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工作电压的可配置异步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宽工作电压的可配置异步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42940A43申请公布日20141224CN104242940A21申请号201310347707522申请日20130809H03M1/3820060171申请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地址710071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72发明人朱樟明邱政沈易杨银堂丁瑞雪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代理人许静安利霞54发明名称一种宽工作电压的可配置异步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宽工作电压的可配置异步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其中电容单元包括与第一上极板连接的上排电容和与第二上极板连接的下排电容;采样模块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以及第二输入信号;比较器第。
2、一输入端通过第一上极板接入第一输入信号,其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二上极板接入第二输入信号;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比较器输出的比较结果,按照预设规则控制上排电容和下排电容在各自上极板处的电压;至少一个电容单元,其上排电容和下排电容分别通过各自的精度控制开关与对应的上极板连接;每个精度控制开关对应连接有精度控制电路;精度控制电路根据外部控制信号导通/断开其所连接的精度控制开关。本方案的模数转换器工作精度可调,适用性高。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42940ACN104242940A1/2。
3、页21一种宽工作电压的可配置异步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包括由多个电容单元构成的电容阵列、采样模块、比较器和逻辑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电容单元包括与第一上极板连接的上排电容和与第二上极板连接的下排电容;所述采样模块用于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以及第二输入信号;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一上极板接入第一输入信号,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二上极板接入第二输入信号;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比较器输出的比较结果,按照预设规则控制上排电容和下排电容在各自上极板处的电压;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电容单元,其上排电容和下排电容分别通过各自的精度控制开关与对应的上极板连接;每个精度控制开关对应连接有精度控制电路;所述。
4、精度控制电路用于根据外部控制信号导通/断开其所连接的精度控制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度控制电路包括多个串联的升压电路、NMOS管N1、N2以及PMOS管P1;其中不少于一个升压电路与短路开关并联,且首位升压电路的输入端接入外部脉冲信号;N1的栅极与源极均与末位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入放大后的外部脉冲信号;P1的源极与N1的漏极连接;N2和P1的栅极相互连接,共同作为所述精度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入外部控制信号;N2和P1的漏极相互连接,共同作为所述精度控制电路输出端,并与所述精度控制开关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钟模块,用于。
5、控制所述比较器的工作频率,其包括选择器以及多条并联且延时时间各不相同的延时电路;其中,每个延时电路的输入端均与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选择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延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控制端接入外部选择信号,其输出端与所述比较器的控制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阵列由第一电容子阵列以及第二电容子阵列组成;其中,第一电容子阵列以及第二电容子阵列均包括8位顺序排列的电容单元;其中,在同一电容单元内,其上排电容与下排电容相同;且第6位电容单元、第7位电容单元和第8位电容单元中的上排电容和下排电容均通过各自的精度控制开关与对应的上极板连接;且第1位电容单元的上排电容与下排电。
6、容的均为单位电容,其余电容单元的上排电容与下排电容的电容大小为2K2C,K为电容单元的位数,K2;C为单位电容的大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样模块进行采样时,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有上排电容的上极板和所有下排电容的上极板接入共模电压VCM;控制采样模块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以及第二输入信号;判断比较器的比较结果;若所述第一输入端的输出小于所述第二输入端的输出时,将第一电容子阵列的所有上排电容的上极板接入地电压GND,其所有下排电容的上极板接入高电压VREF;若所述第一输入端的输出大于所述第二输入端的输出时,将第一电容子阵列的所有上排电容的上极板接入地电压VREF,。
7、其所有下排电容的上极板接入高电压GND。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样阶段结束后,所述逻辑权利要求书CN104242940A2/2页3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容子阵列中选取一个最低位电容单元作为第一目标电容单元,在所述第二电容子阵列中选取一个最高位电容单元作为第二目标电容单元;判断比较器的比较结果;若所述第一输入端的输出小于所述第二输入端的输出时,将第一目标电容单元的上排电容的上极板接VCM,其下排电容的上极板接VREF;若所述第一输入端的输出大于所述第二输入端的输出时,将第二目标电容单元的上排电容的上极板接GND,其下排电容的上极板接VREF;判断当前第二目标电容单。
8、元是否为所述第二电容子阵列中的最高位;若第二目标电容单元是所述第二电容子阵列中的最高位,则结束工作;若第二目标电容单元不是所述第二电容子阵列中的最高位,则在所述第一电容子阵列中,将当前第一目标电容单元的上一有效位的电容单元作为新的第一目标电容单元,并在所述第二电容子阵列中,将当前第二目标电容单元的下一有效位的电容单元作为新的第二目标电容单元,之后重新判断比较器的比较结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逻辑控制模块具体包括10个串联的逻辑控制子模块,每个逻辑控制子模块均包括NMOS管N3、N4、N5、N6、N7、N8、N9、N10、N11、N12;PMOS管P2、P3、P4、P5。
9、、P6、P7、P8;第一反向器以及第二反向器;其中,P2源极接电源VDD;N3栅极接入所述比较器输出的比较结果,其漏极与P2的漏极连接;N4的漏极与N3的源极连接;N5的栅极分别与P2和N3的漏极连接,其源极接地;P4的栅极接入所述比较器输出的比较结果,其漏极接地,其漏极与N5的漏极连接;P3的栅极分别与P2和N3的漏极连接,其漏极与P4的源极连接;P5的源极接电源VDD,其漏极与第一反向器的输入端连接;N6的栅极与第一反向器的输出端连接,其漏极分别与P5的漏极和第一反向器的输入端连接;P6的源极接入电源VDD,其漏极分别与第一反向器的输入端、P5的漏极和N6的漏极连接;N7的栅极与所述比较器。
10、的CMPP口连接,其漏极分别与第一反向器的输入端、P5的漏极、N6的漏极连接以及P6的漏极连接;N8的漏极分别与N6和N7的源极连接;P7的源极接电源VDD,其栅极分别与第一反向器的输入端、P5的漏极、N6的漏极连接、P6的漏极以及N7的漏极连接;N9的源极与N8的源极连接,其栅极分别与第一反向器的输入端、P5的漏极、N6的漏极连接、P6的漏极以及N7的漏极连接;N10的栅极与比较器的CMPN口连接,其源极与N9漏极连接;P8的源极接电源VDD;N11的栅极与第二反向器的输出端连接,其源极分别与N10的源极和N9的漏极连接,其漏极与P8和第二反向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反向器的输入端、N11的漏极。
11、、P8的漏极均分别与P6的漏极、N7的漏极、P7的漏极、N10的漏极连接;N12的漏极分别与N8和N9的源极连接,其源极接地;其中,首位和中间位的逻辑控制子模块中P2栅极和N4栅极连接,均分别与各自的后一位逻辑控制子模块中的P4的漏极、N5的漏极、P5的栅极、P8的栅极;且首位的逻辑控制子模块的P2栅极和N4栅极与所述采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4242940A1/7页4一种宽工作电压的可配置异步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模数转换领域,提供一种宽工作电压的可配置异步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背景技术0002在低功耗、性能可调的设备,如传感器网络、医疗可植入元件等,通。
12、常需要不同规格参数的模数转换器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例如对温度监控需要低采样率、高精度的模数转换器图像处理需要采用高采样率、低精度的模数转换器能量获取芯片中需要工作在低电源电压下的模数转换器。目前,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由于其高速、结构简单、面积小、功耗利用率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低功耗系统中,因此针对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低功耗、低压、宽工作范围的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工作精度的模数转换器。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宽工作电压的可配置异步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包括由多个电容单元构成的电容阵列、采样模块、比较器和逻辑。
13、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电容单元包括与第一上极板连接的上排电容和与第二上极板连接的下排电容;所述采样模块用于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以及第二输入信号;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一上极板接入第一输入信号,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二上极板接入第二输入信号;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比较器输出的比较结果,按照预设规则控制上排电容和下排电容在各自上极板处的电压;其中,0005至少有一个电容单元,其上排电容和下排电容分别通过各自的精度控制开关与对应的上极板连接;每个精度控制开关对应连接有精度控制电路;所述精度控制电路用于根据外部控制信号导通/断开其所连接的精度控制开关。0006其中,所述精度控制电路包括多个串联。
14、的升压电路、NMOS管N1、N2以及PMOS管P1;其中0007不少于一个升压电路与短路开关并联,且首位升压电路的输入端接入外部脉冲信号;0008N1的栅极与源极均与末位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入放大后的外部脉冲信号;P1的源极与N1的漏极连接;N2和P1的栅极相互连接,共同作为所述精度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入外部控制信号;N2和P1的漏极相互连接,共同作为所述精度控制电路输出端,并与所述精度控制开关连接。0009其中,所述模数转换器还包括0010时钟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比较器的工作频率,其包括选择器以及多条并联且延时时间各不相同的延时电路;0011其中,每个延时电路的输入端均与比较器的输出端连。
15、接;所述选择器的输入端与说明书CN104242940A2/7页5所述延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控制端接入外部选择信号,其输出端与所述比较器的控制端连接。0012其中,所述电容阵列由第一电容子阵列以及第二电容子阵列组成;其中,第一电容子阵列以及第二电容子阵列均包括00138位顺序排列的电容单元;其中,在同一电容单元内,其上排电容与下排电容相同;且第6位电容单元、第7位电容单元和第8位电容单元中的上排电容和下排电容均通过各自的精度控制开关与对应的上极板连接;且第1位电容单元的上排电容与下排电容的均为单位电容,其余电容单元的上排电容与下排电容的电容大小为2K2C,K为电容单元的位数,K2;C为单位电容。
16、的大小。0014其中,在所述采样模块进行采样时,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用于0015控制所有上排电容的上极板和所有下排电容的上极板接入共模电压VCM;0016控制采样模块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以及第二输入信号;0017判断比较器的比较结果;0018若所述第一输入端的输出小于所述第二输入端的输出时,将第一电容子阵列的所有上排电容的上极板接入地电压GND,其所有下排电容的上极板接入高电压VREF;0019若所述第一输入端的输出大于所述第二输入端的输出时,将第一电容子阵列的所有上排电容的上极板接入地电压VREF,其所有下排电容的上极板接入高电压GND。0020其中,在所述采样阶段结束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用于002。
17、1在所述第一电容子阵列中选取一个最低位电容单元作为第一目标电容单元,在所述第二电容子阵列中选取一个最高位电容单元作为第二目标电容单元;0022判断比较器的比较结果;若所述第一输入端的输出小于所述第二输入端的输出时,将第一目标电容单元的上排电容的上极板接VCM,其下排电容的上极板接VREF;若所述第一输入端的输出大于所述第二输入端的输出时,将第二目标电容单元的上排电容的上极板接GND,其下排电容的上极板接VREF;0023判断当前第二目标电容单元是否为所述第二电容子阵列中的最高位;0024若第二目标电容单元是所述第二电容子阵列中的最高位,则结束工作;0025若第二目标电容单元不是所述第二电容子阵。
18、列中的最高位,则在所述第一电容子阵列中,将当前第一目标电容单元的上一有效位的电容单元作为新的第一目标电容单元,并在所述第二电容子阵列中,将当前第二目标电容单元的下一有效位的电容单元作为新的第二目标电容单元,之后重新判断比较器的比较结果。0026其中,逻辑控制模块具体包括10个串联的逻辑控制子模块,每个逻辑控制子模块均包括0027NMOS管N3、N4、N5、N6、N7、N8、N9、N10、N11、N12;0028PMOS管P2、P3、P4、P5、P6、P7、P8;0029第一反向器以及第二反向器;0030其中,P2源极接电源VDD;N3栅极接入所述比较器输出的比较结果,其漏极与P2的漏极连接;N。
19、4的漏极与N3的源极连接;N5的栅极分别与P2和N3的漏极连接,其源极接地;P4的栅极接入所述比较器输出的比较结果,其漏极接地,其漏极与N5的漏极连接;P3的栅极分别与P2和N3的漏极连接,其漏极与P4的源极连接;P5的源极接电源VDD,其漏极与第说明书CN104242940A3/7页6一反向器的输入端连接;N6的栅极与第一反向器的输出端连接,其漏极分别与P5的漏极和第一反向器的输入端连接;P6的源极接入电源VDD,其漏极分别与第一反向器的输入端、P5的漏极和N6的漏极连接;N7的栅极与所述比较器的CMPP口连接,其漏极分别与第一反向器的输入端、P5的漏极、N6的漏极连接以及P6的漏极连接;N。
20、8的漏极分别与N6和N7的源极连接;P7的源极接电源VDD,其栅极分别与第一反向器的输入端、P5的漏极、N6的漏极连接、P6的漏极以及N7的漏极连接;N9的源极与N8的源极连接,其栅极分别与第一反向器的输入端、P5的漏极、N6的漏极连接、P6的漏极以及N7的漏极连接;N10的栅极与比较器的CMPN口连接,其源极与N9漏极连接;P8的源极接电源VDD;N11的栅极与第二反向器的输出端连接,其源极分别与N10的源极和N9的漏极连接,其漏极与P8和第二反向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反向器的输入端、N11的漏极、P8的漏极均分别与P6的漏极、N7的漏极、P7的漏极、N10的漏极连接;N12的漏极分别与N8和。
21、N9的源极连接,其源极接地;0031其中,首位和中间位的逻辑控制子模块中P2栅极和N4栅极连接,均分别与各自的后一位逻辑控制子模块中的P4的漏极、N5的漏极、P5的栅极、P8的栅极;且首位的逻辑控制子模块的P2栅极和N4栅极与所述采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0032本发明的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33本发明的模数转换器,可通过精度控制电路配置电容单元的数量,从而改变模数转换器的工作精度,因此适用性更强,应用范围更广阔。附图说明0034图1为本发明中宽工作电压的可配置异步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0035图2为本发明中精度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0036图3为本发明中时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0037图4。
2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容阵列的结构示意图0038图57为本发明中模数转换器在不同转换精度状态下,电容阵列的结构示意图0039图8为本发明中逻辑控制子模块的电路结构图;0040图9为本发明中逻辑控制模块的电路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0041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0042如图1所示,一种宽工作电压的可配置异步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包括由多个电容单元100构成的电容阵列、采样模块200、比较器300和逻辑控制模块400;其中,所述电容单元100包括与第一上极板连接的上排电容110和与第二上极板连接的下排电容120;所述采样模块用于产生第。
23、一输入信号以及第二输入信号;所述比较器300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一上极板接入第一输入信号,所述比较器300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二上极板接入第二输入信号;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0用于根据比较器300的输出的比较结果,按照预设规则控制上排电容110和下排电容120在各自上极板处的电压;其中,0043至少有一个电容单元100,其上排电容110和下排电容120分别通过各自的精度控制开关200与对应的上极板连接;每个精度控制开关200对应连接有精度控制电路500;所说明书CN104242940A4/7页7述精度控制电路500用于根据外部控制信号导通/断开其所连接的精度控制开关200。0044本发明的模数转换器。
24、,可通过精度控制电路500配置电容单元100的数量,从而改变模数转换器的工作精度,因此适用性更强,应用范围更广阔。0045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精度控制电路500包括多个串联的升压电路520、NMOS管N1、N2以及PMOS管P1;其中0046不少于一个升压电路520与短路开关510并联,且首位升压电路520的输入端接入外部脉冲信号;0047N1的栅极与源极均与末位升压电路52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入放大后的外部脉冲信号;P1的源极与N1的漏极连接;N2和P1的栅极相互连接,共同作为所述精度控制电路500的输入端接入外部控制信号;N2和P1的漏极相互连接,共同作为所述。
25、精度控制电路500输出端,并与所述精度控制开关200连接。0048本实施例考虑到引入精度控制开关200会对模数转换器带来非线性误差,因此需要引入外部脉冲信号对N1的栅压进行升压,而升压的大小取决于模数转换器的工作电压,即模数转换器的工作电压越大,对N1栅极的升压幅度要求越小,反之对N1栅极的升压幅度要求越大。因此本实施例设置多个升压电路520,不少于一个升压电路520与短路开关510并联,可通过导通短路开关510使对应的升压电路520短路,从而可以控制外部脉冲信号的升压幅度,使模数转换器能够适应更多的工作电压。需要指出的升压电路520为电路领域常用电路,其具体结构不唯一,在此不做赘述。0049。
26、此外,如图1所示,为了使模数转换器能够拥有多种工作频率,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模数转换器还包括时钟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比较器300的工作频率,其中如图3所示,比较器300包括选择器620以及多条并联且延时时间各不相同的延时电路;0050其中,每个延时电路的输入端均与比较器3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选择器620的输入端与所述延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控制端接入外部选择信号,其输出端与所述比较器300的控制端连接。0051本实施例中的选择器620可以根据外部输入的选择信号选择合适的延时电路对比较结果VALID进行延时,使其到达逻辑控制模块400的时间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改变模数转换器的工作频率。具体。
27、地,每条延时电路包含不同数量延时单元610,从而提供多种延时时间,其中的延时单元610为电路领域常用元件,其电路结构不唯一,在此不做赘述。0052此外,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电容阵列结构,所述电容阵列由第一电容子阵列1以及第二电容子阵列2组成;其中,第一电容子阵列以及第二电容子阵列均包括00538位顺序排列的电容单元100(即C1C8);其中,在同一电容单元100内,其上排电容110与下排电容120相同;且第6位电容单元100、第7位电容单元100和第8位电容单元100中的上排电容110和下排电容120均通过各自的精度控制开关200与对应的上极板连接(其中用于控制精度控制开关。
28、200的精度控制电路500组成精度控制电路500阵列3);且第1位电容单元100的上排电容110与下排电容120的均为单位电容,其余电容单元100的上排电容110与下排电容120的电容大小为2K2C,K为电容单元100的位数,K2;C为单位电容的大小。0054其中,在所述采样模块进行采样时,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0按照所述用于说明书CN104242940A5/7页80055控制所有上排电容110的上极板和所有下排电容120的上极板接入共模电压VCM;0056控制采样模块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以及第二输入信号;0057判断比较器300的比较结果VALID;0058若所述第一输入端的输出小于所述第二输入端。
29、的输出时,将第一电容子阵列1的所有上排电容110的上极板接入地电压GND,其所有下排电容120的上极板接入高电压VREF;0059若所述第一输入端的输出大于所述第二输入端的输出时,将第一电容子阵列1的所有上排电容110的上极板接入地电压VREF,其所有下排电容120的上极板接入高电压GND。0060其中,在所述采样阶段结束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00用于0061在所述第一电容子阵列1中选取一个最低位电容单元100作为第一目标电容单元100,在所述第二电容子阵列2中选取一个最高位电容单元100作为第二目标电容单元100;0062判断比较器300的比较结果VALID;若所述第一输入端的输出小于所述第。
30、二输入端的输出时,将第一目标电容单元100的上排电容110的上极板接VCM,其下排电容120的上极板接VREF;若所述第一输入端的输出大于所述第二输入端的输出时,将第二目标电容单元100的上排电容110的上极板接GND,其下排电容120的上极板接VREF;0063判断当前第二目标电容单元100是否为所述第二电容子阵列2中的最高位;0064若第二目标电容单元100是所述第二电容子阵列2中的最高位,则结束工作;0065若第二目标电容单元100不是所述第二电容子阵列2中的最高位,则在所述第一电容子阵列1中,将当前第一目标电容单元100的上一有效位的电容单元100作为新的第一目标电容单元100,并在所。
31、述第二电容子阵列2中,将当前第二目标电容单元100的下一有效位的电容单元100作为新的第二目标电容单元100,之后重新判断比较器300的比较结果VALID。0066本实施例的逻辑控制模块400通过预设规则实现了710位工作精度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其中,图5图7分别给出了9位、8位、7位工作模式下模数转换器工作的原理图。0067如图5所示,精度控制开关200中的1均关断,其中第二电容子阵列2中的电容单元C1C7组成了模数转换器前7位的电容阵列,而整个第一电容子阵列1单独组成模数转换器的第8位电容阵列,从而使得模数转换器有9位转换精度;同理,如图6所示,8位工作模式时,精度控制开关200中的1。
32、、2断开,第二电容子阵列2中的电容单元C1C6组成了模数转换器前6位的电容阵列,而整个第一电容子阵列1单独组成模数转换器的第7位电容阵列,从而使得模数转换器有8位转换精度;而7位工作模式下,如图7所示,精度控制开关200中的1、2、3均断开,其原理不再赘述。0068此外,针对上述电容阵列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低功耗的逻辑控制模块400,其包括10个串联的逻辑控制子模块,在模数装转换器处于最大精度时,即所有精度控制开关200闭合状态,此时根据上文提到的预设规则可将第一电容子阵列1作为模数装转换器最高位电容阵列(第9位),第二电容子阵列2中的电容单元分别作为模数装转换器第1位第8位电容阵列,而逻。
33、辑控制子模块的前9位正好对应控制模数转换换器的9位电容阵列的上极板电压,而第10位逻辑控制子模块输出最终转换的信号,当模数装转换器处于说明书CN104242940A6/7页99位精度时,相应一个逻辑控制子模块停止工作,其它情况再次不做赘述。0069其中,如图8所示,每个逻辑控制子模块均包括0070NMOS管N3、N4、N5、N6、N7、N8、N9、N10、N11、N12;0071PMOS管P2、P3、P4、P5、P6、P7、P8;0072第一反向器F1以及第二反向器F2;0073其中,P2源极接电源VDD;N3栅极(O点)接入所述比较器300输出的比较结果VALID,其漏极与P2的漏极连接;N。
34、4的漏极与N3的源极连接;N5的栅极分别与P2和N3的漏极连接,其源极接地;P4的栅极接入所述比较器300输出的比较结果VALID,其漏极接地,其漏极与N5的漏极连接;P3的栅极分别与P2和N3的漏极连接,其漏极与P4的源极连接;P5的源极接电源VDD,其漏极与第一反向器F1的输入端连接;N6的栅极与第一反向器F1的输出端连接,其漏极分别与P5的漏极和第一反向器F1的输入端连接;P6的源极接入电源VDD,其漏极分别与第一反向器F1的输入端、P5的漏极和N6的漏极连接;N7的栅极V点与所述比较器300的CMPP口连接,其漏极分别与第一反向器F1的输入端、P5的漏极、N6的漏极连接以及P6的漏极连。
35、接;N8的漏极分别与N6和N7的源极连接;P7的源极接电源VDD,其栅极分别与第一反向器F1的输入端、P5的漏极、N6的漏极连接、P6的漏极以及N7的漏极连接;N9的源极与N8的源极连接,其栅极分别与第一反向器F1的输入端、P5的漏极、N6的漏极连接、P6的漏极以及N7的漏极连接;N10的栅极与比较器300的CMPN口连接U点,其源极与N9漏极连接;P8的源极接电源VDD;N11的栅极与第二反向器F2的输出端连接,其源极分别与N10的源极和N9的漏极连接,其漏极与P8和第二反向器F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反向器F2的输入端、N11的漏极、P8的漏极均分别与P6的漏极、N7的漏极、P7的漏极、N10。
36、的漏极连接;N12的漏极分别与N8和N9的源极连接,其源极接地;0074其中,首位和中间位的逻辑控制子模块中P2栅极和N4栅极连接(即图8中的D点),均分别与各自的后一位逻辑控制子模块中的P4的漏极、N5的漏极、P5的栅极、P8的栅极(即图8中的Q点);且首位的逻辑控制子模块的P2栅极和N4栅极与所述采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0075如图8和图9所示,当采样模块输出高电平的采样信号(即第一输入信号以及第二输入信号),此时首位逻辑控制子模块D点处为高电平,N4管导通,同时比较器输出的比较结果VALID为低信号,因此CLK点位置的信号被拉低,P3和P4均导通,Q点信号拉高。此时,N12导通,N7管N1。
37、0管别对比较器CMPP输出的信号和CMPN输出的信号进行采样(CMPP、CMPN的即二进制比较结果0、1),P6、N8、P7、N9管形成的正反馈结构将采样的结果锁存在P点和N点位置上每位逻辑控制子模块的P点和N点输出的信号用于控制其所对应的上排/下排电容在上极板处的电压,且还用于作为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由于采用了锁存结构,P点和N点能够在很长的时间内储存电荷,从而使得模数转换器能够在低电源电压、低采样率下正常工作。加之动态电路自身的特点,电路没有任何静态功耗,使该逻辑控制子模块非常适合用于低功耗的电路。其中,第二位的逻辑控制子模块中的D点与首位逻辑控制子模块中的Q点连接,接入高电平信号,依此类托。
38、,直至末位逻辑控制子模块中的D也同样接入高电平信号,并由其Q点输出最终信号。0076当采样模块停止输采样信号时,首位逻辑控制子模块的D点处于为低电平,P2导通。此时比较器输出的比较结果VALID为高信号,因此CLK点位置的信号被拉高,N5管导说明书CN104242940A7/7页10通,致使Q点信号被拉低,使得P5和P8导通,此时P点和N点被锁定在低电平。与此同时,N12始终保持关断状态,从电源VDD到地没有电流通路,因此电路没有任何静态功耗。0077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对模数转换器的转换精度、工作频率实现控制,并且适用于不同工作电流,因此应用范围更加广阔;进一步地,由于采用本实施例的逻辑控制子模块可以有效减小模数转换器的消耗。0078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242940A101/5页11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42940A112/5页1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242940A123/5页13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242940A134/5页14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4242940A145/5页15图9说明书附图CN104242940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