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保真设备的安装支座装置 本发明涉及高保真设备例如扬声器的安装支座装置,用于防止或限制声反馈。这安装支座的作用是提供与底座表面的最佳机械接触。安装支座是基于这样的已知原理,即制品的单位表面的重量越大,则反馈愈小。减小设备与底座的接触表面便可以增加单位表面(例如cm2)的重量。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把切曲面安排成仅仅一个压在底座上的点。这样可以提供更大的机械稳定性和最大限度减小声反馈,减小声反馈可以增加声音的清晰度和差异性。
由于高保真设备种类很广例如扬声器和如CD和唱机等装置,这些装置最好均装有能够减小声音反馈的支座,所以仍需要各种这样的支座以满足对设计和重量的要求。
现在的大多数扬音器装有两种不同的支座。一种支座包括可以保持上述优点的尖头和尖杆。该支座拧在扬声器的下面,由于在每个壁角有一个这种支座,所以有四个支座,该支座只有很小的表面与底座接触。作为一种替代,扬声器通常还装有在其下面具有毡垫和软木塞的支座,因为很明显,这种尖头或尖杆容易损坏地板,应当避免这一点。但是所有的试验均表明,这种尖头/尖杆地确显著地改善了音质。
还可以制造一种软塞层朝下的黄铜板,用于放在尖头的下面。这种首先保护了地板,不仅如此,对于改善音质也是同样重要的,因为与尖头直接压在地板上的表面相比该铜板提供了小得多垂直接触表面,尖头直接压在地板上时,因为尖头稍为向下压入到地板中,所以增大了接触表面。当然,增加接触面积也保护了地板,但是在扬声器支座的下面放上黄铜圆片之前,这仍旧是一个问题。
本发明旨在以新颖方式保持尖头的声作用优点,而同时又保护对着尖头的地板或搁架。
对于很重的放在地板上的扬声器和扬声器支架,应当使用结实的或很重的支座。对于较轻的放在地板上的扬声器和扬声器支架以及对于家用高保真机则可以使用较简单的支座。
对于灵敏的装置例如CD机和唱机以及对书架式扬声器,则很适合于用平的支座。因为有很多不同的固定支座的方法,所以支座还必须具有改变固定方法的能力。另外,现有的扬声器和其它装置其品质范围很广,所以还必须使支座形成不同的级别,以保证扬声器或其它装置的品质。还有一些立于地板上的扬声器,它们很沉,因此需要结实的支座。
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公开了本发明装置特有的特征和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和2示出用于较小和较轻高保真设备例如小扬声器和CD机或唱机等其它装置的安装支座装置,图1是支座的正视图,图2是支座的横截面图。
图3和4示出用于立于地板的扬声和扬声器支架以及用于例如书架式和台式高保真机的安装支座装置,其中图3是支座的正视图,图4是支座的横截面图。
图5和6示出图1和图2所示装置的第一变型,该变型用于较小的和较轻的高保真设备例如小扬声器和其它设备如CD机或唱机,其中图5是支座的前视图,而图6是支座的横截面图。
图7和图8示出图3和4所述装置的第一变型,该变型用于立于地板的扬声器和扬声器支架以用于书架式和台式高保真机,其中图7是支座的正视图,而图8是支座的横截面图。
图9示出图6和图8中的钉头板上如何配置尖头或钉头,其中采用三个尖头或钉头,图9示出钉头板的底视图。
图10和11示出图1和2所示装置的第二变型,该变型用于较小的和较轻的高保真设备例如小扬声器或如CD机或唱机等其它设备,其中图10是支座的正视图,而图11是支座的横截面图。
图12和13是图3和4所示装置的第二变型,该变型用于立于地板上的扬声器和扬声器支架以及用于架式或台式高保真机,其中图12是支座的正视图,而图13是支座的横截面图。
图14和15示出用于较大的和较重的高保真设备例如立于地板上的扬声器和支架上的扬声器,其中图14是支座的前视图,而图15是支座的横截面图。
图16示出图14和15所示装置的第一变型,该变型用于较大和较重的高保真设备例如立于地板上的扬声器和支架上的扬声器,其中该图是支座的横截面图。
图17示出如何在图16中的钉头板上配置尖头或钉头。
图18示出图14和15所示装置的第二变型,该变型用于较大和较重高保真设备例如立于地板上的扬声器和支架上的扬声器,该图是支座的横截面图。
图19是图1和2所示装置的另一种变型。
图20是图3和4所示装置的另一种变型。
本发明的原理与上述各种支架的原理一致。该原理是基于将大的结实的部件例如螺栓牢固地固定在高保真设备上。上述部件结束于一个远离设备的端部上的尖头(或钉头),其作用与上述已知的钉头相同。其特征差别在于,本发明的部件被设计成装在一个环绕的壳体或外壳中。
包围螺栓的外壳具有装在其底部上的内部金属板和金属板下面的软塞、毛毡或类似材料形成的面层。螺栓和外壳之间的关系是使得外壳可以稍许自由地在垂直平面内移动。当升高或移动装置时,外壳可由螺栓卡住并悬挂在该螺栓上;当放下装置时,该外壳保持立于底座表面上,而螺栓将在外壳内向下运动,直至尖头碰到金属板,在螺栓和金属板之间的接触尖头将提供装置和底部之间的要求的接触表面。
对于所有支座当从上面或下面观看时其部件最好均为圆形。
图1、2;5、6和10、11分别示出用于高保真装置特别是用于较小设备例如小扬声器的可替代形式的平的安装支座。图1、5和10示出支座的前视图,而相应的图2、6和11示出支座的横截面图。这些图示出的支座具有平的顶部,以便采用例如双侧粘接条或其它适宜的固定装置使支座固定在设备上。也可以采用其它合适的紧固方法,例如螺纹紧固法,该方法使从装置内部伸出的螺栓拧入到支座内。
图1和2所示的安装支座包括可滑动地装在外壳2内的螺栓1,外壳的内直径稍大于螺栓1的外直径,使得螺栓可以在外壳2内自由运动。螺栓1是结实的圆的装置,在其一个轴向端部1′上具有可能的连接装置,而在其另一轴向端部1″具有尖头3(或钉头)。螺栓1最好用表面1′上的背向尖头3的双侧粘接带(未示出)固定在有关装置上。其它的固定装置也是可行的,例如在端部4上形成螺纹孔,如虚线4所示,使该孔可与凸出于上述有关设备的螺钉螺合。本实施例的尖头3配置在螺栓1的中心。当升高设备时,外壳2将沿螺栓1向下滑动,直到它悬挂在螺栓的环形凸出部分1上。该部分1支承着外壳2的向内凸出的环形部分2′的下侧面。外壳2的下部分装有板5,该板构成该外壳的底部。板2可以采用压配合、胶接、焊接或螺纹固定在外壳2上。在板5的下表面放置毛毡、软塞、橡皮等,如编号6所示,并且采用例如粘接的方法固定。
当设备放下时,螺栓1将相对于外壳2滑动,直至尖头3接触板5。在发生接触后,在支座的螺栓尖头3和板5之间的接触点便构成在设备和底座表面7之间的需要的垂直固定。板5最好在其面向尖头的一侧具有中心凹部5′,当放下设备时,该凹部也起着螺栓1的导向件作用。如图2所示,凹部5′的锥角大于螺栓1的尖头3的锥角。
图3和4示出的实施例中,外壳2、板5、尖头3、凹部5′及板5下表面上的层间6与图1和2的相应部分具有相同实施形式。但是在此实施例中,实际的螺栓形主体与图1和2所示的螺栓其物理构形稍为不同。螺栓形主体按图1和2所示和所述的方法与外壳2和板5相接合,但是由编号8示出的外壳2上面的部分形成锥形,螺栓1上部分的锥形使螺栓逐渐向其顶部缩小,该顶部具有螺纹头9,该螺纹头9适合于与螺栓10接合。用焊接或胶粘的方法使螺母10固定于螺纹头9,可利用上述螺母10将螺栓1的螺纹头9拧入到设备(未示出)上。
在下面的图5~13中,仅说明与相应图1~4中的不同之处。
图1~4中示出和说明的部件在可看作等同于图5~13中的部件的条件下,用相同编号表示。图5、6和9所示的实施例是可替代的实施例,它们适合于特别优质的设备,其中外壳2底部上的板分成两个共轴配置的部分11和12。板11具有凹部11′,在该凹部的底部上有锥形收缩部分11″。板12的直径稍小于板11的凹部11′的直径,但其总高度(轴向方向)与板11的凹部11′的深度(轴向方向)相同。板12具有三个小的尖头12′、12″、12,以获得“双次尖头”效果。板11的凹部11′底部上的锥角稍大于板12的尖头12′、12″、12的锥角。其作用是,除板12上的尖头12′、12″、12接触板的底部外,板12的任何部分将不会碰到板11的凹部11′的底部。
如图2所示和说明的那样,板12具有与螺栓1的尖头3同轴的凹部13。该凹部13的锥角或锥度大于尖头3的锥度,使得可以将尖头3向下导向进入凹部13。
从图9可以明显看到,尖头12′、12″、12是向隔开的,最好沿板部分12的外圆周以相等角距间隔开。
图10和11的实施例是替代实施例,该实施例适合于更为优质的设备。外壳2具有由环形板14和中央板15构成的两部件底部。板15相对于板14是松动的。板14具有锥形通孔14′。板15是锥形的,其锥角与板14的孔14′的锥角相同。但板15的直径稍小于孔14′的直径。当升高外壳12而板14又牢固固定在该外壳上时,板15将保持悬挂于板14上,稍低于该板14,如图11清楚示出的那样。当外壳2通过板14和其下面的层面16下放在底座面上时,板15及其下面的层面17将相对于板14稍为向上移动,并因而脱开与板14的接合。这意味着,当设备(未示出)压在支座上时,螺栓1上的尖头3将成为与板15的接触点或接触面,因而外壳2的和板14将压在底座7上,并不受螺栓1和板15的影响。板15最好具有凹部15′,而且凹部15′的锥角稍大于尖头3的锥角,从而可以更容易地将尖头3向下引入凹部15′。
在板14下面的层面或衬垫16例如毛毡、软塞或橡皮其厚度最好与板15下面的层面17的厚度相同或大致相同。
图12和13还示出用于高保真设备特别是用于立于地板的扬声器、扬声器架子和高保真机的安装支架,图12示出支座的正视图,而图13示出支座的横截面图。很明显,螺栓1的形状和作用与图3、4和7、8所示实施例中所示和所说明的螺栓相同,因此下面不再说明。在其它方面,图12和13所示实施例的操作模式与紧上面由图10和11所示和所述的操作模式相同。板14可通过压配合、胶粘、螺合或其它实用方法固定在外壳2上。
螺栓1的尖头(或钉尖)3和板之间的接触点,不管该板是如图1~4所示的整体件还是如图5~13所示的两体件,均构成设备和底座7之间的要求的垂直固定。
图14和15示出的实施例是用于较大和较重的立于地板上的扬声器和装在支架上的扬声器的扬声器支座。图14是支座的正视图,而图15是支座的横截面图。
从上面可以看到,所有部件最好为圆形。支座由牢固锚定在高保真设备例如扬声器或扬声器支架上的螺栓18组成。螺栓18在其顶部具有螺纹头19和第一安装螺母20,在螺栓18装入外壳21后,将该螺母20牢固地粘接或焊接在螺栓18的头19上。第二螺母22是锁定螺母或埋头螺母,在螺纹19拧入设备中以后,该螺母22可向设备上的螺纹拧动,从而可以保证在调整螺栓的设定以后该螺栓18便不能活动。外壳21最好用重的隔声的材料或非共振材料例如铝或适合的塑料制作。外壳21也具有装入螺栓18的内镗孔、在螺栓18和外壳21之间的衬套23和外壳21底部上的嵌入板24。板24用适合于此目的材料最好用黄铜或锌制作。用其它金属或塑制造板24是可以想象的。
衬套23应当是某种材料作的嵌入件,它防止外壳21直接接触螺栓18。作为可能适合的衬套材料可以推荐尼龙材料,虽然可以考虑使用其它的材料包括塑料。衬套23还可以保证外壳21和螺栓18之间的平滑运动。螺栓18除有螺纹的部分即螺纹头19而外在形状是锥形的。
虽然可以这样考虑:外壳21的镗孔部分沿其向上方向可以为平畅的内向锥形,但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还是作如下推荐。外壳21的镗孔部分、衬套23以及螺栓18均应具有肩部区域25。该肩部25可使螺栓18相对于外壳21向上移动一定距离,直到螺栓18上的肩部分压靠在衬套23的肩部分上。因而在同时也限制了楔合的危险,因为特别地保持了图1~4图示说明的基本原理。因为螺栓18在低于和高于肩部区25的部分其锥角分别与衬套23的锥角相同,这样便可保证在升高外壳21时该外壳定中于螺栓18。同时在放下设备时,在螺栓18和外壳21之间便形成间隙。
当升高设备时,外壳21将沿螺栓18向下滑动,直至该外壳悬挂在螺栓的总的用编号25表示的肩部区域。当随支座一起放下设备时,螺栓18将在外壳内相对衬套23运动,直至螺栓18的尖头26碰到板24。由此外壳21经板24被牢牢地锚定在底座面上。盖27拧紧在外壳21上,而层面或衬垫28例如毛毡、软塞、橡皮或具有类似特性的面层则固定在盖27的下侧面。螺栓尖头26和板24之间的接触点构成设备和底座7之间的要求的垂直锚定。板24的中心具有线凹部24′,当放下设备时设凹部24 ′起螺栓18的导向件作用,因为上述尖头26将向下进入并压在该凹部中。凹部24′的锥角大于螺栓尖头26的锥角。外壳21具有用于嵌入板24的圆形切削凹部21′。板24由上述盖27固定就位。盖27通过螺纹连接部27′拧紧在外壳21上。但是,盖27也可通过收缩配合、楔合、固定焊接或胶接法进行固定。
图16示出适合于特别优质设备的可替代实施例,其中用于构成螺栓18的尖头26的接触表面或支承表面的板分成两个部件29和30,上部件29具有稍许游隙并装有可达到“双尖头”效果的三个小尖头29′、29″、29。这种情况下两个板29和30可在衬套31中运动。衬套31由垫圈32固定就位。支座的外壳用编号21表示,上述的锚定螺栓用编号18表示,锚定螺栓的调节螺母用编号20表示。螺母20牢固固定在螺栓18的上部分,如图16清楚示出的那样。装在外壳21上用于使板29和30固定就位的盖用编号27表示,如象在图14和15中一样。盖27通过螺纹部分27′与外壳21形成螺栓连接。
层面例如毛毡、软塞、橡皮等装在盖27的下表面上,如图16所示,它用编号28表示。锚定螺栓具有接触尖头26。该接触尖头与凹部29″″啮合。该凹部29″″的锥角大于尖头26的锥角。
图16所示的实施例形式是相当于图14和15所示实施例的固定方法的替代形式,其中由不同直径的第一螺纹部分和第二螺纹部分组成的螺纹件32拧在设备上。在螺栓18的最上部分,安装支座具有内螺纹部分33,螺纹件32的下部分可以拧入该内螺纹部分33,而螺纹件具有较小横截面的上螺纹部分则拧入到设备中。图1 7示出板29的底视图,该图示出尖头29′、29″和29的优选的彼此相对配置。
图18示出另一种合适的替代形式,用于形成螺栓尖头26的接触表面的一个板35相对于环形板34是游离的,环形板34通过螺纹连接装置34′或接头固定在支座的外壳21上,该接头可以被胶接、铆接、焊接等。环形板34具有锥形通孔34″。相对于板34居中配置的并可以活动的板35为锥形,其锥角与环形板或盖34上的孔34″的锥角相同。板35的直径稍小于孔34″的直径,而且板35′的材料厚度也稍小于板34,因而在升高带外壳21和板34的支座时,板35将悬挂在板34的稍下面。当将装有板34的外壳21下放在底座(即将设备放到底座表面7)上时,板35将相对于板34稍为向上移动,由此脱开与板34的接合。当设备(未示出)压在支座上时,这又形成这样的结果,即螺栓的尖头26与板35形成接触点或接触面。此时外壳21和板34(也称作盖)实际上在与螺栓18和板35脱离接触的状态下压靠在底座7上。环形圆片36保证板35不再进一步向上移动而超过准确要求的范围。因为板35的材料厚度稍小于板34的材料厚度,所以当设备压靠在支座上时板35不会碰到圆片36。在板35下表面上的层面例如为毛毡、软塞、橡胶等形式的层面其厚度与板34下表面上的相应层面38的厚度相同,如从图18可以明显地看到的那样。
图19和20示出相应于图1、2和3、4所示实施例形式的另一变型。其中,尖头接收板5中装有尖头对面板5″。螺栓1具有嵌入的尖头(钉头)3′尖头面对板5″和尖头3′最好用钢例如表面淬火钢制作,而板5和螺栓1最好用锌制作。外壳2对于实际应用来说可以用塑料例如ABS塑料制作。由于高保真设备特别的振动,所以板5和尖头3之间的接触最好是尽可能地可靠和稳定。面对板5″和嵌入尖头3′用钢制作,而板5的上部和螺栓1用不同材料例如锌制作,这样可以显著改进制品的质量。
可以相应改变其它实施例形式,这种改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对于上面所示和所述安装支座的所有实施例,可以采用适于此用途的各种材料。作为包围螺栓的外壳,某些塑料是适用的。虽然说明书和附图公开的是,固定于外壳的板或板部分将朝下,面向底座表面,并且螺栓将固定在设备本身上,但是作为技术上的等价性,的确可以这样设想,即利用例如螺栓通过例如上述啮合螺栓尖头的板或多个板将外壳紧固在设备上,在这种情况下螺栓的尖头将指向设备,而螺栓头则反向朝下,形成接触底座表面的过渡部分。这实际上意味着,对于图1~18所述的结构可以反向,或实际上颠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