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立式轮椅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站立式轮椅。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动轮椅车又被简称为电动轮椅,是诸如残疾人、年迈体弱者、步履艰
难者、肢体受伤者和医疗临床康复患者之类的特殊人群代步的工具。电动轮椅车的
宏观结构是公知的,具体而言包括车体和电动机构,车体包括车架、轮子(一对前
轮和一对后轮)、椅座、椅背和扶手,电动机构包括电动行走轮支架、控制器和
一对电动行走轮。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电动轮椅车的技术信息。
并非限于例举,虽然各自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通弊:由于使
用者坐的时间一长,身体就会变得非常僵硬,对于一些腿部残疾,如小儿麻痹症引
起的腿部残疾导致的不能站起的残疾人,适时的站立和腿部锻炼对腿部和身心健康
都很重要,这些活动往往要靠护理人员的帮助才能实现;目前还没有能够帮助残疾
人站立二不需要外人帮助的轮椅,而且多数功能较多的轮椅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
尤其不能靠残疾人本人就能够实现工作、生活和锻炼等多种功能。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帮助使用者站立的轮椅车,以弥
补现有轮椅车产品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站立式轮
椅,利用气缸驱动设置在左、右两侧车架上的铰链四杆机构,以实现轮椅坐垫的折
叠和展开,通过对原脚踏板结构的改变,增加腿托,帮助使用者舒适的固定双腿,
通过气缸驱动轮椅车架变形,帮助使用者站起和坐下,弥补现有轮椅车产品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站立式轮椅,包括轮椅车车体、联动机构
和控制器,所述轮椅车车体前部装有脚踏板: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折叠机构和驱动气缸,所述轮椅车车体两侧的车架上分别装
有一套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驱动杆、传动块和座椅安装杆,所述驱动杆、
传动块、座椅安装杆与相应一侧的车架连接成铰链四杆结构,所述驱动气缸的缸体
和活塞端分别与两侧轮椅车车体和驱动杆铰链连接;
所述驱动气缸的进气和出气口通过控制器控制;
所述传动块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传动块的一边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杆和座椅
安装杆呈铰链连接,所述传动块上装有靠背,当所述驱动气缸活塞缩入缸体时,所
述靠背与座椅安装杆互相垂直,当所述驱动气缸活塞伸出至极限时,所述靠背与座
椅安装杆呈一直线;
所述脚踏板通过设置在两端的连杆与轮椅车车体前部的脚踏板安装管连接,所
述脚踏板安装管是异型管,其内壁带有一个轴向延伸的导向面,所述连杆的外形与
脚踏板安装管的内腔相配,所述脚踏板安装管和连杆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相对应的
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脚踏板安装管和连杆轴向垂直。
所述脚踏板安装管和连杆的安装孔之间通过螺栓或者销可拆卸连接。
所述左、右两驱动杆之间装有加强杆,所述两侧车架之间装有安装杆,所述驱
动气缸的缸体和活塞端分别与加强杆和安装杆铰链连接。
所述座椅安装杆上装有坐垫。
所述传动块上设有若干呈一直线排列的靠背安装孔,所述靠背通过螺栓或者销
与靠背安装孔之间呈可拆卸连接。
所述座椅安装杆上装有坐垫。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轮椅车车体前方,对应使用者膝盖位置设有
腿托,所述腿托面向使用者的正面带有两个弧形的内凹,所述内凹的弧形与人体膝
盖相配,所述腿托背向使用者的背面呈外凸的弧形,所述腿托的背面连接固定带,
所述固定带带有弹性,所述固定带两端向轮椅车车体两侧延伸,端部带有连接扣,
所述连接扣呈环形,套在轮椅车车体两侧的固定轴上呈铰链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腿托的背面带有套环,所述固定带穿在
套环内,所述套环内孔大于固定带的截面。
所述连接扣呈三角形的环状,一边被固定带端部的带体包住,该边的对角内侧
卡在固定轴上。
所述固定轴上带有一端变径段,所述变径段两端直径较大、中部直径较小,所
述连接扣套在变径段的中部。
技术效果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通过对原脚踏板结构的改变,增加腿托,帮助使用者舒适的固定双腿,弥补现
有轮椅车产品的不足。
利用气缸驱动设置在左、右两侧车架上的铰链四杆机构,以实现轮椅坐垫的折
叠,使现有的使用者在坐姿和站姿方便转换。
通过可旋转的固定轴住以可拆卸方式连接腿托,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角度,在
使用者站起和坐下时能够自动配合使用者膝盖部灵活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脚踏板安装管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脚踏板安装内腔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车架及折叠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气缸伸展时车架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传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腿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8所示,一种站立式轮椅,包括轮椅车车体1、联动机构2和控制器,
所述轮椅车车体1前部装有脚踏板3:
所述联动机构2包括折叠机构23和驱动气缸24,所述轮椅车车体1两侧的车
架12上分别装有一套折叠机构23,所述折叠机构包括驱动杆231、传动块232和
座椅安装杆233,所述驱动杆231、传动块232、座椅安装杆233与相应一侧的车
架12连接成铰链四杆结构,所述驱动气缸24的缸体和活塞端分别与两侧轮椅车车
体1和驱动杆231铰链连接;
所述驱动气缸24的进气和出气口通过控制器控制;
所述传动块232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传动块232的一边的两端分别与驱动
杆231和座椅安装杆233呈铰链连接,所述传动块232上装有靠背,当所述驱动气
缸24活塞缩入缸体时,所述靠背与座椅安装杆233互相垂直,当所述驱动气缸24
活塞伸出至极限时,所述靠背321与座椅安装杆233呈一直线;
所述脚踏板3通过设置在两端的连杆31与轮椅车车体1前部的脚踏板安装管
32连接,所述脚踏板安装管32是异型管,其内壁带有一个轴向延伸的导向面,所
述连杆31的外形与脚踏板安装管32的内腔相配,所述脚踏板安装管32和连杆31
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相对应的安装孔33,所述安装孔33与脚踏板安装管32和连
杆31轴向垂直。
所述脚踏板安装管32和连杆31的安装孔33之间通过螺栓或者销可拆卸连接。
所述左、右两驱动杆231之间装有加强杆241,所述两侧车架之间装有安装杆
242,所述驱动气缸24的缸体和活塞端分别与加强杆241和安装杆242铰链连接。
所述座椅安装杆233上装有坐垫。
所述传动块232上设有若干呈一直线排列的靠背安装孔,所述靠背通过螺栓或
者销与靠背安装孔之间呈可拆卸连接。
所述座椅安装杆133上装有坐垫。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轮椅车车体前方,对应使用者膝盖位置设有
腿托5,所述腿托5面向使用者的正面带有两个弧形的内凹,所述内凹的弧形与人
体膝盖相配,所述腿托5背向使用者的背面呈外凸的弧形,所述腿托5的背面连接
固定带51,所述固定带51带有弹性,所述固定带51两端向轮椅车车体两侧延伸,
端部带有连接扣52,所述连接扣52呈环形,套在轮椅车车体两侧的固定轴上呈铰
链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腿托5的背面带有套环53,所述固定
带51穿在套环53内,所述套环53内孔大于固定带51的截面。
所述连接扣52呈三角形的环状,一边被固定带51端部的带体包住,该边的对
角内侧卡在固定轴上。
所述固定轴上带有一端变径段,所述变径段两端直径较大、中部直径较小,所
述连接扣52套在变径段的中部。
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通过控制气缸4驱动折叠机构3,利用铰链四杆机构
的特性,折叠或者展开轮椅,展开时,座椅和靠背呈一直线,腿托和脚踏板2可以
让使用者舒适地安放双腿,帮助使用者站起。
通过螺栓或者销调整脚踏板安装管和连杆之间的位置,按照需要对脚踏板安装
的位置进行调整,在使用者坐在轮椅上的时候,双脚踩在对脚踏板上。
弹性的固定带和腿托之间可以相对滑动,以及固定带两端的连接口与固定轴之
间形成的铰链连接使腿托有极高的自由度,能够配合使用者腿部的动作适应各种不
同的角度,在使用者站起和坐下时能够自动配合使用者膝盖部灵活转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
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
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