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手机卡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手机卡座.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2839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52839A21申请号201410164912222申请日20140423H04M1/0220060171申请人昆山鸿日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5300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城北同心路1888号72发明人王玉田74专利代理机构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代理人朱庆华54发明名称一种多功能手机卡座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手机卡座,包括外壳、卡托、绝缘体层和PCB板;PCB板与外壳相连并限定出容纳空间,且绝缘体层和卡托均置于容纳空间内;绝缘体层设置在PCB板上,绝缘体层上转动连接有转轴,且绝缘体层上设有第一接触弹片。
2、、第二接触弹片和第三接触弹片;卡托左侧设有推杆,推杆顶部与转轴左端互相抵紧;卡托上还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且第一卡槽内设有微动开关,而微动开关与外壳上的限位弹片形成回路;第一接触弹片顶部置于第一卡槽内,第二接触弹片和第三接触弹片均位于第二卡槽内。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手机卡座的普适性强,有助于降低手机的研发和生产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2839ACN104052839A1/1页21一种多功能手机卡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卡托(2)、绝缘体层(3)和PCB。
3、板(4);所述PCB板(4)与外壳(1)相连并限定出容纳空间,且所述绝缘体层(3)和卡托(2)均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绝缘体层(3)设置在所述PCB板(4)上,所述绝缘体层(3)上转动连接有转轴(5),且所述绝缘体层(3)上设有第一接触弹片(6)、第二接触弹片(7)和第三接触弹片(8);所述卡托(2)左侧设有推杆(9),所述推杆(9)顶部与所述转轴(5)左端互相抵紧;所述卡托(2)上还设有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且所述第一卡槽(21)内设有微动开关(10),而所述微动开关(10)与外壳(1)上的限位弹片(11)形成回路;所述第一接触弹片(6)顶部置于第一卡槽(21)内,所述第二接。
4、触弹片(7)和第三接触弹片(8)均位于第二卡槽(2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机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21)内设有第一MICROSIM卡(11),且所述第一MICROSIM卡(11)与所述第一接触弹片(6)顶部抵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手机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22)内设有TF卡(12)或第二MICROSIM卡(13)中的一种,所述TF卡(12)和第二MICROSIM卡(13)分别与第二接触弹片(7)顶部和第三接触弹片(8)顶部抵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手机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22)内设有TF卡(12)或NANOSIM卡(14)。
5、中的一种,所述TF卡(12)和NANOSIM卡(14)分别与第二接触弹片(7)顶部和第三接触弹片(8)顶部抵紧。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手机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弹片(6)、第二接触弹片(7)和第三接触弹片(8)分别设置在所述绝缘体层(3)上的第一安装孔(31)、第二安装孔(32)和第三安装孔(33)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机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2)上设有卡托限位槽(23),所述卡托限位槽(23)内设有与其配合的卡托限位端子(15)。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多功能手机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2)底部通过螺钉安装有机壳后盖(16)。权利要求书CN1。
6、04052839A1/3页3一种多功能手机卡座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手机卡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机卡座。0003背景技术0004随着通讯工具的不断发展,移动电话的结构、样式和性能更显也日益频繁,人们对移动电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手机的应用,大多将SIM(用户识别模块)卡插入手机所设的卡槽内,并完成起用程序后,即可使用手机进行接收、拨打电话。现有的手机,很多具有双卡双待或者说是双网双待的功能,即一个手机卡座中装有两个SIM卡,除此之外,现有的手机卡座中还可安装有TF卡。而现在不同手机生产商生产的手机所使用的SIM卡不同,比如说苹果手机中需使用到MICROSIM卡和NANOSI。
7、M卡,而其它品牌的手机中使用到的是标准SIM卡,即现有手机卡座的普适性降低,这就使得手机卡座生产商需要根据不同品牌的手机设计不同的手机卡座,加大了研发和生产成本。0005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手机卡座的普适性低、且研发和生产成本高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普适性强且有助于降低手机的研发和生产成本的多功能手机卡座。000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手机卡座,包括外壳、卡托、绝缘体层和PCB板;PCB板与外壳相连并限定出容纳空间,且绝缘体层和卡托均置于容纳空间内;绝缘体层设置在PCB板上,绝缘体层上转动连接有转轴,且绝缘体层上设有第一接触弹片、。
8、第二接触弹片和第三接触弹片;卡托左侧设有推杆,推杆顶部与转轴左端互相抵紧;卡托上还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且第一卡槽内设有微动开关,而微动开关与外壳上的限位弹片形成回路;第一接触弹片顶部置于第一卡槽内,第二接触弹片和第三接触弹片均位于第二卡槽内。0008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卡托上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接触弹片顶部置于第一卡槽内,第二接触弹片和第三接触弹片均位于第二卡槽内,其中,第一接触弹片、第二接触弹片和第三接触弹片均用于与各种SIM卡或TF卡相接触,这样的设计为提高所述手机卡座的普适性奠定了基础。0009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卡槽内设有微动开关,当卡托插入容纳空间后,该微动开。
9、关与外壳上的限位弹片形成回路,当将卡托从该容纳空间取出后,上述回路断开,故说明书CN104052839A2/3页4该微动开关的设置不仅起到了限位作用,还具有开关和检测功能。0010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卡托左侧还设有推杆,该推杆顶部与转轴左端互相抵紧,这样的设计方便了推杆沿着卡托左侧的推进与拉出,使用极其方便。0011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一卡槽内设有第一MICROSIM卡,且第一MICROSIM卡与第一接触弹片顶部抵紧。0012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二卡槽内设有TF卡或第二MICROSIM卡中的一种,TF卡和第二MICROSIM卡分别与第二接触弹片顶部和第三。
10、接触弹片顶部抵紧。0013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二卡槽内设有TF卡或NANOSIM卡中的一种,TF卡和NANOSIM卡分别与第二接触弹片顶部和第三接触弹片顶部抵紧。0014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存在两种不同结构的卡托,该两种结构的卡托的第一卡槽中均设有与第一接触弹片顶部抵紧的第一MICROSIM卡,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种卡托的第二卡槽中可安装TF卡或第二MICROSIM卡,第二种卡托的第二卡槽中可安装TF卡或NANOSIM卡,即该两种结构的卡托均可识别三种卡片,但不能同时识别三种卡片,在手机开机使用过程中,一次只能插入两张卡片。故由此可知,本发明所述手机卡座具有多功能,能适用于。
11、不同品牌的手机,其普适性大为增强,也间接了降低了手机卡座的研发和生产成本。0015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一接触弹片、第二接触弹片和第三接触弹片分别设置在绝缘体层上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内。0016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卡托上设有卡托限位槽,卡托限位槽内设有与其配合的卡托限位端子。这样的设计对卡托的安装起到了限位作用。0017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卡托底部通过螺钉安装有机壳后盖。这样的设计使得手机卡座生产商可根据客户对手机外形颜色的要求生产不同的机壳后盖。0018另外,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
12、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0019因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手机卡座,该手机卡座的普适性强,有助于降低手机的研发和生产成本。0020附图说明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多功能手机卡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多功能手机卡座的爆炸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卡托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卡托与第一MICROSIM卡、TF卡或第二MICROSIM卡的装配图;图5是实施例二中多功能手机卡座的爆炸图;图6是实施例二中卡托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二中卡托与第一MICROSIM卡、TF卡或NANOSIM卡的装配图;现将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1为外壳,11为。
13、限位弹片,12为固定脚,2为卡托,21说明书CN104052839A3/3页5为第一卡槽,22为第二卡槽,23为卡托限位槽,3为绝缘体层,31为第一安装孔,32为第二安装孔,33为第三安装孔,4为PCB板,41为固定脚安装孔,5为转轴,6为第一接触弹片,7为第二接触弹片,8为第三接触弹片,9为推杆,10为微动开关,11为第一MICROSIM卡,12为TF卡,13为第二MICROSIM卡,14为NANOSIM卡,15为卡托限位端子,16为机壳后盖。具体实施方式002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
14、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023实施例一一种多功能手机卡座,包括外壳1、卡托2、绝缘体层3和PCB板4。0024如图1和图2所述,上述PCB板4与外壳1相连并限定出容纳空间,且上述绝缘体层3和卡托2均置于该容纳空间内;上述绝缘体层3设置在PCB板4上,该绝缘体层3上转动连接有转轴5,且该绝缘体层3上的第一安装孔31、第二安装孔32和第三安装孔33中分别设有第一接触弹片6、第二接触弹片7和第三接触弹片8;上述卡托2左侧设有推杆9,该推杆9顶部与上述转轴5左端互相抵紧。0025又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卡托2上还设有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且该第一卡槽21内设有微动开关10,而该微。
15、动开关10与外壳1上的限位弹片11形成回路;如图4所示,第一卡槽21内设有第一MICROSIM卡11,且该第一MICROSIM卡11与上述第一接触弹片6顶部抵紧;上述第二卡槽22内设有TF卡12或第二MICROSIM卡13中的一种,该TF卡12和第二MICROSIM卡13分别与第二接触弹片7顶部和第三接触弹片8顶部抵紧。0026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边缘设有固定脚12,当外壳1与PCB板4相连时,该固定脚12与PCB板4上的固定脚安装孔41配合,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增强外壳1与PCB板4的连接强度。0027另外,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卡托2上设有卡托限位槽23,该卡托限位槽23内设有与其配合的。
16、卡托限位端子15,用于对卡托2进行限位;除此之外,上述卡托2底部还通过螺钉安装有机壳后盖16。0028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唯一区别在于如图5和图7所示,卡托2的第一卡槽21内设有第一MICROSIM卡11,且该第一MICROSIM卡11与上述第一接触弹片6顶部抵紧;卡托2的第二卡槽22内设有TF卡12或NANOSIM卡14中的一种,该TF卡12和NANOSIM卡14分别与第二接触弹片7顶部和第三接触弹片8顶部抵紧。0029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052839A1/4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52839A2/4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52839A3/4页8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052839A4/4页9图7说明书附图CN10405283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