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5113842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36002.7

申请日:

2017.03.08

公开号:

CN106797795A

公开日:

2017.06.0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70308|||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发明人:

张建军; 党翼; 樊廷录; 赵刚; 王磊; 李尚中; 王淑英; 程万莉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代理人:

倪钜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玉米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即第一茬玉米按照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规程进行施肥、深翻、旋耕、耙磨、覆膜后适时播种玉米,秋季收获玉米后不揭膜,人工留茬3??5cm割倒秸秆,将秸秆平铺保护地膜,翌年清除秸秆后,及时封住地膜破损处,直接免耕穴播春玉米,2茬玉米整个生育期均不揭膜,直至第二茬玉米收获为止。本发明技术在第一茬玉米收获后减少了土壤秋深翻、耙磨及播前旋耕、覆膜等工序,提高了地膜利用效率,减少了机械损耗及地膜“白色污染”,实现节本增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第一茬玉米栽培
第一茬玉米采用全膜双垄沟进行种植,覆膜后播种玉米;
B、第二茬播种准备
秋季玉米收获后不揭膜,留茬割倒秸秆,将秸秆平铺覆盖在地膜上;
C、第二茬玉米播种
翌年春季清除地膜上覆盖秸秆后,直接免耕穴播玉米,整个生育期不揭膜,直至第二茬
玉米收获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
中第一茬玉米种植前,深耕、旋耕并一次性基施优质腐熟农家肥80000-100000 kg/hm2,过
磷酸钙750-1050kg/hm2、P2O5含量大于12%,尿素375-450kg/hm2、N元素含量43%,玉米专用肥
1200kg/hm2;第二茬玉米拔节期追施普通尿素360-450kg/hm2,N元素含量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
中深耕深度25-30cm;旋耕地面平整、无土块、无根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
的地膜为普通农用白色聚乙烯薄膜,宽度120cm,厚度0.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
的全膜双垄沟包括大小两垄,幅宽110cm,小垄宽40cm、高15-20 cm,大垄宽70cm、高10-15
cm,两垄中间为播种沟,地膜用土带压实,每隔2–3m横压土腰带,覆膜一周后,在播种沟内每
隔50-60cm打3-5mm的渗水孔蓄积降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B第一茬玉米收获后,秸秆人工用镰刀收割,留茬高度3–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
第二茬玉米播种前1周将秸秆清除,扫净残留茎叶,尽量避免划破地膜,地膜如有破损,及时
用细土封住地膜破损处,防止跑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
第二茬玉米在4月中下旬播种,采用手推轮式或手提式穴播器直接在播种沟内播种,年降水
量300-350mm地区播种量4.5-5.25万株/ hm2,株距35-40cm;年降水量350-450mm地区播种
量5.25-6.0万株/ hm2,株距30-35cm;年降水量450mm以上地区播种量6-6.75万株/ hm2,株
距27-30cm。

说明书

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以干旱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也是21世纪
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增温将达1.1-6.4℃。干旱已
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明显影响,其中不少影响是负面的或不利的。

西北旱作区地域广阔,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农业生产完全依赖自然
降水,对干旱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而突出。其中,甘肃中东部以小麦为主的农业种植格局已
演变为以小麦玉米并重的格局,旱作农田干旱化趋势日趋加重。西北旱作区由于特定的气
候条件,冬春两季干旱少雨,土壤裸露,播前干土层深厚,土壤含水量低,降雨与玉米播种、
出苗需水错位,常常造成出苗不全,保全苗更难,严重影响玉米产量。旱地留膜留茬免耕直
播栽培由于地膜周年覆盖地表,减少了冬春水分的无效耗散和土壤风蚀的发生,为玉米适
期播种提供了水分保障,绿色环保;且在前茬地膜玉米收获后及下茬玉米播种前的农闲期,
不再耕翻土地和覆膜,节本增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墒抗旱、节本增效、绿色环保的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
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第一茬玉米栽培

第一茬玉米采用全膜双垄沟进行种植,覆膜后播种玉米;

B、第二茬播种准备

秋季玉米收获后不揭膜,留茬割倒秸秆,将秸秆平铺覆盖在地膜上;

C、第二茬玉米播种

翌年春季清除地膜上覆盖秸秆后,直接免耕穴播玉米,整个生育期不揭膜,直至第二茬
玉米收获为止。

所述步骤A中第一茬玉米种植前,深耕、旋耕并一次性基施优质腐熟农家肥80000-
100000 kg/hm2,过磷酸钙750-1050kg/hm2、P2O5含量大于12%,尿素375-450kg/hm2、N元素含
量43%,玉米专用肥1200kg/hm2;第二茬玉米拔节期追施普通尿素360-450kg/hm2,N元素含量
46%。

所述步骤A中深耕深度25-30cm;旋耕地面平整、无土块、无根茬。

所述步骤A的地膜为普通农用白色聚乙烯薄膜,宽度120cm,厚度0.01mm。

所述步骤A的全膜双垄沟包括大小两垄,幅宽110cm,小垄宽40cm、高15-20 cm,大
垄宽70cm、高10-15 cm,两垄中间为播种沟,地膜用土带压实,每隔2–3m横压土腰带,覆膜一
周后,在播种沟内每隔50-60cm打3-5mm的渗水孔蓄积降水。

所述步骤B第一茬玉米收获后,秸秆人工用镰刀收割,留茬高度3–5cm。

所述步骤C第二茬玉米播种前1周将秸秆清除,扫净残留茎叶,尽量避免划破地膜,
地膜如有破损,及时用细土封住地膜破损处,防止跑墒。

所述步骤C第二茬玉米在4月中下旬播种,采用手推轮式或手提式穴播器直接在播
种沟内播种,年降水量300-350mm地区播种量4.5-5.25万株/ hm2,株距35-40cm;年降水量
350-450mm地区播种量5.25-6.0万株/ hm2,株距30-35cm;年降水量450mm以上地区播种量
6-6.75万株/ hm2,株距27-3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能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周年地膜覆盖大幅度减少土
壤水分蒸发散失,垄面集雨入渗增加土壤蓄水,实现降水蓄保及跨年度利用,保证旱地玉米
适期播种抓全苗;2)能实现地膜周年覆盖地表,减少冬春季大风造成的土壤风蚀,固土防沙
尘,绿色环保;3)能减少劳动强度和时间,减少机械损耗,提高生产效率和地膜利用率,节本
增效; 4)降低土壤硝态氮深层淋洗风险。可见,本发明栽培方法是一种作业工序简单、投产
比高、节本增效、绿色环保的轻简化种植方法。特别适用于年降水量350-550mm的半干旱、半
湿润偏旱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栽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第一茬玉米栽培

第一茬玉米采用全膜双垄沟进行种植,覆膜后播种玉米;所述步骤A中第一茬玉米种植
前,深耕、旋耕并一次性基施优质腐熟农家肥80000-100000 kg/hm2,过磷酸钙750-1050kg/
hm2、P2O5含量大于12%,尿素375-450kg/hm2、N元素含量43%,玉米专用肥1200kg/hm2;第二茬
玉米拔节期追施普通尿素360-450kg/hm2,N元素含量46%。所述步骤A中深耕深度25-30cm;
旋耕地面平整、无土块、无根茬。所述步骤A的地膜为普通农用白色聚乙烯薄膜,宽度120cm,
厚度0.01mm。所述步骤A的全膜双垄沟包括大小两垄,幅宽110cm,小垄宽40cm、高15-20 cm,
大垄宽70cm、高10-15 cm,两垄中间为播种沟,地膜用土带压实,每隔2–3m横压土腰带,覆膜
一周后,在播种沟内每隔50-60cm打3-5mm的渗水孔蓄积降水。

B、第二茬播种准备

秋季玉米收获后不揭膜,留茬割倒秸秆,将秸秆平铺覆盖在地膜上;第一茬玉米收获
后,秸秆人工用镰刀收割,留茬高度3–5cm。

C、第二茬玉米播种

第二茬玉米播种前1周将秸秆清除,扫净残留茎叶,尽量避免划破地膜,地膜如有破损,
及时用细土封住地膜破损处,防止跑墒。翌年春季清除地膜上覆盖秸秆后,直接免耕穴播玉
米,整个生育期不揭膜,直至第二茬玉米收获为止。所述步骤C第二茬玉米在4月中下旬播
种,采用手推轮式或手提式穴播器直接在播种沟内播种,年降水量300-350mm地区播种量
4.5-5.25万株/ hm2,株距35-40cm;年降水量350-450mm地区播种量5.25-6.0万株/ hm2,株
距30-35cm;年降水量450mm以上地区播种量6-6.75万株/ hm2,株距27-30cm。

实验对比:

本发明针对甘肃中东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模式中玉米收获(9月中下旬至10月上
旬)至翌年玉米播种(4月中下旬)近200天农田土壤休闲裸露,冬春季干旱多风,土壤水分损
失严重,养分易随沙尘天气流失等生产实际而发明的,且本发明能提高地膜利用率和减少
机械费用。可见,本发明具有蓄水保墒、节本增效、固土防风沙和减缓农田地膜“白色污染”
为功效,为旱作春玉米区提供的一种蓄水保墒、节本增效、绿色环保的玉米绿色栽培方法。

选用良种

根据不同生态区域降雨量来选择适宜当地生态条件且抗旱性、丰产性好的玉米品种,
如先玉335、陇单9号、吉祥1号、五谷704等品种。一般应选择包衣种子,未包衣种子或包衣药
剂防病虫害差的种子播前要进行药剂拌种。

适时播种

当气温稳定通过10℃时播种,甘肃中东部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不易过早,
以防晚霜冻害,造成缺苗断垄。播种时用自走式电动玉米精量穴播机或手提式穴播器错开
上茬玉米根茬穴播。种植密度依品种特性、当地降水量、土壤肥力等合理确定,每穴播2粒,
播种深度3-4cm。

田间管理

1)及时放苗:玉米出苗前,由于降雨主要集中在种子周围,易出现板结,此时要适时人
工破土引苗,引苗应在清晨或午后进行,避免中午强光伤害幼苗。苗放出膜后,应及时用细
湿土把放苗口封严;

2)适时间、定苗:间、定苗应结合苗情一次性完成,一般在3-5叶期进行,本发明玉米苗
期一般苗势较弱,应适当晚间、定苗。缺苗时要灵活掌握,采用临近穴留双苗,以争取全苗。

3)合理追肥:本发明关键所在是确定合理追肥时期,确保稳产。当玉米进入拔节期
或大喇叭口期,追肥深度5cm左右,若灌浆期发现植株叶片发黄,再追施1次氮肥防早衰。

4)病虫草害防控:结合土壤墒情、杂草发生及地膜破损情况确定是否中耕。玉米苗
期应以防治蛴螬、地老虎、蝼蛄等害虫为主;在孕穗期重点做好玉米螟及茎腐病的防治。

5)适时收获:当玉米果穗苞叶变黄,籽粒变硬,果穗下部籽粒乳线消失,含水量降
至25%以下时,为最佳收获期。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技术与传统播前覆膜技术进行效果比较。

2015-2016年度在甘肃省镇原县上肖乡梧桐行政村示范本发明技术,示范面积
6hm2。示范田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肥力中等的地块。第一茬玉米覆膜前一次性基施农
家肥10万kg/hm2,过磷酸钙(P2O5 12%)1050kg/hm2,控释尿素(纯N 43%)450kg/hm2,玉米专用
肥1200kg/hm2。同时,将杀虫剂辛硫磷颗粒剂15kg/hm2拌土均匀撒入地表后旋耕、耙磨。整地
起垄后喷洒封闭除草剂乙草胺,采用幅宽120cm,厚度0.01mm的普通农用白色地膜,用全膜
双垄沟播起垄覆膜机起垄覆膜。地膜带宽110cm,小垄宽40cm、高15-20 cm和大垄宽70cm、高
10-15 cm,两垄中间为播种沟,膜与膜间不留空隙,地膜在大垄相接处用土压实,每隔2-3m
横压一土腰带。2015年4月20日,采用自走式电动精量穴播机直接在播种沟内播种,密度7.5
万株/ hm2,每穴播2粒,播种深度3-4cm。指示品种:先玉335。出苗后及时放、间、定苗,加强
各个生育期田间管理,地膜玉米收获后,将示范田分为2块,1号地块(传统播前覆膜,对照)
揭膜后按常规进行秋季深翻、耙磨;2号地块(本发明技术)离地面高3-5cm留茬人工砍到玉
米秸秆,将秸秆平铺保护地膜。第二茬玉米1号地块覆膜前不再进行施肥、喷药等农事操作,
按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规程进行起垄覆膜;2号地块于播前1周左右清除残留地膜表面的杂草
及玉米茎叶等,尽量避免划破地膜,如有地膜破损,及时用细土封住。第二茬玉米于2016年4
月22日采用手提式穴播器直接在膜上播种,其中2号地块播种时要错开上茬玉米根茬穴播,
密度7.5万株/ hm2,每穴播2粒,播种深度3-4cm,指示品种先玉335。播种后加强田间管理,
主要包括:①及时放、间、定苗,由于本发明技术相对于传统播前覆膜玉米苗弱,间、定苗应
推后于4-5叶时进行,如有缺苗,临近穴保双苗;②合理追肥,于拔节期采用追肥枪人工追施
控释尿素523.3kg/hm2,如灌浆中后期出现叶片发黄,再追施尿素163.0kg/hm2。③病虫害防
控。玉米苗期以防治蛴螬、地老虎、蝼蛄等害虫为主,采用质量浓度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
于幼虫1-3龄喷雾或质量浓度25%辛硫磷胶囊剂150-200克拌谷子等饵料5千克撒于播种沟
中;在孕穗期重点做好玉米螟、茎腐病的防治,采用质量浓度2.5%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
或质量浓度50%多菌灵或质量浓度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6)适时收获。当玉米
果穗苞叶变黄,籽粒变硬,乳线消失至2/3处,可适时收获。7)清除废膜。玉米收获后要彻底
清除废旧地膜。

监测结果表明:本发明技术较传统播前覆膜增加播前0-2m土层土壤贮水量
29.3mm,拔节期和灌浆期0-1m土层硝态氮含量分别降低了50.5%和60.9%,产量减少8.0%,但
纯收入增加3090.5元/hm2,投产比增加57.1%。

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玉米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玉米留膜留茬免耕直播栽培方法。即第一茬玉米按照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规程进行施肥、深翻、旋耕、耙磨、覆膜后适时播种玉米,秋季收获玉米后不揭膜,人工留茬3?5cm割倒秸秆,将秸秆平铺保护地膜,翌年清除秸秆后,及时封住地膜破损处,直接免耕穴播春玉米,2茬玉米整个生育期均不揭膜,直至第二茬玉米收获为止。本发明技术在第一茬玉米收获后减少了土壤秋深翻、耙磨及播前旋耕、覆膜等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