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花黄精的种植方法.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5070344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5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29779.6

申请日:

2015.06.15

公开号:

CN105027872A

公开日:

2015.11.1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50615|||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C1/00; A01C1/08; A01C2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陕西师范大学

发明人:

王喆之; 党凯凯; 王世强; 王尚萍; 牛俊峰; 强毅; 王立儒

地址:

710062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1

代理人:

高雪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花黄精的种植方法,将多花黄精根状茎按照每2~3个节掰开做种,用刀片将种表面划伤,在掰断处沾上草木灰粉,并使根状茎表面沾上滑石粉、多菌灵、噻苯隆及吲哚丁酸的混合粉,再将根状茎按芽痕向上轻压入垄中,控制温度和湿度,待根状茎上生长出1~2个芽,用窄铲在垄上根状茎之间深铲,在铲缝之间施撒有机肥,定期除草并消除病虫害。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能在短时间内生长出更多的新芽,提高了多花黄精的发芽系数,且本发明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有效提高单位时间内多花黄精根状茎的生物积累量,缓解了多花黄精种源短缺的问题,满足大面积、规模化种植多花黄精的需要,具有生产与经济上的双重意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花黄精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步骤组成:
(1)土地的选择与整理
在3~4月份,选择日均温度为10℃以上地区的湿润肥沃土地,在其内按照宽
度40~60cm、高度6~10cm起高垄,垄间距控制在15~25cm,起高垄方法为:在
起垄区域撒上二胺复合肥,其上覆盖1~2cm土壤,土壤上覆盖1~2cm有机肥,
最后覆盖4~6cm土壤;
(2)多花黄精根状茎的处理
选择1~2年生,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多花黄精根状茎,将根状茎按照2~3
个节掰开,用刀片将其表面划伤,将划伤的根状茎掰断处沾上草木灰粉,然后放入
滑石粉、多菌灵、噻苯隆及吲哚丁酸的质量比为1000:100~200:1~3:0.5~2混合粉
中,使根状茎表面沾满该混合粉;
(3)多花黄精根状茎的种植
将步骤(2)处理后的单个根状茎按照芽痕向上轻压入步骤(1)的高垄中,根
状茎间距及掩埋深度分别控制在10~15cm和4~6cm,种植完后用水深浇;
(4)土地的管理
种植黄精根状茎一周后,按照每隔3~5天浇水一次,控制土壤相对湿度为
40%~60%;
(5)追肥管理
待黄精根状茎上生长出1~2个芽,用窄铲在垄上根状茎之间深铲,形成铲缝,
并在铲缝之间施撒有机肥,然后进行深浇;
(6)除草及病虫害管理
在多花黄精植株生长期间,每隔一个月除草一次,在每年5~7月份喷洒代森
锰锌及辛硫磷以防治病害,并在每年10~12月份喷洒辛硫磷和敌百虫以防治土壤
虫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花黄精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
中,选择1~2年生,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多花黄精根状茎,将根状茎按照2~3
个节掰开,用刀片将其表面划伤,将划伤的根状茎掰断处沾上草木灰粉,然后放入
滑石粉、多菌灵、噻苯隆及吲哚丁酸的质量比为1000:100:2:1混合粉中,使根状茎
表面沾满该混合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花黄精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
中,待多花黄精根状茎顶端生长出1~2个芽,用窄铲在垄上根状茎之间深铲,形
成深度为10~15cm的铲缝,并在铲缝之间施撒10~15g有机肥,然后进行深浇。

说明书

一种多花黄精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用植物人工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多花黄精
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多花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为百合科黄精属,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安徽、
河南、贵州、湖北、江苏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21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灌
丛、林下和山坡阴处。

《中国植物志》上我国收录黄精属植物共有31个种,地域分布广泛,但被《2010
版药典》收录的仅有黄精、多花黄精和滇黄精三种。多花黄精以根状茎入药,其根
状茎肥厚,通常为连珠状或结节成块,少有近圆柱形,主要含有烟酸、醌类、淀粉
及多糖类等成分。多花黄精性平味甘、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虚胃
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

现代研究认为,多花黄精具有抗衰老、轻身延年、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及抗
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等功效。随着将多花黄精列为药食两用品种之一,其在食品、
保健品方面被广泛开发,其需求量逐年增加,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多
花黄精的繁殖主要靠种子繁殖及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周期长,出芽率不高,一般就
出芽需要2年时间,而传统的分株繁殖同样存在着发芽率低、生长缓慢等现状。目
前,国内外学者虽然对多花黄精的繁殖方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多花
黄精的组织培养方面,且仅限于试验阶段,用在生产上尚需很长路要走。因此寻求
一种快速的可以短时间内提高其发芽率的种植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做种多花黄精发芽率低、生长周期长
的缺点,提供一种发芽速度快、发芽率和发芽系数高,适用于大面积、规模化种植
多花黄精的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由下述步骤组成:

1、土地的选择与整理

在3~4月份,选择日均温度为10℃以上地区的湿润肥沃土地,在其内按照宽
度40~60cm、高度6~10cm起高垄,垄间距控制在15~25cm,起高垄方法为:在
起垄区域撒上二胺复合肥,其上覆盖1~2cm土壤,土壤上覆盖1~2cm有机肥,
最后覆盖4~6cm土壤。

2、多花黄精根状茎的处理

选择1~2年生,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多花黄精根状茎,将根状茎按照2~3
个节掰开,用刀片将其表面划伤,将划伤的根状茎掰断处沾上草木灰粉,然后放入
滑石粉、多菌灵、噻苯隆及吲哚丁酸的质量比为1000:100~200:1~3:0.5~2混合粉
中,使根状茎表面沾满该混合粉。

3、多花黄精根状茎的种植

将步骤2处理后的单个根状茎按照芽痕向上轻压入步骤1的高垄中,根状茎间
距及掩埋深度分别控制在10~15cm和4~6cm,种植完后用水深浇。

4、土地的管理

种植黄精根状茎一周后,按照每隔3~5天浇水一次,控制土壤相对湿度为
40%~60%。

5、追肥管理

待黄精根状茎上生长出1~2个芽,用窄铲在垄上根状茎之间深铲,形成铲缝,
并在铲缝之间施撒有机肥,然后进行深浇。

6、除草及病虫害管理

在多花黄精植株生长期间,每隔一个月除草一次,在每年5~7月份喷洒代森
锰锌及辛硫磷以防治病害,并在每年10~12月份喷洒辛硫磷和敌百虫以防治土壤
虫害。

上述述步骤2中,优选将划伤的根状茎掰断处沾上草木灰粉,然后放入滑石粉、
多菌灵、噻苯隆及吲哚丁酸的质量比为1000:100:2:1混合粉中,使根状茎表面沾满
该混合粉。

上述步骤5中,待多花黄精根状茎顶端生长出1~2个芽,优选用窄铲在垄上
根状茎之间深铲,形成深度为10~15cm的铲缝,并在铲缝之间施撒10~15g有机
肥,然后进行深浇。

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通过催芽方式及特异的施肥方式克服了多花
黄精根状茎做种时发芽慢且发芽率和发芽系数低的问题,能在短时间内生长出更多
的新芽,提高了多花黄精的发芽系数,有效缓解了多花黄精种源短缺的问题,能满
足大面积、规模化种植多花黄精的需要,具有生产与经济上的双重意义。本发明方
法对于黄精属其他植物同样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多花黄精根状茎种植45天的照片。

图2是实施例2中多花黄精根状茎种植45天的照片。

图3是实施例3中多花黄精根状茎种植45天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
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土地的选择与整理

在3~4月份,选择日均温度为15℃以上,土质湿润肥沃、土质疏松且富含腐
殖质的沙壤土地,然后在其内按照宽度40cm、高度8cm起高垄,垄间距控制在20cm,
用于排水,起高垄方法为:先在起垄区域内撒上二胺复合肥,然后在二胺复合肥上
覆盖一层1cm厚的土壤,土壤上再覆盖一层2cm厚的有机肥,最后在有机肥上覆
盖一层5cm厚的土壤,即形成高垄。

2、多花黄精根状茎的处理

选择1~2年生,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多花黄精根状茎,将根状茎按照2~3
个节掰开做种,用刀片在做种的根状茎表面轻划将其划伤,将划伤的根状茎掰断处
沾上草木灰粉,然后放入滑石粉、多菌灵、噻苯隆及吲哚丁酸的质量比为
1000:100:2:1混合粉中,使根状茎表面沾满该混合粉。

3、多花黄精根状茎的种植

将步骤2处理后的单个根状茎按照芽痕向上轻压入步骤1的高垄中,根状茎间
距及掩埋深度分别控制在10~15cm和4~6cm,种植完后用水深浇。

4、土地的管理

种植多花黄精根状茎一周后,按照每隔3~5天浇水一次,控制土壤相对湿度
为40%~60%。

5、追肥管理

种植30天后,多花黄精根状茎上生长出1~2个芽,选择窄铲在垄上根状茎之
间深铲形成铲缝,铲缝深度为10cm,并在每个铲缝之间施撒15g有机肥,然后进
行深浇。

6、除草及病虫害管理

在多花黄精植株生长期间,每隔一个月除草一次,除草作业宜浅,避免伤及根
状茎及新芽。并在每年5~7月份喷洒750倍代森锰锌及1000倍辛硫磷以防治病害,
并在每年10~12月份喷洒700倍辛硫磷和800倍敌百虫以防治土壤虫害。

由图1可见,多花黄精根状茎在种植45天后,根状茎上已生长出2~4个芽,
多花黄精根状茎的发芽速度快,且发芽整齐、发芽系数高。

实施例2

1、土地的选择与整理

在3~4月份,选择日均温度为15℃以上,土质湿润肥沃、土质疏松且富含腐
殖质的沙壤土地,然后在其内按照宽度40cm、高度8cm起高垄,垄间距控制在20cm,
用于排水,起高垄方法为:先在起垄区域内撒上二胺复合肥,然后在二胺复合肥上
覆盖一层1cm厚的土壤,土壤上再覆盖一层2cm厚的有机肥,最后在有机肥上覆
盖一层5cm厚的土壤,即形成高垄。

2、多花黄精根状茎的处理

选择1~2年生,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多花黄精根状茎,将根状茎按照2~3
个节掰开做种,用刀片在做种的根状茎表面轻划将其划伤,将划伤的根状茎掰断处
沾上草木灰粉,然后放入滑石粉、多菌灵、噻苯隆及吲哚丁酸的体积比为
1000:200:3:1混合粉中,使根状茎表面沾满该混合粉。

3、多花黄精根状茎的种植

将步骤2处理后的单个根状茎按照芽痕向上轻压入步骤1的高垄中,根状茎间
距及掩埋深度分别控制在10~15cm和4~6cm,种植完后用水深浇。

4、土地的管理

种植多花黄精根状茎一周后,按照每隔3~5天浇水一次,控制土壤相对湿度
为40%~60%。

5、追肥管理

种植35天后,多花黄精根状茎上生长出1~2个芽,选择窄铲在垄上根状茎之
间深铲形成铲缝,铲缝深度为10cm,并在每个铲缝之间施撒10g有机肥,然后进
行深浇。

6、除草及病虫害管理

在多花黄精植株生长期间,每隔一个月除草一次,除草作业宜浅,避免伤及根
状茎及新芽。并在每年5~7月份喷洒750倍代森锰锌及1000倍辛硫磷以防治病害,
并在每年10~12月份喷洒700倍辛硫磷和800倍敌百虫以防治土壤虫害。

由图2可见,多花黄精根状茎在种植45天时,根状茎上已生长出1~2个芽,
且出芽整齐,新芽生长健壮。

实施例3

1、土地的选择与整理

在3~4月份,选择日均温度为15℃以上,土质湿润肥沃、土质疏松且富含腐
殖质的沙壤土地,然后在其内按照宽度40cm、高度8cm起高垄,垄间距控制在20cm,
用于排水,起高垄方法为:先在起垄区域内撒上二胺复合肥,然后在二胺复合肥上
覆盖一层1cm厚的土壤,土壤上再覆盖一层2cm厚的有机肥,最后在有机肥上覆
盖一层5cm厚的土壤,即形成高垄。

2、多花黄精根状茎的处理

选择1~2年生,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多花黄精根状茎,将根状茎按照2~3
个节掰开做种,用刀片在做种的根状茎表面轻划将其划伤,将划伤的根状茎掰断处
沾上草木灰粉,然后放入滑石粉、多菌灵、噻苯隆及吲哚丁酸的体积比为
1000:100:1:0.5混合粉中,使根状茎表面沾满该混合粉。

3、多花黄精根状茎的种植

将步骤2处理后的单个根状茎按照芽痕向上轻压入步骤1的高垄中,根状茎间
距及掩埋深度分别控制在10~15cm和4~6cm,种植完后用水深浇。

4、土地的管理

种植多花黄精根状茎一周后,按照每隔3~5天浇水一次,控制土壤相对湿度
为40%~60%。

5、追肥管理

种植45天后,多花黄精根状茎上生长出1个芽,选择窄铲在垄上根状茎之间
深铲形成铲缝,铲缝深度为10cm,并在每个铲缝之间施撒15g有机肥,然后进行
深浇。

6、除草及病虫害管理

在多花黄精植株生长期间,每隔一个月除草一次,除草作业宜浅,避免伤及根
状茎及新芽。并在每年5~7月份喷洒750倍代森锰锌及1000倍辛硫磷以防治病害,
并在每年10~12月份喷洒700倍辛硫磷和800倍敌百虫以防治土壤虫害。

由图3可见,多花黄精根状茎在种植45天时,根状茎上已生长出1个芽,且
出芽整齐,发芽效果较好,发芽速度较快。

一种多花黄精的种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多花黄精的种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多花黄精的种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多花黄精的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花黄精的种植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花黄精的种植方法,将多花黄精根状茎按照每23个节掰开做种,用刀片将种表面划伤,在掰断处沾上草木灰粉,并使根状茎表面沾上滑石粉、多菌灵、噻苯隆及吲哚丁酸的混合粉,再将根状茎按芽痕向上轻压入垄中,控制温度和湿度,待根状茎上生长出12个芽,用窄铲在垄上根状茎之间深铲,在铲缝之间施撒有机肥,定期除草并消除病虫害。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能在短时间内生长出更多的新芽,提高了多花黄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