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499195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9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91274.4

申请日:

2012.06.11

公开号:

CN102691263A

公开日:

2012.09.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19/14申请日:20120611|||公开

IPC分类号:

E01D19/14

主分类号:

E01D19/14

申请人: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汪芳进; 王令侠; 宋小三; 覃勇刚; 张爱花; 傅战工; 吴方明; 王超英; 张静

地址:

430050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汉阳大道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代理人:

魏殿绅;庞炳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塔架的顶部设有三条设有索鞍的横移滑道,索鞍包括:两个第一索鞍纵梁和两个第二索鞍纵梁,同侧的第一索鞍纵梁和第二索鞍纵梁的相邻端之间通过销轴连接,第一索鞍纵梁之间和第二索鞍纵梁之间由纵梁连接系固定,在第一索鞍纵梁与相邻端相对称的另一端设有索具转向装置,在第一索鞍纵梁与第二索鞍纵梁的底面上分别设有纵桥向限位块。本发明,将索鞍纵梁纵桥向分为第一索鞍纵梁和第二索鞍纵梁两部分,再采用销轴铰接,在缆索吊机吊重过程中,索鞍所承受的竖向力,经过索鞍纵梁均匀地传递给三条滑道及缆塔,避免了三条滑道受力不明确和分布不均匀,有利于简化滑道和缆塔结构,降低滑道制作精度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包括塔架(3),其特征在于:塔架(3)的顶部设有三条横移滑道(2), 索鞍(1)安放在三条横移滑道(2)上,且能沿横移滑道(2)横向移动,所述索鞍(1)包括: 两个沿纵桥向平行设置的第一索鞍纵梁(1-1)和两个沿纵桥向平行设置的第二索鞍纵梁(1-7), 同侧的第一索鞍纵梁(1-1)和第二索鞍纵梁(1-7)的相邻端之间通过销轴(1-6)连接, 两个第一索鞍纵梁(1-1)的横桥向之间和两个第二索鞍纵梁(1-7)的横桥向之间分别由纵梁连接系(1-5)固定, 在第一索鞍纵梁(1-1)与相邻端相对称的另一端设有索具转向装置(1-3),所述索具包括:主索、牵引索和起重索, 在第一索鞍纵梁(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的底面上分别设有纵桥向限位块(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索鞍纵梁(1-1)设有第一索鞍纵梁腹板(1-1-2),所述第二索鞍纵梁(1-7)设有第二索鞍纵梁腹板(1-7-2), 第一索鞍纵梁腹板(1-1-2)的右端设有销轴孔,该销轴孔与销轴(1-6)适配,第二索鞍纵梁腹板(1-7-2)的左端设有销轴孔,该销轴孔与销轴(1-6)适配,销轴(1-6)穿装在销轴孔内,将同侧的第一索鞍纵梁(1-1)的右端和第二索鞍纵梁(1-7)的左端连接, 第一索鞍纵梁翼缘(1-1-1)与第二索鞍纵梁翼缘(1-7-1)之间留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索鞍纵梁(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的顶面上各设有一个索鞍架(1-2)。

说明书

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尤指缆索吊机施工中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

背景技术

缆索吊机是目前桥梁尤其是拱桥施工中应用广泛的一种起吊设备。索鞍系统主要用于牵引索、起重索、工作索和承重主索等绳索系统的转向。随着采用缆索吊机施工的桥梁跨径越来越大,桥型越来越新颖,固定式的索鞍很难满足施工要求;同时,缆索吊机的吊重也在不断的提高,索鞍需承受的竖向力也随之大大增加,使得常规的两滑道索鞍结构体系庞大,传递给滑道及缆塔的竖向力也过于集中,导致滑道和缆塔变形过大,结构也浪费严重。

现有的普通的三滑道索鞍,为了让三条滑道受力均匀,对三条滑道的高差精度要求非常高,易出现单根滑道受力过于集中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适用于三滑道,且对三条滑道的高差精度要求较低、受力明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包括塔架3,其特征在于:塔架3的顶部设有三条横移滑道2,

索鞍1安放在三条横移滑道2上,且能沿横移滑道2横向移动,所述索鞍1包括:

两个沿纵桥向平行设置的第一索鞍纵梁1-1和两个沿纵桥向平行设置的第二索鞍纵梁1-7,

同侧的第一索鞍纵梁1-1和第二索鞍纵梁1-7的相邻端之间通过销轴1-6连接,

两个第一索鞍纵梁1-1的横桥向之间和两个第二索鞍纵梁1-7的横桥向之间分别由纵梁连接系1-5固定,

在第一索鞍纵梁1-1与相邻端相对称的另一端设有索具转向装置1-3,所述索具包括:主索、牵引索和起重索,

在第一索鞍纵梁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的底面上分别设有纵桥向限位块1-4。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索鞍纵梁1-1设有第一索鞍纵梁腹板1-1-2,所述第二索鞍纵梁1-7设有第二索鞍纵梁腹板1-7-2,

第一索鞍纵梁1-1的第一索鞍纵梁腹板1-1-2的右端设有销轴孔,该销轴孔与销轴1-6适配,

第二索鞍纵梁1-7的第二索鞍纵梁腹板1-7-2的左端设有销轴孔,该销轴孔与销轴1-6适配,

销轴1-6穿装在销轴孔内,将同侧的第一索鞍纵梁1-1的右端和第二索鞍纵梁1-7的左端连接,

第一索鞍纵梁1-1的第一索鞍纵梁翼缘1-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的第二索鞍纵梁翼缘1-7-1之间留有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第一索鞍纵梁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的顶面上各设有一个索鞍架1-2。

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将索鞍纵梁纵桥向分为第一索鞍纵梁和第二索鞍纵梁两部分,再采用销轴铰接,在缆索吊机吊重过程中,索鞍所承受的竖向力,经过索鞍纵梁均匀地传递给三条滑道及缆塔,避免了三条滑道受力不明确和分布不均匀,有利于简化滑道和缆塔结构,降低滑道制作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是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的总体布置图,

图2是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的立面结构图,

图3是图2的1-1剖面图,

图4是图3的A部大样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包括:

塔架3,其顶部设有三条横移滑道2,

索鞍1安放在三条横移滑道2上,且能沿横移滑道2横向移动,在索鞍1滑移的过程中,需在三道横移滑道2上同时进行顶推或拖拉,

所述索鞍1包括:

两个沿纵桥向平行设置的第一索鞍纵梁1-1和两个沿纵桥向平行设置的第二索鞍纵梁1-7,

同侧的第一索鞍纵梁1-1和第二索鞍纵梁1-7的相邻端之间通过销轴1-6连接,第一索鞍纵梁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纵桥向之间设置销轴1-6铰接,是为了使第一索鞍纵梁1-1和第二索鞍纵梁1-7均成为简支梁结构,索鞍在吊装过程中所承受的竖向力,可以明确、均匀地传递给三道横移滑道2,且各道横移滑道2分配的竖向力与其高差精度无关,从而使塔架3受力明确、均匀,

两个第一索鞍纵梁1-1的横桥向之间和两个第二索鞍纵梁1-7的横桥向之间分别由纵梁连接系1-5固定,设置纵梁连接系1-5是为了增加索鞍纵梁的整体刚度,防止索鞍在横移及吊装过程中,横桥向出现过大的变形,

在第一索鞍纵梁1-1与相邻端相对称的另一端(从图3看,可以理解为未设置销轴1-6的一端,即远离第二索鞍纵梁1-7的一端)设有索具转向装置1-3,所述索具包括:主索、牵引索和起重索,

在第一索鞍纵梁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的底面上分别设有纵桥向限位块1-4,如图2所示,各纵桥向限位块1-4分别设置于最外侧的两条横移滑道2的外侧,在第一索鞍纵梁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底部设置纵桥向限位块1-4,是为了限制索鞍1的纵桥向滑动,避免从横移滑道2上脱落,

在第一索鞍纵梁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的顶面上各设有一个索鞍架1-2。索鞍架1-2包括主索鞍、牵引索鞍、起重索鞍,所述索鞍架1-2可采用市场上公开销售使用的成品索鞍架,本申请不再详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索鞍纵梁1-1设有第一索鞍纵梁腹板1-1-2,所述第二索鞍纵梁1-7设有第二索鞍纵梁腹板1-7-2,

第一索鞍纵梁1-1的第一索鞍纵梁腹板1-1-2的右端设有销轴孔,该销轴孔与销轴1-6适配,右端是针对图4而言,即前述的相邻端,

第二索鞍纵梁1-7的第二索鞍纵梁腹板1-7-2的左端设有销轴孔,该销轴孔与销轴1-6适配,左端是针对图4而言,即前述的相邻端,

销轴1-6穿装在销轴孔内,将同侧的第一索鞍纵梁1-1的右端和第二索鞍纵梁1-7的左端连接,

第一索鞍纵梁1-1的第一索鞍纵梁翼缘1-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的第二索鞍纵梁翼缘1-7-1之间留有间隙,留有间隙的目的是使第一索鞍纵梁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可绕销轴1-6相对转动。

本发明将索鞍纵梁纵桥向分为第一索鞍纵梁1-1和第二索鞍纵梁1-7两部分,再采用销轴铰接,在缆索吊机吊重过程中,索鞍所承受的竖向力,经过索鞍纵梁均匀地传递给三条滑道及缆塔,避免了三条滑道受力不明确和分布不均匀,有利于简化滑道和缆塔结构,降低滑道制作精度要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691263A43申请公布日20120926CN102691263ACN102691263A21申请号201210191274422申请日20120611E01D19/1420060171申请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430050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汉阳大道38号72发明人汪芳进王令侠宋小三覃勇刚张爱花傅战工吴方明王超英张静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21代理人魏殿绅庞炳良54发明名称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塔架的顶部设有三条设有索鞍的横移滑道,索鞍包括两个第一索鞍纵梁和两个第二索鞍纵梁,同。

2、侧的第一索鞍纵梁和第二索鞍纵梁的相邻端之间通过销轴连接,第一索鞍纵梁之间和第二索鞍纵梁之间由纵梁连接系固定,在第一索鞍纵梁与相邻端相对称的另一端设有索具转向装置,在第一索鞍纵梁与第二索鞍纵梁的底面上分别设有纵桥向限位块。本发明,将索鞍纵梁纵桥向分为第一索鞍纵梁和第二索鞍纵梁两部分,再采用销轴铰接,在缆索吊机吊重过程中,索鞍所承受的竖向力,经过索鞍纵梁均匀地传递给三条滑道及缆塔,避免了三条滑道受力不明确和分布不均匀,有利于简化滑道和缆塔结构,降低滑道制作精度要求。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1页。

3、21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包括塔架(3),其特征在于塔架(3)的顶部设有三条横移滑道(2),索鞍(1)安放在三条横移滑道(2)上,且能沿横移滑道(2)横向移动,所述索鞍(1)包括两个沿纵桥向平行设置的第一索鞍纵梁(11)和两个沿纵桥向平行设置的第二索鞍纵梁(17),同侧的第一索鞍纵梁(11)和第二索鞍纵梁(17)的相邻端之间通过销轴(16)连接,两个第一索鞍纵梁(11)的横桥向之间和两个第二索鞍纵梁(17)的横桥向之间分别由纵梁连接系(15)固定,在第一索鞍纵梁(11)与相邻端相对称的另一端设有索具转向装置(13),所述索具包括主索、牵引索和起重索,在第一索鞍纵梁(11)与第二索鞍纵。

4、梁(17)的底面上分别设有纵桥向限位块(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索鞍纵梁(11)设有第一索鞍纵梁腹板(112),所述第二索鞍纵梁(17)设有第二索鞍纵梁腹板(172),第一索鞍纵梁腹板(112)的右端设有销轴孔,该销轴孔与销轴(16)适配,第二索鞍纵梁腹板(172)的左端设有销轴孔,该销轴孔与销轴(16)适配,销轴(16)穿装在销轴孔内,将同侧的第一索鞍纵梁(11)的右端和第二索鞍纵梁(17)的左端连接,第一索鞍纵梁翼缘(111)与第二索鞍纵梁翼缘(171)之间留有间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索鞍纵梁(。

5、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的顶面上各设有一个索鞍架(12)。权利要求书CN102691263A1/3页3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尤指缆索吊机施工中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背景技术0002缆索吊机是目前桥梁尤其是拱桥施工中应用广泛的一种起吊设备。索鞍系统主要用于牵引索、起重索、工作索和承重主索等绳索系统的转向。随着采用缆索吊机施工的桥梁跨径越来越大,桥型越来越新颖,固定式的索鞍很难满足施工要求;同时,缆索吊机的吊重也在不断的提高,索鞍需承受的竖向力也随之大大增加,使得常规的两滑道索鞍结构体系庞大,传递给滑。

6、道及缆塔的竖向力也过于集中,导致滑道和缆塔变形过大,结构也浪费严重。0003现有的普通的三滑道索鞍,为了让三条滑道受力均匀,对三条滑道的高差精度要求非常高,易出现单根滑道受力过于集中的情况。发明内容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适用于三滑道,且对三条滑道的高差精度要求较低、受力明确。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包括塔架3,其特征在于塔架3的顶部设有三条横移滑道2,索鞍1安放在三条横移滑道2上,且能沿横移滑道2横向移动,所述索鞍1包括两个沿纵桥向平行设置的第一索鞍纵梁11和两个沿纵桥向平行设。

7、置的第二索鞍纵梁17,同侧的第一索鞍纵梁11和第二索鞍纵梁17的相邻端之间通过销轴16连接,两个第一索鞍纵梁11的横桥向之间和两个第二索鞍纵梁17的横桥向之间分别由纵梁连接系15固定,在第一索鞍纵梁11与相邻端相对称的另一端设有索具转向装置13,所述索具包括主索、牵引索和起重索,在第一索鞍纵梁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的底面上分别设有纵桥向限位块14。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索鞍纵梁11设有第一索鞍纵梁腹板112,所述第二索鞍纵梁17设有第二索鞍纵梁腹板172,第一索鞍纵梁11的第一索鞍纵梁腹板112的右端设有销轴孔,该销轴孔与销轴16适配,第二索鞍纵梁17的第二索鞍纵梁腹板172。

8、的左端设有销轴孔,该销轴孔与销轴16适配,销轴16穿装在销轴孔内,将同侧的第一索鞍纵梁11的右端和第二索鞍纵梁17的说明书CN102691263A2/3页4左端连接,第一索鞍纵梁11的第一索鞍纵梁翼缘1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的第二索鞍纵梁翼缘171之间留有间隙。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第一索鞍纵梁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的顶面上各设有一个索鞍架12。0008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将索鞍纵梁纵桥向分为第一索鞍纵梁和第二索鞍纵梁两部分,再采用销轴铰接,在缆索吊机吊重过程中,索鞍所承受的竖向力,经过索鞍纵梁均匀地传递给三条滑道及缆塔,避免了三条滑道受力不明确和分布不均匀,有。

9、利于简化滑道和缆塔结构,降低滑道制作精度要求。附图说明0009本发明有如下附图图1是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的总体布置图,图2是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的立面结构图,图3是图2的11剖面图,图4是图3的A部大样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1如图1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三滑道的可横移式索鞍,包括塔架3,其顶部设有三条横移滑道2,索鞍1安放在三条横移滑道2上,且能沿横移滑道2横向移动,在索鞍1滑移的过程中,需在三道横移滑道2上同时进行顶推或拖拉,所述索鞍1包括两个沿纵桥向平行设置的第一索鞍纵梁11和两个沿纵桥向平行设置的第二索鞍纵梁17,同侧的第一索。

10、鞍纵梁11和第二索鞍纵梁17的相邻端之间通过销轴16连接,第一索鞍纵梁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纵桥向之间设置销轴16铰接,是为了使第一索鞍纵梁11和第二索鞍纵梁17均成为简支梁结构,索鞍在吊装过程中所承受的竖向力,可以明确、均匀地传递给三道横移滑道2,且各道横移滑道2分配的竖向力与其高差精度无关,从而使塔架3受力明确、均匀,两个第一索鞍纵梁11的横桥向之间和两个第二索鞍纵梁17的横桥向之间分别由纵梁连接系15固定,设置纵梁连接系15是为了增加索鞍纵梁的整体刚度,防止索鞍在横移及吊装过程中,横桥向出现过大的变形,在第一索鞍纵梁11与相邻端相对称的另一端(从图3看,可以理解为未设置销轴16的一端,即。

11、远离第二索鞍纵梁17的一端)设有索具转向装置13,所述索具包括主索、牵引索和起重索,在第一索鞍纵梁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的底面上分别设有纵桥向限位块14,如图2所示,各纵桥向限位块14分别设置于最外侧的两条横移滑道2的外侧,在第一索鞍纵梁说明书CN102691263A3/3页5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底部设置纵桥向限位块14,是为了限制索鞍1的纵桥向滑动,避免从横移滑道2上脱落,在第一索鞍纵梁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的顶面上各设有一个索鞍架12。索鞍架12包括主索鞍、牵引索鞍、起重索鞍,所述索鞍架12可采用市场上公开销售使用的成品索鞍架,本申请不再详述。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索鞍。

12、纵梁11设有第一索鞍纵梁腹板112,所述第二索鞍纵梁17设有第二索鞍纵梁腹板172,第一索鞍纵梁11的第一索鞍纵梁腹板112的右端设有销轴孔,该销轴孔与销轴16适配,右端是针对图4而言,即前述的相邻端,第二索鞍纵梁17的第二索鞍纵梁腹板172的左端设有销轴孔,该销轴孔与销轴16适配,左端是针对图4而言,即前述的相邻端,销轴16穿装在销轴孔内,将同侧的第一索鞍纵梁11的右端和第二索鞍纵梁17的左端连接,第一索鞍纵梁11的第一索鞍纵梁翼缘1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的第二索鞍纵梁翼缘171之间留有间隙,留有间隙的目的是使第一索鞍纵梁11与第二索鞍纵梁17可绕销轴16相对转动。0013本发明将索鞍纵梁纵。

13、桥向分为第一索鞍纵梁11和第二索鞍纵梁17两部分,再采用销轴铰接,在缆索吊机吊重过程中,索鞍所承受的竖向力,经过索鞍纵梁均匀地传递给三条滑道及缆塔,避免了三条滑道受力不明确和分布不均匀,有利于简化滑道和缆塔结构,降低滑道制作精度要求。0014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0015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说明书CN102691263A1/2页6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691263A2/2页7图4说明书附图CN10269126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