150以便绕枢轴158枢转。
在所示的结构中,接合元件包括一对连接于连接臂176的第一端180的隔开的排序-送进星形轮192。星形轮192由一个定位销196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端180。每个星形轮192包括多个按角度隔开的突起200,它们和螺钉的排序带(见图5)接合以经装置10送进螺钉,如下文所述。
随动销204连接于连接臂176的第二端182并且基本上平行于枢轴158。随动销204精密地随动于滑动组件150的弧形引导面162并且由壳体部分134a、134b中的送进槽146接纳。因此由于随动销204和送进槽146的成角部分的接合,滑动组件150沿工具轴线26的运动使得连接臂176绕枢轴158枢转。当连接臂176枢转时悬臂弹簧208接合于星形轮192。悬臂弹簧208充分防止星形轮192在紧固件的排序带送进期间旋转。可以理解在其他结构中(未示出),还可以使用限制星形轮192的旋转的不同的装置和机构,例如单向轴承、棘齿等等。
一个工件接合深度控制鼻212连接于滑动组件150并且可以相对于滑动组件150选择性地滑动。深度控制鼻212包括一个圆环形端面216,在紧固件送进操作期间该端面接合于工件。深度控制鼻212还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T形导条220,它们由壳体部分134a、134b的T形槽148接纳用于沿工具轴线26引导深度控制鼻212。深度控制鼻212的上壁成型有一个观察孔224,它允许操作人员观察紧固件送进操作,并且沿深度控制鼻212的侧部设置有多个调节刻度标记226。较粗的刻度标记226例如按照1”、2”和3”的间隔设置,而较细的刻度标记226例如按照1/4”的较小间隔设置。
深度控制鼻212的下部包括多个槽口或齿228。深度控制鼻锁紧件234可转动地连接于滑动组件150用于沿基本平行于枢轴158的轴线转动。锁紧件234包括一个上表面,该上表面具有多个槽口或齿238,这些槽口或齿238构造为和深度控制鼻212中的齿228匹配或啮合。锁紧件234可以在锁定位置(见图6)和未锁定位置(见图7)之间转动,其中,在锁定位置中齿228、238充分地相互接合以防止深度控制鼻212和滑动组件150之间的相对滑动,在未锁定位置中,齿228、238脱开接合并且深度控制鼻212可以相对于滑动组件150移动。锁紧件234弹簧偏压并且/或者紧固在锁定位置。
深度控制鼻212相对于滑动组件150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将锁紧件234向下转动到未锁定位置以及沿工具轴线26滑动深度控制鼻212来调节。因此,装置10可以接收具有各种长度的紧固件。例如,对于较长的紧固件,深度控制鼻212将被移动到向前的位置从而圆环形端面216和星形轮192之间的距离稍微比紧固件的长度大。对于较短的紧固件,深度控制鼻212将被向后移动以减小圆环形端面216和星形轮192之间的距离。一旦确定圆环形端面216和星形轮192之间的合适距离,锁紧件234被向上转动到锁定位置以防止深度控制鼻212相对于滑动组件150的进一步移动。在所示的结构中,锁紧件234设置有一个箭头标记240,深度控制鼻212上的刻度标记226通常可以与该箭头标记240对准。对于给定的螺钉长度,调整深度控制鼻212使得箭头标记240对准具有对应于被送进螺钉的长度的值的刻度标记226。
一个锥元件242连接于电动工具18并且由电动工具18可旋转地驱动。锥元件242沿工具轴线26延伸并穿过装配套筒46、弹簧166、滑动组件150、以及深度控制鼻212。锥元件242相对于工具18轴向固定并且具有一定长度使得当滑动组件150处于延伸位置时,锥元件242的紧固件接合端246位于星形轮192附近。
装置10还包括条带张紧器组件,用于调节施加到螺钉带的张力。条带张紧器组件包括一个条带张紧轮250和一个张紧器弹簧板252。参照图5、8和9,由壳体134确定的一对狭槽254容纳带有多个排序好的螺钉262的条带258。条带258延伸经过狭槽254并且进入并穿过滑动组件150。张紧轮250由壳体134可转动地支撑并且包括斜凸轮面264。弹簧板252包括一对凸片266,它们可以和凸轮面264接合以使弹簧板252向着和离开条带258移动。特别地,弹簧板252可以在一个加宽位置(见图8)和一个缩窄位置(见图9)之间移动,其中,在加宽位置中,条带258可以基本上没有限制地移动经过狭槽254,在缩窄位置中,条带258夹在狭槽254和弹簧板252之间。张紧轮250的转动使得弹簧板252向着或者离开条带258移动以便调节施加到条带258的摩擦阻力的相对量。设置在每个壳体部分134a、134b中的开孔270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接近张紧轮250来转动它。设置张紧轮250和弹簧板252来防止不希望地和/或不加控制地送进条带258,并且/或者防止例如当装置10操作较大的螺钉262时所导致的条带258的“下垂”。
图10和11更加详细地表示出条带258。条带258包括侧槽口271,它们接纳星形轮192的突起200。当星形轮192响应滑动组件150和深度控制鼻212的轴向移动而转动时步进地送进条带258。
操作中,通过沿工具轴线26引导装置10直到支撑突出22由装配套筒46的空腔52容纳来将装置10连接于工具18。凸轮突出45对准凹口58,并且锁紧套环90绕工具轴线26转动到锁紧位置,从而径向向内推动夹块110直到它们由圆周槽42接纳。随着夹块110紧贴接合于凹入面44,装置10固定连接于工具18。
选定紧固件尺寸并且相对于滑动组件150移动深度控制鼻212从而星形轮192和圆环形端面216之间的距离对应于紧固件长度,如箭头标记240和适当的刻度标记226的对准所表示。向下转动锁紧件234以使得齿238接合于深度控制鼻212的齿228,从而防止滑动组件150和深度控制鼻212之间的相对轴向运动。
然后可以转动限深器调节环122来选择被推进紧固件相对于工件表面的深度。如上所述,限深器调节环122的转动使得限深器74相对于装配套筒46轴向移动。限深器74的位置确定滑动组件150和深度控制鼻212相对于壳体134以及相对于锥元件242的端部246的可以向后移动的范围。特别地,滑动组件150和深度控制鼻212的向后移动由当紧固件送进操作期间滑动组件150和深度控制鼻212向后移动时滑动组件150和深度控制鼻212中的至少一个与限深器74的向前表面的接合来限制。
为了推进紧固件进入工件,排序好的紧固件的条带加载到滑动组件150中,从而第一个紧固件偏置于工具轴线26并且准备好送进到基本和工具轴线对齐的位置。深度控制鼻212的端面216对准工件,并且操作人员向着工件推动电动工具18。随着电动工具18向着工件移动,滑动组件150和深度控制鼻212相对于壳体134和锥元件242向后移动。随动销204转动连接臂176从而星形轮192绕枢轴158转动。各个星形轮192的转动由弹簧208阻止从而星形轮192上的突起200将排序好的紧固件条带推动经过滑动组件150,从而将第一个紧固件对准工具轴线26。
第一个紧固件对准工具轴线26之后,锥元件242的端部246接合第一个紧固件的头部并且第一个紧固件被从条带取出并向着工件送进。当第一个紧固件的尖端接合工件时,电动工具18中的离合器组件啮合从而锥元件242连接于电动工具的电机,在离合器组件啮合的情况下启动电动工具的电机使得紧固件推进到工件内。当紧固件推进到工件内时,滑动组件150和深度控制鼻212继续相对于壳体134向后移动直到深度控制鼻212和/或滑动组件150紧贴限深器74。应当理解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在离合器组件啮合之前启动电动工具的电机,但是直到例如足够的压力施加到工件上而啮合离合器时锥元件242才会转动。
紧固件推进到工件内之后,操作人员将电动工具18从工件中抽出。滑动组件150和深度控制鼻212由弹簧166向着延伸位置向后推动,并且第二个螺钉相对于工具轴线26偏置,从而深度控制鼻212的端面216与工件的随后的接合将移动第二个螺钉对齐于工具轴线26以进行另一个推进操作。
为了将装置10从电动工具18取下,将锁紧套环90移动到未锁紧位置。这样在锁紧套环90的凸轮面106和夹块110的凸面114之间形成间隙。这样,夹块110可以沿径向相对于装配套筒46自由移动。当轴向拉动装置10离开电动工具18时,圆周槽的倒角边43径向向外推动夹块110,从而使得夹块110脱开圆周槽42并且允许装置10从电动工具18取下。
图12表示出实施本发明独立方面的紧固件送进装置310的另一种结构。紧固件送进装置310的与紧固件送进装置10的元件相同或类似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加三百来表示。
总体来说,装置310的操作和结构类似于装置10的操作和结构。但是装置10采用制动环108来提供装配套筒46和锁紧套环90之间的制动接合,而装配套筒346和锁紧套环390具有整体成型的结构来提供在锁紧位置的制动接合。另外,深度控制鼻512包括具有矩形横截面的导条520,这不同于导条220的T形横截面。
图13-28表示出实施本发明独立方面的并连接于旋转电动工具18的紧固件送进装置610的另一种结构。紧固件送进装置610的操作特性基本上类似于紧固件送进装置10的操作特性。紧固件送进装置610的与紧固件送进装置10的元件相同或类似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加六百来表示。
如图所示,装置610包括编号的刻度标记826,在一些结构中刻度标记和常用的标准紧固件长度一致。装置610还包括位于调节孔742附近的标记280以帮助操作人员调节限深器调节环722。图标284a、284b设置在壳体部分734a、734b上位于锁紧孔738的相对两端。图标284a、284b分别指示锁紧套环690是否处于锁紧或未锁紧位置。壳体部分734a、734b的轮廓选择为对应于并一致于电动工具18的轮廓。
壳体部分734a、734b相互协作确定一个第一狭槽854a和一个第二狭槽854b,第一狭槽854a接纳螺钉条带258并且通常平行于工具轴线延伸,第二狭槽854b收敛于第一狭槽854a但是弯曲远离工具轴线。任何一个狭槽854a、854b都可以接纳并引导螺钉条带258,但是如下文所述,根据特定应用使用特定狭槽更加理想。
图29-45表示出连接于一个延长部900的装置610,而该延长部900又连接于电动工具18。对于特定的螺钉推进应用来说提供延长部900可以增加操作人员的作用范围。例如,当将螺钉推进到地板时,可以使用延长部900从而操作人员可以站立进行螺钉推进操作。
延长部900包括一个壳体904,该壳体具有第一端908和第二端912,第一端908连接于电动工具18,第二端912在所示的结构中连接于装置610。第一端908类似于壳体部分734a、734b构造并包括一个锁紧孔916和一个锁紧套环920,它们的操作类似于锁紧孔142和锁紧套环122,用来将第一端908连接于电动工具18。第一端908还可以包括一个手柄924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控制。
第二端912包括一个延伸机头928,它的构造类似于电动工具18的机头14并且容纳在装置610的壳体部分734a、734b内。装置610利用锁紧套环690连接于第二端912,如上所述该锁紧套环690将夹块(类似于夹块110)推入设置在第二端912上的圆周槽932。传动轴936延伸穿过延长部900并且从电动工具18向装置610的锥元件842(图17、23、37和39)传输旋转运动。与壳体部分734a、734b一样,壳体904的轮廓选择为对应于并一致于电动工具18的轮廓。
壳体904还确定一个第三狭槽854c,它基本平行于工具轴线延伸并且当装置610连接于延长部900时对准第一狭槽854a。在螺钉推进操作中狭槽854c接纳并引导螺钉条带258。狭槽854c允许使用更长的个别螺钉条带258并且降低螺钉条带258缠结或附着在工件上的可能性。
尽管附图中表示为延长部900用于装置610,但是应当理解延长部900或者延长部900的其他结构还可以构造为用于装置10和310,以及其他的这里不必表示和说明的紧固件送进装置。
图46表示出实施本发明独立方面的并连接于旋转电动工具18的紧固件送进装置1010的另一种结构。紧固件送进装置1010的操作特性基本上类似于紧固件送进装置10的操作特性。紧固件送进装置1010的与紧固件送进装置10的元件相同或类似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加一千来表示。
如图2-4所示,壳体134确定螺钉送进槽146和槽148。滑动组件150的随动销204由螺钉送进槽146接纳并且深度控制鼻212的导条220由槽148可滑动地接纳。
总体来说,装置1010的操作和结构类似于装置10的操作和结构。在图46所示的结构中,装置1010包括一个由壳体1134支撑的轨道部分1100,它确定一个送进槽1146和一个槽1148。轨道部分1100可以连接于壳体1134并且当组装好装置1010时它完全处在壳体1134内。装置1010包括一个类似于上述滑动组件150的滑动组件1150,它包括一个螺钉送进组件1172,该螺钉送进组件1172具有一个连接臂1176和一个连接于连接臂1176的一端的一个随动销1204。随动销1204由轨道部分1100中的送进槽1146接纳并且由于随动销1204和送进槽1146的成角部分的接合,滑动组件的运动使得连接臂1176枢转。
装置1010包括一个深度控制鼻1212,它连接于滑动组件1150并且可以相对于滑动组件1150选择性地滑动。深度控制鼻1212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导条1220,它们由轨道部分1100的槽1148可滑动地接纳用于沿工具轴线引导深度控制鼻1212。
图47表示滑动组件的连接臂1310的另一种结构。如图2-4所示,送进组件172的连接臂176由滑动组件150可转动地支撑。枢轴158穿过位于连接臂176中间附近的一个中间孔184。星形轮192连接于连接臂的第一端180并且随动销204连接于第二端182。随动销204由壳体134中的送进槽146接纳。
在图47表示的另一种结构中,连接臂1310从第一端1314向第二端1318延伸。至少一个星形轮1322在第一端1314附近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臂1310并且可以接合紧固件的排序带(见图5)。一个枢轴孔1326在第二端1318附近延伸经过连接臂1310并且可以接纳滑动组件的枢销。连接臂1310可以绕穿过枢轴孔1326的枢轴1330枢转。随动销1334在枢轴孔1326和第一端1314之间连接于连接臂1310。在图47中,随动销1334位于连接臂1310的中间附近。连接臂1310可以包括一个悬臂弹簧1338以便调节星形轮1322的运动。
图48-49表示从第一端1354向第二端1358延伸的连接臂1350的另一种结构。至少一个星形轮1362在第一端1354附近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臂1350并且可以接合紧固件的排序带(见图5)。一个枢轴孔1366在第二端1358附近延伸经过连接臂1350并且可以接纳将连接臂1350可转动地连接于滑动组件的枢销。连接臂1350可以绕穿过枢轴孔1366的枢轴1370枢转。随动销1374在第一端1354附近连接于连接臂1350。在图48-49中,随动销1374穿过星形轮1362并且还可以作为星形轮1362的轮轴。
在图2-4表示的连接臂172中,星形轮192和随动销204位于孔184和枢轴158的相对两侧,并且送进槽146在槽146的一端附近向上成角。在图48-49表示的另一种结构中,星形轮1322、1362以及随动销1334、1374都位于枢轴孔1326、1366和枢轴1330、1370的同一侧。对于这些结构,送进槽可以改装用来提供连接臂1310、1350的理想的枢转运动。
图50表示用于接纳图47-49中的连接臂1310、1350的随动销1334、1374的送进槽1380的另一种结构。送进槽1380可以由轨道部分1384确定,类似于图46中的轨道部分1100和送进槽1146,或者可以由壳体确定,类似于图2-4中的壳体134和送进槽146。
如图48-50所示,轨道部分1384包括远离电动工具的第一端1388和面向电动工具的第二端1392。送进槽1380从第二端1392向着第一端1388直线延伸并且具有一个在第一端1388附近向下成角度的成角部分1396。随动销1374设置在成角部分1396内并且当电动工具向着工件送进时沿着送进槽1380从成角部分1396出来向着第二端1392。随动销1374的这种运动使得星形轮1374相对于枢轴1370向上转动并送进紧固件整理条带(见图5)经过送进装置。当电动工具从工件抽出时,随动销1374向着第一端1388移动并返回成角部分1396,从而使得星形轮1374向下转动以接合紧固件整理条带(见图5)的下一个部分。送进槽1380的形状可以成型为接收连接臂的其他结构以提供连接臂和送进组件的理想的运动。
图51表示从第一端1414向第二端1418延伸的连接臂1410的另一种结构。星形轮1422在第一端1414附近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臂1410并且可以接合紧固件的排序带(见图5)。一个枢轴孔1426在连接臂1410的中间附近延伸经过连接臂1410并且可以接纳将连接臂1410可转动地连接于滑动组件的枢销。连接臂1410可以绕穿过枢轴孔1426的枢轴1430枢转。
连接臂1410类似于图2-4表示的连接臂172,但是连接臂1410包括不同的用来致动连接臂1410的机构。在图2-4中,随动销204由送进槽146接纳。在图51中,一个成角的送进凸轮1434接合连接臂1410的第二端1418以转动连接臂1410。送进凸轮1434可以相对于壳体固定并且连接臂1410可以转动地连接于一个可相对于壳体滑动移动的滑动组件。当连接臂1410向着送进凸轮1434移动时,送进凸轮1434接合第二端1418使得连接臂1410绕枢轴1430向下枢转,这转而使得星形轮1422向上转动。连接臂1410可以包括一个偏压元件1438,例如弹簧,用来将第二端1418压靠于送进凸轮1434。
图52表示从第一端1454向第二端1458延伸的连接臂1450的另一种结构。星形轮1462在第一端1454附近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臂1450并且可以接合紧固件的排序带(见图5)。一个枢轴孔1466在连接臂1450的中间附近延伸经过连接臂1450并且可以接纳将连接臂1450可转动地连接于滑动组件的枢销。连接臂1450可以绕穿过枢轴孔1466的枢轴1470枢转。随动销1474在第二端1458附近连接于连接臂1450。
连接臂1450类似于图2-4表示的连接臂172,但是连接臂1450包括不同的用来限制星形轮1462的转动的机构。在图2-4中,悬臂弹簧208接合星形轮192的棘齿部分以限制星形轮192沿一个方向的转动。在图52中,星形轮1462利用一个单向滚柱轴承1478或者单向离合器连接于连接臂1450,单向滚柱轴承1478或者单向离合器仅仅允许星形轮1462相对于连接臂1450沿一个方向转动。
图53表示图52中的连接臂1450的另一种结构。在图53中,一个花键轮1482将单向滚柱轴承1478连接于连接臂1450以允许星形轮1462和连接臂1450之间额外的间隙。花键轮1482可以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花键部分,即具有径向向内突出的花键齿的外部和具有径向向外突出的花键齿的内部。单向滚柱轴承1478仅仅允许星形轮1462沿一个方向转动,但是星形轮1462沿相反方向的少量转动或移动有利于将星形轮1462对准紧固件的排序带(见图5)。在某些方面和在某些结构中,花键轮1482可以连接在星形轮1462和单向滚柱轴承1478之间。
图54表示图2-4中的滑动组件150的另一种结构。连接臂172可转动地连接于滑动组件150以便绕枢轴158枢转。如上所述,随动销204沿着送进槽146以转动连接臂172。当星形轮192向上枢动并且阻止星形轮192的旋转时星形轮192将紧固件的排序带(见图5)送进经过装置。当星形轮192向下枢动时,星形轮192相对于连接臂172转动并且星形轮192的突起200由条带258(图10)的下一个侧槽口271(图10)接纳,以步进地送进下一个紧固件经过装置。
如图54所示,滑动组件150包括一个位于星形轮192附近的凸台1490。星形轮192的突起200接合排序紧固件条带258(图10)的槽口271(图10)以送进条带258(图10)经过装置。凸台1490相对于滑动组件150固定并且接合星形轮192的突起200以将来自排序条带258(图10)的紧固件正确对准工具轴线。凸台1490限制连接臂172和星形轮192沿向上方向移动。凸台1490还有助于当星形轮192转动以接合下一个紧固件时将突起200对准下一个槽口271(图10)。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独立特征或独立优点在以下权利要求书中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