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竹拼接结构.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98682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4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08199.7

申请日:

2013.09.09

公开号:

CN103485510A

公开日:

2014.01.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F 15/02登记生效日:2017120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浙江长兴森大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段仲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3118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白岘乡工业集中区浙江长兴森大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233300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城南工业园龙岗路2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申请日:20130909|||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5/02

主分类号:

E04F15/02

申请人:

浙江长兴森大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国龙

地址:

313118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白岘乡工业集中区浙江长兴森大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代理人:

胡根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板材拼接结构,尤其涉及重组竹拼接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凸榫包括用于连接承板和插板的插块和至少一块用于限制承板和插板纵向移动的限位块,通过在凸榫设置用于连接承板和插板的插块和至少一块用于限制承板和插板纵向移动的限位块,使凸榫同时限制重组竹板材两个方向的自由度,承板和插板在拼接后,不会出现纵向移动,尤其是重组竹板材上具有图案的时候,承板与插板拼接后不会出现纵向移动,使拼接形成的图案现加稳定,不会由于承板与插板之间出现纵向移动,而损坏图案的美观,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重组竹拼接结构,包括承板(1)和插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2)上设有凸榫(21),所述凸榫(21)包括用于连接承板(1)和插板(2)的插块(212)和至少一块用于限制承板(1)和插板(2)纵向移动的限位块(211),所述承板(1)上设有与插块(212)和限位块(211)相适配的承口(1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212)上设有便于插块(212)插入承口(11)的倒角,所述限位块(211)上设有便于限位块(211)插入承口(11)的倒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212)、限位块(211)、插板(2)为一体式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11)有若干个均布在插块(212)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口(11)开口处设有便于插块(212)和限位块(211)插入承口(11)的倒角。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11)两端到与插板(2)相邻侧面的距离相等。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11)与插块(212)之间有大于0度小于90度的夹角。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榫(21)的横截面呈T形。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榫(21)的横截面呈十字形。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榫(21)的 横截面呈米字形。

说明书

重组竹拼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拼接结构,尤其涉及重组竹拼接结构。
背景技术
重组竹板材作为一种家具材料,由于其质量较轻且造型美观,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于实木的加工工艺及木材的特性使面积较大的重组竹板材制作颇为不便,因此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都是将面积较小的板材拼接后使用,如新兴的实木地板,就是通过拼接方式将一块块面积较小的单块地板拼接后形成面积较大的地板。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1320143520.9公开的一种实木地板拼装结构,构成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实木地板体,实木地板体两侧分别设有公榫和母榫,底板一侧下部设有扣状的凹槽,凹槽与公榫同侧,底板另一侧设有钩状的榫头,榫头与凹槽配合,该专利通过在其中一块地板上设置钩头状的榫头,在别一块地板上设置与之相适配的凹槽,两块地板拼接后,由于钩头状的榫头与凹槽配合使两块地板之间不会横向移动,提高了两块地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使用方便;专利号为CN201220411589.0公开的一种拼接地板,地板的其中一个侧边上设有一槽,对应的另一侧边上设有配合的榫,槽榫所在的侧边上方分别设有互相配合的凸扣结构,所述的凸扣结构包括一个凸扣,以及与凸扣配合的边结构;所述的凸扣从地板的横截面看呈直角梯形状,且直角梯形的较短底边位于凸扣的前端;对应的边结构从地板的横截面看呈尖角状,且尖角顶设在直角梯形的斜边上,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拼接地板拼装后承口侧端的槽、榫整体接触面之间留出的空隙足以抵消实木地板膨胀收缩的空间,使拼装后的实 木地板表面不留缝隙;上述两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仅限制了两块地板之间的横向移动,两块地板之间的纵向移动上述两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无法限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需要将多块面积较小的板材拼接成面积较大的整板时,尤其是板材上具有图案且拼接完成后会形成一个较大的完整的图案的时候,这时候在施工过程中就要防止板材之间的纵向移动,防止个别板材的纵向移动而影响整个图案的美感,上述两专利没有很好地解决板材之间纵向移动这一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重组竹拼接结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凸榫无法限制重组竹板材两个方向的自由度,重组竹板材拼接过程中容易出现纵向移动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重组竹拼接结构,包括承板和插板,所述插板上设有凸榫,所述凸榫包括用于连接承板和插板的插块和至少一块用于限制承板和插板纵向移动的限位块,所述承板上设有与插块和限位块相适配的承口。
作为优选,所述插块上设有便于插块插入承口的倒角,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便于限位块插入承口的倒角,通过在插块和限位块上设置倒角,板材在拼接过程中插板上的凸榫更容易插入承板上的承口内,提高了重组竹板材的拼接效率,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插块、限位块、插板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将插块、限位块、插板设置为一体式结构,限位块和插块能承受更大的作用力,提高了插块和限位块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了重组竹板材的拼接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有若干个均布在插块上,通过设置多个限位块并且限位块均布在插块上,各限位块受力均匀而且使限位块能够承受更大的纵向作用力,提高了限位块的限位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承口开口处设有便于插块和限位块插入承口的倒角,通过在承口上设置倒角,凸榫更容易插入承口内,提高了板材的拼接效率,而且在承口上设置倒角加工方便,降低了重组竹板材的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两端到与插板相邻侧面的距离相等,通过使限位块两端到与插板相邻侧面的距离相等,重组竹板材拼接后插板和承板之间仅有一条呈直线形的拼接缝,重组竹板材拼接后外形更加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与插块之间有大于0度小于90度的夹角,限位块倾斜设置在插块上,限位块与插板连接处接触面积大,提高了限位块与插块的连接强度,限位块不容易损坏,延长了限位块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凸榫的横截面呈T形,通过将凸榫的横截面形状设为T形,凸榫便于制造,降低了重组竹板材的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凸榫的横截面呈十字形,通过将凸榫的横截面形状设为十字形,重组竹板材拼接后凸榫受力均匀,提高重组竹板材的连接强度,延长了凸榫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凸榫的横截面呈米字形,通过将凸榫的横截面形状设为米字形,进一步提高了重组竹板材的连接强度,延长了凸榫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具有如下优点:凸榫包括用于连接承板和插板的插块和至少一块用于限制承板和插板纵向移动的限位块,通过在凸榫设置用于连接承板和插板的插块和至少一块用于限制承板和插板纵向移动的限位块,使凸榫同时限制重组竹板材两个方向的自由度,承板和插板在拼接后,不会出现纵向移动,即使承板或插板单独受到纵向作用力,由于凸榫包括插块和至少一块限位块,承板与插板也不会出现纵向移动,承板与插板拼接方便,尤其是重组竹板材上具有图案的时候,承板与插板拼接后不会出现纵向移动,使 拼接形成的图案现加稳定,不会由于承板与插板之间出现纵向移动,而损坏图案的美观,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重组竹拼接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重组竹拼接结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重组竹拼接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为了表示清楚,附图中仅画了重组竹板材一侧边的拼接结构,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重组竹板材进行多边拼接,这时候可在重组竹板材的多个边上均设置如下拼接结构,重组竹拼接结构,包括承板1和插板2,所述插板2上设有凸榫21,所述凸榫21包括用于连接承板1和插板2的插块212和一块用于限制承板1和插板2纵向移动的限位块211,所述承板1上设有与插块212和限位块211相适配的承口11,所述插块212、限位块211、插板2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将插块212、限位块211、插板2设置为一体式结构,限位块211和插块212能承受更大的作用力,提高了插块212和限位块211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了重组竹板材的拼接强度,所述限位块211与插块212之间有大于0度小于90度的夹角,为了使限位块211具有更好的限位效果,所述限位块211与插块212之间的角度优先为45度,限位块211倾斜设置在插块212上,限位块211与插板2连接处接触面积大,提高了限位块211与插块212的连接强度,限位块211不容易损坏,延长了限位块211的使用寿命,凸榫21包括用于连接承板1和插板2的插块212和一块用于限制承板1和插板2纵向移动的限位块211,通过在凸榫21设置用于连接承板1和插板2的插块212和一块用于限制承板1和插板2 纵向移动的限位块211,使凸榫21同时限制重组竹板材两个方向的自由度,承板1和插板2在拼接后,不会出现纵向移动,即使承板1或插板2单独受到纵向作用力,由于凸榫21包括插块212和一块限位块211,承板1与插板2也不会出现纵向移动,尤其是当重组竹板材上具有图案的时候,承板1与插板2拼接后,不会由于承板1与插板2之间出现纵向移动,而损坏图案的美观,使用方便。
为了使重组竹板材拼接方便,所述插块212上设有便于插块212插入承口11的倒角,所述限位块211上设有便于限位块211插入承口11的倒角,通过在插块212和限位块211上设置倒角,板材在拼接过程中插板2上的凸榫21更容易插入承板1上的承口11内,提高了重组竹板材的拼接效率,使用方便,所述倒角也可以设置在承板1上,即所述承口11开口处设有便于插块212和限位块211插入承口11的倒角,通过在承口11上设置倒角,凸榫21更容易插入承口11内,提高了板材的拼接效率,而且在承口11上设置倒角加工方便,降低了重组竹板材的制造成本。
为了使板材拼接后更加美观,所述限位块211两端到与插板2相邻侧面的距离相等,通过使限位块211两端到与插板2相邻侧面的距离相等,即所述限位块211两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板材的厚度,限位块211两端面不与板材侧面平齐,因此重组竹板材拼接后插板2和承板1之间仅有一条呈直线形的拼接缝,重组竹板材拼接后外形现加美观,当重组竹板材拼接后表面效果不需要过分考虑时,为了使承板1上的承口11加工方便,所述限位块211两端面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等于板材的厚度。
为了使凸榫21具有更高的限位强度,所述凸榫21的横截面呈T形,通过将凸榫21的横截面形状设为T形,凸榫21便于制造,降低了重组竹板材的制 造成本,所述凸榫21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为十字形、米字形等。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限位块211有若干个均布在插块212上,通过设置多个限位块211并且限位块211均布在插块212上,各限位块211受力均匀而且使限位块211能够承受更大的纵向作用力,提高了限位块211的限位强度。
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时候还有可能需要承板1和插板2之间错位拼接,即一块承板1上的一条拼接边需要与两块插板2进行接接,这时候为了实现这种拼接方式,所述承板1上接接边两端贯穿承板上侧面与下侧面的接口到承板侧面的距离h1应当等于其它接口之间的距离h2的一半,通过将h1设置为h2的一半即实现了承板1和插板2之间的错位拼接,提高了重组竹拼接结构的通用性。
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凸榫21包括用于连接承板1和插板2的插块212和至少一块用于限制承板1和插板2纵向移动的限位块211,通过在凸榫21设置用于连接承板1和插板2的插块212和至少一块用于限制承板1和插板2纵向移动的限位块211,使凸榫21同时限制重组竹板材两个方向的自由度,具体拼接过程中,插板2与承板1对应后将插板2上的凸榫21横向推入承板1上的承口11内,即实现了承板1与插板2的拼接,承板1和插板2在拼接后,不会出现纵向移动,即使承板1或插板2单独受到纵向作用力,由于凸榫21包括插块212和至少一块限位块211,承板1与插板2也不会出现纵向移动,承板1与插板2拼接方便,尤其是重组竹板材上具有图案的时候,承板1与插板2拼接后不会出现纵向移动,使拼接形成的图案现加稳定,不会由于承板1与插板2之间出现纵向移动,而损坏图案的美观,使用方便。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旨在体现本发明的突出技术效果和优势, 并非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的是,一切基于本发明技术内容所做出的修改、变化或者替代技术特征,皆应涵盖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主张的技术范畴内。

重组竹拼接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组竹拼接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组竹拼接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组竹拼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组竹拼接结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85510A43申请公布日20140101CN103485510A21申请号201310408199722申请日20130909E04F15/0220060171申请人浙江长兴森大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地址313118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白岘乡工业集中区浙江长兴森大竹木制品有限公司72发明人孙国龙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7代理人胡根良54发明名称重组竹拼接结构57摘要本发明涉及板材拼接结构,尤其涉及重组竹拼接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凸榫包括用于连接承板和插板的插块和至少一块用于限制承板和插板纵向移动的限位块,通过在凸榫设置用于连接承。

2、板和插板的插块和至少一块用于限制承板和插板纵向移动的限位块,使凸榫同时限制重组竹板材两个方向的自由度,承板和插板在拼接后,不会出现纵向移动,尤其是重组竹板材上具有图案的时候,承板与插板拼接后不会出现纵向移动,使拼接形成的图案现加稳定,不会由于承板与插板之间出现纵向移动,而损坏图案的美观,使用方便。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485510ACN103485510A1/1页21重组竹拼接结构,包括承板(1)和插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2)上设有凸榫(21),所述凸榫(21。

3、)包括用于连接承板(1)和插板(2)的插块(212)和至少一块用于限制承板(1)和插板(2)纵向移动的限位块(211),所述承板(1)上设有与插块(212)和限位块(211)相适配的承口(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212)上设有便于插块(212)插入承口(11)的倒角,所述限位块(211)上设有便于限位块(211)插入承口(11)的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212)、限位块(211)、插板(2)为一体式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11)有若干个均布在插块(212)上。5根据权利。

4、要求1或2所述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口(11)开口处设有便于插块(212)和限位块(211)插入承口(11)的倒角。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11)两端到与插板(2)相邻侧面的距离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11)与插块(212)之间有大于0度小于90度的夹角。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榫(21)的横截面呈T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榫(21)的横截面呈十字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榫(21)的横截面呈米字形。。

5、权利要求书CN103485510A1/4页3重组竹拼接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板材拼接结构,尤其涉及重组竹拼接结构。背景技术0002重组竹板材作为一种家具材料,由于其质量较轻且造型美观,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于实木的加工工艺及木材的特性使面积较大的重组竹板材制作颇为不便,因此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都是将面积较小的板材拼接后使用,如新兴的实木地板,就是通过拼接方式将一块块面积较小的单块地板拼接后形成面积较大的地板。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13201435209公开的一种实木地板拼装结构,构成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实木地板体,实木地板体两侧分别设有公榫和母榫,底板一侧下部设有扣。

6、状的凹槽,凹槽与公榫同侧,底板另一侧设有钩状的榫头,榫头与凹槽配合,该专利通过在其中一块地板上设置钩头状的榫头,在别一块地板上设置与之相适配的凹槽,两块地板拼接后,由于钩头状的榫头与凹槽配合使两块地板之间不会横向移动,提高了两块地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使用方便;专利号为CN2012204115890公开的一种拼接地板,地板的其中一个侧边上设有一槽,对应的另一侧边上设有配合的榫,槽榫所在的侧边上方分别设有互相配合的凸扣结构,所述的凸扣结构包括一个凸扣,以及与凸扣配合的边结构;所述的凸扣从地板的横截面看呈直角梯形状,且直角梯形的较短底边位于凸扣的前端;对应的边结构从地板的横截面看呈尖角状,且尖角顶设。

7、在直角梯形的斜边上,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拼接地板拼装后承口侧端的槽、榫整体接触面之间留出的空隙足以抵消实木地板膨胀收缩的空间,使拼装后的实木地板表面不留缝隙;上述两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仅限制了两块地板之间的横向移动,两块地板之间的纵向移动上述两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无法限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需要将多块面积较小的板材拼接成面积较大的整板时,尤其是板材上具有图案且拼接完成后会形成一个较大的完整的图案的时候,这时候在施工过程中就要防止板材之间的纵向移动,防止个别板材的纵向移动而影响整个图案的美感,上述两专利没有很好地解决板材之间纵向移动这一技术问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提供的重组竹拼接结构,旨在克。

8、服现有技术中凸榫无法限制重组竹板材两个方向的自由度,重组竹板材拼接过程中容易出现纵向移动的不足。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重组竹拼接结构,包括承板和插板,所述插板上设有凸榫,所述凸榫包括用于连接承板和插板的插块和至少一块用于限制承板和插板纵向移动的限位块,所述承板上设有与插块和限位块相适配的承口。0006作为优选,所述插块上设有便于插块插入承口的倒角,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便于限位块插入承口的倒角,通过在插块和限位块上设置倒角,板材在拼接过程中插板上的凸榫更容易插入承板上的承口内,提高了重组竹板材的拼接效率,使用方便。0007作为优选,所述插块、限位块、插板为一体式结构,通。

9、过将插块、限位块、插板设置说明书CN103485510A2/4页4为一体式结构,限位块和插块能承受更大的作用力,提高了插块和限位块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了重组竹板材的拼接强度。0008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有若干个均布在插块上,通过设置多个限位块并且限位块均布在插块上,各限位块受力均匀而且使限位块能够承受更大的纵向作用力,提高了限位块的限位强度。0009作为优选,所述承口开口处设有便于插块和限位块插入承口的倒角,通过在承口上设置倒角,凸榫更容易插入承口内,提高了板材的拼接效率,而且在承口上设置倒角加工方便,降低了重组竹板材的制造成本。0010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两端到与插板相邻侧面的距离相等,通过。

10、使限位块两端到与插板相邻侧面的距离相等,重组竹板材拼接后插板和承板之间仅有一条呈直线形的拼接缝,重组竹板材拼接后外形更加美观。0011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与插块之间有大于0度小于90度的夹角,限位块倾斜设置在插块上,限位块与插板连接处接触面积大,提高了限位块与插块的连接强度,限位块不容易损坏,延长了限位块的使用寿命。0012作为优选,所述凸榫的横截面呈T形,通过将凸榫的横截面形状设为T形,凸榫便于制造,降低了重组竹板材的制造成本。0013作为优选,所述凸榫的横截面呈十字形,通过将凸榫的横截面形状设为十字形,重组竹板材拼接后凸榫受力均匀,提高重组竹板材的连接强度,延长了凸榫的使用寿命。0014作。

11、为优选,所述凸榫的横截面呈米字形,通过将凸榫的横截面形状设为米字形,进一步提高了重组竹板材的连接强度,延长了凸榫的使用寿命。0015本发明提供的重组竹拼接结构,具有如下优点凸榫包括用于连接承板和插板的插块和至少一块用于限制承板和插板纵向移动的限位块,通过在凸榫设置用于连接承板和插板的插块和至少一块用于限制承板和插板纵向移动的限位块,使凸榫同时限制重组竹板材两个方向的自由度,承板和插板在拼接后,不会出现纵向移动,即使承板或插板单独受到纵向作用力,由于凸榫包括插块和至少一块限位块,承板与插板也不会出现纵向移动,承板与插板拼接方便,尤其是重组竹板材上具有图案的时候,承板与插板拼接后不会出现纵向移动,。

12、使拼接形成的图案现加稳定,不会由于承板与插板之间出现纵向移动,而损坏图案的美观,使用方便。附图说明0016附图1是本发明重组竹拼接结构的示意图,0017附图2是本发明重组竹拼接结构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实施例一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重组竹拼接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为了表示清楚,附图中仅画了重组竹板材一侧边的拼接结构,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重组竹板材进行多边拼接,这时候可在重组竹板材的多个边上均设置如下拼接结构,重组竹拼接结构,包括承板1和插板2,所述插板2上设有凸榫21,所述凸榫21包括用于连接承板1说明书CN103485510A3/4页5和插板2的插块212和。

13、一块用于限制承板1和插板2纵向移动的限位块211,所述承板1上设有与插块212和限位块211相适配的承口11,所述插块212、限位块211、插板2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将插块212、限位块211、插板2设置为一体式结构,限位块211和插块212能承受更大的作用力,提高了插块212和限位块211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了重组竹板材的拼接强度,所述限位块211与插块212之间有大于0度小于90度的夹角,为了使限位块211具有更好的限位效果,所述限位块211与插块212之间的角度优先为45度,限位块211倾斜设置在插块212上,限位块211与插板2连接处接触面积大,提高了限位块211与插块212的连接强度,。

14、限位块211不容易损坏,延长了限位块211的使用寿命,凸榫21包括用于连接承板1和插板2的插块212和一块用于限制承板1和插板2纵向移动的限位块211,通过在凸榫21设置用于连接承板1和插板2的插块212和一块用于限制承板1和插板2纵向移动的限位块211,使凸榫21同时限制重组竹板材两个方向的自由度,承板1和插板2在拼接后,不会出现纵向移动,即使承板1或插板2单独受到纵向作用力,由于凸榫21包括插块212和一块限位块211,承板1与插板2也不会出现纵向移动,尤其是当重组竹板材上具有图案的时候,承板1与插板2拼接后,不会由于承板1与插板2之间出现纵向移动,而损坏图案的美观,使用方便。0020为了。

15、使重组竹板材拼接方便,所述插块212上设有便于插块212插入承口11的倒角,所述限位块211上设有便于限位块211插入承口11的倒角,通过在插块212和限位块211上设置倒角,板材在拼接过程中插板2上的凸榫21更容易插入承板1上的承口11内,提高了重组竹板材的拼接效率,使用方便,所述倒角也可以设置在承板1上,即所述承口11开口处设有便于插块212和限位块211插入承口11的倒角,通过在承口11上设置倒角,凸榫21更容易插入承口11内,提高了板材的拼接效率,而且在承口11上设置倒角加工方便,降低了重组竹板材的制造成本。0021为了使板材拼接后更加美观,所述限位块211两端到与插板2相邻侧面的距离。

16、相等,通过使限位块211两端到与插板2相邻侧面的距离相等,即所述限位块211两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板材的厚度,限位块211两端面不与板材侧面平齐,因此重组竹板材拼接后插板2和承板1之间仅有一条呈直线形的拼接缝,重组竹板材拼接后外形现加美观,当重组竹板材拼接后表面效果不需要过分考虑时,为了使承板1上的承口11加工方便,所述限位块211两端面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等于板材的厚度。0022为了使凸榫21具有更高的限位强度,所述凸榫21的横截面呈T形,通过将凸榫21的横截面形状设为T形,凸榫21便于制造,降低了重组竹板材的制造成本,所述凸榫21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为十字形、米字形等。0023实施例二0024如图2。

17、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限位块211有若干个均布在插块212上,通过设置多个限位块211并且限位块211均布在插块212上,各限位块211受力均匀而且使限位块211能够承受更大的纵向作用力,提高了限位块211的限位强度。0025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时候还有可能需要承板1和插板2之间错位拼接,即一块承板1上的一条拼接边需要与两块插板2进行接接,这时候为了实现这种拼接方式,所述承板1上接接边两端贯穿承板上侧面与下侧面的接口到承板侧面的距离H1应当等于其它接口之间的距离H2的一半,通过将H1设置为H2的一半即实现了承板1和插板2之间的错位拼接,说明书CN103485510A4/4。

18、页6提高了重组竹拼接结构的通用性。0026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凸榫21包括用于连接承板1和插板2的插块212和至少一块用于限制承板1和插板2纵向移动的限位块211,通过在凸榫21设置用于连接承板1和插板2的插块212和至少一块用于限制承板1和插板2纵向移动的限位块211,使凸榫21同时限制重组竹板材两个方向的自由度,具体拼接过程中,插板2与承板1对应后将插板2上的凸榫21横向推入承板1上的承口11内,即实现了承板1与插板2的拼接,承板1和插板2在拼接后,不会出现纵向移动,即使承板1或插板2单独受到纵向作用力,由于凸榫21包括插块212和至少一块限位块211,承板1与插板2也不会出现纵向移动,承板1与插板2拼接方便,尤其是重组竹板材上具有图案的时候,承板1与插板2拼接后不会出现纵向移动,使拼接形成的图案现加稳定,不会由于承板1与插板2之间出现纵向移动,而损坏图案的美观,使用方便。0027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旨在体现本发明的突出技术效果和优势,并非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的是,一切基于本发明技术内容所做出的修改、变化或者替代技术特征,皆应涵盖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主张的技术范畴内。说明书CN103485510A1/2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3485510A2/2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348551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