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710034388.7
2007.02.02
CN101233854A
2008.08.06
撤回
无权
登录超时
A01N43/653; A01P3/00
A01N43/653
吴中兴
330096江西省南昌市湖滨东路55号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闵 蓉;刘守正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以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的杀菌复配剂,其有效组分是三环唑和丙环唑,并且两者的重量比为1~30∶1,更优选2~10∶1的范围,两种有效成分复配后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对目前已产生抗性的菌株也有效;防效高且成本低,易为农民接受,且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权利要求书1. 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的杀菌复配剂,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三环唑和丙环唑,其中三环唑和丙环唑的重量比为1~30∶1。2.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杀菌复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环唑与丙环唑的重量比为2~10∶1。3. 根据权力要求1或2所述的杀菌复配剂,其特征在于:三环唑和丙环唑在整个杀菌复配剂中占有的重量比为9~60%。
说明书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的杀菌复配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杀菌复配剂,主要用来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 背景技术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水稻稻瘟病在全世界分布极为广泛,几乎在各水稻种植区都会有稻瘟病的发生。该病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达40~50%,局部田块甚至绝收。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纹枯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产稻区。在美洲、欧洲和非洲等国家的主要稻区均有发生,但以东南亚稻区受害最重。在我国,随着矮秆多蘖品种和水肥的大力投入,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测报站的资料,我国近几年的年发病面积在1500~2000万公顷,估计每年损失稻谷约60亿公斤,占水稻病虫害损失的40%~50%。 目前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主要是以选育抗病品种和化学防治为主。近几年来由于稻瘟病病菌生理小种变化,而且变化迅速多样,一般的抗病水稻品种在推广之后短短几年内抗病性即会丧失,难以持久;另外抗病品种与丰产、优质等性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生物防治的防治面积还很少,因而生产上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目前,农业生产上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的常用药剂如稻瘟净、异稻瘟净、稻瘟灵、多菌灵、纹枯净等都已产生抗性,有的如异稻瘟净由于其它原因已被淘汰,因此,根据水稻病害的发生和防治状况,需要研制高效、广谱、低毒、安全、延缓抗性、使用期长且对稻瘟病、纹枯病均有效的新型杀菌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稻瘟病、纹枯病防治效果均可靠的杀菌复配剂,药效优良、速效性好、增效显著、杀菌谱广,且使用安全、便于推广应用。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原理是:以三环唑和丙环唑为有效成分,配制一种杀菌复配剂。 三环唑,商品名比艳、克瘟唑,化学名称:5-甲基-1,2,4-三唑并(3,4b)苯并噻唑,分子量:189.2。 化学结构式: 丙环唑,商品名敌立脱、必扑尔,化学名称1-{2-(2,4-二氯苯基)-4-丙基-1,3-二氧戊环-2-甲基}-1-氢-1,2,4-三唑。 化学结构式: 本发明所述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的杀菌复配剂,包含有三环唑和丙环唑,其中三环唑和丙环唑的重量比为1~30∶1。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上面所述的三环唑和丙环唑的重量比更优选为2~10∶1。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三环唑和丙环唑在整个杀菌剂复配剂中占有的重量比为9~60%。 三环唑的作用机制为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从而有效地阻止病菌侵入和减少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另具报道还有诱导抗病的作用,作为一种内吸性的保护杀菌剂,其产生的速度较慢但杀菌活性和治疗作用不太好。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可被植物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在植物体内向上传导,可以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稻瘟病菌有较高的活性。两种化合物经复配后,利用不同的作用特点,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对目前已产生抗性的菌株也有效果。 本发明的杀菌复配剂可以通过将有效成分与固体或液体惰性物质混合加工而成,如果需要,可进一步加入所需要的表面活性剂和其它助剂。本发明所述的复配剂可以采用常规生产工艺制成各种制剂类型,例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干悬浮剂、可溶性水剂和UVL制剂等。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可制成不同含量和配方的各种农药剂型。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配方药剂对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及水稻上的其它真菌性病害广谱性强,同时能防治已对其它药剂产生抗药性的病害,并能延缓并菌对配方中单剂出现抗性;该配方使用简单、成本低,农户均能接受;该配方杀菌效果好,对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效稳定在80%以上,对水稻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更具体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中所述的份数均以重量计。 实施例一: 称取95%三环唑原药36份和80%丙环唑原药7.25份,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份,500#乳化剂2份,NP-102份,抗冻液4份,消泡剂1份,增稠剂0.5份,水补足,剪切1小时,即得本发明的40%丙环唑·三环唑悬浮剂。 1、用以上所得的40%丙环唑·三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试验效果汇总如下: 试验安排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五里村,该地区为稻瘟病老病区,历年稻瘟病发生严重。试验地水稻品种为金优-463,处于平原连片传统双季稻区。水稻移栽较迟,生长良好,叶片嫩绿,长势旺盛,属一类稻田,试验田由于偏施氮肥,稻瘟病发生为害较重。各试验小区水稻的栽培、生长及田间水肥管理条件一致。试验于水稻秧苗3-4叶期,田间刚出现零星病斑时用40%丙环唑·三环唑悬浮剂(SC)以每亩用制剂60ml、70ml、80ml兑水喷雾,各处理兑水量为60kg/667m2,间隔10天后第二次施药,施药器械为卫士牌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孔口径0.7mm。 防治稻瘟病的效果见(表1),每亩喷施40%丙环唑·三环唑悬浮剂60ml、70ml、80ml的防效分别为81.69%、83.87%、87.03%。与对照药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0g/亩和250g/升丙环唑乳油50ml/亩的防效表现差异显著。 表1丙环唑·三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田间试验结果 2、用以上所得的40%丙环唑·三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试验效果汇总如下: 试验点设于江西省南昌市向塘镇水稻田,地处平原一季中稻区。水稻移栽较迟,生长、良好,叶片嫩绿,偏施氮肥,长势旺盛、郁闭,属一类稻田。各试验小区水稻的栽培生长及田间水肥管理条件一致。试验地水稻品种为金桂优99,试验于2006年7月18日(纹枯病发病初期)用40%丙环唑·三环唑悬浮剂(SC)以每亩用制剂60ml、70ml、80ml兑水喷雾,各处理兑水量为50kg/667m2,施药器械为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 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见表2,每亩喷施40%丙环唑·三环唑悬浮剂60ml、70ml、80ml的防效分别为81.69%、83.87%、87.03%。与对照药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0g/亩和250g/升丙环唑乳油50ml/亩的防效表现显著差异性。 表2丙环唑·三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试验结果 实施例二: 称取95%三环唑原药36份和80%丙环唑原药7.25份,加入乙二醇1%,甲醇1%,500#3%,700#1%,OP-10 14%,环己酮10%,加热至50℃搅拌溶解,准备好水54.3份,在高剪切下,将溶液慢慢加入到水中,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发明的40%丙环唑·三环唑水乳剂。 实施例三: 称取95%三环唑原药36份和80%丙环唑原药7.25份,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5份,木质素磺酸钙4份,BX拉开粉2份,高岭土45.75份,混合经气流粉碎入即得本发明的40%丙环唑·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的杀菌复配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的杀菌复配剂.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以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的杀菌复配剂,其有效组分是三环唑和丙环唑,并且两者的重量比为1301,更优选2101的范围,两种有效成分复配后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对目前已产生抗性的菌株也有效;防效高且成本低,易为农民接受,且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