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运泥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体式运泥车.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877498A43申请公布日20130116CN102877498ACN102877498A21申请号201210403990422申请日20121012E02F7/0220060171申请人河北联合大学地址063009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新华西道46号72发明人王丰54发明名称分体式运泥车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装置,特别是用于冶金企业排污沟内淤积物输送的分体式运泥车,适于与排污沟清淤装置配套使用,由车体和车斗组成车体是整个运泥车的支撑,它的前车板上安装有电磁吸合装置和接近开关,车底板上安装有弹簧、行程开关和凸轮电机,弹簧支撑着隔板;车斗放置在隔板上,它的前斗板和后斗。
2、板上均布置有吊耳,斗底板下面的圆形凹槽与隔板上面的圆形凸缘相配合;车体和车斗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淤泥提吊和存放,避免因清淤作业对厂区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在内部计算机和地面遥控单元的共同控制下,分体式运泥车和排污沟清淤装置吸合在一起或分开,从而完成装载或输送清理下来的淤泥的不同任务。便于控制,运输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1页21一种分体式运泥车,包括车体1和车斗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1是整个运泥车的支撑,它的前车板7上安装有电磁吸合装置8和接近开关9,车底板2上安装。
3、有弹簧6、行程开关5和凸轮电机4,弹簧6支撑着隔板13,凸轮电机4与凸轮机构24相连接;所述的车斗12放置在隔板13上,它的前斗板10和后斗板15上均布置有吊耳11,斗底板14下面的圆形凹槽与隔板13上面的圆形凸缘相配合。权利要求书CN102877498A1/2页3分体式运泥车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冶金企业排污沟内淤积物输送的分体式运泥车。背景技术0002目前,冶金企业排污沟的清理普遍采用“人工清淤、人工输送”作业方式,即工人进入排污沟内,利用铁锹等手工工具清理沟内淤泥,然后借助手推车将清理下来的淤泥运至排污沟入口处,并将淤泥抛甩至沟外。排污沟内空间狭窄,且。
4、深度随地势而异;清理作业是在不断流的情况下进行的,沟底湿滑,因此,工人工作起来十分吃力。加之手推车装载容量有限,工人需要不断地往返运输,不但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运输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便于提吊,且适于与排污沟清淤装置配套使用的分体式运泥车。0004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运泥车,包括车体和车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是整个运泥车的支撑,它的前车板上安装有电磁吸合装置和接近开关,车底板上安装有弹簧、行程开关和凸轮电机,弹簧支撑着隔板,凸轮电机与凸轮机构相连接;所述的车斗放置在隔板上,它的前斗板和后斗板上均布置有吊。
5、耳,斗底板下面的圆形凹槽与隔板上面的圆形凸缘相配合。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可替代人工实现冶金企业排污沟内淤积物的机械化输送,提高了运输效率;工人无需进入沟内参与作业,只需在地面起吊或遥控运泥车,摆脱了恶劣的工作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车体和车斗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将淤泥从沟底提吊至地面,利于淤泥存放及回收再利用,避免了因清淤作业对厂区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适于与排污沟清淤装置配套使用。附图说明0006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0007图2是本发明的AA剖视图。0008图3是本发明的车斗结构示意图。0009图4是本发明的前车板器件布置图。0010图中,车体1,车。
6、底板2,从动车轮3,凸轮电机4,行程开关5,弹簧6,前车板7,电磁吸合装置8,接近开关9,前斗板10,吊耳11,车斗12,隔板13,斗底板14,后斗板15,主动车轮16,主动轮轴17,车体减速器输出轴18,车体减速器19,车体减速器输入轴20,车体电机输出轴21,车体电机22,从动轮轴23,凸轮机构24。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2877498A2/2页4001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0012参见附图1、附图2,本实施例分体式运泥车包括车体1和车斗12。车体1是整个运泥车的支撑,它的车底板2上安装有四个弹簧6、四个行程开关5和凸轮电机4,弹簧6支撑着隔板13,凸轮电机。
7、4是双输出轴电机,与两个凸轮机构24相连接;车斗12放置在隔板13上,它的斗底板14下面的圆形凹槽与隔板13上面的圆形凸缘相配合。0013参见附图2,本实施例的车体1采用轮式结构,安装有主动车轮16的主动轮轴17与车体减速器19的双输出轴18相连接,车体电机22的输出轴21与车体减速器19的输入轴20相连接;从动车轮3安装在从动轮轴23上。0014参见附图1、附图3,本实施例的车斗12的前斗板10和后斗板15上均布置有吊耳11,用于提吊车斗12;吊耳11上有一个豁口,以便于在地面上将钢丝绳套入。0015参见附图1、附图4,本实施例的车体1的前车板7上安装有电磁吸合装置8和两个接近开关9。001。
8、6本发明与申请号2012100415566的排污沟清淤装置配套使用,并在内部计算机和地面遥控单元的共同控制下实现发明目的。在清淤过程中,电磁吸合装置8得电,分体式运泥车与排污沟清淤装置吸合在一起共同前进,车体电机22不转,清淤装置清理下来的淤泥通过带式机构送到运泥车中。随着车中淤泥量不断增加,隔板13不断下移,弹簧6被不断压缩。当淤泥增加至一定数量时,隔板13触碰到四个行程开关5,于是电磁吸合装置8断电,运泥车与清淤装置分开,同时车体电机22转动。当运泥车到达排污沟入口时,车体电机22停转,地面上的操作人员将钢丝绳套入吊耳11,从而将车斗12提吊至地面。在将淤泥倾倒至指定地点后,工人将车斗12放回到隔板13上,并遥控运泥车返回。当运泥车靠近清淤装置时,接近开关9发出信号,电磁吸合装置8再次得电,运泥车与清淤装置重新吸合在一起,并重复上述工作过程,直到排污沟清理作业结束。0017如果车斗12中的淤泥装得不够均匀,如车斗12前部的淤泥较多,则隔板13倾斜,并触碰车体1前面的两个行程开关5,于是凸轮电机4启动,带动凸轮机构24以振动隔板13,从而使车斗12中的淤泥分布得较为均匀,进而提高运泥车的装载容量。说明书CN102877498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877498A2/2页6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877498A。