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动体辅助装置以及壳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动体辅助装置以及壳体.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502552A43申请公布日20140108CN103502552A21申请号201280021710122申请日20120313201105589420110314JPE05F1/16200601E05F3/0020060171申请人株式会社利富高地址日本神奈川县72发明人斋藤德雄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代理人张敬强严星铁54发明名称可动体辅助装置以及壳体57摘要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辅助装置的壳体是在支承体和相对于上述支承体在第一方向上滑动移动的可动体中的任意一侧形成的收容部设置的辅助装置的壳体,其具有在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突出且。
2、支承在上述收容部的支承面上的支承部、和远离上述支承面的离开部。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31104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2/05645320120313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2/124704JA20120920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502552ACN103502552A1/1页21一种辅助装置的壳体,其设置于收容部,该收容部形成于支承体和相对于上述支承体在第一方向上滑动移动的可动体中的任意一侧,上述辅助。
3、装置的壳体的特征在于,具有在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突出且支承在上述收容部的支承面上的支承部;以及远离上述支承面的离开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部设置于上述第一方向的两端部,上述离开部在上述第一方向的中央部以远离上述支承面的方式形成为凹陷,上述支承部构成有在与上述第一方向以及上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上突出形成的膨大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部的刚性比上述离开部的刚性高。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承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在第一方向上向外侧突出的突起。5根据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
4、的辅助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突起具有在上述第二方向上朝向远离支承面的方向突出的顶部,并构成折返形状。6一种可动体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在上述支承体和上述可动体中的另一侧设置的接受体;以及能够与上述接受体卡合以及解除与上述接受体的卡合,且以能够相对于上述壳体沿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动路径移动的方式进行设置的抵接体。权利要求书CN103502552A1/4页3可动体辅助装置以及壳体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对各种可动体的动作进行辅助的可动体辅助装置以及壳体。背景技术0002为了辅助拉门等可动体的动作,公知有使用施力机构、制动机构来进行强制移动、缓冲的可。
5、动体辅助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辅助装置中,例如在拉门侧埋设壳体,并且在该壳体收纳能够滑动的抵接体。另外,在门框侧设有被抵接体捕捉的接受体。并且在壳体内,保持有作为与抵接体连结的制动机构的活塞阻尼器、作为施力机构的拉伸螺旋弹簧,对抵接体的滑动动作进行缓冲以及辅助。壳体例如由上面开口的箱体构成且形成为沿滑动方向的细长形状,且嵌入至形成于拉门上端的收容部内。一般,壳体的下表面平坦,壳体的下表面整体支承于槽的底部。0003现有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09088号公报发明内容000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0007上述的技术中,由于壳体的下表面平坦,壳体的下表面整。
6、体支承于槽的底部,所以壳体的下表面和收容部的支承面要求较高的尺寸精度。在因气温、湿度、加工精度的影响产生了尺寸偏差的情况、存在加工时的废屑或尘埃的情况下,当在收容部安装有壳体时难以维持较高的位置精度。0008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维持较高的位置精度的可动体辅助装置以及壳体。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0010本发明的辅助装置的壳体是设置于收容部,该收容部形成于支承体和相对于上述支承体在第一方向上滑动移动的可动体中的任意一侧,上述辅助装置的壳体的特征在于,具有在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突出且支承在上述收容部的支承面上的支承部;以及远离上述支承面的离开部。0011另外,本发。
7、明的辅助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壳体;在上述支承体和上述可动体中的另一侧设置的接受体;以及能够与上述接受体卡合以及解除与上述接受体的卡合、且以能够相对于上述壳体沿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动路径移动的方式进行设置的抵接体。0012发明的效果如下。0013根据本发明,能够避免收容部的尺寸误差等的影响而维持较高的位置精度。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3502552A2/4页40014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辅助装置的拉门的动作的说明图。0015图2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辅助装置的拉门的动作的说明图。0016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辅助单元的立体图。0017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辅助装置的侧视。
8、图。0018图5是该实施方式的辅助单元的俯视图。0019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壳体的说明图。0020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壳体的说明图。0021图8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壳体的说明图。0022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壳体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以下,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动体辅助装置1进行说明。各图中箭头X、Y、Z分别表示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此处,例如X轴沿滑动方向(第一方向),Y轴沿宽度方向(第三方向),Z轴沿上下方向(第二方向)。另外,各图中为进行说明,适当地放大、缩小或者省略结构而进行表示。0024如图1至图5所示,辅助装置1构成为具备作为设置于。
9、可动体以及支承体中的一方的接受体的撞击体10、和设置于可动体以及支承体中的另一方的辅助单元20。0025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表示如下情况,即,例如支承体是门框F,可动体是拉门M,在作为可动体的拉门M上设置辅助单元20,在作为支承体的门框F上设置撞击体10。0026如图1所示,门框F形成有沿滑动方向的拉门槽F4,在该拉门槽F4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收纳有拉门M。将如图1所示地拉门M打开而不与门前侧的门框F2接触的状态作为第一状态,将如图2所示地拉门M关闭、完全移动至门前侧的移动结束位置而与门框F2抵接的状态作为第二状态。0027拉门M例如由天然木材、压缩材料等木质系构成为矩形的板状,在其上端部形成有作为。
10、收纳辅助单元20的收容部的槽M1。槽M1构成为具有作为支承壳体21的支承面的底部MA和侧部MB。槽M1形成为沿滑动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其滑动方向的一端侧敞开,另一端侧形成为圆弧状而封闭。并且,槽M1在侧视的情况下形成为细长的矩形状。后述的壳体21从上方嵌入该槽M1,壳体21支承于作为支承面的底部MA上。0028辅助装置1具备设于门框F的撞击体10、和设于拉门M的槽M1的辅助单元20。0029辅助单元20具备设于拉门M的上端部的壳体21;收纳于壳体21的滑动方向一侧(图1中左侧)的端部且以能够在待机位置与引入位置之间滑动移动的方式被支承的作为抵接体的闩锁22;相对于壳体向滑动方向另一侧(图1中右。
11、侧)对闩锁22施力的施力机构23;以及与闩锁22连结且赋予闩锁22的滑动移动以阻力来进行缓冲的制动机构24。0030在门框F的上端的拉门槽F4,且在离左端一定的位置设有撞击体10。撞击体10构成为具有安装于上框F1的板状的安装部件11和从上框F1向下方突出的板状的卡合部件12。该卡合部件12被闩锁22捕捉,从而撞击体10与闩锁22卡合,成为一体而相对于壳体21相对移动。随着该相对移动,拉门M相对于门框F移动。0031如图1至5所示,壳体21形成为上面开口且在滑动方向上细长的箱状。壳体21具有在Y方向上对置的一对侧壁31、31、X方向两端的第一支承部32以及第二支承部33,例说明书CN10350。
12、2552A3/4页5如通过树脂成形等形成为一体。闩锁22以能够滑动移动的方式收纳在一对侧壁31、31之间。壳体21的支承部32、33的下表面32A、33A比侧壁31、31的下缘31A更向下方突出,并支承于支承面MA。0032另一方面,侧壁31、31的下缘31A比支承部32、33的下表面32A、33A更向上方退避而形成为凹陷,形成了从支承面MA浮起而离开的离开部35。此处,滑动方向中央部的Z方向的尺寸H1构成为比滑动方向两端部的Z方向的尺寸H2、H3小。0033另外,如图5所示,支承部32、33在Y方向形成宽度比侧壁31、31的宽度大的膨大部34。即,滑动方向中央部的壳体21的Y方向的尺寸W1构。
13、成为比滑动方向两端的支承部32、33的Y方向的尺寸W2、W3小。该膨大部34构成为刚性比薄的板状的侧壁31、31的刚性高。0034在壳体21的侧壁31、31设有切槽27。闩锁22与该切槽27卡合而以能够沿切槽27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壳体21。在壳体21的下部例如设有拉伸螺旋弹簧41来作为施力机构23。拉伸螺旋弹簧41的一端与闩锁22连结,另一端固定于壳体21,相对于壳体21向滑动方向另一端侧对闩锁22施力。0035制动机构24构成为具有在壳体21内设置的活塞阻尼器50。活塞阻尼器50具有在内部封入有流体的缸体51、在缸体51内往复运动的活塞、以及与该活塞连结的活塞杆52。制动机构24通过使缸体51。
14、内的流体的流体阻力作用于收纳在缸体51内的活塞的动作,来对缸体51或活塞杆52的压入以及拉伸动作赋予阻力而对闩锁22的相对于壳体21的滑动动作进行制动。此外,作为封入于缸体51的流体,典型地使用硅油等粘性流体,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气体。0036对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辅助装置1而言,在如图1所示地拉门M未到达撞击体10的中立的第一状态中,闩锁22保持在壳体21的端部的待机位置。若操作者使拉门M从该第一状态朝向左侧的门挡F1移动,拉门M到达第一规定位置,则闩锁22与撞击体10抵接,并与撞击体10卡合。而且,利用拉伸螺旋弹簧41使闩锁22相对于壳体21以及拉门M向右方相对移动。随着该移动,强制。
15、地使拉门M以及壳体21相对于支承体F以及撞击体10向左侧相对移动。此时,由制动机构24赋予阻力,一边进行缓冲一边缓慢地自动地使拉门M向关闭方向移动。0037另一方面,若进行从如图2所示地拉门M完全移动至左侧的结束位置的第二状态使拉门M向右侧移动的操作,则克服拉伸螺旋弹簧41的作用力,闩锁22以保持捕捉着撞击体10的状态相对于拉门M以及壳体21向左方相对移动,并且拉门M向右侧移动。若到达规定位置,则解除闩锁22和撞击体10的卡合的同时,闩锁22再次保持在壳体21的端部的待机位置。之后的拉门M的移动从拉伸螺旋弹簧41的作用力释放。0038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辅助装置1,壳体21在形成于其一部分的支承部。
16、32、33处支承于作为支承面的底部MA,在中央形成离开作为支承面的底部MA的离开部35,利用以上简单的结构,能够较大地设定离开部35的尺寸的允许范围。因此,即使在因拉门的气温、湿度、加工精度产生了尺寸偏差的情况、加工时的木屑等存在于底部MA的情况下等M1的支承面的尺寸存在误差,也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以较高的位置精度设置壳体21,从而能够较大地设定尺寸误差的允许范围。另外,不是将构成为较薄的板状且刚性较低的中央部位,而是将刚性较高的两端部分设为支承部32、33,从而能够避免尺寸误差的影响,而能够维持较高的说明书CN103502552A4/4页6安装精度。0039第二实施方式0040以下,参照图6以。
17、及图7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6是放大了本实施方式的支承部33的侧视图,图7是俯视图。此外,本实施方式中,除了设有突起36这一点之外,与上述第一个实施方式相同,从而省略共通的说明。004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膨大部34的支承部33的外表面,形成有在X方向上突出的突起36。突起36例如构成为半球状,通过树脂成型而与壳体21一体形成。该突起36的顶部36A与拉门M的槽M1的壁抵接。0042本实施方式的辅助装置1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个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通过设置突起36,来减小从上方朝槽M1内插入壳体21而进行设置时的阻力,因此设置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在滑动方向上,也能得到避免槽M。
18、1、壳体21的尺寸误差的影响而能够进一步高精度地进行定位的效果。0043第三实施方式0044以下,参照图8以及图9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8是放大了本实施方式的支承部33的侧视图,图9是俯视图。此外,本实施方式中,除了突起37的构造以外,与上述第一个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从而省略共通的说明。004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膨大部34的支承部33的外表面,形成有在X方向上突出的突起37。突起37具有在Z方向上并列的三级突条而构成,通过树脂成型而与壳体21一体形成。该突起37的三级的顶部37A、37B、37C与拉门M的槽M1的壁抵接。突起37的三级的顶部37A、37B、37C构成向。
19、上方倾斜突出的折返部。通过该折返形状,与壳体21从上方朝向下方移动而插入槽M1时的阻力相比,壳体21从下方朝向上方移动而从槽M1拔出时的阻力较大。因此,容易设置壳体21,并使壳体21难以从槽M1拔出。0046本实施方式的辅助装置1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个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突起37成为具有朝向远离支承面MA的上方倾斜的顶部37A、37B、37C的折返形状,从而能够得到如下效果,即,进一步缩小插入槽M1内进行设置时的阻力,并且能够防止位置偏移。0047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支承面的底部MA形成为平面状,但在支承面具有阶梯差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也通过设。
20、置与支承面接触的支承部和从支承面浮起而离开的离开部,来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0048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形。另外,各部的具体的结构、材质等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举例表示的结构、材质,能够适当地变更。0049在此引用于2011年3月1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055894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内容,并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而收入。说明书CN103502552A1/7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3502552A2/7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3502552A3/7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3502552A4/7页10图4说明书附图CN103502552A105/7页11图5说明书附图CN103502552A116/7页12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3502552A127/7页13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3502552A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