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茶饼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绿茶茶饼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饼:又称饼茶、团茶。北宋初“丁晋公为福建转运使始制凤团”,后又作龙团。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龙团凤饼作为宫廷贡茶,一直沿用至明朝。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
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黄山,茶芽格外肥壮,柔软细嫩,叶片肥厚,经久耐泡,香气馥郁,滋味醇甜,成为茶中的上品。由于茶叶外形较松散,易断碎,不易携带与储存,因此有必要将其加工制成茶饼。现有工艺制成的茶饼,外形无光泽、香气不足、滋味较淡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茶茶饼的制作方法,该绿茶茶饼的制作方法弥补了原有的茶叶香气清淡、滋味淡薄等不足,制作的绿茶茶饼充分吸收了桂花香味,色泽金黄、浓纯馥郁、回味甘甜,便于携带。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绿茶茶饼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制成:
(1)采摘:以黄山毛峰茶为佳,采摘条件为早上9点到下午2点;
(2)摊放:厚度为5-10厘米,以防止鲜叶失水过多,影响炒制,摊放场地、用具要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空气湿度控制在80%-90%,室内温度控制在15-20℃,摊放时间为6-12小时;
(3)杀青:杀青温度为110-125℃,时间为30-40秒;
(4)揉捻:不加压,时间为10分钟;
(5)烘青干燥:将揉捻好的茶青入烘干机成茶坯,干燥时间为5-10分钟,温度为100-110℃;
(6)茶花搅拌:将采摘好的桂花与制备好的茶坯搅拌在一起,比例为1:3,温度控制在30-40℃;
(7)起花:用起花机把茶与花分开,排除茶叶中多余水分,最大限度的保留茶叶中的桂花香,烘焙温度保持平稳,控制桂花茶的含水量为0.7%;
(8)压制成饼:采用机器压制,将含水分0.7%每斤的桂花茶,倒入磨具中,经过发酵,温度120℃,压制完后取出茶饼,放置木架上摊凉后即可包装。
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食用、保健的茶与桂花融合,制成茶饼后,充分吸收了桂花香味,色泽金黄、浓纯馥郁、回味甘甜,便于携带。其独特的香气有提神醒脑的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绿茶茶饼的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骤制成:
(1)采摘:以黄山毛峰茶为佳,采摘条件为早上10点;
(2)摊放:厚度为5厘米,以防止鲜叶失水过多,影响炒制,摊放场地、用具要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空气湿度控制在80%,室内温度控制在20℃,摊放时间为10小时;
(3)杀青:杀青温度为110℃,时间为30秒;
(4)揉捻:不加压,时间为10分钟;
(5)烘青干燥:将揉捻好的茶青入烘干机成茶坯,干燥时间为5-10分钟,温度为100℃;
(6)茶花搅拌:将采摘好的桂花与制备好的茶坯搅拌在一起,比例为1:3,温度控制在35℃;
(7)起花:用起花机把茶与花分开,排除茶叶中多余水分,最大限度的保留茶叶中的桂花香,烘焙温度保持平稳,控制桂花茶的含水量为0.7%;
(8)压制成饼:采用机器压制,将含水分0.7%每斤的桂花茶,倒入磨具中,经过发酵,温度120℃,压制完后取出茶饼,放置木架上摊凉后即可包装。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